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试探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试探
[摘要]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

课堂教学必须围绕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总目标来进行,重视学生活动的资源生成性,以使作为潜在的教学资源的学生活动能够以较为积极的姿态呈现出来。

我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从切实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构建学生主体地位(即“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出发,以教师为主导,以自学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突出教育、教学和发展的作用,运用整体原理,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必须优化教学目标,明白学习要求,确立学习的目的性;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教学方法,唤起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优化教学结构,注重学习迁移,拓展学生的延续性。

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过程最优化提高质量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少”、“慢”、“差”、“费”、“灌”、“搬”、“乱”的现象还很严重,“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教与学的效率都很低的局面尚未得到很好的改变。

有些课堂教学,教师总是下功夫讲清讲透规律性的知识,而不是下功夫去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去认识、理解和总结这些规律性的知识。

教师的讲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代替了学生的思考;教师注重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记住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在动脑思考中去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透过以上教学现象,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引向呆板化、程式化,使鲜活的教材内容变得干瘪枯燥,使活跃的课堂教学陷入烦琐的讲解分析之中,缺乏学生自学、自议、自结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地位被老师取而代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扼杀,也就更谈不上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为扭转上述局面,我们必须积极推行新课改,贯彻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优化教学过程。

所谓“优化教学过程”,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优化,用最短的教学时间,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很好地完成教学过程所应担负的任务。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呢?
一、优化教学目标,明白学习要求,确立学生的目的性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目标的关键;而教学目标的优化,则是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检查和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

没有教学目标的优化,便没有教学过程的优化。

所谓教学目标,是学科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是教学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可操作的指标。

由于时代的要求不同,教学目标也不同。

当前的教学目标呈多元化趋势,教学目标的繁多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对教育的期望,也说明过去的教学目标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然而许多教师面对如此繁多的教学目标,不知如何入手;有的追求面面俱到,以致目标达成度不高;有的目标定位过低,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凡此种种使课堂教学效益不高,广大教师深感疑惑。

因此构建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一步。

那么,如何优化教学目标呢?
一是要求教学目标要明确,要细化,要切合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切合小学生的实际,并通过课堂教学逐一实现。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段话一方面指明了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学科的显性任务,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个性”;另一方面又阐明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在语言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隐性的任务,
是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动力系统。

由此可知,语文教学必须以学习语言为主要目标。

二是要求教学目标应是多个层面的组合,它体现出对人的培养的全面要求,既要增长知识,又要培养能力,还要促进人的发展。

也就是要体现出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们在教学中,只有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使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兼顾,显性目标与潜在目标并重,基础目标与发展目标互补,形成和谐统一的立体教学目标框架。

在教学中我们要整体把握目标,统筹兼顾,科学地制订最佳的教学目标,力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优化的教学目标,要求全面、具体、适当、明确。

如《日月潭》一课,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看投影彩图后,朗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然后说说日月潭是在什么地方,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说日月潭很美丽。

2、重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并会用“美丽”一词写一句话,背诵课文第二段。

3、由“日月潭”想到祖国宝岛台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以上三条目标具体地从认识、技能、情感三方面展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既体现出一定的系统性,又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这样便于语文知识结构的形成。

再如教学《古井》一课,先启发学生根据预习质疑问难,然后提出:大家根据自己对课文的初步了解,你觉得学习这篇课文,应该从中学习到一些什么东西?也就是说学习本课的目的要求是什么?最后老师归纳,大家看,学这么几点好不好:1、认识文章的结构,给课文分段。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古井的品格精神。

3、学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借物喻人)。

4、根据个人情况,学习你所感兴趣的东西。

这样,学生就有明确的目的性,就能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环境是指对教学的发生、存在和发展产生制约和控制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因素的环境系统。

教学环境作为一处特殊的育人环境,它是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和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需要来组织和安排设计的,是各种有形“硬环境”和无形“软环境”的综合。

学校内部由教学设备、教学信息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因素构成的“硬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

由学校内部各种人际关系、课堂心理气氛、教与学的形式等因素构成的一种无形的“软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心理基础。

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熏陶着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而激发学习兴趣是营造良好心理教学环境的方法之一,根据不同的教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录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有不少由著名艺术家或专业人士朗诵的音频制品,有些还配有优美的音乐,听这样的朗诵,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是很高的艺术享受,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放录音,学生聆听课文录音,心潮会随着作者的情感激流而澎湃,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的民族自豪感会从心底油然而生,学生听完录音,对邱少云那种严守钢铁般的纪律和顾全大局的崇高精神深深感动。

从而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课文录音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听录音无声读,伴录音轻声读,跟录音试着读……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录音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深入分析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利用投影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投影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只要运用得当,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学习动机。

例如,在教学看图学文《桂林山水》时,本课虽是安排了彩墨画,但它局限在一个不大的画面上,集桂林众秀于一景,有些景物只能是若隐若现,为了使学生能兴趣盎然地学好课文,学文前,我就让学生观看了四幅幻灯片,当屏幕一亮,学生的注意力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在银幕上,清幽秀美、活灵活现的桂林山水清晰地映入学生的眼帘;啊,水平如镜清澈明净的漓江水,映照着两岸青山的倒影,真是太美了,尤其是那拔地
而起的群峰,千姿百态,错落有致,有的似骆驼伏地,有的如巨象俯饮,有的像老人安坐……真是太形象、太逼真了。

同学们看着眼前的美景简直入了迷,仿佛自己也荡舟漓江,进入了这连绵不断的画卷。

正是这直观、形象的幻灯,拨动了学生们的心弦,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唤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

此外,本课不仅画面生动,而且文字优美,但小学生无法通过形象的对比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水投影片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比较来感受漓江水的特点;制作出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山的投影片进行对比观察来理解桂林山的特点。

又如,教学《詹天佑》一课,通过自制幻灯片进行形象生动的演示,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进一步了解施工中开凿隧道和火车爬坡等问题。

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利用影视教学,加深学生学习兴趣
影视教学的优点是形象结合,生动直观,它能逼真地表现各种教学事物,具有广泛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先播放《飞夺泸定桥》的电视录像,然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结合刚看完的录像所呈现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一是“飞”,就是抢时间争速度,必须在敌人援兵的前面赶到泸定桥;二是“夺”,就是攻天险,不顾惊涛骇浪,不畏铁索高悬,不惧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向对岸消灭敌人。

这时再加以引导,学生就能深深地了解到红军战士“飞”的艰难,“夺”的艰险。

使学生被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

又如教学《鸟的天堂》时,通过播放录像镜头,使学生像置身于鸟的天堂的美景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可爱。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介绍时代背景及作者情况,讲述书中人物的故事,设置悬念,启发想象,激发情感,提出假设,运用实物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和谐、愉快、民主的课堂气氛,以真挚丰富的感情吸引、启发和激励学生,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情激学,使课堂上的教与学活动产生最佳效益。

这难道不是优化教学环境的结果吗?
三、优化教学方法,唤起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巴班斯基说,“教学方法是师生相互活动的途径与办法,师生相互活动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养、教育和学生的发展等各项目的。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确立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地主张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

因为教是为了学,教是为学服务的。

学是教的目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是否掌握,学生的智能、体力、心理品质是否得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否得到陶冶和培育,都不能以教师教的多少来制定,而要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是否学会学习来衡量。

实现教法的优化,就是把学生应掌握的科学学习方法转化为教法,使教师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教师在优选教学方法时,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会学生规律性的学习方法。

力求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归纳、自己分析、自己综合、自己多做一些探索性的实验,敢于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鉴别正误,作出评价。

这种学习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求异创新素质的培养和今后的事业将产生重大影响。

由此可见,教师的作用应不断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帮助他们不断发现和探索新的未知,要让学生懂得: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要比对知识的占有更为可贵,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

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教“学”,教学生“会学”。

学生如果学会独立学习,就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就能真正学得好了。

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人类知识总量急剧增加,不会学习就不能生存,学会
学习就等于学会生存。

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教学方法的优化,还要掌握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双重特征。

任何教学方法的确定和选择,都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我们应该根据教学本身所特有的规律性,确定和使用教学方法。

正如美国学者乔伊斯在《教学模式》中所指出的“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为适合所有的学习类型或学习风格而设计的”。

忽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拘泥于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破这种单一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实行教学方法的优化,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的需要。

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巴班斯基提出了六个原则:即所选方法必须符合教学原则;应适应特定的教学目的和目标;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要符合现有的条件和所规定的教学时间;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特长。

同时,优化教学方法还应考虑的是:要理顺两个“序”,落实三个“点”。

两个“序”指教学内容的“序”和学生认识的“序”,要把两个“序”统一起来。

三个“点”是: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抓住关键点(知识点)。

特别强调指出的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问题,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综合因素在一节课内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必囿于某一固定模式。

比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既可用情景教学法,也可用想象教学法。

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优美词句,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桂林山水景物,要求学生边观看边思考:现在我们正荡舟漓江,你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哪处景物?怎么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告诉别人?然后再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找出描写水特点最关键的语句,并加以欣赏。

此时,学生眉飞色舞,议论纷纷,不由自主打开课本学习起来。

学完《桂林山水》后,可诱发学生的想象:桂林山水如诗如画,那么迷人,若你们有机会投入桂林的怀抱,会做一些什么呢?学生立马展开想象,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有的说要当个小作家,讴歌桂林的奇山秀水;有的说要当个小画家,去描绘桂林的奇异风光;有的说要当个小小园艺师,把桂林点缀得更加美丽……这奇特的想象不仅表达了同学们的远大理想,而且更激发了同学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可采用“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强调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助。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小组学习和课堂讨论只是合作学习的两种形式。

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第二大段写小女孩五次划着火柴后出现的幻觉。

这段文字内容较长,为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讲读课文时采用分工合作学习方法:全班分成五大组,每一组阅读、讨论一次擦燃火柴的内容,然后大家交流学习体会,解答课文问题。

这样既深入掌握了课文重点内容,又达到了学生主动发展的要求。

四、优化教学结构,注重学习迁移,拓展学生的延续性
何克抗教授给教学结构一词所下的定义是:“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也就是指在完成每堂课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必备的各个教学环节相互结合而构成的教学体系。

它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体现。

所谓优化教学结构是指根据课型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使各个教学环节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之目的。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与课堂教学效益密切相关,要剖析和克服传统教学结构的弊端,掌握现代教学理论关于课堂教学结构的新理论、新技术。

教学中要把握好两个原则:第一,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有利于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要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新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在教师启发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第二,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确定课堂教学结构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活动的规律,要按照认识论和学习论的规律安排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这是极为重要的迁移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所学投向生活,投向社会,从而向生活、向社会索取所需要的更多的知识。

这是语文学科素质的必然。

因此,教师要注重知识的转化和迁移,拓展学生的延续性,优化发展状态,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
课外”。

让学生当学习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社会的小主人,从小培养主人翁精神。

这就要求在优化教学结构时,还要注意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本科扩展到各科,加强纵向、横向联系。

一是注意课前的整体感知。

即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掌握有关课文的感性知识,为学习这篇课文作整体感知。

在课前组织各样搜集、积累资料的活动,如图片展览、参观访问、人物生平介绍等,然后组织预习,让学生在课前掌握大量的感性知识,在初读课文中有个整体的深刻印象。

二是在课中重点突破的基础上,注意课后的延伸。

如学习鲁迅某篇作品,除了课前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掌握有关鲁迅的大量感性知识,对鲁迅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外,课后再组织有关的活动,如指导阅读有关鲁迅的文章。

举行读书会、演讲会、朗诵会等学科活动,通过课后延伸去加深对鲁迅的理解。

同时,课后延伸也是为了形成学生整体认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如指导学生围绕“爱护益鸟”“保护环境”等主题,搜集资料,写文章,办小报。

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发现问题,写成建议书,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的建议。

三是注意横向、纵向联系。

整个学科各册教材是一个整体,一册教材也是一个整体。

课文与课文之间,课文与其他各科或其他系统领域中有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横向、纵向比较,从而总结知识规律和降低教学难度,具有教学的开放性特征。

只要有利于教学,从电影、电视、课外读物中的有关知识,都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中运用,使学生在更大范围内,更广内容中猎取知识,开阔视野。

为了增加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可以把美术、音乐引进课堂,将艺术教育引进课堂,如运用朗诵、看报、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结构不拘一格,更开放些。

四是注重知识转化为能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经常运用旧知识,可以巩固旧有的暂时神经联系;而经过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综合,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又能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

如学习《少年润土》、《一分试验田》和〈〈我的心事〉〉三篇文章时,我从讲读课〈〈少年润土〉〉中给学生打好“抓住人物的特点”的写人四法的基础后,让学生学习《一分试验田》和〈〈我的心事〉〉,学生通过讨论,联系旧知,对照新课,于是认识到《一分试验田》一课,作者运用了两种写人方法,即通过写一件典型的事以及通过对彭总语言、行动的描写来表现彭总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特点。

而学习〈〈我的心事〉〉时,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独立分析写人四法之后,我引导学生选一件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事,以这位同学为主人公,运用写人四法编拟提纲,结果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以及他们自己归纳出来的学习方法中,都明显地反映出他们在本单元中学到的写人的知识。

至此完成了迁移过程,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这样不仅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素质,而且优化了学生的自我发展状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关键在于教法与学法的最优组合,最大限度地增加四十分钟的效益。

而课堂教学能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其前提条件是教师的素质。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业务进修、教研活动、教改实践与教育科研等途径,并采取有力的政策与措施,大力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掌握现代语文教学规律,把握优化方向,通过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来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切实实现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促进每个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刊《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广东省小学语文教研会出版,1989年第4期,1990年第6期,1991
年第5期,1994年第3期。

[2] 《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巴班斯基著,吴文侃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

[3]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熊开明编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4]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组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5] 《关于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聂海清,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8期。

[6]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997年5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