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四地词汇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海峡两岸汉语词语认知现状之探析

海峡两岸汉语词语认知现状之探析

海峡两岸汉语词语认知现状之探析王立;储泽祥【摘要】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conducted in the middle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shows tha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word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The differ-ences result from different nature, humanity and social environment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With the consta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the differences of some Chinese words begin to blur and fade gradually. Therefor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is the most convenient and eco-nomic way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hinese word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本文研究数据来自两岸大中学校实施的问卷调查,被调查词语来源认知调查结果呈现的两种状态显示两岸词语存在一定差异。

语言是社会现象,词语是社会的产物,两岸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的差异,必然使两岸词语烙上各自的印记,两岸汉语词语来源认知的差异是调查对象对于词语自身印记的反映。

两岸词语差异是汉语内部的差异,随着两岸互动日渐频繁,部分词语自身的印记已开始模糊并逐渐淡化,因而两岸互动是汉语词语融通最便利最经济的途径。

两岸治理研究综述

两岸治理研究综述

来保护两岸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趋势。因此笔者认
为 有必 要对 目前 两岸 治理 研究 做一个 系 统梳 理并 希 望 能够从 中得 出一些 有益 借鉴 , 出相关 契合 之处 , 找 以此为 两岸 制度 供给 和共识 的 达成寻 找理论 依据 。

这一色彩 , 而且还呈现出多元主体参与的倾向。
解决 两岸 的定 位 问题 ” 。嘲
入并运用到两岸语境之 中, 以求塑造符合两岸 目前
境 况 的理论 。正 如 成正所 言 , 两岸 实现 “ 通 以后 ” 三 ,
两岸在政治上的歧见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根本解决 , 而且 在 以官方 为 主 导 的互 动 过程 中 , 统 政 府 与社 传
廑j弘院謦瓤 ・ 02 { 1 2 1 年第3 期
得把 政府 公共 政策 与 民间机 构 和私人 领域 等各 种 利 益 进 行 相互 调 和 、 同合作 、 护公 共 权威 秩 序 、 共 维 满
足公 众 需要 , 终形 成 一 种有 规 则 的制度 性 安 排 成 最
认 为期待 先 拥有类 似 于传 统 国家 的中央 政府 和 民族 国家再 来 解 决 两岸 问题 , 只会增 加 两 岸关 系 良性 发 展 现实性 的难度 , 而两 岸治 理 的提 出 , 是希望 能够 就
张 亚 中 “ 岸 治理 ” 两 概念 的提 出 , 一定 程 度 上 在
可 以说 开 阔和 拓展 了研 究 两岸 关 系 的视 野 和 思维 ,
多方力量来进行合作协商 、 形成共识 。过去两岸合 作 的主体主要是 官方 授权下对 话与谈 判 的“ 白手
套 ” 两会 协 商 , 一 两岸 政 治 对 立 时 官方 欠 缺 对 话 平 台 , 间交流则 相 对活 络 。然而 事实 证 明 , 民 官方 层 次 的谈判 容 易 受 到政 治 生 态环 境 变 动 以致 搁 浅 , 民进 党 执政 八 年 期 间两 会 谈判 中止 就 是典 型 的例证 , 官 方力 量行 使 的弹性 不 足和 功能 有 限也 不 利于 两岸 和 平 发展 的需 要 ; 外 , 此 缺乏 制度 化 的纯 民间交 流 也很 难 弥 补官 方 留下 的缺 位 , 么 这种 自行 其是 的模 式 那 就 已经满 足 不 了人 民的 要求 。 因此 , 以往 的理 论 框

海峡两岸词汇差异与互通性的调查与研究

海峡两岸词汇差异与互通性的调查与研究

海峡两岸词汇差异与互通性的调查与研究多年的政治、历史、经济等因素造成了如今大陆与台湾同脉相生却各自发展的汉语词汇现象。

随着两岸交流日益密切,两岸词汇差异及其互通性越来越具有研究价值。

本文通过检索对比辞书、国小语文课本等词表,对两岸同实异名词、同名异实词、逆序词、两岸特有词汇等进行分类研究,比较两岸词汇的差异。

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以两岸大学生为代表的民众对对岸词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了解两岸词汇的互通性,以期促进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标签:词汇差异互通性海峡两岸一、引言半个多世纪以来,政治、历史、经济等因素造成了如今大陆与台湾同脉相生却因两岸相隔而各自发展的汉语词汇现象。

随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两岸汉语词汇的差异及其产生的有趣现象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岸差异词汇的类型研究、两岸辞书的比较和两岸差异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表现等三个方面。

然而,现有研究尚不够深入,其局限在于或仅仅结合台湾与大陆的汉语教材将差异词语夹杂在教材研究中一笔带过,或以台湾与大陆的词典为据分析两岸词语或者词义的差异,少有学者通过实际的社会调查去了解两岸民众对差异词语或者词义的认知情况。

为打破已有成果的局限性,本文以两岸辞书、小学语文教材为语料来源,对两岸差异词语进行分类研究。

同时,以问卷形式调查了以两岸大学生为主的部分民众对对岸词语的认知情况,探讨两岸差异词汇的互通性。

二、海峡两岸汉语词汇差异类型及其比较(一)语料来源本文提到的“海峡两岸”特指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

语料来源分为两部分。

一是台湾网络资源“中华语文知识库”,内含《中华语文大辞典》,为《两岸常用词典》的扩编,以收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台湾称“国语”,大陆称“普通话”)中的通用词语为主,同时适当收释一些两岸各自特有而常用的词语,反映双方用法的异同,以便两岸交流和一般民众使用。

截至2015年12月,本辞典已收10943字,复音词和固定短语88735条,合计共99678条。

两岸四地词汇研究综述

两岸四地词汇研究综述

两岸四地词汇研究综述作者:郎宁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04期摘要:由于历史、地理、政治等因素,两岸四地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在此影响下,两岸四地在汉字、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出现许多差异。

从词汇方面对近年来两岸四地词汇研究进行分析,了解两岸四地的研究现状,掌握两岸词汇发展方向,可以促进对两岸语言方面的交流。

关键词:两岸四地;词汇;差异;融合中图分类号:H10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171-02一、两岸四地词汇研究现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语言研究重心转向词汇,因为词汇最能反映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风貌。

研究发现,两岸四地词汇研究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台湾与大陆研究最多,其次是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最少。

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研究角度新,内容细致两岸研究从一般的词汇对比与分析向更加细致的方向发展。

从词类方面看,有对两岸缩略词对比的研究,如刁晏斌在《两种同类型的缩略词语:用语缩略语造词缩略》一文中,将研究方向定位于缩略语方面,研究两岸在缩略透造词和用词两方面的差异。

侯昌硕的《台湾国语的缩略语》指出两岸缩略语的差异:大陆有,台湾没有的,如知识青年一知青;台湾有,大陆没有的,如研究判断一研判;双方同名而缩写不同的,如彩色电视一彩电(大陆)、彩视(台湾)。

对外来词的对比研究,有邵敬敏的《香港方言外来词比较研究》,把香港地区语言作为一种方言来研究其外来词的特点,并归纳出“全部音译词”、“音意半译词”、“音译添意词”、“音意兼译词”、“汉外混合词”、“借形词”、“意译词”和“直译词”等八种类型。

新词方面,王玥雯的《两岸新词对比研究》将两岸近年来所出现的新词语进行研究,将其差异分类为外来词、方言词、字母词。

并对形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对词语使用微观角度的研究有谢耀基的《中、港、台三地中文网志颜色词语的使用》,该文以10个最为普遍的颜色词为对象,就颜色词语在使用上以至在表现网络语言的新奇和随意性等方面,分析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的文化意义。

从《台湾时报》看台湾与大陆的词汇差别

从《台湾时报》看台湾与大陆的词汇差别

从《台湾时报》看台湾与大陆的词汇差别作者:赵志肖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10期摘要:由于历史、政治和外来因素等影响,两岸在词语使用上存在差异。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台湾时报》“社会万象”窗口对台湾地区国语词汇在词形、语义和语用的独特性上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台湾时报》;词汇差异;台湾;大陆《台湾时报》,简称《台时》,为台湾的综合性日报。

《台湾时报》共有台湾论坛、社会万象等25个栏目。

本文以《台湾时报》社会万象栏目四个月的新闻语料为研究材料。

1词形相同意义有别1.1色彩意义不同同一个词语在台湾和大陆被赋予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因此词义及使用范围很不相同。

例如:(1)牛肉鲜嫩好吃,汤汁香醇浓郁,让饕客趋之若鹜(台湾时报,2014年3月30日)“趋之若鹜”在此指很多人争相追逐,是中性词;普通话多用于形容盲目跟随,多为贬义。

如“企业开出1000元左右的月薪,还有不少大学生趋之若鹜。

”(21cn网2006年10月20日)此类词还有“虚与委蛇”等。

1.2概念意义不同《台湾时报》中,台湾和大陆词汇很多词语词形相同,概念意义不同。

例如:(2)王姓工人在发电厂进行机组保养,疑似跌入底灰输送带,卡在齿轮,送医不治。

(台湾时报,2014年3月18日)“不治”在此意为“不能救治而身亡”;在大陆“不治”为动词时,一般为“否定副词+及物动词”的形式,“不治”也可以作形容词,如“不治之症”。

类似词还有“骑士”“扎实”“心意”“机械”“平实”“首谋”“过滤”“观感”等。

2意义相同词形有别2.1本土词语在本土词语中,两岸共有事物的词汇,因使用语素相近而产生了词形上的差异,使大陆和台湾词汇词形不同而意义相同。

2.1.1构词语素相同或相近2.1.1.1完全体“完全体”是相对于“缩略体”而言,在台湾词汇中,一些词的某一部分语素和大陆同义词语的语素相同或相近,并且这些词没有采用缩写形式。

在《台湾时报》中有很多这样的词语。

第十三届“两岸四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综述

第十三届“两岸四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综述

作者简介 : 侯林 ( 1 9 8 3一) , 男, 河南焦作人 ,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 专业 2 0 1 1级博 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为 中国近现代 经济史 、 环境史 ; 邵 岩( 1 9 8 7一) , 男, 山东 昌邑人 ,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 0 1 2级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
侯 林, 邵 岩
0 5 0 0 2 4 ) ( 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 河北 石家庄
2 0 1 2年 9月 2 1 E t 至2 4 日, 河 北师 范大学 举办 了“ 第 十三届 两岸 四地
围绕相 关议题 , 提 出 了很 多新 方法 、 新观 点 。 中国环境 史研 究 随着 生产 技 术 的进 步 , 人类 影 响 环境 的力 量越
2 01 3正
赣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Ga n n a n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N o . 4
第 四期

Au g . 2 01 3
会 议综 述 ・
第 十三届 “ 两岸 四地历史 学研究 生 论文 发表会 " 综 述
大学的阎芳芳 、 潘威 、 郑景云《 西安地区 1 7 3 6—1 9 1 0 年降雨量变化研究》 使用基于清代雨分寸资料重建 的西安 地 区 1 7 3 6—1 9 1 0年 降雨量 , 分析 该地 区降雨 的长期 季节性 变化 规 律 和趋 势 , 对该 地 区今 后 合理 分 配与 利用水 资源 和经 济发展 都具 有重要 的参 考价 值。 二、 近 现代 中国灾 荒与救 济研 究 灾荒和环境两者关系密切又各有侧重 , 环境恶 化 是灾 荒产 生 的主要 因素 , 灾 荒 救 济是 对 环 境 变化 的应对 。近 年 来 , 关于近代 灾荒史研究硕果 累累。 本 次参 会论 文亦 有 多篇 , 分别 从 报 纸 、 报道、 灾 荒救 济、 赈济与治安 、 政府救济、 民俗 信 仰 等 方 面 对 “ 丁 戊奇荒” 进 行 研 究 。香 港 中文 大 学 彭 永 昌《 晚 清 的 灾荒救 济与 报 纸— — 以 “ 丁戊 奇 荒 ” 期 间 的 <申报 > 为例》 考察灾情报道、 倡导募捐、 荒政讨论三个方 面, 作 者认 为这是 中国 报纸 介 人 公 共 事件 的一 个重 要发展, 不仅发挥报纸本该具有的信息平台作用 , 还 构建 了一个 公共舆 论 的空 间 , 为 赈 荒救 济 做 出 了重 要 贡献 。北 京大 学王 刚《 “ 丁戊奇 荒 ” 期 间 的京 师 赈 济 与治安 》 通过 梳理北 京在 “ 丁戊 奇荒 ” 期 间 的治 安 和赈济情 况认 为, 清政 府仓储 体 系的赈 济能力 与 “ 预防型” 治安体系保持 了京师的稳定 , 使其度过这 轮危 机 。 近代 中 国社 会 内忧外 患 、 天灾人祸、 民不 聊 生 , 这种 情况下 , 许 多 国 内外 慈善 团体 和 民 间赈 济 组 织 投入 到慈善 救济 事 业 中 。华 东 师 范大 学刘 本 森 《民 国时期 的中 国扶 轮社 及 其 慈善 服 务 事业 》 关 注 了被 学界 忽视 的一 个 国际慈 善 组 织—— 扶 轮 社 , 认 为 该 社也 是 民国时期 中外 交 流 、 社 会公 益 的平 台。南 开

关于大陆和台湾地区外来词的讨论

关于大陆和台湾地区外来词的讨论

关于大陆和台湾地区外来词的讨论作者:郭昱汝彭青来源:《科教导刊》2018年第07期摘要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可以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之下,因此不断地吸收外来新词是语言得以丰富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汉语亦是如此。

虽然大陆和台湾地区都以汉语作为社会通用的语言,但由于一些历史等遗留问题,导致语言发展各有其方向和特色。

本文将从汉语外来词分类、两岸外来词之间的异同、产生原因以及对汉语学习者的影响和对策等方面来进行讨论。

关键词汉语外来词大陆台湾地区异同语言是具有极强可变性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随着时代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成分,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也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对于社会生活变化的感知最为敏感。

在历史上,民族之间不断地进行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文化因素的融合,必然会产生相互借用语言的现象,借词便由此而产生。

借词(Borrowings)也叫外来词(Loanwords),是一种语言吸收或借用其他语言、方言中的词汇而形成的。

国内语言学家关于是否包括意译词还存在争议。

叶蜚声和徐通锵先生认为:“外来词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族语或方言的词。

”[1]即外来词不同于意译词。

黄伯荣和廖序东先生则定义为:“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

”[2]本文依照后者对外来词进行分析讨论。

大陆外来词参考材料来自于《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3]台湾地区外来词参考材料来自于《标准国语辞典》。

[4]不论哪一种语言都有着一定数量的外来词。

大陆和台湾地区都使用汉语,有着相同的语言文化环境,但由于历史、政治等因素,使得大陆和台湾地区在外来词的吸收上存在不同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文化上的沟通和交流越来越紧密,通过比较两岸外来词之间的差异,希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增进彼此了解,同时对对外汉语教学起优化作用。

1 汉语外来词分类依据外来词的结构和吸收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5](1)音译。

用汉字直接照外来词汇的发音而对译出来。

关于海峡两岸对英语科技词汇翻译异同及策略研究

关于海峡两岸对英语科技词汇翻译异同及策略研究

72现代交际·2019年16期[基金项目]2018年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海峡两岸对英语科技词汇翻译的异同研究”(吉教高字[2018]30号3854)。

[作者简介]齐媛媛,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沈莺颖,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外语学院学生。

关于海峡两岸对英语科技词汇翻译异同及策略研究齐媛媛 沈莺颖(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摘要:海峡两岸在英语科技词汇方面的差异,可能会使两岸研究人员对科研信息产生误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两岸的沟通与发展。

从科技词汇英译现状、科技词汇异同分析,探讨缩小两岸科技词汇差异的方法。

关键词:科技词汇 差异 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6-0072-02一、科技词汇英译在两岸的重要性首先,科技英语于我们而言必不可少。

不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普通交流方面,都有科技英语的身影。

两岸研究人员、普通大众发表的相关文件或是见论观点,多多少少都会涉及科技词汇,对其翻译也是不可避免,科技词汇英译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就需要我们学习相关知识,对科技词汇形成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并能对科学相关词汇进行准确翻译,来促进两岸交流发展的顺利进行。

其次,众所周知,学者们的科学研究成果经常会被发表到国际期刊上,国际期刊是一个面向国际的平台,在此出现的文章、报告等绝大多数都是由英语呈现的,以便让全世界学者们进行研讨、学习。

那么,深刻认识并理解以及运用科技英语词汇就非常重要了,不精通英语科技词汇,科研就无法沟通交流下去,是时代进步的一个重大阻碍与损失。

另外,两岸科技词汇交流不仅对现代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对未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基础性作用,其意义深远。

与此同时,科技词汇方便了两岸科研机构及其研究人员的交流与数据信息共享,也方便了两岸普通大众在科教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资源共享,促进了两岸共同前进发展,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海峡两岸词汇差异研究综述

海峡两岸词汇差异研究综述

海峡两岸词汇差异研究综述海峡两岸的词汇研究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者从语音、构型、语义、词类等角度对比研究海峡两岸的词汇差异。

对于影响两岸交流的译词、方言词、术语词用力最勤。

词汇差异研究的语料以两岸影响力较大的词典、文学作品、媒体、语料库中的词汇作为研究的对象,更好地窥见了两岸隔绝造成的词汇使用上的异同。

但是两岸词汇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不足,如词汇研究类型单一、语料陈旧、研究方向缺乏创新等。

对于反映两岸时代生活变化的术语研究有待深入挖掘。

标签:海峡两岸词汇差异研究综述一、引言海峡两岸的词汇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针对两岸词汇在语音、构型、语义上的差异问题以及词类差异问题进行对比研究。

民族共同语是联系一个国家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纽带,海峡两岸由于历史、政治、文化等原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语言类型。

其中词汇上的差异最为明显,两岸学者在词汇差异方面的研究也用力最勤。

李行健在《两岸差异词再认识》中认为,半个多世纪的隔绝,导致两岸汉民族共同语形成某些差异,这些差异大量表现在词汇方面。

探讨两岸语言的差异,要注意挖掘和研究两岸的差异词。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海峡两岸的词汇差异研究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归纳。

本文主要统计了1989~2014年间海峡两岸词汇差异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整理,梳理海峡两岸词汇研究的发展脉络,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当前术语词汇研究的不足之处。

关于两岸的差异词研究主要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二、从语音、构型、语义相结合的角度研究海峡两岸词汇差异(一)语音从语音角度来研究海峡两岸词汇差异类型并不多见,廖新玲(2010)主要以《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为考察对象,综合运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等方法,比较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读音差异的类型,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原因探究。

两岸语音变化发展较慢,研究的频率不是很高。

(二)构型和语义胡士云(1989)把大陆与港台的词语差异分为两种:一种是表述性差异,一种是非表述性差异。

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读音差异比较研究

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读音差异比较研究
C 掉 色 :da5 h i1 大 陆 音 ):da 5 e 1( 湾 音 ) [ 义 :( 色 儿 ) 颜 色 的 织 物 经 . io 1s a2 4( io 1s5 台 释 掉 水 洗 涤 或 E 晒 后 颜 色 消 退 。 l ]
D 金 蝉 脱 壳 :j 5 h n 5to5qa5 大 陆 音 ) i 5 t a3 u 5 e5 ( 湾 音 ) [ . i 5ta 3 5 i 1( n u o :j 5 hn 5to 5k 3 台 n 释
① ② ③
1 0 华侨大学学报 ( 2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O年第 1期
k 51Yu 5 o g 1h i 1 ( e n 1 d n 5 u5 台湾 音 ) ( 八 音 节词 ( 6) 1个 ) : “ 入 虎 穴 ,焉 得 虎 子 ” b 3 u 1 h 2 4 x e 5 ,y h 5 d 3 u 1 i 1 ( 陆 音 ):b 3 不 u 5 r5 u 1 u 3 a 5 e 5 h 2 4 z2 4 大 u5
原 因 ,台湾地 区汉语在词汇读音上与大陆具有 一定 的差异 。主要 以 《 两岸 现代汉 语 常用词典 》 为考察 对象 , ① 综合运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等方法 ,比较海峡两岸 现代汉语 词汇读音差 异的类 型,并对 其进行 深入分析和原 因探究 ,希望为留学生学习 、研究和使用汉语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海峡两岸 ;现代汉语词 汇;读音差异
中图 分 类 号 :H 3 16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06—19 (0 0 1 O 1 0 3 8 2 1 )0 一 l8— 9
两 峡 两 岸 ,一 衣 带 水 ; 同 宗 同 族 ,语 言 相 同 。汉 语 是 大 陆 和 台 湾 官 方 共 同 推 广 和 应 用 的 语

两岸四地广告中的方言使用研究

两岸四地广告中的方言使用研究

两岸四地广告中的方言使用研究作者:杨春慧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03期摘要:广告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告语言则被看做是广告的灵魂。

笔者以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四地的广告作品为语料,从宏观层面,阐述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对广告语言的影响;从微观层面,对广告中的方言使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两岸四地广告方言语言政策引言广告是通过媒体向公众介绍商品、劳务、企业信息、文化娱乐、宣传观念等的一种方式,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广告语言则被看做是广告的灵魂,它反映了语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文拟从方言的角度出发对广告语言进行探讨,以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四地的广告作品为语料,从宏观层面,阐述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对广告语言的影响;从微观层面,对广告中的方言使用进行分析。

大陆广告中使用的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

中国大陆有很多种地域方言,现在一般把现代汉语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话分布最广,其分布地域大约占全国面积的70%,使用的人口也最多,占汉语人口的70%左右,其余六大方言的使用人口总和大约只占汉语人口的30%。

首先看看大陆的地域方言在广告中的使用:例1:我这牙啊,全托了“蓝天六必治”的福了,一点毛病没有。

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您瞅准了,蓝天六必治牙膏。

例2:白相游戏机,游遍大西洋。

例3:伊利优酸乳:爱存在美丽的新世界。

例4:新装速递,都市型男装100元封顶。

例5:螃蟹甲:“咋地了,哥们?让人给煮了?”螃蟹乙:“感冒了,正发烧呢。

”螃蟹甲:“整点易服芬吧!”例1至例5的广告语中都出现了方言词汇。

例1广告语中的“倍儿”是北方方言词,意思是“非常”,“嘛”的意思是“什么”。

例2广告语中的“白相”是一个典型的吴语词,意思是“玩”。

例3和例4出现了粤语方言词,“靓”是“好看”、“漂亮”的意思,而“型男”指的是“英俊潇洒的年轻男性”。

两岸四地汉语共同语的差异与融合--“第二届两岸四地现代汉语对比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两岸四地汉语共同语的差异与融合--“第二届两岸四地现代汉语对比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孙汝建 , 张 莱宴
( 华侨大学 文学 院, 福建 泉州 3 6 2 0 2 1 )
摘 要 : “ 第二 届 两 岸 四地 现 代 汉 语 对 比研 究 学 术 研 讨 会 ” . 围 绕会 议 主 题 “ 两 岸 四 地 汉语 共 同语 的差 异 与 融 合” 。 就“ 一语两话” 、 现代汉字“ 简繁 二 体 制 ” 、 两岸 词 j 2融合 的趋 势 、 1 台湾 汉 语 口语 “ 觉得 说 ” 的 词 汇化 、 台湾“ 两 岸 词
究” ( H WJ Y2 0 1 2 0 1 ) 。
作者 简介 : 孙汝建 , 男, 江苏南通人 , 华侨大学文学院院长 , 教授 , 博士 , 研究方向为现代 汉语语 法学 、 现代汉语修辞学 和社会语 言学。
2 0 1 4年第 1 期
孙汝建
张莱 宴 两岸 四地汉语共同语的差异与融合
教授提 出的新颖观点十分感兴趣 ,在李教授演讲后
都 各 自发表 了 自己的观点 ,并 3 - 1 1 — 1 9
基金项 目: 福建省教育科学 “ 十二五 ” 科研项 目“ 新时期 中国优 秀传统 文化教育体系重建研究 ” ( F J C G G J 1 2 — 0 5 9 ) ; 2 0 1 1 年度华侨大学教 育管 理研究( 专项任务 ) 项 目“ 台湾华文教育与中华 文化传播研究” ( 1 1 H J Y Z X 0 3 ) ; 华侨大学华文学 院科 学研究项 目“ 台湾华 文教育研
1 3 7
烈的讨论。
那么台湾“ 觉得说” 的词汇化经历 了 3 个阶段 : 连动 短语 阶段一连动短语与认知动词并存 阶段一认知 动词阶段 。 储教授认为可以从“ 觉得说 ” 后面宾语 的 变化来观察这 3 个阶段 。 “ 觉得说” 的宾语都可 以表 示对人或事物的看法或想法 , 但用什么方式来表达 看法或想法 , 不 同 阶段 存 在 差 异 , 而 这些 差 异 不 仅

还原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差异的真实面貌——略论海峡两岸词汇差异的对比研究问题

还原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差异的真实面貌——略论海峡两岸词汇差异的对比研究问题

To Unveil the Accurate Deviation of 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 across Taiwan Strait——Some Problems in Vocabulary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across Taiwan Strait
作者: 吴礼权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3-17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期
主题词: 海峡两岸 词汇 差异 原则
摘要: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共同使用现代汉语标准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阻隔了两岸民众的交流,从而导致两岸词汇运用上出现了一定的差异。

随着两岸交流的开展,两岸学者都注意到这一点,对此也进行了认真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但是,由于了解得并不深入,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以致产生了许多词汇比较与对照上的错误,模糊了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差异的真实面貌。

为此,本文提出两岸词汇差异比较研究三原则,以期还其本来面目,以有益于两岸民众的进一步交流。

人间佛教与当代伦理——“第四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综述

人间佛教与当代伦理——“第四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综述

解 ,以及 佛 法 实践 意 义 上 的 “ ” 冥想 ” “ 识 ” 和 意 两组 概 念 的论证 阐释 , 说 明 到底 什 么是 佛 教 来
视野下正确 的环保论 。他认为 , 环境污染归根
结底 是 人类 无 明造 业 。用 哲 学 语 言来 说 , 即是
教界和佛教学术界对佛教生命伦理更加关 注。
第 一 , 于佛 教生 态 伦 理 。随 着科 技 的 飞 关 速 进 步 , 济 也 获得 空 前 发 展 , 经 由此 所 带 来 的
资源与环境 问题 E益严重 , 而使生态危机成 l 从 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难 以应付 的问题之一。
于 是 , 态伦 理 尤 其 是人 们 对 生 态 环境 的行 为 生 准则 和 道 德规 范 的重 要 性就 突 出地 显 现 出来 , 而 如 何 正 确 处 理 人 或 社 会 与 自然 的关 系 以 及 与此 相 关 的 人 与 人 、 与 社 会 的关 系 , 疑 成 人 无 为全人 类共 同面 临的迫 在眉 睫 的问题 。在这 种 形 势 下 , 教所 倡 导 的众 生平 等 的理 念 和 慈悲 佛

和庸 俗 化 , 其是 在 寺 院 经 济 的来 源 和 使用 及 尤 僧 人 对 待财 富 、 誉 、 位 的态度 等 方 面 , 或 名 地 都 多 或 少地 出现 有 违佛 教 基 本 信仰 、 损佛 门清 有 净 庄 严 的现 象 , 引起 佛 教 内外 有 识 人 士 的广 泛
现代中华 大地上 出现 的一种 崭新 的佛教理论
体系 和实践 活 动 。为 了进 一步 探索 人 间佛教 的
理 论 建 构 和实践 方 法 , 挥 人 间 佛教 在 处 理 人 发
与人 、 与 社 会 、 与 自然 关 系方 面 的积 极 作 人 人 用, 由香 港 佛 光 道 场 赞 助 , 港 中文 大 学 人 间 香

试论海峡两岸语文词典的编纂

试论海峡两岸语文词典的编纂

研 究成果 , 两岸语 文词典的编写提供 了学术上 的支持 。海峡 两岸语 文词典 尚属 新生事物 , 以往 的语 文词 为 与 典相 比, 既有共性 , 也有其个性。它在 编纂理 念、 指导思想 、 用对象等方面与以往的语文词典并不相 同, 使 在收
词 范 围 、 目释 义 、 证 选取 等 方 面都 必 须 有 自 己的 特 点 。 条 例 关键 词 : 峡 两 岸 语 文 词 典 ; 海 两岸 合 作 ; 两岸 语 言 文 字 差 异 中 图分 类 号 : 14 H 6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0 9 2 1 )3— 09— 4 17 8 3 (0 1 0 0 2 0
化 的 交 流 , 动 两岸 的和 平发 展 , 具 要 重 大 意 义 。 编 写 两 岸 语 文 词 典 , 推 都 已经 具 备 了成 熟 的 条 件 和 坚 实 的 基 础。首先, 两岸 都 有 一 批 高水 平 的 语 文 词 典 可 资借 鉴 。其 次 , 多年 来 两 岸 学者 对 两 岸 语 言 文 字 差 异 的 关 注 和
语文 词典作 重要 参 考 , 整 合 已经 出版 的反 映两 来 岸用 字 、 用词 差 异 的其 他工具 书 , 一定 可 以编写 出 高质 量 的反 映两 岸语 言文字 使用 情况 的语 文大词
典。 其次 , 多年 来 两岸 学 者 对 两岸 语 言 文 字差 异 的关 注 和研 究 成果 , 为两 岸 语 文词 典 的编 写 提供 了学 术上 支持 。
料。
者也 在黎锦 熙 先 生 《国语 词 典 》的基 础 上 修 订 扩 充, 编写 出版 了《 重编 国语 词 典 》 。这 些 高 水平 的
词典 , 为两岸 合 作 编写 语 文 词典 提 供 了宝 贵 的经 验和 借鉴 。利用 《 重编 国语 词典 》 形音 义 规 范字 《

两岸四地词汇研究综述

两岸四地词汇研究综述

两岸四地词汇研究综述
随着两岸四地交流的日益增多,两岸四地词汇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些词汇往往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用法和含义,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社会
文化差异。

本文将综述两岸四地词汇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首先,两岸四地词汇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研究两岸四地之
间存在的共同词汇,比如"手机"、"网络"等词汇,这些词汇在两岸四地之
间通用,但可能在用法上有所不同。

另一个方向是研究两岸四地之间存在
的差异词汇,比如"公厕"、"厕所"等词汇,这些词汇在两岸四地之间有明
显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认知和社会习惯。

其次,两岸四地词汇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语言学调查、语料库分析、
跨文化研究等。

语言学调查是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两岸四地词汇的使
用情况和意义,并寻找其共同点和差异点;语料库分析则是通过分析两岸
四地词汇在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来揭示其语言规律和变化趋势;跨文化研
究则是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差异来探讨两岸四地词汇的差异性。

最后,未来两岸四地词汇研究的趋势主要包括深化比较研究、开展语
言政策研究、推动语言规范化等。

深化比较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两岸四地
词汇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并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语言政策研究可
以通过比较两岸四地的语言政策和规范,探讨如何促进两岸四地词汇的交
流和融合;语言规范化则可以通过规范两岸四地词汇的使用,提高语言的
统一性和地区性。

总之,两岸四地词汇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两岸四地之间的语言交流和理解,还可以推动语言规范化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两岸常用词典》主要内容

《两岸常用词典》主要内容

方式,使两岸交流中语言能畅通无障碍。另收释一部分 两岸各自特有的词汇,以便相互沟通。 该词典主要收录 以下五类词语: 1.两岸共同常用的词语。在
该词典中居多数。 2.同中有异(即双方均使用,但两岸 意义上或用法上有部分差异)的词语。在该词典中有一 定比例。例如:菜单、半晌、水文。 3.同
实异名的词语。例如:一次性筷子/免洗筷(斜线前为大 陆用语,后为台湾用语,下同)方便面/速食面软件/软体 4.同名异实的词语。例如:土豆:马铃
词约两万条,已完成6个学科8000余条专业名词的比对; 在《两岸中小学生科学词典》方面,两岸已经完成了地 理学、化学、数学等6个学科8134条名
词对照和部分释义拟写作。
完!谢谢观赏,转载请注明出处!
/ 棋牌游戏平台 ty1090htvv
《两岸常用词典》共收字7000多个,收词近35000多条, 全书约250万字,以收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大陆称“普 通话”,台湾称“国语”)中的常
用词语为主,同时适当收释一些双方各自特有而常用的 词语,反映两岸语用异同,以方便两岸交流和一般民众 使用,并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提供帮助。该词典内
Hale Waihona Puke 容以描写性、通用性、实用性为编写原则,以收录两岸 通行的常用字、词和固定短语为主,酌收两岸现行字形、 音读和词义不同的条目,以求同存异、异中求通
薯/花生 窝心:郁闷/开心 脱产:脱离生产/转移出脱财产 5.属于一方特有的词语。例如:大陆:离休、绿色食品、 个体户。台湾:安公子、博爱座、
拜票。 除以上五类词语外,根据语用实际需要,可由双 方在此基础上适当增补条目,经会商后予以收释。[2] 拟 于2015年出版的《中华科学与技术大
词典》计划收录约100个学科的对照名词,目前已完成25 个学科16万条名词的对照工作;《两岸科学与技术常用 词典》拟收录两岸科学与技术领域常用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台湾与大陆词汇差异类别研究 。 词汇差异研究 主要集
中在 同义异形 、 同形异义 、 同中有异 的关 系方 面 。较早对两
在《 两种 同类型 的缩略词 语: 用语缩 略语 造词 缩略》 一文 中,
将研 究方 向定位于缩略语方面, 研究两岸在缩 略透造词和用
岸词语差异进行探讨 的是郑启五 的 《 海峡两 岸用语差异初
词两方面 的差异 。侯昌硕的 《 台湾 国语 的缩 略语 》 指出两岸
缩略语 的差异 : 大陆有 , 台湾没有 的 , 如知识青年 一知青 ; 台
湾有 , 大陆 没有 的 , 如 研究判 断一研 判 ; 双方 同名而缩 写不 同的 , 如彩色 电视一彩 电( 大陆) 、 彩视( 台湾) 。 对外来词 的对 比研 究 , 有邵敬 敏的《 香 港方言外来 词 比
如 盛玉麒 的《 海峡两岸 同源异形 电脑术 语辨 析》 、 甘 于
恩 的《 台湾地理语 言学研究之我见》 等。
二、 两 岸 四 地 词 汇 差 异 研 究
两岸研究从一 般的词汇对 比与分 析 向更加细致 的方 向
发展 。 从词类方 面看 , 有对两岸缩略词对 比的研究, 如刁晏斌
( 一) 两 岸 四地 词 汇差 异 模 式研 究
较研 究》 , 把香港地 区语言作为一种方 言来研 究其外来 词的
特 点 ,并归纳 出 “ 全部 音译词” 、 “ 音意半译词 ” 、 “ 音译 添意
闽南话 等方 言成 分。蒋有经 的《 海 峡两岸汉语词汇的差异及 其原因》 探 讨分析 了一般词语 、 称谓语 以及外来词 之间的差
词” 、 “ 音意兼译 词 ” 、 “ 汉 外混合 词” 、 “ 借形 词” 、 “ 意译 词” 和
两岸 四地 词 汇 研 究 综 述
郎 宁
( 河北 大 学 ,河北

保定
0 7 1 0 0 0 )
要: 由 于历 史 、 地理 、 政 治等 因 素 , 两岸 四 地 处 于 相 对 封 闭 的 状 态 , 在此影响 下, 两岸 四 地 在 汉 字 、 语音 、 词汇 、 语 法 方
面 出现 许 多差 异 。 从 词 汇 方 面 对近 年 来 两岸 四地 词 汇研 究进 行 分析 , 了解 两 岸 四 地 的 研 究 现 状 , 掌握 两岸 词 汇 发展 方 向 , 可以
探》 , 他认为 内陆 与台湾的词汇差异表现在新 词 、 旧词 、 翻译
语和方言方 面。刁晏斌 《 台湾话 的特 点及 其与 内地 的差 异》

文从 台湾报纸 刊物语 言为语 料研究 台湾语 言系统 ,并指

出与大陆之 间的差异 : 古 旧色彩 比较 强( 如遑论 ) , 语言形式 不统一 ( 繁 简字混 同 ) , 日语 色彩浓 ( 如便 当 、 欧巴桑 ) , 夹杂
异 表现 : 其 中一般词语 主要分 为同形异 义词 ( 如: “ 书记” 现
指党团组织 的各级负责人 ; 台湾指抄写文 书的人 ) 和异形同 义词 ( 厌烦 一烦厌 、 刚才 一刚近 ) 两类 ; 称 谓划 分为亲属关系
的称 谓语和 以身份 、 职业命名的称谓语 ; 外来词分 为不 同类
“ 直译词” 等八种类型。新词方面, 王弱雯的《 两岸新词对 比
艺) ” 和“ 同义异构 ( 两个或两个 以上 的词在意义 上相 同 , 表 现形式有差别 , 如: 本钱 一母钱 、 跳 闸 一跳 电、 旅游 一观光 ) ”
的文 化 意 义 。
( 二) 基 于 时 比 之 上 的 融 合研 究 也 越 来 越 多
型的音译 ( 布什 一布希 ) 和词汇处理模式 ( 大陆侧重义译 , 台 湾侧重音译 , 如: 胶卷 一菲林 ) 。吴礼权 的《 海峡两岸汉代汉 语词 汇“ 同义异 序” 、 “ 同义异构 ” 现象透析》 以两岸文学 作品 为语料, 探究 了造成两岸汉语词汇差异 的“ 同义异序( 一个 由 两个语素构成 的双音节联合式复合词有 两种 不 同的表现形 式, 构 词 的语 素位 置颠 倒 , 但 没有 改变 意义 , 如: 艺文 一文
促 进 对 两岸 语 言方 面 的 交 流 。
关键词 : 两岸四地 ; 词汇 ; 差异 ; 融合
中 图分 类 号 : H 1 0 9 . 4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2 5 9 6 ( 2 0 1 5 ) 0 4 — 0 1 7 1 — 0 2
第3 6卷 第 4 期
2 0 1 5年 4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o f C h f e n g U n i v e  ̄ i t y( S o c . S c i )
Vo 1 . 3 6No . 4
Apr . 201 5

两 岸 四 地 词 汇 研 究 现 状
级, 并以不 同级别报刊 、 词典为语料作 为研究 素材从三个层
近年来 ,越 来越多 的专家学 者将 语言研究重 心转 向词 汇, 因为词汇最能反 映两 岸的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生活 的 风貌 。研究发 现 , 两岸 四地词汇研究处 于不平衡 的状态 , 台
研究 》 将 两岸近年来 所 出现 的新词语进行研 究, 将 其差异分 类为外来 词 、 方言词 、 字 母词 。并对形成差异 的原因进行 了 分析 。对词语使用微观角度 的研究有谢耀基 的《 中、 港、 台三 地 中文网志颜色词语 的使用 》 ,该文 以 1 0个最 为普遍 的颜 色词 为对象 ,就颜色词语 在使用 上 以至在表 现网络语言 的 新奇 和随 意性等方 面 , 分析 中国大陆 、 香港、 台湾两 岸三地
级进行论证 ,指 出本体华语之所 以能这 样广泛吸收海外华
语词语是 因为它们存在着 同宗 、 同源 、 同流关 系。
( 三) 海峡 两 岸 的研 究还 出现 跨 学科 的 特 点
湾与 大陆研究 最多 , 其 次是 内地 与香港 , 内地与澳 门最少 。 研究主要有 以下几个特点 :
( 一) 研 究 角度 新 , 内容 细 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