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等腰三角形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第一章 等腰三角形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第一章 等腰三角形

1.1等腰三角形一、知识点梳理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①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②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定义)③等腰三角形等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地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①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②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定义)②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4.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定义)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5.反证法:证明时,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成为反证法。

6.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7.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8.作图要求:掌握尺规作图用两条已知线段做等腰三角形二、经典题型总结题型一: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角题型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长度题型三:用反证法证明简单证明题题型四: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题型五:动点与等腰三角形题型题型六: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综合提升题三、解题技巧点睛1.在做等腰三角形类问题时可以随时“标图”,把相等的角或者相等的边用相同的小符号标注,便于我们清晰的读图。

2.若题目中需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通常会想到:①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两条线短可以平移为某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3.在图形中如果涉及到求边长问题,我们通常首先想到:根据欲求边构建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4.在求角度的题目中,若思路不清晰,则本着两个计算原则去列式:①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②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5.特别注意几个特殊角:75°、105°、120°、135°、150°,若图形题中出现了这几个特殊角并且涉及到求线段,则很有可能需要我们做辅助线把75°角分成45°角和30°角;而把105°角分成60°角和45°角;把120°角分成90°角和30°角或两个60°角;把135°角分成90°角和45°角;把150°角分成90°角和60°角。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在⊿BAD和⊿CAD中, 1 2
∠1=∠2, ∠B=∠C,
AD=AD
B
C
D
∴ ⊿BAD≌ ⊿CAD(AAS)
∴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如何判定等腰三角形?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A
2.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
三角形.
B
C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所对的边也相等. (等角对等边)
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
D
1 2
B
C
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条像图中那样折叠,重合
部分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E
F
A
D
B
C
3,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且 AB∥DC,OA=OB,
求证:OC=OD
D
C
O
A
B
动动脑
4.已知如图, ∠1=∠2 ,∠3=∠4,DE∥BC,
试说明:DE=DB+EC
A
解:∵DE∥BC
呢? 让我想想,我为什么
动动脑
1.在△ABC中,已知∠A=40°, ∠B=70 °,你能判 断△ABC是什么三角形吗?
解:因为∠C=180°-∠A-∠B =180°-40°-70° =70°
所以∠C=∠B 因此△ABC是等腰三角形
1 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 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如图,∠CAE是⊿ABC的外角,∠1=∠2,
AD∥BC。
E
求证:AB=AC 分析:从求证看:要证AB=AC,
A1 2
D
需证∠B=∠C,
从已知看:因为∠1=∠2,
AD∥BC

《等腰三角形》轴对称PPT课件 (共25张PPT)

《等腰三角形》轴对称PPT课件 (共25张PPT)

写一写
图形
条件 AB=AC
AB、AC BC ∠A
CA=CB
CA、CB AC ∠C
∠A、 ∠B
AC=AD
AC、AD DC ∠CAD
∠ACD、 ∠ADC

底边 顶角
底角 ∠B、 ∠C
1、动手操作: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剪一个等腰三角形。
(只剪一刀)
2、想一想:
(1)剪出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并指出其中的腰、底边、顶角、底角。 (2)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除两腰重合外还有没有重合 的部分?并指出重合的部分是什么? (3)由这些重合的部分,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说一说你的猜想。
A
B
C
(2)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除两腰重合外还 有没有重合的部分?并指出重合的部分是什么?
A
B
C
(2)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除两腰重合外还 有没有重合的部分?并指出重合的部分是什么?
A
C
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A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 D 1
C
AB=AC(已知)
AD=AD(公共边)
B
D
C
∴ △ABD ≌ △ACD(SAS)
∴ ∠B=∠C
∴ △ABD ≌ △ACD(HL) ∴ ∠B=∠C
议一议:说说为什么在添加辅助时,作顶角平分线,
底边中线,底边高都能使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
上的通常说成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3、书面作业P56面、1、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共83张PPT)

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共83张PPT)

(1)判断∠ABE与∠AC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过点A,F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BC. 【思路点拨】(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可证明 △ABE≌△ACD,然后可得证.(2)根据(1)的结论和等腰三 角形的性质,可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得证.
【自主解答】(1)∠ABE=∠ACD. 因为AB=AC,∠BAE=∠CAD,AE=AD, 所以△ABE≌△ACD. 所以∠ABE=∠ACD.
_____3_____个.
图 4-2-27
6.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8,则这个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或16. ( × ) 7.如图,在△ABC中,∠B=∠C,AB=5,则AC的长为5.
( √)
8.如图,在△ABC中,AB=AC,且D为BC上一点,CD=AD, AB=BD,则∠B的度数为36°. ( √ )
图1
第 30 页
图2
考点 2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5.(2011 年广东肇庆)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C=90°, BC=12,AC=9,则 AB=1_5_______.
6.(2010 年广东汕头)如图 4-2-29,把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沿 BD 折叠,使点 A 落在边 BC 上的点 E 处.下面结论
【变式训练】 1.(2017·滨州中考)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上 一点,且DA=DC,BD=BA,则∠B的大小为 ( )
A.40° B.36° C.80° D.25°
【解析】选B.设∠C=x°,由于DA=DC,可得∠DAC=∠C =x°,由AB=AC可得∠B=∠C=x°.∴∠ADB=∠C+∠DAC =2x°,由于BD=BA,所以∠BAD=∠ADB=2x°,根据三角形 内角和定理,得x°+x°+3x°=180°,解得x=36.所以 ∠B=36°.

等腰三角形性质教学设计(共5篇)

等腰三角形性质教学设计(共5篇)

等腰三角形性质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等腰三角形性质教学设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相关的论证和计算。

2、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定理之间的联系。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要及应用意识,初步了解作辅助线的规律及“分类讨论”的思要。

2、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激发学生探索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相关的现实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着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证明。

2、教学难点:问题的证明及等腰三角形中常用添辅助线的方法。

三、教学用具三角板、圆规、投影胶片、投影仪、计算机等。

四、教学过程课的导入:(一)、三角形按边怎样分类?(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腰和底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二)、什么叫等腰三角形?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底、顶角、底角.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三)、一般三角形有那些性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次内角的和等于180°).(四)、图片展示等腰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新课讲解(一)、动手实验,发现结论请学生折叠事先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观察除两腰相等外,它的两次底角还有什么关系?(二)、(电脑或几何画板演示)结论:折叠等腰三角形或改变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后,两底角之间依旧坚持相等关系。

(三)、证明结论,得出性质1、性质定理的证明。

(1)学生找出文字命题的题设、结论、画图,换成符号语言。

(2)引导学生寻找辅助线、如何添加辅助线。

(3)电脑显示证明过程。

(4)说明“等边对等角”的作用。

2、推论1的证明。

(1)进一步启发学生得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2)说明这条性质的作用,总结等腰三角形中常用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等腰三角形2

等腰三角形2

E B
D
F C
探究 你能证明“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 A 高相等中 哪些线段相等?
归纳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的距离 相等;
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3.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4.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新授 Ⅰ.已知等腰三角形的 一个底角为30°, B 求其顶角的度数。 Ⅱ.已知等腰三角形的 一个顶角为30°, 求其底角的度数。
巩固 5.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 所夹的角的度数为45°,则底角为( ) A 45° B 67.5° C 67.5°或45° D 22.5°或67.5°
巩固
6.等腰三角形中,若两个角的比为1︰4, 则底角的度数为 。
巩固 5.如图,在△ABC中,AB=AC,D是 BC边上的中点,E在AC上, 且AD= AE,若∠BAD= 40°。求: A (1)∠DAC的度数; (2)∠EDC的度数。
分类思想
/ 鞍山交通信息网
像.琼英见东舌与王雄诞战成壹团,便迅速从锦带之中拿出壹颗石子,夹在两指之间,望准咯王雄诞の后心,壹声清喝,石子脱手而出,呼啸声传来.哐/壹声猎猎轰响传来,火光激溅四射,那壹颗石子正中王雄诞の后甲护心镜."受死吧/"那壹石子打得王雄诞心寒胆丧,吃惊之余,东舌趁机壹声 怒喝,手中血吸尽周遭壹切杀戮之气,熠熠生辉の锋之中涵盖咯万钧之力,朝王雄诞壹刺去.壹封喉/PS:(求订阅,求打赏,.)(o(∩_∩)o)(.)<!--geilwx-->二百二十四部分赵子龙单骑救樊氏杀气刺穿空气,呼啸若雷音.()唰/王雄诞喉咙上猛地绽开壹道血洞,双目圆睁,直挺挺从马上飞 咯出去.东舌壹刺穿咯王雄诞の咽喉,王雄诞整个人掉落到乱军之中,无数刀戈齐齐落下,瞬间被斩成肉泥."嘶.

2022年春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专题突破训练(附答案)

2022年春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专题突破训练(附答案)

2022年春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专题突破训练(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ABC中,直线l是边AB的垂直平分线,若直线l上存在点P,使得△P AC,△P AB均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共有()A.1B.3C.5D.72.如图,已知Rt△ABC中,∠C=90°,∠A=30°,在直线BC上取一点P,使得△P AB 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有()A.1个B.2个C.3个D.4个3.如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作格点,图中A、B在格点上,则图中满足△ABC 为等腰三角形的格点C的个数为()A.7B.8C.9D.104.若△ABC中刚好有∠B=2∠C,则称此三角形为“可爱三角形”,并且∠A称作“可爱角”.现有一个“可爱且等腰的三角形”,那么聪明同学们知道这个三角形“可爱角”应该是()A.45°或36°B.72°或36°C.45°或72°D.45°或36°或72°5.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为50度,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A.50°B.80°C.65°或50°D.50°或80°6.已知点O在直线AB上,点P在直线AB外,以OP为一边作等腰三角形POM,使第三个顶点M在直线AB上,则点M的个数为()A.2B.2或4C.3或4D.2或3或47.等腰△ABC的一边长为4,另外两边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10x+m=0的两个实数根,则m的值是()A.24B.25C.26D.24或25二.填空题8.如图,在菱形ABCD中,AB=6,BD=9,M为对角线BD上一动点(M不与B和D重合),过点M作ME∥CD交BC于点E,连接AM,当△ADM为等腰三角形时,ME的长为.9.如图,在△ABC中,∠BAC=90°,点D是BC上一点,将△ABD沿AD翻折后得到△AED,边AE交射线BC于点F.若∠C=2∠B,且0°<∠BAD<60°,若翻折后得到的△DEF中有两个角相等,则∠BAD=.10.如图所示,在等腰△ABC中,AB=AC,∠B=50°,D为BC的中点,点E在AB上,∠AED=73°,若点P是等腰△ABC的腰AC上的一点,则当△EDP为等腰三角形时,∠EDP的度数是.11.两块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放置,∠A=90°,DE交AB于点P,E在斜边BC上移动,斜边EF交AC于点Q,BP=3,BC=10,当△BPE是等腰三角形时,则AQ 的长为.1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40°,则它的顶角为.三.解答题13.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2,∠B=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D不与B、C重合),连结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点E.(1)当∠BDA=115°时,∠BAD=;点D从B向C运动时,∠BDA逐渐变(填“大”或“小”).(2)当DC的长为多少时,△ABD与△DCE全等?请说明理由.(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DE的形状也在改变,请判断当∠BDA等于多少度时,△ADE是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结论,不说明理由.)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的⊙O半径为3.(1)试判断点A(3,3)与⊙O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说明.(2)若直线y=x+b与⊙O相交,求b的取值范围.(3)若直线y=x+3与⊙O相交于点A,B.点P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A,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斜边AB在x轴上,点C在y轴上,∠ACB=90°,OC、OB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8=0的两个根,且OC<OB.(1)求点A的坐标;(2)点D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点D不与点A,B重合),过点D的直线l与y轴平行,直线l交边AC或边BC于点P,设点D的横坐标为t,线段DP的长为d,求d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D,使△ACD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你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2,0),点B(0,2),连接AB.动点P从点B出发,沿线段BO向O运动,到达O点后立即停止,速度为每秒个单位,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点P运动到OB中点时,求此时AP的解析式;(2)在(1)的条件下,若第二象限内有一点Q(a,3),当S△ABQ=S△ABP时,求a的值;(3)如图2,当点P从B点出发运动时,同时有点M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直线x=2向上运动,点P停止运动,点M也立即停止运动.过点P作PN⊥y轴交AB于点N.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t,使得△AMN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的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7.如图,已知直线y=2x+9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直线CD与x轴交于点D (6,0),与直线AB相交于点C(﹣3,n).(1)求直线CD的解析式;(2)点E为直线CD上任意一点,过点E作EF⊥x轴交直线AB于点F,作EG⊥y轴于点G,当EF=2EG时,设点E的横坐标为m,直接写出m的值;(3)连接CO,点M为x轴上一点,点N在线段CO上(不与点O重合).当∠CMN=45°,且△CMN为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M的横坐标.18.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3,0),B(2,0),C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且BC=4.(1)∠OBC=°;(2)如图2,点P从点A出发,沿射线AB方向运动,同时点Q在边BC上从点B向点C运动,在运动过程中:①若点P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当△PQB是直角三角形时,求t的值;②若点P、Q的运动路程分别是a,b,当△PQB是等腰三角形时,求出a与b满足的数量关系.19.如图,CD是△ABC的高,CD=8,AD=4,BD=3,点P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与B、C不重合),PE⊥AB于点E,DF=DE,FQ⊥AB于点F,交AC于点Q,连接QE.(1)若点P是BC的中点,则QE=;(2)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①EF+FQ的值为;②当点P运动到何处时,线段QE最小?最小值是多少?③当△AQ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BE的长.20.如图,在Rt△ABC中,∠ACB=Rt∠,AC=8,AB=10,动点D从点A出发,沿线段AB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B运动,过点D作DF⊥AB交BC所在的直线于点F,连结AF,CD.设点D运动时间为t秒.(1)BC的长为;(2)当t=2时,求△ADC的面积.(3)当△ABF是等腰三角形时,求t的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分三种情况:如图:当AP=AC时,以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圆,交直线l于点P1,P2,当CA=CP时,以C为圆心,CA长为半径画圆,交直线l于点P3,P4,当P A=PC时,作AC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l于点P5,∵直线l是边AB的垂直平分线,∴直线l上任意一点(与AB的交点除外)与AB构成的三角形均为等腰三角形,∴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共有5个,故选:C.2.解:分三种情况,如图:∵∠ACB=90°,∠BAC=30°,∴∠ABC=90°﹣∠BAC=60°,当BA=BP时,以B为圆形,BA长为半径画圆,交直线BC于P1,P2两个点,∵BA=BP2,∠ABC=60°,∴△ABP2是等边三角形,∴AB=BP2=AP2,当AB=AP时,以A为圆形,AB长为半径画圆,交直线BC于P2,当P A=PB时,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BC于P2,综上所述,在直线BC上取一点P,使得△P AB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有2个,故选:B.3.解:如图所示:分三种情况:①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则圆弧经过的格点C1,C2,C3即为点C的位置;②以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则圆弧经过的格点C3,C4,C5,C6,C7,C8即为点C的位置;③作AB的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没有经过格点;∴△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格点C的个数为:8,故选:B.4.解:①设三角形底角为α,顶角为2α,则α+α+2α=180°,解得:α=45°,②设三角形的底角为2α,顶角为α,则2α+2α+α=180°,解得:α=36°,∴2α=72°,∴三角形的“可爱角”应该是45°或72°,故选:C.5.解:①50°是底角,则顶角为:180°﹣50°×2=80°;②50°为顶角;所以顶角的度数为50°或80°.故选:D.6.解:如图1中,当∠POB≠90°或∠POB≠60°时,满足条件的点M有2个,如图2中,当∠POB=60°时,满足条件的点M有2个.如图3中,当∠POB=90°时,满足条件的点M有2个.故选:B.7.解:方程x2﹣10x+m=0的有两个实数根,则Δ=100﹣4m≥0,得m≤25,当底边长为4时,另两边相等时,x1+x2=10,∴另两边的长都是为5,则m=x1x2=25;当腰长为4时,另两边中至少有一个是4,则4一定是方程x2﹣10x+m=0的根,代入得:16﹣40+m=0解得m=24.∴m的值为24或25.故选:D.二.填空题8.解:以菱形ABCD的对角线BD所在直线为x轴,以AC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AD=6,AC⊥BD,OB=OD=BD=,OA=OC=AC,∴OA===,∴A(0,),D(,0),∴B(﹣,0),∵点M在y轴上,∴设M(m,0),∴AM2=m2+()2=m2+,AD2=62=36,DM2=(﹣m)2,∵ME∥CD,∴∠BME=∠BDC,∠BEM=∠BCD,∴△BME∽△BDC,分三种情况:当AM=AD时,点M与点B重合,不符合题意;当MA=MD时,如图:∵MA2=MD2,∴m2+=(﹣m)2,∴m=,∴M(,0),∵B(﹣,0),∴BM=﹣(﹣)=5,∵△BME∽△BDC,∴=,∴=,∴ME=,当DA=DM时,如图:∵DA2=DM2,∴(﹣m)2=36,∴m=(舍去)或m=﹣,∴M(﹣,0),∵B(﹣,0),∴BM=﹣﹣(﹣)=3,∵△BME∽△BDC,∴=,∴=,∴ME=2,综上所述:ME的长为:或2,故答案为:或2.9.解:∵∠BAC=90°,∵∠C=2∠B,∴∠C=60°,∠B=30°,设∠BAD=x,∴∠ADB=180°﹣∠B﹣∠BAD=150°﹣x,∠ADC=∠B+∠BAD=30°+x,由折叠得:∠B=∠E=30°,∠BAD=∠DAE=x,∠ADB=∠ADE=150°﹣x,∴∠EDF=∠ADE﹣∠ADC=(150°﹣x)﹣(30°+x)=120°﹣2x,∵∠BAC=90°,∠BAD=∠DAE=x,∴∠EAC=∠BAC﹣∠BAE=90°﹣2x,∴∠AFC=180°﹣∠EAC﹣∠C=180°﹣(90°﹣2x)﹣60°=30°+2x,∴∠AFC=∠DFE=30°+2x,分三种情况:当∠EDF=∠DFE,120°﹣2x=30°+2x,∴x=22.5°,∴∠BAD=22.5°,当∠EDF=∠E,120°﹣2x=30°,∴x=45°,∴∠BAD=45°,当∠DFE=∠E,30°+2x=30°,∴x=0°,∵0°<∠BAD<60°,∴x=0°(舍去),综上所述:∠BAD为22.5°或45°,故答案为:22.5°或45°.10.解:∵AB=AC,∠B=50°,∠AED=73°,∵当△DEP是以DE为腰的等腰三角形,①当点P在P1位置时,∵AB=AC,D为BC的中点,∴∠BAD=∠CAD,过D作DG⊥AB于G,DH⊥AC于H,∴DG=DH,在Rt△DEG与Rt△DP1H中,DE=DP1,DG=DH,∴Rt△DEG≌Rt△DP1H(HL),∴∠AP1D=∠AED=73°,∵∠BAC=180°−50°−50°=80°,∴∠EDP1=134°,②当点P在P2位置时,同理证得Rt△DEG≌Rt△DPH(HL),∴∠EDG=∠P2DH,∴∠EDP2=∠GDH=180°−80°=100°,综上∠EDP的度数为134°或或100°.故答案为:134°或100°.11.解:如图,当BP=BE=3时,∵△ABC和△DE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10,∴AB=AC=5,∠B=∠C=∠DEF=45°,CE=10﹣3,∵∠DEC是△BEP的外角,∴∠DEF+∠QEC=∠B+∠BPE,∴∠BPE=∠QEC,∴△BPE∽△CQE,∴,∴,∴CQ=10﹣3,∴AQ=AC﹣CQ=5﹣(10﹣3)=8﹣10,当BE=PE时,如图,∵△ABC和△DE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10,∴AB=AC=5,∠B=∠C=∠DEF=45°,∵BE=PE,∴∠B=∠BPE=45°,∴∠BEP=180°﹣45°﹣45°=90°,∴∠PEC=90°,∠QEC=45°,∴△BEP和△EQ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P=3,∴BE=PE=3,∴EC=BC﹣BE=10﹣3=7,∴EQ=QC=,∴AQ=AC﹣CQ=5﹣=,当PB=PE时,如图,∵△ABC和△DE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10,∴AB=AC=5,∠B=∠C=∠DEF=45°,∵PB=PE,∴∠B=∠PEB=45°,∴∠QEC=180°﹣45°﹣45°=90°,∴△BEP和△EQ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P=3,∴BE=BP=×3=6,∴CE=BC﹣BE=10﹣6=4,∴QC=CE=4,∴AQ=AC﹣CQ=5﹣4=,综上所述,AQ的长为8﹣10或或,故答案为:8﹣10或或.12.解:当40°角为顶角时,则顶角为40°,当40°角为底角时,则顶角为180°﹣40°﹣40°=100°,故答案为:40°或100°.三.解答题13.解:(1)∵∠B=40°,∠BDA=115°,∴∠BAD=180°﹣∠B﹣∠BDA=180°﹣115°﹣40°=25°,由图形可知,∠BDA逐渐变小,故答案为:25°;小;(2)当DC=2时,△ABD≌△DCE,理由如下:∵AB=2,∴AB=DC,∵AB=AC,∴∠C=∠B=40°,∴∠DEC+∠EDC=140°,∵∠ADE=40°,∴∠ADB+∠EDC=140°,∴∠ADB=∠DEC,在△ABD和△DCE中,,∴△ABD≌△DCE(AAS);(3)当∠BDA的度数为110°或80°时,△ADE是等腰三角形,当DA=DE时,∠DAE=∠DEA=70°,∴∠BDA=∠DAE+∠C=70°+40°=110°;当AD=AE时,∠AED=∠ADE=40°,∴∠DAE=100°,此时,点D与点B重合,不合题意;当EA=ED时,∠EAD=∠ADE=40°,∴∠BDA=∠DAE+∠C=40°+40°=80°,综上所述,当∠BDA的度数为110°或80°时,△ADE是等腰三角形.14.解:(1)∵A(3,3),∴OA=3,∵3>3,∴点A在⊙O外;(2)如图,当直线y=x+b与⊙O相切于点C时,连接OC,则OC=3,∵∠CBO=45°,∴OB=3,∴直线y=x+b与⊙O相交时,﹣3<b<3;(3)∵直线y=x+3与⊙O相交于点A,B.∴A(0,3),B(﹣3,0),∴AB=3,当BA=BP=3时,∴P1(﹣3+3,0),P2(﹣3﹣3,0),当AB=AP时,∵AO⊥x轴,∴BO=OP,∴P3(3,0),当PB=P A时,点P与O重合,∴P4(0,0),∴点P的坐标为(﹣3+3,0)或(﹣3﹣3,0)或(3,0)或(0,0).15.解:(1)解方程x2﹣6x+8=0,可得x1=2,x2=4,∵OC、OB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8=0的两个根,且OC<OB,∴OC=2,OB=4,∵∠ACB=90°,∴∠ACO+∠BCO=∠ACO+∠CAO=90°,∴∠CAO=∠BCO,又∵∠AOC=∠BOC=90°,∴△AOC∽△COB,∴,即,解得AO=1,∴A(﹣1,0);(2)由(1)可知C(0,2),B(4,0),A(﹣1,0),设直线AC解析式为y=kx+b,∴,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2x+2,同理可求得直线BC解析式为y=﹣x+2,当点D在线段OA上时,即﹣1<t≤0时,则点P在直线AC上,∴P点坐标为(t,2t+2),∴d=2t+2;当点D在线段OB上时,即0<t<4时,则点P在直线BC上,∴P点坐标为,∴d=﹣t+2;综上可知d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为d=;(3)存在.由勾股定理得,AC==,当AC=AD=,点D在点A的右侧时,D点的坐标为(﹣1,0),当CA=CD时,∵CO⊥AD,∴OD=OA=1,∴D点的坐标为(1,0),当DA=DC时,如图,OD=DA﹣OA=DC﹣1,在Rt△COD中,DC2=OD2+OC2,即DC2=(DC﹣1)2+22,解得,DC=,∴OD=﹣1=,∴D点的坐标为(,0),综上所述,△ACD为等腰三角形时,D点的坐标为(﹣1,0)或(1,0)或(,0).16.解:(1)∵B(0,2),∴OB的中点为(0,),当点P运动到OB中点时,P(0,),设直线AP的函数解析式为y=kx+,将A(2,0)代入y=kx+得,2k+=0,∴k=﹣,∴直线AP的函数解析式为y=﹣x+;(2)由点A(2,0),B(0,2)可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S△ABQ=S△ABP,∴直线PQ∥AB,∴直线PQ的解析式为y=﹣x+,当y=3时,∴﹣,解得x=1﹣,∴a=1﹣;(3)当AN=MN时,设PN交直线x=2于H,则AM=2AH,∴t=2(2﹣t),解得t=,当AN=AM时,∵OA=2,OB=2,∴AB=4,∴∠ABO=30°,∵BP=t,∴BN=2t,∴2t+t+4,解得t=,当MN=AM时,∵∠MAN=30°,∴AN=t,∴2t+=4,解得t=8﹣4,综上:t=或或8﹣4.17.解:(1)∵点C(﹣3,n)在直线y=2x+9上,∴n=2×(﹣3)+9=3,∴C(﹣3,3),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C(﹣3,3),D(6,0),∴,解得:,∴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2;(2)如图1,设点E的横坐标为m,∵点E在直线CD上,EF⊥x轴交直线AB于点F,EG⊥y轴于点G,∴E(m,m+2),F(m,2m+9),G(0,m+2),∴EF=|(2m+9)﹣(m+2)|=|m+7|,EG=|m|,∵EF=2EG,∴|m+7|=|m|,∴m=﹣或﹣21;(3)如图2,∵∠CMN=45°,且△CMN为等腰三角形,∴CN=MN或CM=MN或CN=CM,①当CN=MN时,则∠MCN=∠CMN=45°,∵C(﹣3,3),∴∠COM=45°,∴∠CMO=90°,即CM⊥x轴,∴M1(﹣3,0),即点M的横坐标为﹣3;②当CM2=M2N2时,则∠M2CN2=∠M2N2C=67.5°,∵∠OM2N2=∠M2N2C﹣∠COM2=67.5°﹣45°=22.5°,∴∠CM2O=∠CM2N2+∠OM2N2=45°+22.5°=67.5°,∴∠M2CN2=∠CM2O,∴OM2=OC=3,∴M2(﹣3,0),即点M的横坐标为﹣3;③当CN=CM时,∠CMN=∠CNM=45°,∴∠MCN=90°,此时,点N必与点O重合,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点M的横坐标为﹣3或﹣3.18.解:(1)在Rt△COB中,∠COB=90°,OB=2,BC=4,∴∠BOC=30°,∴∠OBC=90°﹣∠BOC=60°,故答案为:60;(2)①由题意,得AP=2t,BQ=t,∵A(﹣3,0),B(2,0),∴AB=5,∴PB=5﹣2t,∵∠OBC=60°≠90°∴只有∠PQB=90°和∠QPB=90°两种情况,当∠PQB=90°时,∵∠OBC=60°,∴∠BPQ=30°,∴BQ=BP,即t=(5﹣2t),解得:t=;当∠QPB=90°时,∵∠OBC=60°,∴∠BQP=30°,∴PB=BQ,即5﹣2t=t,解得:t=2;综上所述,当t=或t=2时,△PQB是直角三角形;②如图:当a<5时,∵AP=a,BQ=b,∴BP=5﹣a,∵△PQB是等腰三角形,∠OBC=60°,∴△PQB是等边三角形,∴b=5﹣a,即a+b=5;如图3:当a>5时,∵AP=a,BQ=b,∴BP=a﹣5,∵△PQB是等腰三角形,∠QBP=120°,∴BP=BQ,即a﹣5=b,∴a﹣b=5,综上所述:当△PQB是等腰三角形时,a与b满足的数量关系为:a+b=5或a﹣b=5.19.解:(1)如图1,设DG=a,∵CD⊥AB,PE⊥AB,QF⊥AB,∴QF∥CD∥EF,∵DE=DF,∴EG=QG,∴DG是△EFQ的中位线,∴QF=2a,∵tan∠BAC==,即=,∴AF=a,DF=DE=4﹣a,∵BD=3,∴BE=3﹣(4﹣a)=a﹣1,∵PE∥CD,BP=PC,∴BE=ED,∴a﹣1=4﹣a,∴a=,∴FQ=2a=5,EF=2(4﹣a)=8﹣2a=8﹣5=3,∴EQ==;故答案:;(2)①如图2,过点Q作QH⊥CD于H,∵FQ⊥AB,CD⊥AB,∴∠QFD=∠FDH=∠QHD=90°,∴四边形FDHQ为矩形,∴DF=QH=DE,FQ=DH,∵tan∠ACD====,∴CH=2QH=EF,∴EF+FQ=DH+CH=8:故答案为:8;②由①得:EF+FQ=8,设EF=x,则FQ=8﹣x,∴EQ===,当x=4时,EQ取最小值为=4,此时,DE=DF=2,∴BE=3﹣2=1,∵PE∥CD,∴==,Rt△BDC中,由勾股定理得:BC==,∴PB=,当PB=时,线段QE最小,最小值是4;③设DE=m,BE=3﹣m,DF=m(0≤m≤3),∴AE=4+m,AF=4﹣m,FQ=8﹣2m,AC===4,AQ=(4﹣m),当△AEQ为等腰三角形时,存在以下三种情况:i)AQ=AE,则4+m=(4﹣m),解得:m=6﹣2,∴BE=3﹣(6﹣2)=2﹣3;ii)AQ=QE,∵QF⊥AE,∴AF=EF,∴4﹣m=2m,∴m=,∴BE=3﹣=;iii)AE=EQ,则4+m=,7m2﹣40m+48=0,解得:m1=4(舍),m2=,∴BE=3﹣=;综上所述,BE的长为2﹣3或或.20.解:(1)在Rt△ABC中,∠ACB=90°,AC=8,AB=10,由勾股定理得:BC===6,故答案为:6;(2)如图1,过点C作CH⊥AB于H,S△ABC=AC•BC=AB•CH,则×8×6=×10×CH,解得:CH=,当t=2时,AD=2×2=4,则S△ADC=×4×=;(3)当F A=FB时,DF⊥AB,∴AD=AB=×10=5,∴t=5÷2=;当AF=AB=10时,∠ACB=90°,则BF=2BC=12,∴AB•DF=BF•AC,即×10×DF=×12×8,解得:DF=,由勾股定理得:AD===,∴t=÷2=;当BF=AB=10时,∵BF=10,BC=6,∴CF=BF﹣BC=10﹣6=4,由勾股定理得:AF===4,∵BF=BA,FD⊥AB,AC⊥BF,∴DF=AC=8,∴AD===4,∴t=4÷2=2;综上所述,△ABF是等腰三角形时,t的值为或或2.。

初一数学知识点公式定理大全

初一数学知识点公式定理大全

初一数学知识点公式定理大全初中数学是由简单明了的事项一步一步地发展而来,所以,只要学习数学的人老老实实地、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并同时记住其要点,以备以后之需用,就一定能理解其全部内容。

小编在此整理了初一数学知识点公式定理大全,希望能帮助到您。

数学公式定理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 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 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 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 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 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 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 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2)对称性: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或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或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3)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4)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知识点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知识点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拓展:等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容易知道等边三角形的三条高(或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都相等.知识点4、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1)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3)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知识点5、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常常作为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问题的辅助线,由于这条线可以把顶角和底边折半,所以常通过它来证明线段或角的倍分问题,在等腰三角形中,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添加辅助线时,要视具体情况来定。

经典例题例1.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AC的中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CD,DM⊥BC,垂足为M.求证:M是BE的中点.例2.如图,已知:中,,D是BC上一点,且,求的度数.例3.已知:如图,中,于D.求证:.例 4.如图,△ABC中,AB=AC,∠A=36°,BD、CE分别为∠ABC与∠ACB的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F,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A. 6个B. 7个C. 8个D. 9个例5.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DF⊥AC,E、F分别是垂足.求证:AE=AF.例6.如图,△ABC中,AB=AC,D,E分别是BC,AC上的点,∠BAD与∠CDE满足什么条件时AD=AE?写出你的推理过程.例7.如图,延长△ABC的各边,使得BF=AC,AE=CD=AB,顺次连结D,E,F,得到△DEF为等边三角形.求证:(1)△AEF≌△CDE;(2)△ABC为等边三角形.例8.数学课上,李老师出示了如下框中的题目.小敏与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当点E为AB的中点时,如图1,确定线段AE与DB的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 DB(填“>”、“<”或“=”).(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题目中,AE与DB的大小关系是:AEDB(填“>”、“<”或“=”).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E作交AC于点F(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例9.如图,在四边形ABDC中,AB=2AC,试判断DC与AC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例10.已知为不等边三角形,于D点,求证:D点到AB、AC边的距离必不相等.例11.如图,为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AC、BC上的点,且AD=CE,AE 与BD相交于点P,于F.求证:BP=2PF.。

等腰三角形专题知识点

等腰三角形专题知识点
60 720 360 720
推论: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 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三线合一)
A
1Q AB AC,1=2已知
BD=CD,AD BC三线合一
2
1
2Q AB AC,BD=CD 已知
B
D
C
1=2,AD BC三线合一
3Q AB AC,AD BC已知
1分类
顶角为锐角
等腰三角形
一般等腰
顶角为直角 多解注意画图
顶角为钝角角
特殊等腰 等边
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 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到的锐角为
50°,则∠B等于 70°或20°.
2性质
1两腰相等 2两底角相等
3三线合一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高线
4轴对称图形
4 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5 两腰上的高线相等 6 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2 5判定:
1 定义: 边 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 2 角 两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
6特殊角:
1 360,720,720, 2 450,67.50,67.50, 31080,360,360,
7辅助线: 经常做“三线”
等腰特殊角:
1 360,720,720, 2 450,67.50,67.50, 31080,360,360,
4 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5 两腰上的高线相等 6 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A
E

B●
D
●●
C ●●
A
Q
P
B
C
A
N
M
B
C
7 底边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8 底边上动点到两腰的距离之
和等于腰上的高 等面积思想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用8篇)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用8篇)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用8篇)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教学重点: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教学过程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从轴对称的角度来认识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来研究: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问题:那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Ⅱ.导入新课: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C,连结AB、BC、CA,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同学们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思考: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3.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4.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所以把这两条腰重合对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要求学生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进行折叠,找出它的对称轴,并看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对折,发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由此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还可以知道顶角的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由此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由上面折叠的过程获得启发,我们可以通过作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证明这些性质.同学们现在就动手来写出这些证明过程).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底边BC的中线AD,因为所以△BAD≌△CAD(SSS).所以∠B=∠C.]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顶角∠BAC的角平分线AD,因为所以△BAD≌△CAD.所以BD=CD,∠BDA=∠CDA= ∠BDC=90°.[例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A=∠ABD,∠ABC=∠C=∠BDC,•再由∠BDC=∠A+∠ABD,就可得到∠ABC=∠C=∠BDC=2∠A.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就可求出△ABC的三个内角.把∠A设为x的话,那么∠ABC、∠C都可以用x来表示,这样过程就更简捷.解:因为AB=AC,BD=BC=AD,所以∠ABC=∠C=∠BDC.∠A=∠ABD(等边对等角).设∠A=x,则∠BDC=∠A+∠ABD=2x,从而∠ABC=∠C=∠BDC=2x.于是在△ABC中,有∠A+∠ABC+∠C=x+2x+2x=180°,解得x=36°.在△ABC中,∠A=35°,∠ABC=∠C=73°.[师]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Ⅲ.随堂练习:1.课本P51练习1、2、3. 2.阅读课本P49~P51,然后小结.Ⅳ.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顶角的平分线,并且它的顶角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高.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首先就是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性质,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们.Ⅴ.作业:课本P56习题12.3第1、2、3、4题.板书设计12.3.1.1等腰三角形一、设计方案作出一个等腰三角形二、等腰三角形性质:1.等边对等角2.三线合一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优选真题60道)三年(2021-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优选真题60道)三年(2021-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三年(2021-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优选真题60道)一.选择题(共30小题)1.(2023•贵州)5月26日,“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开幕,在“自动化立体库”中有许多几何元素,其中有一个等腰三角形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它的顶角为120°,腰长为12m,则底边上的高是()A.4m B.6m C.10m D.12m【分析】作AD⊥BC于点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C=12(180°﹣∠BAC)=30°,再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作AD⊥BC于点D,在△ABC中,∠BAC=120°,AB=AC,∴∠B=∠C=12(180°﹣∠BAC30°,又∵AD⊥BC,∴AD=12AB=12×12=6(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解题关键是掌握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2.(2023•内蒙古)如图,直线a∥b,直线l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点A,B,点C在直线b上,且CA=CB.若∠1=32°,则∠2的度数为()A.32°B.58°C.74°D.75°【分析】由CA =CB 可得△ABC 是等腰三角形,从而可求∠CBA 的大小,再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答.【解答】解:∵CA =CB ,∴△ABC 是等腰三角形,∴∠CBA =∠CAB =(180°﹣32°)÷2=74°,∵a ∥b ,∴∠2=∠CBA =74°.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关键.3.(2023•菏泽)△ABC 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b )2+√2a −b −3+|c ﹣3√2|=0,则△ABC 是(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由等式可分别得到关于a 、b 、c 的等式,从而分别计算得到a 、b 、c 的值,再由 a 2+b 2=c 2 的关系,可推导得到△ABC 为直角三角形.【解答】解:由题意得{a −b =02a −b −3=0c −3√2=0,解得{a =3b =3c =3√2,∵a 2+b 2=c 2,且a =b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性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知识,求解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非负数的和为0,每一个非负 数均为0,和勾股定理逆定理.4.(2023•河北)在△ABC 和△A 'B 'C ′中,∠B =∠B '=30°,AB =A 'B '=6,AC =A 'C ′=4,已知∠C =n °,则∠C ′=( )A .30°B .n °C .n °或180°﹣n °D .30°或150°【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当BC =B ′C ′时,则△ABC ≌△A ′B ′C ′,得出∠C ′=∠C =n °,当BC ≠B ′C ′时,如图,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 ′C ″C ′=∠C ′=n °,从而求得∠A ′C ″B ′=180°﹣n °.【解答】解:当BC =B ′C ′时,△ABC ≌△A ′B ′C ′(SSS ),∴∠C ′=∠C =n °,当BC≠B′C′时,如图,∵A′C′=A′C″,∴∠A′C″C′=∠C′=n°,∴∠A′C″B′=180°﹣n°,∴∠C′=n°或180°﹣n°,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5.(2023•滨州)已知点P是等边△ABC的边BC上的一点,若∠APC=104°,则在以线段AP,BP,CP 为边的三角形中,最小内角的大小为()A.14°B.16°C.24°D.26°【分析】过点P作PD∥AB交AC于点D,过点PE∥AC交AB于点E,四边形AEPD为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易得△CDP为等边三角形,△BEP为等边三角形,则CP=DP=AE,BP=EP,因此△AEP 就是以线段AP,BP,CP AEP的三个内角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过点P作PD∥AB交AC于点D,过点PE∥AC交AB于点E,则四边形AEPD为平行四边形,∴DP=AE,∵△ABC为等边三角形,∴∠B=∠C=∠BAC=60°,∵PD∥AB,∴∠CPD=∠B=60°,∠CDP=∠BAC=60°,∴△CDP为等边三角形,∴CP=DP=CD,∴CP=DP=AE,∵PE∥AC,∴∠BEP=∠BAC=60°,∠BPE=∠C=60°,∴△BEP为等边三角形,∴BP=EP=BE,∴△AEP就是以线段AP,BP,CP为边的三角形,∵∠APC=104°,∴∠APB=180°﹣∠APC=76°,∴∠APE=∠APB﹣∠BPE=16°,∠P AE=∠APC﹣∠B=44°,∠AEP=180°﹣∠BEP=120°,∴以线段AP,BP,CP为边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16°、44°、120°,∴最小内角的大小为16°.故选:B.角性质,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推理论证得到△AEP就是以线段AP,BP,CP为边的三角形是解题关键.6.(2023•河北)四边形ABCD的边长如图所示,对角线AC的长度随四边形形状的改变而变化.当△ABC 为等腰三角形时,对角线AC的长为()A.2B.3C.4D.5【分析】分两种情况,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或AC=BC,当AC=BC=4时,AD+CD=AC=4,此时不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当AC=AB=3时.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AC=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7.(2023•金昌)如图,BD是等边△ABC的边AC上的高,以点D为圆心,DB长为半径作弧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DEC=()A.20°B.25°C.30°D.35°【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60°,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可得∠CBD=30°,再根据作图可知BD=ED,进一步可得∠DEC的度数.【解答】解:在等边△ABC中,∠ABC=60°,∵BD是AC边上的高,∴BD平分∠ABC,∴∠CBD=12∠ABC=30°,∵BD=ED,∴∠DEC=∠CBD=3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这些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2023•眉山)如图,△ABC中,AB=AC,∠A=40°,则∠ACD的度数为()A.70°B.100°C.110°D.140°【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B=∠ACB,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ACD的度数.【解答】解:∵AB=AC,∴∠B=∠ACB,∵∠A=40°,∴∠B=∠ACB=180°−∠A2=180°−40°2=70°,∵∠ACD是△ABC的一个外角,∴∠ACD=∠A+∠B=40°+70°=11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9.(2022•泰安)如图,l1∥l2,点A在直线l1上,点B在直线l2上,AB=BC,∠C=25°,∠1=60°.则∠2的度数是()A.70°B.65°C.60°D.55°【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BAC=25°,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EA=95°,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AB=BC,∠C=25°,∴∠C=∠BAC=25°,∵l1∥l2,∠1=60°,∴∠BEA=180°﹣60°﹣25°=95°,∵∠BEA=∠C+∠2,∴∠2=95°﹣25°=7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注意运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0.(2022•淄博)某城市几条道路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道路AB∥CD,道路AB与AE的夹角∠BAE=50°.城市规划部门想新修一条道路CE,要求CF=EF,则∠E的度数为()A.23°B.25°C.27°D.30°【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AB∥CD得到∠DFE=∠BAE=5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 =∠E,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计算∠E的度数.【解答】解:∵AB∥CD,∴∠DFE=∠BAE=50°,∵CF=EF,∴∠C=∠E,∵∠DFE=∠C+∠E,∴∠C=12∠DFE=12×50°=2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2022•台湾)如图,△ABC中,D点在AB上,E点在BC上,DE为AB的中垂线.若∠B=∠C,且∠EAC>90°,则根据图中标示的角,判断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1=∠2,∠1<∠3B.∠1=∠2,∠1>∠3C.∠1≠∠2,∠1<∠3D.∠1≠∠2,∠1>∠3【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DE为AB的中垂线,∴∠BDE=∠ADE,BE=AE,∴∠B=∠BAE,∴∠1=∠2,∵∠EAC>90°,∴∠3+∠C<90°,∵∠B+∠1=90°,∠B=∠C,∴∠1>∠3,∴∠1=∠2,∠1>∠3,故选:B.本题的关键.12.(2022•荆州)如图,直线l1∥l2,AB=AC,∠BAC=40°,则∠1+∠2的度数是()A.60°B.70°C.80°D.90°【分析】过点C作CD∥l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2=∠ACB,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 =∠ABC,从而可求解.【解答】解:过点C作CD∥l1,如图,∵l1∥l2,∴l1∥l2∥CD,∴∠1=∠BCD,∠2=∠ACD,∴∠1+∠2=∠BCD+∠ACD=∠ACB,∵AB=AC,∴∠ACB=∠ABC,∵∠BAC=40°,∴∠ACB=12(180°﹣∠BAC)=70°,∴∠1+∠2=7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由平行线的性质得∠1+∠2=∠ACB.13.(2022•宿迁)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5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8cm B.13cm C.8cm或13cm D.11cm或13cm【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3cm和5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当3cm,3,5能组成三角形,当5cm是腰长时,5,5,3能够组成三角形.则三角形的周长为11cm或13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4.(2022•天津)如图,△OAB的顶点O(0,0),顶点A,B分别在第一、四象限,且AB⊥x轴,若AB =6,OA=OB=5,则点A的坐标是()A.(5,4)B.(3,4)C.(5,3)D.(4,3)【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C,根据坐标与图形性质写出点A的坐标.【解答】解:设AB与x轴交于点C,∵OA=OB,OC⊥AB,AB=6,∴AC=12AB=3,由勾股定理得:OC=√OA2−AC2=√52−32=4,∴点A的坐标为(4,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是解题的关键.15.(2022•海南)如图,直线m∥n,△ABC是等边三角形,顶点B在直线n上,直线m交AB于点E,交AC于点F,若∠1=140°,则∠2的度数是()A.80°B.100°C.120°D.140°【分析】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60°,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EF的度数,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同旁内角互补,可得结论.【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60°.对于△AEF,∵∠1=∠A+∠AEF=140°,∴∠AEF=140°﹣60°=80°,∴∠DEB=∠AEF=80°,∵m∥n,∴∠2+∠DEB=180°,∴∠2=180°﹣80°=10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题目比较基础,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2022•鞍山)如图,在△ABC中,AB=AC,∠BAC=24°,延长BC到点D,使CD=AC,连接AD,则∠D的度数为()A.39°B.40°C.49°D.51°【分析】利用等边对等角求得∠B=∠ACB=78°,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答案即可.【解答】解:∵AB=AC,∠BAC=24°,∴∠B=∠ACB=78°.∵CD=AC,∠ACB=78°,∠ACB=∠D+∠CAD,∴∠D=∠CAD=12∠ACB=39°.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等边对等角”的性质,难度不大.17.(2022•自贡)等腰三角形顶角度数比一个底角度数的2倍多20°,则这个底角的度数是( )A .30°B .40°C .50°D .60°【分析】设底角的度数是x °,则顶角的度数为(2x +2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底角的度数是x °,则顶角的度数为(2x +20)°,根据题意得:x +x +2x +20=180,解得:x =40,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考查了方程思想,掌握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8.(2021•青海)已知a ,b 是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且a ,b 满足√2a −3b +5+(2a +3b ﹣13)2=0,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 .8B .6或8C .7D .7或8【分析】首先根据√2a −3b +5+(2a +3b ﹣13)2=0,并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方程组求得a 、b 的值,然后求得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即可.【解答】解:∵√2a −3b +5+(2a +3b ﹣13)2=0,∴{2a −3b +5=02a +3b −13=0,解得:{a =2b =3, 当b ,2,3,周长为7;当a 为底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3,3,则周长为8,∴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7或8.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二元一次方程方程组,关键是根据2,3分别作为腰,由三边关系定理,分类讨论.19.(2021•赤峰)如图,AB ∥CD ,点E 在线段BC 上,CD =CE .若∠ABC =30°,则∠D 的度数为( )A .85°B .75°C .65°D .30°【分析】先由AB∥CD,得∠C=∠ABC=30°,CD=CE,得∠D=∠CED,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C+∠D+∠CED=180°,即30°+2∠D=180°,从而求出∠D.【解答】解:∵AB∥CD,∴∠C=∠ABC=30°,又∵CD=CE,∴∠D=∠CED,∵∠C+∠D+∠CED=180°,即30°+2∠D=180°,∴∠D=75°.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再由CD=CE得出∠D=∠CED,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20.(2021•广西)如图,⊙O的半径OB为4,OC⊥AB于点D,∠BAC=30°,则OD的长是()A.√2B.√3C.2D.3【分析】连接OA,证明△【解答】解:连接OA,∵OC⊥AB,∴∠ADC=90°,∴∠DAC+∠ACD=90°,∵∠BAC=30°,∴∠ACO=60°,∵OA=OC,∴△AOC为等边三角形,∵OC⊥AB,∴OD=12OC=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是解题的关键.21.(2021•辽宁)如图,在△ABC中,AB=BC,由图中的尺规作图痕迹得到的射线BD与AC交于点E,点F为BC的中点,连接EF,若BE=AC=2,则△CEF的周长为()A.√3+1B.√5+3C.√5+1D.4【分析】由题意得BE是∠ABC的平分线,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BE⊥AC,AE=CE=12AC=1,由勾股定理得BC=√5,然后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EF=12BC=BF=CF,求解即可.【解答】解:由图中的尺规作图得:BE是∠ABC的平分线,∵AB=BC,∴BE⊥AC,AE=CE=12AC=1,∴∠BEC=90°,∴BC=√BE2+CE2=√22+12=√5,∵点F为BC的中点,∴EF=12BC=BF=CF,∴△CEF的周长=CF+EF+CE=CF+BF+CE=BC+CE=√5+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勾股定理、尺规作图等知识;熟练掌握尺规作图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出EF=12BC=BF=CF是解题的关键.22.(2021•益阳)如图,AB∥CD,△ACE为等边三角形,∠DCE=40°,则∠EAB等于()A.40°B.30°C.20°D.1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CA+∠CAB=180°,即∠DCE+∠ECA+∠EAC+∠EAB=180°,由△ACE为等边三角形得∠ECA=∠EAC=60°,即可得出∠EAB的度数.【解答】解:∵AB∥CD,∴∠DCA+∠CAB=180°,即∠DCE+∠ECA+∠EAC+∠EAB=180°,∵△ACE为等边三角形,∴∠ECA=∠EAC=60°,∴∠EAB=180°﹣40°﹣60°﹣60°=2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CA=∠EAC=60°是解题的关键.23.(2022•鞍山)如图,直线a∥b,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C在直线b上,∠2=40°,则∠1的度数为()A.80°B.70°C.60°D.50°【分析】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6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出∠3=80°,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的度数.【解答】解:∵△ABC为等边三角形,∴∠A=60°,∵∠A+∠3+∠2=180°,∴∠3=180°﹣40°﹣60°=80°,∵a∥b,∴∠1=∠3=8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也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24.(2022•绵阳)下列关于等边三角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轴对称图形B.对称轴的交点是其重心C.是中心对称图形D.绕重心顺时针旋转120°能与自身重合【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边的高线所在的直线是其对称轴,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三条高线的交点为等边三角形的重心,∴对称轴的交点是其重心,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等边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选项符合题意;等边三角形绕重心顺时针旋转120°能与自身重合,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等,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5.(2023•台湾)如图,△ABC 中,D 点在BC 上,且BD 的中垂线与AB 相交于E 点,CD 的中垂线与AC 相交于F 点,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皆不相等,根据图中标示的角,判断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 .∠1=∠3,∠2=∠4B .∠1=∠3,∠2≠∠4C .∠1≠∠3,∠2=∠4D .∠1≠∠3,∠2≠∠4【分析】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B =ED ,FD =FC ,得到∠B =∠EDB ,∠FDC =∠C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BD 的中垂线与AB 相交于E 点,CD 的中垂线与AC 相交于F 点,∴EB =ED ,FD =FC ,∴∠B =∠EDB ,∠FDC =∠C ,∵∠1=∠B +∠EDB ,∠3=∠FDC +∠C ,∠B ≠∠C ,∴∠1≠∠3,∵∠4=180°﹣∠B ﹣∠C ,∠2=180°﹣∠EDB +∠FDC ,∴∠2=∠4,综上所述:∠1≠∠3,∠2=∠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6.(2022•宜昌)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B 和点C 为圆心,大于12BC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连接BD .若AB =7,AC =12,BC =6,则△ABD 的周长为( )A .25B .22C .19D .18【分析】根据题意可知MN 垂直平分BC ,即可得到DB =DC ,然后即可得到AB +BD +AD =AB +DC +AD =AB +AC ,从而可以求得△ABD 的周长.【解答】解:由题意可得,MN 垂直平分BC ,∴DB =DC ,∵△ABD 的周长是AB +BD +AD ,∴AB +BD +AD =AB +DC +AD =AB +AC ,∵AB =7,AC =12,∴AB +AC =19,∴△ABD 的周长是19,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周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7.(2022•湖北)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BC ,连接AC ,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大于12AC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 ,N ,直线MN 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下列结论:①四边形AECF 是菱形;②∠AFB =2∠ACB ;③AC •EF =CF •CD ;④若AF 平分∠BAC ,则CF =2BF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4B .3C .2D .1【分析】根据题意分别证明各个结论来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知,EF 垂直平分AC ,在△AOE 和△COF 中,{∠EAO =∠FCOAO =CO ∠AOE =∠COF =90°,∴△AOE ≌△COF (ASA ),∴OE =OF ,∴AE =AF =CF =CE ,即四边形AECF 是菱形,故①结论正确;∵∠AFB =∠F AO +∠ACB ,AF =FC ,∴∠F AO =∠ACB ,∴∠AFB =2∠ACB ,故②结论正确;∵S 四边形AECF =CF •CD =12AC •OE ×2=12AC •EF ,故③结论不正确;若AF 平分∠BAC ,则∠BAF =∠F AC =∠CAD =13×90°=30°,∴AF =2BF ,∵CF =AF ,∴CF =2BF ,故④结论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综合题,熟练掌握长方形的性质,基本作图,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8.(2021•梧州)如图,DE是△ABC的边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边AB,BC于点D,E,且AB=9,AC=6,则△ACD的周长是()A.10.5B.12C.15D.18【分析】由DE是△ABC的边BC的垂直平分线,可得DB=DC,则所求△ACD的周长=AB+AC,再将已知代入即可.【解答】解:∵DE是△ABC的边BC的垂直平分线,∴DB=DC,∴△ACD的周长=AD+AC+CD=AD+BD+AC=AB+AC,∵AB=9,AC=6,∴△ACD的周长=9+6=1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9.(2021•河北)如图,直线l,m相交于点O.P为这两直线外一点,且OP=2.8.若点P关于直线l,m 的对称点分别是点P1,P2,则1,P2之间的距离可能是()A.0B.5C.6D.7【分析】由对称得OP1=OP=2.8,OP=OP2=2.8,再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连接OP1,OP2,P1P2,∵点P关于直线l,m的对称点分别是点P1,P2,∴OP1=OP=2.8,OP=OP2=2.8,OP1+OP2>P1P2,0<P 1P 2<5.6,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熟练掌握对称性和三角形边长的关系.30.(2021•淮安)如图,在△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BC 于点D 、E ,连接AE ,若AE =4,EC =2,则BC 的长是( )A .2B .4C .6D .8【分析】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B =EA =4,结合图形计算,得到答案.【解答】解:∵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AE =4,∴EB =EA =4,∴BC =EB +EC =4+2=6,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二.填空题(共23小题)31.(2023•吉林)如图,在△ABC 中,AB =AC .分别以点B 和点C 为圆心,大于12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D ,作直线AD 交BC 于点E .若∠BAC =110°,则∠BAE 的大小为 度.【分析】根据尺规作图可得AE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E 是∠BAC 的角平分线,从而可求∠BAE 得大小.【解答】解:∵AB =AC .∴△ABC 是等腰三角形,∵分别以点B 和点C 为圆心,大于12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D ,作直线AD 交BC 于点E . ∴AE 垂直平分BC ,∴AE 是∠BAC 的平分线,∴∠BAE =12∠BAC =55°.故答案为:55°.【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尺规作图,熟练掌握垂直平分线的作法是解题关键.32.(2023•江西)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已知∠α=60°,点B ,C 表示的刻度分别为1cm ,3cm ,则线段AB 的长为 cm .【分析】先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CB 的度数,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可得AB =BC ,则可得出AB 的长.【解答】解:∵直尺的两对边相互平行,∴∠ACB =∠α=60°,∵∠A =60°,∴∠ABC =180°﹣∠ACB ﹣∠A =180°﹣60°﹣60°=60°,∴∠A =∠ABC =∠ACB ,∴△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BC =3﹣1=2(cm ).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能够得出AB=BC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3.(2023•新疆)如图,在△ABC中,若AB=AC,AD=BD,∠CAD=24°,则∠C=°.【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C=∠B=∠BAD,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180°﹣2∠C=24°+∠C,解得∠C=52°.【解答】解:∵AB=AC,AD=BD,∴∠B=∠C,∠B=∠BAD,∴∠BAC=180°﹣∠B﹣∠C=∠CAD+∠BAD,∴180°﹣2∠C=24°+∠C,∴∠C=52°,故答案为:52.【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4.(2023•重庆)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的中线,若AB=5,BC=6,则AD的长度为.【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BC,在Rt△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D的长.【解答】解:∵AB=AC,AD是BC边的中线,∴AD⊥BC,∴∠ADB=90°,∵AB=5,BC=6,∴BD=CD=3,在Rt△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D=√AB2−BD2=√52−32=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涉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5.(2023•凉山州)如图,边长为2的等边△ABC的两个顶点A、B分别在两条射线OM、ON上滑动,若OM⊥ON,则OC的最大值是.【分析】取AB的中点D,连接OD及DC,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OC小于等于OD+DC,只有当O、D及C共线时,OC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OD+CD,由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根据D为AB中点,得到BD为1,根据三线合一得到CD垂直于AB,在直角三角形BCD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在直角三角形AOB中,OD为斜边AB上的中线,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OD 等于AB的一半,由AB的长求出OD的长,进而求出DC+OD,即为OC的最大值.【解答】解:取AB中点D,连OD,DC,∴OC≤OD+DC,当O、D、C共线时,OC有最大值,最大值是OD+CD,∵△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AB中点,∴BD=1,BC=2,∴CD=√BC2−BD2=√3,∵△AOB为直角三角形,D为斜边AB的中点,∴OD=12AB=1,∴OD +CD =1+√3,即OC 的最大值为1+√3.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涉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其中找出OC 最大时的长为CD +OD 是解本题的关键.36.(2023•沙依巴克区模拟)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x 、y 满足方程组{2x −y =33x +2y =8,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分析】先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然后讨论腰长的大小,再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解方程组 {2x −y =33x +2y =8得 {x =2y =1.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1.若腰长为1,底边长为2,由1+1=2知,这样的三角形不存在.若腰长为2,底边长为1,则三角形的周长为5.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难度一般,关键是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解题.37.(2022•云南)已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若∠A =40°,则△ABC 的顶角度数是 .【分析】分∠A 是顶角和底角两种情况讨论,即可解答.【解答】解:当∠A 是顶角时,△ABC 的顶角度数是40°;当∠A 是底角时,则△ABC 的顶角度数为180°﹣2×40°=100°;综上,△ABC 的顶角度数是40°或100°.故答案为:40°或10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类题目,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38.(2022•广安)若(a ﹣3)2+√b −5=0,则以a 、b 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分析】先求a ,b .再求第三边c 即可.【解答】解:∵(a ﹣3)2+√b −5=0,(a ﹣3)2≥0,√b −5≥0,∴a ﹣3=0,b ﹣5=0,∴a =3,b =5,设三角形的第三边为c ,当a=c=3时,三角形的周长=a+b+c=3+5+3=11,当b=c=5时,三角形的周长=3+5+5=13,故答案为:11或13.【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周长计算,求出a,b后确定腰和底是求解本题的关键.39.(2022•苏州)定义: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是另一边长的2倍,这样的三角形叫做“倍长三角形”.若等腰△ABC是“倍长三角形”,底边BC的长为3,则腰AB的长为.【分析】由等腰△ABC是“倍长三角形”,可知AB=2BC或BC=2AB,若AB=2BC=6,可得AB的长为6;若BC=3=2AB,因1.5+1.5=3,故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这种情况不存在;即可得答案.【解答】解:∵等腰△ABC是“倍长三角形”,∴AB=2BC或BC=2AB,若AB=2BC=6,则△ABC三边分别是6,6,3,符合题意,∴腰AB的长为6;若BC=3=2AB,则AB=1.5,△ABC三边分别是1.5,1.5,3,∵1.5+1.5=3,∴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这种情况不存在;综上所述,腰AB的长是6,故答案为:6.的和大于第三边.40.(2022•滨州)如图,屋顶钢架外框是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立柱AD⊥BC,且顶角∠BAC=120°,则∠C的大小为.【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得到∠B=∠C=30°.【解答】解:∵AB=AC且∠BAC=120°,∴∠B=∠C=12(180°﹣∠BAC)=12×60°=30°.故答案为:3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1.(2022•鄂州)如图,在边长为6的等边△ABC 中,D 、E 分别为边BC 、AC 上的点,AD 与BE 相交于点P ,若BD =CE =2,则△ABP 的周长为 .【分析】根据SAS 证△ABD ≌△BCE ,得出∠APB =120°,在CB 上取一点F 使CF =CE =2,则BF =BC ﹣CF =4,证△APB ∽△BFE ,根据比例关系设BP =x ,则AP =2x ,作BH ⊥AD 延长线于H ,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出BP 和AP 的长.【解答】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BC ,∠ABD =∠C =60°,在△ABD 和△BCE 中,{AB =BC∠ABD =∠C BD =CE∴△ABD ≌△BCE (SAS ),∴∠BAD =∠CBE ,∴∠APE =∠ABP +∠BAD =∠ABP +∠CBE =∠ABD =60°,∴∠APB =120°,在CB 上取一点F 使CF =CE =2,则BF =BC ﹣CF =4,∴∠C =60°,∴△CEF 是等边三角形,∴∠BFE =120°,即∠APB =∠BFE ,∴△APB ∽△BFE ,∴AP BP =BF EF =42=2,设BP =x ,则AP =2x ,作BH ⊥AD 延长线于H ,∵∠BPD=∠APE=60°,∴∠PBH=30°,∴PH=x2,BH=√32x,∴AH=AP+PH=2x+x2=52x,在Rt△ABH中,AH2+BH2=AB2,即(52x)2+(√32x)2=62,解得x=6√77或−6√77(舍去),∴AP=12√77,BP=6√77,∴△ABP的周长为AB+AP+BP=6+12√77+6√77=6+18√77=42+18√77,故答案为:42+18√7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42.(2021•苏州)如图,在Rt△ABC中,∠C=90°,AF=EF.若∠CFE=72°,则∠B=°.【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AEF,再根据∠A+∠AEF=∠CFE=72°,求出∠A的度数,最后根据在Rt△ABC中,∠C=90°,即可求出∠B的度数.【解答】解:∵AF=EF,∴∠A=∠AEF,∵∠A+∠AEF=∠CFE=72°,∴∠A=12×72°=36°,在Rt△ABC中,∠A=36°,∴∠B=90°﹣36°=54°.故答案为:5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43.(2021•绍兴)如图,在△ABC中,AB=AC,∠B=70°,以点C为圆心,CA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BC于点P,连结AP,则∠BAP的度数是.【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ABC各内角的关系,然后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求出∠BAP的度数即可.【解答】解:如右图所示,当点P在点B的左侧时,∵AB=AC,∠ABC=70°,∴∠ACB=∠ABC=70°,∴∠BAC=180°﹣∠ACB﹣∠ABC=180°﹣70°﹣70°=40°,∵CA=CP1,∴∠CAP1=∠CP1A=180°−∠ACP12=180°−70°2=55°,∴∠BAP1=∠CAP1﹣∠CAB=55°﹣40°=15°;当点P在点C的右侧时,∵AB=AC,∠ABC=70°,∴∠ACB=∠ABC=70°,∴∠BAC=180°﹣∠ACB﹣∠ABC=180°﹣70°﹣70°=40°,∵CA=CP2,∴∠CAP2=∠CP2A=∠ACB2=70°2=35°,∴∠BAP2=∠CAP2+∠CAB=35°+40°=75°;由上可得,∠BAP的度数是15°或75°,故答案为:15°或75°.【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画出合适的辅助线,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解答.44.(2021•朝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5,0),点M的坐标为(0,4),过点M作MN∥x轴,点P在射线MN MAP为等腰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为.【分析】分三种情况:①PM=P A,②MP=MA,③AM=AP,分别画图,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两点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设点P的坐标为(x,4),分三种情况:①PM=P A,∵点A 的坐标为(5,0),点M 的坐标为(0,4),∴PM =x ,P A =√42+(5−x)2,∵PM =P A ,∴x =√42+(5−x)2,解得:x =4110, ∴点P 的坐标为(4110,4); ②MP =MA ,∵点A 的坐标为(5,0),点M 的坐标为(0,4),∴MP =x ,MA =√42+52=√41,∵MP =MA ,∴x =√41,∴点P 的坐标为(√41,4);③AM =AP ,∵点A 的坐标为(5,0),点M 的坐标为(0,4),∴AP =√42+(x −5)2,MA =√42+52=√41,∵AM =AP ,∴√42+(x −5)2=√41,解得:x 1=10,x 2=0(舍去),∴点P 的坐标为(10,4);综上,点P 的坐标为(4110,4)或(√41,4)或(10,4). 故答案为:(4110,4)或(√41,4)或(10,4).【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坐标与图形特征,利用坐标特征和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是解题的关键.45.(2021•陕西)如图,在Rt △ABC 中,∠C =90°,∠B =30°,AB =8.若E 、F 是BC 边上的两个动点,以EF 为边的等边△EFP 的顶点P 在△ABC 内部或边上,则等边△EFP 的周长的最大值为 .【分析】当点F 与C 重合时,△EFP 的边长最长,周长也最长,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可得AC =4,AP =2,再由勾股定理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当点F 与C 重合时,△EFP 的边长最长,周长也最长,∵∠ACB =90°,∠PFE =60°,∴∠PCA =30°,∵∠A =60°,∴∠APC =90°,△ABC 中,AC =12AB =4,△ACP 中,AP =12AC =2,∴PC =√AC 2−AP 2=√42−22=2√3,∴周长为2√3×3=6√3.故答案为:6√3.【点评】本题考查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运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46.(2021•牡丹江)过等腰三角形顶角顶点的一条直线,将该等腰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均为等腰三角形,则原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为.【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符合题意的所有图形,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如图.∵AB=AC,BD=AD,AC=CD,∴∠ABC=∠C=∠BAD,∠CDA=∠CAD,∵∠CDA=2∠ABC,∴∠CAB=3∠ABC,∵∠BAC+∠B+∠C=180°,∴5∠ABC=180°,∴∠ABC=36°,(2)如图.∵AB=AC,AD=BD=CD,∴∠B=∠C=∠DAC=∠DAB∴∠BAC=2∠ABC,∵∠BAC+∠B+∠C=180°,∴4∠ABC=180°,∴∠ABC=45°,故答案为:36°或4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综合运用.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讲练知识详解知识点1 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如图14-62所示,在△ABC中,若AB=AC,则△ABC是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叫做腰,BC叫做底边,∠A叫做顶角,∠B和∠C叫做底角.知识点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说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都可以由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而证实.例如:如图14-63所示,在△ABC中,AB=AC.求证∠B=∠C.证明:过点A作BC边上的中线AD.∴BD=DC.∴△ABD≌△ACD(SSS).∴∠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探究交流上例中并没有直接全等的三角形,而是通过作辅助线“BC边上的中线AD”来构造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再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出“∠B=∠C”.想一想,本题还有没有作其他辅助线的方法?在本题中能否进一步证明AD是∠BAC的平分线和BD边上的高?试试看.点拨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可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知识点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例如:图14-64所示,在△ABC中,∠B=∠C.求证AB=AC.证明:作AD⊥BC,垂足为D.∴∠ADB=∠ADC=90°.在Rt△ADB和Rt△ADC中,∴Rt△ADB≌Rt△ADC(AAS).∴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知识点4 等边三角形的概念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知识点5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Ⅱ.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典例剖析师生互动基础知识应用题本节知识的基础应用主要包括:(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三角形的内角和;(4)三角形三边关系.例1已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10°,求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析因为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若110°是底角,则110°×2=220°>180°,所以110°只能是顶角.故底角是2110180︒-︒=35°.解:由题意可知,110°是顶角,设底角为α,则2α+110°=180°,∴α=35°.∴这个三角形另外两个角是35°,35°.例2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求它的另外两个角.分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来思考本题.若顶角是80°,则设底角为α,由三角形内角和得2α+80°=180°,∴α=50°.若底角是80°则设项角为β,由三角形内角和得2×80°+β=180°,∴β=20°.解:①若顶角是80°,设底角为α,则有2α+80°=180°,∴α=50°.②若底角是80°,设顶角为β,则有80°×2+β=180°,∴β=20。

(完整版)等腰三角形基础题练习

(完整版)等腰三角形基础题练习

等腰三角形基础题练习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8,则它的周长为()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 11B. 16C。

17 D. 16或173.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x,y满足方程组错误!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 __.4.如图,AC平分∠BAD,CD⊥AD,CB⊥AB,连结B D。

,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 _ 对5.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的长为8,且|AC-BC|=2,则腰AC的长为()A.10或6 B.10C.6 D.8或66.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与另一腰的夹角为20°,则顶角的度数是.7.有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x-2,4x-3,6-2x,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8如图,在▱ABCD中,,,的平分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E,则AE的长为9如图,是由绕点O顺时针旋转后得到的图形,若点D恰好落在AB上,且的度数为,则的度数是A. B. C. D。

10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则这个三角形的顶角为11如图,中,,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和E,则的周长是12已知a、b、c是的三条边,且满足,则是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13如图,下列条件不能推出是等腰三角形的是A.B。

,C. ,D。

,14如图,在中,,,,AD平分,交BC于点D,于E,则______ .15如图,,OC平分,如果射线OA上的点E满足是等腰三角形,那么的度数为______.16如图,在中,,,,点P从点B开始以的速度向点C移动,当要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则运动的时间为______.17平行四边形ABCD中,的角平分线BE将边AD分成长度为5cm和6cm的两部分,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______cm.18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长为4,面积是12,腰AB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B,AC于点E、F,若点D为底边BC的中点,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的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19如图,中,点D在边BC上,若,,则______度20如图,在中,,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D点若BD平分,则______21.如图,在△ABC中,AB=AC,以AB,AC为边在△ABC的外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ABE和△ACD,且∠EDC=40°,则∠ABC的度数为°22。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用条款中约定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但争议发生后双方达成协议,一致同意通过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争议时,任何一方均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可以B.不可以C.有法院裁决D.由仲裁机构裁决 所有矿井都必须采用通风。A、自然B、压入式C、机械D、抽出式 以下矿山事故叙述不正确的有。A.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接到死亡事故或者一次重伤4人以上的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并报各自的上一级主管部门B.发生伤亡事故,矿山企业和有关单位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事故,需要移动现场部分物品时,可不作 上清肺润燥,中清胃生津,下滋阴降火的药物是A.知母B.芦根C.石膏D.竹叶E.夏枯草 男性,8岁。于8月19日开始发热,头痛,当时测体温38℃,在外院诊断为上感,给予布洛芬退热,头孢菌素静滴无效,8月22日出现嗜睡,体温高达40℃,8月23日因昏迷伴抽搐入院。查体:神志不清,压眶有反应,体温40.5℃,血压、呼吸正常,双瞳孔等大,皮肤黏膜无出血点,颈强阳性,克氏 男性,出生10天。发现右颈部包块,呈椭圆形,较硬,前后有一定的活动度。头向右偏,下颌转向左侧,头向左偏受限。治疗方法应采用A.按摩、被动矫正B.针灸治疗C.颈部石膏托固定D.包块切除术E.枕颌带牵引 金融市场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的依据是()。A、交易的证券期限、利率和风险不同B、证券的索偿权不同C、交易证券是初次发行还是已经发行D、交易程序 市场调查的内容有。A.市场环境调查B.产品调查C.价格调查D.市场需求量调查E.促销方式调查 Everydeckofficershouldbeableefficientlycarryout:Administration;B.Navigation/CollisionAvoidance;Conning;D.Aboveofall. 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的意见作出。A.法院B.检察院C.首席仲裁员D.公安局 下述有关平均值的置信区间的论述错误的是A.在一定的置信度和标准偏差时,测定次数越多,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小B.其他条件不变时,给定的置信度越高,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宽C.平均值的数值越大,置信区间越宽D.当置信度与测定次数一定时,一组测量值的精密度越高,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 阅读以下关于Java企业级应用系统开发体系结构选择方面的叙述,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博学公司承担了某中小型企业应用软件开发任务,进度要求紧迫。为了按时完成任务,选择合适的企业应用系统开发体系结构非常重要。因此,首席架构师张博士召集了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方案讨论, 超高压汽轮机的新汽压力为MPa。A.6~10B.8~12C.12~14D.14~16 自然循环回路中,工质的运行压头(循环动力)与循环回路高度有关,与下降管中水的平均密度有关,与上升管中汽水混合物平均密度有关。A.正确B.错误 下面哪项关于宫颈癌的描述是不恰当的。A.发病率占我国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B.多见于40~55岁妇女C.发病率与宫颈炎无明显关系D.原位癌不发生转移E.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 触摸病人从肘部内侧至掌后横纹处之间的皮肤,以诊察病情,称为A.诊肿胀B.诊寒热C.诊尺肤D.诊疼痛E.诊润燥 尸检时,能明确死者生前有过敏反应的形态学依据是A.胃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B.小肠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C.大肠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D.气管、喉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见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染色未见细胞脱颗粒E.喉黏膜固有 水运工程混凝土和砂浆材料用量定额中规定半干硬性混凝土设计坍落度每增减1cm,水泥用量相应增减。A.1%B.2%C.3%D.4%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包括。A.起搏电路B.电极导线C.起搏器的电池D.感知电路E.程控仪 下列哪项是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与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鉴别要点A.细胞免疫功能正常B.抗体形成不足C.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找到浆细胞D.血清IgA低E.血清丙种免疫球蛋白总量低 下列不属于评估战略备选方案通常使用的标准的是。A.战略的适宜性B.战略的可接受性C.战略的可行性D.战略的可操作性 某项目部在北方地区承担某城市主干路道路工程施工任务,设计快车道宽11.25m,辅路宽9m。项目部应业主要求,将原计划安排在次年4月初施工的普通沥青混凝土面层,提前到当年11月上、中旬,抢铺出一条快车道以缓解市区交通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采用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有:和残留稳 简述天沟的做法。 从微观层面上看,属于增强流动性创新的金融工具是。A.长期贷款的证券化B.附有股权认购书的债券C.货市互换D.货币发行便利 成年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需铁量多而摄入不足B.胃肠功能紊乱,吸收差C.长期、少量的慢性失血D.骨髓抑制,利用铁的功能低下E.餐后即饮浓茶、咖啡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哪几个? 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最适宜对成熟的护士采取的领导方式是A.低工作,高关系B.高工作,低关系C.高工作,高关系D.低工作,低关系E.以上均不正确 下颌骨易发生骨折的薄弱部位不包括A.正中联合B.颏孔区C.下颌角D.乙状切迹E.髁状突颈部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奶类B.鱼类C.肉类D.豆类E.粮谷类 男性,26岁。因车祸股骨骨折和胸部挫伤入院,经外科处理病情趋于稳定,但气急和紫绀渐渐加重,PaO降至6kPa(45mmHg)。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其低氧血症的产生是由于A.通气不足B.换气功能障碍C.氧耗量增加D.骨折致肺脂肪栓塞,死腔增大E.胸部挫伤致肺气体交换面积减少 不适合做DSA检查的疾病是A.血管性疾病血管瘤、血管畸形B.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C.血管手术后随访D.血管痉挛E.肿瘤性疾病了解肿瘤的血供 拟定水利工程的管理机构,提出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以及主要管理设施,是阶段的主要内容之一。A.项目建议书B.预可行性研究C.可行性研究D.初步设计 国家对实行特殊管理政策。A.按需印刷B.期刊开放存取C.网络广告D.网络游戏 大脑皮质运动区的瘫痪多表现为A.交叉性瘫痪B.完全性上下肢均等偏瘫C.单瘫或上下肢不均等偏瘫D.四肢瘫E.截瘫 关于癌性疼痛,错误的描述是。A.为了避免患者夸大症状,癌性疼痛的评分应由主要医护人员进行B.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C.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30%~50%的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D.癌性疼痛可由肿瘤本身、抗肿瘤治疗等多种原因导致E.通过三阶梯治疗方法,约有80%患者的疼痛症状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A.双上肢无力B.双下肢无力C.一侧手无力D.延髓麻痹E.假性延髓麻痹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A.资格B.条件C.资质D.职能 主治下焦蓄血证的方剂为()A.桃核承气汤B.血府逐瘀汤C.膈下逐瘀汤D.少腹逐瘀汤E.复元活血汤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对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分为A.一级管理B.二级管理C.三级管理D.四级管理E.五级管理 标准大气压是指在海平面上气温℃,测定的周围空气的压力760毫米水银柱。A.0℃B.20℃C.常温

等腰三角形习题

等腰三角形习题

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为30°,那么它的底角的度数是________.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是底角的4倍,则它的顶角是________.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厘米和6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4.如图,在中,平分,则D点到AB的距离为_______.4题 5题 6题 7题5.如图,在中,平分,若,则.6.如图,,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则.7.如图,中,DE垂直平分的周长为13,那么的周长为__________.8.如图,如果点M在的平分线上且厘米,则,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题 9题 27题 29题9.如图,已知△ABC,BC=10,BC 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B,BC 于点D,E,BE=6,则△BCE 的周长为______.10.下列几何图形中:(1)平行四边形;(2)线段;(3)角;(4)圆;(5)正方形;(6)任意三角形.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11.角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12.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1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14.有一个底角为的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_.15.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16.有一个内角为的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为______.19.有一个内角为的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_.20.如果中,,它的两边长为和,那么它的周长为________.2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均为整数且它的周长为,那么它的三边长为______.2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那么它的底边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23.等边三角形的两条中线相交所成的钝角的度数是________.2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与一个底角的和为,则其顶角的度数为______.25.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则它的边长为________.26.在等腰三角形中,如果顶角是一个底角的2倍,那么顶角等于_____度;如果一个底角是顶角的2倍,那么顶角等于_______度.27.如图, , 交BC 于点D , ,那么BC 的长为_________.28题 第36题 第39题28.如图,在 中, ,BD 是 的角平分线,且 , ,则_______.29.如图,在 中,D 是AC 上的一点,且 , ,则 _______,______, ________.30.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底边的43,底边等于12cm ,则三角形的周长为 cm31.等腰三角形顶角为80°,则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的度数为____度 3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65°,顶角为________.3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则它的其余各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 34. P 为等边△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且△PAB,△PBC,△PCA 都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P 有_______个.35.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一个底角的4倍时, 则顶角为_________度.36. 已知如图,A 、D 、C 在一条直线上AB =BD =CD, ∠C =40°,则∠ABD =_ 37. 在等腰△ABC 中, AB =AC, AD ⊥BC 于D, 且AB +AC +BC =50cm, 而AB +BD +AD =40cm, 则AD =___________cm.39. 如图已知∠ACB =90°, BD =BC, AE =AC, 则∠DCE =__________度.4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 ,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 ) (A ) , , (B ) , , (C ) , , (D ) , , 或 , , 42.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比顶角大 ,那么顶角为( ) (A ) (B ) (C ) (D ) 4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成的角等于()(A )顶角 (B )顶角的一半 (C )顶角的2倍 (D )底角的一半 44.在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等腰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C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 (D )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中线4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 ,另一边长为 ,则它的周长为( ) (A ) (B ) (C ) (D ) 或4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 ,另一边长为 ,则它的周长为( ) (A ) (B ) (C ) (D ) 或 47.在 中, ,若 的周长为24,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48.在 中, ,若 的周长为24,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49.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和这边上的中线重合,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50.如图,已知 .那么()(A)(B)(C)(D)51.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部分的差为 .则腰长为()(A)(B)(C)或(D)以上答案都不对5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与相邻外角的关系是()(A)底角大于相邻外角(B)底角小于或等于相邻外角(C)底角大于或等于相邻外角(D)底角小于相邻外角53.已知的周长为,且,又,D为垂足,的周长为,那么AD的长为()(A)(B)(C)(D)55. 不满足△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是[ ]A.∠A:∠B:∠C=2:2:1B.∠A:∠B:∠C=1:2:5C.∠A:∠B:∠C=1:1:2D.∠A:∠B:∠C=1:2:256.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20°, 则它的另外两个角等于:[]A.20°、140°B.20°、140°或80°、80°C.80°、80°D.20°、80°57.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等腰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B.直线不是轴对称图形C.直角三角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D.任何一角都是轴对称图形59. 如图, 在△ABC中, AB=AC, CD⊥AB于D,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B.∠A=∠ACDC.∠A=∠DCBD.∠A=2∠BCD50题第59题第62题60. 等腰三角形两边分别为35厘米和22厘米, 则它的第三边长为[ ]A.35cmB.22cmC.35cm或22cmD.15cm61. 等腰三角形中, AB长是BC长2倍, 三角形的周长是40, 则AB的长为[]A.20B.16C.20或16D.1863.如图,中,,试说明:.66.如图,已知中,DE垂直平分AC,交C于点E,交BC于点D,的周长是20厘米,AC长为8厘米,你能判断出的周长吗?试试看.65.老师正叙述这样一道题:请同学们画出一个,然后画出的中垂线,且交于点P.请同学们想一下点P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如何?小明马上就说:“相等.”他是随便说的吗?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说明你的理由.67.有一个三角形的支架如图所示,,小明过点A和BC边的中点D又架了一个细木条,经测量,你在不用任何测量工具的前提下,能得到和的度数吗?70.已知:如图,于E,且,已知,求的度数.71.如图,已知,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求的度数.75.如图,已知:在中,D是AC上一点,且,,求:的度数.81. 如图, 已知: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72.如图,已知:在中,,,BD是的角平分线,求的度数.73.如图,已知:在中,,,BD是的高,求的度数.74.如图,已知:在中,,,,求的度数.77.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在AB和AC上,且,BE和CD相交于点P.求:的度数.79.如图,已知:在中,,,, .求:的度数.82. 如图:△ABC中,AB=AC,PB=PC.求证:AD⊥BC76.如图,已知在中,,CD平分交AB于D点,若,求:的度数.86.如图:Rt△ABC中,∠C=90°,∠A=22.5°,DC=BC, DE⊥AB.求证:AE=BE.80.如图,已知:在中,, .求:的度数.83. 已知:如图,BE和CF是△ABC的高线,BE=CF,H是CF、BE的交点.求证:HB=HC84. 如图,在△ABC中,AB=AC,E为CA延长线上一点,ED⊥BC于D交AB于F.求证:△AEF为等腰三角形.85. 如图,△ABC中,D在BC延长线上,且AC=CD,CE是△ACD的中线,CF平分∠ACB,交AB于F,求证:(1)CE⊥CF;(2)CF∥AD.87.已知:如图,△BDE是等边三角形,A在BE延长线上,C在BD的延长线上,且AD=AC。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的公式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的公式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的公式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在几何学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它有两条等长的腰和一条底边,而且其中一条腰和底边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和底边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计算公式。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等腰三角形是指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而直角三角形则是指其中一条角为90度的三角形。

因此,等腰直角三角形就是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又具有直角三角形的特点的三角形。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腰和底边之间存在一个特殊的关系。

根据勾股定理,我们知道直角三角形中的两条直角边满足一个简单的关系:它们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可以将其中一条腰看作是直角边,另一条腰看作是斜边,底边则是另一条直角边。

假设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的长度为a,底边的长度为b。

根据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a^2 + a^2 = b^2化简得:2a^2 = b^2这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腰和底边之间的公式。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公式来计算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的长度。

例如,如果我们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的长度为3,我们可以通过公式得到底边的长度为3√2(即3的平方根乘以2)。

等腰直角三角形在几何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特殊性质使得它在工程测量、建筑设计和物体切割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过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和底边之间的关系以及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这种特殊的三角形解决问题。

在几何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运用各种公式解决问题。

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几何学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它们,获得准确的结果。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腰和底边之间的公式,并在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几何学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应用机会。

总之,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和底边之间的公式是我们几何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等腰三角形高和中线的关系

等腰三角形高和中线的关系

等腰三角形高和中线的关系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等腰三角形的高和中线之间的有趣关系。

这个话题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很简单,一点儿也不麻烦。

咱们就像聊家常一样,把这个问题搞明白吧!1. 什么是等腰三角形?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什么叫等腰三角形。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三角形里有两条边的长度相等。

这就像一对双胞胎,长得一模一样。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也是相等的,真是特别对称呢。

1.1 高是什么?高,顾名思义,就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距离。

就像一座大楼的高度,从楼顶到地面的距离一样。

等腰三角形的高,从顶点垂直落到底边,形成的这个线段就是高。

1.2 中线是什么?中线就是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对边的中点的线段。

它不一定是垂直的,只要它从顶点到对边的中点就行了。

也就是说,这条线段把底边一分为二,两边的长度一样。

想象一下,一条线把巧克力分成了两个一模一样的部分,这就是中线的作用。

2. 等腰三角形的高和中线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高和中线之间有着非常有趣的关系。

它们不仅在长度上有关联,而且在几何性质上也有很大的联系。

2.1 高和中线相等的条件在等腰三角形里,如果一条线段同时是高和中线,那它的长度就很特别了。

等腰三角形的高和中线在顶点上会重合,也就是说,这条线段同时满足了高和中线的条件。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画一个等腰三角形,顶点到底边的高刚好能把底边一分为二,那这条高就是中线。

2.2 高和中线的长度关系如果你有一只尺子量过等腰三角形的高和中线,你会发现它们的长度是不同的,但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当底边上的角度特别“友好”时。

比如,当底边很短时,高和中线就会有更多的重叠区域。

这个时候,两者的长度会变得很接近。

3. 实际应用与例子说到实际应用,等腰三角形的高和中线的关系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用处。

例如,建筑设计里,有时候我们需要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性来设计一些稳定的结构。

或者在绘画时,了解这些几何性质也能帮助你画得更准确。

3.1 例子一: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等腰三角形的高和中线可以帮助我们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直线专题

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直线专题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腰直角三角形专题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一块直角三角板放在两平行直线上,如图,∠1+∠2= 度.2.如图,△ABC中,∠BAC=90°,AD⊥BC,∠ABC的平分线BE交AD 于点F,AG平分∠DAC,求证:①∠BAD=∠C;②∠AEF=∠AFE;③AG ⊥EF.3.如图所示,在△ABC中,CD,BE是两条高,那么图中与∠A相等的角有4.如图,已知△ABC中,AB>AC,BE、CF都是△ABC的高,P是BE 上一点且BP=AC,Q是CF延长线上一点且CQ=AB,连接AP、AQ、QP,求证:△A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二、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5.在Rt△ABC中,∠ACB=60°,DE是斜边AC的中垂线,分别交AB、AC于D、E两点.若BD=2,求AD的长6.如图,∠AOP=∠BOP=15°,PC∥OA交OB于C,PD⊥OA于D,若PC=6,求PD的长7.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AB=AD,E为BC上的一点,且AE=AD,求∠EDC的度数8.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BC边上的中点,DF⊥AB于点F,点E在BA的延长线上,且ED=EC,若AE=2,求AF的长9.如图所示,已知∠1=∠2,AD=BD=4,CE⊥AD,2CE=AC,求CD的长10.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AD平分∠BAC,DE⊥AB于E,求证:(1)CD=DE;(2)AC=BE;(3)BD=2CD;三、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问题11.如图,在△ABC中∠A=60°,BM⊥AC于点M,CN⊥AB于点N,P 为BC边的中点,连接PM,PN,求证:△PMN为等边三角形;12.已知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M是线段BC的中点,连接DM,EM.(1)若DE=3,BC=8,求△DME的周长;(2)若∠A=60°,求证:∠DME=60°;(3)若BC2=2DE2,求∠A的度数.13.如图,在△ABC中,D是BC上一点,AB=AD,E、F分别是AC、BD 的中点,EF=2,求AC的长14.如图,在△ABC中,AB=6,AC=8,BC=10,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于F,M为EF中点,求AM的最小值15.如图,在△ABC中,∠ACB=90°,∠B=20°,D在BC上,AD=BD,E为AB的中点,AD、CE相交于点F,求∠DFE等于多少16.如图,在Rt△ABC中,∠ACB=90°,将边BC沿斜边上的中线CD 折叠到CB′,若∠B=50°,求∠ACB′=.17.如图,△ABC中,AB=AC,D为AB中点,E在AC上,且BE⊥AC,若DE=5,AE=8,求BC的长度.1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以AC为斜边作Rt△ACE,又∠BED=90°.求证:AC=BD.19.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M是AB边的中点,CH⊥AB于点H,CD平分∠ACB.(1)求证:∠1=∠2.(2)过点M作AB的垂线交CD延长线于E,求证:CM=EM;(3)△AEB是什么三角形证明你的猜想.20.如图,已知在△ABC中,延长CA到D,使BA=BD,延长BA到E,使CA=CE,设P、M、N分别是BC、AD、AE的中点.求证:△PMN是等腰三角形.四、等腰直角三角形问题21.如图,△ACB、△C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AB=∠CDE=90°,F 为BE的中点,求证:AF⊥DF,AF=DF.22.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AE平分∠CAB 交CD于E,在DB上取点F,使DF=DE,求证:CF平分∠DCB.23.如图,△OBD和△O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DB=∠OCA=90°.M 是线段AB中点,连接DM、CM、CD.若C在直线OB上,试判断△CDM 的形状.24.如图①,已知点D在AC上,△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M为EC的中点.(1)求证:△BM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将图①中的△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如图②所示,则(1)题中的结论“△BM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25.已知:如图△ABC中,∠A=90°,AB=AC,D是斜边BC的中点,E,F分别在线段AB,AC上,且∠EDF=90°(1)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求证:S四边形AEDF=S△BDE+S△CDF;(3)如果点E运动到AB的延长线上,F在射线CA上且保持∠EDF=90°,△DEF还仍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吗请画图说明理由.26.△ABC中,∠ABC=45°,AB≠BC,BE⊥AC于点E,AD⊥BC于点D.(1)如图1,作∠ADB的角平分线DF交BE于点F,连接AF.求证:∠FAB=∠FBA;(2)如图2,连接DE,点G与点D关于直线AC对称,连接DG、EG ①依据题意补全图形;②用等式表示线段AE、BE、DG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7.如图,在△ABC中,∠ACB=90°,AC=BC,D为BC中点,DE⊥AB,垂足为点E,过点B作BF∥AC交D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AF、AD,AD与CF交于点G.(1)求证:△ACD≌△CBF;(2)AD与CF的关系是;(3)求证:△ACF是等腰三角形;(4)△ACF可能是等边三角形吗(填“可能”或“不可能”).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腰直角三角形专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解答】解:如图,∠1=∠3,∠2=∠4(对顶角相等),∵∠3+∠4=90°,∴∠1+∠2=90°.故答案为:90.【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ABC中,∠BAC=90°,AD⊥BC,∠ABC的平分线BE交AD 于点F,AG平分∠DAC,给出下列结论:①∠BAD=∠C;②∠AEF=∠AFE;③∠EBC=∠C;④AG⊥EF.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分析】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BAD=∠C,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以求出∠AEF=∠AFE;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求出AG⊥EF.【解答】解:∵∠BAC=90°,AD⊥BC,∴∠C+∠ABC=90°,∠BAD+∠ABC=90°,∴∠BAD=∠C,故①正确;∵BE是∠ABC的平分线,∴∠ABE=∠CBE,∵∠ABE+∠AEF=90°,∠CBE+∠BFD=90°,∴∠AEF=∠BFD,又∵∠AFE=∠BFD(对顶角相等),∴∠AEF=∠AFE,故②正确;∵∠ABE=∠CBE,∴只有∠C=30°时∠EBC=∠C,故③错误;∵∠AEF=∠AFE,∴AE=AF,∵AG平分∠DAC,∴AG⊥EF,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④.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以及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所示,在△ABC中,CD,BE是两条高,那么图中与∠A相等的角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已知条件CD,BE是两条高可知:∠A+∠DCA=90°,∠ABE+∠BHD=90°,∠A+∠ABE=90°,∠CHE+∠HCE=90°,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CD⊥AB,∴∠CDA=∠BDH=90°,∴∠A+∠DCA=90°,∠ABE+∠BHD=90°,∵BE⊥AC,∴∠A+∠ABE=90°,∠CHE+∠HCE=90°,∴∠A=∠BHD=∠CHE,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垂直得到有哪些角互余.4.如图,已知△ABC中,AB>AC,BE、CF都是△ABC的高,P是BE上一点且BP=AC,Q是CF延长线上一点且CQ=AB,连接AP、AQ、QP,判断△APQ的形状.【分析】利用BE、CF都是△ABC的高,求证∠1=∠2,然后求证△ACQ ≌△PBA,利用AQ=AP,AQ⊥AP,即可证明△A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解:△A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E、CF都是△ABC的高,∴∠1+∠BAE=90°,∠2+∠CAF=90°(同角(可等角)的余角相等)∴∠1=∠2又∵AC=BP,CQ=AB,在△ACQ和△PBA中,∴△ACQ≌△PBA∴AQ=AP,∴∠CAQ=∠BPA=∠3+90°∴∠QAP=∠CAQ﹣∠3=90°∴AQ⊥AP∴△A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5.(2016秋•泰山区期中)在Rt△ABC中,∠ACB=60°,DE是斜边AC的中垂线,分别交AB、AC于D、E两点.若BD=2,则AD的长是()A.3 B.4 C.5 D.【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的度数,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C,解答即可.【解答】解:∵∠ACB=60°,∠B=90°,∴∠A=30°,∵DE是斜边AC的中垂线,∴DA=DC,∴∠ACD=∠A=30°,∵BD=2,∴AD=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6.(2016秋•大丰市月考)如图,∠AOP=∠BOP=15°,PC∥OA交OB 于C,PD⊥OA于D,若PC=6,则PD等于()A.4 B.3 C.2 D.1【分析】过点P作PE⊥OB于E,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OP=∠COP,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PCE=∠AOB=3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解答】解:如图,过点P作PE⊥OB于E,∵PC∥OA,∴∠AOP=∠COP,∴∠PCE=∠BOP+∠COP=∠BOP+∠AOP=∠AOB=30°,又∵PC=6,∴PE=PC=3,∵AOP=∠BOP,PD⊥OA,∴PD=PE=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含30°的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7.(2015春•兰溪市期末)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AB=AD,E为BC上的一点,且AE=AD,则∠EDC的度数是()A.30°B.75°C.45°D.15°【分析】根据矩形性质得出∠C=∠ABC=90°,AB=CD,DC∥AB,推出AE=2AB,得出∠AEB=30°=∠DAE,求出∠EDC的度数,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C=∠ABC=90°,AB=CD,DC∥AB,∵AB=AD,E为BC上的一点,且AE=AD,∴AE=2AB,∴∠AEB=30°,∵AD∥BC,∴∠AEB=∠DAE=30°,∵AE=AD,∴∠ADE=∠AED=(180°﹣∠EAD)=75°,∵∠ADC=90°,∴∠EDC=90°﹣75°=1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平行线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BC和∠EBA的度数,题目比较好,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8.(2013春•重庆校级期末)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BC边上的中点,DF⊥AB于点F,点E在BA的延长线上,且ED=EC,若AE=2,则AF的长为()A. B.2 C.+1 D.3【分析】过点E作EH∥AC交BC的延长线于H,证明△ABH是等边三角形,求出CH,得到BD的长,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F,计算即可.【解答】解:过点E作EH∥AC交BC的延长线于H,∴∠H=∠ACB=60°,又∠B=60°,∴△EBH是等边三角形,∴EB=EH=BH,∴CH=AE=2,∵ED=EC,∴∠EDC=∠ECD,又∠B=∠H,∴∠BED=∠HEC,在△BED和△HEC中,,∴△BED≌△HEC,∴BD=CH=2,∴BA=BC=4,BF=BD=1,∴AF=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是解题的关键.9.(2012春•古冶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已知∠1=∠2,AD=BD=4,CE⊥AD,2CE=AC,那么CD的长是()A.2 B.3 C.1 D.【分析】在Rt△AEC中,由于=,可以得到∠1=∠2=30°,又AD=BD=4,得到∠B=∠2=30°,从而求出∠ACD=90°,然后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D.【解答】解:在Rt△AEC中,∵=,∴∠1=∠2=30°,∵AD=BD=4,∴∠B=∠2=30°,∴∠ACD=180°﹣30°×3=90°,∴CD=AD=2.故选A.【点评】本题利用了:(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3)等边对等角的性质.10.(2012秋•包河区期末)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AD平分∠BAC,DE⊥AB于E,以下结论(1)CD=DE;(2)AC=BE;(3)BD=2CD;(4)DE=AC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D=DE,AC=BE,结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2CD,而AC和BD不一定相等,所以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CB=90°,∠B=30°,AD平分∠BAC,DE⊥AB,∴DC=DE,∠ADC=∠ADE=60°,∴AD平分∠CDE,∴AC=AE,在Rt△BDE中,∠B=30°,∴BD=2DE=2CD,在Rt△ADE中,DE=AE=AC,∴正确的有(1)、(2)、(3),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1.(2015秋•江阴市期中)如图,在△ABC中∠A=60°,BM⊥AC于点M,CN⊥AB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连接PM,PN,则下列结论:①PM=PN;②△PMN为等边三角形;下面判断正确是()A.①正确B.②正确C.①②都正确D.①②都不正确【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判断①正确;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求出∠ABM=∠ACN=30°,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CN+∠CBM=60°,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BPN+∠CPM=120°,从而得到∠MPN=60°,又由①得PM=PN,根据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判断②正确.【解答】解:①∵BM⊥AC于点M,CN⊥AB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PM=BC,PN=BC,∴PM=PN,正确;②∵∠A=60°,BM⊥AC于点M,CN⊥AB于点N,∴∠ABM=∠ACN=30°,在△ABC中,∠BCN+∠CBM═180°﹣60°﹣30°×2=60°,∵点P是BC的中点,BM⊥AC,CN⊥AB,∴PM=PN=PB=PC,∴∠BPN=2∠BCN,∠CPM=2∠CBM,∴∠BPN+∠CPM=2(∠BCN+∠CBM)=2×60°=120°,∴∠MPN=60°,∴△PMN是等边三角形,正确;所以①②都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已知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M是线段BC的中点,连接DM,EM.(1)若DE=3,BC=8,求△DME的周长;(2)若∠A=60°,求证:∠DME=60°;(3)若BC2=2DE2,求∠A的度数.【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求出DM=BC=4,EM=BC=4,即可求出答案;(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ACB=120°,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求出DM=BM,EM=CM,推出∠ABC=∠BDM,∠ACB=∠CEM,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3)求出EM=EN,解直角三角形求出∠EMD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1)∵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BDC=∠BEC=90°,∵M是线段BC的中点,BC=8,∴DM=BC=4,EM=BC=4,∴△DME的周长是DE+EM+DM=3+4+4=11;(2)证明:∵∠A=60°,∴∠ABC+∠ACB=120°,∵∠BDC=∠BEC=90°,M是线段BC的中点,∴DM=BM,EM=CM,∴∠ABC=∠BDM,∠ACB=∠CEM,∴∠EMC+∠DMB=∠ABC+∠ACB=120°,∴∠DME=180°﹣120°=60°;(3)解:过M作MN⊥DE于N,∵DM=EM,∴EN=DN=DE,∠ENM=90°,∵EM=DM=BC,DN=EN=DE,BC2=2DE2,∴(2EM)2=2(2EN)2,∴EM=EN,∴sin∠EMN==,∴∠EMN=45°,同理∠DMN=45°,∴∠DME=90°,∴∠DMB+∠EMC=180°﹣90°=90°,∵∠ABC=∠BDM,∠ACB=∠CEM,∴∠ABC+∠ACB=(180°﹣∠DMB+180°﹣∠EMC)=135°,∴∠BAC=180°﹣(∠ABC+∠ACB)=45°.【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的应用,能综合运用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本题综合性比较强,有一定的难度,注意: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13.(2014春•永川区校级期中)如图,在△ABC中,D是BC上一点,AB=AD,E、F分别是AC、BD的中点,EF=2,则AC的长是()A.3 B.4 C.5 D.6【分析】连结AF.由AB=AD,F是BD的中点,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出AF⊥BD.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AC=2EF=4.【解答】解:如图,连结AF.∵AB=AD,F是BD的中点,∴AF⊥BD.∵在Rt△ACF中,∠AFC=90°,E是AC的中点,EF=2,∴AC=2EF=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出AF⊥BD是解题的关键.14.(2011秋•姜堰市期末)如图,在△ABC中,AB=6,AC=8,BC=10,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于F,M为EF中点,则AM 的最小值为()A.2 B.C.D.3【分析】先求证四边形AFPE是矩形,再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任一点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AP最短时的长,然后即可求出AM最短时的长.【解答】解:连结AP,在△ABC中,AB=6,AC=8,BC=10,∴∠BAC=90°,∵PE⊥AB,PF⊥AC,∴四边形AFPE是矩形,∴EF=AP.∵M是EF的中点,∴AM=AP,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任一点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即AP⊥BC时,AP最短,同样AM也最短,∴当AP⊥BC时,△ABP∽△CBA,∴=,∴=,∴AP最短时,AP=∴当AM最短时,AM==.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垂线段最短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理解和掌握,此题涉及到动点问题,有一定的拔高难度,属于中档题.15.(2010•武隆县模拟)如图,在△ABC中,∠ACB=90°,∠B=20°,D在BC上,AD=BD,E为AB的中点,AD、CE相交于点F,∠DFE等于()A.40°B.50°C.60°D.70°【分析】根据已知得,∠BAC=70°,∠BAD=∠B,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ECB=∠B,从而得出∠ACE,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FC,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答案.【解答】解:∵∠ACB=90°,∠B=20°,∴∠BAC=70°,∵AD=BD,∴∠BAD=∠B=20°,∴∠DAC=50°,∵E为AB的中点,∴BE=CE,∴∠ECB=∠B=20°,∴∠ACE=70°,在△ACF中,∠ACF+∠AFC+∠FAC=180°,∴∠AFC=60°,∵∠DFE=∠AFC=60°(对顶角相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16.(2016•江岸区模拟)如图,在Rt△ABC中,∠ACB=90°,将边BC沿斜边上的中线CD折叠到CB′,若∠B=50°,则∠ACB′= 10°.【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的度数,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BCD、∠DCA的度数,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求出∠B′CD 的度数,计算即可.【解答】解:∵∠ACB=90°,∠B=50°,∴∠A=40°,∵∠ACB=90°,CD是斜边上的中线,∴CD=BD,CD=AD,∴∠BCD=∠B=50°,∠DCA=∠A=40°,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B′CD=∠BCD=50°,∴∠ACB′=∠B′CD﹣∠DCA=10°,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17.(2016秋•嵊州市期末)如图,△ABC中,AB=AC,D为AB中点,E在AC上,且BE⊥AC,若DE=5,AE=8,则BC的长度为2.【分析】由BE⊥AC,D为AB中点,DE=5,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得AB的长,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得BC的长.【解答】解:∵BE⊥AC,∴∠AEB=90°,∵D为AB中点,∴AB=2DE=2×5=10,∵AE=8,∴BE==6.∴BC===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注意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定理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1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以AC为斜边作Rt△ACE,又∠BED=90°.求证:AC=BD.【分析】连接EO,首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O=CO,BO=DO,即O为BD和AC的中点,在Rt△AEC中EO=AC,在Rt△EBD中,EO=BD,进而得到AC=BD,再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证出结论.【解答】证明:连接EO,∵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CO,BO=DO,在Rt△EBD中,∵O为BD中点,∴EO=BD,在Rt△AEC中,∵O为AC中点,∴EO=AC,∴AC=B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19.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M是AB边的中点,CH⊥AB于点H,CD平分∠ACB.(1)求证:∠1=∠2.(2)过点M作AB的垂线交CD延长线于E,求证:CM=EM;(3)△AEB是什么三角形证明你的猜想.【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AM=CM=BM,由等腰三角形到性质得到∠CAB=∠ACM,由余角的性质得到∠CAB=∠BCH,等量代换得到∠BCH=∠ACM,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CD=∠BCD,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EM⊥AB,CH⊥AB,得到EM∥AB,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HCD=∠MED,由于∠HCD=∠MCD,于是得到∠MCD=∠MED,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 CM=EM AM=CM=BM,于是得到EM=AM=BM,推出△AEB是直角三角形,由于 EM垂直平分AB,得到EA=EB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证明:(1)Rt△ABC中,∠ACB=90°,∵M是AB边的中点,∴AM=CM=BM,∴∠CAB=∠ACM,∴∠CAB=90﹣∠ABC,∵CH⊥AB,∴∠BCH=90﹣∠ABC,∴∠CAB=∠BCH,∴∠BCH=∠ACM,∵CD平分∠ACB,∴∠ACD=∠BCD,∴∠ACD﹣∠ACM=∠BCD﹣∠BCH,即∠1=∠2;(2)∵EM⊥AB,CH⊥AB,∴EM∥CH,∴∠HCD=∠MED,∵∠HCD=∠MCD,∴∠MCD=∠MED,∴CM=EM;(3)△AE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M=EM AM=CM=BM,∴EM=AM=BM,∴△AEB是直角三角形,∵EM垂直平分AB,∴EA=EB,∴△AEB是等腰三角形,∴△AE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各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已知在△ABC中,延长CA到D,使BA=BD,延长BA到E,使CA=CE,设P、M、N分别是BC、AD、AE的中点.求证:△PMN是等腰三角形.【分析】连接BM、CN,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到∠BMC=9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MP=BC,同理NP=BC,得到答案.【解答】证明:连接BM、CN,∵BA=BD,DM=MA,∴BM⊥AD,∴∠BMC=90°,又BP=PC,∴MP=BC,同理,NP=BC,∴MP=NP,∴△PMN是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ACB、△C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AB=∠CDE=90°,F 为BE的中点,求证:AF⊥DF,AF=DF.【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AF=BF=AE,DF=BF=AE,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BF=∠BAF,∠DBF=∠BDF,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AFD=2∠ABC,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证明:∵∠CAB=∠CDE=90°,F为BE的中点,∴AF=BF=AE,DF=BF=AE,∴AF=DF,∴∠ABF=∠BAF,∠DBF=∠BDF,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FD=∠ABF+∠BAF+∠DBF+∠BDF=2∠AB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45°,∴∠AFD=90°,∴AF⊥DF,综上所述,AF⊥DF,AF=DF.【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AE平分∠CAB 交CD于E,在DB上取点F,使DF=DE,求证:CF平分∠DCB.【分析】延长FE交AC于点G,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EG=ED,然后证明△CEG≌△FED,得出CE=FE,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ECF=∠BCF.【解答】解:延长FE交AC于点G,∵DE=DF,CD是斜边AB上的高,∴∠DEF=45°,∵∠DCB=45°,∴EF∥BC,∴∠EFC=∠FCB,∠CGF=90°,∵AE平分∠CAB,∠CGF=∠BDC=90°,∴GE=DE,在△CGE与△FDE中,,∴△CGE≌△FDE(ASA),∴CE=FE,∴∠ECF=∠EFC,∴∠ECF=∠BCF,∴CF平分∠DCB.【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涉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综合程度较高.23.如图,△OBD和△O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DB=∠OCA=90°.M 是线段AB中点,连接DM、CM、CD.若C在直线OB上,试判断△CDM 的形状.【分析】由△OBD和△O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ACB=∠ADB=90°,∠OBD=45°,由M为AB的中点,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到DM=AM=BM,CM=AM=BM,则CM=DM,∠MBD=∠MDB,∠MCB=∠MBC,理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得∠AMD=2∠MBD,∠AMC=2∠MBC,则∠AMD﹣∠AMC=2(∠MBD﹣∠MBC)=2∠OBD=90°,于是可得到△CD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解:△CD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OBD和△O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DB=90°,∠OBD=45°,而M为AB的中点,∴DM=AM=BM,CM=AM=BM,∴CM=DM,∠MBD=∠MDB,∠MCB=∠MBC,∴∠AMD=2∠MBD,∠AMC=2∠MBC,∴∠AMD﹣∠AMC=2(∠MBD﹣∠MBC)=2∠OBD=90°,即∠CMD=90°,∵CM=DM,∴△CD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同理可得:第2个图中△CD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灵活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是关键.24.(2010•渝中区模拟)如图①,已知点D在AC上,△ABC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M为EC的中点.(1)求证:△BM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将图①中的△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如图②所示,则(1)题中的结论“△BM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BM=EN=MC,DM=EM=MC,然后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以证明∠BMD=90°,所以△BM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延长DM交BC于N,先根据∠EDB=∠ABC=90°证明ED∥BC,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DEM=∠MCN,从而证明△EDM 与△MNC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DM=MN,然后即可证明BM⊥DM,且BM=DM.【解答】(1)证明:∵点M是Rt△BEC的斜边EC的中点,∴BM=EC=MC,∴∠MBC=∠MCB.∴∠BME=2∠BCM.(2分)同理可证:DM=EC=MC,∠EMD=2∠MCD.∴∠BMD=2∠BCA=90°,(4分)∴BM=DM.∴△BM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5分)(2)(1)题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延长DM与BC交于点N,(6分)∵DE⊥AB,CB⊥AB,∴∠EDB=∠CBD=90°,∴DE∥BC.∴∠DEM=∠MCN.又∵∠EMD=∠NMC,EM=MC,∴△EDM≌△MNC.(8分)∴DM=MN.DE=NC=AD.又AB=BC,∴AB﹣AD=BC﹣CN,∴BD=BN.∴BM⊥DM.即∠BMD=90°.(9分)∵∠ABC=90°,∴BM=DN=DM.∴△BM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0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练掌握判定定理及性质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25.(2011秋•昌平区校级期中)已知:如图△ABC中,∠A=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