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第一学期知识点18.1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第18课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第18课第一部分:晚清的政治衰退在晚清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清朝的政治机制开始走向衰落。
政治上,赋闲的官员占比越来越高,导致了清廷内部的失控和动荡,使得清朝的地方治理和对外交道的能力严重削弱,最终也从政治层面上为外世界的侵略策划了疏漏。
此外,由于清朝内外环境的变化,清政府不得已加强对社会器官和军事的控制,致使人民生活百姓,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控制社会器官的淮军和新军,更是助长了政治上势力展开的画面。
第二部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整个民族的觉醒和民主化发展的可能性。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主要有五方面,分别是:外国列强掠夺权益,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宫廷内部的群体斗争与腐败泛滥;清政府的重赋税制使用,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对中国文化的污染和摧毁,使其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打击;国内大力发展煤铁开采和冶炼技术等,使得全国经济开始转型为工商业生产资料的生产。
辛亥革命的失败,在若干时期内使得中国无可挑选消极落后,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影响。
第三部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20世纪初的一场思想之变,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思想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打开了一个新的门户,带给了人民更多新的思维与文化观念。
整个新文化运动,充满着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爱国等文化价值观的内在理念。
新文化主义思想在这场运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展开,它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性格,并在全国的知识分子中获得了广泛的支持,直接促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
新文化运动的火种最早于1915年传入中国,其内在思想就是反对束缚文化自我、限制自由发展的陈腐观念,追求思想的启蒙和现代文化的进步。
第四部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次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是青年学生爱国、爱民、爱学之情主动举起“中国文化大革命”“北方护国学会”“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民族压迫”的旗帜。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笔记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笔记如下:一、东晋的兴亡1、建立:西晋灭亡后,皇族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与北方的十六国并存。
2、兴盛:东晋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3、灭亡:420年,东晋灭亡,南朝开始。
二、南朝的政治概况1、四个王朝:宋、齐、梁、陈。
2、统治特点: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经济衰退。
3、文化发展:南朝时期,文化繁荣,艺术成就较高。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自然条件:江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人口南迁: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开发成果: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四、民族交融1、民族迁徙:北方少数民族南迁,与汉族杂居,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
2、民族政策:南朝政府采取了宽容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族文化传统。
3、民族交融的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五、历史意义东晋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中国南方的开发和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都为后来的唐宋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也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文化与社会生活1、文化:东晋南朝时期,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都有显著的发展。
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陶渊明的诗歌、谢灵运的山水诗等。
2、社会生活:东晋南朝时期,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城市兴起,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
同时,这一时期的社会风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礼节的简化、服饰的多样化等。
历史学全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
历史学全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类的形成与早期文明1.1 人类的形成-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 人类文明的曙光1.2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埃及金字塔与法老- 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1.3 古代巴比伦- 两河流域的文明发展- 汉摩拉比法典- 巴比伦宗教和社会制度1.4 古印度-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起源- 印度的种姓制度- 佛教的兴起与发展1.5 古中国- 黄河、长江流域的文明发展- 夏、商、西周的更迭-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第二单元:古代世界的扩张与变革2.1 古代世界的扩张- 亚历山大的东征- 罗马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丝绸之路的开通2.2 古代世界的政治制度- 雅典的民主政治- 罗马法的发展- 中国的封建制度2.3 宗教与思想文化- 犹太教、基督教的传播- 佛教的传播与影响- 古代世界的科学技术2.4 古代世界的社会生活- 希腊罗马的社会制度- 印度的农村社会- 中国的封建社会生活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3.1 欧洲的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欧洲的骑士阶层- 基督教会在中古欧洲的影响3.2 亚洲的封建国家- 中国的唐朝与宋朝-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印度的笈多王朝与莫卧儿帝国3.3 非洲与美洲的古代文明- 非洲的古代文明- 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3.4 中古时期的科技文化- 阿拉伯的数学与天文学- 欧洲的文艺复兴- 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四单元:近代世界的形成与发展4.1 近代欧洲的变革- 宗教改革与新教传播-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发展4.2 美国的独立与扩张- 美国的独立战争- 美国的南北战争- 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4.3 亚洲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中国的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 非洲的独立运动4.4 近代世界的科技文化-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第五单元:现代世界的挑战与变革5.1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5.2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的起源与演变-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政治- 冷战对世界的影响5.3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量子力学与原子能技术- 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 现代世界的文学艺术5.4 全球化与当代世界- 经济全球化的起源与发展- 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 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以上是对七年级上册历史学全册知识点的简要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一第一学期历史知识点
初一第一学期历史知识点第一部分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 70-20 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三、山顶洞人山顶洞人距今约3 万年第二部分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一-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一一黄帝(原因: 四发明)二、尧舜禹的“禅让”三、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 21 世纪2.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三部分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2.约公元前 1600 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 1046 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第四部分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初一历史上册全套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初一历史上册部分重点知识点的归纳: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位于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
使用打制石器,标志着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开端。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地区,距今约70-20万年,会使用火,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过着群体生活。
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遗址群的一部分,距今约3万多年,具有磨制和钻孔技术,出现原始审美观念。
2. 原始农耕生活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距今约七千年,使用磨制石器如耒耜,居住在干栏式建筑中,开始种植水稻,家畜饲养和纺织、陶器制作等手工业发达。
半坡居民:位于黄河中游地区,距今约六千年左右,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同样拥有磨制石器和陶器,还会捕鱼、狩猎。
第二单元:从早期国家的产生到秦朝统一1. 夏商西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大禹传位启,开创了“家天下”的局面。
商朝以甲骨文为重要标志,发展青铜文化,盘庚迁殷是其重要事件之一。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周公制定礼乐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时代更迭,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
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提出各自的治国理念。
3.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秦始皇嬴政通过一系列兼并战争,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秦朝,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朝部分1. 秦灭六国与统一全国秦始皇嬴政通过连年征战,先后灭掉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
统一的原因包括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增强、人民渴望和平统一等。
2. 秦朝的统治措施政治: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体系;实行户籍制度,加强人口控制。
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有利于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修筑驰道和长城,促进交通和防御体系的建设。
七年级上册lishi知识点2018
七年级上册lishi知识点2018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2018一、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方面。
二、夏、商、周三代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重要朝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
在夏、商、周三代中,中国的政治制度不断发展,而且在文化、科技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政治上的分裂和文化上的鼎盛。
同时,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军事斗争频繁、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许多思想家和文化名人涌现了出来,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王朝。
秦朝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取代封建制度的王朝,代表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汉朝是一个比秦朝更长久、更强盛的朝代,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时期,多个政权在中国境内分别执政,而且文化、艺术方面也经历了非常大的变革。
在这个时期里,不仅有许多文化名人涌现出来,而且还出现了很多伟大的历史事件,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六、唐宋元明清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繁荣的朝代,宋朝则对中国的科技等方面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外来王朝,但是在文化、科技等方面也有着非常独特的贡献。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宋之后最为庞大的政权。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是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七、总结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初一上册历史重点知识
初一上册历史重点知识一、史前文明与早期国家史前文明: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则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并出现农业和畜牧业。
早期国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渐进入文明时代,出现早期国家。
这些国家一般以城市为中心,有相对完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
二、夏商西周时期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朝的政治制度以王权为核心,实行王位世袭制。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
商朝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并留下了丰富的甲骨文资料。
商朝的政治制度以王权为中心,实行内外服制度。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了严密的政治网络。
同时,西周也是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出现了《周易》、《诗经》等经典著作。
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但文化繁荣的时期。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出现了“春秋五霸”等政治势力。
同时,春秋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时期,出现了孔子、老子等思想家。
战国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更为分裂但社会变革深刻的时期。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如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学术思想的繁荣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四、秦汉时期秦朝:公元前221年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秦朝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制度,如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等,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汉朝:公元前202年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汉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如实行察举制选拔人才、开通丝绸之路等。
同时,汉朝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时期,出现了《史记》、《汉书》等重要著作。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22课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22课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22课知识点总结第18课:三国鼎立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
2、奠定三国鼎立形成的基础的战役是——赤壁之战(208年,孙权、刘备以少胜多战胜曹操)。
3、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吴国的建立。
国家建立建立者都城灭亡魏220年曹丕洛阳266年,西晋建立,魏亡蜀221年刘备成都263年,被魏所灭吴222年孙权建业280年,被西晋所灭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1、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统一全国。
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
2、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4世纪后期,北方前秦统治者苻坚统一了黄河流域。
3、383年,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前秦——东晋)4、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以开发的原因及影响?原因:①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②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③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1、建立北魏政权的是——鲜卑族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年代是——439年。
3、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4、孝文帝是我国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他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进行改革。
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改革的内容有:①学说汉话: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改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改用汉姓(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同汉族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法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崇孔子、孝治国、尊养老)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1、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他是世界上把圆周率的准确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第一人,这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18课知识点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18课知识点七年级历史课程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们需要学习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
本文将为读者概述人教版历史18课的知识点,以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一、中亚草原的游牧民族
1. 中亚草原的地理位置
2. 游牧生活的特点
3. 蒙古帝国的兴起
二、大航海时代的开端
1.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
2. 葡萄牙的航海史
3. 哥伦布的航海
三、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
1. 海上丝绸之路
2. 明朝的海上贸易
3. 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的发展
四、近代中国的命运
1. 鸦片战争的原因
2. 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
3. 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意义
五、欧洲的启蒙运动
1. 启蒙运动的定义与背景
2.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3. 普鲁士的改革
六、工业革命的影响
1. 工业革命的起因和特点
2. 红桥市场的重要性
3. 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发展
七、世界两大战争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3. 非洲亚洲的角色
八、日本的现代化与战争
1. 史上最快现代化的国家
2. 侵略战争的开始
3. 二战对日本的影响
九、冷战与全球化
1. 冷战的起因和特点
2. 全球化的定义和影响
3. 德国的统一
总结:
本文概述了七年级人教版历史18课的知识点,内容广泛而深入。
学生们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并在未来成为有用的公民。
初一上册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知识点复习
初一上册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知识点复习
初一上册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知识点复习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精选初一上册历史第18课知识点复习:三国鼎立,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
2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住在茅庐的人是诸葛亮。
3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相同点是:发生在东汉末年,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军阀割据混战的表现。
不同点:官渡之战赢的.曹操;赤壁之战是曹操败。
4三国时期的夷洲就是今天台湾。
5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地位的原因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当时的志向是率军南下,统一天下,表现了他的抱负远大、勇于进取的精神。
6与曹操相关的两大战役:1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7曹操最大的历史功绩: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8对曹操的评价: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实行屯田,发展经济。
当然,作为地主阶级政治家,也有其阶级局限性。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初一上册历史第18课知识点复习:三国鼎立,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第18课笔记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第18课笔记第18课的历史知识点是《商朝的兴衰》。
商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它的兴衰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下面是对第18课的内容进行归纳的笔记。
一、商朝的兴起1.商朝的起源:商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牛山文化。
商朝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兴起的,其主要特征是农业的发展和定居社会的形成。
2.商王的建立:商王是商朝的建立者,商汤是商王中最有名的一位。
商汤消除了商朝内外的敌人,重新统一了中原地区,并建立了朝廷制度,标志着商朝的正式建立。
二、商王朝的发展1.商朝的政治制度:商朝实行世袭制,王室世袭,商王世袭制度稳定了国家的政治。
商朝的政治制度主要分为三个层级:王室、贵族和平民。
2.商朝的经济发展: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包括小麦、粟、稻谷等。
商朝也开始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商朝人民以农业和手工业为生。
3.商朝的社会生活:商朝的宗法制度非常严格,强调家族的重要性。
社会地位的高低是通过家庭出身来决定的。
商朝的人民有一定的宗教信仰,他们崇拜天和祖先,并且进行祭祀。
商朝还发展了巫术和卜筮等巫觋宗教活动。
三、商朝的衰落1.商朝的矛盾和问题:商朝末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贵族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同时,商朝国内发生了多次灾荒和战争,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危机。
2.周朝的崛起:商朝的衰落给了周朝一个发展的机会。
周武王打败了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商纣王,建立了周朝。
周朝的建立标志着商朝的终结。
总结:商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兴起和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变革和发展。
商朝的建立者商汤和其后的商朝君主统一了中原地区,建立了朝廷制度。
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使社会生活逐渐繁荣。
但是商朝末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最终导致了商朝的衰落和周朝的崛起。
以上是对第18课《商朝的兴衰》的归纳和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变革,对于理解中国文明的演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七年级历史第十八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第十八课知识点七年级历史第十八课主要讲解了两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王朝——唐朝和宋朝,其中包括了它们的创立、发展以及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贡献。
本课讲解的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唐朝的创立及其政治形制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王朝,它的创立早在618年就已经完成了。
唐朝的政治形制是中央集权制,由皇帝和宰相等高层官员组成,其治理的范围和能力非常强大,让唐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治和文化中心。
二、唐朝的经济和文化特点唐朝的经济和文化特点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唐朝发展了繁荣的经济,东西方的贸易也因此而兴盛。
唐朝的文化特点也非常丰富多样,如诗歌、绘画、雕刻等等,其中唐诗更是我们国家文化的瑰宝之一。
三、唐朝与外国交往唐朝的国际地位非常重要,与内地的经济和文化成就相比,唐朝的外交和对外关系同样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唐朝与日本、新罗和突厥等国的关系稳定,使得唐朝在东亚、中亚和西亚地区建立起了许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节点。
四、宋朝的创立及其政治形制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著名的王朝,它的创立时间要晚于唐朝。
宋朝的政治形势比较复杂,首先是北宋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后来又演变成南宋的分治形式,两个时期的特点各不相同。
总的来说,宋朝时期的政治形式多样,但它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维护和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五、宋朝的经济和文化特点宋朝时期的经济也非常发达,纵使与唐朝时期相比有所下降,但仍然有着相当的贸易和流通活力。
宋朝的文化特点也非常独特和丰富,如宋词、绘画、版画等等,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着与众不同的表现和风格。
以上就是七年级历史第十八课的知识点,显然,唐朝和宋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我们理解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国度和文化,都非常重要。
2018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
2018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
初一的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是非常需要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XX年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XX年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一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
2、距今约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3、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4、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5、,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
6、北京人已经使用。
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7、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人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群居的生活。
20XX年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二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和长江流域的。
2、距今约年的半坡聚落位于,现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
半坡聚落居民已种植、、,饲养、,还经常去、。
他们开垦耕地用、,收割庄稼用、,加工谷物用、等。
3、是半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4、我国是最早种植和的国家之一。
其中,最早种植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种植的是河姆渡居民。
5、距今约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河姆渡居民种植,饲养、、等家畜。
6、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他们在这些工具上,,这是工具制作技术的又一进步。
7、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式的。
几千年来,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8、大汶口居民时期,出现了私有财产,聚落的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20XX年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三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相传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化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
他还发明,开辟,使人们互通有无。
2、相传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七上历史18课笔记
七上历史18课笔记一、商鞅变法背景: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
秦国地处西部边陲,实力相对较弱。
秦孝公决心改变这一局面,发布求贤令,吸引人才。
主要内容: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影响: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二、焚书坑儒起因:为了推行儒家思想,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
主要内容:除博士官藏书外,民间所藏《诗》《书》、百家语,都要集中到郡,由郡守、尉监督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禁止私学,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
次年,卢生、候方(候方即侯生)等方士逃亡,引起儒生不满。
影响: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统一思想的重要手段,对中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
但也统一了思想,使人民的思想得到初步的统一。
三、秦始皇统一六国时间:公元前221年。
过程:先后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措施:建立以咸阳为中心的行政管理制度。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修建驰道和灵渠,方便交通。
开疆拓土,修筑万里长城和灌溉工程。
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统治秦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他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他也是一位暴君,他的统治手段极其残酷,对于不同的意见和反对派进行镇压,焚书坑儒就是其典型的暴行之一。
因此,对于秦始皇的评价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课知识点一、中国的历史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中国的历史中,有着众多的朝代和统治者,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周朝、汉朝和唐朝。
在这些朝代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变化。
二、三皇五帝与夏朝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有着三皇五帝的故事,这是中国的远古时期的故事。
其中,三皇为神农、伏羲、女娲,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这些传说,虽然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但却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现象。
而夏朝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统治时间长达400年左右。
三、商朝与西周商朝是中国的第二个朝代,由商汤所建立。
商朝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手工业,出现了青铜器的制造技术,也出现了商代文字。
而西周则是商朝的后继朝代,其经济则更为发达,出现了以铁器为代表的革命性工艺发明。
四、春秋战国与统一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在这个时期,全国被分割成了数百个小国家和城邦,而这些小国往往为了争夺资源和领土而互相打仗。
政治上的分裂,加上经济的瓦解,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直到秦朝的统一,才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分裂状态。
五、秦汉唐与文化繁荣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暂的朝代,却也是千年一遇的伟大革命。
秦朝巩固了皇权中央集权,成为统一中国的第一步。
汉朝则发达了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大一统的时代。
唐朝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其文艺事业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六、总结中国是一个充满着历史变迁的大国,其历史上兴衰更替,充满了悲壮的历史内涵。
从三皇五帝到秦汉唐,这一篇文章总结了中国上古史到中古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一、秦朝的兴起和统一中国(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其兴起和统一中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秦朝的统一,主要得益于秦始皇的成就和措施。
1. 秦朝的兴起秦朝的兴起起源于秦国的崛起。
秦国是战国时期的七雄之一,而秦始皇则是秦国的王,他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逐渐壮大了秦国的势力。
2. 统一中国秦始皇的统一中国的主要措施包括:秦统一文字、尺度统一、货币统一、修筑长城并进行边防设施建设等。
其中,尺度统一和货币统一成为历史的里程碑,为后来中国统一国家铺平了道路。
二、汉朝的建立和兴盛(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其建立和兴盛受益于汉高祖刘邦的英明统治和治国方略。
1. 刘邦的建立刘邦是一个出身低微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他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斗争,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建立了汉朝。
刘邦的建立,标志着秦朝的灭亡和汉朝的兴起。
2. 汉武帝的兴盛汉武帝是汉朝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扩张政策,使得汉朝的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同时,汉武帝还注重司法和军事建设,提高了国家的安全和治理能力。
三、东汉末年的动荡和三国演义(公元184年-280年)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动荡和战乱频繁的时期,而三国演义则是描写了这一时期的故事。
动荡的原因主要有宦官专权、地方割据、豪强起义等多方面因素。
1. 宦官专权东汉末年,宦官与皇帝权力之间的斗争尤为激烈。
宦官获得了巨大的权力,甚至通过干预朝政和掌握军队,对皇帝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 地方割据东汉末年,各地方诸侯割据现象普遍,政权高度分裂。
这使得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导致了统治的混乱和动荡。
3.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以三国时期的故事为背景,描绘了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等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
《三国演义》通过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战斗场面,反映了那个时期所面临的多方面的困境和挑战。
18.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知识点1东晋的兴亡
东晋建立与统治:316年,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建都建康,史称东晋。
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王导_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东晋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420年,东晋灭亡。
知识点2南朝的政治
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朝代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宋文帝、宋武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梁武帝萧衍夺得帝位后,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知识点3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自4世纪初起,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
1、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
2、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3、另外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表现: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技术也有了很大改进;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此外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手工业: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商业: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一、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人们以采集、狩猎为生。
2.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以奴隶制为特征,奴隶成为贵族和富商的财产。
二、中国古代的远古时期和夏、商、西周时期1.北京猿人:北京猿人是中国最早的人类化石,生活在大约100万年前。
2.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传说由启发现。
3.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有确凿史料记载的朝代,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4.西周: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社会灭亡后的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起源。
三、战国时期和秦、汉、隋、唐四个朝代1.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频繁的时期,也是百家争鸣的繁荣时期。
2.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
3.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代表着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4.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朝代,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开创了大运河。
5.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四、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与疆域变化1.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各种学说激烈争论的局面,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学派。
2.匈奴与汉朝的关系:汉朝与匈奴契约更迭多次,交战和和约交替出现,最终建立了和平共处的友好关系。
3.山东半岛的融合:山东半岛是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重要地区,其中融合了当地的龙山文化和中原的夏商周文化,形成齐鲁文化。
4.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在汉朝时期,南方地区逐渐融入中央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
五、世界古代文明1.埃及文明: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的建筑、雕塑、艺术和宗教文化遗产。
2.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世界上三大文明之一,包括哈拉帕文化和摩亨佐·达罗文化。
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知识点
第十八课是中国古代社会综合性的一节课,主要介绍了古代社
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细化
这些知识点:
一、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可以概括为“封建王朝制度”。
在这个
制度下,王朝居于最高地位,天子是王朝最高的统治者,君臣关
系以忠诚为基础,官吏的选拔标准是科举考试。
二、经济形态
古代社会的经济形态主要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经济。
此外,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在农业生产方面,种植技术、农具等逐渐得到改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三、文化发展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四大发明”、“六艺”和“文学艺术”三大方面。
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
六艺则是礼、乐、射、御、书、数,文学艺术方面则兼备诗歌、
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
四、古代社会的阶级
在古代社会中,存在着“地主、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不同的阶级。
地主阶级拥有土地和奴隶,手工业者和商人则处于社会
中间阶层,而农民则是社会基础。
五、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古代社会选拔官员的重要手段。
科举考试的内容包括文章、诗歌、经书、历史等,考试难度极大,因此鼓励人们努
力学习。
总的来说,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是介绍中国古代社会综合性的一节课,不仅涵盖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文化发展等方面,还介
绍了古代社会的阶级、科举制度等内容。
此外,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对于理解当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一上学期历史知识点
初一上学期历史知识点在初一上学期的历史学习中,我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了古代中国的辉煌与变迁。
以下是对初一上学期历史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一、史前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包括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活动以及原始农耕生活。
1、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早期人类的生存方式和进化历程。
2、原始农耕生活(1)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使用骨耜等农具。
(2)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制作彩陶。
二、夏商周时期1、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商朝商朝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西周(1)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2)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
三、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
1、春秋时期(1)诸侯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
(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战国时期(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2)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都江堰:由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四、秦汉时期1、秦朝(1)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2、汉朝(1)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推行“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在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第一学期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
1.史前时期
(1)北京人:距今70-20万人,周口店龙骨山,1929裴文中发现,特征,直
立行走,打制石器(旧石器),会使用和保存火。
(2)半坡遗址:约六千年,黄河流域,磨制工具,粟,半地穴式房屋、彩陶
(半坡人面鱼纹陶盆)
(3)河姆渡遗址约七千年长江流域耒耜、水稻,干栏式房屋(最早木构建筑),
木结构水井(最早)。
(4)华夏族的形成: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涿鹿
中原),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今天的华夏族。
黄帝——“人文始祖”(贡献:制衣、挖井、舟车、养蚕缫丝、弓箭、指南针、文字、乐谱)
第三单元知识点
1、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赢政灭掉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秦始皇统一后,自称为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实行郡县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巩固了统一国家,不愧为千古一帝。
但他的暴政,有间接导致了秦的灭亡。
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南达南海)
4、西汉建立之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到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5、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①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②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提倡儒学,举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
③经济上,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
④对外关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并开通丝绸之路。
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6、丝绸之路:
(1)西域的地理概念: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地方称为西域。
(2)路线(含义):汉朝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罗马),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P83图)。
(3)影响: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和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马、玻璃、葡萄、核桃、石榴、苜蓿、歌舞等传入中国。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以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意义:①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②在传播中华文明的同时,也丰富了汉朝的经济文化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汉武盛世的形成。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7、公元9年,王莽篡权,公元后第一件大事。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他的统治背称为“光武中兴”。
东汉中期后,由于外戚和宦官的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走向衰亡。
184年,张角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8、两汉科技和文化
①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之一。
②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人尊称他为“医圣”。
③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还编制了一套医学体操,叫“五禽戏”。
④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被后人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⑤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
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东汉末年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
二、1、280年,西晋统一全国,八王之乱后,开始衰落。
由于中原人口逃亡南方,出现古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有十六国。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又被北齐和北周取代。
316年,东晋建立,420年,东晋灭亡。
之后,南方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城均在建康(今南京),称为“南朝”。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南北。
开启隋唐大一统时期。
2、淝水之战(383年)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3、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和条件
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以来的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为江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2)表现: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成良田。
稻田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
(3)意义: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3、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核心内容是“汉化”:说汉话;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通婚;等。
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北朝的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还发明了《大明历》。
6、王羲之是东晋大书法家,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被后人称为“书圣”。
7、顾恺之:东晋画家,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8、南北朝时期,佛教雕刻,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