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总复习

合集下载

工资理论与薪酬管理考题及答案

工资理论与薪酬管理考题及答案

《工资理论与薪酬管理》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拉克计划199是由艾伦W拉克于1933年提出的,其基本原理类似于斯坎伦计划,都强调鼓励员工的合作与参与,只是在计算奖金支付基准时采用了更为复杂的公式。

拉克计划使用一个增加值公式来计算生产力,以拉克比率作为奖金发放的基准。

其计算公式为;拉克比率= 增加值计划参与人的雇佣总成本(薪金、工资、工资税和边缘薪酬)增加值=净销售额-原料成本、购买供给和服务的成本斯坎伦计划198该计划由联合钢铁工人工会的官员约瑟夫。

斯坎伦于1937年首次提出的,该计划最核心的特点在于强调员工的参与及合作,它通过手艺的分享与非配机制来推广员工间相互合作的管理哲学;同时推崇通过积极参与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达成一致,激励员工通过实现个人目标而实现团体目标;最终与员工分享由于他们的成本节省而带来的收益。

斯坎伦计划包括包括下列5个基本要素:合作理念(philosophy of cooperation)、认知(identity)、技能(competence)、融合系统(involvement system)和分享利润构成(sharing of benefits formula)等。

其核心是设计一个促进合作、参与和利润分享的新型的劳资关系和企业管理系统斯坎伦计划在分享收益时,一般通过计算斯坎伦比率作为奖金支付的基准,基本公式为:斯坎伦比率= 劳动成本/产品销售价值其中产品销售价值是销售收入和存货价值之和,斯坎伦比率较小时,说明劳动力成本较之于产品销售价值较低,这个比例越小,劳动力成本就获得了越多的节省,节省而来的收益就作为奖金分配给大家。

利润分享计划201利润分享计划是当公司达到利润目标时,将一部分利润作为奖金分配给员工。

利润分享计划一般是针对公司的全体员工,所以也可以作为组织奖励计划话的一种形式。

利润分享计划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现金现付制(Current Profit Sharing),即每隔一段时间(通常是按季度/年度),将一定比例(通常10%-15%)的利润作为奖金发给员工,其性质与一般的所谓的现金分红类似。

薪酬管理考试复习资料

薪酬管理考试复习资料

1、什么是报酬?报酬与薪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报酬是指员工为某个组织工作而获得的所有各种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薪酬是报酬的一部分,薪酬一般包括直接的货币性薪酬(其中包括固定部分和浮动部分两内容),但是不包括福利。

2、薪酬管理的难点?哪些是薪酬管理的重要决策?难点;要同时实现公平性、有效性和合法性;薪酬的外部公平性、薪酬的内部公平性、绩效报酬的公平性、薪酬管理过程的公平性。

薪酬管理中的重要的管理决策:薪酬体系决策、薪酬水平决策、薪酬结构决策、薪酬管理政策决策,。

3、什么是战略性薪酬管理?它与一般的薪酬管理区别何在?战略性薪酬管理实际上是看待薪酬管理职能的一整套崭新的理念,它的核心是作出一系列战略性薪酬决策。

是以企业发展战略为依据,根据企业某一阶段的内部、外部总体情况,正确选择薪酬策略、系统设计薪酬体系并实施动态管理,使之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活动。

战略性薪酬管理包括薪酬策略、薪酬体系、薪酬结构、薪酬水平、薪酬关系及其相应的薪酬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动态管理机制。

战略性薪酬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人力资源工作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有机体。

4、全面报酬战略的内涵是什么?美国全面报酬学会的全面报酬模型包括哪些内容?全面薪酬战略是指公司为达到组织战略目标奖励做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的系统。

它关注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帮助组织达到组织目标的行动、态度和成就,它不仅包括传统的薪酬项目,也包括对员工有激励作用的能力培养方案、非物质的奖励方案,等等。

“全面薪酬战略”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正确的奖酬计划组合,将传统的薪资项目和新型的奖酬项目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薪酬对于组织战略的支持功效。

美国全面报酬学会的全面报酬模型包括:组织文化、经营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薪酬、福利、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绩效管理与赏识和认可、开发和职业、发展机会),员工满意度,企业绩效结果。

5、什么是职位薪酬体系?职位薪酬体系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所谓职位薪酬体系,就是首先对职位本身的价值作出客观的评价,然后根据这种评价的结果赋予承担这一职位的人与该职位的价值相当的薪酬这样一种基本薪酬决定制度。

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考试重点)

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考试重点)

题型:一、单选:10题(10分)二、多选:15题(30分)三、名词解释:5题(15分)四、简答:5题(25分)五、论述:2题(20分)第一章工资与工资总额一、工资的定义:《1949年保护工资公约》中将工资定义为:““工资”一词系指不论名称或计算方式如何,由一位雇主对一位受雇者,为其已完成和将要完成的工作或已提供和将要提供的服务,可以货币结算并由共同协议或国家法律或条例予以确定而凭书面或口头雇佣合同支付的报酬或收入.”二、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亦称名义工资,即以货币表示的工资数量。

实际工资:指在消除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和捐税加重等因素以后,实际得到的工资,也可以理解为货币工资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

三、工资率与实得工资工资率:亦称工资标准,是按单位时间支付的工资数额。

实得工资:指根据劳动者的工资率和他提供的劳动量计算而得的工资.实得工资与实际实得工资的区别:实际实得工资是指实得工资扣除法规规定的个人统一缴费项目(如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和缴纳所得税后,可供个人支配,实际用作购买商品和劳务以及储蓄的工资。

可见,实际实得工资是小于实得工资的。

四、工资总额的组成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1、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自认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

2、有关社会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具体有:职工死亡丧葬费及抚恤费、医疗卫生费和公费医疗费用、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费、探亲路费、冬季取暖补贴等。

3、劳动保护的各种支出,具体有:工作服、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以及按1963年7月19日劳动部等七个单位规定的范围对接触有毒物质、矽尘作业、放射线作业和潜水、沉箱作业、高温作业五类工种所享受的由劳动保护费开支的保健食品待遇.4、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薪酬管理考前重点复习资料

薪酬管理考前重点复习资料

薪酬管理考前重点复习资料选择题1、量化薪酬变动范围有时候也会采用以中值为基础的薪酬变动比率计算方式,一般假定变动范围具有对称性,即中点距上下限的值相等,上半部分薪酬变动比率=(最高值—中间值)/ 中间值;下半部分薪酬变动比率=(中间值—最低值)/ 最低值。

2、薪酬满意度=获得经济性报酬和非经济性报酬的实际感受/ 期望值3、报酬分为两大类:1、分为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2、分为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

4、边际生产力薪酬理论的核心是证明,工资水平决定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5、效率薪酬理论认为,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是实际工资的函数。

6、魏茨曼主张将传统的工资制度改为分享制度,其核心是将固定的工资转变为与反映企业某些经营状况的指标相联系的收入。

7、比较比率(%)=实际基本薪酬/ 中值*100%8、薪酬区间渗透度是考察员工薪酬水平的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因为它反映了一位特定的员工在其所在薪酬区间中的相对地位。

9、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压缩递增法,压缩递增法的特点是在某一个工作年限阶段,实行一种幅度的递增,在另一个工作年限阶段,又实行另一种幅度的递增,避免了绝对值的快速增长。

名词解释1、全面报酬:报酬这一概念并非仅仅是一种金钱或者能够折算为金钱的实物概念,它还包括一些心理上的收益。

2、基本薪酬:指一个组织根据员工所承担或完成的工作本身或者是员工所具备完成工作的技能或能力而向员工支付的稳定性报酬。

3、可变薪酬:指薪酬系统中与绩效直接挂钩的部分,有时也被称为浮动薪酬或奖金。

4、间接薪酬:一般指非货币报酬,主要包括员工福利与服务。

5、薪酬管理:指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薪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过程。

6、职位薪酬体系:就是首先对职位本身的价值作出客观的评价,然后再根据这种评价的结果来赋予承担这一职位工作的人与改职位的价值相当的薪酬这样一种基本薪酬决定制定。

7、技能薪酬体系(技能薪酬计划):是指组织根据一个人所掌握的与工作有关的技能、能力及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支付基本薪酬的一种报酬制度。

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

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

1A一、工资的定义什么是工资?从形式上看,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以后,以货币形式得到的劳动报酬。

国际劳工组织《1949年保护工资公约》中将工资定义为:“‘工资’一词系指不论名称或计算方式如何,由一位雇主对一位受雇者,为其已完成和将要完成的工作或已提供和将要提供的服务,可以货币结算并由共同协议或国家法律或条例予以确定而凭书面或口头雇佣合同支付的报酬或收人。

”①这一定义,一是明确了工资的支付者和工资的收入者,支付者为雇主,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应统称为用人单位,工资的收入者,统称为劳动者或工资劳动者;二是明确了支付工资的依据,应是劳动者“已完成和将要完成的工作或已提供和将要提供的服务”;.三是明确了工资支付的方式,即不论名称或计算方式如何,均应以货币结算,即采取货币形式支付;四是明确了工资支付的标准,即应依照由共同协议或国家法律或条例的规定以及书面或口头劳动合同的约定。

2A(三)奖金奖金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包括:1.生产奖,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安全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奖提前竣工奖、外轮速遣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

2.节约奖,包括各种动力、燃料、原材料等节约奖。

3.劳动竞赛奖,包括发给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的各种奖金和实物奖励。

4.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

5.其他奖金,包括从兼课酬金和业余医疗卫生收入提成中支付的奖金等;1B薪酬是指雇员作为雇佣关系中的一方所得到的各种货币收入,-以及各种具体的服务和福利之和。

2B二、薪酬形式1.基本工资。

2.绩效工资。

3.激励工资。

4.福利和服务。

现代市场经济工资决定理论3A效率工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工人的生产率取决于工资率。

工资提高将导致工人生产率的提高,故有效劳动的单位成本(如工资、福利、培训费等)可能下降。

因此,企业降低工资,不一定会增加利润,提高工资也不一定会减少利润。

4A边际生产率工资理论均衡价格工资理论人力资本工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分享工资理论劳资谈判工资理论3B、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可归纳为如下四种。

第七章工资理论

第七章工资理论

中国企业福利的演变和发展
我国企业福利的发展历程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紧密相连的,在计 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的企业福利也经历了一次从 青虫到蝴蝶的蜕变。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福利的载体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奉行的是“低工资、高福利”的政策,由于当 时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济制度还不健全,企业福利就成了 社会福利的载体,起到了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作用。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期:不讨人喜欢的青虫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开始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企业在自 负盈亏的同时拥有了经营自主权,在“效率优先” 的指导原则下,企业福 利成为不讨人喜欢的“青虫”,企业办社会的现象已不多见,很多企业纷纷 甩掉了企业福利这个沉重的包袱,国有企业全方位的企业福利体系开始解体。 为了妥善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政府开始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将养老、 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几大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通过法规的形式确定下 来,并演变成现在的法定福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 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同时,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年12月6日劳动部发 布)第五条也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 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代替货币支付。” 针对一些用人单位在发放工资时以实物充抵的现 象,江西省政府近日出台规定指出,工资只能以 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等非货币 形式替代,违者最高可处以2万元的罚款。 货币工资也称为名义工资。
四、工资的基本原则



投入产出原则 按劳付酬原则 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增加工资原则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 市场调节工资原则 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

2007年山东省政府发布2007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以2006年 全省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2007年企业工资指导 线基准线为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6%,上线(预警线)增长 24%,下线增长8%。 2007年4月青岛市对外发布了2007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以本 企业2006年平均工资为基数,基准线为平均工资增长14%, 上线为平均工资增长22%,下线为平工资增长4%。

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重点)[1]

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重点)[1]

整理的匆忙,没有核查内容,仅供各位参考。

第一章工作与工资总额第一节工资的定义以及有关工资的几组概念一、(名词解释)工资的定义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以后,以货币形式得到的劳动报酬。

一是明确了工资支付者和工资的收入者,支付者为雇主,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应统称为用人单位,工资的收入者,统称为劳动者或工资劳动者;二是明确了支付工资的依据,应是劳动者“已完成和将要完成的工作或已提供和将要提供的服务”;三是明确了工资支付的方式,即不论名称或计算方式如何,均应以货币结算,即采取货币形式支付;四是明确了工资支付的标准,即应依照由共同协议或国家法律或条例的规定以及书面(劳动合同)或口头劳动合同的约定。

二、有关工资的几组概念(名词解释)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1、货币工资:亦称名义工资,即以货币表示的工资数量。

2、实际工资:~~与货币工资或名义工资相对称,是指在消除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和捐税加重等因素以后,实际的到得的工资;也可以理解为货币工资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

实际工资可用货币工资除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求得. (名词解释)工资率与实得工资1、工资率:亦称工资标准,是按单位时间支付的工资数额.工资率可以按小时、日、周、月、年分别规定.2、实得工资:是根据劳动者的工资率和他提供的劳动量而得到的工资。

第二节工资总额及工资总额组成一、工资总额及其计算(一)(名词解释)工资总额的概念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二、工资总额的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选择题)其中(四)津贴和补贴,具体包括以下六种1、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具体有:高空作业、井下津贴、流动施工津贴等;2、保健性津贴,具体有:卫生防疫津贴、医疗卫生津贴、科技保健津贴等;3、技术性津贴,具体有:特级教师补贴、科研津贴、工人技师津贴、中药老药工技术津贴等;4、年功性津贴,具体有:工龄津贴、教龄津贴、护龄津贴等;5、其他津贴,具体有:(1)直接支付给个人的伙食津贴;(2)合同制职工的工资性补贴;(3)书报费、上下班交通补贴以及洗理费等.第三节当前流行的“薪酬"概念一、(名词解释)薪酬释义(包括了福利)(下面是美国学者对“Compensation”一词的解释。

工资管理复习提纲已排版

工资管理复习提纲已排版

工资管理复习提纲已排版
一、工资管理的定义
工资管理是一种企业用于确定员工报酬水平的系统,它是一种有效的
工作薪酬系统,可以促进其员工的信心并有效地激励其工作热情,以便满
足企业的要求。

二、工资管理的主要功能
1.提供绩效考核:员工的绩效水平是用来决定工资的主要因素,因此
企业有必要制定一个有效的考核系统来评估员工的绩效。

2.提供职位报酬:企业要根据每个职位的职责,工作量和责任等因素,给予恰当的职位报酬,以保证员工的工作激情和满意度。

3.提供公平政策:企业应该在工资管理方面采取公平、公正的政策,
以保证员工的权利和享受的收入,防止存在不平等、歧视等问题。

4.促进工作关系:企业通过建立一个良好的工资管理机制,以保护员
工的利益,并促进企业和员工之间的良好的劳动关系,使双方都能受益。

三、工资管理的原则
1.劳动报酬的公平性原则:依据技能、贡献和能力,按劳分配报酬,
提供公平的报酬,保证不同员工之间的经济公平。

2.报酬的绩效发挥原则:企业应按照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向其发放
报酬,以此鼓励员工提高工作热情、改善工作表现。

3.报酬激励原则:企业可以采取激励政策。

薪酬管理复习重点

薪酬管理复习重点

薪酬管理复习重点第一章薪酬管理总论1.工资、薪酬、薪酬管理、战略性薪酬管理的概念答:(1)工资:企业依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企业薪酬的主要形式。

(2)薪酬:薪酬是人力资源激励最核心的因素;薪酬是反映各种本领的标尺;薪酬是各种工作回报中的一种回报;同时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成本。

薪酬概念的界定第一种:宽口径。

薪酬等同于报酬。

(不常见)第二种:中等口径。

薪酬是指员工获得的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支付的劳动报酬,也就是员工获得的所有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收入以及有形服务和福利。

(很多教程采用这种定义)第三种:窄口径。

薪酬仅仅包括货币性薪酬(基本薪酬+浮动薪酬),不包括福利。

(实践中,倾向于这种定义。

在本教程中,采用此种定义)有的场合是在广义上使用的,如薪酬目标、薪酬战略;有的场合是在狭义上使用的,如薪酬等级、薪酬幅度,即特指工资。

但在阐述工资问题时,多数情况下是在狭义的范围内使用的。

(3)薪酬管理: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得到的报酬总额、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这样一个过程。

(4)战略性薪酬管理: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眼,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激励人才脱颖而出,肯与企业长期奋斗,在企业得到长远发展同时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

核心:做出一系列的战略薪酬决策。

主要包括:(教材29页)2.薪酬的功能是什么?如何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功能?答:功能:员工方面:(1)经济保障功能;(2)心理激励功能;(3)社会信号功能企业方面:(1)控制经营成本;(2)改善经营绩效;(3)塑造和强化企业文化;(4)支持企业变革第二章薪酬水平及外部竞争性1.薪酬水平决策的主要类型及各自的优缺点答:(1)薪酬领袖政策(领先型薪酬政策)——成本高于平均水平优点:(1)吸引和保留高质量劳动力,减少招聘费用(2)产品和服务弹性较小,可通过提高价格,增加收入(3)有利于改进员工绩效,同时节省管理成本(4)减少劳动纠纷,提高公司的形象和知名度2、市场追随政策(市场匹配政策)——市场平均水平★市场追随战略是竞争者常用的方式。

工资管理学总复习

工资管理学总复习

工资管理学复习材料1.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包括()A.工资B.社会保险C.职工福利D.股息收入2.劳动力市场对妇女的歧视,其原因不包括()A.雇主的歧视B.关于妇女社会地位的传统观念C.文化上的歧视D.等级制度3.对职工在特殊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下的特殊劳动情况,以及在特定条件下额外生活费用的支出给予合理补偿的一种工资形式是()A.福利B.工资C.津贴D.奖金4.从工资等级制度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劳动者的工资等级是根据他们的()A.劳动的质量来确定的B.劳动的数量来确定的C.技术等级来确定的D.劳动等级来确定的5.根据不同岗位、职位、职务对劳动技能的要求,同时兼顾员工所具备的劳动技能水平而确定的工资是()A.职务工资B.岗位工资C.职位工资D.技能工资6.根据经验,我国的积累率一般在25%为宜,最高不应突破()A.30%B.35% C.40% D.50%7.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表示()A.差距相对合理B.分配相对平均C.分配完全平均D.收入差距较大8.下列各项不属于资本分配额内容的是()A.盈余分配B.利息支付C.人工费用D.折旧费9.企业人工费占企业净产值的比率是指()A.人工费比率B.劳动生产率C.劳动分配率D.产值分配率10.全国性公司、计划单列企业集团,无论实行何种工资调控方式,其工资总额的增长要严格遵循()A.同经济效益挂钩原则B.两个低于原则C.同价值量挂钩原则D.工资弹性计划原则11.国家预算属于国民收入的()A.再分配B.初次分配C.市场分配D.价格调整12.非企业单位职工工资来源并形成于()A.国民生产总值的再分配B.国民收人的初次分配C.国民生产总值的初次分配D.国民收人的再分配13.工资的边际生产率理论的提出者是()A.马歇尔B.克拉克C.凯恩斯D.庇古14.非企业单位职工工资来源并形成于()A.国民生产总值的再分配B.国民收人的初次分配C.国民生产总值的初次分配D.国民收人的再分配15.工资的边际生产率理论的提出者是()A.马歇尔B.克拉克C.凯恩斯D.庇古16.适用于技术工种工人的职能型工资制是()A.职称等级工资制B.职务等级工资制C.岗位等级工资制D.技术等级工资制17.经营者年薪收入中的基本收入采用()A.分季度预付B.分月预付C.分次预付D.分年预付18.不属于影响企业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有()A.企业的负担能力B.企业的经营战略与价值观C.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D.员工的技能19.下列属于福利存在原因的是()A.政治需要B.工会的压力C.情感需要D.税收优惠的考虑20.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最为通用的一种薪酬政策,采用这一薪酬政策的企业必须坚持做好市场薪酬调查工作,以确切掌握市场薪酬水平的变动情况。

工资管理学复习资料

工资管理学复习资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产业之间的工资差别的形成原因有(BCDE)A垄断行业的存在 B熟练劳动力所占的比重 C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D不同部门所处的阶段 E 产业部门的工会化程度1。

岗位工资制的形式主要有(AE )A一岗一薪制B计时工资制C计件工资制D绩效工资制E一岗数薪制1工作评价的方法主要有(BCDE )。

A.序列法B。

排列法 C.要素比较法D。

分类法E。

计点法1确定职工年功工资的主要依据包括(ABC)。

A职工年龄B劳动技能C本企业工龄D劳动强度E年度劳动贡献1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主要有(ABCD )A普通教育B职业技术教育C卫生保健D劳动力流动 E 缴纳养老保险费1目前政府对企业工资总额的调控方式有( ABC)A计税工资 B功效挂钩C在“两低于”原则下自定工资总额 D奖金制度1下列哪些情况视同提供了正常劳动(ABCD)A依法形式选举权或被选举权 B出任人民法庭证明人C出席劳动模范大会 D 出席工会会议1企业工资工作体系由(BCD )部分组成A最低工资 B劳动定额 C工资等级制度 D工资形式1。

确定员工生活费用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E)。

A员工基本生活需要B养育子女费用C赡养父母D员工自身提高科学文化水平E物价水平1。

期股与期权有在(ACDE )的等方面区别A购买时间B购买地点C适用范围D约束机制E获取方式E、市场工资率理论8。

艺术结构工资制在工资构成上分为(ABC )A艺术专业职务工资B表演档次津贴C演出场次津贴D负任目标津贴E奖金1下列不应作为最低工资组成部分的有(ABCDE )A加班加点工资B特殊工作环境津贴C非货币性伙食补贴D货币性住房补贴E、法律规定的保险福利待遇1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主要有(ABCD)A普通教育 B职业技术教育C卫生保健 D劳动力流动 E 缴纳养老保险费1现代市场经济工资决定理论主要有(ABCDE )A边际生产率工资理论B均衡价格工资理论C人力资本工资理论D分享工资理论 E 效率工资理论2.职业之间的差别的形成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ABD )A补偿性工资差别B非补偿性的工资差别C稀缺性工资差别D非竞争性工资差别1广义的工资制度包括(ABCDE )A等级制度B升级制度C定级制度D各种工资形式E工资管理体制8。

2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复习要点

2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复习要点

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1结算并由共同协议或国家法律或条例予以确定而凭书面或口头雇用合同支付的报酬或收入。

2)工资定义内涵(工资含义):一是明确了工资的支付者和工资的收入者。

支付者为雇主,收入者为雇员。

二是明确了支付工资多少的依据,应是劳动者“已完成和将要完成的工作或已提供或将要提供的服务”。

三是明确了工资支付的方式,即不论名称或计算方式如何,均应以货币结算并支付报酬或收入。

四是明确了工资支付的标准,即应依照由共同协议或国家法律或条例的规定以及书面或口头劳动合同的约定。

23的工资;也可以理解为货币工资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

45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

6、工资总额构成包括:①计时工资②计件工资③奖金④津贴和补贴⑤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组成。

782)按我国目前的统计口径,人工成本费用应包括:①工资总额②职业福利费③教育经费④社会保险费⑤失业保险费⑥劳动保护费9、工资在形式上,都是劳动者以货币形式得到的劳动报酬,企业单位职工和非企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来源和工资形成是不一样的。

企业职工工资来源并形成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非企业单位职工工资来源并形成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10、再分配的途径有多种,包括:①国家预算②劳务费用③价格调整④银行信贷11、工资的性质1)社会主义工资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是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2)社会主义工资仍然是劳动力的价格,即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3)工资是劳动者实现其劳动力个人所有权的经济形式上述三种解释,如以工资是不是劳动力价格来划分,实际上又可以归并为两种解释,即一种认为工资是劳动报酬,另一种认为是劳动力的价格。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格。

12、工资除了经济意义上的概念外,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还有一些其他意义上的概念:1)工资是一种心理概念,因为工资是个人与企业间的一种心理契约;2)工资是一种社会概念,因为工资在企业内和社会上,是一种地位的象征;3)工资是一种政治概念,因为企业、工会、群体和雇员个人全都运用他们的力量来影响工资;4)工资是一种公平概念,所谓公平就是分配的公正,也就是报酬应与贡献成比例;5)工资是一种多学科概念,因为工资可分别由不同的学科来加以研究。

06091薪酬管理复习资料(二)

06091薪酬管理复习资料(二)

《薪酬管理》复习资料二一、客观题1、国地上能行的薪酬管理体系主要有三种,其中以职位薪酬体系的动用最为广泛。

2、可变薪酬可划分为知期可变薪酬和长期可变薪酬。

3、企业内部的薪酬结构实际上反映了企来对职位和技能价值的看法。

4、从经济角度来说,薪酬实际上就足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5、收益分享计划的创始人是约瑟夫·斯坎伦。

6、经济报酬与非经济报酬的之间的界限是,某种报酬是不是金钱形式提供的。

7、从心理角度来说,薪酬是个人和组织之间的一种心理契约。

8、全面薪酬战略摒弃了原子有的科层体系和官僚结构,以客户满意度为中心,鼓励创新精神和持续的绩效改进,并对娴熟的专业技能提供奖励,从而在员工和企业之间营造了一种双赢的工作环境。

9、失业保险属于社会保险。

10、退休保险属于集体保险。

11、技能薪资计划通常可划分为深度技能薪资计划和广度技能薪资计划两种。

12、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员工福利的成本不断提高,在总薪酬中所占有批重了不断加大,全面薪酬管理的思想被明确提了出来。

13、职位薪资体系是一种以职位为基础的来确定员工基本薪酬的方式。

14、最为常用的定量职位评价方法是要素计点法。

15、全面薪酬战略实际上是企业经营战略、财务战略以及组织文化的一种延伸,它强调薪酬管理是与组织的战略联系在一起的。

16、在每年年底调薪时,考虑下一年度全年当中市场薪酬水平的变动走势,然后大体根据预测到的下年年初时的市场平均薪酬状况,来确定本企业下年度全年的薪酬水平。

这样的外部竞争性决策属于拖后政策。

17、适用范围最狭窄的能力模型是职位能力模型。

18、最终为经营单位确定下来的经营绩效指标最好保持在5-8个。

19、技能薪资的管理重点不再是限制任务安排,确保工作任务的安排与职位等级保持一致,而是要把重点放在如何中最大限度的利用员工已有的技能方面。

20、长期绩效奖励计划的绩衡量周期在1年以内。

21、弹性福利计划的最重要特征是个性化、可选性。

《薪酬管理》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薪酬管理》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薪酬管理复习题第一章薪酬管理概述一、单项选择题(A)1.工资理论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是A.生存工资理论B.工资基金理论C.工资差别理论D.均衡价格工资理论(A)2.工资基金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约翰·穆勒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约翰·贝茨·克拉克(C)3.阐释了岗位工资制度的理论依据是A.生存工资理论B.工资基金理论C.工资差别理论D.均衡价格工资理论(A)4.洛夫等经济学家发展并完善了A.效率工资理论B.制度学派工资理论C.知识资本理论D.生存工资理论(A)5.整体薪酬构成中,属于保障薪酬的是A.基本工资B.奖金C.福利D.津贴二、多项选择题(ABCDE)1.基本薪酬的特点包括A.常规性B.结构性C.等级性D.固定性E.基准性(ABCD)2.整体薪酬的理念包括A.整体理念B.客户理念C.业绩理念D.个体化理论E.效益理念(ABCDE)3.整体薪酬的构成包括A.保障薪酬B.激励薪酬C.薪酬的替代品D.薪酬的补充E.薪酬的柔性部分(BCD)4.薪酬管理的目标包括A.透明性B.有效性C.合法性D.公平性E.激励性三填空题1.报酬是指员工从企业那里得到的作为个人贡献回报的他认为有的各种东西,一般分为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

1.价值2.从薪酬支付的主客体而言,薪酬支付的客体是。

2.雇员3.19世纪后期,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3.财富的分配4.洛夫等经济学家发展并完善了。

4.效率工资理论5.制度学派则是从的角度研究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

5.现实四名词解释1.薪酬:是报酬体系的一部分,是指员工从企业那里得到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收入,相当于经济报酬部分。

2.基本薪酬:基本薪酬又称基本工资,是指一个组织根据员工所承担或完成的工作本身或者是员工具备的完成工作的技能或能力向员工支付的稳定性报酬。

薪酬福利管理(期末复习)

薪酬福利管理(期末复习)

1.分享经济理论:分享经济是一种劳动的单位成本随着就业的增加而下降的经济,也就是一种劳动的边际成本(MCL)小于劳动平均成本(ACL)的经济。

2.韦茨曼分享报酬制度三种方式:产品工资、收入分享、利润分享。

(收入分享可能会产生劳动的边际成本和劳动的平均成本之间最大差)3.企业人工费用:也称用人费(人工费)或人事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和支付给职工的全部费用。

按照国际惯例,人工费用应包括为雇佣职工所发生的一切费用.4.企业人工费用与企业人工成本费用按照国际惯例是一致的。

5.我国企业的人工费用构成:(1)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含不在岗职工生活费)(2)社会保险费用(3)住房费用(4)福利费用(5)教育经费(6)劳动保护费用(7)其他人工成本。

6.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人事档案关系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劳动报酬、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劳动报酬。

7.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企业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等。

8.不在岗职工生活费:企业支付给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但仍由本企业保留劳动关系职工的生活费用。

9.影响企业支付能力的因素:(1)实物劳动生产率(2)销货劳动生产率(3)人工费用比率(4)劳动分配率(5)增加值劳动生产率(6)单位制品薪资(7)损益分歧点10.薪资水平公式重要原则:生产率的增长先于薪资的增长。

11.人工费用比率=人工费用/销货额=人工费用/职工数÷销货额/职工数12.实物劳动生产率:某一时期内平均每一职工的产品数量。

它是衡量企业人工费用支付能力的一般尺度。

13.销货劳动生产率:某一时期内平均每一职工的销货价值,它是衡量企业人工费用支付能力的一般尺度。

14.人工费用比率:是指企业人工费用占企业销售额的比重,也可以说是企业人均人工费用占企业销售劳动生产率的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工资理论基础第一章工资与工资总额1、P3工资——劳动者付出劳动以后,以货币形式得到的劳动报酬。

四个方面理解:明确支付者和收入者,支付依据,支付方式,支付标准。

(名词解释)国际劳工组织对工资的定义说明什么?1、明确了工资的支付者和工资的收入者;2、明确了支付工资多少的依据;3、明确了工资支付的方式;4、明确了工资支付的标准工资的经济职能的主要体现?1、工资的强制性;2、工资的激励性;3、工资的调节性。

2、P4货币工资——名义工资,以货币表示的工资数量。

(名词解释)实际工资——货币工资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实际工资=货币工资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名词解释)工资率——工资标准,是单位时间支付的工资数额。

(名词解释)实得工资——根据劳动者的工资率和他提供的劳动量计算而得到的工资。

(名词解释)工资水平——指一定区域和一定时间内工资劳动者平均工资的高低程度。

(名词解释)工资水平的重要性1、在宏观上,工资水平是间接反映工资总额的指标;2、在微观上,在企业附加价值增长额一定下,工资水平的高低与增长快慢直接决定了劳动分配率的高低,同时也决定了工资分配率的高低;3、由于工资的劳动报酬性质,所以不同地区、产业、职业之间,通过工资水平表现出来的工资差别,也就成为指导、调节劳动者的劳动力生产、再生产和流向的价格信号;4、工资是职工生活的主要来源,所以工资水平的高低和增长快慢直接决定了劳动者生活水平的高低和增长快慢,并进而影响着劳动者劳动力再生产的质量、劳动积极性的高低,以及对经济体制改革所持的态度;同时也是检验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3、P5工资总额——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名词解释)P6计时工资——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计时工资它包括哪4个方面:1,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2,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工资,3,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4,运动员体育津贴工资总额的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P7津贴和补贴——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津贴:是对职工在特殊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下的特殊劳动消耗,以及在特定条件下额外生活费用的支出给予合理补偿的一种工资形式。

(名词解释)P9-10薪酬形式: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激励工资、福利工资及非货币收益。

非货币收益包括哪些方面?包括赞扬与地位、雇佣安全、挑战性的工作和学习的机会、可能还包括成功地接受新挑战以及与有才华的同事一起工作的自我满足感。

工资管理职位的职责是什么?全面负责工资分配的设计及日常工资分配的事务性工作。

第二章现代市场经济工资决定理论8、P14边际生产率工资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 贝茨 克拉克提出的,这个理论被公认为是对长期工资水平所做的最令人满意的解释。

9、P20买方垄断(劳动力供过于求)下的工资率。

按低于边际产品收益的价格支付工资。

10、P22均衡价格工资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经济学家阿弗里德 马歇尔。

11、P25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者是西奥多•舒尔茨。

人力资本投资就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本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

一般来说,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构成了人力资本。

P25-26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有哪四种?普通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劳动力流动、卫生保健13、P28(第三段)效率工资理论的基本含义工人的生产率取决于工资率。

工资提高将导致工人生产率的提高,故有效劳动的单位成本可能下降。

工资可作为增加利润的有效手段。

P28 效率工资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刺激效应、逆向选择效应、劳动力流动效应、社会伦理效应。

P31 1984年,马丁韦茨曼《分享经济》一书出版,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P32 (最后一段)分享工资理论的应用一般被用于企业内部工资分配或收入分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内部相对独立核算团队的工资总额P34 庇古的范围论(了解图解、P35第一段到第四段)P36-P37交涉范围的决定因素及其论点生活费用观点、支付工资的能力、工资应随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动、支付比较的工资率、高工资促进经济繁荣、全国性的“关键性的集体协议”的影响、习惯于货币工资的增长,以改善生活、政府可以规定工资和价格指数第三章社会工资差别14、P41工资差别表现的类型(3种划分)将以工资为收入的劳动者个人特征作为依据进行划分、工作性质、所处的群体P42基尼系数:是一条45°线和洛伦茨曲线之间的面积,同整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之比。

(名词解释)15、P43(第二自然段)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均;在0.2-0.3之间,表示收入分配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表示差距相对合理;在0.4以上,表示收差距较大;在0.5以上为差距悬殊。

16、P45-46产业之间工资差别的形成原因(共五点)1、在一个产业部门的劳动力中,熟练劳动力所占的比重是影响产业之间工资差别的重要因素2、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3、不同产业部门所处的发展阶段是影响产业部门之间工资差别的第三因素4、产业部门工会化程度高低5、各产业部门所处的地理区域17、P48补偿性的工资差别:以高工资补偿恶劣的工作条件而形成的工资差别。

(名词解释)补偿性的工资差别有两种:一种是补偿恶劣的工作条件而形成的,一种是由于补偿工人训练费用的差别而形成的。

18、P49非补偿性工资差别——也称竞争性的工资差别,是指在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和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者由于劳动能力的差别而形成的工资差别,在实际生活中,它表现为不同质的劳动者在劳动技能上的差异,又称技能性的工资差别。

(名词解释)形成原因(两个原因)首先是劳动者体力与脑力的差别,其次是有些职业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进入的。

19、P49-50非竞争性的工资差别—垄断性的工资差别,是指同质或不同质劳动者之间的流动受到限制,进而使从事某一职业或处于某一阶层的劳动者获得了其它劳动者不能参与竞争的垄断地位而形成的工资差别。

(名词解释)非竞争性的工资差别形成原因(两个)一是自然界力量的限制,二是非自然力量的限制,三是即使是同类职业之间也会存在工资差别。

第四章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20、P53-54马克思按劳分配学说的核心内容1、按劳分配的是社会总产品中经过扣除后的那部分消费资料。

2、消费资料分配的同一尺度是劳动。

3、按劳分配的实质是同量劳动相交换。

4、按劳分配是一种“进步”是一种平等,5,按劳分配是物质的生产条件属于劳动者自己集体财产的结果。

P54-55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原则的确立:最先把科学按劳分配理论付诸实践的是列宁,斯大林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1、P57-58以市场工资率进行按劳分配的步骤有哪些?1、在具有统一性、开放性的劳动力市场上,形成各种不同职业以及同一职业内不同等级的劳动力价格,即市场工资率,亦称均衡工资率。

为按劳分配奠定了市场基础。

2、作出劳动供给的质和量的选择3、按质定价4、劳动计量5、按量付酬22、P62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个人收入分配政策: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P62-63 全面贯彻按劳分配政策,应把握的基本精神有哪些?1、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企业和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妥善经营先富起来。

2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3、必须在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4、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23、P64为什么工资分配政策必须体现效率优先的原则?1、是工资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2、是实现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关键环节。

3、在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企业按效率支付工资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第二单元政府宏观调控第五章政府监控指导工资管理体制:是工资管理体系的制度化,它是一个包括工资管理决策体系、调节体系和组织体系在内的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名词解释)24、P70-71企业工资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

1、市场机制调节2、企业自主分配3、职工民主参与 4、政府监控指导P71 关于政府监控指导的目标,可以概括为:调控工资总水平;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指导和规范企业分配行为。

25、P72工资指导线制度的作用(目的)是什么?目的在于引导城镇各类企业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基础上适度增加工资,为企业确定工资水平提供依据;使企业的工资微观决策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持协调统一,以达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及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目标。

工资指导线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调控企业工资总量、调节工资分配关系、规划工资水平增长、指导企业工资分配所采用的一种制度。

(名词解释)P72-73 工资指导线的基本内容(共四点)1、经济形势分析2、工资指导线意见3、工资指导线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4、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实行不同的调控办法P75 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是劳动保障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为促进企业建立人工成本自我约束机制而采取的指导性监控措施。

26、P77 (第二段)最低工资——是工人维持生存和延续后代费用的价格,其构成包括:维持工人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费用;延续公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费用;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P78 (第四段)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P78-79 不作为最低工资组成部分1、加班加点工资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3、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4、通过贴补伙食、住房等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收入27、P79 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

28、P79(倒数第三段)最低工资的确定和调整29、P80用人单位应在工资标准发布的10日内将该标准向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公示。

恩格尔定律:一般说来,食物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小,生活越富裕;所占的比重越大,生活越贫困。

(名词解释)恩格尔系数:食品开支与家庭消费支出总和之比。

一个家庭在食物上面的支出会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耗费在食品上的支出比例会减少。

(名词解释)P82 (第六段)工资集体谈判——也称工资集体协商,它是由雇主代表组织一方同劳动者代表组织一方,就劳动者的年度工资增长水平及其他工资福利问题进行平等协商、谈判,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并将一致意见签订为专门的工资契约或作为专门条款列入集体合同,作为约定期限内签约双方处理工资分配的行为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