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中国的近代政治历史简介

中国的近代政治历史简介

中国的近代政治历史简介中国近代政治历史是中国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一段重要时期。

这段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和转型,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代中国政治历史可以追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引发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危机。

随着外国列强不断侵略割据,中国的封建王朝逐渐失去了统治的合法性。

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导致了中国的旧王朝更加脆弱,令人士气低落。

这场战争引发的一系列运动加剧了人们对政治改革的呼声。

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反封建的政治团体。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随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成为了临时大总统。

然而,中国政治的混乱和动荡并没有结束。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经过长时间的斗争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取得了全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毛泽东成为新中国的首任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一直处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这些运动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伤害。

1978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中国开始引进市场机制,加强经济建设,并逐渐开放对外交流。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实力大幅增长,国际地位也逐渐提升。

在中国近代政治历史的演变中,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繁荣和民众的福祉。

然而,中国政治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治理体制的改革、社会不平等的问题等。

总之,中国的近代政治历史是一个动荡而复杂的时期,充满了政治运动、改革和革命。

这段历史对中国的政治现状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变革,这些变革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人通过多次尝试来实现近代化,并逐步发展成今天的中国。

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1861年,清朝重臣奕劻上奏朝廷,提议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提高国力。

此后,洋务运动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洋务运动的成果之一是清朝建立了现代化军队,并大力装备新式武器,打造自己的海军舰队。

然而,洋务运动也面临很多困难,因为中国社会封建习俗重,难以完全融入新的现代思想,洋务运动也在封建观念下逐渐失败。

辛亥革命:中国封建政治的终结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变革的重要事件,由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于1911年发动的反清起义。

这场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宣告新中国的开端。

辛亥革命引发的革命浪潮,加速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此后,中国开始了自我建设,进行一系列改革,包括从经济到教育各方面的大力发展。

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另一个重要事件,这场运动主要发生在20世纪初,主张西方现代思想,反对旧文化和儒家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

在新文化运动中,一批年轻的知识分子站起来批判旧思想,提倡与时俱进,并且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化思想。

新文化运动不仅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现代建设的进程。

因为只有在思想上解放,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进步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四运动:推动国家意识觉醒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以学生为主体的抗议运动。

这场运动由一群年轻的学生发起,反对外来势力,并呼吁民族独立、民主自由。

这场运动显示了年轻一代对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让中国人意识到,仅仅拥有现代科技还不足以让国家在世界地位崛起,必须有一种强大的国家意识,才能在全球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因此,五四运动成为国民意识觉醒的标志,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总结通过这几个重要的政治变革,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向前迈进了一步。

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1.政权演变:
晚清时期(1840-1912年) 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7年)
民国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年)
2.革命时期划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
新民主主义个革命时期(1919-1949年) 3.近代化历程:
孕育阶段:1840-1860年 启动阶段:1860-1895年
私有制
社会 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 经济主张 绝对平均主义
1859年为改革内发政展, 衰弱时期 私有制
学习西方,发展工商 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群众基础 作用 相同
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利益 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
和要求,群众基础广泛 要求,群众基础薄弱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 未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
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农民反应不积极
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近代化:(现代化或资本主义化) 核心:工业化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封建主义转向资本主义
从政治制度看: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 近代工业: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工业部门
中国资本主义的三种形式
【知识梳理】 1.政治上(读本P38)
鸦片战争 (1840-1842、英) (原因、结果、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民阶级)
(主要史实、纲领、新特点、作用及局限性) 2.经济上(读本P38)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原因、标志、影响),中国经济开始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思想上: 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海国图志》)
4.社会生活上: 生活习俗变迁
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 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特色(中西合璧)

中国民主发展历程

中国民主发展历程

中国民主发展历程中国民主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包括革命、战争、政权更迭和改革开放等。

以下是中国民主发展历程的详细描述:1.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和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2. 民主实践尝试(1912-1949年):在中华民国的早期,国民党领导的政府试图推行民主改革。

然而,由于内战和外部压力的影响,这些努力并没有取得持久的成功。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在这个时期,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和集体化的农业,民主权利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4.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黑暗时期,它导致了社会动荡和大规模的政治迫害。

在这个时期,民主权利受到了严重的压制。

5. 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个时期,中国逐渐放开了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经济,并开始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

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政治体制的改革发展相对较慢。

6. 法治建设(1990年至今):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加强了法治建设。

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逐渐得到加强,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的原则也得到了重视。

7. 党内民主(2000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推行了一定程度的民主改革。

党内选举和决策程序逐渐透明化,党员的参预度得到了提高。

8. 基层民主建设(2000年至今):中国在基层社会组织和决策中加强了民主建设。

村民自治和社区参预的程度得到了提高,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推行了民主决策和公众参预的实践。

总结起来,中国民主发展历程经历了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重要阶段。

在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发展,但在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民主权利的保障方面仍面临挑战。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现在
的中国政治制度变迁和政治发展的历史过程。

这段时间内,中国政权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和事件,包括清朝的衰落和终结,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共党的崛起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等。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开始走向衰落,内外交困。

在这个
时期,一系列的变革思潮涌现,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

然而,这些变革努力并未取得成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成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然而,中华民国面临着民族分裂、军阀混战等问题,政权并不稳定。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了革命的斗争。

1949年,中共党获得全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成为首任主席。

建国后的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和改革。

1950年代实
施的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1966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直
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改革,都对中
国的政治发展和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史的重要特点是政权更迭频繁,社会转型剧烈,国家建设与政治改革的相互影响。

近年来,中国的政治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挑战,如政治体制改革、权力运行机制的完善、社会治理等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政治方面

中国近现代史政治方面

中国近现代史政治方面
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时期和事件:
1.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
大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这次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政治面貌,开启了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新篇章。

2. 北洋政府和军阀混战时期(1912-1928年):辛亥革命后,
中国政局不稳定,各地军阀割据,政府无力掌控全国。

北洋政府成立后,失败于镇压各地军阀,中国陷入混乱。

3. 国共合作与平日政府时期(1928-1949年):中国共产党与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进行了一段合作,两党联合推翻了日本侵略者。

但是随后国共双方在国内权力分配上产生了矛盾,最终爆发了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建立。

4.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
上一次重大的政治运动。

由毛泽东发起,旨在清除资本主义思想和传统文化,重塑革命意识形态。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遭受巨大破坏,大量知识分子被迫害,国家陷入混乱和动荡。

5. 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
重要政治事件。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实行了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改革措施,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并成为全球第
二大经济体。

这些政治事件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发展和国家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近代政治

中国近代政治

1、鸦片战争(1840——1842)与《南京条约》:①、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国商定(协定关税)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的激化(2)、进程: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3月,洪秀全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

其政治影响: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1853年,北伐,林凤祥,李开芳,失败,为西征胜利牵制了大量敌军。

西征、东征,军事上达到全盛。

(3)、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①、内容:A、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分配方式,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分配方式: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的产品分配原则。

C、理想目标: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②、评价:①、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②、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③、但是这个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

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施过。

(4)、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⑴、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⑵、内容: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⑶、评价: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稿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稿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稿且不用太多宏大的叙述: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是中国国家构建、发展和完善其立宪政体的历史过程,始于中国近代的起义活动及随之而来的民族独立与解放斗争,结束于共产党在1949年建立新中国。

近代政治发展史也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1840年~1912年,此时中国社会面临着从封绅制度向君主立宪制度改革的挑战。

1840年,外族侵略国家,中国社会深受打击,同时南北分裂、内部动乱日益加剧,人民苦不堪言。

1861年,洪秀全率领军民起义,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维新运动。

1894年,陈独秀等头领组织的辛亥革命引起了广泛的民众示威抗议,结束了清朝的统治。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获得了胜利,满清统治结束,中华民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的立宪制度改革进程。

第二阶段是1912年~1937年,也是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的一个特殊时期。

而在乱象中,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革命英雄孙中山,首先通过发表《声明》表明:中国不甘拜倒在外族征服之下,必须重振民本国治原则,以实现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

1919年,孙中山先生发表的《中国常规政府纲领》构成了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础。

同时,孙中山发起的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土壤种下了反抗帝国主义殖民地和统治集团的种子)以及“三民主义”等思想活动,加强了国家力量,把中国文化熠熠生辉,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最后一阶段是1937年~1949年,这段时期是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上最具历史特色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重要阶段。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自南京大屠杀起,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展开了全面的战争。

1937年~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抗日全民解放军特殊部队荣誉勇敢抗击,在不可避免的牺牲中展示出面对强大侵略者的卓越勇气。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社会及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在历史的舞台上发挥了改革的重要作用。

最终,在中国人民的坚定斗争下,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正式建立了新中国,把中国从一个受殖民者的命运中解放出来。

中国近代政治时间事件

中国近代政治时间事件

评价
历史功绩
和深入人心。 2、建立中华民国。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局限性: 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没有完成革命任务。
教训: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思考:怎样理解三民主义?
与三大革命的关系如何?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民族革命
核心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制,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政治革命
反帝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反封
1840 1856 1894 1900 1924 1927 1937 1946 | | | | | | | | 1842 1860 1895 1898 1901 1911 1912 1919 1921 1927 1937 1945 1949 | | | | | | | | | | | | | 第 戊 八 辛 中封 鸦 甲 五 中 国 抗 争解 国 二 戌 国 亥 华建 片 午 四 国 民 日 放 共 次 变 联 革 民君 战 中 运 共 大 战 战 十 鸦 法 军 命 国主 争 日 动 产 革 争 年 片 侵 战 成专 党 命 对 战 华 争 立制 成 峙 争 ,制 立 两度 千结 多束 年 新 的 中 国 成 总趋势:追求民族独立、追求民主政治 立 1949.10.1
日本发 动甲午 战争
二、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1、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1)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史实 两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2)主要的反清斗争
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1913年]
护国运动[1915-1916年]
(3)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护法运动[1917-1918年] 五四运动[1919年]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922.1-1923.2] 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历程如下:
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发展经历了从封建专制到半殖民地半封建再到民族民主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进行了多次反抗和斗争,包括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这些运动推动了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时期,中国的政治体制逐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完善。

3. 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时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政治的发展。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治体系不断完善,法治建设也得到了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时间轴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时间轴

我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时间轴一、清朝末期(1840-1911年)清朝末期是我国政治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

在此期间,我国政治经历了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事件,为我国的政治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时期,我国开始接受西方先进的政治观念和制度,并试图进行改革,以适应当时世界的变化。

二、民国时期(1912-1949年)辛亥革命后,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民国政府试图进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包括国民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逐渐实行选举制度,试图建立现代政治制度。

然而,由于战乱不断、外部压力等因素影响,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未能实现民主国家的政治发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封建大一统到共和国政治制度的转型。

我国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包括、国家所有制等,试图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政治制度也随之发展,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包括选举制度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

四、改革开放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制度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包括港澳台等地区的政治制度改革、农村改革等。

我国政治制度逐渐向现代国家政治制度靠拢,其政治参与度、公民权利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时间轴经历了清朝末期的改革尝试、民国时期的起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建立和改革开放至今的不断完善,展现了一部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史。

随着我国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相信我国政治制度将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内涵,为我国的政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一个历经波折、不断探索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化的特点。

我国政治体制在改革开放之初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

这些改革措施为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方向。

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逐渐获得了自主经营农田的权利,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为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

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

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一、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1.中英鸦片战争(1)时间:1840—1842年;发动国家:英国。

(2)主要结果及影响:英国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1)时间:1856—1860年;发动国家:英国、法国。

(2)主要结果及影响:战争前后,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英法俄美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1894—1895年;发动国家:日本。

(2)主要结果及影响: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时间:1900—1901年;发动国家:德奥美法英意日俄八国。

(2)主要结果及影响:中国被迫与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西班牙、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荷兰、俄国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1.清政府中爱国将领的抵抗(1)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中壮烈捐躯的爱国将领陈连升、关天培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直隶提督史荣椿等多名将士壮烈牺牲。

(2)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进行大战。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部分清军爱国将领联合义和团在廊坊阻击侵略者。

2.爱国民众自发的抵抗(1)1841年5月,三元里民众对英国侵略者进行抵抗,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自发抵抗外来侵略者的运动。

(2)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自发进行反割台斗争。

3.太平天国的抗争(1)主要史实:兴起时间:1851年;过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东征西征北伐—天京事变—后期防御战—天津陷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2)作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中国近代政治演变史

中国近代政治演变史

中国近代政治演变史是一个发展与转变并存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中国目睹了大大小小的政治变革,也遭受了内忧外患的磨难,亦感受到莫大的苦痛和挑战。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整整一个世纪,这段历程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体系,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清朝末年的中国,封建制度的秩序已经岌岌可危,严重腐败、腐朽不堪的清政府也已经失去了人心。

甲午战争的惨败,加速了中国政治变革的进程,国人迫切呼吁“变法兴国”。

此时的中国,思想启蒙运动先驱李鸿章、康有为等人就成为了变法的倡导者。

自1898年开始的百日维新,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这使中国迈开了政治变革的第一步,它深刻的挑战了封建文化,推动了科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但百日维新很快被清政府挫败,而支持变法的人士也因此被处死或流放海外。

这次变法的失败,加剧了一代年轻人对中国政治和社会体制的失望和愤怒,在之后的历史进程中,他们成为了中国变革的不懈推动者。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中国政治演变史上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爆发标志着革命的开始。

连片的起义不仅推翻了清朝,还为中国政治体系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机遇。

随后,准备统一中国的无政府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复杂斗争。

清王朝被革命推翻后,中国进入了宣告民国的时期,孙中山成为这个早期国家的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然而,即使在政治体制方面,中国的发展进程并不顺利。

特别是1915年袁世凯称帝后,中国的政治形势陷入了混乱。

强烈的反对情绪引发了一系列的动荡和抗议事件,身处混乱的环境中,中国开始了长达30年的内战时期。

无数的政治派系之间争斗不休,民国政府在其40年的存在期间,成为了失落和短暂的政治本质的受害者。

1949年,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获得最终的胜利,中国的另一阶段政治历程开始了。

共产主义的统治体系为中国未来的领导和政治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体系在国内外争论不断。

它在短期内迅速扩张,但维持和发展它是一个复杂问题。

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趋势(精)

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趋势(精)

4、结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胜利
5、中国胜利根本原因: 国共合作的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意义:
(1) 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 侵略的完全胜利
(2) 增强了中国人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 贡献重大。 (4)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 文革十年中断:刘少奇冤案
1979年 全面立法 1982年人民代表大会修定宪法 (3)完善: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 法》以 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为核心内容 1999年九届人大将依法治国写进宪法
2.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1)初步建立: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 (2)发展: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 针提出——到新阶段 (3)完善:1982年十二大“长期共存,互相监 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提出 (4)基本任务:参政议政 民主监督 政治协商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1)确立: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 1954年写入宪法 (2)健全和完善: 1982年修改宪法中增添许多新原则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26届) 3、中日关系正常化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1、背景:民族危机加剧阶级矛盾
2、经过: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制定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时期(北伐、西征和东征)——转折(天京变乱) ——失败(天京变乱)
3、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按人口年龄平分土地 圣库
评价: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绝对平均 空想 思想结晶
2、形成和平共处五原则

全国近代发展历程

全国近代发展历程

全国近代发展历程1. 清朝末期:经济衰退和政治危机在清朝末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影响,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和外国列强的侵略。

这些事件导致了中国的经济衰退和政治危机,进一步削弱了清朝的统治地位。

2. 戊戌变法:改革尝试与失败为了应对国家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推动了戊戌变法,试图进行政治、教育以及军事的改革。

然而,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和清朝皇帝的动摇,变法失败并导致了更大的混乱和不满情绪。

3.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主革命成功,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4. 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

这场运动主张舍弃旧传统、追求科学、民主与人权,对中国的教育、文化以及社会风气产生了重大影响。

5. 四五运动:工人与学生抗议在1949年以前,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工人和学生抗议运动,其中最著名的是1925-1927年的“四五运动”。

这场抗议活动揭示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并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宝贵的组织经验。

6. 土地改革:解决农民问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

此举旨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7.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经济与社会实验在1958年至1961年期间,中国推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两个具有宏伟目标的社会实验。

然而,由于计划经济的失败和农村集体化的负面影响,这两个实验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人道主义危机。

8. 文化大革命:社会动荡与权力斗争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至1976年期间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广泛的政治运动。

这场运动使整个国家陷入了混乱和动荡之中,造成大量的社会和经济破坏,同时也引发了权力斗争和思想斗争。

9. 改革开放:经济转型与对外开放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开始经历快速的增长和转型。

中国近代政治史

中国近代政治史
落后就要挨打
⑤ 导火线:林则徐禁烟
1、 落后——先进国家矛盾、碰撞
2、 市场广阔,资源丰富,而又落后的中国也就自然成为 被侵略的对象
(二)从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看中国战败的原因 • 1、 经过: • 2、抗争:爱国将领,(P28)三元里人民的抗英
屈辱求和。
背景: 兴起:
原因
第一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1.建立革命团体——同盟会 酝酿: 2.确立革命纲领——(16字)(三民主义) 3.一系列武装起义(P63)
指导 思想
结果 前途
反帝 无产 反封 阶级 建
马克 思主 义
社会 主义
侵 略 史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2 1856 1860 1894 1895 1900 1901
鸦片 战争
1840
第二次鸦 片战争 太平天国 运动
1851
中日甲 午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辛亥 1919 革命
1911 1912
全盛
1856
天京变乱 转折1856
辛酉政变
天京陷落
慈禧上台
借师助剿
失败1864
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
会 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内容 ②分田原则和方法 ③产品的分配和方法 ④实施的目的 进步性: ①是太平天 评价 国的革命纲领 ② 反 映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 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③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 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 ①没有一个 安全的环境 ② 绝对平 均主义
以反封建和反对外来侵略为目的的资产 阶级性质的革命
三个敌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 本资本主义
两个任务:反封建、反对外来侵略
一个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9世纪中叶,中国与英国爆发了鸦片战争。

中国在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并开放多个港口。

2. 辛亥革命与建立中华民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

随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时期。

3. 北洋政府与政治混乱: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局十分动荡,北洋政府成立后,政权更迭频繁,政治局势不稳定,各地军阀混战,国家统一局面未能得到建立。

4.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大学生与市民群众进行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呼吁民主、科学和国家独立。

此后,新文化运动迅速兴起,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热潮。

5.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1924年至1927年,国共合作,共同发动了北伐战争,成功推翻了北洋政府,取得了政权控制权。

6. 南京国民政府与抗日战争: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南京成为国民政府的首都。

随后,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经历了严重的破坏和牺牲,但坚持不懈的抗战精神最终使日本投降。

7. 解放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945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最终推翻了国民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这些阶段的发展历程,展示了近代中国从落后到崛起的艰辛过程,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引言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到民主共和制的建立,再到国体与政体的变化,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这一系列变革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演变过程及其影响。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近代中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一制度旨在限制君主的权力,使其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而非实际掌握者。

在清朝末期,由于内外压力的加剧,清政府开始尝试进行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这一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开始向现代化转型。

三、民主共和制的建立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民主共和制在中国得以建立。

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人民主权,即人民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制的转变。

这一转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国体与政体的变化在民主共和制建立后,中国的国体与政体经历了多次变化。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逐渐壮大,最终推翻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这一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为了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促进民族团结,中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这一制度允许各民族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这一制度的形成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多民族的特点和优势。

六、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基层民主建设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推动村民自治、社区自治等基层民主实践的发展。

这些实践不仅增强了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与度,也为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七、结论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到民主共和制的建立,再到国体与政体的变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以及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这些变革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西方列强压迫与民族反抗(1840-1911年)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清朝政府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开放通商口岸,致使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受到极大影响。

在西方列强不断的侵略和压迫下,中国出现了一系列民族反抗运动,如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

2. 辛亥革命及其后续政治的探索(1911-1949年)
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袁世凯担任大总统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宪政、教育、经济、军队等领域都有所改进。

但由于其独裁和腐败的行径,引发了各方面的反感和抵制。

国共两党开始崭露头角,孙中山倡导“三
民主义”,毛泽东带领农民起义,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取得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 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的探索(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重点发展农业和重工业,推行计划经济体制,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在此期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中国开始摒弃计划
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政治体制也发生了变化。

4. 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1978年至今)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民主与法制建设等。

新时代中国必须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适应世界发展的变化趋势,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