论秦观秋意词
《千秋岁秦观》诠释
千秋岁秦观是北宋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的作品,这首词自写情怀,外婉约但内异常的激烈,颇能概括出秦观一生的遭遇以及性格特征,可以说是性灵之作。
原文:千秋岁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翻译:浅水边,沙洲外,城郊早春的寒气悄然尽退。
枝头繁花,晴光下的倩影,纷乱如坠地颠颤微微。
流莺在花丛,轻巧的啼啭声,听来太急促,太细碎。
啊,只身飘零,消愁的酒盏渐疏,难得有一回酣然沉醉。
日复一日的思念,心身已煎熬成枯灰。
相知相惜的挚友,迢迢阻隔,眼前,悠悠碧云,沉沉暮色,相对。
想当年,志士俊才共赴西池盛会,一时豪情逸兴,华车宝马驱弛如飞。
不料风云突变,如今,看携手同游处,剩几人未折摧?啊,秉舟绕过日月,那梦已断毁,只有镜中古铜色,照出红润的容颜已非。
春,去了落花千点万点,飘飞着残败的衰颓,牵起一怀愁绪,如海,潮涌潮推。
千秋岁字词解释:①碎:形容莺声细碎。
②飘零:飘泊。
疏酒盏:多时不饮酒。
③宽衣带:谓人变瘦。
④西池:故址在丹阳(今南京市),这里借指北宋京都开封西郑门西北之金明池二秦观于元佑间居京时,与诸同僚有金明池之游会。
⑤鹓鹭:鹓鹭,谓朝官之行列,如鹓鸟和鹭鸟排列整齐有序。
《隋书·音乐志》:“怀黄绾白,鹓鹭成行”,鹓鹭即指朝廷百官。
飞盖,状车辆之疾行,出自曹植《公宴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这里代指车。
⑥日边:见《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入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因间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口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秦观秋词二首赏析
秦观秋词二首赏析秦观秋词二首赏析秦观的《秋词二首》语言浅近,冲淡自然,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表现了作者闲适愉悦的心境。
秋词二首秦观其一云惹低空不肯飞,班班红叶欲辞枝。
秋光未老仍微暖,恰似梅花结子时。
其二无数青莎绕玉阶,夕阳红浅过墙来。
西风莫道无情思,未放芙蓉取次开。
赏析秦观秋词二首整组诗表达了作者以下思想感情,对秋色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表现了作者闲适愉悦的心境。
秦观的秋词二首语言浅近,冲淡自然。
这首诗几乎没有晦涩的字词,也没有典故,选取的也是“低云.“红叶.等寻常意象。
用字精当、不落俗套。
如“班班红叶欲辞枝.句,作者不写风吹红叶落,而写红叶欲辞枝,一个“辞.字平中见奇,写出了红叶对秋色的'迷恋,尽显作者的平和心态。
修饰巧妙,状物传神。
如拟人手法的运用,“惹.“辞.分别写出了云、红叶的情态,赋予自然物象以人的灵气。
想象别致,意蕴生动。
如“恰似梅花结子时.句把秋天腊梅的花蕾想象成春天腊梅花期已过挂满果实的状态,自然别致,突出此时尚不是深秋,比较暖和的季节特点。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
“苏门四学士”之一,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史馆编修。
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
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
如浙江杭州的秦观祠,丽水的秦观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
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
略论秦观的词
秦观诗词浅谈秦观是宋代非常重要的一位词人,他擅于描摹清幽冷寂的情境,表达凄凉孤寂的情感。
不论是“漠漠清寒上小楼”还是“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都能体现这个特点。
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
以下是对其诗词的简析:满庭芳·山抹微云词牌名:满庭芳|朝代:宋朝|作者:秦观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满庭芳·山抹微云》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
此词虽写艳情,却能融入仕途不遇,前尘似梦的身世之感。
而且词中写景、抒情汇为一气,错综变化,脍炙人口。
上阕写景,引出别意,妙在“抹”与“连”两个动词表现出风景画中的精神,显出高旷与辽阔中的冷峻与衰飒,与全词凄婉的情调吻合。
接着将“多少蓬莱旧事”消弥在纷纷烟霭之中,概括地表现离别双方内心的伤感与迷茫。
“斜阳外”三句宕开写景,别意深蕴其中,下阕用白描直抒伤心恨事,展示自己落拓江湖不得志的感受。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词牌名:减字木兰花|朝代:宋朝|作者:秦观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
此词上片写女子独自凄凉,愁肠欲绝;下片写百无聊赖的女主人公困倚危楼。
全词通体悲凉,可谓断肠之吟,先着力写内心,再着重写外形,触物兴感,借物喻情,词采清丽,笔法多变,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深重的离愁,抒写出一种深沉的怨愤激楚之情。
词中出语凝重,显出沉郁顿挫的风致,抑扬分明,有强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满庭芳·碧水惊秋词牌名:满庭芳|朝代:宋朝|作者:秦观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
多情公子, 风华词人--论秦观的恋情词.kdh
诗苑纵横096多情公子,风华词人———论秦观的恋情词王芬涛秦观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主要收录在《淮海集》中。
秦观的词历来受到人们喜爱,传播甚广,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曾评价道:“秦少游《淮海集》,首首珠玑,为宋一代词人之冠。
”可见秦观词的地位之高。
“恋情词”一名,盖就词的内容而言,简言之即以抒写男女恋爱过程中的相遇、相知、相爱、以及分离、分离之后的思念和怨恨为主要内容的词。
《淮海集》收录了秦观一生中诗、词、文等大部分作品,其中长短句大概有八十多首,而与男女恋情有关的恋情词就有五十多首。
一、秦观恋情词的主要内容(一)秦观恋情词的女性角色在秦观的恋情词中,女性角色几乎都为歌妓:有的是朋友的侍妾,有的干脆就是沦落风尘的妓女。
五十多首恋情词中,以青楼女子为对象的就有四十多首。
除了这些歌妓,也有一些描写怨妇的词,例如《满园花》就描写了一位痴情而又勇敢的怨妇形象;而另一作品《品令》则描写的是一位恋爱中的民间女子。
但这些毕竟是少数。
秦观恋情词中选择歌妓作为女主人公和秦观的现实生活景况密不可分,他的大部分恋情词往往都是在现实之中与歌妓交往时的有感而发,甚至有些恋情词的创作初衷本就是取悦歌妓。
《绿窗新话》曾记载秦观一次与友人喝酒,为了劝友人的一个名为碧桃的宠姬饮酒,即席赠《虞美人》一首。
(二)秦观恋情词中的感情读秦观的恋情词,会感到两种几乎相反的感情存在,一种是词人频繁穿梭于风月场中的多情;另外则是一种藏在这种多情背后的苦闷和惆怅的情绪。
1.词人的多情。
在《淮海集》中,像《青门饮》《一丛花》《南柯子·玉漏迢迢尽》等词,描写了一个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而这些艺术创作的背后都有着现实生活的经历。
词的每一句,每一字都包含了秦观的真实感情,从中也能体会到词人的多情。
例如,在其恋情词中很多此句都是对歌妓相貌、神态、动作等地描写,文字看似普通,但是由于作者的多情,词句之间也就凝聚了一份感情在其中。
关于秋天的古诗秦观《虞美人》赏析_励志诗歌
关于秋天的古诗秦观《虞美人》赏析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
北宋文学家、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秦观的诗《虞美人》及赏析。
《虞美人》原文:作者:秦观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洄,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为君沈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虞美人》赏析: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秦观词作鉴赏此词运用新巧别致的比喻手法,表现了怀才不遇、伤春惜别的主题。
词人用细腻的笔墨,精心刻绘出完整的形象来作比喻。
词的上片写仙桃,下片写美人,以仙桃比喻美人,而美人又是作者寄托身世、用以自况的对象。
首句化用晚人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句,只是把“种”改为“栽”,并稍易语序。
再言“不是凡花数”,以赞美花的仙品,说它象天上和露栽种的碧桃,不是凡花俗卉一般。
接下来“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却突作转折,极力一抑,显示这仙品奇葩托身非所。
乱山深处,见处地之荒僻,因此,它尽管具有仙品高格,萦回盘绕的溪边显得盈盈如画,却没有人来欣赏。
过片“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两句,写花暮春的轻寒细雨中动人的情态和词人的惜春的情绪。
细雨如烟,轻寒恻恻,这盈盈如画的花显得更加脉脉含情,无奈春天很快就要消逝,想约束也约束不住。
花的含情无限之美和难驻的命运这里构成无法解决的矛盾。
结句“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说的是因为怜惜花的寂寞无人赏,更同情花的青春难驻,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以排遣愁绪的想法。
君,这里指花。
“只怕”二字一转,又折出新意,说是想到酒醒以后,面对的将是春残花落的情景,岂不更令人肠断?这一转折,将惜花伤春之意更深一层地表达了出来。
秦观诗词的鉴赏
秦观诗词的鉴赏1、山抹微云,天粘衰草。
【出处】宋·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鉴赏】山顶抹着一缕薄薄的云,远天连接着一片枯萎的草。
这两句诗是寝观的名句,苏轼见了大为赞赏,称他为“山抹微云秦学士”,因此秦观得到一个“山抹微云君”的雅号。
作者描写秋日景色,藉萧瑟秋意来比喻离情别绪的凄清,与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意境颇为相似。
【原诗】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蔼纷纷。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2、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出处】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鉴赏】可堪:就是怎堪,哪堪。
语译这两句词为:严寒的春天,孤寂的客馆紧闭着大门。
一个人在客馆里,听着杜鹃的哀鸣,一声声响在黄昏里。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面对着令人黯然神伤的情景,内心的凄苦真是难以忍受呀!孤馆春寒,杜鹃斜阳,萧瑟而凄冷的意境中,充满着一份失意落魄的寂凉感。
【原诗】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出处】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鉴赏】在空中随风飞扬的落花,轻灵得好象夜里的梦;满天飘落无尽的雨丝,细致得好象心里的愁。
这是描写春天里飞花飘雨的景致,轻婉柔美,纤细幽雅,而且情趣盎然。
【原诗】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4、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出处】宋·秦观《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鉴赏】就像月夜里,在窗帘下的一场幽幽美梦;也像那春风轻轻吹过十里路的一片柔情。
秦观词风格浅论
秦观词风格浅论秦观词风格浅论秦观是北宋后期的著名词人。
在北宋的中后期词坛,秦氏是一位集婉约词大成的词人。
大体而言,秦观早年的词多写春愁别怨,风格清丽婉约,未尽脱花间影响;他的后期词,多抒身世感慨,词风一变而为凄厉苍凉,沉郁顿挫,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试从婉约的少游、别样的秦观两个方面一睹秦观词婉约、沉郁的风格。
一、婉约的少游清人张德瀛在《词》中说:“同叔之词温润,东坡之词轩骁,美成之词精,少游之词幽艳,无咎之词雄,北宋惟五子可称大家。
”这可谓是知人知词之语。
“幽艳”基本上括了秦词的特点。
秦氏写作较早、年代可考的是元丰二年在会稽所作的《望海潮秦峰苍翠》和《满庭芳山抹微云》等。
这一时期的词,主要反映了他应举不中、放浪自娱的生活。
秦观在会稽时,也有过“拥南国之佳人”、“醉西园之清夜”的经历。
他这种经历与科场失意、出入青楼的柳永有相似之处。
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柳永词风的影响。
但是他以超绝的天才,旷达的襟抱弃了“浅吟低唱”的词风。
秦观正是唱苏吟柳,既有取于柳,也有取于苏,建立了清丽淡雅、情韵兼胜的独特风格。
例如当时盛传的《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门。
暂停征,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
当此际,香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少游是一个严守诗词疆界的人。
应歌之词率多儿女之情,习染成癖,每托男女相思离别以寄兴。
因此在八十多首词中,这类题材占了绝大部分,而这些词中的女性形象有很大一部分是当时身处卑贱地位的歌妓舞女。
于是,如何评价这些与歌妓舞女有关的词作,也是关涉其他婉约词中不少同类作品的重新研究和评价的一个重要问题。
上述这首词可以说是秦氏歌妓词的代表作。
写于元丰二年冬天,秦观在会稽滞留数月,与一位“月下清歌”的多情歌女有过亲密交往,在将要离开会稽的时候,回想起所谓的“蓬莱旧事”,不禁悲从中来,无限惆怅。
描写深秋愁绪的词语
描写深秋愁绪的词语1、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2、眷言一杯酒,凄怆起离忧。
——李百药《送别》3、真个离别容易,不似相见不好。
——晏几道《生查子》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5、离情被横笛,吹起过乱山东。
——王安石《江上》6、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送别》7、天下伤心处,劳劳迎送亭。
——李白《劳劳亭》8、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王维《送别》9、故关衰草不下,初恋正堪忧。
——卢纶《送来李端》10、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11、南浦悠悠别,西风袅袅秋。
——白居易《南浦别》12、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尹式《别宋常侍》13、无论回去与居住,俱就是一飘蓬。
——尹式《别宋常侍》14、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别》15、仍婉故乡水,万里送别舟。
——李白《涧荆门送行》16、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温庭筠《送人东游》17、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王勃《江亭夜月送行》1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19、此中一离婚,泯婉无声。
——卢照邻《送来二兄入蜀》20、一别与秋鸿,差池讵相见。
——李益《赋得早燕送别》期望有价值,盼接纳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东风恶人,欢情厚,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2.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3.唐)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恨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至客船。
4.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其君直至夜郎西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李清照(愁重,舟不容有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以春水喻之)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以春草喻之)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梦》秦观(愁之深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最著名的十首词解释
秦观最著名的十首词解释秦观(1070-1120),字东都,号汝川、山谷子,又号汝翁,晚号谷山,四川秘鲁人。
他的词的流畅,绝缘动人,生动传神,可以称得上文坛中的绝世佳作。
秦观的词作在宋代文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历史上也曾被评价为“宋词之首”,并以十首词作成为宋词的重要代表作。
第一首是《鹧鸪天》,这首词叙述了秦观想起友人,这位友人在潇洒王府,当时是段祺瑞手下的一位大臣,因桃李之课被束之高阁,他便在天上落下一只鹧鸪,就是这只鹧鸪把秦观友人的苦难和伤心写成了诗歌,并用浪漫的语言将他朋友的痛苦表现出来。
第二首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叙述了秦观登上赤壁,重温曹操赤壁之战的壮丽史诗,他叹世间无情,唯有痴情持续不变,愿做一搭桥驳岸之人,借助水,将友情联结起来。
第三首是《鹊桥仙纤云弄巧》,这首词叙述了秦观看见一只纤云,晃动的纤云好像正在做一个巧妙的拼图,它拼接出一条鹊桥,一座穿越苍穹的桥梁,他用空灵隽永的词句将这一神奇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首是《醉花阴芳草天》,这首词叙述了秦观正在天堂时,感受到了传说中的凡人传说中的天上芳草的芬芳,他描绘了这份美妙的气息,以及凡人无法做到的,那一份相聚却又失去的殊美情缘。
第五首是《渔家傲锦瑟》,这首词叙述了秦观坐在渔家傲上,看着名叫锦瑟的渔船,他想象着那渔翁在狂风暴雨中航行,船里携带着他至爱的儿女,周游大海,他用特有的节奏和声调,把辽远的父母桑梓牵挂在心头,勾勒出一幅抒情的画面。
第六首是《减字木兰花》,这首词叙述了秦观走在林子里,发现了一棵减字的木兰花,他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那朵减字的木兰花的模样,以及木兰花上的减字,温情的把木兰花的减字藏在诗中,把木兰花的减字变成抒情的文字。
第七首是《汉宫春满江红》,这首词叙述了秦观在汉宫春时期,看到一片满江红,他想象到江水淙淙,在青山边,满江红花开满院,令他羡慕不已,他用苍茫洪大的句式,勾勒出满江红的传奇花海。
第八首是《忆江南归去来兮》,这首词叙述了秦观想起了江南的老家,他想象自己坐在小船上,回到江南的老家,他用流畅的语言,描绘了灿烂的春景,犹如一望无垠的梦幻,让他深深想起了江南的老家。
秦观《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秦观(宋代)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
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
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
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
译文深秋的虫声好似哭泣声,惊醒睡梦中的女子,帷帐里的她不由得哭了起来。
每夜独自一人冷冷落落,残更与梦一样长。
寒风呼啸,用力吹着绿帘子,雨却是绵绵地下着。
毕竟已经睡不下去,只听叫寒冷的井外,传来了一声鸦啼。
注释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双调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
罗帏:帷帐。
鸳鸯锦:绣有鸳鸯图案的锦被。
玉肌:指女性莹洁温润如玉的肌肤。
阴风:冬风,此指寒风、冷风。
翠幔:翠绿色的纱帐。
雨涩:细雨缠绵不爽,有滞涩之感。
灯花:灯心余烬结成的花形。
金井:施有雕栏的井。
创作背景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元祐旧党被打压,秦观一贬再贬,多次流放,漂泊各地,他在这个时期所写的女性大多独守空房,凄凉悲苦。
这首词即是秦观这一时期的作品,其具体创作年代不得而知,或认为这首词是秦观早期作品,可备一说。
赏析这首词描写的是闺中孤寂情怀。
词一开始即浓墨重彩渲染一种秋夜孤寂的氛围:寒蛩低吟似诉,寒露晶莹如泪珠,已是清冷凄凉之境,紧接着即下一“惊”字,将闺中人那种敏感而脆弱的情丝拨动,继而写她受秋夜清景之惊后的动作神态。
罗帏、鸳鸯锦等闺中陈设,为我们展示出这位闺中人物质生活方面的富裕,着以“泪湿”二字,则又与这种富丽的陈设形成对照,衬出其内心的孤独、空虚、失落。
接下来两句,将泪湿的原因作了交待:心上人儿离她远去,她只能独守闺房,那罗帏、那绣着象征爱情双栖双宿的鸳鸯锦被里,只有她一个彻夜难眠的苦心人儿。
夜冷兼心凉的她,置身于锦被之中,却没有一丝的暖意,反而只觉玉肌生凉。
这里,词人不动声色地从环境过渡到了心境,刻画出这位闺中思妇因夜寒生凉到因“独”处而心凉的心理状态。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情,让她心“惊”,引起她一腔幽怨。
“残更与恨长”一句,语短情长,既写出此女长夜难眠,将那个“惊”字写满写足,同时也把难以名状的“恨”写得十分直观可感,动人心旌。
秦观的诗词《秋日》阅读
【导语】《秋⽇》共有三⾸,这是第⼆⾸,是秦观描写家乡秋景的诗。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秦观的诗词《秋⽇》,欢迎阅读! 《秋⽇》(其⼆) 宋•秦观 ⽉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课楚词。
风定⼩轩⽆落叶,青⾍相对吐秋丝。
【赏析】 “风定⼩轩⽆落叶,青⾍相对吐秋丝”这两句写秋景,突出了诗⼈静观万物的逸趣闲情。
秋天似乎总是和落叶联系在⼀起,秋风瑟瑟,落叶飘飞,再加上⼀层薄霜,任凭你多么美好的⼼境,也不免⽣出⼀丝伤感。
⽽秦观笔下的秋全然没有这种萧瑟⽓息,风停树静,哪⾥有什么落叶,有的却是⼏只逗⼈的⼩青⾍相对着吐丝,⼗分⾃在。
这种细⼩⽣物的细微动作,被诗⼈敏感地察觉到,仿佛把读者⼀下⼦带到春天,“游丝软系”教⼈迷离。
这两句诗恬淡清新,⾜见诗⼈对⼈世纷扰、荣辱得失的淡泊情怀。
⽅回说秦观“古诗多学三谢,⽽流丽之中有淡泊”,此诗正是⼀个很好的例证。
这⾸诗从微观处下笔,写的是琐细的⽣活题材,虽看不出什么社会意义,却以观察细致⼊微、语⾔清新妩丽见称。
扩展阅读:秦观的诗词 秦观诗⽂亦为北宋⼀⼤家。
明胡应麟于《诗薮杂编》卷五⾔:“秦观当时⾃以诗⽂重,今被乐府家推做渠帅,世遂寡称。
”从宋刻本看,《淮海集》前后集共四⼗九卷,其中只有三卷是词,其余赋⼀卷、诗⼗四卷、挽词⼀卷《以上为韵⽂》,⽽以⽂为最多,共三⼗卷。
秦观诗感情深厚,意境悠远,风格独特,在两宋诗坛⾃成⼀家。
散⽂以政论、哲理散⽂、游记、⼩品⽂最为出⾊。
其策论⽂笔犀利,说理透彻,引古征今,富有说服⼒和感染⼒。
秦观在某些特定环境情势,即“淮海秦郎天下⼠,⼀⽣怀抱百忧中”,如忆旧、迁谪时制作的这第三种类型的诗,已使原来侑饮娱兴、按拍协歌的传统价值归属摒退于很次等,甚或⽆相关连的幕后位置。
⽽另外却命其担荷起诗歌在古典诗教理论⾥的代⾔情志功⽤,遂成为⾃我主体⼼态意绪的特定物化形式,以之满⾜他叹喟命运悲剧、宣泄⼈⽣愁烦的现实精神需要。
元好问评秦观诗作为”⼥郎诗“,后世也多存误解,然秦观现存诗歌共400余⾸,其中真正有“⼥郎诗”味的,也不过占作品总数的四分之⼀。
描写秋天的古诗秦观《浣溪沙》赏析
描写秋天的古诗秦观《浣溪沙》赏析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秦观的《浣溪沙》的赏析,供大家阅读。
《浣溪沙》原文:作者: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赏析: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
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
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
此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愁。
它以轻淡的色笔、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贴地写出了环境氛围,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表情深婉、幽缈。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索漠轻寒中袅袅而升的是主人公那轻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的闲愁。
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词作的境界。
词的起调很轻,很淡,而于轻淡中带着作者极为纤细锐敏的一种心灵上的感受。
漠漠轻寒,似雾如烟,以“漠漠”二字状漫弥而上小楼的轻寒,一下子给春寒萧索的清晨带来寥廓冷落的气氛。
与“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意蕴相似,而情调之婉妙幽微过之。
不说人愁,但云“漠漠轻寒上小楼”。
回味“上”字,那淡淡愁思,不是正随这薄薄春寒无声无息地在人的心头轻轻漾起?仅词的首句,就为全词烘托出一个色调凄清的景。
紧接着加上“晓阴无赖似穷秋”,在凄清的背景上涂抹一层暗淡的色彩。
无赖,令人讨厌,无可奈何的憎语。
时届暮春,却感到竟像深秋那样的寒冷,原来这是一个春阴的早晨。
春阴寒薄,不能不使人感到抑闷无聊。
然而词人不说心情之无聊,却咒晓阴之无赖,进一层渲染了气氛之寂寞凄寒。
主人公也许刚刚从梦中醒来,睡眼惺忪,室内画屏闲展:淡淡的烟霭,轻轻的流水。
在周围阴氛的罩笼下,幽迷淡远。
凝神恍惚中,他仿佛消失在清迷幽幽的画景之中,又仿佛还依回于渺茫、流动的梦境之中。
这种主观幻觉,正是由于幽迷宁静的氛围与主人公此时此刻心境的浑然一体所致。
是情与景融、意与境浑的佳句。
下片开始转入对春愁的正面描写。
秦观词的艺术特色以及后人对秦观的评价
秦观词的艺术特色以及后人对秦观的评价引导语:秦观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情韵兼胜。
下面是关于秦观词的艺术特色欣赏与后人对秦观的评价。
秦观词的艺术特色一、“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之词,词心也。
得之于内,不可以传”(冯煦《蒿庵词话》)。
秦观是“古之伤心人”,其词是内心痛苦忧伤以至绝望的一种外在物化。
我们读词的行为与古人的写词是一个互为逆化的过程。
古人以情感写入词内,我们是通过词甚至可以说是几十个汉字的排列来想像推断作者的思想与情绪,探寻其本意与目的。
单单看词,他它只是字,是没有生命力的,慢慢琢磨细细品味才能看到作者的心绪,古人的侧影。
秦少游的词,便是我们了解他为“古之伤心人”的中间媒介。
首先,从词的文本来看,秦词中“恨”与“愁”的描述,比比皆是。
有如:“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减字木兰花》)“砌成此恨无重数”(《踏莎行》)“无边丝雨细如愁”(《浣溪沙》),此中有些是自身愁苦的转化,有些是写女性的代言体,在宋朝时,这种将自我抒怀灌注到词的创作中,早已不是新鲜事,秦观也不例外。
其次,在宋词创作中,写“愁”“恨”的同样不在少数,晏几道与秦观同是‘古之伤心人’,苏轼和黄庭坚同受贬谪之苦,但秦观的愁是秦观式的,打上秦观烙印的。
如“砌成此恨无重数”仅仅一句,将“恨”的量和态全都写出来。
量是“无重数”态是“砌”,所谓“砌”对象是固态的物质,便将“恨”这一抽象心理情感给物化了。
可见,这个“恨”之痛楚和折磨是说不出来的,埋在心中的。
只要思维的触角一接触它,便是撕心裂肺的`疼痛,想都不敢想的痛。
终其原因,大概只能回答,因为他是秦观,不是晏几道,也不是苏黄。
再次,既然是“胸中语”,既然是“词心”便是作者“写心”的过程。
我们后人试图从此中来理解作者的意图与真实内涵时,也就是在执行古人写词行为的逆过程时,便会出现理解的多义性与无理之句。
秦观的秋日的诗意
秦观的秋日的诗意诗文原文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连卷雌霓小西楼,逐雨追晴意未休。
安得万妆相向舞。
酒酣聊把作缠头。
译文已是降霜时分,邗沟里,水还是清澈的,天上万颗星星,映在水里,和船是那么近。
原以为岸边茭蒲之地,没什么人家,忽然传出了言语几声。
碾好的月团用茶碗泡着,喝完后,让孩子背诵楚辞。
没有风,小院里也没有落叶,几只虫子相对,正在吐丝。
望弯弯淡虹,像是挂在小西楼上似的,鹁鸠因彩虹出现而尽情地鸣噪追逐。
怎样才能求得盛妆的女子相对而舞,我喝酒正香,把彩虹作锦帛赏给她们。
注释⑴邗沟:又名邗江,即今江苏境内自扬州市西北入淮之运河,中途经高邮。
《嘉庆扬州府志》卷八:“运河,皆云古邗沟也。
……左哀九年杜预注:‘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
’”⑵寒星:寒光闪闪的星。
傍:靠近。
⑶菰蒲:菰,即茭白;蒲,即蒲草。
⑷月团:茶饼名。
蔡襄《茶录》:“碾茶先以净纸密裹捶碎,然后熟碾。
其大要旋碾即色白,或经宿则色昏矣。
”新碾:即旋碾旋泡。
瀹:烹茶或泡茶。
花瓷:指茶碗。
⑸楚词:即《楚辞》。
⑹连卷:长而弯曲的样子。
雌霓:副虹,双虹中色彩浅淡的虹。
南朝宋沈约《郊居赋》:“驾雌霓之连卷,泛天江之悠永。
”⑺逐雨追晴:虹现可以预测晴雨。
民谚:“东虹晴,西虹雨。
”宋陆佃《埤雅·释鸟》:“鹁鸠灰色无绣颈,阴则屏逐其匹,晴则呼之。
语曰:‘天将雨,鸠逐妇’者是也。
”这句是说鹁鸠因虹现而尽情地鸣噪追逐。
⑻万妆相向舞:无数盛妆的女子相对而舞。
万:泛言其多。
⑼缠头:指赠与歌舞者之锦帛或财物。
《太平御览》卷八一五引《唐书》:“旧俗赏歌舞人,以锦彩置之头上,谓之缠头。
”此句奇想妙喻,欲以虹霓作锦帛赏歌女。
《秋日三首·其二》(秦观)诗篇全文翻译
《秋日三首·其二》(秦观)诗篇全文翻译
秋日三首·其二秦观系列: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词秋日三首·其二连卷雌霓挂西楼,逐雨追晴意未休。
安得万妆相向舞,酒酣聊把作缠头。
赏析诗写家居闲情和秋日静景。
从诗的明快格调和反映的生活看,此时秦观的生活当是比较安定、闲适的。
诗的开头,描绘了其乐融融的家庭日常生活图景:诗人手捧有花纹图案装饰的精细茶碗在慢慢地品茶,饮后,叫来儿子,考核《楚词》功课。
屋外,不是「树树秋声,山山寒色」,而是天高气爽,艳阳高照,既没有肃杀秋风,也没有纷纷落叶,只有秋虫在静静地吐丝营巢,一切显得那么从容、静谧。
一、二句写人情,三、四句写秋景,粗看似不相干,实则气氛和谐,情景交融,达到物我相忘的境界。
全诗语言朴素清新,画面生动,极富生活气息,闲雅而有情致。
秋日三首其一其二秦观
秋日三首其一其二秦观
秋日三首(原文)
其一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其二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其三
连卷雌霓小西楼,逐雨追晴意未休。
安得万妆相向舞。
酒酣聊把作缠头。
秋日三首(白话译文)
其一
已是降霜时分,邗沟里,水还是清澈的,天上万颗星星,映在水里,和船是那么近。
原以为岸边茭蒲之地,没什么人家,忽然传出了言语几声。
其二
碾好的月团用茶碗泡着,喝完后,让孩子背诵楚辞。
没有风,小院里也没有落叶,几只虫子相对,正在吐丝。
其三
望弯弯淡虹,像是挂在小西楼上似的,鹁鸠因彩虹出现而尽情地鸣噪追逐。
怎样才能求得盛妆的女子相对而舞,我喝酒正香,把彩虹作锦帛赏给她们。
【作者】
秦观(1049—1100年),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
高邮人。
北宋文学家。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
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
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
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
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
又善书法,姿媚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
诗歌百练:秋日三首(秦观)
诗歌百练:秋日三首(秦观)秋日三首秦观其一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其二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译文】已是降霜时分,邗沟里,水还是清澈的,天上万颗星星,映在水里,和船是那么近。
原以为岸边茭蒲之地,没什么人家,忽然传出了言语几声。
其二碾好的月团用茶碗泡着,喝完后,让孩子背诵楚辞。
没有风,小院里也没有落叶,几只虫子相对,正在吐丝。
【赏析】第一首表现邢沟附近的水乡夜色。
微霜已降,秋水方清,诗人乘船经过运河,习习凉风,吹来清新空气,很觉爽快。
这时没有月光,只见满天星斗。
诗人陶醉在迷人的秋江夜色之中,环顾四周,寒星万颗,映照水中,倍感亲切。
一二句由霜寒二字领起,不消点出“秋”字,而题意自在其中。
三四句赞关环境幽寂。
邢沟两岸丛生着菰蒲一类水生植物,在夜色朦胧中,给人以一望无际的感觉。
菰蒲深处居然隐藏人家,诗人完全没有料到,不过,这种艺术处理,只适宜于若明若晴,唯见星光的秋江之夜,如果换成月夜和白天,就不一定恰切。
此联妙在使用了“疑”、“忽”二字。
诗人心中正结着一个菰蒲深处有无藏舟之“地”的“疑”团。
忽然几声“笑语”,方知岸上还有“人家”,疑团顿时解开。
这种情景,很平常,优诗人却能通过艺术作品把它捕捉下来。
宋人曾说此联是来自白道猷的“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而“更加锻炼”。
诗人们各自写出了生活中的类似体验,但秦观此联却显得更灵动,因而受到黄山谷的称赏。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用的是先抑后扬法。
通篇不直写旅人,而是借物托志,先写霜气、秋水、寒星、菰蒲,最后写菰蒲深处的“笑语声”,随即戛然而止。
然言虽止而意未尽。
这亲切的笑语声是伴随着夜行人度过迷蒙空寂的秋宵,还是瞬间消失在凄冷的夜空,留下的却是更加难耐的寂寞和愁苦。
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正面阐述,而是用遮掩来突出,用省略来增添。
由于构思巧妙,含蓄深邃,因而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第二首描写家庭生活中的闲适情趣。
简述秦观词的风格与特色
简述秦观词的风格与特色秦观是宋代文学史上备受赞誉的文学家,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而闻名于世。
秦观词的风格与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秦观词的风格独具一格,以其深情而脱俗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他的词作多以抒发爱情之苦、离别之痛为主题,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例如他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一词中写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种凄美的描写方式,表达了深情厚意,打动了无数读者。
秦观词的特色之一是以细腻的描写和精巧的构思为主。
他善于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独特的写景和抒情方式,使词作更加生动、具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例如他的《青玉案·元夕》一词中写到:“人看看,我看看,转眼成空。
万籁此都付阙中。
”这种精炼而生动的描写方式,使人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人生的短暂。
这种细腻的描写和精巧的构思,使秦观的词作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秦观词的风格还体现在他善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他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比喻人生的悲欢离合,使词作更富有意境和哲理。
例如他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写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这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手法,使秦观的词作更加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秦观词的风格还体现在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表达。
他的词作不仅仅是对爱情的抒发,更是对人生苦短和命运无常的思考。
他在词中常常表达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脆弱的感叹和思考。
例如他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一词中写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种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思考,使秦观的词作更具有深度和哲理性。
秦观词的风格与特色主要体现在独特的艺术风格、细腻的描写和精巧的构思、对自然景物的运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表达。
他的词作以其深情而脱俗的艺术风格,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成为了宋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7月第22卷第4期东岳论丛DongYueTribuneJul.,2001V01.22No.4【文学研究】论秦观秋意词崔海正(济南大学中文系,山东济南250002)[关键词]秦观;秋意词[摘要]秦观秋意词数量虽不太多,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秦词更为独特的侧面。
其题材范围更为拓展,更具生命的活力;在艺术构思、表达方式、音乐性等方面更有个性特色。
秦观属多愁善感的才子型词人,性格较为脆弱,逢秋而悲,毫不奇怪;秦观多才多艺,其词“情韵兼胜”,他的秋意词能够创新出奇,亦是情理中事。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iR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01)04—0122~03写秋景、抒秋情、叙秋事之词作,此姑且称之为秋意词。
《全宋词》辑录秦观词,其“失调名”以上部分,据诸种宋本收77首;徐培均先生校注《淮海居士长短句》,除去“补遗”以下部分,亦据诸宋本收77首。
现粗略统计,在这77首词中,其春意词有34首左右,秋意词约有16首之多。
自然,春意词或许更能表征秦词之主要色调,但从另外的角度看,秋意词却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秦词较为独特的侧面,故而,本文拟就其秋意词尝试论之。
从物候节序的视角观察中国古代文学,悲秋、伤春是最为突出的主题之一,这在诗、词、曲、赋等文学体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被称为“古之伤心人”…、易于动情的词家高手秦观,春风春雨、秋气摇落都会在他的心灵深处荡起难以平抑的涟漪,在其秋意词中,有的就写得相当凄黯,如《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乃因愁多恨长,眠为不得,《古今词统》(卷五)谓其“写尽一夜之辗转”;《词菁》(卷二)评日:“苦境”。
而除此之外,其秋意词尚有几点值得注意。
其一,一般认为,秦词以爱情、恋情为主要题材,在其秋意词中,自然也往往点缀着情爱的色彩或以之作为诱饵调料驰骋情思,但多数词篇的主旨却并不在此,它们的重心有的在于名城纪游(如《长相思・铁瓮城高》),有的是登高览古(如《望海潮・秦峰苍翠》),有的写飞竿、濯足之念(如《满庭芳・红蓼花繁》),有的抒念亲思归之怀(如《满庭芳・碧水惊秋》),有的是月夜无端离愁(如《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有的绘羁旅劳顿情状(如《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有的则尽展江南风情(如《调笑令・采莲》)等等。
十余首秋意词的触觉能够伸向较多的层面,其空间范围更为拓展,这不能不使人另眼相看。
还需说明的是,即使少数几首歌妓、宴游之作,亦似高爽的秋空比较明净,并非像某些春意词那样有词语尘下之嫌,如《阮郎归・宫腰袅袅翠鬟松》,可谓艳词,词中抒写恋人离合情事,虽极意形容,直认无讳,而字面上却显得隐蔽有分寸,故《远志斋词衷》评其为“乐而不淫”。
其二,长川碧水,高天空旷,潇洒的季候,寥阔的景物,似乎给一向忧愁缠身的秦观注入了祛悲回生般的生命的活力,其秋意词中,撩开那层传统的悲秋幕纱,内核的实质并不专注于悲怨浓愁,换言之,悲秋色彩在很大程度上被淡化了。
如《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词中女子虽云鬓霜染,容颜衰败,亦不免于岁华西风之叹,但玉手弹筝,红袖时笼,醉脸留春,全词情调却不悲观,《词则・闲情集》(卷一)即谓其“顽艳中有及时行乐之感”;再如《长相思・铁瓮城高》,虽“感深荆赋”,有疲惫之态、不遇之情,却又想及昔日游赏之乐,对未来并不绝望,且呼唤“不应同是悲秋”,词境甚为开阔,故徐渭评淮海词本(卷上)眉批说[收稿日期]2001—01—28[作者简介]崔海iE(1947一),男,济南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122此词“出调高爽,不尚纤丽”;又如《满庭芳・红蓼花繁》,在“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之际,又“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
面对世俗扰攘,他敢于“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因此使得《草堂诗余隽》(卷四)极赞其词云:“值秋霄之景,驾一叶扁舟于凫渚鹤汀之中,潇洒脱尘,有嚣嚣然自得之意。
”这类词,不仅悲秋色调大为弱化,重要的是,由于场景不像春意词往往局限于闺阁、庭院,由于情感指向的弹性伸张,使秋意词的境界有了更大的扩展。
其三,出人意外的是,秦观还有喜秋、悦秋之作,较为典型的要数《调笑令》十首之八的采莲曲:柳岸,水清浅,笑折荷花呼女伴。
盈盈日照新妆面,水调空传幽怨。
扁舟日暮笑声远,对此令人肠断。
.派江南水乡风光,~.幅特妙的少女折荷图,一曲欢快悠扬的采莲歌。
其中“肠断”一词,在通常情况下,可释为欢乐的反义语,而在此处,结合曲子之前“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的诗句以及全词的意境,当不作如是解。
这简直是词人调侃般的诙谑之辞,而整首曲子也是在笑声中结束的。
他如《临江仙・千里潇湘摇蓝浦》,虽则“露华清”、“冷浸一天星”等语句,其意象清泠,而江水援蓝,数峰泼黛,秋景如画,词境澄明幽远,内寓悦秋之情,亦不妨视为秋日之美歌。
《四库全书总目・淮海词提要》评价秦词“情韵兼胜”,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对此,杨海明先生在《唐宋词史》中有过精辟的阐释。
他认为,秦词的“情胜”主要是在传统的风格模式中倾注了有关政治境遇与身世遭逢的新内容,这种在情感内蕴方面相当程度的“突破”又显得比较隐晦而不易被人察觉;秦词的“韵胜”不但指小令风韵标致,更是指它flliN用令词的文雅与含蓄来弥补柳永慢词的俚俗与发露。
在写法h仍以铺叙展开词情,而在关键处以景语顿挫,然后使其在蕴藉的境界中“透将出来”。
对秦词艺术的这・总体概括同样适用于秋意词。
小令自不必说,长调词如《满庭芳・碧水惊秋》等亦颇有体现,此不多赘。
这里要说的是,在艺术构思与艺术方式上,秦氏秋意词也有几点可称道之处。
首先,构思、用语上一反俗常套路,不蹈前人窠臼,超常营造,自出手眼。
著名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即其一例。
七夕牛女相会的传说由来久矣,前此文学作品中虽已被反复歌咏,但或写民间乞巧之事,或多以牛女会少别多为恨。
而此词妙笔独运,将夜空奇景与似水柔情叠印交加,在充分渲染其氛围之后,结拍忽破常格,独谓情长不在朝暮。
《草堂诗余・正集》(卷二)赞其“化腐朽为神奇”。
本词成为千古佳制,即因它在构思组织上大有石破天惊般的意味。
又如《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写其忆念伊人之情。
他和衣而睡,梦又不成,夜景撩人,辗转反侧。
短幅中有波澜,痴情溢于言外,而又以语助入词,《金粟词话》评日:“词人用语助入词者甚多,入艳词者绝少。
惟秦少游‘闷则和衣拥’,新奇之甚。
”其次,浓缩故事,增强趣味性,使情、景、事、人物和谐统一于词境之中。
词,本来就具有浓厚的抒情性质;词中之景,不管采用何种方式,皆为烘衬情感而设;叙事原非词体所长,但情乃人之情,人与事难分。
在词里,事件一般作为抒情之媒介,柳永、苏轼之后,词中的叙事因素逐渐加重,甚至多杂以小说笔法。
后来,有些词人采用词前小序等方式叙述事件之始末,以维护词体较为纯粹的抒情性;而人物,尽管不能像叙事文学那样详加刻绘,但或明或暗,无法缺席。
实际上,上述诸种因素联袂介入词体,开拓了词体堂庑与表达功能,在词的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秦词虽以善于抒写情致见长,但其秋意词同他的全部词作一样,亦不免在一定程度上受此影响。
此可举一首令词《虞美人》略加说明:行行信马横塘畔,烟水秋平岸。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红妆艇子来何处,荡桨偷相顾。
鸳鸯惊起不无愁,柳外一双飞去却回头。
秋塘、绿荷、夕阳、西风等为特定之景,“凝恨”、“不无愁”等自是情语,“行行信马”之人(或指词人自己)与红妆少女乃词中人物。
在绿湛湛的秋意中,词人为我们演示了一段一见钟情般恋情故事的片断,那“偷相顾”的细节与双飞鸳鸯的比衬真让人哑然失笑!短短五十余字的小词,竞将词料组织得如此精巧。
如此情趣盎然,如此富于美感!这种情况在几首长调词中或则更突出一些,而其秋意词的艺术功力也由此可见。
第三,用调善于变化,注重词的音乐性。
台湾学者黄文吉先生在《北宋十大词家研究》一书中谈到秦词时说,他统计过秦观的87首作品,共用了46种词调,平均一种词调填不到2首,这个频率比之晏几道、苏轼、黄庭坚等人之词都高出许多。
又说,秦观兼擅小令与长调,用30种小令词调填了63首,用16种长调填了24首。
而我们则又发现,在16首秋意词中,他竟然用了《望海潮》、《一丛花》、《长相思》、《满庭芳》、《鹊桥仙》、《菩萨蛮》、《木兰花》、《丑奴儿》、《如梦令》、《阮郎归》、《桃源忆故人》、《调笑令》、《虞美】23人》、《南歌子》、《临江仙》等15个词调。
4首长调用了3个词牌,12首令词则1调1首,使我们不能不惊讶秦观善于变换曲牌的能力。
另一位台湾学者王保珍先生在其论著《淮海词研究》中又曾归纳秦词用韵的情况,指出其词以鱼语韵与尤韵用得最多,其次为元阮韵与支脂韵,因而词中幽咽、盘旋之情调最为多见,加之元阮韵之清新,支脂韵之缜密,形成秦词的主要特色。
笔者检索16首秋意词,就平仄韵格而言,平韵者8首,仄韵者6首,平仄韵转换者2首。
如果我们换一个说法,若不计这2首转韵词,其余14首词属尤韵者2首,灰韵者2首,庚青韵者2首,阮霰韵者2首,他则或遇韵、东冬韵、董宋韵等6种韵式。
与王保珍先生所说秦词用韵的总体情形有所不同。
同时,这16首词的韵位都较密,仄韵词中时时出以去声韵字。
词的韵式与表情达意有着密切关联,一般说,平韵表情较为舒缓,仄韵较为急迫;韵位稀疏者表情比较和婉,韵位密者比较激切。
尤韵具回荡之势,灰韵较为开展,庚青韵多振厉之音,东冬韵、董宋韵较为响亮。
这一方面说明秦氏秋意词于和婉中颇饶峭劲、郁勃之声,情调并非一味低抑;另一方面则说明秦观善于根据叙写对象与达意的需要,随时变化声律,怪不得宋人叶梦得称秦观“善为乐府,知乐者谓之作家歌”[2|。
以秋之物色兴发情思,在《诗经》、屈赋中已见端倪,如《诗经》之《秦风・蒹葭》、《小雅・四月》,屈子《涉江》、《抽思》等篇章;而宋玉《九辩》则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更为自觉的悲秋咏叹。
当然,这有个发展过程,如唐代悲秋主题就视野开阔,样式多彩,侧重在感悟宇宙人生之大道;晚唐、北宋时代,悲秋意绪则更趋于凄凉哀切,向“自我”复归。
南宋之时,悲秋往往与家国社稷之忧纠结在一起;元明清直至近现代,悲秋余响绵延不绝,虽则具体内涵不一,但却成为中国文人借此抒发诸多感慨的一种特定的表现方式。
原因是复杂的,比如,在四季中,秋由夏之葱翠繁盛演变为萧索凋败,大自然的变幻给人以警示,蓦然唤起自身的反省与寂寞;又如,中国有着古老的“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
以五方论,秋属西方;以五行论,秋属于金。
秋气的降临使深受传统文化熏染的中国文人兴起难以名状的忧思,或因那近乎神秘的天人感应图式会在文人心理上形成格式塔般的同构。
还有,上述中国文学传统中特别是抒情文学体式悲秋主题的惯性传递等等。
钱钟书先生说:“写秋而悲即同气一体。
举远行、送归、失职、羁旅者,以人当秋则感其事更深,亦人当其事而悲秋逾甚o"[3J因此,多情的秦观逢秋而悲,在诗词作品中形诸歌咏,毫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