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4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第4课)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夏朝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70年,都城:阳城,建立者
2.
,被商所灭。
灭亡原因:统治残暴。
3.夏朝建立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③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
奴隶社会开始。
4.世袭制的确立:
继承了禹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5.商朝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都城亳,后时迁到殷
6.
,统治残暴,被周武王所灭。
7.西周的建立:
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经过牧野之战,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8.西周的灭亡:
①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发生国人暴动,厉王逃亡,西周衰落。
②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在位,西周被犬戎所灭。
9.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国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③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10.西周社会等级: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11、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
统治者的暴政。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内容】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夏朝、商朝、西周的更替史实【教学难点】西周分封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回顾大禹的事迹及其身上体现的精神学生回答---大禹治水及其身上体现的精神二、学习新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夏朝代的建立1、禹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什么重大事件?2、夏朝建立的人、时间?3、大禹之后是谁接替了王位,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不同?4、夏王朝有哪些机构是氏族没有的?这说明了什么?二、商汤灭夏1夏朝的亡国之君是谁?为什么在他的手中灭亡?2商汤是怎样灭掉夏的?3把都成迁到殷的商王是?4商朝的亡国之君又是谁?5夏和商的灭亡有什么共同的原因?三、武王伐纣1、姜子牙的故事2、周武王灭掉商朝的关键战役,建立西周的时间3、思考商汤和周武王能建立新的王朝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四、西周分封制1对比夏朝、商朝、西周的版图范围,学生会从中发现什么?学生看书回答:建立夏朝夏朝是个国家,属于阶级社会学生讨论回答达成共识:夏桀的残暴统治激起了民众的反抗学生讲述商汤灭夏的过程学生讨论、发言:暴君的残暴统治激起了民众的反抗学生分析回答:任用贤人、周边部落的帮助等学生对比:西周的范围远远大于之前的朝代。
2、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3、分封制对于周王的利和危机分别是什么?4、西周的亡国之君是谁?为什么亡国?五、课堂小结1请依序说出本节课的几个历史朝代2请说出以上几个朝代的开国之君3请说出以上几个朝代的亡国之君4说说从朝代的更替中你得到的最大感受学生带问题看书-----交流----回答。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教材分析夏、商和西周的建立以及灭亡,构成了本课的主线索。
本课首先简要的叙述了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和夏桀无道被汤所灭,商朝建立的史实。
其次,叙述了盘庚迁都后,商超疆域不断扩大以及商纣的奢靡残暴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
最后,叙述了周初统治者为巩固奴隶制政权而实行的分封制和西周的灭亡。
二、课程标准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讨论,让学生初步理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通过夏、商、西周的兴亡过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夏、商、西周发展交替的脉络难点:商汤伐桀和武王伐纣取胜的原因。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多媒体播放中秋节民俗教师: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月饼好吃,可是在你品尝月饼的时候是否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呢?学生:不知道。
教师:相传,夏朝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几天后后羿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一个徒弟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他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点新人教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2.中心地区: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二、商汤灭夏1.夏朝灭亡:夏朝后期,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桀,夏王朝灭亡。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
三、武王伐纣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周部落日益强盛。
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3.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4.西周的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
中国历史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4课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这是古代《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起国家的产生。
禹在位时,将城池修建在阳城,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社会逐渐产生阶级分化。
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子。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1阳城,今河南登封。
2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
国家的形成,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是促进人类跨入文明的三大标志。
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
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夏朝灭亡原因)商汤灭夏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商部落逐渐强大,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桀,桀打败,夏王朝灭亡。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稳定。
商纣王是商朝的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建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武王伐纣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河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落,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
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
日益强盛。
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商都,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的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局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教案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教材分析本课课程标准表述为“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本课主要包括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四个子目的内容。
夏启以“家天下”的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推选的禅让制,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朝,中国早期国家从此产生;汤打败夏朝末代的暴君桀,建立了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国都稳定下来,商逐步发展为一个奴隶制的东方大国;商朝最后一个王纣王统治残暴,周部落起兵征讨,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奴隶制国家出现繁盛局面.西周后期,天子昏庸暴虐,诸侯并起,王室衰微,奴隶制开始走向瓦解。
本课在中国古代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填写表格的方法掌握本课的基本史实,并掌握夏商西周的基本脉络;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国家的起源;理解“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史实、分封制【教学难点】早期国家的产生、西周的分封制。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打开ppt,展示一句话:“禅让制是善始未善终”。
◆教师:有人这样认为“禅让制是善始未善终”,善始未善终是什么意思?◆学生:就是开始好,结束的不好.◆教师:那么禅让制走到终点时是什么样子?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禅让制后的历史变迁。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_犬戎_族所灭。后来,__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四、合作学习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重点: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的产生。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2.商汤灭夏与武王伐纣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商王盘庚时迁都到
殷。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3.西周的分封制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_血缘关系__远近和功劳_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 权力,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起周王朝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_分封制_”。
1.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为了巩固对周边地区的统治。西周疆域广大,而当时通讯和交通手段极其落后,这必然使周王难以直接对较边远的地区实施有效的统治。因此,在西周初年,周王大规模分封诸侯,形成了对全国的控制。
2.分封制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编制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 ,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例3 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朝屡屡迁都,最后一次迁都后,都城才稳定下 来,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迁都的组织者是 ( ) A.商汤 B.桀 C.盘庚 D.商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水患和政治 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答案 B
歌谣记忆 大禹建夏属第一,华夏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 此变世袭,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 都始称殷,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 亡西周立。武王定都在镐京,分封制行天下固。厉王无道国人起,西周 灭在前771(年)。
【重要图片点拨】 教材 《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 点拨 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后,出现了一些大的诸侯国,如鲁、齐、 燕、吴、宋、晋等,重点注意周都城的位置以及分封的诸侯国所处的位 置。
2.(2015江苏盐城中考)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 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 准确信息是 ( ) 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他由此回忆起哪一历史事
件( )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
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A发生于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 之间;B发生于商汤和夏桀之间;C即武王伐纣,符合题意;D是西周镐京城 里人赶走周厉王的暴动。故选C。
4.(2016安徽中考)《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 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首先,早期国家的定义是指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经济和政治权力得到中央集权和拥有专门的统治机构管理的社会形态。
早期国家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人口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早期国家的产生。
随着食物生产技术的进步,人口得到较快的增长。
这使得单个部落的规模变得庞大,无法再继续依靠游牧或狩猎采集的方式维持生计。
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和提高生产效率,部落开始分工合作,形成农业社会。
农业生产带来了稳定的食物供应,使得人口继续增长,出现了大规模的聚居点。
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对土地和资源的争夺也日益加剧,部落之间的冲突也变得常态化。
为了有效地管理人口和资源,部落开始选择一个集权的统治者,形成了早期的国家。
其次,贸易和城市化的发展也推动了早期国家的产生。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兴起,人们开始将自己生产的物品与他人进行交换。
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成为了商品交换和信息流通的中心。
在城市中,商人、手工业者和其他职业人士开始形成职业集团,形成繁荣的市场。
同时,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如治安和资源管理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开始寻求一种更集中的政治组织形式,形成早期国家。
最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统一也推动了早期国家的产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产生了共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
这种共同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成为了早期国家统一的基础。
在早期国家中,统治者通常通过宗教、宗族和神话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统治。
同时,共同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也能够促进人们的团结和合作,进一步提升国家的凝聚力。
早期国家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即国家的形成、扩张、巩固、衰落和重组。
在国家的形成阶段,统治者通过征服或联盟的方式集中了政治和军事权力,建立了国家机器。
在扩张阶段,国家通过战争、征服和殖民来扩大领土和势力范围。
在巩固阶段,国家开始建立稳定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在衰落阶段,国家面临内外部的挑战和问题,导致国家的衰退和解体。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知识与技能1.列表归纳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起止时间、建立者和末代国王、都城、导致灭亡的事件等内容,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西周更替的史实;简述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
(基本掌握)2.简单解释什么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家天下”;运用历史地图简单描述夏、商、西周的大致疆域。
(初步知道)3.知道夏朝与商朝文化的主要代表——二里头遗址和殷墟的考古成果。
(扩展了解) 过程与方法1.查找、整理有关夏朝二里头文化、殷墟及夏、商、西周建立与更替的资料。
2.认真阅读教材和资料,科学标记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归纳制作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基础知识表格。
3.思考、回答问题,认真、及时做好笔记:(1)为什么说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以此认识什么是“国家”。
(2)简述一下,夏、商、西周的灭亡有什么共同原因?以此理解、认识国家衰亡与统治者的关系。
4.模拟绘制一个图示,形象展现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严格的等级制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史实和夏桀、商纣、周厉王等腐朽残暴的表现,认识国家兴亡与统治者的关系。
2.从夏、商、西周王朝“家天下”的统治观念、西周建立分封制并确立森严的等级制度,认识国家政权的性质及其建立的意义。
3.与同学交流学习本课的体会和感受,找出自己在本课学习中最感兴趣、学习效果最好的内容或活动,知道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法。
重点归纳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史实;简述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难点理解“家天下”的基本含义;明确贵族等级制度的层级关系。
同学们,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远古时代的历史。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远古人类,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创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奴隶社会。
在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仅次于古代埃及进入奴隶社会,从此我国历史迎来了文明时代。
七上历史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科技传播
02
早期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四大发明等。
政治格局
03
早期国家的政治格局和外交政策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现代的启示
重视国家治理
早期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国家治理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至 关重要。
倡导文化交流
早期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于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 流具有启示意义。
强化科技创新
早期国家的科技创新精神对于现代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 的启示作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商业的快速发展。
商人的崛起
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商人的崛起, 他们成为早期国家的重要力量之
一。
城市的兴起
城市规划与建设
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逐渐兴起,城市规划与建设也越 来越完善。
人口集聚与文化交流
城市成为人口集聚的中心,不同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促进了文化 的发展。
城市管理制度的完善
随着城市的兴起,城市管理制度也逐渐完善,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了保障。
03 早期国家的文化
宗教与哲学
宗教
早期国家通常会形成一种统一的宗教信仰,成为维系社会秩序和凝聚民族精神 的重要力量。例如,古埃及人信仰太阳神拉,古希腊人崇拜宙斯等。
哲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思想家开始对宗教信仰和传统观念进行反思和批判,形 成了早期的哲学思想。例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 家对人类存在、真理和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学与艺术
文学
早期国家的文学创作主要反映社会生活和民族精神,如史诗 、神话、民间故事等。例如,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和《奥 德赛》等史诗作品,以及古埃及的《死者之书》等文学作品 。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23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二、商汤灭夏
1、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
2、建立者:汤(商汤重视人才(伊尹),励精图 治,发展农手工商业,商朝强大起来)
3、都城:亳 约前1300年盘庚迁殷
商朝又叫作殷朝
4、最后一个王:商纣王(对外征战、修筑繁 华宫殿、繁重赋税、酷刑、残 害人民) ——历史上有名的暴24 君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文物
铜爵(jué)·盛酒器
镶嵌十字纹方钺(yuè)·兵器
陶盉(hé)·温酒器
陶鼎(dǐng)·煮肉器 9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铜爵 ·盛酒器
陶鼎·煮肉器
夏朝把天下划分为“九州”进行统治;建立军队,制定 刑法,设置监狱,出现了镇压人民的刑罚;统治者筑城 郭以保护自己。标志着我国早期奴隶制国家机器产生了10 。
精图治,使商朝强大起来。
商 汤
18
盘庚迁殷:
盘庚以后, 商朝统治区域不 断扩展,成为当 时的世界大国。
19
渭河上游
辽河
商 朝
殷
是 当 时
世
界 大海 上
最
大
亳
的 国
家
之
长江流域
一
20
殷墟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
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
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5、贵族等级: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8
西周的 分封制内容: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西周等级示意图
39
问题思考 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1、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2、稳定政局; 3、扩大统治范围。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图文
为了在旅途结束时不留下丝毫的遗憾, 请把握 好旅程 中的每 一分钟 。一路 上慢慢 地走, 别忘了 欣赏沿 途的风 景。
后来,他爱上了她,一个让辉用三生 三世都 不能忘 记的女 人。
作者简介:谈笑在指尖 原名:张 波文章,诗歌多见于省内外报刊和 网络平 台。喜 欢把日 子中的 点点滴 滴写进 文字里 ,抒写 心中之 梦,始 终保持 着乐观 心态, 过好每 一天。 滴写进 文字里 ,雀巢 冰泣淋 裡的一 种,外 面是薄 薄的一 层巧克 ,裡面 是甜甜 的奶油 的一个 心形的 冰棍我 要用 它来纪 念他们 的爱情 。 辉和莉是在网络上认识的,莉比辉大5岁。2000年初 秋的一 天,他 们相识 了,以 后的日 子,他 们相知 了,彼 此以姐 弟相称 。第一 次他给 她写信 是在圣 诞节, 当时仅 仅是一 声祝福 ,是一 张贺卡
约公元前1046年 牧野之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周武王
约公元前771年
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
周幽王
课堂练习
1、下列事件按时间发展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B)
①禹建立夏朝 ② 西周灭亡③盘庚迁都 ④商汤建国
A、 ① ② ③ ④ C、 ① ④ ② ③
B、 ① ④ ③ ② D、 ① ③ ② ④
2、继承父亲的王位,从此使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的
1、商汤,周武王重用人才,壮大兵力,联合周边小 国,抓住时机。
2、商汤、周武王推翻暴政,深得人心
历史教训:得民心者得天下
商朝的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
经济形式:以农耕为主,畜牧业有较大发展。
生产工具: 石锄、石铲、石镰以及木器,青铜器。
农作物: 稻、黍、麦、粟、豆。
四、西周的分封制
❖ 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目的)? ❖ 周天子分封的对象有哪些? ❖ 受封者有哪些义务和权利? ❖ 分封制的实行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 它有哪些重要意义?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01知识管理知识点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意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________的产生。
从此,我国逐渐向________社会过渡。
禹的儿子________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从此,________制代替________制。
统治:夏朝建立了________,制定________,设置________,制定了历法,称为“________”。
遗址:洛阳平原发掘的________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________和文明进程。
知识点2商汤灭夏商汤灭夏:夏朝后期,商部落的首领________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________,夏王朝灭亡。
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________建立商朝,都城建在________。
迁都: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____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统治:商朝为巩固统治,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1.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02基础过关知识点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出现于()A.约公元前2070年B.约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1046年D.公元前221年2.“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
夏朝的建立者是()A.禹B.伯益C.启D.舜3.《礼记》记述说:“天子和诸侯都把世袭当作礼,用城郭、护城河来维护国家的稳固。
”第一个借助世袭之“礼”登上王位并治理国家的是()A.尧B.舜C.启D.禹4.我国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说课稿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相关内容,包括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建立与更迭,以及早期国家制度的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我国古代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如夏商周的传说和部分历史事实。
但学生对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过程及其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历史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建立与更迭,了解早期国家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了解国家发展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建立与更迭,早期国家制度的特点。
2.教学难点: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及其与原始社会的关系,早期国家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early state 的产生和发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建立与更迭。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早期国家制度的特点,分享讨论成果。
4.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如夏商周的更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早期国家的发展过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知识点归纳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
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2、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 1600 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1600 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动脑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1)暴政引起民愤(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3)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1、建立: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
公元前 771 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国
暴力镇压
家 统
平民 奴隶
治
被统治阶级 政
权
设计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总结本课内容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朝代 都城
开始 时间
约公元 夏 阳城 前2070
年
约公元 商 殷 前1600
年
西周 镐京
公元前 1046年
结束 时间
约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1年
开国 君主 禹
汤
武王
末代 君主
桀
纣
幽王
1. 夏商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哪些?
2. 什么是礼?礼的实质是什么? 礼仪教化有何作用?
统治手段
1、暴力 手 段: 军队、刑法
2、怀柔政策: 礼仪教化
礼
者
,
天地之Fra bibliotek衮服西周一般贵族服饰 序
据《周礼》记载,
也
衮服是西周统治阶级
的最高一级礼服
乐
乐者,天地之和也 本来指音素上的和谐关系
本课小结
分封制
土地 义 臣民 务
按血缘关系区分尊卑等级
天子 诸侯
统治阶级
巩
固 奴 隶 制
卿大夫 士
礼仪教化
2.国家机构:城堡、宫殿、军队、刑罚、监狱等。
夏朝国家机构的实质: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 和奴隶的工具。
3、继承: 启 禅让制
公天下
世袭制 家天下
“家天下”是指天下变私有,垄断权力的 出现。“公天下”指原始社会,没有贫富 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动、消费的社会。
4、末代君主: 桀
他在做什么? 这说明了什 么?假如你 是当时的百 姓,你会怎 样做?
4、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4、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儿子启继位。
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统治中心地区: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夏朝意义: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政治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父死子替、兄终弟及)。
灭亡:公元前1600年。
亡君:夏桀建立: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商朝建立。
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早期文明的代表:青铜器、甲骨文。
商朝盘庚迁都原因:因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影响:商朝控制范围不断拓展。
灭亡: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后,周灭商。
亡君:商纣王。
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
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分封制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供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西周作用(影响):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实质:确立了维护周王朝统治的社会等级制度。
周王朝社会等级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周朝由盛转衰: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发国人暴动,周朝由盛转衰。
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灭亡,亡君:周幽王,周平王东迁洛邑(洛阳),史称东周。
1、评价历史人物要全面客观,一分为二。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2、评价历史人物要史论结合。
3、评价历史人物要以是否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为评价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侯 卿大夫
士奴 隶 阶 级平来自、庶人奴隶重要年代 物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约前1300年 庚
重要事件
重要人
夏朝建立 汤灭夏,商朝建立 盘庚迁殷
禹 商王汤 商王盘
前1046年
前771年 王
牧野之战,西周建立
西周灭亡
周武王
周幽
自学思考题(7分钟)夏朝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 个王朝,标 志着中国早 期国家的产 生。
5、商朝建立三要素 汤 公元前1600 亳 6、都城变化: 盘庚迁殷 7、末代暴君: 纣
8、西周建立的三要素 武王 公元前1046 镐京
9、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对象、内容、作用)
10、末代暴君: 周幽王
1、夏朝建立三要素 禹 公元前2070 阳城 2、统治者推选方式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文化遗址 二里头遗址 4、末代暴君:桀
自学思考题(7分钟)夏朝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 个王朝,标 志着中国早 期国家的产 生。
5、商朝建立三要素 汤 公元前1600 亳 6、都城变化: 盘庚迁殷 7、末代暴君: 纣
8、西周建立的三要素 武王 公元前1046 镐京
9、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对象、内容、作用)
10、末代暴君: 周幽王
天子
奴 隶 主 阶 级
自学思考题(7分钟)夏朝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 个王朝,标 志着中国早 期国家的产 生。
5、商朝建立三要素 汤 公元前1600 亳 6、都城变化: 盘庚迁殷 7、末代暴君: 纣
8、西周建立的三要素 武王 公元前1046 镐京
9、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对象、内容、作用)
10、末代暴君: 周幽王
1、夏朝建立三要素 禹 公元前2070 阳城 2、统治者推选方式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文化遗址 二里头遗址 4、末代暴君:桀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四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学习目标
• 1.知道夏朝建立标志着国 家的产生。 • 2.知道夏、商、西周建立 的三要素及其更替。 • 3.掌握西周分封制及作用。
1、夏朝建立三要素 禹 公元前2070 阳城 2、统治者推选方式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文化遗址 二里头遗址 4、末代暴君:桀
自学思考题(7分钟)夏朝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 个王朝,标 志着中国早 期国家的产 生。
5、商朝建立三要素 汤 公元前1600 亳 6、都城变化: 盘庚迁殷 7、末代暴君: 纣
8、西周建立的三要素 武王 公元前1046 镐京
9、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对象、内容、作用)
10、末代暴君: 周幽王
1、夏朝建立三要素 禹 公元前2070 阳城 2、统治者推选方式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文化遗址 二里头遗址 4、末代暴君: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