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3课华盛顿会议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3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二单元3《华盛顿会议》教学设计(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二单元3《华盛顿会议》教学设计(共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69566d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3.png)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国际关系中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
2.了解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国际关系原则,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感受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事件的复杂性,学会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华盛顿会议的背景、议题、主要成果及影响。
2.强调华盛顿会议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以及它对亚太地区的影响。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今国际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和国际视野。
4.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采用图表、时间轴等形式,帮助学生清晰掌握会议进程和各项协议。
3.针对难点问题,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各大国在会议中的利益博弈和矛盾冲突。
-分组讨论,每组代表一个国家,分析其在华盛顿会议上的立场和诉求。
4.结合现实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4.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评价,容易受到个人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需要引导他们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
针对以上学情,本节课将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客观评价历史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引导。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华盛顿会议的背景、议题、主要成果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华盛顿会议的学习有着以下特点:
历史人教版选修3导学案第二单元第3课 华盛顿会议 Word版含答案
![历史人教版选修3导学案第二单元第3课 华盛顿会议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500e274a7302768e9939d4.png)
课堂探究探究点华盛顿体系的历史作用和认识史料导入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互动探究史料中“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是指哪两个国家?列宁所做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提示:美国、日本。
判断正确。
理由: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霸局面。
美国的做法引起了日本的不满,日本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会议的束缚,所以说埋下了下一场战争的火种。
名师精讲华盛顿体系的历史作用和评价1.作用(1)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
《四国条约》的签订埋葬了英日同盟,解除了英日联合与美国对抗的威胁,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扫清了障碍。
《五国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结束。
《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创造了条件。
美国以实力为后盾,成为华盛顿体系最大的受益者。
(2)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受到遏制。
华盛顿体系埋葬了英日同盟,使日本失去了在远东扩张的军事和政治上的条约保证。
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使日本成为二等国,扩充海军争霸太平洋海域的计划受到打击。
《九国公约》使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宣告结束。
(3)英国在远东的势力受到削弱,拉开了英国从远东撤退的序幕,特别体现为海上优势的丧失和对美、日的妥协。
(4)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对象。
华盛顿会议的远东霸权之争,最重要的是对中国的争夺。
《九国公约》再次确认了美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略原则,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评价华盛顿会议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使亚太地区保持了暂时的稳定。
军备得到一定控制,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但是华盛顿体系隐含着很多矛盾,如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美日矛盾加剧,英日分歧扩大,还有中国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发展必然导致华盛顿体系崩溃。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教学案:第2单元 第3课 华盛顿会议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教学案:第2单元 第3课 华盛顿会议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01aedb58f5f61fb6366602.png)
清单一《四国条约》列强在亚太地区的争夺1.列强关系(1)美日矛盾: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美日争夺激烈。
(2)列强妥协:①美、英、日三国均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
②东亚问题的关键是中国问题,急需平息中国人民的反抗,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2.华盛顿会议(1)召开:1921年11 月12 日,华盛顿。
(2)与会国:美、英、日、法、意、葡、荷、比、中九国。
3.《四国条约》(1)签订:美、英、日、法四国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
(2)内容:①该条约规定,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
②在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威胁时,缔结国应进行协商,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③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应予终止。
(3)影响:①对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它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②对英国:暂时在表面上维护了与美日的关系,选择了对日本的妥协政策。
③对日本:英日同盟被废除,但日本第一次与欧美列强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正式承认。
[深化认知]亚太地区,从地理位置上主要是指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包含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中诸岛及大洋洲地区、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地区。
欧洲人以西欧为参照物,将亚洲东部称为远东。
清单二《五国条约》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1.原因与会各国都希望限制别国,壮大自己。
2.《五国条约》(1)签订:1922年2月,美、英、日、法、意五国签署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条约》。
(2)内容:条约规定了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和各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
(3)影响:①地位: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
②对美国:不仅使英国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也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
③对英国:丧失了海上优势。
④对日本:得以实际占有相对的优势。
3.评价(1)暂时缓解了列强在海军军备竞赛上的争夺。
(2)不能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妥协的背后,孕育着新的冲突。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第二单元第3课 华盛顿会议 教案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第二单元第3课 华盛顿会议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cbfeb4dd3383c4bb4cd2c1.png)
第3课华盛顿会议【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列强在亚太地区的争夺1. 美日矛盾2.《四国条约》二、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1.《五国条约》的内容2.《五国条约》的结果三、中国山东问题1.中日关于山东问题条约2.《九国公约》重点:华盛顿体系签定的条约难点: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和概述分析等方法进行,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的思维意识。
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导入新课】通过凡尔赛会议,确立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巩固了日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优势,而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遭到失败。
而美国当时的经济实力又使美国十分不甘心,因此在美国的主持下,又召开了一个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奠定秩序的华盛顿体系。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列强在亚太地区的争夺1. 美日矛盾关于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可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召开了巴黎和会,为什么还要召开华盛顿会议呢?”从而引出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尖锐矛盾。
然后教师可适时指出,参加会议的九个国家均在东亚地区有利害关系,日、美等列强在这一地区的争夺尤为激烈。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协调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在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其中美国又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2.《四国条约》1921年12月13日,签署了《美英法日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
条约规定:缔约各国同意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一旦这种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国应进行协商,以便就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达成协议。
条约还规定:在本条约批准生效后,英日同盟终止。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22份人教课标版20教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22份人教课标版20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3625f016fc700abb68fcfa.png)
第课华盛顿会议[目标导航 ].认识华盛顿会议的基本状况。
.理解《四国合约》《五国合约》《九国合约》的内容及影响 (要点 )。
.认识华盛顿系统的本质及不稳固性(难点 )。
一、华盛顿会议.背景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利益矛盾;美、英、日希望限制海军军备比赛;停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浪潮,保护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也成为紧急的问题。
.召开年代,美、英、法、日、意、葡、荷、比、中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
.《四国合约》() 签订:年,美、英、日、法四国签订。
() 内容①缔约国相互尊敬它们在太平洋地区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益。
②上述权益遇到威迫时,缔结国应进行协商。
③合约奏效后,英日联盟停止。
() 影响①对美国:成功打开了英日联盟,除掉了它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阻碍。
②对英国:临时在表面上保护了与美日的关系,选择了对日本的妥协政策。
③对日本:英日联盟被取销;日本第一次与欧美列强处于相同的地位,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获得正式认可。
[思想点拨 ].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缓和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矛盾,限制海军军备比赛,重新区分在亚太的权益范围,成立在亚太地区的新次序。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成功者,在美国主导下,限制了日本、英国的权益,对中国进行重新分割,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华盛顿系统。
同巴黎和会相同,表现了分赃性和大国强权政治。
二、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五国合约》的签订:年代,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合约》,即《五国合约》。
.《五国合约》的内容:合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率和各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但对巡洋舰、潜水艇等舰只的规模和数目未做任何限制。
.《五国合约》的影响() 《五国合约》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
() 它是美外国交的成功。
()《五国合约》不过临时缓解了列强在海军军备比赛上的抢夺,其实不可以真切除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妥协的背后,孕育着新的矛盾。
[易错提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关系是表现出既联合又斗争的特色;此中,英日联盟的存废、海军军备比赛是美英两国在亚太地区政治斗争上的两大突出问题。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3课 华盛顿会议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3课 华盛顿会议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31f8f196a58da0116d174926.png)
第3课华盛顿会议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各种原因;《四国条约》及其影响;《五国条约》对各国战列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不同安排;该协定在国际裁军史上的地位、主要作用与影响;山东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及其评价;《九国公约》的名义内容和实质内容及其影响。
2、理解:《四国条约》和《五国条约》分别对美、英、日等国的影响以及背后所隐含的各自用心和说明的问题。
3、了解: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实质与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概念与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1、比较归纳: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评价《四国条约》和《五国条约》对美、英、日三国的不同影响及《五国条约》中各国在条约规定比例背后的得与失。
2、问题探究:透过华盛顿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地位的个性表现,归纳它们的共性,揭示它们的实质与局限。
3、本质揭示:从客观结果与主观目的辩证关系,揭示《五国条约》的历史局限性;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关系方法,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充分认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的原因,重点认识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矛盾的激化是最主要的原因。
2、认识到《五国条约》仅仅限制了海军方面的竞争,但随着其他领域争夺的加剧,它已毫无意义。
3、中国人民的抗争对山东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作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能缓和帝国主义矛盾,但不能长期维持世界和平。
4、通过对华盛顿会议条约的讲解,认识弱小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关于海军军备的安排;中国问题的解决。
难点:《四国条约》;《九国公约》【导入新课】本课引文部分首先介绍了巴黎和会留下的遗缺,然后介绍了战后亚太地区的国际格局的新变化以及这种新格局带来的新的矛盾,引文从总体上说明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直接原因。
引文没有直接提出明确的问题,建议利用问题探究引入新课:阅读教材引文部分回答:为什么要召开华盛顿会议?作为新课的导入。
【讲授新课】一、战后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形势1、列强在亚太地区争霸的新格局战前:英、法、德、日、俄、美等六国在亚太地区角逐。
高中历史导学案—— 华盛顿会议 学案(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导学案—— 华盛顿会议 学案(人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ccc51f3daf45b307e87197cf.png)
第3课华盛顿会议[课程标准]了解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一、列强在亚太地区的争夺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1)巴黎和会后,美国把注意力集中到________和太平洋地区,日本在这一地区的扩张,对英美构成威胁,限制________成为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2)随着军备竞赛的愈演愈烈,美、英、日三国都希望限制________军备竞赛。
(3)平息______________的反帝怒潮,维护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也成为紧迫的问题。
2.召开:________年11月,美、英、日、法、意、葡、荷、比、中九国参加了华盛顿会议。
3.关于英日同盟问题——《四国条约》(1)签订:由美、英、日、法四国签订了《四国条约》,拆散了____________。
(2)内容: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在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威胁时,缔结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联合或单独地采取应对措施;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应予终止。
(3)影响:美国成功拆散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____________争霸的一个障碍;使英国暂时维护了与美日的关系;日本则一方面对废除英日同盟感到惋惜,另一方面却第一次取得了同____________平等的地位,其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其他国家的正式承认。
二、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1.签订:1922年2月,美、英、日、法、意五国签署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__________》。
2.内容:规定了五国________总吨位的比例和各国______________的总吨位限额。
3.影响:《五国条约》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________协议;它是美国外交的胜利,不仅使英国承认美英________力量处于同等地位,而且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美英在海军基地方面对日本做出的让步,使美英丧失了在靠近日本的水域拥有有效的作战基地的可能性,日本得以实际占有相对的优势;该条约只是暂时缓解了列强在__________竞赛上的争夺,并不能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华盛顿会议学案( 有答案 )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华盛顿会议学案( 有答案 )](https://img.taocdn.com/s3/m/91c548d16529647d2628522f.png)
了解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理解《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条约的内容及作用。
了解“中国山东问题”,认识山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分析凡尔赛一华盛【疑难探究】***中日关于山的问题的条约华盛顿会议的中要议题就是中国问题。
中国的战略地位很重要,各国在远东争夺的主要目标是中国。
由于巴黎和会反而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引起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美日矛盾也因争夺山东而尖锐起来,美国召开会议的目的就是压制日本,使其在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上做出让步。
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是北洋政府派出的代表。
当时不少人士认为会议是美国提议召开的,并邀请中国参加,将是一个有利的机会,以挽救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
1922年2月4日,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的悬案条约》及附件。
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换中国。
附件仍规定了对日本人和外国侨民的许多特殊权利,从而使日本在山东仍保留不少权利。
尽管如此,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胶济铁路利权,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胜利;美英的压力也是日本被迫让步的一个因素。
对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在中国代表的坚决要求和各方的压力下。
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的部分次要条款。
【自我测试】1、“一战”后初期,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霸斗争中矛盾最突出的国家是()A、美、日B、英、日C、美、英D、英、法2、下列条约中涉及到中国的有()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五国海军条约》④《九国公约》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D、②③3、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是()①缓和美、日、英三国海军军备竞赛矛盾②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③缓和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④重新瓜分欧洲和中东地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使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的是()A、《凡尔赛和约》B、《五国条约》C、《四国条约》D、《九国公约》5、“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条约是()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五国条约》D、《九国公约》6、下列关于华盛顿会议召开国际形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英美日三国海军军备竞赛激烈B、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日益尖锐C、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D、日本利用“一战”企图独占中国7、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四国条约》()A、进一步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权B、使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同等地位的制海权C、以体面的埋葬了英日同盟D、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侵华格局8、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是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会议②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③会议暂时协调了矛盾,又埋下了隐患④两会均损害了中国的主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9、华盛顿会议上的重要议题包括:①限制海军军备问题②中国问题③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九国公约》的下列哪项规定最能反映华盛顿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A、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B、不得因中国善,乘机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C、施用各种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D、给予中国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高中历史选修3第二单元第3课 华盛顿会议
![高中历史选修3第二单元第3课 华盛顿会议](https://img.taocdn.com/s3/m/a7dcf856482fb4daa58d4bfe.png)
第2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课华盛顿会议
一.列强在亚太地区的争夺
1. 争夺列强:美英日
2. 《四国条约》
缔约国:美英日中,时间:1921.11
互相尊重各国在太平洋区域内的势力范围
解约英日同盟
3.影响
英日同盟的终止,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障碍
对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权益获承认
二.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
《五国条约》,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
1.缔约国:英,美,日,法,意
2.内容:限制海军军备
3.影响:暂缓争夺,不能消除矛盾,孕育新冲突
三.中国山东问题1922.1
1.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中国收回主权和部分权利,是中国重大外交成果
2. 《九国公约》
(1)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打破日本独占中国
(2)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1)建立华盛顿体系,涵盖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2)是巴黎和会的继续,构成一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建立在战胜帝国主义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基础上,暂缓矛盾,并不长久。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二单元 第3课 华盛顿会议(名师制作优质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二单元 第3课 华盛顿会议(名师制作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1d649dc77da26925c5b0f9.png)
课题华盛顿会议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二次修改意见课时一课时授课人科目历史主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华盛顿会议背景、内容及评价。
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山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人民坚决斗争的结果。
教材分析重难点1.重点:华盛顿体系。
2.难点:华盛顿体系评价。
教学设想教法.读书,独立完成预习案,注意记忆基本知识;注意与必修之间的关系,及时复习相关知识;与同组同学讨论疑难问题,及时吸取他人正确意见。
学法自主学习、综合归纳、质疑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堂设计一、目标展示了解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1.知识与能力:华盛顿会议背景、内容及评价。
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山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人民坚决斗争的结果。
二、预习检测1、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哪几个国家?2、在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了哪些条约?3、在华盛顿会议上哪个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哪个国家又是最大的受害者?为什么?4、华盛顿会议有何重大影响?二、质疑探究依据华盛顿会议的结果讨论:哪个国家是最大的赢家?谁的利益受到损害?有何表现?美国是最大的赢家:1、拆散英日同盟;2、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3、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4、在中国实现了“门户开放”政策。
利益受损:日:英日同盟被拆散;海军力量受遏制;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英:丧失海军优势中:受到帝国主义宰割。
(最大受害国)三、精讲点拨分析华盛顿体系的影响;1、建立起列强在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华盛顿体系”。
至此,一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凡—华体系”完全形成。
2、美国是最大胜利者:既取得了与英国同样的海军力量,又抑制了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的势力。
3、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在亚太,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日本并没有放弃独霸中国、称霸亚太的野心,为后来日本全面侵华和日美战争埋下了祸根。
历史人教选修3学案:第二单元第3课华盛顿会议 含答案 精品
![历史人教选修3学案:第二单元第3课华盛顿会议 含答案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803ce30a4b73f242336c5f61.png)
第3课华盛顿会议问题导学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活动与探究经历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然而,即将到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甲、乙两位同学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
甲同学说:战争已经永久的结束了。
真正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
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乙同学说:战争没有结束,新的世界大战已悄悄拉开帷幕!请从一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角度分析:(1)如果你站在甲同学的立场上请用史实说明。
(2)假设乙同学说的有道理,你能为他取证吗?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特点(1)支配世界的力量仍然是以欧洲尤其是以英法两国为主。
(2)体系具有不牢固性、脆弱性、反动性、不全面性。
(3)体系仍具有一定进步性。
当堂检测1.华盛顿会议的主要议题是()①限制军备问题②中国山东问题③处理有关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关系问题④德国的海外殖民地问题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华盛顿体系反映出的直接矛盾关系有()①美日矛盾②中国与列强的矛盾③美英矛盾④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A.①②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3.下列关于《九国公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由中国等九国参与制定②体现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③日本在华侵略势力受到遏制④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受到尊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A.此时期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B.列强对当前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7年1月26日,日本外相召见英国驻日大使,说:“帝国政府就帝国具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山东省及现在占领中的赤道以北德国诸岛向敌国政府提出请求时,期待英国政府支持,希望英国政府现在予以保证。
”材料二1917年2月14日,英国外交大臣正式复函日本:“对于在和会之际日本提出德国在山东省的诸权利和德国在赤道以北诸岛屿的要求时希望得到支持和保证,英国政府在此表示欣然应诺之意。
高二历史学案:2.3 华盛顿会议(人教版选修3)
![高二历史学案:2.3 华盛顿会议(人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5d3c6b570740be1e650e9a97.png)
第3课华盛顿会议考纲:华盛顿体系的构建。
考点:了解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理解《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条约的内容及作用。
了解“中国山东问题”,认识山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基础知识:一、华盛顿会议的背景1.美国企图在巴黎和会上称霸世界目的没有实现,把注意力转向地区。
2.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对英美构成了威胁。
(主要原因)3.美英日军备竞赛特别是军备竞赛日趋激烈,都希望通过谈判限制军备竞赛。
4.人民的反帝斗争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二、华盛顿会议1.召开(1)目的:缓和列强在地区的矛盾,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新秩序。
(2)时间:年11月12日。
地点:华盛顿。
发起国:。
(3)与会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等九国。
(4)议程:①亚太地区问题;②问题;③问题。
2.华盛顿体系的构成(1)《四国条约》(美英法日)①内容:相互尊重在区域既得利益,遇有侵略解决。
条约生效后,终止。
②影响:对美国,以体面的形式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对日本,一方面扩张野心受到了遏制,另一方面它在的权益又得到了大国的承认。
对英国,表面上维护了与美日的关系,由于自身实力下降,最后只能选择政策。
(2)《五国海军条约》①内容:五国海军主力舰吨位的比例固定为5:5:3:1.75:1.75。
②影响: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协议。
美国外交胜利,取得了与同等的制海权,限制了海军的扩张。
英美失去了靠近日本水域拥有有效作战基地的可能性,实际占有优势。
暂时了列强海军军备竞赛,但并不能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3)《九国公约》①内容:声称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但要求中国对帝国主义“”和“机会均等”。
②评价:对日本,打破了日本中国的局面,不利于日本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扩张。
对美国,使美国长期追求的“”政策得到确认,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控制亚太地区提供了重要条件,是美国外交的重要胜利。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第3课 华盛顿会议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第3课 华盛顿会议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d733bb0a783e0912a2162a8d.png)
动 探
方
究
案 明确指出这是在帝国主义国家产生矛盾的特定条件下得以
设
计
实现的,并不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地位发生根本改变情况
当 堂
双
下的产物,中国在真正的国际外交舞台上,仍然处于“弱 基 达
标
课 国无外交”的地位。
前
自 主
最后结合教材教师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对“凡尔赛—华 课
导
时
学 盛顿体系”进行构建和评价。
新课标 ·历史 选修3
第3课 华盛顿会议
课
堂
互
教
动
学
探
方
究
案
●新课导入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课
导
时
学
作
业
菜单
新课标 ·历史 选修3
1922年2月,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施
课
肇基、王宠惠、顾维钧等人回国,由于在华盛顿会议上展 堂
互
教
学 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前
自 主
吨位的限额。但是没有对其他舰种进行限制。
课
导
时
学
作
业
菜单
新课标 ·历史 选修3
课
堂
互
教 学
关于主要国家的得失:教材指出这是美国的外交胜
动 探
方
究
案 利,因为通过这个条约,美国终于可以与在海军方面称霸
设
计
了几百年的英国处于同等的地位,而且也限制了日本的海
当 堂
双
军扩军企图。但也要看到,英美对日本也做出了重大让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3课华盛顿会议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3课华盛顿会议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8bbc6f7284868762cbaed5c5.png)
第二单元凡尔赛一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本节考点: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2、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会议体系3、维护和平的努力知识网络第3课华盛顿会议思考:一战前参与亚太地区争夺的列强主要有哪些?其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英国为了在争夺中获取优势地位采取了什么政治举措?一战后,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势力发生什么新变化?其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列强争夺的主要是哪个国家?(美日矛盾成为亚太地区的最主要矛盾;英日由盟友到开始对抗;英美既是争夺远东地区的对手,又成为了遏止日本扩张的伙伴)一、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㈠华盛顿会议1、背景⑴美国企图在巴黎和会上称霸世界目的没有实现,没有得到实际利益,把注意力转向亚太地区。
⑵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对英美构成了威胁。
(主要原 ______⑶美英日军备竞赛特别是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都希望通过谈判限制海军军备竞赛。
⑷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2、目的:缓和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矛盾,限制海军军备,重新划分在亚太的势力范围,建立在亚太地区的新秩序。
3、时间、与会国:1 921 ——1922 ;美英日法中意葡荷比4、议题⑴主要问题:①亚太地区问题。
②限制海军军备竞赛问题。
③中国山东问题。
⑵中心议题:是协调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关系。
5、内容◎亚太地区问题:《四国条约》(〈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1921、11,美英日法)(1)背景:1902年,英日同盟成立,双方互相支持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成为美国扩张在亚太地区的势力,称霸东亚的最大障碍。
(2)内容①缔约国互相尊重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
②上述权利遭到威胁时,缔约国进行协商。
③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终止。
(3)评价①对美国而言:埋葬了英日同盟,扫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②对日本而言:i、一方面英日同盟解散,使其扩张野心受到了暂时遏制;ii、另一方面它在太平洋上的权益又得到了大国的承认,第一次处于与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本节考点: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2、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会议体系 3、维护和平的努力知识网络第3课华盛顿会议思考:一战前参与亚太地区争夺的列强主要有哪些?其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英国为了在争夺中获取优势地位采取了什么政治举措?一战后,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势力发生什么新变化?其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列强争夺的主要是哪个国家?(美日矛盾成为亚太地区的最主要矛盾;英日由盟友到开始对抗;英美既是争夺远东地区的对手,又成为了遏止日本扩张的伙伴)一、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㈠华盛顿会议1、背景⑴美国企图在巴黎和会上称霸世界目的没有实现,没有得到实际利益,把注意力转向亚太地区。
⑵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对英美构成了威胁。
(主要原因)⑶美英日军备竞赛特别是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都希望通过谈判限制海军军备竞赛。
⑷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2、目的:缓和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矛盾,限制海军军备,重新划分在亚太的势力范围,建立在亚太地区的新秩序。
3、时间、与会国: 1921-- 1922;美英日法中意葡荷比4、议题⑴主要问题:①亚太地区问题。
②限制海军军备竞赛问题。
③中国山东问题。
⑵中心议题: 是协调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关系。
5、内容◎亚太地区问题: 《四国条约》(〈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1921、11,美英日法)(1)背景:1902年,英日同盟成立,双方互相支持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成为美国扩张在亚太地区的势力,称霸东亚的最大障碍。
(2)内容①缔约国互相尊重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
②上述权利遭到威胁时,缔约国进行协商。
③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终止。
(3)评价①对美国而言: 埋葬了英日同盟,扫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②对日本而言:ⅰ、一方面英日同盟解散,使其扩张野心受到了暂时遏制;ⅱ、另一方面它在太平洋上的权益又得到了大国的承认,第一次处于与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
③对英国而言: 保证其既得利益,表面上维护了与美日的关系,但也使英日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实力下降,最后只能选择妥协政策。
◎限制海军军备竞赛问题 :《五国条约》(〈〈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1922、2,美、英、日、法、意)(1)背景美英日等国军备竞赛特别是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都希望通过谈判限制海军军备竞赛。
(2)内容规定五国主力军舰总顿位的比例和各国航空母舰的总顿位限额。
(5:5:3:1.75:1.75)(3)评价①:世界上第一个大国之间签定的裁军协议。
(性质)②美国外交胜利: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
③英美失去了靠近日本水域拥有有效作战基地的可能性,日本实际占有优势。
④暂时缓解了列强海军军备竞赛,但并不能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中国问题 :《九国公约》A、中国山东问题⑴问题的由来: ①1879德国强占胶州湾②一战时日本占领山东租借地、“二十一条”③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⑵解决:《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废除“二十一条”,日本将山东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仍保持在山东一些特权,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其他权利(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胶洲湾租借地,胶济铁路由中国政府出钱赎回)。
⑶解决原因:①中国人民坚持斗争的结果;(主要原因)②美英和日本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国。
⑷评价:①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其他权利,是对《凡尔赛和约》中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②日本被迫放弃了“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但日本仍保留一些特权。
B、《九国公约》(〈关于中国事件应适应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1922、2,于会九国)(1)背景①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②日本利用一战中对德国作战,出兵中国山东,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和胶洲湾租借地,暂时独霸中国。
损害了其他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在华侵略利益。
(2)内容声称尊重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但要求中国对帝国主义“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
(3)实质: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略原则,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美国在对华侵略上从此以后不再追随西方列强,有了自己独立对华侵略政策)(4)影响:①对日本: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不利于日本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扩张。
②对美国: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确认,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控制亚太地区提供了重要条件,是美国外交的重要胜利。
③对中国: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探究一:华盛顿会议上哪个国家是最大的赢家?谁的利益受到损害?有何表现?⑴美国是最大的赢家:①拆散英日同盟;②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③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④在中国实现了“门户开放”政策。
⑵利益受损①日本:英日同盟被拆散;海军力量受遏制;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②英国:丧失海军优势。
③中国:受到帝国主义的共同宰割。
(最大受害国)㈡华盛顿体系1.构成:《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构成2.含义:一战后通过《四国条约》等形成的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格局3.与凡尔赛体系的关系: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与完善,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建了战后整个世界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被统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实质:在宰割中国、抑制英日的基础上,确立了美国主导的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5.对华盛顿体系评价(影响)①积极:ⅰ调整了主要大国在亚太地区的矛盾,特别是在中国问题的利益冲突;标志着以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ⅱ使亚太地区保持了暂时稳定,军备也得到一定的控制,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消极:该体系下隐含着许多矛盾(美日矛盾、英日矛盾、中国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等) ,埋下了战争祸根。
(日本并没有放弃独霸中国、称霸亚太的野心,力图冲破华盛顿体系,埋下了侵华战争和日美战争的祸根)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火山口上,并不长久,隐含的矛盾)1、评价⑴性质:是一战后形成的全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产物。
它是由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共同组成的。
(实质)⑵积极: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地区的利益冲突,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改变了欧亚的政治格局,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初步改变了世界格局,国际的中心逐渐由英法为主的欧洲国家向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美日转变。
⑶局限:这个体系是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殖民半殖民地基础上的,具有反动性,凡——华体系下的世界仍是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广大殖民地和落后地区的不平等的世界,而且列强之间对抗与矛盾的根源没有根除,日本没有放弃争霸的野心,德国严重的复仇情绪,这些矛盾都决定了凡——华体系的不稳定性。
(四对矛盾)2、调整与瓦解⑴打开缺口---- 20世纪20年代凯末尔革命:最早对凡尔赛体系形成冲击的是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构成凡尔赛体系的《色佛尔条约》,签订了《洛桑条约》。
⑵名存实亡---- 20世纪30年代初:①在欧洲,1935年德国开始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展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舰; 1936年,开进莱茵不设防区,进一步撕毁了凡尔赛和约。
②在东亚,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英法控制下的国联不能制止德、意、日的侵略。
⑶彻底瓦解----二战爆发后:①1939年9月,德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瓦解。
②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疑难解析1、比较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异同?⑴同:①背景: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②实质问:瓜分世界、分赃③主宰: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④作用: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矛盾⑤中国问题:都侵犯中国主权⑵异:①对象:巴:直接处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关系;华:直接处理战胜国之间关系;②范围:巴:主要确立在欧洲、中东、的新秩序;华:主要确立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③内容:巴:共同策划反苏;华:共同支配中国;2、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帝义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和利益相互争夺,为共同利益又相互勾结,试举例说明。
⑴其一是为了分赃和称霸而相互争夺。
例如,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主张,并拒绝法国关于结盟的建议;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和远东进行激烈的争夺,等等。
⑵其二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勾结。
例如,共同策划对苏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通过《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国等。
基础金题1、一战后在亚太地区的激烈竞争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帝国主义国家是①美国②英国③法国④日本⑤意大利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2、一战后东亚问题的关键是A.中国问题 B.印度问题 C.朝鲜问题 D.日本问题3、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四国条约》对日本的影响不包括A.与英国的同盟被拆散 B.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他国的正式承认C.首次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D.独霸中国的局面就此被打破4、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五国条约》规定了有关舰只的比例或限额,包括①巡洋舰②航空母舰③主力舰④潜水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5、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是A.《四国条约》B.《五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非战公约》6、下列条约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是①《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②《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④《关于限制军备条约》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7、下列关于洛迦诺公约作用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改善了法德关系 B.德国趁机摆脱了凡尔赛体系的束缚C.有利于欧洲的稳定 D.有利于德国重返政治大国行列8、在华盛顿会议期间,英美向日本施压,要求日本将其在中国攫取的权益还给中国,其真实的意图是:A.维护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 B.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C.分割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 D.抑制日本,打破其独霸中国的局面9、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获得的主要利益有①分得了大量殖民地②控制了国际联盟③海军力量得以与英国并驾齐驱④抑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势力的膨胀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10、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A.是惩办战败国的会议 B.英、法、美三国都参加了会议C.是一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的组成部分 D.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