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复习课题型课知识框架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必修二新教材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

必修二新教材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

《立体几何初步》核心知识点速记8.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直观图:斜二测画法斜二测画法的步骤:(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2).平行于y 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 ,z 轴的线长度不变;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8.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各个面面积之和2圆柱的表面积3圆锥的表面积2S rl r ππ=+4圆台的表面积22S rl r Rl R ππππ=+++5球的表面积24S Rπ=6扇形的面积公式213602n R S lr π==扇形(其中l 表示弧长,r 表示半径)(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1柱体的体积V S h=⨯底2锥体的体积13V S h =⨯底3台体的体积1)3V S S h =++⨯下上(4球体的体积343V R π=8.4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无大小,无厚薄.2平面的画法及表示(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平面ABCD 等.3基本事实:(1)基本事实1: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符号表示为:A、B、C 三点不共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使A∈α、B∈α、C∈α.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补充3个推论: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与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2)基本事实2: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符号表示为A l B l l A B ααα∈⎫⎪∈⎪⇒⊂⎬∈⎪⎪∈⎭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3)基本事实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符号表示为:,p l p lαβαβ∈⇒=∈ 且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222r rl Sππ+=1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2基本事实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符号表示为:设a、b、c 是三条直线,//////a b a c c b ⎫⇒⎬⎭3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定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4异面直线定理:连结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不经过此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符号表示:,,,A B l B l AB l ααα∉∈⊂∉⇒直线与直线异面.5注意点:1异面直线11a b 与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它们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选择的位置无关,为简便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2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000,90]θ∈③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b;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⑤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特别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 α⊄来表示a αa∩α=A a∥α8.5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符号表示:////a b a a b αα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共面直线ba α符号表示://////a b a b A a b ββαβαα∈⎫⎪∈⎪⎪⇒=⎬⎪⎪⎪⎭.图解: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1)用定义;(2)判定定理;(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符号表示为:,//a a αβαβ⊥⊥⇒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1、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符号表示:////a a a bb αβαβ⎫⎪⊂⇒⎬⎪=⎭ 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2、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符号表示:////a a b b αβαγβγ⎫⎪=⇒⎬⎪=⎭,简记为:面面平行,则线线平行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3、两个平面平行具有如下的一些性质:⑴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在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βα//且α⊂a β//a ⇒(面面平行→线面平行)⑵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⑶如果一条直线和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相交,那么它也和另一个平面相交⑷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所有平行线段相等8.6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定义: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 α⊥,直线l 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 的垂面.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P,点P 叫做垂足.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符号表示:,,,,l a l b a b a b A l ααα⊥⊥⊂⊂=⇒⊥ ,简记为:线线垂直,则线面垂直.注意点: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3、补充性质://,a b a b αα⊥⇒⊥4、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为:00[0,90]//////,a b a b P a b ββαβα⎧⎪⎪⇒⎨=⎪⎪⊂⎩ a βα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二面角的概念:表示从空间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A梭lβB α2、二面角的记法:二面角α-l-β或α-AB-β,平面之间二面角范围是00[0,180]3、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符号表示:,,l l βααβ⊥⊂⇒⊥,简记为: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4、线面角的求法,在直线上任找一点作平面的垂线,则直线和射影所成的角就是了.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1、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符号表示://a a b b αα⊥⎫⇒⎬⊥⎭补充性质:(1),//a b a b αα⊥⇒⊥,(2),//a b a b αα⊥⇒⊥,(3),,//a a αβαβ⊥⊥⇒,(4),//,a a βαββ⊥⇒⊥2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符号表示:,,,,a l a a l a βαβαβ⊥=⊂⊥⇒⊥ ,面面垂直,则线面垂直.图示:b a a a b αβαββα⊥⎫⎪=⎪⇒⊥⎬⊂⎪⎪⊥⎭。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8.3.2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8.3.2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4πr′2=2×4πr2.∴r′= 2r,V′=4πr3′3=2 2×4π3r3.
(2)S
表=πr2+2πr2=1,∴r=
3π 3π .
答案:(1)B (2)C
先根据球的表面积的关系,得出半径之比,再求出体积之比.
题型三 旋转体的综合应用[教材 P119 例 4] 例3
如图,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等于球的直径,求球与圆柱的体 积之比.
体积公式
圆柱
底面半径为 r,高为 h,V=_π_r_2h_
圆锥 圆台

底面半径为 r,高为 h,V=__13_π_r_2_h__
上底半径为 r,下底半径为 R,高为 h,V=13π(r2 +rR+R2)h
V=43πR3
状元随笔 (1)求旋转体的表面积时,要清楚常见旋转体的侧面展开图是什 么,关键是求其母线长与上、下底面的半径. (2)柱体、锥体、台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柱体、锥体、台体的关系如下:
解析:设圆锥的母线长为 l,高为 h,底面半径为 r,由底面周 长为 2πr=6π,得 r=3,所以 h= l2-r2= 82-32= 55.由圆锥的 体积公式可得 V=13πr2h=3 55π.
答案:C
3.若球的表面积为 4π,则体积为( )
4 A.3π
B.4π
8π C. 3
D.6π
解析:∵S=4πR2=4π,∴R2=1
方法归纳
1.旋转体中,求面积应注意侧面展开图,上下面圆的周长是 展开图的弧长.圆台通常还要还原为圆锥.
2.求旋转体的体积,关键找准半径和母线长,利用公式求体 积.
跟踪训练 1 如图,过圆柱的两条母线 AA1和 BB1的截面 A1ABB1 的面积为 S,母线 AA1 的长为 l,∠A1O1B1=90°,求此圆柱的体积.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章末小结)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课件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章末小结)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课件

如:正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③正三棱锥:底面为正三角形,侧面为等腰三角形; 正四面体:底面和侧面为全等的正三角形.
从正棱锥的顶点向底面引垂线,该垂线必过底面的中心。
顶点 侧面
C B 底面
知识梳理——2.几何体的特征
(3)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 底面与截面间的部分叫做棱台.
原图面积是直观图面积的2 2倍; ②原图中相等的角或线段在直观图中不一定相等; ③平行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平行,
垂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不一定垂直.
(2)空间几何体直观图的画法:
与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画法相比多了一个z轴,直观图中与之对应的是z′轴; 平面x′O′y′表示水平平面,平面y′O′z′和x′O′z′表示竖直平面; 已知图形中平行于z轴(或在z轴上)的线段,在其直观图中平行性和长度都不变. 成图:去掉辅助线,将被遮挡的部分改为虚线.
(1)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 ①面面平行的定义; ②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β,b∥β,a⊂α,b⊂α,a∩b=A⇒α∥β; ③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a⊥α,a⊥β⇒α∥β; ④基本事实4的推广:α∥γ,β∥γ⇒α∥β. ⑤柱体的两底面互相平行;
(2)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 ①面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
知识梳理——4.空间中点、直线、平面的关系
基本事实1.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l
αA
B
基本事实2.若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复习教案及练习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复习教案及练习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复习教案8.1 基本立体图形第1课时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基础知识拓展】1.几类特殊的四棱柱四棱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棱柱,平行六面体(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直平行六面体(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等都是一些特殊的四棱柱,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2.棱柱、棱锥、棱台之间的关系棱柱、棱锥、棱台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将棱台的上底面慢慢扩大到与下底面相同时,转化为棱柱;将棱台的上底面慢慢缩小为一点时,转化为棱锥.如图所示.【跟踪训练】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棱柱的侧面可以不是平行四边形.( )(2)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多面体是三棱锥.( )(3)棱台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且各侧棱延长线相交于一点.( )答案(1)×(2)×(3)√2.做一做(1)有两个面平行的多面体不可能是( )A.棱柱 B.棱锥C.棱台 D.以上都错(2)面数最少的多面体的面的个数是________.(3)三棱锥的四个面中可以作为底面的有________个.(4)四棱台有________个顶点,________个面,________条边.答案(1)B (2)4 (3)4 (4)8 6 12【核心素养形成】题型一对棱柱、棱锥、棱台概念的理解例1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有________.①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②棱锥的侧面为三角形,且所有侧面都有一个公共点;③棱台的侧面有的是平行四边形,有的是梯形;④棱台的侧棱所在直线均相交于同一点;⑤多面体至少有4个面.[解析] 棱柱是由一个平面多边形沿某一方向平移而形成的几何体,因而侧面是平行四边形,故①正确.棱锥是由棱柱的一个底面收缩为一个点而得到的几何体,因而其侧面均是三角形,且所有侧面都有一个公共点,故②正确.棱台是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后,截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因而其侧面均是梯形,且所有的侧棱延长后均相交于一点(即原棱锥的顶点),故③错误,④正确.⑤显然正确.因而真命题有①②④⑤.[答案] ①②④⑤【解题技巧】关于棱柱、棱锥、棱台结构特征问题的解题方法(1)根据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的描述,结合棱柱、棱锥、棱台的定义进行判断,注意判断时要充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必要时做几何模型通过演示进行准确判断.(2)解决该类题目需准确理解几何体的定义,要真正把握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并且学会通过举反例对概念类的命题进行辨析,即要说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设法举出一个反例即可.【跟踪训练】下列关于棱锥、棱柱、棱台的说法:①棱台的侧面一定不会是平行四边形;②由四个平面围成的封闭图形只能是三棱锥;③棱锥被平面截成的两部分不可能都是棱锥;④棱柱的侧棱与底面一定垂直.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①②解析①正确,棱台的侧面一定是梯形,而不是平行四边形;②正确,由四个平面围成的封闭图形只能是三棱锥;③错误,如图所示四棱锥被平面截成的两部分都是棱锥;④错误,棱柱的侧棱与底面不一定垂直.题型二对棱柱、棱锥、棱台的识别与判断例2 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1)这个长方体是棱柱吗?如果是,是几棱柱?为什么?(2)用平面BCEF把这个长方体分成两部分,各部分的几何体还是棱柱吗?[解] (1)是棱柱.是四棱柱,因为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是平行的,其余的每个面都是矩形(四边形),且每相邻的两个矩形的公共边都平行,符合棱柱的结构特征,所以是棱柱.(2)截后的各部分都是棱柱,分别为棱柱BB1F-CC1E和棱柱ABFA1-DCED1.[条件探究] 若本例(2)中将平面BCEF改为平面ABC1D1,则分成的两部分各是什么体?解截后的两部分分别为棱柱ADD1-BCC1和棱柱AA1D1-BB1C1.【解题技巧】棱柱判断的方法判断棱柱,依据棱柱的定义,先确定两个平行的面——底面,再判断其余面——侧面是否为四边形及侧棱是否平行.【跟踪训练】判断下图甲、乙、丙所示的多面体是不是棱台?解根据棱台的定义,可以得到判断一个多面体是不是棱台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共点,二是平行,即各侧棱延长线要交于一点,上、下两个底面要平行,二者缺一不可.据此,在图甲中多面体侧棱延长线不相交于同一点,不是棱台;图乙中多面体不是由棱锥截得的,不是棱台;图丙中多面体虽是由棱锥截得的,但截面与底面不平行,因此也不是棱台.题型三空间几何体的展开图问题例3 如下图是三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请问各是什么几何体?[解] 由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的特点,结合棱柱、棱锥、棱台的定义,可把侧面展开图还原为原几何体,如图所示:所以(1)为五棱柱,(2)为五棱锥,(3)为三棱台.【解题技巧】空间几何体的展开图(1)解答空间几何体的展开图问题要结合多面体的结构特征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2)若给出多面体画其展开图,常常给多面体的顶点标上字母,先把多面体的底面画出来,然后依次画出各侧面.(3)若是给出表面展开图,则按上述过程逆推.【跟踪训练】根据如下图所给的平面图形,画出立体图.解将各平面图折起来的空间图形如下图所示.【课堂达标训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棱柱中所有的侧棱都相交于一点B.棱柱中互相平行的两个面叫做棱柱的底面C.棱柱的侧面是平行四边形,而底面不是平行四边形D.棱柱的侧棱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答案 D解析A选项不符合棱柱的特点;B选项中,如图①,构造四棱柱ABCD-A1B1C1D1,令四边形ABCD是梯形,可知平面ABB1A1∥平面DCC1D1,但这两个面不能作为棱柱的底面;C选项中,如图②,底面ABCD可以是平行四边形;D选项是棱柱的特点.故选D.2.下列三种叙述,正确的有( )①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是棱台;②两个底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③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四个面都是等腰梯形的六面体是棱台.A.0个 B.1个 C.2个 D.3个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棱台的结构特征.①中的平面不一定平行于底面,故①错误;②③可用如图的反例检验,故②③不正确.故选A.3.下列图形中,不是三棱柱展开图的是( )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三棱柱展开图的形状.显然C无法将其折成三棱柱,故选C.4.①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三角形;②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由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是棱锥;③四面体的任何一个面都可以作为棱锥的底面;④棱锥的各侧棱长相等.以上说法正确的序号有________.答案①③解析由棱锥的定义,知棱锥的各侧面都是三角形,故①正确;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如果这些三角形没有一个公共顶点,那么这个几何体就不是棱锥,故②错误;四面体就是由四个三角形所围成的几何体,因此四面体的任何一个面作底面的几何体都是三棱锥,故③正确;棱锥的侧棱长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故④错误.5.已知M是棱长为2 cm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CC1的中点,求沿正方体表面从点A到M的最短路程是多少?解若以BC或DC为轴展开,则A,M两点连成的线段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2 cm,3 cm,故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3 cm,若以BB1为轴展开,则A,M两点连成的线段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1 cm,4 cm.故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7 cm.故沿正方体表面从A到M的最短路程是13 cm.第2课时圆柱、圆锥、圆台、球和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基础知识拓展】1.圆柱、圆锥、圆台的关系如图所示.2.处理台体问题常采用还台为锥的补体思想.3.处理组合体问题常采用分割思想.4.空间几何体的轴截面(1)圆柱、圆锥、圆台可以分别看作以矩形的一条边、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直角梯形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直线为旋转轴,经过旋转而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2)圆柱、圆锥、圆台的轴截面分别是矩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这些轴截面集中反映了旋转体的各主要元素,处理旋转体的有关问题时,一般要画出轴截面.(3)画出轴截面图形,将立体几何的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来计算,这种把有关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我们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跟踪训练】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是球.( )(2)用平面去截圆锥、圆柱和圆台,得到的截面都是圆.( )(3)用平面截球,无论怎么截,截面都是圆面.( )答案(1)×(2)×(3)√2.做一做(1)圆锥的母线有( )A.1条 B.2条C.3条 D.无数条(2)图①中的几何体叫做________,O叫它的________,OA叫它的________,AB叫它的________.(3)图②的组合体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4)图③中的几何体有________个面.答案(1)D (2)球球心半径直径(3)圆柱圆锥(4)3【核心素养形成】题型一旋转体的概念例1 下列命题:(1)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圆锥;(2)以直角梯形的一腰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圆台;(3)圆柱、圆锥、圆台的底面都是圆;(4)用一个平面截圆锥,得到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0 B.1 C.2 D.3[解析] 根据圆柱、圆锥、圆台的概念不难做出判断.(1)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才可以得到圆锥;(2)以直角梯形垂直于底边的一腰为轴旋转才可以得到圆台;(3)圆柱、圆锥、圆台的底面都是圆面;(4)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才可得到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故4个均不正确.[答案] A[条件探究] 若本例中(2)改为“以直角梯形的各边为轴旋转”,得到的几何体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组成的?解①以垂直于底边的腰为轴旋转得到圆台;②以较长的底为轴旋转得到的几何体为一圆柱加上一个圆锥;③以较短的底为轴旋转得到的几何体为一圆柱挖去一个同底圆锥;④以斜腰为轴旋转得到的几何体为圆锥加上一个圆台挖去一个小圆锥.【解题技巧】平面图形旋转形成的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圆柱、圆锥、圆台和球都是由平面图形绕着某条轴旋转而成的,平面图形不同,得到的旋转体也不同,即使是同一平面图形,所选轴不同,得到的旋转体也不一样.判断旋转体,要抓住定义,分清哪条线是轴,什么图形,怎样旋转,旋转后生成什么样的几何体.【跟踪训练】一个有30°角的直角三角尺绕其各条边所在直线旋转所得几何体是圆锥吗?如果以斜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180°得到什么几何体?旋转360°又得到什么几何体?解如图(1)和(2)所示,绕其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围成的几何体是圆锥;如图(3)所示,绕其斜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围成的几何体是两个同底相对的圆锥.如图(4)所示,绕其斜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旋转180°围成的几何体是两个半圆锥,旋转360°围成的几何体是一个圆锥.题型二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例2 描述下图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解] 图(1)中的几何体是由一个四棱柱和一个四棱锥拼接而成的组合体.图(2)中的几何体是在一个圆台中挖去一个圆锥后得到的组合体.图(3)中的几何体是在一个圆柱中挖去一个三棱柱后得到的组合体.图(4)中的几何体是由两个同底的四棱锥拼接而成的简单组合体.【解题技巧】简单组合体的两种构成方法(1)简单组合体的构成一般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2)识别或运用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要从几何体的概念入手,掌握画图或识图的方法,并善于运用身边的特殊几何体进行判断、比较、分析.【跟踪训练】观察下列几何体,并分析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解图(1)是由一个圆柱中挖去一个圆台形成的.图(2)是由一个球、一个四棱柱和一个四棱台组合而成的.题型三旋转体的计算问题例3 一个圆台的母线长为12 cm,两底面面积分别为4π cm2和25π cm2.求:(1)圆台的高;(2)截得此圆台的圆锥的母线长.[解] (1)如图,圆台的轴截面是等腰梯形ABCD,由已知可得上底面半径O1A =2 cm,下底面半径OB=5 cm,又腰长AB=12 cm,所以圆台的高为AM=122-(5-2)2=315(cm).(2)设截得此圆台的圆锥的母线长为l,则由△SAO1∽△SBO可得l-12l=25,所以l=20(cm).故截得此圆台的圆锥的母线长为20 cm.【解题技巧】旋转体中的计算问题及截面性质(1)圆柱、圆锥和圆台中的计算问题,一要结合它们的形成过程,分辨清轴、母线及底面半径与旋转前平面图形量的关系;二要切实体现轴截面的作用.解题时,可把轴截面从旋转体中分离出来,以平面图形的计算解决立体问题.(2)球中的计算应注意一个重要的直角三角形,设球的半径为R,截面圆的半径为r,球心到截面的距离为d,则R2=d2+r2.(3)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柱体、锥体、台体等几何体,注意抓住截面的性质(与底面全等或相似),同时结合旋转体中的经过旋转轴的截面(轴截面)的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中的相似比,构设相关几何变量的方程组而得解.【跟踪训练】圆台的两底面面积分别为1,49,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面积的2倍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求圆台的高被截面分成的两部分的比.解将圆台还原为圆锥,如图所示.O2,O1,O分别是圆台上底面、截面和下底面的圆心,V 是圆锥的顶点,令VO 2=h ,O 2O 1=h 1,O 1O =h 2, 设上底面的面积为S 1,半径为r 1, 则S 1=πr 21=1,下底面的面积为S 2,半径为r 2,则S 2=πr 22=49, 截面的面积为S =S 1+S 22=25,半径为r 3,则S =πr 23.由三角形相似得⎩⎪⎨⎪⎧h +h 1h =49+121,h +h 1+h 2h =491,所以⎩⎨⎧h 1=4h ,h 2=2h ,即h 1∶h 2=2∶1.题型四 圆柱、圆锥、圆台侧面展开图的应用例4 如图所示,已知圆柱的高为80 cm ,底面半径为10 cm ,轴截面上有P ,Q 两点,且PA =40 cm ,B 1Q =30 cm ,若一只蚂蚁沿着侧面从P 点爬到Q 点,问:蚂蚁爬过的最短路径长是多少?[解] 将圆柱侧面沿母线AA 1展开,得如图所示矩形.【解题技巧】求圆柱、圆锥、圆台侧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都要转化到侧面展开图中,“化曲为直”是求几何体表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的好方法.【跟踪训练】国庆节期间,要在一圆锥形建筑物上挂一宣传标语,经测量得圆锥的母线长为3米,高为22米,如图所示.为了美观需要,在底面圆周上找一点M拴系彩绸的一端,沿圆锥的侧面绕一周挂彩绸,彩绸的另一端仍回到原处M,则彩绸最短要多少米?解把圆锥的侧面沿过点M的母线剪开,并铺平得扇形MOM1,如图所示.这样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易知彩绸的最短长度即为线段MM1的长度,由母线长为3米,高为22米,得底面半径为1米,所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所以MM1=33米,即彩绸最短要33米.【课堂达标训练】1.下列几何体中不是旋转体的是( )答案 D解析正方体不可能是旋转体.2.一个等腰三角形绕它的底边所在直线旋转360°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是( )A.球体B.圆柱C.圆台D.两个共底面的圆锥的组合体答案 D解析过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向底边作垂线,得到两个有一条公共边的全等直角三角形,而直角三角形以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得到的几何体是圆锥.故选D.3.下列几何体中是旋转体的是( )①圆柱;②六棱锥;③正方体;④球体;⑤四面体.A.①和⑤ B.① C.③和④ D.①和④答案 D解析根据旋转体的概念知①④正确.4.指出如图(1)(2)所示的图形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构成的.解分割图形,使它的每一部分都是简单几何体.图(1)是由一个三棱柱和一个四棱柱拼接而成的简单组合体.图(2)是由一个圆锥和一个四棱柱拼接而成的简单组合体.5.圆台的两底面圆的半径分别为2 cm,5 cm,母线长是310 cm,求其轴截面的面积.解如图,在轴截面内过点A作AB⊥O1A1,垂足为B.由已知OA=2,O1A1=5,AA1=310,∴A1B=3.∴AB=AA21-A1B2=90-9=9.∴S轴截面=12(2OA+2O1A1)·AB=12×(4+10)×9=63(cm2).故圆台轴截面的面积为63 cm2.8.2 立体图形的直观图【基础知识拓展】1.斜二测画法是联系直观图和原图形的桥梁,可根据它们之间的可逆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在求直观图的面积时,可根据斜二测画法,画出直观图,从而确定其高和底边等,而求原图形的面积可把直观图还原为原图形.两者之间关系为:S 直S 原=24.2.在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时,平行线段仍然平行,所画平行线段之比仍然等于它的真实长度之比,但所画夹角大小不一定是其真实夹角大小.【跟踪训练】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相等的角,在直观图中仍相等.( )(2)长度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仍相等.( )(3)若两条直线垂直,在直观图中对应的直线也互相垂直.( )答案(1)×(2)×(3)×2.做一做(1)利用斜二测画法画边长为3 cm的正方形的直观图,可以是下列选项中的( )(2)在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AB=6 cm,则在直观图中线段A′B′=______cm;在已知图形中平行于y轴的线段CD=4 cm,则在直观图中线段C′D′=______cm.(3)在空间几何体中,平行于z轴的线段AB=10 cm,则在直观图中对应的线段A′B′=________cm.(4)在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ABC时,若∠A的两边平行于x轴、y轴,则在直观图中,∠A′=________.答案(1)C (2)6 2 (3)10 (4)45°或135°【核心素养形成】题型一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画法例1 画水平放置的正五边形的直观图.[解] (1)建立如图①所示的直角坐标系xOy,再建立如图②所示的坐标系x′O′y′,使∠x′O′y′=45°.(2)在图①中作BG⊥x轴于G,EH⊥x轴于H,在坐标系x′O′y′中作O′H′=OH,O′G′=OG,O′A′=12OA,O′F′=12OF.过F′作C′D′∥x′轴且C′D′=CD,C′F′=F′D′.(3)在平面x′O′y′中,过G′作G′B′∥y′轴,且G′B′=12GB,过H′作H′E′∥y′轴,且H′E′=12HE.连接A′B′,B′C′,C′D′,D′E′,E′A′,得五边形A′B′C′D′E′为正五边形ABCDE的直观图.【解题技巧】画平面图形直观图的技巧(1)要画好对应平面图形的直观图,首先应在原图形中确定直角坐标系,然后在此基础上画出水平放置的平面坐标系.(2)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多边形的直观图的关键是确定多边形的顶点位置.顶点位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轴上或在与轴平行的线段上,这类顶点比较容易确定;另一类是不在轴上且不在与轴平行的线段上,这类顶点一般通过过此点作与轴平行的线段,将此点转到与轴平行的线段上来确定.【跟踪训练】用斜二测画法画边长为4 cm的水平放置的正三角形的直观图.解(1)如图①所示,以BC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以BC边上的高线AO所在的直线为y轴.(2)画对应的x′轴、y′轴,使∠x′O′y′=45°.在x′轴上截取O′B′=O′C′=2 cm,在y′轴上截取O′A′=12OA,连接A′B′,A′C′,则三角形A′B′C′即为正三角形ABC的直观图,如图②所示.题型二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画法例2 画出底面是正方形,侧棱均相等的四棱锥的直观图.[解] 画法:(1)画轴.画Ox轴、Oy轴、Oz轴,∠xOy=45°(或135°),∠xOz=90°,如图①.(2)画底面.以O为中心在xOy平面内,画出正方形的直观图ABCD.(3)画顶点.在Oz轴上截取OP,使OP的长度是原四棱锥的高.(4)成图.顺次连接PA,PB,PC,PD,并擦去辅助线,将被遮住的部分改为虚线,得四棱锥的直观图如图②.【解题技巧】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应遵循的原则(1)对于一些常见简单几何体(柱体、锥体、台体、球)的直观图,应该记住它们的大致形状,以便可以较快、较准确地画出.(2)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比画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增加了一个z轴,表示竖直方向.(3)平行于z轴(或在z轴上)的线段,平行性与长度都与原来保持一致.(4)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可先画出底面的平面图形,坐标系的建立要充分利用几何体的对称性,然后画出竖轴.此题也可以把点A,B,C,D放在坐标轴上,画法实质是各顶点的确定.【跟踪训练】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解(1)画轴.如图①,画x轴,y轴,z轴,使∠xOy=45°,∠xOz=90°.(2)画圆台的两底面.利用椭圆模板,画出底面⊙O,在z轴上截取OO′,使OO′等于三视图中相应的长度,过点O′作Ox的平行线O′x′,Oy的平行线O′y′,类似底面⊙O的作法作出上底面⊙O′.(3)画圆锥的顶点.在O′z上截取O′P,使O′P等于三视图中O′P的长度.(4)成图.连接PA′,PB′,A′A,B′B,整理得到三视图所表示的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②.题型三直观图还原平面图形例 3 (1)如图,△A′B′C′是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将其恢复成原图形;(2)在(1)中若|C′A′|=2,B′D′∥y′轴且|B′D′|=1.5,求原平面图形△ABC的面积.[解] (1)画法:①画直角坐标系xOy,在x轴上取OA=O′A′,即CA=C′A′.②在题图中,过B′作B′D′∥y′轴,交x′轴于D′,在x轴上取OD=O′D′,过D作DB∥y轴,并使DB=2D′B′.③连接AB,BC,则△ABC即为△A′B′C′原来的图形,如图.(2)∵B′D′∥y′,∴BD⊥AC.又|B′D′|=1.5且|A′C′|=2,∴|BD|=3,|AC|=2.∴S△ABC=12·|BD|·|AC|=3.[结论探究] 若设原平面图形的面积为S,则其直观图的面积S′为多少?解设原图形的高为h,则直观图的高为24h.又平行于x轴的线段长度不变,∴S′=24 S.【解题技巧】直观图还原平面图形的策略还原的关键是找与x′轴、y′轴平行的直线或线段,且平行于x′轴的线段还原时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还原时放大为斜二测直观图中相应线段长的2倍,由此确定图形的各个顶点,顺次连接即可.【跟踪训练】如图是四边形ABCD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A′B′C′D′,则原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A.14 B.10 2 C.28 D.14 2答案 C解析∵A′D′∥y′轴,A′B′∥C′D′,A′B′≠C′D′,∴原图形是一个直角梯形.又A′D′=4,∴原直角梯形的上、下底及高分别是2,5,8,故其面积为S=12×(2+5)×8=28.题型四直观图与原图间的计算问题例4 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那么△ABC的平面直观图△A′B′C′的面积为( )A.34a2 B.38a2 C.68a2 D.616a2[解析] 如图①②所示的实际图形和直观图,由②可知,A′B′=AB=a,O′C′=12OC=34a,在图②中作C′D′⊥A′B′于点D′,则C′D′=22O′C′=68a,所以S△A′B′C′=12A′B′·C′D′=12×a×68a=616a2.[答案] D【解题技巧】1.利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图形的直观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画空间图形的直观图在要求不太严格的情况下,长度和角度可适当选取.为了增强立体感,被挡住的部分通常用虚线表示.(2)画图时要紧紧把握一斜——在已知图形中垂直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与x轴成45°或135°;二测——两种度量形式,即在直观图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变为原长度的一半2.若一个平面多边形的面积为S原,斜二测画法得到的直观图的面积为S直,则有S直=24S原.【跟踪训练】如图所示,矩形O′A′B′C′是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OABC的斜二测直观图,其中O′A′=6 cm,C′D′=2 cm,则四边形OABC的形状是________.答案菱形解析如图,在四边形OABC中,有OD=2O′D′=2×22=4 2 cm,CD=C′D′=2 cm,∴OC=OD2+CD2=(42)2+22=6 cm,∴OA=OC,故四边形OABC是菱形.【课堂达标训练】1.关于“斜二测画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其对应线段平行于x′轴,长度不变B.原图形中平行于y轴的线段,其对应线段平行于y′轴,长度变为原来的12C.画与直角坐标系xOy对应的x′O′y′时,∠x′O′y′必须是45°D.在画直观图时,由于选轴的不同,所得的直观图可能不同答案 C解析∠x′O′y′也可以是135°.2.如图所示,△A′B′C′是水平放置的△ABC的直观图,则在△ABC的三边及中线AD中,最长的线段是( )A.AB B.ACC.BC D.AD答案 B解析由直观图可知△ABC是以∠B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所以斜边AC最长.3.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则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可能是△ABC的直观图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根据平面图形直观图的斜二测画法知③④可能是△ABC的直观图.4.如图,一个三角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O′,若O′B′=1,则原△AOB的面积是________.答案 2解析由题意得O′B′=B′A′=1,∴O′A′=2,且∠B′O′A′=45°,∴△AOB是以∠O为直角的三角形,且OB=1,OA=22,∴S△AOB =12OB·OA=12×1×22= 2.5.有一个正六棱锥(底面为正六边形,侧面为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的棱锥),底面边长为3 cm,高为3 cm,画出这个正六棱锥的直观图.解(1)先画出边长为3 cm的正六边形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如图①所示.(2)过正六边形的中心O′建立z′轴,在z′轴上截取O′V′=3 cm,如图②所示.(3)连接V′A′,V′B′,V′C′,V′D′,V′E′,V′F′,如图③所示.(4)擦去辅助线,遮挡部分用虚线表示,即得到正六棱锥的直观图,如图④所示.。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梳理.docx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梳理.docx

立体几何初步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ABCDE A' B' C ' D ' E '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AD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 2)棱锥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P A' B' C ' D ' E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 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P A' B' C ' D ' E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 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 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m⊥n,m⊥α,n⊥β,则α⊥βB.若m//n,m⊥α,n//β,则α⊥βC.若m⊥n,m//α,n//β,则α//βD.若m//n,m⊥α,n⊥β,则α//β答案:C分析: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性质、面面垂直的判定推理判断A,B;举例说明判断C;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性质判断D作答.对于A,因m⊥n,m⊥α,当n⊂α时,而n⊥β,则α⊥β,当n⊄α时,在直线m上取点P,过P作直线n′//n,则m⊥n′,过直线m,n′的平面γ∩α=l,如图,由m⊥α得m⊥l,于是得l//n′//n,而n⊥β,则l⊥β,而l⊂α,所以α⊥β,A正确;对于B,若m//n,m⊥α,则n⊥α,又n//β,则存在过直线n的平面δ,使得δ∩β=c,则有直线c//n,即有c⊥α,所以α⊥β,B正确;对于C,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BCD为平面α,直线A1B1为直线m,平面ADD1A1为平面β,直线B1C1为直线n,满足m⊥n,m//α,n//β,而α∩β=AD,C不正确;对于D,若m//n,m⊥α,则n⊥α,又n⊥β,于是得α//β,D正确.故选:C2、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3R,在它的所有内接圆柱中,全面积的最大值是()A.2πR2B.94πR2C.83πR2D.πR2答案:B分析:根据圆柱的表面积公式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出.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高为ℎ,所以在轴截面三角形中,如图所示:由相似可得,rR =3R−ℎ3R,所以,ℎ=3R−3r,即圆柱的全面积为S=2πr2+2πrℎ=2πr2+2πr(3R−3r)=2π(−2r2+3rR)=2π[−2(r−34R)2+98R2]≤9π4R2,当且仅当r=34R时取等号.故选:B.3、如图所示的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的平面,有下列表示方法:①平面ABCD;②平面BD;③平面AD;④平面ABC;⑤AC;⑥平面α.其中不正确的是()A.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⑤答案:D解析:根据平面的表示方法判断.③中AD不为对角线,故错误;⑤中漏掉“平面”两字,故错误.故选:D.4、如图,PA 垂直于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则图中与平面PCD 垂直的平面是( )A .平面ABCDB .平面PBCC .平面PAD D .平面PCD答案:C分析:由线面垂直得到线线垂直,进而证明出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因为PA ⊥平面ABCD ,CD ⊂平面ABCD ,所以PA ⊥CD ,由四边形ABCD 为矩形得CD ⊥AD ,因为PA ∩AD =A ,所以CD ⊥平面PAD .又CD ⊂平面PCD ,所以平面PCD ⊥平面PAD .故选:C5、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为B 1D 1的中点,则直线PB 与AD 1所成的角为( )A .π2B .π3C .π4D .π6 答案:D分析:平移直线AD 1至BC 1,将直线PB 与AD 1所成的角转化为PB 与BC 1所成的角,解三角形即可.如图,连接BC1,PC1,PB,因为AD1∥BC1,所以∠PBC1或其补角为直线PB与AD1所成的角,因为BB1⊥平面A1B1C1D1,所以BB1⊥PC1,又PC1⊥B1D1,BB1∩B1D1=B1,所以PC1⊥平面PBB1,所以PC1⊥PB,设正方体棱长为2,则BC1=2√2,PC1=12D1B1=√2,sin∠PBC1=PC1BC1=12,所以∠PBC1=π6.故选:D6、圆台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分别是π,4π,侧面积是6π,则这个圆台的体积是()A.2√33πB.2√3πC.7√36πD.7√33π答案:D分析:求出圆台的高,再利用圆台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设圆台的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r,R,母线长为l,高为h.,由圆台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分别是π,4π,得{πr2=π,πR2=4π,所以r=1,R=2,由圆台侧面积公式可得π×(2+1)l=6π,所以l=2,所以ℎ=√22−(2−1)2=√3,所以该圆台的体积V=13πℎ(R2+r2+Rr)=13π×√3×(4+1+2)=7√33π.故选:D.7、下面四个选项中一定能得出平面α/⁄平面β的是()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答案:D分析:对于A,B,C,举出符合条件的特例即可判断;对于D,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再证c//α即可. 如图,ABCD−A1B1C1D1是长方体,平面ABCD为平面α,平面ABB1A1为平面β,对于A,直线C1D1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A不正确;对于B,直线CD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B不正确;对于C,直线CD为直线a,直线A1B1为直线b,显然a⊂α,b⊂β,a//β,b//α,而α与β相交,C不正确;对于D,因a,b是异面直线,且a⊂α,b⊂β,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如图,则c//a,并且直线c与b必相交,而c⊄α,于是得c//α,又b//α,即β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平面α,⁄平面β.因此,平面α/故选:D8、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陶土工艺品,经典的有西施壶,石瓢壶,潘壶等,其中石瓢壶的壶体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圆台,如图给了一个石瓢壶的相关数据(单位:cm),那么该壶的容积约为()A.100cm3B.200cm3C.300cm3D.400cm3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圆台上底面半径为3,下底面半径为5,高为4,由圆台的结构可知该壶的容积为大圆锥的体积减去小圆锥的体积,设大圆锥的高为ℎ,所以ℎ−4ℎ=610,求出ℎ的值,最后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行运算,即可求出结果.解:根据题意,可知石瓢壶的壶体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圆台,圆台上底面半径为3,下底面半径为5,高为4,可知该壶的容积为大圆锥的体积减去小圆锥的体积,设大圆锥的高为ℎ,所以ℎ−4ℎ=610,解得:ℎ=10,则大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10,小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高为6,所以该壶的容积V=13×π×52×10−13×π×32×6=1963π≈200cm3.故选:B.多选题9、如图,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和它们的高都与一个球的直径2R相等,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圆柱的体积为4πR3B.圆锥的侧面积为√5πR2C.圆柱的侧面积与圆锥的表面积相等D.圆柱、圆锥、球的体积之比为3:1:2答案:BD分析:依次判断每个选项:圆柱的体积为2πR3,A错误;圆锥的侧面积为√5πR2,B正确;圆柱的侧面积为4πR2,C错误;计算体积之比为3:1:2,D正确,得到答案.依题意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则圆柱的高为2R,圆柱的体积为πR2×2R=2πR3,∴A错误;圆锥的母线长为√5R,圆锥的侧面积为πR×√5R=√5πR2,∴B正确;∵圆柱的侧面积为4πR2,圆锥表面积为√5πR2+πR2,∴C错误;∵V圆柱=πR2⋅2R=2πR3,V圆锥=13πR2⋅2R=23πR3,V球=43πR3∴V圆柱:V圆锥:V球=2πR3:23πR3:43πR3=3:1:2,∴D正确.故选:BD.10、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B,A1D1的中点,则()A.BD⊥B1CB.EF//平面DB1BC.AC1⊥平面B1D1CD.过直线EF且与直线BD1平行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为√2答案:BC解析:(1)求出BD,B1C所成的角,不为90∘(2)通过证明面面平行,再到线面平行.即先证面FGE//面DBB1D1,再可以说明EF//平面DB1B(3)先证B1C⊥面ABC1,则可说明B1C⊥AC1,同理可得B1D1⊥AC1,则证明了AC1垂直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故AC1⊥平面B1D1C(4)找到过直线EF且与直线BD1平行的平面即平面FGEQ,求出面积即可A. 由图易知BD//B1D1,又有B1D1=D1C=B1C=2√2,故△B1D1C为等边三角形,故B1D1与B1C所成的角为60∘BD,B1C所成的角为60∘,故A错.B. 记AD中点为G,易知FG//D1D,GE//DB,则可知FG//面DBB1D1,GE//面DBB1D1故面FGE//面DBB1D1FE⊂面FGE,故EF//平面DB1B.C. 四边形BCB1C1为正方形,B1C⊥BC1,又AB⊥面B1BCC1,故AB⊥B1C则B1C⊥面ABC1故B1C⊥AC1同理B1D1⊥AC1故AC1⊥平面B1D1C.D.记A1B1中点为Q,由B项可知,面FGEQ//面DBB1D1,故BD1//面FGEQ,又EF⊂面FGEQ,故过EF且与直线BD1平行的平面为如图所示的平面FGEQ,面积为S=FQ⋅FG=2⋅√2=2√2.故选:B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线面位置关系判定与证明:(1)对于异面直线的判定要熟记异面直线的概念:把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异面直线;(2)对于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中,熟记线面平行与垂直、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定理是关键.11、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B//CD,AB⊥BC,BC=CD=12AB=2,E为AB中点.以DE为折痕把△ADE折起,使点A到达点P的位置,且PC=2√3则()A.平面PED⊥平面PCD B.PC⊥BDC.二面角P−DC−B的大小为π4D.PC与平面PE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答案:ABC解析:先证明PE⊥平面DEBC,得PE⊥DC,再结合DC⊥DE,即证DC⊥平面PED,所以平面PED⊥平面PCD,判断A正确;利用投影判断PC⊥BD,判断B正确;先判断∠PDE即为二面角P−DC−B的平面角,再等腰直角三角形判断∠PDE=π4,即C正确;先判断∠CPD为PC与平面PED所成的角,再求正切tan∠CPD=CDPD,即知D错误.由题易知EC=2√2,又PE=2,PC=2√3,所以PE2+EC2=PC2,所以PE⊥EC,又PE⊥ED,ED∩EC=E,所以PE⊥平面DEBC,所以PE⊥DC,又DC⊥DE,PE∩DE=E,所以DC⊥平面PED,又DC⊂平面PCD,所以平面PED⊥平面PCD,故A正确;PC在平面EBCD内的射影为EC,又EBCD为正方形,所以BD⊥EC,PC⊥BD,故B正确;易知∠PDE即为二面角P−DC−B的平面角,又PE⊥ED,PE=ED,所以∠PDE=π4,故C正确;易知∠CPD为PC与平面PED所成的角,又PD=2√2,CD=2,CD⊥PD,所以tan∠CPD=CDPD =2√2=√22,故D错误.小提示:求空间中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常见方法为:(1)定义法:直接作平面的垂线,找到线面成角;(2)等体积法:不作垂线,通过等体积法间接求点到面的距离,距离与斜线长的比值即线面成角的正弦值;(3)向量法:利用平面法向量与斜线方向向量所成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即是线面成角的正弦值.本题使用了定义法.填空题12、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对立体几何也有深入的研究,从其中的一些数学用语可见,譬如“堑堵”意指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阳马”指底面为矩形且有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现有一如图所示的“堑堵”即三棱柱ABC−A1B1C1,其中AC⊥BC,若AA1=AB=1,当“阳马”即四棱锥B−A1ACC1,体积最大时,“堑堵”即三棱柱ABC−A1B1C1的表面积为_______.答案:3+2√22分析:依据均值定理去求四棱锥B−A1ACC1取体积最大值时AB的长度,再去求三棱柱ABC−A1B1C1的表面积即可.四棱锥B−A1ACC1的体积是三棱柱体积的23,V ABC−A1B1C1=12AC⋅BC⋅AA1=12AC⋅BC≤14(AC2+BC2)=14AB2=14,当且仅当AB=BC=√22时,取等号.所以三棱柱ABC−A1B1C1的表面积为S=2×12×√22×√22+(√22+√22+1)×1=3+2√22.所以答案是:3+2√2213、如图,平面OAB⊥平面α,OA⊂α,OA=AB,∠OAB=120°.平面α内一点P满足PA⊥PB,记直线OP 与平面OAB所成角为θ,则tanθ的最大值是_________.答案:√612分析:作出图形,找出直线OP与平面OAB所成的角θ,证出PA⊥平面PBH,得出PA⊥PH,得出点P的轨迹就是平面α内以线段AH为直径的圆(A点除外),转化成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即可求出结果.如图,过点B作BH⊥OA,交OA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PH,OP,取AH的中点为E,连接PE,过点P作PF⊥OA,垂足为F,∵平面OAB⊥平面α,且平面OAB∩平面α=OA,BH⊂平面OAB,PF⊂α,∴BH⊥α,PF⊥平面OAB,∴OP在平面OAB上的射影就是直线OA,故∠AOP就是直线OP与平面OAB所成的角θ,即∠AOP=θ,∵AP⊂α,∴AP⊥BH,又∵PA⊥PB,PB∩BH=B,PB,BH⊂平面PBH,∴PA⊥平面PBH,∵PH⊂平面PBH,∴PA⊥PH,故点P的轨迹就是平面α内以线段AH为直径的圆(A点除外),∵OA=AB,且∠OAB=120∘,∴∠BAH=60∘,设OA=a(a>0),则AB=a,从而AH=AB⋅cos60∘=a2,∴PE=12AH=a4,如图,当且仅当PE⊥OP,即OP是圆E的切线时,角θ有最大值,tanθ有最大值,tanθ取得最大值为:PEOP =√OE2−PE2=a4√(a+4)2−(4)2=√612.所以答案是:√612.14、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图形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______.答案:2+√2##√2+2分析:求出直观图中梯形的下底长,作出原图形,结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结果.直观图中,梯形的下底长为1+2×1×cos45∘=1+√2,作出原图形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原图形为直角梯形ABCD,且该梯形的上底长为CD=1,下底长为AB=1+√2,高为AD=2,=2+√2.因此,原图形的面积为S=(AB+CD)⋅AD2所以答案是:2+√2.解答题15、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C1与B1D1交于点O1,求证:(1)直线A1B∥平面ACD1;(2)直线BO1∥平面ACD1.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先证得四边形A1D1CB是平行四边形,从而证得A1B∥D1C,即可证得线面垂直;(2)连接BD,交AC于O,连接D1O,只需证明O1B∥D1O,即可证得线面垂直;(1)证明:直线A1B在平面ACD1外,因为A1D1∥BC,A1D1=BC,所以四边形A1D1CB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1B∥D1C,而D1C是平面ACD1内的直线,根据判定定理可知,直线A1B∥平面ACD1.(2)证明:如图,连接BD,交AC于O,连接D1O,易知D1O1∥OB,D1O1=OB,则四边形D1O1BO是平行四边形,所以O1B∥D1O,所以D1O在平面ACD1上,根据判定定理可知,O1B∥平面ACD1.。

人教A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册(必修2)课件: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末复习课

人教A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册(必修2)课件: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末复习课

6πS 9π2 .
要点二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在本章中,空间中的平行关系主要是指空间中线与线、线与面及面与面的平行,其 中三种关系相互渗透.在解决线面、面面平行问题时,一般遵循从“低维”到“高维” 的转化,即从“线线平行”到“线面平行”,再到“面面平行”;而利用性质定理 时,其顺序相反,且“高维”的性质定理就是“低维”的判定定理.特别注意,转化 的方法总是由具体题目的条件决定,不能过于呆板僵化,要遵循规律而不局限于规 律.如下图所示是平行关系相互转化的示意图.
证明 (1)因为平面PAD⊥底面ABCD,PA在平面PAD内且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AD, 所以PA⊥底面ABCD. (2)因为AB∥CD,CD=2AB,E为CD的中点, 所以AB∥DE,且AB=DE. 所以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BE∥AD. 又因为BE⊄平面PAD,AD⊂平面PAD, 所以BE∥平面PAD.
V 圆锥=13πr2h (r 是底面半径, h 是高)
用平行于圆锥底面
圆 的平面去截圆锥,
台 底面与截面之间的

部分


半圆以它的直径所

在直线为旋转轴,
球 旋转一周形成的曲
面叫做球面,球面
所围成的旋转体
S圆台=π(r′2+r2+ r′l+rl)(r′,r分别 是上、下底面半 径,l是母线长)
V 圆台=13πh(r′2+ r′r+r2)(r′,r 分 别是上、下底面 半径,h 是高)
以矩形的一边所在
圆 直线为旋转轴,其
柱 余三边旋转形成的

面所围成的旋转体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
圆 圆 条直角边所在直线 为旋转轴,其余两
锥 边旋转一周形成的
面所围成的旋转体

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基本立体图形知识点汇总】

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基本立体图形知识点汇总】

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基本立体图形知识点汇总知识清单一.空间几何体1.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只考虑物体的形状与大小,而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由这些物体抽象出来的空间图形就叫做空间几何体.2.多面体一般地,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3.旋转体一条平面曲线(包括直线)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的曲面叫做旋转面,封闭的旋转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旋转体.二.常见几何体及其结构特征1.棱柱(1)棱柱的定义一般地,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2)棱柱的结构特征在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它们是全等的多边形;其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3)棱柱的分类与命名①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分类棱柱底面是几边形就称这棱柱是几棱柱.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柱分别叫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②以侧棱和底面的关系分类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直棱柱;侧棱不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斜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正棱柱;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也叫做平行六面体.2.棱锥一般地,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2)棱锥的结构特征在棱锥中,多边形面叫做棱锥的底面;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叫做棱锥的侧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3)棱锥的分类与命名①按底面的多边形的边数分类,底面是几边形就称这棱锥是几棱锥,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锥分别叫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其中三棱锥又叫四面体.②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与底面中心的连线垂直于底面的棱锥叫做正棱锥.正棱锥各侧棱都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3.棱台(1)棱台的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那部分多面体叫做棱台.(2)棱台的结构特征①原棱锥的底面与截面分别叫做棱台的下底面与上底面,类似于棱柱,棱台也有侧面,侧棱,顶点.②棱台两底面是平行的相似多边形,棱台的侧面是梯形,且侧棱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3)棱台的分类与命名①由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截得的棱台分别叫做三棱台、四棱台、五棱台②正棱锥截得的棱台叫做正棱台.正棱台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梯形.4.圆柱(1)圆柱的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一周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圆柱.(2)圆柱的结构特征①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平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平行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②圆柱的侧面展开是矩形,过任意两条母线的截面是矩形.5.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一周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圆锥.(2)圆锥的结构特征①旋转轴叫做圆锥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锥的底面;直角三角形斜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无论斜边旋转到什么位置,斜边都叫做圆锥侧面的母线.②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过任意两条母线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6.圆台(1)圆台的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2)圆台的结构特征①圆台与圆锥、圆锥一样,也有轴、底面、侧面、母线;②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是扇环,过任意两条母线的截面是等腰梯形.7.球(1)球的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叫做球面,球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球体,简称球.(2)球的结构特征①半圆的圆心叫做球心;连接球心和球面上任意一点叫做球的半径;连接球面上两点并且经过球心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②球心到截面的距离,球的半径及截面的半径的关系:.8.简单组合体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和球是常见的简单几何体.由简单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称为简单组合体.简单组合体一般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或者是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基本立体图形》综合练习题型一 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1.下列关于棱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所有面都是四边形B.一个棱柱中只有两个面互相平行C.一个棱柱至少有6个顶点、9条棱 D.棱柱的侧棱长不都相等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多面体至少有四个面B.九棱柱有9条侧棱,9个侧面C.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D.三棱柱的侧面为三角形3.若正棱锥的底面边长与侧棱长相等,则该棱锥一定不是( )A.正三棱锥B.正四棱锥C.正五棱锥D.正六棱锥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由五个面围成的多面体只能是三棱柱;②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便可得到棱台;③仅有一组对面平行的五面体是棱台;④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A.0个B.1个C.2个D.3个题型二 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5.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①过球面上任意两点只能作球的一个大圆; ②球的任意两个大圆的交点的连线是球的直径;③用不过球心的平面截球,球心和截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④球面也可看作空间中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⑤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半圆旋转一周所形成的曲面叫作球面.A.4B.3C.2D.1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B.以三角形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C.棱柱即是两个底面全等且其余各面都是矩形的多面体D.任何一个棱台都可以补一个棱锥使它们组成一个新的棱锥7.下列命题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①有一条侧棱与底面两边垂直的棱柱是直棱柱; ②底面为正多边形的棱柱为正棱柱;③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到底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的棱锥是正棱锥;④A、B为球面上相异的两点,则通过A、B的大圆有且只有一个.A.0个B.1个C.2个D.3个8.(多选)下列关于圆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以矩形(非正方形)的长和宽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形成的面所围成的两个圆柱是两个不同的圆柱B.用平行于圆柱底面的平面截圆柱,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圆面C.用一个不平行于圆柱底面的平面截圆柱,截面是一个圆面D.以矩形的一组对边中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180°而形成的面所围成的几何体是圆柱题型三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9.如图所示的平面中阴影部分绕旋转轴(虚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为( )A.一个球 B.一个球挖去一个圆柱C.一个圆柱D.一个球挖去一个长方体10.图中的几何体是由哪个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得到的( )A.B.C.D.11.将一个等腰梯形绕着它的较长的底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包括( )A.一个圆台、两个圆锥B.两个圆台、一个圆锥C.两个圆台、一个圆柱D.一个圆柱、两个圆锥12.如图所示是一个圆柱挖去一个以圆柱的上底面为底面,下底面圆心为顶点的圆锥而得到的组合体,现用一个垂直于圆柱底面的平面去截这个组合体,则截面图形可能是 (填序号).参考答案题型一 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1-4 C,D,D,A题型二 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5-8 A,D,A,ABD题型三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9-12 B,A,D,1、5。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复习课件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复习课件
③当a∥c时,由α∩β=直线c,知 c ;由β∩γ=直线a,
知 a (否则α∩β=a,从而a与c重合,产生矛盾),所以
a∥α.
又因为γ∩β=直线b,a ,所以a∥b,即a∥b∥c.
综上,a,b,c重合,或相交于一点,或互相平行.
复习回顾
例6 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三条棱AA1,BC,C1D1所在 直线两两异面且两两垂直,我们称为“三异面直线组”.
n棱锥的特征:有一个面是n边形,其余 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n棱柱的特征:有两个面(均为n边形) 相互平行,其余各面是每相邻两个面的 公共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面. n棱台是用一个平行于n棱锥底面的平面 去截棱锥,所得的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 分.
当n棱柱的一个底面“均匀”缩小 变为面积较小的相似底面时,变成 n棱台;继续“均匀”缩小成一个 点时,便变成n棱锥.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复习课
复习回顾
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现实世界中的物体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空间几何体
立体图形的直观图
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空间点、直线、平 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平面的基本性质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 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
复习回顾
例1 请你从多面体角度去考察棱柱、棱锥、棱台,填写下 列表格,n其中N ,n≥3.并说说这样填写的理由;你发现了 什么规律吗?
多面体 n棱柱 n棱锥 n棱台
顶点数V 2n
n+1 2n
棱数E 3n 2n 3n
面数F n+2 n+1 n+2
V+F–E= 2 2 2
复习回顾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末知识梳理与能力提升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末知识梳理与能力提升 )

l3 d2
(1)
第二十页,共二十六页。
又因为f∝Sl,故
bl ∝dl32
(2)
由生物学角度可以假定,经过长期进化,对每种动物而言
b l
应为一个常数,即
l3∝d2
(3)
又由d2∝S,f∝Sl,故
f∝l4
(4)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六页。
即体重与躯干长度的 4 次方成正比. 反思总结:在此模型的构成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首 先,此模型的建立,只用到简单的比例法,非常简便易懂, 但更重要的是大胆地把动物的躯干与弹性梁作类比,从而可 以借用弹性力学的结果;其次使用该模型时,要注意其条件. 在建立此模型时,我们把四足动物的躯干视为圆柱体,也就 是说,对于那些躯干的形状与圆柱体相去甚远的四足动物, 该模型就不适用了,比如乌龟.
第十七页,共二十六页。
[应用问题与数学建模] ——动物的身长与体重
问题描述:四足动物的躯干与其体重之间有什么关系?此 问题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比如在生猪收购站,工作人员希望能 从生猪的身长估计出它的体重.
问题分析:如果对此问题陷入复杂的生理结构的研究,将 会得出复杂的模型,而失去使用价值. 在这里我们用类比的方 法借助于弹性力学的结果,建立一个粗略的几何模型.
[答案] C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六页。
[ 学习方法指导] 为了直观的解决此题,可同桌相互 配合解决,过程是这样的:同桌两同学每人拿一本书,打 开就得到了两个平面且摆成如图所示的模型.
由于&⊥β而&绕 L 可来回转动.但两个面始终保持垂直.所以这两个二
面角不会相等也不会互补,并且学生也易于理解了. 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如果我

新教材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知识点汇总及解题规律方法提炼

新教材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知识点汇总及解题规律方法提炼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8.1基本立体图形第1课时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1.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及分类(1)定义:如果只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由这些物体抽象出来的空间图形就叫做空间几何体.(2)分类:常见的空间几何体有多面体与旋转体两类.2.空间几何体记作棱柱ABCDEF­A′B′C′D′E′F′记作棱锥S­ABCD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分为三棱锥、记作棱台ABCD­A′B′C′D′得的棱台分别为三棱台、四棱台、(1)棱柱、棱锥、棱台的关系在运动变化的观点下,棱柱、棱锥、棱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出来(以三棱柱、三棱锥、三棱台为例).(2)各种棱柱之间的关系①棱柱的分类棱柱⎩⎨⎧直棱柱⎩⎨⎧正棱柱(底面为正多边形)一般的直棱柱斜棱柱②常见的几种四棱柱之间的转化关系典型应用1棱柱的结构特征下列关于棱柱的说法:①所有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②每一个面都不会是三角形;③两底面平行,并且各侧棱也平行;④被平面截成的两部分可以都是棱柱.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__________.【解析】①错误,棱柱的底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错误,棱柱的底面可以是三角形;③正确,由棱柱的定义易知;④正确,棱柱可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成两个棱柱,所以正确说法的序号是③④.【答案】③④棱柱结构特征的辨析技巧(1)扣定义:判定一个几何体是否是棱柱的关键是棱柱的定义.①看“面”,即观察这个多面体是否有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②看“线”,即观察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是否平行.(2)举反例:通过举反例,如与常见几何体或实物模型、图片等不吻合,给予排除.典型应用2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下列关于棱锥、棱台的说法:①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几何体叫棱台;②棱台的侧面一定不会是平行四边形;③棱锥的侧面只能是三角形;④由四个面围成的封闭图形只能是三棱锥;⑤棱锥被平面截成的两部分不可能都是棱锥.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①错误,若平面不与棱锥底面平行,用这个平面去截棱锥,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不是棱台.②正确,棱台的侧面一定是梯形,而不是平行四边形.③正确,由棱锥的定义知棱锥的侧面只能是三角形.④正确,由四个面围成的封闭图形只能是三棱锥.⑤错误,如图所示四棱锥被平面截成的两部分都是棱锥.所以正确说法的序号为②③④.【答案】②③④判断棱锥、棱台形状的两种方法(1)举反例法结合棱锥、棱台的定义举反例直接判断关于棱锥、棱台结构特征的某些说法不正确.(2)直接法棱锥棱台定底面只有一个面是多边形,此面即为底面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即为底面看侧棱相交于一点延长后相交于一点空间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1)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图中数字写在正方体的外表面上),若图中的“2”在正方体的上面,则这个正方体的下面是()A.1 B.9C.快D.乐(2)如图是三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请问各是什么几何体?【解】(1)选B.由题意,将正方体的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1”与“乐”相对,“2”与“9”相对,“0”与“快”相对,所以下面是“9”.(2)题图①中,有5个平行四边形,而且还有两个全等的五边形,符合棱柱的特点;题图②中,有5个三角形,且具有共同的顶点,还有一个五边形,符合棱锥的特点;题图③中,有3个梯形,且其腰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还有两个相似的三角形,符合棱台的特点,把侧面展开图还原为原几何体,如图所示:所以①为五棱柱,②为五棱锥,③为三棱台.多面体展开图问题的解题策略(1)绘制展开图:绘制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要结合多面体的几何特征,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或者是亲手制作多面体模型.在解题过程中,常常给多面体的顶点标上字母,先把多面体的底面画出来,然后依次画出各侧面,便可得到其平面展开图.(2)由展开图复原几何体:若是给出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来判断是由哪一个多面体展开的,则可把上述过程逆推,同一个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可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一个多面体可有多个平面展开图.圆柱、圆锥、圆台、球、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1.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结构特征(1)圆柱的结构特征(1)圆柱有无数条母线,它们平行且相等.(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大小相同的圆,如图1所示.(3)过轴的截面(轴截面)都是全等的矩形,如图2所示.(4)过任意两条母线的截面是矩形,如图3所示.(2)圆锥的结构特征(1)圆锥有无数条母线,它们有公共点即圆锥的顶点,且长度相等.(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如图1所示.(3)过轴的截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如图2所示.(4)过任意两条母线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如图3所示.(3)圆台的结构特征(1)圆台有无数条母线,且长度相等,延长后相交于一点.(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圆,如图1所示.(3)过轴的截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如图2所示.(4)过任意两条母线的截面是等腰梯形,如图3所示.(4)球的结构特征(1)球心和截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2)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与球的半径R及截面圆的半径r有如下关系:r=R2-d2.2.简单组合体(1)概念由简单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叫做简单组合体.(2)两种构成形式①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②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典型应用1圆柱、圆锥、圆台、球的概念(1)给出下列说法:①圆柱的底面是圆面;②经过圆柱任意两条母线的截面是一个矩形面;③圆台的任意两条母线的延长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④夹在圆柱的两个截面间的几何体还是一个旋转体.其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2)给出以下说法:①球的半径是球面上任意一点与球心所连线段的长;②球的直径是球面上任意两点间所连线段的长;③用一个平面截一个球,得到的截面可以是一个正方形;④过圆柱轴的平面截圆柱所得截面形状是矩形.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1)①正确,圆柱的底面是圆面;②正确,如图所示,经过圆柱任意两条母线的截面是一个矩形面;③不正确,圆台的母线延长相交于一点;④不正确,圆柱夹在两个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间的几何体才是旋转体.(2)根据球的定义知,①正确;②不正确,因为球的直径必过球心;③不正确,因为球的任何截面都是圆面;④正确.【答案】(1)①②(2)①④(1)判断简单旋转体结构特征的方法①明确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而成;②明确旋转轴是哪条直线.(2)简单旋转体的轴截面及其应用①简单旋转体的轴截面中有底面半径、母线、高等体现简单旋转体结构特征的关键量;②在轴截面中解决简单旋转体问题体现了化空间图形为平面图形的转化思想.典型应用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下面哪一个平面图形旋转而形成的()【解析】该几何体自上而下由圆锥、圆台、圆台、圆柱组合而成,故应选A.【答案】A[变条件、变问法]若将本例选项B中的平面图形旋转一周,试说出它形成的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解:①是直角三角形,旋转后形成圆锥;②是直角梯形,旋转后形成圆台;③是矩形,旋转后形成圆柱,所以旋转后形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通过观察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圆锥、一个圆台和一个圆柱自上而下拼接而成的.不规则平面图形旋转形成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的分析策略(1)分割:首先要对原平面图形适当分割,一般分割成矩形、梯形、三角形或圆(半圆或四分之一圆)等基本图形.(2)定形:然后结合圆柱、圆锥、圆台、球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典型应用3旋转体中的计算问题如图所示,用一个平行于圆锥SO底面的平面截这个圆锥,截得圆台上、下底面的面积之比为1∶16,截去的圆锥的母线长是3 cm,求圆台O′O的母线长.【解】设圆台的母线长为l cm,由截得的圆台上、下底面面积之比为1∶16,可设截得的圆台的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r cm,4r cm.过轴SO作截面,如图所示,则△SO′A′∽△SOA,SA′=3 cm.所以SA′SA=O′A′OA,所以33+l=r4r=14.解得l=9,即圆台O′O的母线长为9 cm.解决旋转体中计算问题的方法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柱、锥、台等几何体,注意抓住截面的性质(与底面全等或相似),同时结合旋转体中的轴截面(经过旋转轴的截面)的几何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中的相似比,列出相关几何变量的方程(组)而解得.[注意]在研究与截面有关的问题时,要注意截面与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变化.由于相对位置的改变,截面的形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8.2立体图形的直观图1.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步骤(1)建系: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两轴相交于点O.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x′轴与y′轴,两轴交于点O′,且使∠x′O′y′=45°(或135°),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2)平行不变: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3)长度规则: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2.空间几何体直观图的画法(1)与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画法相比多了一个z轴,直观图中与之对应的是z′轴.(2)直观图中平面x′O′y′表示水平平面,平面y′O′z′和x′O′z′表示竖直平面.(3)已知图形中平行于z轴(或在z轴上)的线段,在其直观图中平行性和长度都不变.(4)成图后,去掉辅助线,将被遮挡的部分改为虚线.■名师点拨(1)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关键是确定多边形顶点的位置,借助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顶点后,只需把这些顶点顺次连接即可.(2)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要掌握水平长不变,垂线长减半,直角画45°(或135°).典型应用1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画水平放置的直角梯形的直观图,如图所示.【解】(1)在已知的直角梯形OBCD中,以底边OB所在直线为x轴,垂直于OB的腰OD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①所示.(2)画相应的x′轴和y′轴,使∠x′O′y′=45°,在x′轴上截取O′B′=OB,在y′轴上截取O′D′=12OD,过点D′作x′轴的平行线l,在l上沿x′轴正方向取点C′使得D′C′=DC.连接B′C′,如图②.(3)所得四边形O′B′C′D′就是直角梯形OBCD的直观图.如图③.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关键及注意事项(1)在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时,选取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是关键,一般要使平面多边形尽可能多的顶点在坐标轴上或边与坐标轴平行,以便于画图.(2)画图时要注意原图和直观图中线段的长度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典型应用2画简单几何体的直观图已知一个正四棱台的上底面边长为2,下底面边长为6,高为4,用斜二测画法画出此正四棱台的直观图.【解】(1)画轴.如图①,画x轴、y轴、z轴,三轴相交于点O,使∠xOy =45°,∠xOz=90°.(2)画下底面.以O为中点,在x轴上取线段EF,使得EF=6,在y轴上取线段GH,使得GH=3,再过G,H分别作AB綊EF,CD綊EF,且使得AB的中点为G,CD的中点为H,连接AD,BC,这样就得到了正四棱台的下底面ABCD 的直观图.(3)画上底面.在z轴上截取线段OO1=4,过O1作O1x′∥Ox,O1y′∥Oy,使∠x′O1y′=45°,建立坐标系x′O1y′,在x′O1y′中仿照(2)的步骤画出上底面A1B1C1D1的直观图.(4)连接AA1、BB1、CC1、DD1,擦去辅助线,得到的图形就是所求的正四棱台的直观图(如图②).画空间图形的直观图的原则(1)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图形的直观图时,图形中平行于x 轴、y 轴、z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应分别画成平行于x ′轴、y ′轴、z ′轴的线段.(2)平行于x 轴、z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保持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变为原来的12.典型应用3直观图的还原与计算如图所示,梯形A 1B 1C 1D 1是一平面图形ABCD 的直观图.若A 1D 1∥O ′y ′,A 1B 1∥C 1D 1,A 1B 1=23C 1D 1=2,A 1D 1=O ′D 1=1.试画出原四边形,并求原图形的面积.【解】 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在x 轴上截取OD =O ′D 1=1,OC =O ′C 1=2.在过点D 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上截取DA =2D 1A 1=2.在过点A 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截取AB =A 1B 1=2.连接BC ,便得到了原图形(如图).由作法可知,原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上、下底长度分别为AB =2,CD =3,直角腰长度为AD =2.所以面积为S =2+32×2=5.(1)直观图的还原技巧由直观图还原为平面图的关键是找与x ′轴、y ′轴平行的直线或线段,且平行于x ′轴的线段还原时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还原时放大为直观图中相应线段长的2倍,由此确定图形的各个顶点,顺次连接即可.(2)直观图与原图面积之间的关系若一个平面多边形的面积为S ,其直观图的面积为S ′,则有S ′=24S 或S =22S ′.利用这一公式可由原图形面积求其直观图面积或由直观图面积求原图形面积.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1.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多面体的表面积就是围成多面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就是围成它们的各个面的面积的和.2.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1)V棱柱=Sh;(2)V棱锥=13Sh;V棱台3S′,S分别是棱台的上、下底面面积,h为棱台的高.3.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和体积1.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1)柱体:柱体的底面面积为S ,高为h ,则V =Sh . (2)锥体:锥体的底面面积为S ,高为h ,则V =13Sh .(3)台体:台体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S ′、S ,高为h ,则V =13()S ′+SS ′+S h .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 S 圆柱侧=2πrl ――→r ′=r S 圆台侧=π(r ′+r )l ――→r ′=0S 圆锥侧=πrl . 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之间的关系V 柱体=Sh ――→S ′=S V 台体=13(S ′+S ′S +S )h ――→S ′=0V 锥体=13Sh . 典型应用1柱、锥、台的表面积(1)若圆锥的正视图是正三角形,则它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 ) A.2倍 B .3 倍 C .2 倍D .5 倍(2)已知正方体的 8 个顶点中,有 4 个为侧面是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锥的顶点,则这个三棱锥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为( )A .1∶ 2B .1∶3C .2∶ 2D .3∶6(3)已知某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 3 倍,母线长为 3 ,圆台的侧面积为 84π,则该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 )A .7B .6C .5D .3【解析】 (1)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r ,母线长为 l ,则由题意可知,l =2r ,于是 S 侧=πr ·2r =2πr 2,S 底=πr 2,可知选 C.(2)棱锥 B ′­ACD ′为适合条件的棱锥,四个面为全等的等边三角形,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1,则 B ′C =2,S △B ′AC =32.三棱锥的表面积 S 锥=4×32=23,又正方体的表面积S正=6.因此S锥∶S正=23∶6=1∶ 3.(3)设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r,则另一底面的半径为3r.由S侧=3π(r+3r)=84π,解得r=7.【答案】(1)C (2)B (3)A空间几何体表面积的求法技巧(1)多面体的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2)组合体的表面积应注意重合部分的处理.(3)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是曲面,计算侧面积时需要将这个曲面展开为平面图形计算,而表面积是侧面积与底面圆的面积之和.典型应用2柱、锥、台的体积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过顶点B,D,A1截下一个三棱锥.(1)求剩余部分的体积;(2)求三棱锥A­A1BD的体积及高.【解】(1)V三棱锥A1­ABD=13S△ABD·A1A=13×12·AB·AD·A1A=16a3.故剩余部分的体积V=V正方体-V三棱锥A1­ABD=a3-16a3=56a3.(2)V三棱锥A­A1BD=V三棱锥A1­ABD=1 6a 3.设三棱锥A­A1BD的高为h,则V三棱锥A­A1BD=13·S△A1BD·h=13×12×32(2a)2h=36a2h,故36a2h=16a3,解得h=3 3a.求几何体体积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直接代入公式求解.(2)等积法:例如四面体的任何一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只需选用底面积和高都易求的形式即可.(3)补体法:将几何体补成易求解的几何体,如棱锥补成棱柱,棱台补成棱锥等.(4)分割法:将几何体分割成易求解的几部分,分别求体积.[提醒]求几何体的体积时,要注意利用好几何体的轴截面(尤其为圆柱、圆锥时),准确求出几何体的高和底面积.典型应用3组合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如图在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 4 的圆锥中内接一个高为3的圆柱,求圆柱的表面积.【解】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表面积为S.则R=OC=2,AC=4,AO=42-22=2 3.如图所示,易知△AEB∽△AOC,所以AEAO=EBOC,即323=r2,所以r=1,S 底=2πr 2=2π,S 侧=2πr ·h =23π. 所以 S =S 底+S 侧=2π+23π =(2+23)π.1.[变问法]本例中的条件不变,求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之比. 解:由例题解析可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r =1,高 h =3,所以圆柱的体积 V 1=πr 2h =π×12×3=3π.圆锥的体积 V 2=13π×22×23=833π. 所以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比为 3∶8.2.[变问法]本例中的条件不变,求图中圆台的表面积与体积.解:由例题解析可知:圆台的上底面半径 r =1,下底面半径 R =2,高 h =3,母线 l =2,所以圆台的表面积 S =π(r 2+R 2+r ·l +Rl )=π(12+22+1×2+2×2)=11π.圆台的体积 V =13π(r 2+rR +R 2)h =13π(12+2+22)×3=733π.3.[变条件、变问法]本例中的“高为3”改为“高为 h ”,试求圆柱侧面积的最大值.解: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R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r , 则 R =OC =2,AC =4, AO =42-22=2 3.如图所示易知△AEB ∽△AOC , 所以AE AO =EB OC , 即23-h 23=r2, 所以 h =23-3r ,S 圆柱侧=2πrh =2πr (23-3r ) =-23πr 2+43πr ,所以当 r =1,h =3时,圆柱的侧面积最大,其最大值为 23π.求组合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步骤(1)分析结构特征:弄清组合体的组成形式,找准有关简单几何体的关键量.(2)设计计算方法:根据组成形式,设计计算方法,特别要注意“拼接面”面积的处理,利用“切割”“补形”的方法求体积.(3)计算求值:根据设计的计算方法求值.球的体积和表面积1.球的表面积设球的半径为R,则球的表面积S=4πR2.2.球的体积设球的半径为R,则球的体积V=43πR3.■名师点拨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几点认识(1)从公式看,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大小,只与球的半径相关,给定R都有唯一确定的S和V与之对应,故表面积和体积是关于R的函数.(2)由于球的表面不能展开成平面,所以,球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与前面所学的多面体与旋转体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是不一样的.(3)球的表面积恰好是球的大圆(过球心的平面截球面所得的圆)面积的4倍.典型应用1球的表面积与体积(1)已知球的体积是32π3,则此球的表面积是()A.12πB.16πC.16π3 D.64π3(2)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28π3,则它的表面积是()A.17πB.18πC.20πD.28π【解析】(1)设球的半径为R,则由已知得V=43πR3=32π3,解得R=2.所以球的表面积S=4πR2=16π.(2)由三视图可得此几何体为一个球切割掉18后剩下的几何体,设球的半径为r,故78×43πr3=283π,所以r=2,表面积S=78×4πr2+34πr2=17π,选A.【答案】(1)B(2)A球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求法及注意事项(1)要求球的体积或表面积,必须知道半径R或者通过条件能求出半径R,然后代入体积或表面积公式求解.(2)半径和球心是球的最关键要素,把握住了这两点,计算球的表面积或体积的相关题目也就易如反掌了.典型应用2球的截面问题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 cm,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 cm,如果不计容器厚度,则球的体积为()A.500π3cm3 B.866π3cm3C.1 372π3cm 3D.2 048π3cm 3【解析】 如图,作出球的一个截面,则MC =8-6=2(cm), BM =12AB =12×8=4(cm). 设球的半径为R cm ,则 R 2=OM 2+MB 2 =(R -2)2+42, 所以R =5,所以V 球=43π×53=5003π (cm 3). 【答案】 A球的截面问题的解题技巧(1)有关球的截面问题,常画出过球心的截面圆,将问题转化为平面中圆的问题.(2)解题时要注意借助球半径R ,截面圆半径r ,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 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即R 2=d 2+r 2.典型应用3与球有关的切、接问题 角度一 球的外切正方体问题将棱长为 2 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球,则该球的体积为( )A.4π3B.2π3C.3π2D.π6【解析】 由题意知,此球是正方体的内切球,根据其几何特征知,此球的直径与正方体的棱长是相等的,故可得球的直径为 2,故半径为 1,其体积是43×π×13=4π3.【答案】 A角度二球的内接长方体问题一个长方体的各个顶点均在同一球的球面上,且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的长分别为1,2,3,则此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长方体外接球直径长等于长方体体对角线长,即2R=12+22+32=14,所以球的表面积S=4πR2=14π.【答案】14π角度三球的内接正四面体问题若棱长为a的正四面体的各个顶点都在半径为R的球面上,求球的表面积.【解】把正四面体放在正方体中,设正方体棱长为x,则a=2x,由题意2R=3x=3×2a2=62a,所以S球=4πR2=32πa2.角度四球的内接圆锥问题球的一个内接圆锥满足:球心到该圆锥底面的距离是球半径的一半,则该圆锥的体积和此球体积的比值为________.【解析】①当圆锥顶点与底面在球心两侧时,如图所示,设球半径为r,则球心到该圆锥底面的距离是r2,于是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2-⎝⎛⎭⎪⎫r22=3r2,高为3r 2.该圆锥的体积为13×π×⎝⎛⎭⎪⎫3r22×3r2=38πr3,球体积为43πr3,所以该圆锥的体积和此球体积的比值为38πr343πr3=932.②同理,当圆锥顶点与底面在球心同侧时,该圆锥的体积和此球体积的比值为332.【答案】 932或332角度五 球的内接直棱柱问题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的长都为 a ,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πa 2 B.73πa 2 C.113πa 2D .5πa 2【解析】 由题意知,该三棱柱为正三棱柱,且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均为 a .如图,P 为三棱柱上底面的中心,O 为球心,易知 AP =23×32a =33a ,OP =12a ,所以球的半径 R = OA 满足R 2=⎝ ⎛⎭⎪⎫33a 2+⎝ ⎛⎭⎪⎫12a 2=712a 2,故 S 球=4πR 2=73πa 2.【答案】 B(1)正方体的内切球球与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切,称球为正方体的内切球,此时球的半径为 r 1=a2,过在一个平面上的四个切点作截面如图(1).(2)长方体的外接球长方体的八个顶点都在球面上,称球为长方体的外接球,根据球的定义可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是球的直径,若长方体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为 a ,b ,c ,过球心作长方体的对角线,则球的半径为 r 2=12a 2+b 2+c 2,如图(2).(3)正四面体的外接球正四面体的棱长a与外接球半径R的关系为:2R=6 2a.8.4.1平面1.平面(1)平面的概念几何里所说的“平面”,是从课桌面、黑板面、海面这样的一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平面是向四周无限延展的.(2)平面的画法我们常用矩形的直观图,即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当水平放置时,常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横向;当平面竖直放置时,常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竖向.(3)平面的表示方法我们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平面,如平面α、平面β、平面γ等,并将它写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内;也可以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英文字母作为这个平面的名称.如图中的平面α,也可以表示为平面ABCD、平面AC或者平面BD.■名师点拨(1)平面和点、直线一样,是只描述而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不能进行度量.(2)平面无厚薄、无大小,是无限延展的.2.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及符号表示A是点,l,m是直线,α,β是平面.从集合的角度理解点、线、面之间的关系(1)直线可以看成无数个点组成的集合,故点与直线的关系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表示.(2)平面也可以看成点集,故点与平面的关系也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表示.(3)直线与平面都是点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看成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故用“⊂”或“⊄”表示.3.平面的性质在画两个相交平面时,如果其中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挡住,通常把被挡住的部分画成虚线或不画,这样可使画出的图形立体感更强一些.如下图①,图②所示:4.平面性质的三个推论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如图(1).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如图(2).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如图(3).典型应用1图形、文字、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1)用符号语言表示下面的语句,并画出图形.平面ABD与平面BDC交于BD,平面ABC与平面ADC交于AC.(2)将下面用符号语言表示的关系用文字语言予以叙述,并用图形语言予以表示.α∩β=l,A∈l,AB⊂α,AC⊂β.【解】(1)符号语言表示:平面ABD∩平面BDC=BD,平面ABC∩平面ADC=AC.用图形表示如图①所示.(2)文字语言叙述为:点A在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l上,直线AB,AC分别在平面α,β内,图形语言表示如图②所示.。

立体几何初步复习课

立体几何初步复习课

立体几何初步复习课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第167页至第171页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小结及复习参考题8.重点是通过分析常见几何图形及典型问题,梳理立体几何初步的核心概念、定理等内容与思想方法.本章知识结构如下框图:2.内容解析本章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认识基本立体图形:包括从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通过认识柱、锥、台、球等基本立体图形的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认识这些图形的几何结构特征,以及它们在平面上的直观图表示和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第二部分是认识基本图形位置关系:主要是讨论组成立体图形的几何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从组成立体图形的基本元素——点、直线、平面出发,研究平面基本性质,认识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重点研究直线、平面之间的平行和垂直这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分析常见几何图形及典型问题,梳理立体几何初步的核心概念、定理等内容与思想方法,从而构建立体几何的核心体系.难点是分析组合体的结构特征以及运用有关定理推理证明一些几何元素间的位置关系.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在回顾与思考本章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立体几何的核心概念、定理等内容与思想方法,构建立体几何的核心体系,体会研究空间图形的基本思路: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推理论证、度量计算.(2)借助分析典型问题的通性通法,通过“图”(识图、画图、用图)提升学生直观想象素养,通过“写”(图形、文字、符号三种语言)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悟”(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发展学生数学抽象水平.2.目标解析(1)通过问题的形式回顾主要内容,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深入思考、归纳概括、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研究空间图形的基本方法.(2)借助正方体等常见几何体模型,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建立一套解决复杂问题的处理模式.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虽然学完了立体几何初步的内容,但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碎片化的就题论题的表层水平,对空间元素位置关系的研究不深入,需要在一两节复习课上以师生相互交流的方式更深入地认识立体几何.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观察和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与图片,“几何画板”的画图软件,投影仪等.五、教学过程设计问题1:我们是从哪些角度入手研究基本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的?你能用基本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解释身边物体的结构吗?请举例说明.我们从对空间几何体(实物、模型、图片等)的整体观察入手,认识多面体、旋转体以及一些基本几何体(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研究这些几何体的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师生共同总结:(1)n棱锥:F=n+1,E=2n,V=n+1,V+F-E=2n棱柱与n棱台:F=n+2,E=3n,V=2n,V+F-E=2n棱锥的本质特征:有一个面是n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n棱柱的本质特征:有两个面(均为n边形)相互平行,其余各面是每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面.n棱台是用一个平行于n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所得的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当n棱柱的一个底面“均匀”缩小变为面积较小的相似底面时,变成n棱台;继续“均匀”缩小成一个点时,便变成n棱锥.(2)V+F-E=2这个规律是欧拉拓扑公式:V+F-E=2,其中V,F,E分别是简单多面体的顶点个数、面数、棱的条数.例2 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多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图1).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图2是图1“半正多面体”的直观图.(1)请你数一数该几何体的面数F,棱数E,顶点数V,是否有例1的规律?(2)请你说说是怎样数出来的?说说该半正多面体的结构特征.师生共同总结:(1)F=26,E=48,V=24,F+V-E=2(2)①该半正多面体可看成一个组合体,从上而下看,最上层与最下层是两个全等的多面体(如图3,图5),图3多面体的下底面是正八边形,上底面是正方形,且下底面与上底面平行,侧面有四个正方形,四个正三角形;中间是正八棱柱(如图4).②从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向看,该半正多面体都具有相同的结构,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也展示了南北朝时期的审美观与几何文化.问题2:利用斜二测画法可以画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你能结合实例说出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的基本步骤吗?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是用平面图形表示空间图形的重要方法,我们能够根据直观图想象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和结构.简单说,斜二测画法的规则是:横竖不变,纵减半,平行性不变.我们可以例1中的正八棱柱为例,具体展示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的基本步骤(如图6).问题3:对于空间几何体,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你能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对柱、锥、台、球等空间几何体进行分类吗?如何计算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你能说出柱、锥、台、球的体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吗?空间几何体按照围成它的各个面的特征(平面还是曲面)分类,可以得到多面体、旋转体.进一步地,按照组成多面体和旋转体的面、棱、顶点等组成要素的特征及其位置关系分类,又可以得到棱柱、棱锥、棱台等基本的多面体以及圆柱、圆锥、圆台、球等基本的旋转体.棱柱、棱锥和棱台的表面积就是组成它们的各个面的面积和,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与表面积可以通过侧面展开为平面图形来处理.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研究棱柱、棱锥和棱台的体积公式之间的关系:分析:考虑旋转后得到怎样的几何体.解析:图7旋转后形成的几何体是底面圆半径与高均为的圆柱挖去一个圆锥后的几何体,该圆锥的顶点为圆柱下底的圆心,底面与圆柱上底面重合(如图9中的右图所示).为什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呢?课后同学们可上网查阅“祖暅原理”进行更多的了解.探究1:问以该正方体的顶点为顶点的四面体有几种(全等的算一种)?比较这些四面体的结构特征.展示同学们的作业,同时交流思路.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不可能在正方体的同一个面上,应该分布在正方体的上、下两个面上,以在下底面的顶点为标准分类考虑.归纳总结有以下四种(如图11):探究2:是否存在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总结:(1)求四面体的体积一般可根据四面体的结构特征,确定高与底面,转化为求三棱锥的体积;图11(4)中的四面体是正四面体(各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也可通过割补法求得;定义法、转化法、割补法等是求几何体体积的重要方法.(2)经计算发现,图11(4)中的正四面体的体积最大,表面积最小,这也是现实中经常要考虑的最优化问题.探究4:怎样求图11中的四个四面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半径?四个四面体的外接球与正方体的外接球相同,其一条直径为正方体的体对角线,半径.如图12,可以类比三角形内切圆半径的面积计算思路,可计算出四个内切球的半径.问题4:刻画平面的三个基本事实是立体几何公理体系的基石,是研究空间图形、进行逻辑推理的基础.实际上,三个基本事实刻画了平面的“平”、平面的“无限延展”,你能归纳一下刻画的方法吗?平面的三个基本事实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刻画平面的基本性质.基本事实1是从点与平面关系的角度刻画平面的唯一存在性,基本事实2是从直线与平面关系的角度利用直线的“直”和“无限延伸”的属性刻画了平面的“平”和“无限延展”的属性,基本事实3是从平面与平面关系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了平面的“平”和“无限延展”的特征:由于平面是“平的”,因而它们才可能交于一条直线,否则交线就不是“直”的,而是“曲”的了,例如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的交线就是一条曲线;另外,两个平面相交于一条直线,直线是“无限延伸”的,也说明平面的交点有无数个,平面是“无限延展”的.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从生活世界中找到模型,再根据公共点的个数、是否共面等进行逻辑分类建立起来的.例5(复习参考题8第5题)三个平面可将空间分成几部分?请分情况说明.探究1:一个平面将空间分成两个部分,两个平面有几种位置关系?它们将空间分成几部分?图13(1)中αPβ,它们将空间分成三部分;图13(2)中αIβ=a,它们将空间分成四部分.探究2:在图13中再增加一个平面,这三个平面可能产生哪些位置关系?每种位置关系可将空间分成几部分?可能出现五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如图14,三个不同的平面α,β,γ,直线a,b,c,l.将12条分成三个共面组,侧棱组4条,上底面棱组4条,下底面棱组4条,若“异面直线组”含四条或以上的棱,则至少有两条棱在同一组,这样两条棱便共面,这与“异面直线组”的定义矛盾,故“异面直线组”最多有三条棱.问题5:在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中,“平行”和“垂直”是最重要的.(1)在研究这些位置关系的判定时,我们采用了哪些思想方法?以直线与平面垂直为例,总结一下研究判定的内容、过程和方法.(2)研究这些位置关系的性质,实际上就是要研究什么问题?以两个平面相互垂直为例,总结一下研究性质的内容、过程和方法.研究“什么是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以及“空间直线、平面垂直时其要素(直线、平面)有什么确定不变关系”;确立研究空间直线、平面垂直的内容(判定与性质)与路径:“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空间问题平面化”是空间元素位置关系的一般思路.我们利用直线与直线的垂直研究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利用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研究平面与平面垂直.反过来,由直线与平面垂直又可以得到直线与直线垂直,由平面与平面垂直又可以得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垂直.小结:正方体(或长方体)是重要的几何体模型,我们要深入研究正方体模型,对它进行变形,构建出新的模型,探求各种空间位置关系或几何模型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彰显正方体的“母体”地位.课后作业:5.教材第170页复习参考题8第10题.6.教材第170页复习参考题8第11题.7.教材第171页复习参考题8第13题.8.教材第171页复习参考题8第14题.六、目标检测设计(时间:90分,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八棱柱有10个面(B)任意n面体都可以分割成n个棱锥(C)棱台侧棱的延长线必相交于一点(D)矩形旋转一周一定形成一个圆柱2.给出下列4个命题: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②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③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④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给出下列4个命题:①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④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长分别为,则这个三棱锥的体积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对应题号的位置上.9.正方体相邻两个面的两条对角线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__.10.长方体的所有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长、宽、高分别为3,2,1,那么这个球面的面积是________.11.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3,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13.已知矩形ABCD,AB=2,AD=1,沿BD将△ABD折起成△.若点A′在平面BCD上的射影落在△BCD的内部,则四面体的体积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4.空间的4个平面,最多能将空间分成________个区域.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题满分8分)画图,并证明:若m//α,n⊥α,则m⊥n.16.(本题满分10分)17.(本题满分10分)如图,正四棱锥P-ABCD中,已知侧棱和底面边长都等于2,E是AB的中点.(1)求证:AB∥平面PCD.(2)求异面直线PE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

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知识点总结(超全)

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知识点总结(超全)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在△ABC 中,AB =1,AC =2,∠BAC =60°,P 是△ABC 的外接圆上的一点,若AP ⃑⃑⃑⃑⃑ =mAB ⃑⃑⃑⃑⃑ + nAC ⃑⃑⃑⃑⃑ ,则m +n 的最小值是( ) A .−1B .−12C .−13D .−162、如图,矩形BDEF 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BD =2,DE =1,点P 在线段EF 上.给出下列命题:①存在点P ,使得直线DP//平面ACF ; ②存在点P ,使得直线DP ⊥平面ACF ;③直线DP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是[√55,1]; ④三棱锥A −CDE 的外接球被平面ACF 所截得的截面面积是9π8.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A .①③B .①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3、正方体中,点P ,O ,R ,S 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则PQ 与RS 是异面直线的图形是( )A .B .C.D.4、下面四个选项中一定能得出平面α/⁄平面β的是()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5、已知直线l⊥平面α,有以下几个判断:①若m⊥l,则m//α;②若m⊥α,则m//l;③若m//α,则m⊥l;④若m//l,则m⊥α;上述判断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下列命题:①有两个面平行,其他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做棱柱;②有两侧面与底面垂直的棱柱是直棱柱;③过斜棱柱的侧棱作棱柱的截面,所得图形不可能是矩形;④所有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的四棱柱一定是正四棱柱.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A.0B.1C.2D.37、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都等于球的直径,则球的表面积与圆柱的侧面积的比值为()A.1∶1B.1∶2C.2∶1D.2∶38、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3,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2π3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A.√23πB.2√23πC.πD.√2π多选题9、设z1,z2为复数,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z1−z2|=0,则z1=z2B.若|z1|=|z2|,则z12=z22C.若z1+z2>0,则z2=z̅1D.若z1z2=0,则z1=0或z2=010、如图所示,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M,N分别是AD,CC1的中点,P是线段AB上的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点P与A,B两点不重合时,平面PMN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是五边形B.平面PMN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可能是三角形C.△MPN一定是锐角三角形D.△MPN面积的最大值是√21211、如图所示,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棱C1D1,C1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直线AM与BN是平行直线B.直线BN与MB1是异面直线C.直线MN与AC所成的角为60°D.平面BMN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面积为92填空题12、直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AB⊥BC,AB=1,BC=2√2,AA1=4,则球O的体积是__________.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十三)参考答案1、答案:B分析:先解三角形得到△ABC 为直角三角形,建立直角坐标系,通过AP ⃑⃑⃑⃑⃑ =mAB ⃑⃑⃑⃑⃑ + nAC ⃑⃑⃑⃑⃑ 表示出m +n ,借助三角函数求出最小值.由余弦定理得BC 2=AB 2+AC 2−2AB ⋅AC ⋅cos∠BAC = 1+4−2×1×2×cos 60∘=3,所以BC =√3,所以AB 2+BC 2=AC 2,所以AB ⊥BC .以AC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易得A (-1,0),C (1,0),B (-12,√32),设P 的坐标为(cosθ,sinθ),所以AB⃑⃑⃑⃑⃑ =(12,√32),AC ⃑⃑⃑⃑⃑ =(2,0),AP ⃑⃑⃑⃑⃑ = (cosθ+1,sinθ),又AP⃑⃑⃑⃑⃑ =mAB ⃑⃑⃑⃑⃑ +nAC ⃑⃑⃑⃑⃑ ,所以(cosθ+1,sinθ)=m (12,√32)+ n (2,0)=(m 2+2n ,√32m),所以m =2√33sin θ,n =cos θ2+12−√36sin θ,所以m +n =2√33sin θ+cos θ2+12−√36sin θ =√32sin θ+cos θ2+12=sin (θ+π6)+12≥−1+12=−12,当且仅当sin (θ+π6)=−1时,等号成立.故选:B . 2、答案:D分析:当点P 是线段EF 中点时判断①;假定存在点P ,使得直线DP ⊥平面ACF ,推理导出矛盾 判断②;利用线面角的定义转化列式计算判断③;求出△ACF 外接圆面积判断④作答. 取EF 中点G ,连DG ,令AC ∩BD =O ,连FO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O为BD中点,而BDEF是矩形,则DO//GF且DO=GF,即四边形DGFO是平行四边形,即有DG//FO,而FO⊂平面ACF,DG⊄平面ACF,于是得DG//平面ACF,当点P与G重合时,直线DP//平面ACF,①正确;假定存在点P,使得直线DP⊥平面ACF,而FO⊂平面ACF,则DP⊥FO,又DG//FO,从而有DP⊥DG,在Rt△DEF中,∠DEF=90∘,DG是直角边EF上的中线,显然在线段EF上不存在点与D连线垂直于DG,因此,假设是错的,即②不正确;因平面BDEF⊥平面ABCD,平面BDEF∩平面ABCD=BD,则线段EF上的动点P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在直线BD上,于是得∠PDB是直线DP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在矩形BDEF中,当P与E不重合时,∠PDB=∠DPE,sin∠PDB=sin∠DPE=DEDP =√DE2+EP2=√1+EP2,而0<EP≤2,则√55≤sin∠PDB<1,当P与E重合时,∠PDB=π2,sin∠PDB=1,因此,√55≤sin∠PDB≤1,③正确;因平面BDEF⊥平面ABCD,平面BDEF∩平面ABCD=BD,BF⊥BD,BF⊂平面BDEF,则BF⊥平面ABCD,BC=√2,在△ACF中,AF=CF=√BC2+BF2=√3,显然有FO⊥AC,sin∠FAC=FOAF =√BO2+BF2AF=√2√3,由正弦定理得△ACF外接圆直径2R=CFsin∠FAC =√2,R=2√2,三棱锥A−CDE的外接球被平面ACF所截得的截面是△ACF的外接圆,其面积为πR2=9π8,④正确,所以所给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③④.故选:D小提示:名师点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在另一个平面上的射影都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3、答案:C分析:对于A,B,D,利用两平行线确定一个平面可以证明直线PQ与RS共面,对于C,利用异面直线的定义推理判断作答.对于A,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AC,A1C1,则AC//A1C1,如图,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则有PQ//AC,RS//A1C1,因此PQ//RS,则直线PQ与RS共面,A错误;对于B,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AC,QS,PR,如图,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有AP//CR且AP=CR,则四边形APRC为平行四边形,即有AC//PR,又QS//AC,因此QS//PR,直线PQ与RS共面,B错误;对于C,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如图,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有RS//BB1,而BB1⊂平面ABB1A1,RS⊄平面ABB1A1,则RS//平面ABB1A1,PQ⊂平面ABB1A1,则直线PQ与RS无公共点,又直线PQ与直线BB1相交,于是得直线PQ与RS不平行,则直线PQ与RS是异面直线,C正确;对于D,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A1B,D1C,PS,QR,如图,因为A1D1//BC且A1D1=BC,则四边形A1D1CB为平行四边形,有A1B//D1C,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有PS//A1B,QR//D1C,则PS//QR,直线PQ与RS共面,D错误.故选:C4、答案:D分析:对于A,B,C,举出符合条件的特例即可判断;对于D,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再证c//α即可. 如图,ABCD−A1B1C1D1是长方体,平面ABCD为平面α,平面ABB1A1为平面β,对于A,直线C1D1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A不正确;对于B,直线CD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B不正确;对于C,直线CD为直线a,直线A1B1为直线b,显然a⊂α,b⊂β,a//β,b//α,而α与β相交,C不正确;对于D,因a,b是异面直线,且a⊂α,b⊂β,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如图,则c//a,并且直线c与b必相交,而c⊄α,于是得c//α,又b//α,即β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平面α,⁄平面β.因此,平面α/故选:D5、答案:B分析:根据线面的位置关系,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及线面垂直的性质逐项分析即得. 对于①,当m⊂平面α也可以有m⊥l,但m不平行于平面α,故①错;对于②,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②正确;对于③,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存在n⊂α且m∥n.而直线l⊥平面α,故可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得出l⊥n,故l⊥m正确;对于④,根据直线l⊥平面α,可在平面α内找到两条相交直线p,n,且l⊥p,l⊥n,又m∥l,所以m⊥p,m⊥n,故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m⊥α正确.即②③④正确.故选:B.6、答案:A分析:①②③④均可举出反例.①如图1,满足有两个面平行,其他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显然不是棱柱,故①错误;②如图2,满足两侧面ABB1A1与底面垂直,但不是直棱柱,②错误;③如图3,四边形ACC1A1为矩形,即过斜棱柱的侧棱作棱柱的截面,所得图形可能是矩形,③错误;④所有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的四棱柱不一定是正四棱柱,因为两底面不一定是正方形,④错误.故选:A7、答案:A分析:按圆柱侧面积和球的表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设球的半径的r,依题意圆柱的底面半径也是r,高是2r,圆柱的侧面积=2πr·2r=4πr2,球的表面积为4πr2,其比例为1:1,故选:A.8、答案:B分析:根据弧长计算公式,求得底面圆半径以及圆锥的高,即可求得圆锥的体积.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故可得2πr=2π3×3,解得r=1,设圆锥的高为ℎ,则ℎ=√32−12=2√2,则圆锥的体积V=13×πr2×ℎ=13×π×2√2=2√23π.故选:B.9、答案:AD分析:通过反例可说明BC错误;设z1=a+b i,z2=c+d i,根据模长运算和复数乘法运算可分析得到AD正确.对于A,设z1=a+b i,a,b∈R,z2=c+d i,c,d∈R,则|z1−z2|=√(a−c)2+(b−d)2=0,∴{a−c=0 b−d=0,即{a=cb=d,∴z1=z2,A正确;对于B,令z1=1,z2=i,则|z1|=|z2|=1,此时z12≠z22,B错误;对于C,令z1=1+i,z2=−i,则z1+z2=1>0,此时z2≠z̅1,C错误;对于D,设z1=a+b i,z2=c+d i,则z1z2=(ac−bd)+(ad+bc)i=0,∴{ac−bd=0 ad+bc=0,即{ac=bdad=−bc,则a2cd=−b2cd;若c=d=0,则a2cd=−b2cd成立,此时z2=0;若c=0,d≠0,由ac=bd知:b=0;由ad=−bc知:a=0;此时z1=0;同理可知:当c≠0,d=0时,z1=0;若c≠0,d≠0,由a2cd=−b2cd得:a2=−b2,∴a=b=0,此时z1=0;综上所述:若z1z2=0,则z1=0或z2=0,D正确.故选:AD.10、答案:AD分析:依据平面的性质画出平面PMN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判断选项AB;举反例否定选项C;求得△MPN面积的最大值判断选项D如图,当点P与A,B两点不重合时,将线段MP向两端延长,分别交CD,CB的延长线于点O,Q,连接NO,NQ分别交DD1,BB1于R,S两点,连接RM,SP,MP此时截面为五边形MPSNR,所以A正确;当点P与点A或点B重合时,截面为四边形.综上,平面PMN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为四边形或五边形.不可能是三角形,所以B不正确;考虑△PMN,当点P与点A重合时,MN=√6,PM=1,PN=3,此时因为MN2+PM2<PN2,故∠PMN为钝角,所以C判断错误;如图,E,F为DD1,BC中点,连接EN,MF,则AB//MF//EN,且MN⊂面MFNE,延长EM,NF分别交A1A,B1B延长线于I,J,则AI=AM=BJ=BF,若G,H分别为MI,FJ中点,易知:AG,BH⊥面MFNE,且AG//BH,AG=BH,易证:面AGHB⊥面MFNE,即AB在面MFNE上的投影为GH,令PK⊥GH,面MFNE∩面AGHB=GH,则PK⊥面MFNE,MN⊂面MFNE,所以PK⊥MN,若KL⊥MN,PK∩KL=K,则MN⊥面PKL,PL⊂面PKL,所以MN⊥PL,即PL为P到直线MN的距离,如下图,随P从A到B移动过程中,KL逐渐变大,而PK不变,故PL也在变大,所以当P与点B重合时,点P到直线MN的距离取到最大值,△MPN的面积取到最大值,此时MN=√6,BM=BN=√5,则MN边上的高为(√2)=√142,△MBN的面积为12×√142×√6=√212,即最大值为√212,D判断正确.故选:AD.11、答案:BCD解析:根据异面直线的定义直接判断AB选项,根据MN//D1C,转化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利用确定平面的依据,作出平面BMN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并求面积.A.直线AM与BN是异面直线,故A不正确;B.直线BN与MB1是异面直线,故B正确;C. 由条件可知MN//D1C,所以异面直线MN与AC所成的角为∠ACD1,△ACD1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D1= 60∘,故C正确;D.如图,延长MN ,并分别与DD 1和DC 交于E,F ,连结EA,GB 交于点F ,连结A 1M,BN ,则四边形A 1BNM 即为平面BMN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由对称性可知,四边形A 1BNM 是等腰梯形,MN =√2,A 1B =2√2,A 1M =BN =√5,则梯形的高是ℎ=√(√5)2−(√22)2=3√22,所以梯形的面积S =12×(√2+2√2)×3√22=92,故D 正确.故选:BCD 小提示: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以正方体为载体,判断异面直线,截面问题,本题关键选项是D ,首先要作出平面BMN 与正方体的截面,即关键作出平面EFG .12、答案:1256π分析:把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补成长方体,求出外接球的直径即得解.把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补成长方体,则直三棱柱和长方体的外接球重合,外接球的直径2R =√12+(2√2)2+42=5,故球O的体积V=43πR3=1256π.所以答案是:1256π。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M,N分别是A1D,D1B的中点,则()A.直线A1D与直线D1B垂直,直线MN//平面ABCDB.直线A1D与直线D1B平行,直线MN⊥平面BDD1B1C.直线A1D与直线D1B相交,直线MN//平面ABCDD.直线A1D与直线D1B异面,直线MN⊥平面BDD1B1答案:A分析:由正方体间的垂直、平行关系,可证MN//AB,A1D⊥平面ABD1,即可得出结论.连AD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A1D的中点,所以M为AD1中点,又N是D1B的中点,所以MN//AB,MN⊄平面ABCD,AB⊂平面ABCD,所以MN//平面ABCD.因为AB不垂直BD,所以MN不垂直BD则MN不垂直平面BDD1B1,所以选项B,D不正确;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D1⊥A1D,AB⊥平面AA1D1D,所以AB⊥A1D,AD1∩AB=A,所以A1D⊥平面ABD1,D1B⊂平面ABD1,所以A1D⊥D1B,且直线A1D,D1B是异面直线,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A正确.故选:A.小提示:关键点点睛:熟练掌握正方体中的垂直、平行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如两条棱平行或垂直,同一个面对角线互相垂直,正方体的对角线与面的对角线是相交但不垂直或异面垂直关系.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三棱锥A−B1CD1的表面积为4√3,则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为()A.4√3πB.√6πC.32√3πD.8√6π答案:B解析:根据三棱锥的表面积进一步求出正方体的棱长,最后求出正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进一步求出结果.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B1D1=AC=AB1=AD1=B1C=D1C=√2a,由于三棱锥A−B1CD1的表面积为4√3,所以S=4S△AB1C =4×12×√32(√2a)2=4√3所以a=√2所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2)2+(√2)2+(√2)22=√62, 所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43π·(√62)3=√6π故选:B .小提示: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3、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且该棱柱的体积为√3,AB =2,AC =1,∠BAC =60°,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 .4πB .4√2πC .8πD .32π 答案:C解析:利用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棱柱的体积为√3,AB =2,AC =1,∠BAC =60°,求出AA 1,再求出ΔABC 外接圆的半径,即可求得球的半径,从而可求球的表面积. ∵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垂直于底面, 棱柱的体积为√3,AB =2,AC =1,∠BAC =60°, ∴12×2×1×sin60°×AA 1=√3,∴AA 1=2∵BC 2=AB 2+AC 2−2AB ⋅ACcos60°=4+1−2=3,∴BC =√3. 设Δ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R ,则BCsin60°=2R ,∴R =1.∴外接球的半径为√1+1=√2,∴球的表面积等于4π×(√2)2=8π. 故选:C.小提示: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柱体体积求棱长,考查几何体外接球有关计算,属于基础题.4、牟合方盖是由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首先发现并采用的一种用于计算球体体积的方法,该方法不直接给出球体的体积,而是先计算牟合方盖的体积.刘徽通过计算,“牟合方盖”的体积与球的体积关系为V 牟V 球=4π,并且推理出了“牟合方盖”的八分之一的体积计算公式,即V 牟8=r 3−V 方盖差,从而计算出V 球=43πr 3.如果记所有棱长都为r 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 ,则V 方差盖:V =( ) A .√22B .1C .√2D .2√2 答案:C分析:计算出V 方盖差,V ,即可得出结论.由题意,V 方盖差=r 3−18V 牟=r 3−18×4π×43×π×r 3=13r 3, 所有棱长都为r 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 正=13×r ×r ×r 2−(√2r 2)2=√26r 3, ∴V 方盖差V 正=13r 3√2r 36=√2,故选:C .5、已知一个圆锥的体积为3π,其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则其底面半径为( ) A .2√3B .3C .√3D .√33答案:C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和圆锥体积公式以及侧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设底面半径为r ,高为ℎ,母线为l ,如图所示:则圆锥的体积V =13πr 2ℎ=3π,所以r 2ℎ=9,即ℎ=9r 2, S 侧=12⋅2πrl =2πr 2,则l =2r ,又ℎ=√l 2−r 2=√3r ,所以√3r 3=9,故r =√3.故选:C.6、如图所示的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的平面,有下列表示方法:①平面ABCD;②平面BD;③平面AD;④平面ABC;⑤AC;⑥平面α.其中不正确的是()A.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⑤答案:D解析:根据平面的表示方法判断.③中AD不为对角线,故错误;⑤中漏掉“平面”两字,故错误.故选:D.7、如图,PA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则图中与平面PCD垂直的平面是()A.平面ABCD B.平面PBCC.平面PAD D.平面PCD答案:C分析:由线面垂直得到线线垂直,进而证明出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因为PA⊥平面ABCD,CD⊂平面ABCD,所以PA⊥CD,由四边形ABCD为矩形得CD⊥AD,因为PA∩AD=A,所以CD⊥平面PAD.又CD⊂平面PCD,所以平面PCD⊥平面PAD.故选:C8、如图,矩形BDEF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BD=2,DE=1,点P在线段EF上.给出下列命题:①存在点P,使得直线DP//平面ACF;②存在点P,使得直线DP⊥平面ACF;,1];③直线DP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是[√55④三棱锥A−CDE的外接球被平面ACF所截得的截面面积是9π.8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A.①③B.①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分析:当点P是线段EF中点时判断①;假定存在点P,使得直线DP⊥平面ACF,推理导出矛盾判断②;利用线面角的定义转化列式计算判断③;求出△ACF外接圆面积判断④作答.取EF中点G,连DG,令AC∩BD=O,连FO,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O为BD中点,而BDEF是矩形,则DO//GF且DO=GF,即四边形DGFO是平行四边形,即有DG//FO,而FO⊂平面ACF,DG⊄平面ACF,于是得DG//平面ACF,当点P与G重合时,直线DP//平面ACF,①正确;假定存在点P,使得直线DP⊥平面ACF,而FO⊂平面ACF,则DP⊥FO,又DG//FO,从而有DP⊥DG,在Rt△DEF中,∠DEF=90∘,DG是直角边EF上的中线,显然在线段EF上不存在点与D连线垂直于DG,因此,假设是错的,即②不正确;因平面BDEF⊥平面ABCD,平面BDEF∩平面ABCD=BD,则线段EF上的动点P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在直线BD上,于是得∠PDB是直线DP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在矩形BDEF中,当P与E不重合时,∠PDB=∠DPE,sin∠PDB=sin∠DPE=DEDP =√DE2+EP2=√1+EP2,而0<EP≤2,则√55≤sin∠PDB<1,当P与E重合时,∠PDB=π2,sin∠PDB=1,因此,√55≤sin∠PDB≤1,③正确;因平面BDEF⊥平面ABCD,平面BDEF∩平面ABCD=BD,BF⊥BD,BF⊂平面BDEF,则BF⊥平面ABCD,BC=√2,在△ACF中,AF=CF=√BC2+BF2=√3,显然有FO⊥AC,sin∠FAC=FOAF =√BO2+BF2AF=√2√3,由正弦定理得△ACF外接圆直径2R=CFsin∠FAC =√2,R=2√2,三棱锥A−CDE的外接球被平面ACF所截得的截面是△ACF的外接圆,其面积为πR2=9π8,④正确,所以所给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③④.故选:D小提示:名师点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在另一个平面上的射影都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多选题9、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线段A1C1上一个动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A.存在M点使得异面直线BM与AC所成角为90°B.存在M点使得异面直线BM与AC所成角为45°C.存在M点使得二面角M−BD−C的平面角为45°D.当4A1M=A1C1时,平面BDM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面积为98答案:AD分析:对于A,由正方体的性质可将异面直线BM与AC所成的角可转化为直线BM与A1C1所成角,而当M为A1C1的中点时,可得BM⊥A1C1,从而可判断;对于B,M与A1或C1重合时,直线BM与AC所成的角最小;对于C,当M与C1重合时,二面角M−BD−C的平面角最小,通过计算可判断;对于D,过M作EF//D1B1,交A1B1于F,交A1D1于E点,由题意可得四边形EFBD即为平面BDM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且四边形EFBD是等腰梯形,然后利用已知数据计算即可解:异面直线BM与AC所成的角可转化为直线BM与A1C1所成角,当M为A1C1的中点时,BM⊥A1C1,此时BM与AC所成的角为90°,所以A正确;当M与A1或C1重合时,直线BM与AC所成的角最小,为60°,所以B错误;当M与C1重合时,二面角M−BD−C的平面角最小,tan∠C1OC=√2>1,所以∠C1OC>45°,所以C错误;对于D,过M作EF//D1B1,交A1B1于F,交A1D1于E点,因为4A1M=A1C1,所以E、F分别是A1D1、A1B1的中点,又B1D1//BD,所以EF//DB,四边形EFBD即为平面BDM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因为EF=12D1B1=√22,且BF=DE=√BB12+B1F2=√52,所以四边形EFBD是等腰梯形,作FG⊥DB交BD于G点,所以BG=1 2(BD−EF)=√24,FG=√FB2−BG2=3√24,所以梯形的面积为12(BD+EF)×FG=98,所以D正确.故选:AD.10、给出以下关于斜二测直观图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水平放置的角的直观图一定是角B.相等的角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C.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D.两条平行线段在直观图中仍是平行线段答案:AD分析:根据直观图和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判断选项.水平放置的角的直观图一定是角,故A正确;角的大小在直观图中都会发生改变,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也会改变,比如正方形的直方图中,故BC错误;由斜二测画法规则可知,直观图保持线段的平行性,所以D正确.故选:AD11、(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结论有()A.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B.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C.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D.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答案:BD分析:由等角定理可判断A的真假;根据直线夹角的定义可判断B的真假;举反例可判断C的真假;由平行公理可判断D的真假.对于选项A: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选项A错误;对于选项B: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故选项B正确;对于选项C: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这两个角的关系不确定,既可能相等也可能互补,也可能既不相等,也不互补.反例如图,在立方体中,∠A1D1C1与∠A1BC1满足A1D1⊥A1B,C1D1⊥C1B,但是∠A1D1C1=π2,∠A1BC1=π3,二者不相等也不互补.故选项C错误;对于选项D: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故选项D正确. 故选:BD.填空题12、3个不同的平面最多将空间分成a部分,最少将空间分成b部分,则b−a=__.答案:−4分析:对平面的位置关系分类讨论,即可得到答案.当三个不同的平面互相平行时,最少将空间分成4部分,即b =4,当三个平面三维放置时,最多将空间分成8部分,即a =8,所以b −a =4−8=−4.所以答案是:−4小提示:方法点睛:对平面分空间为几个部分问题,要有画图的意识,结合空间想象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考虑问题,作出判断.13、设地球半径为R ,地球上北纬30°圈上有A ,B 两点,点A 在西经10°,点B 在东经110°,则点A 和B 两点东西方向的距离是___________.答案:√3πR 3分析:求出O ′A,O ′B 的长度,确定∠AO ′B 的大小,再由弧长公式求得A,B 两地的东西方向的距离.如图示,设O ′为北纬30°圈的圆心,地球球心为O ,则∠AOO ′=60∘ ,故AO ′=√32R ,即北纬30°圈的圆的半径为√32R , 由题意可知∠AO ′B =120∘=2π3,故点A 和B 两点东西方向的距离即为北纬30°圈上的AB⌢的长, 故AB ⌢的长为2π3×√32R =√3πR 3, 所以答案是:√3πR 314、若将两个半径为1的铁球熔化后铸成一个球,则该球的半径为______.答案:√23分析:根据球的体积等于两个半径为1的球的体积之和即可求其半径.设大球的半径为r ,则根据体积相同,可知43π+43π=43πr3,则r3=2,解得r=√23.所以答案是:√23.解答题15、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sinC=√3ccosA.(1)求角A.(2)若a=√7,c=2求△ABC的面积.答案:(1)A=π3;(2)3√32.分析:(1)由正弦定理边角关系,结合三角形内角性质得sinA=√3cosA,进而求角A.(2)由余弦定理得b2−2b−3=0求b,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ABC的面积.(1)由正弦定理,sinAsinC=√3sinCcosA,又sinC≠0,∴sinA=√3cosA,即tanA=√3,由A∈(0,π),得A=π3.(2)由余弦定理知:a2=b2+c2−2bccosA,∴b2−2b−3=0,解得b=3,∴S△ABC=12bcsinA=3√32.。

2020新教材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章末复习

2020新教材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章末复习

章末复习❷知识系统整合规律方法收藏1 •对于简单的空间几何体,要注意从表示法、分类、结构特征三个方面入手, 抓住各几何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多观察、模仿课本中的立体图形,画好空间几何 体的直观图.2•在本章学习中要注意掌握“还台为锥”的解题思想和“化曲(折)为直”(将几何体表面展开铺平)的思想方法,以用来求解表面两点间距离最短问题.宀工PI1儿何怵比休儿何初少空何中“线与胃 线的位祀艾系笊血血线-异面直线所成的幷空阿点、fi 线,平 面之间的位監養系码血ri 緞空间中比线与平面的位代关系空闊中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J V X 系3.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简化为“线线垂直,则线面垂直”.这里的“线线”指的是“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线面”则是指这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所在的平面.判定定理告诉我们,要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只需在这个平面内找出两条相交直线都与已知直线垂直即可.4. 判定线面垂直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①利用定义;②利用判定定理;③与平行关系联合运用,即若a// b,且a丄a则b丄a5. 两平面相交成直二面角时,两平面垂直.作为二面角,除了本身所包含的问题外,它又是两个平面垂直定义的基础.同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相比,二面角又是多种知识的交汇点,因此它必是每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对于本节内容及相关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6. 二面角的平面角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角的顶点在二面角的棱上;②角的两边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③角的两条边分别与二面角的棱垂直. 准确、恰当地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是解答有关二面角问题的关键.作二面角的平面角通常有三种方法:①定义法.这里要注意角的顶点的恰当选取;②垂面法;③垂线法.当二面角的棱未给出时,首先要作出二面角的棱,再利用上述办法作出平面角.7. 面面垂直的判定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证明该角为直角;二是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8. 转化思想是解立体几何最常用的数学思想,本章涉及的垂直问题的证明通常是通过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来实现的,同时,在关于垂直问题的论证中要注意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相互转化.日学科思想培优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是立体几何图形认识的基础,理解时要从其几何体的本质去把握,多面体中常见的棱柱、棱锥和棱台既有必然的联系,也有本质的区别.2. 旋转体是由一个平面封闭图形绕一条轴旋转形成的,一定要弄清圆柱、圆锥、圆台、球分别是由哪一种平面图形旋转形成的,从而可以掌握旋转体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也就掌握了它们各自的性质.[典例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在圆柱的上、下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则这两点的连线是圆柱的母线;②棱柱的上下底面全等;③直角三角形绕其任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都是圆锥;④棱台的上、下底面可以不相似,但侧棱长一定相等.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 0B. 1C. 2D. 3解析①不一定,只有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轴时才是母线;②正确;③错误.当以斜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时,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几何体不是圆锥. 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同底圆锥组成的几何体;④错误,棱台的上、下底面是相似且对应边平行的多边形,各侧棱的延长线交于一点,但是侧棱长不一定相等.答案B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是空间几何体的表现形式,是学好空间几何的基础和关键,只有正确作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才能分析其中各元素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典例2]画出如图所示的四边形OABC的直观图(已知0C = AD = 2,0D = 3,0B = 4,OC X OB,AD 丄OB).解以O为原点,OB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如图1.作/ C' O' B' = 45° 其中O' B'是水平的,O' B' = 4,O' D' = 3, O' C'= 1, 过D '作/B' D' A' = 135° 使A' D' = 1,顺次连接O' A' ,A' B',B' C',所得四边形O' A' B' C'即为四边形OABC的直观图,如图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与表面积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是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制作物体的 下料问题、材料最省问题、相同材料容积最大问题,都涉及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特 别是特殊的柱、锥、台,在计算中要注意其中矩形、梯形及直角三角形等重要的 平面图形的作用,对于圆柱、圆锥、圆台,要重视旋转轴所在轴截面、底面圆的 作用•割补法、构造法是常用的技巧.[典例3]已知A ,B 是球0的球面上两点,/ AOB = 90° C 为该球面上的 动点•若三棱锥O — ABC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0的表面积为多少?解 如图所示,当点C 位于垂直于平面OAB 的直径顶端时,三棱锥O -ABC的体积最大.设球O 的半径为R ,此时.•.R = 6.2•••球O 的表面积为S = 4 T R = 144 n. 空间中的位置关系■相交 1.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异•线在面内2.空间中线与面的位置关系 线面平行V O —ABC = V C — OAB = 1x !R 2X R = R 3636.I线面相交3•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相交[典例4]已知m , n 是不同的直线a, B 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结论:① 若m // a,则m 平行于平面a 内任意一条直线; ② 若 all B, m? a n? B,则 m // n ; ③ 若 m ± a, n 丄 B, m // n ,贝U a 丄 B ; ④ 若 all B, m? a 则 m //B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 ____________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解析 若m //a,则m 平行于过m 的平面与a 相交的交线,并非所有的直线, 故①错误;若all B, m? a, n? B,则可能m//n ,也可能m , n 异面,故②错误.③ ④正确.答案③④ 厨平行问题立体几何中的平行问题有三类:一是线线平行,由基本事实4和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以证明线线平行,由线面平行(或垂直)的性质定理可以证明线线平行; 根据线线平行可以得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可以证明线面平行等;二是线面 平行,由线面平行的定义和判定定理可证明线面平行;三是两个平面平行,用定 义和判定定理可以证明两个平面平行,或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或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由面面平行可以得出线面平行和线线平行. 平 行关系的转化是:判定I■半||宁线奴平行I 誓S 线面平行一1 ------------- 性质 --------------性质[典例5] 如图,四棱锥P — ABCD 中,PA 丄底面ABCD , AD // BC , AB = AD =AC= 3 , PA = BC = 4 , M 为线段 AD 上一点,AM = 2MD , N 为 PC 的中点.「平行⑴证明:MN //平面PAB;(2) 求四面体N —BCM的体积.2 解⑴证明:由已知得AM = 3AD = 2.如图,取BP的中点T,连接AT, TN,1 由N 为PC 的中点知TN//BC, TN = qBC^2. 又AD //BC,故TN 綊AM ,所以四边形AMNT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N //AT.因为AT?平面PAB, MN?平面FAB,所以MN //平面PAB.1⑵因为PA丄平面ABCD,N为PC的中点,所以N到平面ABCD的距离为qPA.如图,取BC的中点E,连接AE.由AB = AC = 3 得AE丄BC, AE= - ;AB2—BE2= .5.由AM //BC得M到BC的距离为I 5,A 故S ZBCM= 2^ 4X .5= 2.5.1 PA 4\1所以四面体N—BCM 的体积V N —BCM =3X S Z BCM X"2 = ~31. 空间中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面面垂直2. 判定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1)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 利用“两平行线中的一条与平面垂直,则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垂直”;(3) 利用“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4)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3. 判定线线垂直的方法(1) 平面几何中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2) 线面垂直的性质:a丄a b? a? a丄b;(3) 线面垂直的性质:a丄a b// a? a丄b.4. 判断面面垂直的方法(1) 利用定义: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2) 判定定理:a? a a丄保a丄B[典例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A i B i = A1C1, D, E分别是棱BC, CC1上的点(点D不同于点C),且AD丄DE, F为B1C1的中点.求证:(1)平面ADE丄平面BCC1B1;⑵直线A1F //平面ADE.证明(1)因为ABC —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CC1丄平面ABC.又AD?平面ABC,所以CC1丄AD.又因为AD丄DE,CC1?平面BCC1B1, DE?平面BCC1B1,CC1 A DE= E,所以AD丄平面BCC1B1.又AD?平面ADE,所以平面ADE丄平面BCC1B1.⑵因为A1B1 = A1C1, F为B1C1的中点,所以A1F丄B1C1.因为CC1丄平面A1B1C1,且A1F?平面A1B1C1,所以CC1丄A1F.又因为CC1, B1C1?平面BCC1B1, CC1A BQ1 = C1,所以A1F丄平面BCC1B1.由(1)知AD丄平面BCC i B i,所以A i F //AD.又AD?平面ADE, A i F?平面ADE,所以A i F //平面ADE.鮒线线角、线面角和二面角问题i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jo, n•找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关键是选取合适的点,引两条异面直线的平行线,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即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特别地,两条异面直线垂直,可由线面垂直得到.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fo,尹.找线面角的关键是找到直线与其在平面内的射影的夹角•当线面角为0 °寸,直线与平面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当线面角为90°时,直线与平面垂直.3. 如果求两个相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除垂直外,均有两个答案,即B或i80°—6具体几何体中,由题意和图形确定.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时,首先要确定二面角的棱,然后结合题设构造二面角的平面角.一般常用:(i)定义法;(2)垂面法.4. 求角度问题时,无论哪种情况,最终都归结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求角度的解题步骤:⑴找出这个角;(2)证该角符合题意;⑶构造出含这个角的三角形,解这个三角形,求出角.[典例7] 如图,PD丄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矩形,PD = DC = 2,BC =2 2.(1) 求PB与平面ADC所成角的大小;(2) 求异面直线PC, BD所成角的正弦值.解(i)因为PD丄平面ABCD,所以Z PBD即为PB与平面ADC所成的角.因为四边形ABCD是矩形,所以BC丄DC ,所以BD= 2 .3, tan/PBD =器=宁,所以,PBD = 30 °即PB与平面ADC所成角的大小为30 °⑵取PA的中点G,连接OG, DG,如图.显然OG//PC,所以Z DOG(或其补角)即为异面直线PC, BD所成的角.111因为OG= 2PC= 2, OD =尹D = 3, DG = qPA= 3,所以△OGD 是等腰三角形,作底边的高,易求出sin/DOG = ~6°,所以异面直线PC, BD所成角的正[典例8]如图,在圆锥PO中,已知PO丄底面。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8.5 8.5.3 第1课时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8.5 8.5.3 第1课时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5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 行.( × ) (2) 若 平 面 α 内 的 两 条 不 平 行 直 线 都 平 行 于 平 面 β , 则 平 面 α 与 平 面 β 平 行.( √ ) (3)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 面平行.( √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13
探究点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问题探究]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对 应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吗? 探究感悟:平行.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14
如图所示,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 (1)求证:平面A1BD∥平面B1D1C; (2)若E,F分别是AA1,CC1的中点,求证:平面EB1D1∥平面FBD.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30
2.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O为BD的中点,P是DD1的中点,Q是 CC1的中点,求证:平面D1BQ∥平面PAO. 证明: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由Q为CC1的中点,P为DD1的中点, 易得QB∥PA. 因为QB⊄平面PAO,PA⊂平面PAO, 所以QB∥平面PAO.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6
2.在正方体中,相互平行的面不会是( A.前后侧面 C.左右侧面
) B.上下底面
D√.相邻的侧面
上一页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复习课要点训练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紧扣结构特征是判断的关键,熟悉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依据条件构建几何模型,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变换模型中的线面关系或增加线、面等基本元素,然后再依据题意判定.2.通过举反例对结构特征进行辨析,即要说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1.设有四个命题:①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是长方体;②棱长都相等的直四棱柱是正方体;③侧棱垂直于底面两条边的平行六面体是直平行六面体;④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六面体是直平行六面体.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B.2C.3D.4解析:底面是矩形的直平行六面体是长方体,①错误;棱长都相等的直四棱柱是正方体,②正确;侧棱垂直于底面两条相邻边的平行六面体是直平行六面体,③错误;任意侧面上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六面体是直平行六面体,④错误.故命题正确的个数是1.答案:A2.在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有()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取四棱锥A1-ABCD,则此四棱锥的四个侧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答案:D要点训练二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空间几何体表面积的求法(1)以三视图为载体的几何体的表面积问题,关键是分析三视图确定几何体中各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及数量.(2)多面体的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组合体的表面积问题注意衔接部分的处理.(3)旋转体的表面积问题,应注意其侧面展开图的应用.2.空间几何体体积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若所给定的几何体问题是可直接用公式求解的柱体、锥体或台体,则可直接利用公式进行求解.(2)若所给定的几何体的体积不能直接利用公式得出,则常用转换法、分割法、补形法等进行求解.(3)若以三视图的形式给出几何体,则应先根据三视图得到几何体的直观图,再根据条件求解.1.已知一个六棱锥的体积为2√3 ,其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侧棱长都相等,则该六棱锥的侧面积为12.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六棱锥是正六棱锥.设该六棱锥的高为h ,则13×6×√34×22×h =2√3,解得h =1.由题意,得底面正六边形的中心到其边的距离为√3,所以侧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3)2+1=2,所以该六棱锥的侧面积为6×12×2×2=12. 2.如图所示,三棱锥O -ABC 为长方体的一角,其中OA ,OB ,OC 两两垂直,三个侧面OAB ,OAC ,OBC 的面积分别为1.5 cm 2,1 cm 2,3 cm 2,求三棱锥O -ABC 的体积.解:设OA ,OB ,OC 的长依次为x cm,y cm,z cm,由已知可得12xy =1.5,12xz =1,12yz =3,解得x =1,y =3,z =2. 将三棱锥O -ABC 看成以C 为顶点,以OAB 为底面,易知OC 为三棱锥C -OAB 的高.故V 三棱锥O -ABC =V C -OAB =13S △OAB ·OC =13×1.5×2=1(cm 3). 3.如图所示,已知三棱柱ABC -A'B'C',侧面B'BCC'的面积是S ,点A'到侧面B'BCC'的距离是a ,求三棱柱ABC -A'B'C'的体积.解:连接A'B ,A'C ,如图所示,这样就把三棱柱ABC -A'B'C'分割成了两个棱锥,即三棱锥A'-ABC 和四棱锥A'-BCC'B'.设所求体积为V ,显然三棱锥A'-ABC 的体积是13V. 而四棱锥A'-BCC'B'的体积为13Sa , 故有13V +13Sa =V ,所以V =12Sa. 要点训练三 与球有关的切、接问题与球相关问题的解题策略(1)作适当的截面(如轴截面等)时,对于球内接长方体、正方体,则截面一要过球心, 二要过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两条体对角线,才有利于解题.(2)对于“内切”和“外接”等问题,首先要弄清几何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指特殊的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然后把相关的元素放到这些关系中来解决.1.正四棱锥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棱锥的高为6,底面边长为4,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443πB.4849πC.814πD.16π 解析:如图所示,设PE 为正四棱锥P -ABCD 的高,则正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的球心O 必在其高PE 所在的直线上,延长PE 交球面于一点F ,连接AE ,AF.由球的性质可知△PAF 为直角三角形,且AE ⊥PF.因为该棱锥的高为6,底面边长为4,所以AE =2√2,PE =6,所以侧棱长PA =√PE 2+AE 2=√62+(2√2)2=√44=2√. 设球的半径为R ,则PF =2R. 由△PAE ∽△PFA ,得PA 2=PF ·PE ,即44=2R ×6,解得R =113,所以S =4πR 2=4π×(113)2=484π9.答案:B2.一个球与一个正三棱柱的三个侧面和两个底面都相切,如果这个球的体积是323π,那么这个正三棱柱的体积是( ) A.96√3 B.16√3 C.24√3 D.48√3解析:由球的体积公式可求得球的半径R =2. 设球的外切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 ,高即侧棱长,为h ,则h =2R =4. 在底面正三角形中,由正三棱柱的内切球特征,得a 2×√33=R =2,解得a =4√3. 故这个正三棱柱的体积V =12×√32×(4√3)2×4=48√3.答案:D要点训练四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平行问题的转化关系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主要判定方法(1)定义法;(2)判定定理;(3)面与面平行的性质.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主要判定方法(1)定义法;(2)判定定理;(3)推论;(4)a ⊥α,a ⊥β⇒α∥β.1.如图所示,三棱柱ABC -A'B'C'中,M ,N 分别为BB',A'C'的中点.求证:MN ∥平面ABC'.证明:取B'C'的中点P ,连接MP ,NP (图略),则MP ∥BC',NP ∥A'B'. 因为A'B'∥AB ,所以NP ∥AB.因为AB ⊂平面ABC',NP ⊄平面ABC',所以NP ∥平面ABC'.同理MP∥平面ABC'.因为NP∩MP=P,所以平面MNP∥平面ABC'.因为MN⊂平面MNP,所以MN∥平面ABC'.2.两个全等的正方形ABCD和ABEF所在平面相交于AB, M∈AC,N∈FB,且AM=FN,过点M作MH⊥AB于点H.求证:平面MNH∥平面BCE.证明:因为正方形ABCD中,MH⊥AB,BC⊥AB,所以MH∥BC.因为BF=AC,AM=FN,所以FNBF =AM AC.因为MH∥BC,所以AMAC =AH AB,所以FNBF =AH AB,所以NH∥AF∥BE.因为MH⊂平面MNH,NH⊂平面MNH,MH∩NH=H, BC⊂平面BCE,BE⊂平面BCE,BC∩BE=B,所以平面MNH∥平面BCE.要点训练五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空间中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2.判定线线垂直的方法(1)平面几何中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2)线面垂直的性质:a⊥α,b⊂α⇒a⊥b;a⊥α,b∥α⇒a⊥b.3.判定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利用“两平行线中的一条与平面垂直,则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垂直”.(3)利用“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4)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4.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1)利用定义:两个垂直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2)判定定理:a⊂α,a⊥β⇒α⊥β.1.如图所示,Rt△AOC可以通过Rt△AOB以直角边AO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B-AO-C是直二面角,D是AB上任意一点.求证:平面COD⊥平面AOB.证明:由题意,得CO⊥AO,BO⊥AO,所以∠BOC是二面角B-AO-C 的平面角.因为二面角B-AO-C是直二面角,所以∠BOC=90°,所以CO⊥BO.因为AO∩BO=O,所以CO⊥平面AOB.因为CO⊂平面COD,所以平面COD⊥平面AOB.2.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B=BC=2, AD=CD=√7,PA=√3,∠ABC=120°,G为线段PC上的点,O为AC,BD交点.(1)证明:BD⊥平面APC;(2)若G满足PC⊥平面BGD,求PG的值.GC(1)证明:由AB=BC,AD=CD,得BD垂直平分线段AC.所以O为AC的中点,BD⊥AC.因为PA⊥平面ABCD,BD⊂平面ABCD,所以PA⊥BD.因为AC∩PA=A,AC⊂平面APC,PA⊂平面APC,所以BD⊥平面APC.(2)解:连接OG,如图所示.因为PC⊥平面BGD,OG⊂平面BGD,所以PC⊥OG.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C=√22+22-2×2×2×cos120°=2√3.在Rt△PAC中,得PC=√AC2+PA2=√12+3=√所以由△GOC∽△APC可得GC=AC·OCPC =2√155.从而PG=3√155,所以PGGC=32.要点训练六空间角的求解方法1.找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三种方法(1)利用图中已有的平行线平移.(2)利用特殊点(线段的端点或中点)作平行线平移.(3)补形平移.2.线面角求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找到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即确定过斜线上一点向平面所作垂线的垂足.通常是解由斜线段、垂线段、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所组成的直角三角形.3.求二面角的两种常用方法(1)定义法:在二面角的棱上找一个特殊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过该点作垂直于棱的射线.(2)垂面法:过棱上一点作棱的垂直平面,该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产生交线,这两条交线所成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1.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BAC=90°, AB≠AC,D,E分别是BC,AB的中点,AC>AD,设PC与DE所成的角为α,P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β,二面角P-BC-A的平面角为γ,则α,β,γ的大小关系是α<β<γ.解析:因为D,E分别是BC,AB的中点,所以DE∥AC,所以PC与DE所成的角为∠PCA,即α.因为PA⊥平面ABC,所以P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PDA,即β.如图所示,过点A作AH⊥BC,垂足为H,连接PH,易证BC⊥平面PAH,所以∠PHA是二面角P-BC-A的平面角,即γ.因为AB≠AC,所以AD>AH.因为AC >AD,所以AC >AD >AH,所以PAAC <PAAD<PAAH,所以tan α<tan β<tan γ,所以α<β<γ.2.如图所示,AB是☉O的一条直径,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C 是圆周上不同于A, B的一动点.(1)证明:△P BC是直角三角形;(2)若PA=AB=2,且当直线PC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时,求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1)证明:因为AB是☉O的一条直径, 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一动点,所以BC⊥AC.因为PA⊥平面ABC,所以BC⊥PA.因为PA∩AC=A,PA⊂平面PAC,AC⊂平面PAC,所以BC⊥平面PAC,所以BC⊥PC,所以△BPC是直角三角形.(2)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H⊥PC于点H,连接BH.因为BC⊥平面PAC,所以BC⊥AH.因为PC∩BC=C,PC⊂平面PBC,BC⊂平面PBC,所以AH⊥平面PBC,所以∠ABH是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的角.因为PA⊥平面ABC,所以∠PCA即是P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因为tan∠PCA=PAAC=√2,PA=2, 所以AC=√2.在Rt△PAC中,AH=√PA2+AC2=23√3,在Rt△ABH中,sin∠ABH=23√32=√33,即AB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要点训练七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个数学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另一种数学对象的思想.它包括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化等,折叠问题中体现了转化思想.解决折叠问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折叠前后元素的位置变化情况,看看哪些元素的位置变了,哪些元素的位置没有变,基本思路是利用“不变求变”,一般步骤如下:(1)平面→空间:根据平面图形折出满足条件的空间图形,想象出空间图形,完成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在认识上的转化.(2)空间→平面:为解决空间图形问题,要回到平面上来,重点分析元素的变与不变.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若将△ADB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三棱锥A-BCD,则在三棱锥A-BCD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平面ABD⊥平面ABCB.平面ADC⊥平面BDCC.平面ABC⊥平面BDCD.平面ADC⊥平面ABC解析:因为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 ∠BAD=90°,所以BD⊥CD.因为平面ABD⊥平面BCD,且平面ABD∩平面BCD=BD,所以CD⊥平面ABD,所以CD⊥AB.因为AD⊥AB,AD∩CD=D,AD⊂平面ADC,CD⊂平面ADC,故AB⊥平面ADC.因为AB⊂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ADC.答案:D2.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AB=2,BC=1,E为DC的中点,F为线段EC(端点除外)上一动点.现将△AFD沿AF折起,使平面ABD⊥平面ABC.在平面ABD内过点D作DK⊥AB,垂足为K.设AK=t,则t的取值范围是(1,1).2→解析:如图所示,过点K作KM⊥AF于M点,连接DM,易得DM⊥AF,与折前的图形对比,可知在折前的图形中D,M,K三点共线,且DK⊥AF, 于是△DAK∽△FDA,所以AKAD =ADDF.所以t1=1DF.所以t=1DF.因为DF∈(1,2),所以t∈( 12,1).3.如图①所示,在等腰梯形CDEF中,DE=CD=√2,EF=2+√2,将它沿着两条高AD,CB折叠成四棱锥E-ABCD(E,F两点重合),如图②所示.①②(1)求证:BE⊥DE;(2)设M为线段AB的中点,试在线段CE上确定一点N,使得MN∥平面DAE.(1)证明:因为AD⊥EF,所以AD⊥AE,AD⊥AB.因为AB∩AE=A,AB⊂平面ABE,AE⊂平面ABE,所以AD⊥平面ABE,所以AD⊥BE.由题图①和题中所给条件知,AE=BE=1,AB=CD=√2,所以AE2+BE2=AB2,即AE⊥BE.因为AE∩AD=A,AE⊂平面ADE,AD⊂平面ADE,所以BE⊥平面ADE,所以BE⊥DE.(2)解:如图所示,取EC的中点G,BE的中点P,连接PM,PG,MG, 则MP∥AE,GP∥CB∥DA,所以MP∥平面DAE,GP∥平面DAE.因为MP∩GP=P,所以平面MPG∥平面DAE.因为MG⊂平面MPG,所以MG∥平面DAE,即存在点N与G重合满足条件,使得MN∥平面DA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