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评课稿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观评记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第二课时观评记录肥城市白云山学校贾宁【评课地点】办公楼三楼君子文化室【参加人员】贾宁马燕罗广林时运栋杜涛昌传超陈玉婷刘静【评课记录】马燕:这次教研活动,我们主要针对贾宁老师执教的《岳阳楼记》第二课时进行评课,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
我感觉这节课我们一直能够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朗读教学形式多样,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给文言文教学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小组合作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罗广林:我也有这种感觉,本堂课突出了文言文教学的特色——注重朗读,突破了本课的训练重点和难点——品味词句、感悟情感,放飞想象、畅写美景使学生的听、说、读、写、思,尤其是动手写的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刘静:冯老师说的很正确,我们看到学生能够广泛参与和投入、积极思考和探索,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我认为在对全体学生有效的引导、落实每个学生的听说读写思方面还需多做深入的思考。
昌传超:这节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重视让学生通过朗读作出自己的品味评价,通过诵读、品味、感悟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文本,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让学生在反复比较的诵读实践中加深领悟。
时运栋:教学形式丰富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了轻松、优美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自主质疑、合作讨论、探究解决等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增进感情交流,体验成功乐趣。
杜涛:我也有同感。
教师引导、激励、组织等语言、行为到位,学生学习投入,较好的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注意了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做到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分享学生的收获。
陈玉婷:如何观察和评价一堂课,一要看三维目标尤其是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有没有在学生学习中呈现,二要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尤其是每一个学生独立自主的听、说、读、写、思等语文活动有没有到位,本课教学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引导等方面充分考虑到了以上要素。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听评课文学院中文师范052 0501012095 王晓波一、课堂实录及评价【复习导入】:请两个组的小组长到讲台上,展示他们的成果。
是收集关于岳阳楼的对联和诗赋资料。
<小组1>:展示岳阳楼的对联。
如:“天水一色,风月无边”,“洞庭天下水,天下岳阳楼”<小组2>:展示有关岳阳楼的诗赋、门票。
如: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等。
(评价):词堂课为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王丽红老师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了《岳阳楼记》,同学们对岳阳楼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通过同学的学习,搜集有关岳阳楼的资料,使同学们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理性探索,为课文的进一步讲解奠定的基础。
老师通过一定的导入语进入课堂的讲解,这是一般的做法。
而王丽红老师通过学生的资料展示进入课程的讲解,可以说是另辟蹊径,让同学的资料信息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
未尝不是一种创新。
有时同学的一句话、一个资料更能让同学们注意。
同时也促使同学们的观察力,探索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师总结>千古骚人,对洞庭湖的赞叹不绝,运用李白的话语:眼前美景道不得。
【齐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齐读课文(有气势,带感情)。
2.然后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内容?”<学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等。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什么意思?4.要求学生讨论文章的思想内容,然后分析课文的层次结构,即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
<老师提问>:“疏理文章的层次结构。
为了表情达意,为了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文章是怎样写的呢?(在学生回答时,老师一边听,一边板书。
)老师作小结:(统一学生的意见)第一段是写作记缘由,这一段的表达方式是叙事或叙述;第二段是描写岳阳楼的景物,其表达方式是描写;第三段是写作者的思想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教学评析
教学艺术的落脚点是教学内——语文教学艺术的本质之理解(欧阳黛娜《岳阳楼记》为例)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制:规模。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横:广远。
)无际涯(际涯:边。
( 际涯的区别: 际专指陆地边界; 涯专指水的边界);朝晖夕阴(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
下文的“至若”同此。
“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
)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薄:迫近。
)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把:持,执。
)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范仲淹)(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巴陵做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通顺,百姓和乐,许多废弛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和当朝名人的诗赋。
(滕子京)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巴陵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中。
岳阳楼记点评与欣赏
岳阳楼记点评与欣赏摘要:一、岳阳楼记概述二、岳阳楼记赏析1.背景与历史2.文章结构与主题3.语言特点与艺术风格三、岳阳楼记的价值与影响四、结论正文:一、岳阳楼记概述《岳阳楼记》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所写的一篇散文,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并通过对岳阳楼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以及对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愤懑之情。
这篇文章以其优美的文字、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岳阳楼记赏析1.背景与历史《岳阳楼记》写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 年),当时范仲淹因反对宰相吕夷简废除新政,被贬谪到巴陵郡(今湖南岳阳)任知州。
在巴陵期间,范仲淹见证了岳阳楼的壮美景色,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千古传世的散文。
2.文章结构与主题《岳阳楼记》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了岳阳楼的历史沿革和修建过程,以及作者范仲淹的身世和遭遇。
第二部分通过描绘岳阳楼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作者对民族历史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第三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愤懑,以及对贤明政治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
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对岳阳楼的赞美,抒发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并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3.语言特点与艺术风格《岳阳楼记》的语言优美、简练、清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范仲淹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此外,文章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主题鲜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岳阳楼记的价值与影响《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岳阳楼记》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
四、结论《岳阳楼记》是一篇具有很高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散文名篇,通过描绘岳阳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以及对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愤懑之情。
《岳阳楼记》课例评析
《岳阳楼记》课例评析
《《岳阳楼记》课例评析》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作业内容
九上第三单元所选古代诗文,皆为传统的名家名篇,名胜记游之作,诗词偏于抒发个人的情志、怀抱。
学习本单元,要引导学生感知古代诗文的意蕴,感受作者的情怀,体会古人的情感世界,从而得到思想的启迪和美感的陶冶。
《岳阳楼记》是一篇千古名文,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至今激励人们奋发有为。
这篇课例,首先结合创作背景,把握文体特点,体会古诗文的体式风格。
其次,引导学生注意体会古诗文的语言美,并结合修辞分析,加以归纳整理,文中大量语句押韵,增强了音乐感;大量同义词、反义词、双声词的使用,丰富了表现力。
再次,坚持诵读为主,知识为辅的教学原则,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另外,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围绕一个“谪”字,比较文中两种览物之情,深化对作品主题的进一步理解。
《岳阳楼记》课例评析这篇文章共1131字。
岳阳楼记评课稿3篇
岳阳楼记评课稿3篇岳阳楼记评课稿3篇岳阳楼记评课稿1对于这节课,我有自己的想法,概括如下:启发引导巧设疑,水到渠成有层递;潜移默化润无声,文道统一无裨益。
简述如下:《岳阳楼记》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名篇,每个人处理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本节课的优点有:1、这种传统名篇,我们不要低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老师把他们的思维、把他们的学习紧紧地扣住重、难点来进行。
第二节课扣住了“以物喜,以已悲”。
因为是第二课时,同学们可以有很大的思考空间。
2、怎样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内容,即我们语文课程的资源利用问题,同学就把我们岳阳楼的一些诗、赋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后,向同学们进行了介绍,这样为突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作了很好的铺垫,这些诗赋对联从不同的角度对岳阳楼,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千古名句进行了蕴谈,有了这样的烘托,同学们真正理解了什么叫“以物喜,以已悲”,什么叫“人之常情”,什么叫“人的最高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就可以更深刻,更实在。
3、多媒体的运用。
慢慢地带出多媒体,走进网络化,不要备课花三五分钟,做多媒体课件花三五小时,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通过网络的方式,信手拈来,开始调动其它的一些事先做好的.课件,本节课在关于景色描写的地方,用的几幅画面,可以很好地使学生直观地、形象地把握岳阳楼记文字所表述的内容。
4、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怎样得到很好的升华的问题。
这堂课学生对原文的诵读、背诵和学生对岳阳楼以外一些知识的了解,都为怎样做一个文化人,怎样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最高境界做了很好的铺垫,他们的价值观等得到强化。
5、我个人认为应该在内容分析的时候就把有效的学习语言隔离开来,在分析“先忧后乐”这样重大的历史主题的时候,也可以把课文中的一些名句,一些重要的字词随机地、自然地渗透到内容当中去,也就是语言的学习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许会更好。
以上内容也许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欢迎批评指正。
《岳阳楼记》评课稿
《岳阳楼记》评课稿评课人:赵集乡中心学校周国新今天,我研读了辽宁鞍山十五中学欧阳代娜老师执教的《岳阳楼记》教学实录(节选),深深地体会到了教师丰厚的语文功底、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教师语言简洁、有力,教学求真务实,充分突出新课标中规定的“学习文言文,要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更要注重阅读。
”本节课集中地体现了“从整体入手,重在思路点拨”和“文道统一地讲述语文课”的原则,教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领会,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并运用朗读法和自主学习,探究质疑等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欧阳老师的这堂课中有许多好的地方值得我借鉴,下面就本节课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一、教学目标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从教师的预习提纲“一、查阅工具书弄懂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朗读全文。
二、熟读并口译文章的一、二自然段。
三、思考以下问题:第一,文章标题是“岳阳楼记”,这是什么体裁?文章是以记叙为主,还是以抒情议论为主?第二,文章有一句话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线索句,你能找出来吗?它是如何贯穿全文并引发出作者的伟大抱负的?第三,文章为什么要详写洞庭湖的风光?这是文章的中心内容吗?”当中看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完全贴合文本的要求,并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发展水平,由浅入深层次性较清晰、分明,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得以充分融合与体现。
在多维目标中更注重双基,这是本节课最欣慰的地方,学生在教师引领下突破目标,获取新知。
二、教学程序设计合理研读这节课的教学实录,我不难看出,这节课是执教者智慧的杰作。
可见,老师不凡的教学功夫。
1、教学思路设计较比清晰从这节课的教学实录,我不难看出,本节课可以分为导课、研课、结课三大环节。
导课紧承上一节课,继续抓住本文中心词“异”提出问题;研课仍然是寻“异”之旅;结课时只从作者思路、文章中心、释疑解难三点着眼要而不繁,简洁干脆。
2、教学方法、策略恰当得体导课:教师采用置疑性语言(我们在上一节课已阅读并口译了第一、二部分,但作者的“异”还没有看到。
《岳阳楼记》教案:鉴赏与评析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岳阳楼记》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能够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全文。
(3)能够分析并评价《岳阳楼记》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岳阳楼记》的内容和主题。
(2)学会欣赏古文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忧国忧民、舍身为国的思想情怀。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坚定信念,追求理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岳阳楼记》的内容和主题。
(2)分析并评价《岳阳楼记》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3)学会欣赏和鉴赏古文。
2. 教学难点:(1)古文中的实词、虚词理解和运用。
(2)对作者思想情怀的深入理解。
(3)对作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
1. 导入新课:(1)简介《岳阳楼记》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学鉴赏的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岳阳楼记》,理解文意,体会作者情感。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文中的实词、虚词,扫清阅读障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岳阳楼记》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表现情况。
(2)评价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的回答情况,以及思维的活跃度和创新性。
2. 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古文背诵、练习题解答等。
(2)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关注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
2. 分析《岳阳楼记》中的实词、虚词运用,举例说明其含义和作用。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和体会。
《岳阳楼记》教案:鉴赏与评析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全文;(2)理解《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作者简介和文本结构;(3)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及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岳阳楼记》的艺术特色;(2)学会欣赏古代散文的美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运用文本评析方法,对《岳阳楼记》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忧国忧民、舍身为国的崇高精神;(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3)学会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1. 《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2. 文本结构和行文特点;3. 重要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及用法。
三、教学难点:1. 文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作者的政治抱负;2. 艺术手法在文本中的运用和赏析;3. 文本评析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朗读课文,感知文本,勾画出生字词,自主查阅注释,理解文本内容;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岳阳楼记》的文本结构和行文特点,总结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及用法;4. 艺术赏析: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艺术手法,如对比、排比、设问等,分析其表达效果;5. 文本评析:让学生运用评析方法,对《岳阳楼记》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剖析,理解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6. 情感教育: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其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完成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岳阳楼记》的内涵和外延;2. 利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句子为例,讲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3. 运用比较分析法,将《岳阳楼记》与其他文章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性;4.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5.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播放相关音频、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岳阳楼记》教案:鉴赏与评析
《岳阳楼记》教案:鉴赏与评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全文。
(2)理解《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作者简介和词语解释。
(3)分析《岳阳楼记》的文学特点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岳阳楼记》的思想内涵。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岳阳楼记》的文意和思想内涵。
(2)分析《岳阳楼记》的文学特点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词语解释和古文翻译。
(2)如何评价《岳阳楼记》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岳阳楼记》,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意,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岳阳楼记》的文学特点和艺术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师讲解(1)讲解词语解释和古文翻译。
(2)分析《岳阳楼记》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岳阳楼记》的深层含义。
2.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岳阳楼记》所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的情感。
3. 对比教学:将《岳阳楼记》与其他相关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其独特之处。
4. 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运用《岳阳楼记》中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岳阳楼记》教案:鉴赏与评析
《岳阳楼记》教案:鉴赏与评析一、课程背景《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作为一篇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精髓的经典文章,如何进行鉴赏和评析就成为了我们这堂课程所需要讲授的重要内容。
二、鉴赏1.序言《岳阳楼记》的对史实和事件的记录非常准确,同时在文章中展现出了作者范仲淹优美的文学风格和卓越的才华。
在开头的一段文字中,他写道:此楼之高,可以登天望地,而登泰山则不能过曹村之峰。
这样的开局就让读者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和美好的想象。
2.所见所闻在文章的接下来几段里,范仲淹描述了他所亲身经历的一些情境,例如他从岳阳楼上俯瞰市井、观看长江大浪滔滔,以及亲眼目睹了当地的威风景象等等。
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读者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物象。
3.表述感悟范仲淹在这篇文章中除了对景物的描写外,还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例如他对于江南地区诗文的赞美,以及对于从长江支流入海的积水的借鉴,都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和生活的理解。
4.文章结尾在文章的结尾,范仲淹则用“惜乎已矣,夫人之不得见此物也”这样凄美的语言,表达了他对逝去的历史时光的感叹。
他以优美的文笔和深沉的思考,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了历史的长河以及人性的悲歌。
三、评析1.语言优美《岳阳楼记》的语言优美,辞藻华丽,文笔流畅,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一致好评。
在文章开篇,范仲淹即用一句“登天望地”带给读者一种视觉上的想象,为之后的文笔骤然开启了大门。
作者的文笔非常娴熟,采用的是抒情而不失庄重的语言,给人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2.对历史文化的把握范仲淹是一名文化学者,他在《岳阳楼记》中以一个游子的身份,展示了他对于当时社会的精准把握。
从他对于景物和文化的描写,以及对于人文历史的深入挖掘,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对历史和文化有非常深刻认识的学者。
3.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本文的文学构思非常独特,可以说是一篇完美的艺术作品。
范仲淹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对于岳阳楼的叙述,既表达了作者对于家国情怀的深深感悟,又体现了他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深化理解。
2018-岳阳楼记评课-实用word文档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岳阳楼记评课篇一:《岳阳楼记》评课稿《岳阳楼记》评课稿评课人:赵集乡中心学校周国新今天,我研读了辽宁鞍山十五中学欧阳代娜老师执教的《岳阳楼记》教学实录(节选),深深地体会到了教师丰厚的语文功底、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教师语言简洁、有力,教学求真务实,充分突出新课标中规定的“学习文言文,要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更要注重阅读。
”本节课集中地体现了“从整体入手,重在思路点拨”和“文道统一地讲述语文课”的原则,教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领会,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并运用朗读法和自主学习,探究质疑等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欧阳老师的这堂课中有许多好的地方值得我借鉴,下面就本节课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一、教学目标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从教师的预习提纲“一、查阅工具书弄懂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朗读全文。
二、熟读并口译文章的一、二自然段。
三、思考以下问题:第一,文章标题是“岳阳楼记”,这是什么体裁?文章是以记叙为主,还是以抒情议论为主?第二,文章有一句话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线索句,你能找出来吗?它是如何贯穿全文并引发出作者的伟大抱负的?第三,文章为什么要详写洞庭湖的风光?这是文章的中心内容吗?”当中看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完全贴合文本的要求,并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发展水平,由浅入深层次性较清晰、分明,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得以充分融合与体现。
在多维目标中更注重双基,这是本节课最欣慰的地方,学生在教师引领下突破目标,获取新知。
二、教学程序设计合理研读这节课的教学实录,我不难看出,这节课是执教者智慧的杰作。
可见,老师不凡的教学功夫。
1、教学思路设计较比清晰从这节课的教学实录,我不难看出,本节课可以分为导课、研课、结课三大环节。
导课紧承上一节课,继续抓住本文中心词“异”提出问题;研课仍然是寻“异”之旅;结课时只从作者思路、文章中心、释疑解难三点着眼要而不繁,简洁干脆。
课堂教学的组合美《岳阳楼记》教例评析
教例评析教例评析境去判断,去决定取舍。
如“而或长烟一空”有两种解释:①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②;雾气充满天空。
要求学生对比着结合课文分析。
四、归纳着重从语言方面去探究,分别从词语、句式、修辞、节奏等方面去概括、归纳:1、词语——炉火纯青,如“衔远山,吞长江”。
2、句子——精练形象,如四字句式中,有成语、对偶句、排比句等。
3、修辞——巧妙运用,如对偶,对比、排比、借代等。
4、节奏——抑扬顿挫,具有音乐美。
五、补析教师还强调了文章开头及结尾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开头似乎平淡,其实包含了作者对滕子京的赞颂,对当时政治的不满,结尾既是对古仁人的爱慕称赞,又是作者政治理想的表白,也是对朋友的劝勉,情在意中,意在言外。
[评析]此教例朴实、淡雅,似乎平淡无奇。
实际上它很讲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组合艺术。
教者注意了如下方面的“组合”。
一、内容的组合。
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主、适当引进课外内容;教材内容中以单纯性理解为主,适当插入思辩性内容。
二、方法的组合。
教学中以诵读为主,配合以讨论法、问答法、讲析法。
新课的导入别具一格,实际上是运用了铺垫式的先入为主法(起定向作用)。
三、程序的组合。
教学中以循序渐进的推进为主——导入、读讲、辩异归纳、解析等步骤环环相扣,同时注意适当重复和迂回——“归纳、中的内容就是“读讲”内容的深化和条理化。
四、节奏的组合,主旋律是学生的诵读、反复出现并且不断变化方式,中间插入其他各类教学活动,从而形成疏密相间、跌宕有致的和谐共振。
所以,此教例看似乎淡平淡却含有丰富的“潜台词”。
课堂教学中的组合艺术是语文教师策划水平的体现。
恰当的组合不仅能使教师完满地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有益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能力因素的健康发展,日常教学中的只讲不读、教师单边活动、教学程序杂乱、教学无法深入等等现象,都与组合不当有关。
教师中真正从理性的角度来思考教学的“布局谋篇”的,似乎还为数不多。
从这个意义来讲,此教例提醒着我们:请注意课堂教学的组合美!。
九年级语文优秀课例及反思(岳阳楼记)
九年级语文优秀课例及反思(岳阳楼记)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了使学生一方面了解古代散文的文本美,另一方面了解古代有识之士的伟大抱负。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有了肯定的文言学习累积,方法和知识都有。
所以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教师引导总结为辅。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累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累积文言词汇。
2.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安排为三课时,第—课时主要任务是熟悉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为翻译课文,了解大意。
通过两课时教学,完成了教学重点内容。
第三课时分
析课文,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本课教法及学法主要采取了检测法、商量法、点拔法、答疑法,其中商量法在课文翻译过程中的应用十分成功。
一人先翻译,其他同学再改正补充,教师最终敲定。
在商量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关于本课的教学评价,既有师生评价,也有生生评价,使整课教学在活泼、融洽的气氛中完成。
当然,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本人还应再向各位前辈学习,以摸索出更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效劳教学。
语文评课稿范文
语文评课稿范文本次评课的内容是《岳阳楼记》,这是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由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
这篇文章以岳阳楼为背景,通过描绘楼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沉浮、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作者的志向和情怀。
本文以“登高”为主题,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是一篇具有深刻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文章。
首先,作者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展现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
文章开头就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来描绘楼前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着,文章又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来描绘岳阳楼周围的山水景色,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独特见解,也为文章的主题“登高”做了铺垫。
其次,作者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文章中提到“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登临意味着超然物外”,“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典故的引用,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作者展现了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作者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怀。
文章结尾提到“临风而立,探顶而望”,“心悦诚服”,“心怀感慨”,“志士不忘在沟壑”,这些句子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向往和对社会的关怀。
通过对人生的思考,作者展现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的关怀。
综上所述,《岳阳楼记》是一篇具有深刻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文章,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表达了作者的志向和情怀。
这篇文章不仅在描写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在思想上也具有深刻的内涵,是一篇值得深入研读和品味的文章。
岳阳楼记教学评价
岳阳楼记教学评价一、文学价值:《岳阳楼记》以其雄辩的修辞手法和瑰丽的意象描写,使文学价值得以凸显。
散文的舒适和舒畅之处,在《岳阳楼记》得以充分体现。
范仲淹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使读者感受到江南自然景色的独特之美。
同时,范仲淹对国家政治和社会被败坏的愤慨和担忧也通过作品得以表达出来,使作品的文学价值更加丰富。
二、修辞手法: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修辞才华。
他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描写,美不胜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范仲淹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使作品更具感染力,更加引人入胜。
三、社会和历史背景:《岳阳楼记》作为一篇历史名篇,对于教学来说,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唐代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特色。
范仲淹对于国家政治和社会败坏的担忧,也与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并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培养。
四、思想意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凭借自己独到的见解,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政治的担忧。
作品中对于“世界为我所用,或由于我而变”这样的句子,意味深长,给人以深思。
可以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责任,从而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道德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艺术欣赏:综上所述,《岳阳楼记》作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研讨,可以使学生对文学产生兴趣和热爱,并通过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
同时,也可以通过作品反思社会和政治的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个人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评课稿一
听了高老师的课,深受启发:
1.注重朗读感悟和背诵积累。
这首词语言简练,节奏感强,感情丰富,教师没有一味的分解剖析,而是设计了充足的朗读。
以读会意,以读悟情。
同时还注重让学生当堂背诵,积累语言,真正作到一节课下来有所收获。
2.师生互动。
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感染学生,如让学生观察画面,让学生观看课文录象,很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使教学生动而深刻。
在看教学录象的过程中,老师只是一个导演者。
每一个细节都有提问,还有小小的讨论环节。
这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的情况。
3.多媒体的运用。
即网络化。
这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式。
也是一种有效的高质量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直观而形象地把握岳阳楼记所要表达的内容,充分利用语文资源。
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诗赋、对联、千古名句的,使学生更能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4.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设疑,突出课文的重难点,把握文章的中心。
例如:对于作者的伟大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作了非常详细的阐述。
通过这样的阐述,教予学生“什么是人之常情?”“怎样才能克服环境化?”还有“每个人应该有事物的品质:坚定的意志力”等等。
不足:
1. 教师语速过快,一方面体现出教师备课熟练,但另一方面体现出教师没有考虑到所教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着教师一味教的迹象。
2. 提问的速度过快,部分同学问题没有答完,教师就插话,显得学生的回答是一种装饰而不是一种真心交流,同时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应有改进。
3. 提问同学的人数过多,从一定的程度上是一种师生的互动,但过多的教师提问有“满堂问”的端倪。
4. 《岳阳楼记》属于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此时同学的认知模式仍以感性认知为主,教师应该有着一定的感情,但高老师似乎是一位辩手,满堂课充满着理性、思辨性,使同学们对《岳阳楼记》的主旨缺少一种情感的契合。
以上浅见,敬请指正!
《岳阳楼记》评课稿二
《岳阳楼记》是我国古代散文的名篇。
虽然冠名为“记”,实际上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登临游记,而是借题发挥,表现作者在政治失意中旷达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今天,我听了吴老师执教的《岳阳楼记》教学实录(第一课时),下面就本节课谈谈我的感受:
一、教学程序设计合理
研读这节课的教学实录,不难看出,这节课是执教者智慧的
杰作。
可见,吴老师不凡的教学功夫。
1、教学思路设计比较清晰
吴老师的这节课,可以分为导课、研课、结课三大环节。
导课故事性强,又自然衔接新课内容;研课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结课时只从作者思路、文章中心、释疑解难三点着眼,简洁干脆。
2、教学方法、策略恰当得体
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及时点拔字、词、句,让学生及时讨论、随时加个小注、适时评价点拨,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体会,授之以渔,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疑难。
最后给学生激励和希望。
这些做法扎实有效,不拖泥带水。
3、教学效果良好
本节课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始终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平等的地位,能够尊重学生人格、自尊心,让学生在平等中交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师生配合比较默契,教师对学生评价,点拔及时到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得以展示,课堂的实效性比较强。
二、教师基本功比较扎实,教学有自己的风格
教师的新课程理念、专业技能,对教材的驾驭能力较强。
1、教师语言规范,简练,思维清晰。
2、能面向全体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质疑。
3、教师践行了“从整体入手,重在思路点拨”和“文道统一地讲述语文课”的原则。
3、教学中教师渗透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语文能力训练。
三、建议: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完善的课堂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遗憾,就我的拙见,一点小的建议给吴老师,一节课的课容量不宜太大,否则学生会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