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2018年贵州临床医学理论《儿科学》知识点:发疹性疾病

合集下载

(完整版)宝宝常见出疹性疾病及护理

(完整版)宝宝常见出疹性疾病及护理

婴幼儿常见出疹性疾病及护理前言:因为宝宝这两天出疹子,先是低烧了两三天,而后全身现疹子,去医院找医生看过,说是没有典型症状,不能确疹,还要观察两天,于是上网找关于宝宝一些出疹子的疾病,发现资料不够系统,现将网上搜索的资料整理了一下,方便没有这方面经验的年轻爸妈们看看,但因为所有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本人更不是医务工作,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文字编辑和排版,所以不能保证资料的准确,仅供参考,自己把握不准,一定及时就医,宝宝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请千万别马虎对待。

皮疹是儿科疾病最常见的一种体征,因皮疹的形态、分布、以及出疹前后机体的不同表现,可以对皮疹进行鉴别诊断,虽然每个家长不是医生,但是根据以下的一些症状,还是可以做出初步的掌握一、二,根据轻重缓急及时请医生进行诊治是有必要的。

(1)、初步观察有发烧和出疹的症状,却神情愉快。

用透明的玻璃板压压看出疹部分,如果颜色消失的话,只是红斑而已,不必担心。

用透明的玻璃板压压看出疹部分,颜色不消失时可能是败血症、白血病、紫斑病。

发高烧、筋疲力尽、严重咳嗽时,可能是引起了并发症.发高烧、眼睛充血、出疹、脖子的淋巴结肿大时,可能是川崎病。

应尽快就诊。

(2)、出疹的诊断重点【出疹发烧顺序】首先观察是先出疹或先发烧,这是判断疾病的重点。

可能同时或发烧后一天或几天出疹,也有退烧后出疹等多种情况.【形状、颜色、部位】不同疾病疹子的特征和发疹部位不尽相同,家长应仔细观察。

【全身症状】发烧和出疹性疾病,可由全身状态判断病情。

如无力、发烧和咳嗽严重时,可能是引起肺炎等并发症。

这时,必须赶紧接受检查。

常见的疾病目录(1-10为感染性疾病,11-13为非感染性)1、幼儿急疹(婴儿玫瑰疹)2、风疹(风痧、痧子)3、水痘4、麻疹5、丘疹性皮疹(沙土皮疹)6、痱子7、手足口综合症8、小儿猩红热9、伤寒10、川崎病11、湿疹12、荨麻疹13、药疹一、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疹性疾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小儿发疹性疾病及鉴别教学讲义

小儿发疹性疾病及鉴别教学讲义

风疹
风疹的治疗原则与麻疹相似,主要是 对症治疗和加强护理。对于高热、头 痛等症状,可给予相应的解热镇痛药 物。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1
继发感染
小儿发疹性疾病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和继 发感染。为预防继发感染,应保持皮肤 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一旦发生继发感 染,应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
心肌炎
部分小儿发疹性疾病如麻疹、风疹等可 引起心肌炎。对于疑似心肌炎的患儿, 应严密监测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等指标, 及时给予心肌营养和保护治疗。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小儿发疹性疾病的典型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不同疾病的皮疹特点和 出疹顺序有所不同,如麻疹为红色斑丘疹,风疹为淡红色斑丘疹等。
诊断依据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如麻疹可通过病毒分离或血 清学检测确诊,风疹可通过病毒抗原检测或血清学检测确诊。
学员应学会运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 段,对小儿发疹性疾病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了解小儿发疹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学员应了解小儿发疹性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提高临床应 对能力。
02
小儿发疹性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小儿发疹性疾病是指儿童期常见 的以皮肤发疹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多为病毒感染所致,具有传染 性。
3
脑炎
少数小儿发疹性疾病如麻疹、风疹等可 引起脑炎。对于疑似脑炎的患儿,应立 即进行脑脊液检查和相关影像学检查, 及时给予抗病毒和降颅压等治疗措施。
06
预后评估及随访建议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疾病类型
不同类型的发疹性疾病预后差异 较大,如麻疹、风疹等一般预后 良好,而重症手足口病等则可能

儿科常见出疹性疾

儿科常见出疹性疾

并发症
பைடு நூலகம்麻疹肺炎 喉炎 心肌炎 麻疹脑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
风疹 幼儿急诊 猩红热 肠道病毒感染 药物疹
治疗
原则:加强护理、对症治疗、 原则: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感染 对症治疗:体温大于40度 对症治疗:体温大于40度,给予降温 中药: 中药:麻杏石甘汤 抗生素: 抗生素:合并感染使用
三、风疹
病原:风疹病毒 传播:呼吸道粘膜、飞沫传播 潜伏期:10-21天 潜伏期:10-21天 临床表现:发热、皮疹、耳后淋巴结肿大 皮疹特点:浅红色、稍隆起、出现迅速 化验检查:白细胞减低
治疗
一般病例:对症处理 严重病例:吸氧、降低颅内压、抗感染、 对症处理
谢谢大家
五、手足口病
病原:肠道病毒71型 病原:肠道病毒71型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手、足、臀部、口腔粘膜可见 臀部、 成簇红疹,有水泡 成簇红疹, 发热、厌食、 发热、厌食、腹泻 严重病例:合并脑水肿、肺水肿 严重病例:合并脑水肿、 安徽阜阳今年出现暴发流行,死亡20人 安徽阜阳今年出现暴发流行,死亡20人, 本病列为传染病管理
并发症
皮肤脓疱疮、 皮肤脓疱疮、蜂窝组织炎 血小板减少 水痘肺炎 水痘后脑炎、格巴综合症、 水痘后脑炎、格巴综合症、脊髓炎 心肌炎、肝炎、 心肌炎、肝炎、肾炎
治疗
无环鸟苷: 无环鸟苷: 干扰素 合并细菌感染用抗生素 防治抓挠, 防治抓挠,引发感染
二、麻疹
病原:麻疹病毒 病原: 传播: 传播:呼吸道粘膜 主要表现: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 主要表现: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 口腔麻疹粘膜斑、特殊性斑丘疹(发热3 口腔麻疹粘膜斑、特殊性斑丘疹(发热3-4 天出疹) 天出疹) 潜伏期:10天 潜伏期:10天 恢复期: 恢复期:糠麸样脱皮及色素沉着

【复习资料】2018年贵州临床医学理论《儿科学》知识点:风热病

【复习资料】2018年贵州临床医学理论《儿科学》知识点:风热病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复习资料】2018年贵州临床医学理论《儿科学》知识点:风热病2018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时间在8月25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临床助理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风热病:是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炎、游走性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可反复发作。

心肌炎是最严重的表现。

本病3岁以下少见,以冬春多见,无性别差异。

1,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喉峡炎后的晚期并发症。

2、病理:(1)急性渗出期:结缔组织变性和水肿,心包膜纤维性渗出,关节腔内浆液性渗出,本期持1个月;(2)增生期:发生在心肌和心包膜,特点是形成风湿小体,本期持续3—4个月;(3)硬化期:二尖瓣常受累,其次是主动脉瓣,本期持续2—3个月。

3,临床表现:急性风湿热发生之前1—5周有链球菌咽峡炎病史。

(1)一般表现:急性起病者发热在38—40度之间,无一定热型,1—
2周转为低热,其他表现:精神不振、疲倦、胃纳不佳、面色苍白、多汗、、鼻出血,关节痛和腹痛等(2)心脏炎:是唯一持续性脏器损害。

初次发作时是心肌炎和心内膜炎最多见,同时累及心肌、心内膜和心包膜者,称为全心炎。

(3)关节炎:典型病例为游走性关节炎,以大关节为主,表现为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不留畸形。

(4)舞蹈病。

(5)皮肤症状:环形红斑、皮下小结。

(2)风湿热的诊断标准:表格
(3)治疗:①休息;②清除链球菌感染:青霉素;③抗风湿热治疗:糖皮质激素。

儿科学:出疹性疾病

儿科学:出疹性疾病
切断传播途径:紫外线、通风;晒洗 增强免疫:主动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
被 动 免 疫 ( 静 脉 丙 球 0.25ml/kg ; 接触麻疹5天内)
风疹
风疹病毒经飞沫传 播或经胎盘传播的 传染病。其临床特 征:发热、斑丘疹 、耳后及枕部淋巴 结肿大并触痛。妊 娠早期的风疹可引 起先天性风疹综合 征。
致死原因为脑干脑炎及 神经源性肺水肿;
手足口病
重症前期:持续高热 不退;精神差、呕吐 、易惊、肢体抖动、 无力;呼吸、心率增 快;出冷汗、末梢循 环不良;高血压;外 周血白细胞计数、血 小板计数明显增高; 高血糖。
荨麻疹
皮肤瘙痒; 红色风团样皮疹, 压之褪色,反复发 作; 消退后不留痕迹;
湿疹
出疹性疾病
麻疹(Measles)
由麻疹病毒引 起的急性出疹性呼 吸道传染病。临床 特征:发热、流涕 、结膜炎、咳嗽、 麻疹黏膜斑、全身 斑丘疹、疹退后糠 麸样脱屑并留有棕 色色素沉着。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传染源
• 患者(眼鼻咽分泌物、血) • 出疹前5天-出疹后5天 • 并发肺炎:出疹后10天
出疹期出疹顺序:
耳后及发际 昼夜间 整个脸部、颈部及 上胸部 次日 躯干及四肢近端 三日 全 身、手掌、脚心
皮疹特点
皮疹初为红色斑丘 疹,呈充血性,疹 间可见正常皮肤, 不伴痒感。
以后部分融合成片 ,色加深,呈暗红 色。
麻疹恢复期
若无并发症,出疹 3-4天后发热开始减 退,食欲、精神等 全身症状逐渐好转 ,皮疹按出疹的先 后顺序开始消退, 疹退后皮肤留有棕 褐色色素沉着伴糠 麸 样 脱 屑 , 一 般 710天后消退。
幼儿急疹
皮疹特点:红色细 小密集斑丘疹,头 面部及躯干部多见 ,四肢较少,一天 出齐,次日开始消 退。

儿科学重点笔记

儿科学重点笔记

儿科学重点笔记第1节:绪论年龄分期和各期特点一、胎儿期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这段时期,受孕最初8周的孕体称为胚胎(还没有成形),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胎儿期是没有肺循环的。

二、围生期(围产期)怀孕7个月到出生后7天这段时间为围生期。

这个时间小儿开始接触外界,所以这个时间,小儿的发病率,死亡率是最高的。

三、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的时期。

这段时间当爸的很辛苦。

这段时间小儿的发病率,死亡率也很高,仅次于围生期。

(新生儿死亡率最高的,有围生期首选,没有就选新生儿期。

)四、婴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要妈妈抱着的这段时期)这个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第一次高峰。

五、幼儿期自1岁至满3岁之前为幼儿期,快上幼儿园了,会跑会跳,这个时候容易发生意外。

五、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在幼儿园这段时期,此期重要特点为智力发育非常快。

六、学龄期自入小学始(6~7)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在小学这段时期七、青春期青春期:女童12-18岁,男童14-20岁这是体格发育的第二个高峰。

这个时期形成第二性征。

儿科学重点笔记第2节:生长发育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一、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二、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1..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2.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先慢后快3.体格发育--快慢快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为由上到下(小儿出生后先哭,哭是上面)、由近到远(先胳膊动)、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体格生长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体格生长是小儿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常用的形态指标有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等1.体重是反映儿童与近期营养状况的指标。

反映远期营养状况的指标是身高。

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下降不超过9%,其它状况良好。

无需处理。

如果体重下降超过10%或体重下降超过10天未恢复(双10),那就要处理了。

出生时体重3kg三个月体重6kg1岁时体重9kg2岁时体重12kg3、6、9、12 四个阶段每次增加3新生儿出生后前3个月每月增长700~800g4~6个月每月增长500~600g6~12个月每月增长300~400g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月龄×0.251岁~12岁体重(kg)=年龄×2+8这里记住,不管身高、体重、头围都是:生后前三个月=后九个月如:出生时体重为3kg,到3个月为6kg,长了3kg,到1岁为9kg,也长了3kg2.身高(长)3岁以前仰卧测量为身长,3岁后站立测量为身高出生时身长为50cm1岁时身长为75cm2岁时身长为87cm(50、75、87一定要记住)2~12岁身高公式:年龄×7+753.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

【儿科学】第六章 感染性疾病

【儿科学】第六章 感染性疾病

第六章感染性疾病复习要点一、发疹性疾病(一)麻疹麻疹是几世纪来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多见于婴幼儿,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全身斑丘疹为其临床特征,容易并发肺炎,已有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等预防方法。

1.病因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麻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

病人口、鼻、眼部粘膜的分泌物都含病原体,通过喷嚏、咳嗽和谈话等由呼吸道飞沫传播。

2.临床表现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①潜伏期接触后10~14天,最长4周。

②前驱期一般为3~4日。

特点:A低-中度发热,体温无一定热型;B上呼吸道及眼部炎症引起眼睑水肿、眼泪增多及畏光等;C麻疹粘膜斑(又称Koplik斑),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位于颊内侧粘膜,白色斑点直径0.5~1mm,有时有红晕环绕,可累及整个粘膜及唇部粘膜,在皮疹出现后逐渐消失;D偶见皮疹、红斑。

③出疹期2~5日不等。

在发热第四日皮疹自耳后、发际及颈部开始,逐渐由前额及颊部,自上而下急速蔓延全身,最后到四肢。

开始为玫瑰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直径大多为2~4m,稀疏分明,其后逐渐加密,可有不同程度融合,颜色加深,成暗红色,但疹间有正常皮肤。

皮疹发作时体温升高。

全身不适及各种发炎症状也达极点。

④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顺序相同。

退疹时原出疹处略见麦麸状细微脱屑,留有棕色色素痕迹,经过一到二星期才完全消退。

⑤重症麻疹发热高达40℃,皮疹不易出透或突然隐疹,中毒症状重,易发生并发症,可出现循环衰竭。

心功能不全及休克。

3.并发症①呼吸道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

②心肌炎。

③神经系统麻疹脑炎、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④其他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偏瘫、血栓静脉炎、急性肾炎。

应警惕潜伏的肺结核病。

⒋治疗①一般治疗保持环境安静,房间内保持适当温度及湿度,需新鲜空气与日光,宜给半流食,多喝温开水,保持皮肤、眼、鼻及口腔清洁。

②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止咳,对并发症相应处理。

⒌预防①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患者,早期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

儿科知识点之常见发疹性疾病

儿科知识点之常见发疹性疾病

儿科知识点之常见发疹性疾病病因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咳嗽、流涕)、结膜炎(畏光、流泪)、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斑)和全身斑丘疹、疹退后糠麩样脱屑并遗留棕褐色色素沉着为特征。

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在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并发肺炎等并发症,则传染性可延至出疹后10天。

通过患者的呼吸、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

病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大多可获终身免疫。

各种皮疹特点和出疹规律(1)典型麻疹1)潜伏期:大多为6~18天,平均为10天左右,接受过被动免疫的患者可延至4周。

潜伏期可有低热精神萎靡和烦躁不安等全身不适。

2)前驱期:也称出疹前期,一般持续3~4天。

①发热:多为中度以上发热,热型不定,渐升或骤升。

②“上感”症状: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流涕、喷嚏、咽部充血、结合膜充血、眼睑水肿、畏光、流泪。

③麻疹黏膜斑(Koplik 斑):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一般在出疹前1~2天出现。

开始时见于下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为直径约5~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常在1~2天内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于出疹后1~2 天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

④其他:可有全身不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偶见皮肤麻疹、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

3)出疹期:多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骤然升高,可达40℃以上,咳嗽加剧,出现烦躁或嗜睡,重者有谵妄、抽搐(“疹出热盛”),持续3-4天。

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部、面部、颈部,然后自上而下延至躯干和四肢,最后达手掌和足底。

皮疹初为红色斑丘疹,呈充血性,略高出皮面。

初发时皮疹稀疏,疹间皮肽正常,其后部分融合成片,颜色加深呈暗红色。

不伴痒感。

颈淋巴结和脾脏轻度大,此期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或轻重不等弥漫性肺部浸润。

4)恢复期:若无并发症,出疹3、4天后发热开始减退,食欲、精神等全身症状逐渐好转,皮疹按出疹先后顺序开始消退,疹退后皮肤有糠麸样脱屑并留棕褐色色素沉着。

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串讲:感染性疾病

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串讲:感染性疾病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串讲: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一、常见发疹性疾病
二、中毒性细菌型痢疾
一、常见发疹性疾病
病原
传染性
出疹特点
治疗
麻疹
麻疹病毒
出疹前、后5天;并发肺炎延至出疹后10天
前驱期:Koplik斑;
出疹期:疹出热盛;
恢复期:糠麸样脱屑和棕色色素沉着
对症;
支持;
必要时抗病毒
风疹
风疹病毒
出疹后5天;飞沫传播、胎盘传播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EV)
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可引起爆发流行
普通病例:“四不”;
重症病例:脑炎Leabharlann 脑膜炎、急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猩红热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呼吸道飞沫传播
前驱期:化脓性扁桃体炎;
出疹期:起病24h小时出疹,24h内遍布全身;“帕氏线”
“口周苍白圈”、
恢复期:大片状脱皮
发热第2天出疹,一天出齐;
出疹3~4天后,耳后、两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续表
病原
传染性
出疹特点
治疗
幼儿急诊
人类疱疹病毒6型
见于6~18个月小儿
热退疹出
对症;
支持;
必要时抗病毒
水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出疹前1~2天至全部结痂约7~8天具有传染性。
四世同堂;痒感重;
向心性分布(典型水痘);
离心性分布(恶性水痘)
治疗
1.对症;
2.抗菌:可选用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钠等药物;
联合应用。
青霉素
二、中毒性细菌型痢疾
病因
病原菌为痢疾杆菌;我国以B群福氏志贺菌多见。

小儿发疹性疾病及鉴别

小儿发疹性疾病及鉴别
3.实验室检测:
鉴别诊断:
(九)、治疗
卧床休息,室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定时通风,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 物,补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肤、黏膜清洁
对症治疗: (1)高热时可用小量退热剂 (2)烦躁时可适当给予苯巴比妥等镇静剂 (3)剧咳时可用镇咳祛痰剂 (4)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给抗生素 (5)补充维生素A
视 力 障 碍
亚 急 性 硬 化

肾 性 高 血 压
淋 巴 结 炎 症 反
腹 泻
肠 麻 痹
炎无 血 症脉 管 反症 破 应裂


右 心 肥





尿

MCLS 的病理生理改变
其 他:
麻疹应与败血症、 斑疹伤寒、药物、过敏 性疾病、传单、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 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所致皮疹 鉴别。可根据原发病的其它表现和 体征进行鉴别。必要时做血清 学检查。
(十)预防
被动免疫 主动免疫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风 疹 rubella:
1、特征:风疹病毒 ,上呼吸道的轻度炎症,低热1天,淡红色 斑丘疹,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2、母妊娠期患风疹,可经胎盘传给胎儿,致先天缺陷。 3、临床表现:
后天风疹:潜伏期14-21天。前驱期卡他症状。 发热1-2天出疹。 皮疹为多形性淡红色,一般面颈→躯干、四肢, 1日出齐 3-4天隐退。出疹期颈淋巴结肿痛持续 1W。预后良好。
谢谢
立克次氏体病 斑疹伤寒、战壕热
二、全身性对称性分布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天花,牛痘疹,丘疹样荨 麻疹,痒疹,口炎,单纯疱疹,手、足、口 病(新生儿脓疱疮、婴儿剥脱性皮炎),
梅毒,Lyell’s 综合症,大疱性表皮松懈、卟 啉病、色素失调症

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护理课件

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护理课件

03
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
幼儿急疹
症状
突然高热,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 ,同时出现红色斑丘疹,通常在 躯干和臀部。
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 多休息,遵医嘱治疗。
麻疹
症状
发热、咳嗽、流鼻涕、结膜炎等,随 后出现红色斑丘疹,按照耳后、颈部 、躯干、四肢的顺序出现。
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吹风,遵医 嘱治疗,接种麻疹疫苗预防。
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多饮
水以促进新陈代谢。
避免抓挠
注意患儿指甲的修剪,避免抓 挠发疹部位,防止继发感染和
疤痕的形成。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发 疹范围、颜色、形状等,如有
异常及时就医。
医院护理
药物治疗
根据患儿病情,医生会给予相 应的药物治疗,如抗过敏药、
抗炎药等。
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护理课件

CONTENCT

• 引言 • 小儿发疹性疾病概述 • 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 • 小儿发疹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 小儿发疹性疾病的护理实践 • 小儿发疹性疾病的常见误区与解答
01
引言
课程目标
02
01
03
掌握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的护理知识 了解不同发疹性疾病的症状、病因及治疗方法 提高家长对小儿发疹性疾病的认知和护理能力
见误区
误区一
误区二
误区三
误区四
发疹性疾病都是传染性 的。
发疹后应立即使用抗生 素治疗。
发疹意味着病情严重, 需要立即就医。
发疹时应该避免洗澡和 外出。
问题解答
问题一
宝宝出现发疹的原因是什么?
解答一

《儿科学》感染性疾病-发疹性疾病

《儿科学》感染性疾病-发疹性疾病

发疹性疾病由病毒所致儿科常见的呼吸道发疹性传染病有以下几种:麻疹、风疹、幼儿急疹和水痘。

而猩红热是由A族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发疹性传染病。

这些疾病的传染原主要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有一定的潜伏期,开始发病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

出疹与发热的关系:“水仙花,莫悲伤”。

一、麻疹麻疹是以往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

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

我国早已广泛应用减毒活疫苗预防麻疹,使其发病率明显下降。

(一)病因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麻疹患者是惟一传染源。

患儿从潜伏期末2-3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

(二)临床表现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1.潜伏期接触后l0~l4天,最长可4周。

2.前驱期一般为3~4日。

特点:①低-中度发热,体温无一定热型;②上呼吸道及眼部炎症引起眼睑水肿、眼泪增多及畏光等;③麻疹粘膜斑(又称Koplik斑),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位于颊内侧粘膜,白色斑点直径0.5~1mm,有时有红晕环绕,可累及整个粘膜及唇部粘膜,在皮疹出现后逐渐消失;④偶见皮疹、红斑。

【真题库】麻疹早期诊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2001,2002)E 科泼力克(Koplik)斑[解析]:麻疹粘膜斑即科泼力克(Koplik)斑,为麻疹前驱期的特异性体征,有诊断价值。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

出疹顺序:耳后-发际-颈部-额面-躯干-四肢(包括手足心)。

为充血性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

皮疹发作时发热、全身不适及各种炎性症状也达极点。

【真题库】1.麻疹出疹一般在发热后的(2004)A 1~2天B 3~4天C 5~6天D 7~8天E 9~10天【真题库】2.典型麻疹的出疹顺序是(2001)A.先耳后、颈部,延及额面部,而后躯干、四肢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顺序相同。

【儿科学文献知识】传染病——风 疹

【儿科学文献知识】传染病——风 疹

传染病——风疹风疹是感受风疹时邪(风疹病毒),以轻度发热,咳嗽,全身皮肤出现细沙样玫瑰色斑丘疹,耳后及枕部臖核(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本病属于中医学“风疹”、“癮疹”、“风痧”之类。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节好发,且可造成流行。

1~5岁小儿多见。

患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

风疹疾病多轻,临床较少有合并症的发生,疾病恢复较快,故被称之为“皮肤小疾”。

但是,孕妇在妊娠早期若患本病,常可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引起流产,或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脑发育障碍等疾病,因此,须特别重视防止孕期感染。

[病因病机]风疹的病因以感受风疹时邪为主。

其主要病变在肺卫。

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属卫司表。

时邪自口鼻而入,与气血相搏,正邪相争,外泄于肌肤。

如《普济方·风瘙瘾疹》所指出:“夫小儿风瘙瘾疹者,由邪风客于腠理,搏于营卫,遂传而为热,熏散肌肉,溢于皮肤,变生瘾疹。

”风疹时邪毒轻病浅,一般只犯于肺卫,蕴于肌腠,邪毒外泄后能较快康复。

若邪毒阻滞少阳经络,则耳后、枕部臖核肿胀,胁下可见痞块。

只有很少患儿邪势较盛,可内犯气营,形成燔灼肺胃之证,但只要治疗及时,也能却邪而安。

因此,多数病情不重,一般不会导致邪陷心肝或内闭外脱等严重变证。

[临床诊断]诊断要点(1)本病流行期间,患儿有风疹接触史。

(2)初期类似感冒,发热1天左右,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再1天后皮疹布满全身,出疹1~2天后,发热渐退,皮疹逐渐隐没,皮疹消退后,可有皮肤脱屑,但无色素沉着为特点。

(3)一般全身症状较轻,但常伴耳后及枕部臖核肿大、左胁下痞块(脾脏)轻度肿大。

(4)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分类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5)直接免疫荧光试验法:在咽部分泌物中可查见病毒抗原。

(6)血清学检测风疹病毒抗体:患儿在恢复期血清抗体增加4倍以上时可确诊。

[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风疹辨证,按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为纲,主要分辨证候的轻重。

邪犯肺卫属轻证,病在肺卫,以轻度发热,精神安宁,疹色淡红,分布均匀,其他症状轻为特征。

【儿科学文献知识】传染病——幼儿急疹

【儿科学文献知识】传染病——幼儿急疹

传染病——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因感受幼儿急疹时邪(人疱疹病毒6型),急起发热,3~4天后体温骤降,同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小丘疹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由于皮疹形似麻疹,且病发于婴幼儿,故中医学称为“奶麻”。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发病者居多。

发生于婴幼儿,尤多见于1岁以下婴儿,6个月以内婴儿亦可发病。

患儿多能顺利出疹,极少有合并症,预后良好。

病后可以获得持久免疫力,很少有第二次发病。

由于婴幼儿活动范围较小,故本病一般不致流行。

[病因病机]幼儿急疹发病的原因,为感受幼儿急疹时邪。

幼儿急疹时邪由口鼻而入,侵袭肺卫,郁于肌表,与气血相搏,其主要病变在肺脾。

正邪相争,热蕴肺胃,正气抗邪,时邪出于肺卫,疹透于肌肤,邪毒外泄。

部分患儿疹出后气阴耗损,调养后多能康复。

幼儿急疹时邪属于风热时邪范畴,如《麻痘定论·分别各麻各样调治论》中指出:“奶麻、隐疹之类,皆风热客于脾肺二经所致。

”邪易化热,故起病后迅速见到热郁肌表之证。

但本病时邪毒势并非深重,且小儿正气充盛,化热之后,正气能奋起与时邪抗争,邪正相搏,肺胃热毒泄于肌肤,一般可从卫分而解,不致入里深入营血。

所以,本病来势虽盛,为时不长,邪热能解,也不致重伤气阴,预后良好。

[临床诊断]诊断要点(1)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2)起病急骤,常突然高热,持续3~4天后热退,但全身症状轻微。

(3)身热始退,或热退稍后,即出现玫瑰红色皮疹。

(4)皮疹以躯干、腰部、臀部为主,面部及肘、膝关节等处较少。

皮疹出现1~2天后即消退,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斑。

(5)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偏低,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

[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本病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但病在卫分为主,可涉气分,一般不至深入营血。

病初为邪郁肌表证,证见急起高热,持续3~4天,除发热外,全身症状轻微。

热退之际或稍后,皮疹透发,出疹后病情迅速好转,皮疹消退,部分患儿见纳差、口干等症。

2.治疗原则本病治疗,以解表清热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资料】2018年贵州临床医学理论《儿科学》知识点:发疹性疾病2018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时间在8月25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临床助理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一、麻疹
(一)病因:麻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

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

飞沫传播为主。

(二)临床表现:典型麻疹可分为以下四期
1.潜伏期:接触后10~14天,最长可4周。

2.前驱期:一般为3~4天。

特点:
①低-中度发热,体温无一定热型;
②上呼吸道及眼部炎症引起眼睑水肿、眼泪增多及畏光等;
③麻疹粘膜斑(又称Koplik斑)。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出疹时发热更高。

皮疹开始见于耳后、颈部,红色斑丘疹。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顺序相同。

疹退后皮肤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三)并发症
1.呼吸道:喉炎、支气管炎、肺炎。

肺炎最常见。

2.心肌炎。

3.神经系统: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4.结核病恶化,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

(四)治疗: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感染。

(五)预防:关键是接种麻疹疫苗。

1.控制传染源: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至出疹后10天。

接触麻疹的易感者检疫3周(重点)。

2.切断传播途径:通风消毒,避免与病人接触。

3.被动免疫:接触麻疹5天内给予免疫球蛋白。

4.主动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初种年龄为8个月。

二、风疹
(一)病因:风疹病毒。

飞沫传播。

(二)临床表现
1. 潜伏期:14~21天不等。

2. 前驱期:约半天至两天。

低热、呼吸道卡他症状。

3. 出疹期:斑丘疹,一般历时3天,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伴有压痛。

(三) 治疗:对症及支持治疗。

(四) 预防:隔离期至出疹后5天(重点)。

三、幼儿急疹
(一) 病因: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

(二) 临床表现:潜伏期大致8~14天,平均10天。

多见于6~18个月小儿,发热3~5天,热退后全身出疹,并很快消退。

(三) 治疗:无特殊治疗。

(四) 预防:预后良好,注意隔离患儿。

四、水痘
(一)病因: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通过直接接触、飞沫、空气传播。

高峰发病年龄6-9岁。

(二)临床表现:潜伏期10~21天,一般2周左右。

典型水痘皮疹特点:
①丘疹、新旧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
②皮疹分布呈向心性;
③粘膜皮疹可出现在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易破溃形成溃疡。

(三)并发症:皮肤感染最常见,其次为血小板减少,水痘肺炎,心肌炎及脑炎。

(四)治疗:保持皮肤清洁,水痘肺炎或免疫低下者用无环鸟苷。

(五)预防:隔离病儿至皮疹结痂变干(重点)。

五、猩红热
(一) 病因: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对人类的主要致病菌株。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呼吸道飞沫传播。

(二) 临床表现:潜伏期1~7天;外科型1~2天。

1.前驱期:起病急,发热、体温38~40℃之间。

咽痛、咽部及扁桃体充血可见脓性分泌物,草莓舌。

2.出疹期:起病12~48小时内出疹,24小时布满全身。

全身皮肤在弥漫性充血发红基础上广泛存在密集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压之退色,触之似砂纸感,口周苍白,可见帕氏线。

3.恢复期:一般情况良好,体温降至正常。

疹退1周后开始脱皮。

(三)治疗
1.一般疗法:休息,对症处理。

2.抗菌疗法:青霉素7~10天,过敏者用红霉素。

(四)预防:隔离至痊愈及咽拭子培养阴性(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