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学案苏科版

合集下载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2 透镜 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2  透镜   学案

§4.2透镜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体验透镜的特征,通过实验探究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

3.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它们对光的作用。

〖课前预习〗1.透镜通常可分和。

2.凸透镜中央、边缘;凹透镜中央、边缘。

3.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4.透镜的相关名词:①光心O:;②主光轴:;③焦点F:;④焦距f:;〖课堂学习〗一、观察透镜的镜片特征活动1.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桌上的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从镜片的材料、镜片的镜面、镜片的厚度等方面来说说它们有哪些特征?1.透镜是用材料制成的、表面为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可以两面都是球面,也可以一面是球面,另一面是平面。

2.透镜通常可以分为和。

凸透镜中央、边缘;凹透镜中央、边缘。

练习:1.上图中,属于凸透镜的有,属于凹透镜的有。

2.同学们,你知道远视眼镜的镜片属于什么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属于什么透镜?二、观察透镜的成像特点活动 2.通过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文字(透镜距书较近), 看到的像是 ; 通过凹透镜看到的像是。

(填“放大”还是“缩小”)通过凸透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看到的像是 ; 通过凹透镜看到的像是。

(填“正立”还是“倒立”)三、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活动 3.一束平行光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射入,则折射出的光线会怎么样? 请你将看到的现象画下来。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称为透镜;一束平行光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射入,则折射出的光线会怎么样? 请你将看到的现象画下来。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称为透镜。

练习:1.在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2.在下列暗箱中画上合适的透镜,使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符合图的要求。

〖生活物理〗1.早在我国汉代就有记载“削冰令其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生火。

”谁能用现代汉语描述它?并解释其原因?2.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透镜?〖课后思考〗1.为什么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呢?①观察:一束光线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向偏折。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案4.2《透镜》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案4.2《透镜》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二节透镜【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2)知道透镜的主轴、光心、焦点、焦距;(3)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教学重点】透镜的主轴、光心、焦点、焦距;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教学过程】【要点1】认识透镜〖活动1〗观察课本的图4-11,图中列出的6种透镜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按结构分类。

〖总结〗【要点2】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活动1〗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近看书上的字:现象:通过凸透镜,看到的字是: ;通过凹透镜,看到的字是: 。

〖活动2〗分别让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现象: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将: ;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将: 。

〖活动3〗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近看书上的字,然后微微晃动:现象:凸透镜,字晃动方向与凸透镜晃动方向相;凹透镜,字晃动方向与凸透镜晃动方向相。

【要点3】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后的光路图(1)作出刚才活动2中看到的光路图(2)透镜的相关名词:①主光轴:;②光心O:,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

③焦点F:;凸透镜的焦点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所以称为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所以称为虚焦点 ④焦距f : ; 〖总结〗〖思考〗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凹透镜焦距又如何测量呢?【要点4】透镜的奥秘 作图:三棱镜对光线的折射〖总结〗【要点5】如何理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 透镜对光线的会聚和发散作用应由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比较来得出,即更加靠近主轴---------会聚折射光线在原入射光线的方向上更加远离主轴---------发散(2)焦距越小的透镜,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

【自我检测】1.在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2.小明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下面一些想法,请你判断这些想法的对错.(1)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2)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4)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3.如图所示,在方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4.一块玻璃砖内有一个饼形气泡,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线垂直地通过玻璃砖后将()A被发散 B被会聚 C还是平行光 D无法判断【作业】【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 《4.2 透镜》教学设计 教案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 《4.2 透镜》教学设计 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认识透镜的焦点和焦距;2.经历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并尝试对各种方法的优劣做初步评估;3.了解透镜对光具有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原因。

【重点难点】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会利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情景引入:“听话的小狗”让小狗“向右看齐”图一图二图三在两只小狗前放置两个试管(一个距离小狗较近,另外一个距离稍远),向试管中加水看到的像如图三,通过较近较近的试管观察到放大的像,较远的试管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

从视觉感官角度激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提出加水的试管相当于透镜,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透镜的奥秘引入新课。

二、初识透镜1.学生活动:观察透镜的外观,隔着纸巾触摸镜片,比较每个透镜不同部位的薄厚特点,从而得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中央厚边缘薄称为凸透镜,中央薄边缘厚称为凹透镜。

2.学生练习:辨别下列透镜:3.学生活动:将透镜靠近书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1)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缩小)的。

(2)通过凹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缩小)的。

4.学生活动:让光通过透镜光路将会发生什么改变探究方法:让一束平行光分别正对着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并用笔在白板上画出光的传播路径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5.教师演示:在三维立体中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折射后光的实际传播路径6.学生自学透镜的相关概念,教师点拨凸透镜有2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光心:透镜的中心。

主光轴:经过光心与透镜垂直的直线。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7.(1)准备老花镜和近视镜,让学生设计多种方法辨别老花镜和近视镜的镜片,它们分别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2)小组讨论哪种辨别方法好方法1:“摸”厚薄部位方法2:“看”成像大小方法3:“照”光路聚散教师总结:每种方法各有利弊方便辨别就好8.学生活动:试用一种简易的方法辨别圆环内的水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轻轻甩去少量的水(保持水膜完好),结果又会怎样?9.教师演示:光通过三棱镜后的传播路径,得出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向三棱镜底边偏折。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2 透镜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2  透镜

二、《透镜》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会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4、通过对透镜的学习,加强学生对保护环境和防火消防意识的培养。

重点:1、知道两种透镜,学会辨别它们的方法;2、知道两种透镜的特点。

难点:1、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2、了解和掌握两种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学习内容:问题1:透镜的分类活动1:请同学们用手摸摸感受两个透镜有何不同?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叫透镜;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叫透镜。

练一练:辨别下列透镜,凸透镜镜有;凹透镜有。

问题2:初识凸透镜和凹透镜活动2: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近距离去观察课本上的字,你会发现:通过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

通过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缩小的。

活动3:透过透镜观察远处的景物,例如教室前面的老师,你又有什么新发现?透过凸透镜看到的是的像,透过凹透镜看到的是的像。

(填“正立/倒立”)活动4:让一束平行光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结论: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所以凸透镜又称为_________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所以凹透镜又称为_________透镜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有哪些?活动5: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什么透镜?你能辨别一下吗?试试看,你用的哪种方法?补充:透过透镜观察书上的文字的同时向左或向右慢慢晃动透镜。

像的移动方向与透镜移动方向一致的是透镜。

像的移动方向与透镜移动方向相反的是透镜。

问题3:与透镜相关的名词:透镜的中心。

: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表面的直线。

: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2个):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问题4.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问题5.透镜的奥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6内容,分析总结会聚和发散的奥秘透镜奥秘:由于三棱镜都会让光线向______(底边/顶角)偏折,而透镜就是由多个_______组成,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_作用。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2 透镜 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2  透镜   教案

八年级物理学科备课2、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区别做一做:学生利用手中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观看书上的字。

提示:观察时透镜距离书本近一些。

议一议:通过透镜看到字的像相对于字来说,像的大小有何变化?归纳:通过凸透镜看到的像是正立、放大的;通过凹透镜看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

3、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思考:通过透镜观察物体的像大小会变化,那么如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呢?做一做:学生让平行光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是什么?现象: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会发散。

归纳: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议一议:辨别某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简易方法有哪些?归纳: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方法一:“摸” 。

通过比较透镜中央和边缘的厚薄加以辨别。

方法二:“看”。

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看它成的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加以辨别。

方法三:“照”。

通过透镜对平行光线是会聚还是发散加以辨别。

5、透镜的相关知识光心和主光轴焦点和焦距(1)焦点(F):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即凸透镜的焦点。

(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即凹透镜的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2)焦距(f):焦点F到透镜光心O的距离。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透镜,乙透镜应是透镜.(两空选填“凹”和“凸”)2、画出图中出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甲透镜乙透镜3、如图,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4、如图所示,请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课堂小结1、凸透镜和凹透镜形状区别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4、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本课作业课本P 87:www.1、2题教学反思· · FF· ·F F。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2透镜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2透镜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透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具体涉及4.2节——透镜。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及其形状特点。

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会聚光线、发散光线。

3.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实例: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及其形状特点。

2. 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能够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及其形状特点,光学性质和应用。

难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凹透镜、激光笔、白板、黑板。

学具: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透镜实验套装。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物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引出透镜的概念。

2. 知识讲解: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及其形状特点,通过实验演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解释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如放大镜原理、望远镜原理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放大镜、望远镜或显微镜。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三章光现象4.2 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七、作业设计1. 请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和光学性质,解释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物品的工作原理。

答案: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物品的工作原理都是基于透镜的形状特点和光学性质。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将物体放大;望远镜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将远处的物体放大;显微镜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将微小物体放大。

2.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

答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透镜实验,将凸透镜和凹透镜放在光源和屏幕之间,调整距离,观察光线的聚焦或发散情况,从而验证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

八年级物理上册《4.2 透镜》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2 透镜》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2 透镜》学案苏科版4、2 透镜》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了解它们对光线的作用2、知道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3、会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自主预习】自己阅读书本相关内容并尝试完成以下问题:1、透镜通常可以分为____ 和 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 叫凸透镜,它的符号是。

3、 ________________ 叫凹透镜,它的符号是。

4、生活中常见的眼镜的镜片就是透镜。

请你辨别:患有近视眼的学生配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 透镜;而患有老花眼的老年人配戴老花镜片是______ 透镜。

5、凸透镜对光线有 ___ 作用,所以凸透镜又称为 ____ 透镜。

6、凹透镜对光线有 __ 作用,所以凹透镜又称为 ___ 透镜7、有关透镜相关的名词:① 光心(O):简称主轴。

③ 焦点(F):跟主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轴上的F点④ 焦距(f):【课堂学习】导学流程1、活动:4、3 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通过让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书上的文字(透镜距离书本较近)得到:通过____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通过____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缩小的。

2、活动:一束平行光(如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一束平行光(如太阳光)通过凹透镜,将会发生什么现象?我们看到: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

所以:凸透镜又叫____________透镜,凹透镜又叫____________透镜。

3、活动:4、4如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如果现在让你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你有哪几种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以凸透镜为例,学习透镜相关名词:⑤ 光心(O):简称主轴。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4.2透镜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4.2透镜

么发现?
从新奇、生动的现象引入新课,用具有一定趣味性、参与性、启发性的实验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驱动学生主动猜想、探讨、研究物理现象、思考物理规律。

请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
活动2 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利用平行激光束,分别垂直入射到凸透镜、凹透镜,观察光束经过透镜后的传播方向。

实验透过透镜后的光线方向对光线起的作用
入射到
凸透镜
入射到
凹透镜
活动3 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与发散作用,下面我们介绍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等名词。

光心:透镜的中心叫光心。

主光轴:通过透镜光心与透镜垂直的叫主光轴。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的点(实焦点)或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虚焦点)叫焦点。

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焦距用字母f表示。

活动4 探究透镜的奥秘(可以放在下课时学习)
请同学们作出一束光经过三棱镜以后的折射光线。

结合光的折射规律我们发现光经过三棱镜以后光线总是向三棱镜的底部偏折
而凸透镜、凹透镜可近似看成是三棱镜组合(如图所示):
四、当堂练习巩固
略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

通过实验加深对会聚、
学生认真学习透镜的有关概念。

结合图形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学生讨论完成作图
学生领会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奥秘。

板书略。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4-2透镜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4-2透镜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42 透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透镜”。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凸透镜、凹透镜的定义,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透镜的基本性质和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了解它们对光线的作用。

2.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凹透镜、光线演示仪、幻灯机等。

学具: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刻度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投影仪和放大镜,引导学生思考它们是如何成像的。

2. 知识讲解: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讲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实验演示:使用光线演示仪,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透镜的性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5.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放大镜、幻灯机等,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7. 知识巩固:通过幻灯机等教具,让学生再次观察和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2.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题: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

()(2)选择题: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A. 物近像远像变大B. 物远像近像变小C. 物近像近像变小D. 物远像远像变大2. 答案:(1)√(2)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掌握了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015-2016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教案(新版)苏科版

2015-2016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教案(新版)苏科版

教案:20152016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透镜教案(新版)苏科版一、教学内容1.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2. 透镜的命名规则: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

3. 透镜的焦距: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

5.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透镜的分类、性质和类型,能正确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透镜的分类、性质和类型,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镜、光线演示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2. 学具:透镜、光线演示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仪器都离不开透镜。

2. 知识讲解:介绍透镜的分类、性质和类型,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3. 例题讲解:利用光线演示仪,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手中的透镜观察物体,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并解释原因。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和作用。

六、板书设计1.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

2. 透镜的性质:凸透镜会聚光线,凹透镜发散光线。

3. 透镜的应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3)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

()2. 选择题:(1)下列哪种透镜是凸透镜?()A. 中间比边缘厚B. 中间比边缘薄C. 边缘比中间厚D. 边缘比中间薄(2)下列哪种透镜是凹透镜?()A. 中间比边缘厚B. 中间比边缘薄C. 边缘比中间厚D. 边缘比中间薄3. 简答题:请简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及其应用。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2透镜 同步学案(苏科版八年级上)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2透镜 同步学案(苏科版八年级上)

透镜一、【学习目标】1、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了解两种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区别。

3、引导学生设计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4、知道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

二、【学习重点】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学习难点】知道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三、【自主学习】1、观察凸透镜、凹透镜的形状区别。

凸透镜中央,边缘。

凹透镜中央,边缘。

2、透过凸透镜、凹透镜观察近处物体的成像区别: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看书上的文字(透镜距书较近),你发现:通过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的(放大、缩小),通过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的(放大、缩小)。

3、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四、【合作探究】1.透镜可分为两类:,;2.透过凸透镜、凹透镜观察近处物体的成像区别。

(交流)3.观察并比较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总结: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凸透镜、凹透镜特点的比较比较项目凸透镜凹透镜形状中央,边缘中央,边缘通过透镜观察近处物体看到物体是的看到物体是的对光线的作用有作用有作用试一试:“用你设计的方法辨别: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近视眼镜镜片是透镜,远视眼镜的镜片是透镜。

4.透镜相关知识点:(1)光心(O):(2)主轴:(3)焦点(F):(4)焦距(f):五、【达标巩固】1、透镜一般分为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它对光线有作用,所以又叫。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它对光线有作用,所以又叫。

2、如图所示,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镜.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位置.例如就是应用这种镜原理的一种仪器。

3、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上.4、“每天测量体温”是科技中学预防“非典”的重要措施之一。

2003 年6月3日,四位同学在测量自己的体温时,分别沿A、B、C、D方向观察读数,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透镜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透镜学案苏科版

4.2透镜【实验观察】一、认识透镜(一)透镜的分类中央,边缘的透镜称为;中央,边缘的透镜称为。

例题:辨别下列透镜:凸透镜(),凹透镜()(二)透镜成像的区别1、凸透镜能成、的像。

怎样看到更大的像?将凸透镜稍物体。

2、凹透镜能成、的像。

(三)生活中的透镜1、放大镜:透镜2、近视眼镜:透镜3、老花(远视)眼镜:透镜(四)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作用2、凹透镜对光有作用例题:二、归纳: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方法1::;•方法2::;•方法3::;三、凸透镜的光路1、有关名词:光心与主光轴(1)光心:透镜的,用字母“O”表示。

(2)主光轴:通过且于透镜平面的线。

光路1、经过的光线,传播方向。

(3)凸透镜的焦点①由近及远,移动光屏,光斑大小将。

②凸透镜有个实焦点。

光路2、于的光经凸透镜后交于。

光路3、过的光经凸透镜后于主光轴。

(4)凸透镜的焦距•焦距: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焦距( f )。

透镜两边的焦距一般大小。

【探究合作】1、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有关。

2、凸透镜越凸,会聚能力,焦距越。

四、凹透镜的光路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后交于。

指向的光经凹透镜后于主光轴。

五、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器材:、、方法:太阳光聚焦法:拿一个凸透镜着太阳光,在放置光屏,改变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用刻度尺测出到的距离,这就是。

六、透镜与三棱镜透镜可以看成由若干个组成,光经三棱镜后,折射光线总向偏折,透镜是利用光的现象工作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2透镜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2透镜教学设计
4.2 透镜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摸”、“看”、“照”这三种方式辨别凸透镜与凹透镜。并了解各种方式的优缺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体验观察和动手操作,感知物理,领略自然科学的神奇与奥秘,激发学生宝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学会实际应用物理,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物理情境——为什么森林里不能扔矿泉水瓶,及如何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建立新情境,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判断透镜的三种方法。
学以致用1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在森林里玩的时候不要随意丢弃矿泉水瓶了吗?奥秘就是矿泉水瓶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容易引起火灾!
让物理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
学以致用2
我们讨论一下,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பைடு நூலகம்呢?
方法是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通过凸透镜,用一张纸就可以承接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测出小亮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便是焦距。
2、有的学生搞不清面镜和透镜的区别。
教学方法思路
目的:打造“实践感知——理论应用”高效课堂
简述:“透镜”这一课在本章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光的折射的实际应用,又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透镜的应用,学生有大量的实践感知,我们可以在此事实呈现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学生经过分析,综合,判断,质疑,解惑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元认知,发展自己的高级思维能力,最终达到举一反三,创新应用的能力。
提示学生,一开始我们已经获得的生活事实经验,进行知识迁移
探索进阶
通过刚才的演示实验,同学们知道,让凸透镜贴近物体,通过凸透镜看物体,所看到物体的像是放大的,让凹透镜贴近物体,通过凹透镜看物体,看到物体的像是缩小的。

江苏省盐都县八年级物理上册 4.2透镜教案 (新版)苏科版

江苏省盐都县八年级物理上册 4.2透镜教案 (新版)苏科版

4.2透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知道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3、知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以探究活动和阅读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通过合作、交流、表述等形式将对透镜的感性认识理性化。

2、设置问题情境和学习情境,加强对透镜以及透镜的性质的感性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凸、凹透镜、焦点、焦距的定义。

【教学难点】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教学用具】激光源透镜【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二、进行新课: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活动4.3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2、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物体的像是放大的。

通过凹透镜,所看到物体的像是缩小的。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5、焦点和焦距: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几个?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单位是什么?6、探究透镜的奥秘三、课堂小结(板书)(一)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二)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的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的作用。

(三)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三)透镜的相关术语1、光心2、光轴3、焦点4、焦距四、课堂练习1.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镜功能的结果,形成了像.2.如图所示,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镜.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位置.3.透镜一般分为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它对光线有作用,所以又叫。

新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学案

新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学案

新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学案1. 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了解它们对光线的作用2. 知道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3. 会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4. 会简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会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难点:会简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学习器材】凸透镜、凹透镜、圆柱型塑料瓶、平行光源、多媒体【学习内容】一、初识透镜问题一:透镜的分类1、发现问题(学生自学)第一类:特点:名称:第二类:特点:名称:问题二: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初步判断方法2、(展示演练):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书上的文字或其它物体(透镜距书或物体较近),你会发现通过透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

通过透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是缩小的。

3、(展示演练):一束平行光(如太阳光)通过凸透镜。

现象:一束平行光(如太阳光)通过凹透镜。

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大致完成以下光路:结论:凸透镜对光线有 __作用,所以凸透镜又称为 ____ 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 _ 作用,所以凹透镜又称为 ___ 透镜4、(展示演练):归纳总结,寻找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常见的眼镜的镜片就是透镜。

根据以上方法,辨别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透镜;而老花镜片是______透镜。

二、焦点与焦距问题一:与透镜相关的名词1、(学生自学)以凸透镜为例,学习透镜相关名词:①光心(O):②主光轴:通过且于透镜平面的直线称为透镜③焦点(F):与主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F点④焦距(f):2、(展示演练)如何来测量一个凸透镜的焦距?3、(教师精讲):与凹透镜主轴平行的入射光经过凹透镜后将变成发散光线(如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透镜
【学习目标】
1、透镜及其种类、焦点、焦距、光心
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教学重点】
重点: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并能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特性
【教学难点】
难点:同过作图考查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预习指导】
1.透镜:生活中常见的眼镜,他的镜片就是透镜,通常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活动:要求同学们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看书上的文字(透镜距书较近)
试回答:(a)通过______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
(a)通过______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缩小的;
(1)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如图: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图:
活动: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
器材:凸透镜、凹透镜、平行光源
过程:分别将一束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上,看到凸透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在一点,凹透镜能使平行光变成发散光线
结论:(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图:
O ●
f
所以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4)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图:
O ●
所以凸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想一想:①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②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有几种?哪种方法最好? 2.光心、主光轴
(1)透镜的中心叫光心,如前图中的“O ”点 (2)通过透镜光心与透镜垂直的叫主光轴
(3)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在一点,这个点F 叫焦点,如前图中的“F ”点
(4)焦距:焦点F 到透镜光心O 的距离f 叫焦距,如前图中的“f ” 3.透镜的三种特殊光线“ (1)凸透镜: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折射后经过另一侧的实焦点,如图中“①” ②经过焦点的入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中“②” ③经过光心的入射光线,折射后方向不变,如图中“③” (2)凹透镜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反方向经过同侧的焦点,如图中“①” ②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中“②” ③经过光心的入射光线,折射后方向不变,如图中“③” 活动:测定远视眼镜(凸透镜)的焦距 器材:远视眼镜(或凸透镜)太阳光、刻度尺
过程:将太阳光正对远视眼镜,调节镜与地面见的距离,直到地面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出光斑到镜子的距离就得到焦距f ,同时可以求得眼镜的度数[D=1/f ×100(f :单位:m )]
【课堂反馈】
【例1】完成下列光路图:



F
F
o



F F o
F
F
F
F
【例2】一条光线被某种光学元件作用,发生了弯折,如图,请分别填上三中光学元件,并完成光路图
【课后作业】
1、如图的光路,请填上适当的透镜:
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B.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在焦点上;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3、下列是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光通过凸透镜会变成平行光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才有会聚作用
C.对任何一束光都有会聚作用
D.对通过焦点的光才有会聚作用
4、试作出通过凸透镜焦点的折射光线
5、通过放大镜看物体时,若适当增加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是增大呢,还是缩小?
6、根据光路图,填上适当透镜
【教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