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叶片展开计算
螺旋叶片的拉伸公式
冷拉螺旋叶片开料计算公式一、前言冷拉螺旋叶片开料问题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手册的理论公式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大局限,太多资料手册大家抄来抄去,以讹传讹。
这一问题不仅长时间困扰着我,相信也同样困扰着多数设计制作螺旋机的同行。
二、理论计算公式理论公式在各手册都有,只要有中学几何知识就可以推导出来,不必用微积分来虚张声势。
我很早就怀疑过公式,因为公式的错误先例不是没有。
几年前曾推导过一遍发现公式没有问题,又不想在机械行业深入,所以此事就不了了之。
生产时靠工人的简易公式自己掌握开料的富余量,忍受其螺距误差,得过且过。
理论公式:S——螺距D——螺旋体外径d—螺旋轴直径——一螺距的螺旋外径展开长——一螺距的螺旋内径展开长——螺旋叶片宽度——开料叶片内孔半径R=b+r————(公式5)——开料叶片外圆半径——整圆开料理论上拉伸后的富裕角一、展开图法:1、做直角三角形ABC和ABD,其中AB等于螺旋节的导程H,BC等于πD,BD 等于πd,斜边b,a分别为螺旋内外缘线的实长。
2、做等腰三角形使其上底等于b,下底等于a,高度等于(D-d)/2。
3、延长等腰梯形两腰交于o点,以o为圆心,o1,o2各为半径作两圆,并在外圆周上量取a的长度得点4,连o4所得圆环部分即为所求展开图。
螺旋图螺旋展开图手册上不仅给出了这些公式,还给出了不同规格螺旋机的叶片开料尺寸表格,都是理论值,可以说用在实践中就是错误的,根本没用。
手册公式表格如果不能用于指导生产,那么它又有何价值?三、关于叶片下料切口(富裕角)的问题上面的理论公式中有一项α—整圆开料理论上拉伸后的富裕角,这个问题是我耗费精力深入大论的引子。
手册上引出这样一个项目给了无数人误导,以为α缺口应该开料切除,论坛帖子里甚至有人解释说“这么做一定有其道理,我们不用知道为什么,照做就行了”。
有的说去缺口为了焊接时接缝整齐。
还有一杂志上的一篇技术文章对不带缺口的叶片发现新大陆似的进行“理论计算”,结论是不开切口如何省料。
螺旋叶片钣金展开与成形工艺
图1 一个螺距 的螺旋 外形图
图3 简便展 开作图法
l 求螺旋叶片内、外螺旋线展 开长度
根 据 已知条 件 螺 旋 叶片 内径 d 螺 旋 叶片外 径 D, , 导程 H ( 旋螺 距 ) 螺 ,作 直 角三角形 ,一 条直 角边等 于
导程 ,另一条 直 角边分 别 为 内、 外螺 旋 线 投 影长度
螺旋线展开长度 ( 见图 2 h );为焊接间隙,常取 3~5 mm。
考虑板厚 ,这里有一个简单陕捷的计算方法 ,在 已知螺旋
Ⅱ片内径 导程 钢板厚度 t 十 这三个基础数据的条件下'
3 单片外螺 旋叶片展开后的开口角度
因螺旋 叶片在 制作 时,要 向里收缩 ,需在 外圆上截
根据公式可以很陕求出螺旋口片展开下料 的内径 r 十 o
L1求出 :
() 2 求螺 旋 叶片展 开下料 圆坯 的外径 R
2 1 建设棚械桔 未与管理 0 20 19 1
在直 角三角形 。 D 中 tn6: a c
L2
螺旋 叶片的正确制作 ,可使各焊缝 相互错开,改善 了受
力环境 ,有利于应力分布,防止螺旋轴 弯曲变 形,特 别 不会造成 由于焊缝在 同一方位而使 运动不平稳 ,另外还 可 以节约原 材料,提 高材料 利用率 ; 要求各 螺旋 叶片 若
于批量 大的螺 旋 叶片_ 采用平板下料然后冷轧卷 制而 21 简便 展 开作 图法 一般 . 见 图 3所示。先做 直角梯形 ,使 B C等于 L,D 等 A
于 L ,D 为 a 然后 延长 AB DC相 交于 0点 , 0点 C , 、 以 为 圆心 , 分别 以 OC OD 为半径作 圆,依次得 出螺 旋 叶 , 片展开下料 圆坯 的 内、外半径 、 。
基于SolidWorks螺旋叶片的展开
搅拌筒叶片主要数据:成型的直径、轴的直径、螺旋距离。
开的料是圆形。
开料的开口圆环。
开口圆环(环式扇形)内径=√[(轴的直径×π)×(轴的直径×π)+螺旋距离×螺旋距离]开口圆环(环式扇形)外径=开口圆环内径+(成型的直径-轴的直径)开口圆环(环式扇形)外弧长=√[(成型的直径×π)×(成型的直径×π)+螺旋距离×螺旋距离]给你个公式D=外径(圆盘大径) d=内径(钢管外径) 螺距P(((3.14159*D)平方+P平方)再开平方=L1(3.14159*d)平方+P平方)再开平方=L2下料外径=L1*(D-d)/(L1-L2)下料内径=外径-320(叶片宽*2)下料内径要比计算尺寸稍小然后将多块圆盘叠加在一起,对齐点焊用车床加工内孔加工至比钢管直径大1-2毫米这样会便于组对.理论下料尺寸:850*530已知螺旋轴480mm外径是800mm拉伸长是546mm它的下料方式是怎么下?另外急求它的近似的计算公式!方法一:1 螺旋叶片绘制过程螺旋叶片是由内外两条螺旋线组成的,先作出叶片的内外螺旋线,再通过放样即可作出螺旋叶片三维图。
1.1 搅拌筒及叶片参数的确定用SolidWorks作螺旋线,需要先确定螺旋线的起始圆。
图1为搅拌筒前锥叶片断面图图中叶片的螺旋面外张,因搅拌筒螺旋线是变螺距的,所以只能通过高度和圈数来生成螺旋线。
由图1得搅拌筒外锥螺旋线的起始圆φ=1 673 mm,锥度10.85°,高度 1 605 mm,圈数0.872 5;搅拌筒内锥螺旋线的起始圆φ=809 mm,锥度10.85°,高度1 605,圈数0.872 5,且两起始圆之间的距离为83 mm。
2.2 内外锥螺旋线的绘制打开SolidWorks界面,依次点击“新建”→“零件”→“曲线”→“螺旋线/涡状线”→“上视基准面”→“以原点为圆心画圆”输入“1 673”。
螺旋叶片下料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一、展开图法:1、做直角三角形ABC和ABD,其中AB等于螺旋节的导程H,BC等于πD,BD等于πd,斜边b,a 分别为螺旋内外缘线的实长。
2、做等腰三角形使其上底等于b,下底等于a,高度等于(D-d)/2。
3、延长等腰梯形两腰交于o点,以o为圆心,o1,o2各为半径作两圆,并在外圆周上量取a 的长度得点4,连o4所得圆环部分即为所求展开图。
二、计算法:从上述展开图画法中看出可通过计算求得途中所有数据r=bc/(a-b)R=r+cα=(2πR-a) ×3600/( 2πR)式中:D-螺旋外圆直径;d-螺旋内圆直径;r-螺旋节展开图内圆半径; R-螺旋节展开图外圆半径;H-螺旋导程;α-展开图切角;a2= (πD)2+H2 a-螺旋外缘展开长b2=(πd)2+H2 b-螺旋内缘展开长c=(D-d)/2 c-螺旋节宽度第二部分实际应用制作方法1、一般常用方法--模具压型对于一般叶片可用按展开图尺寸下料制作后,再热处理,后用模具压成型,因为模具制作成本较高,只是用于批量生产,不适用于单件和少量加工生产。
很多厂家在使用此法,这里不再叙述。
2、山东海化集团庆丰公司自创方法--拉伸制作方法,如下图所示:叶片按展开图尺寸下料制作后,不需割切角口α,割开一条缝,撬起把各叶片焊接联接起来,一端固定焊接在螺旋轴上,另一端用两倒链拉制如图,拉制后叶片直接焊在螺旋轴上,最后的一片螺旋叶片由于变形较大,已无应用价值割下弃去不用。
由于不需割切角口α,节省材料,每片增加切角口α部分面积,且焊缝不在一条直线上,避免了应力集中,改善受力环境,此法不需热加工处理,节省成本,适用于单件加工制作,螺旋叶片现场使用中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3、山东海化集团庆丰公司自创方法--卷制方法,如下图所示:传动原理:由一台电动机驱动,经减速机减速后由皮带联接分成两路,各自接入蜗杆蜗轮减速器,经蜗杆蜗轮减速并换向后,再接入垂直面内与垂直线成一定角度的锥行模上。
螺旋工艺
七、螺旋叶的加工
1、下料:螺旋叶用316Ti热轧板(板厚16mm)
2、螺旋下料公式:D=螺旋轴直径,S=螺旋叶片导程,B=叶片宽度。
(1)内螺旋线投影长b1=πD,(2)外螺旋线投影长b2=π(D+2B)
(2)内螺旋线实际长度(4)外螺旋线实际长度
(5)螺旋叶片下料内径Φ1=2Bl1/(l2—l1)(6)螺旋叶片下料外径Φ2=Φ1+2B
考虑后续加工,叶片外径下料应留够余量。
3螺旋叶片拉伸
(1)设备及工具:手拉葫芦、电焊机、气割具、大锤、手锤、橇杠钢丝绳等。
(2)将已加工过的下料圆板进行拉伸,但不要超过一个导程,便于所有叶片喊成一串。
照片
4、将单片初步成型的叶片按顺序首尾对焊(两面全焊)。
5、在螺旋芯轴上划出螺旋线,以便按线组对点焊叶片。
照片
九、装焊螺旋叶
1、在螺旋芯轴上划出螺旋线,以便按线组对点焊叶片。
2、将螺旋轴套入,始端焊牢于轴的螺旋线上。
3、用葫芦拉伸叶片,用大锤敲击叶片,以便顺利成型,对于变形较差部位(如焊缝),可采
用烤枪局部加热。
4、使叶片与螺旋线重合,即可依次施焊。
叶片与轴段焊接部位倒K型坡口。
焊接时可采用
对称、断续焊、小电流、细焊条。
减少变形量。
焊后强制冷却。
螺旋叶片展开变径系数
螺旋叶片展开变径系数
螺旋叶片展开变径系数是指螺旋型叶片在展开时,叶片的宽度与展开圆弧半径之比。
这个比值也被称为螺旋叶片的展开变径系数。
螺旋叶片展开变径系数的大小会影响叶片的性能,包括叶片的刚度、强度和振动特性等。
因此,在螺旋叶片的设计过程中,展开变径系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具体来说,当展开变径系数较小时,叶片的宽度变化不明显,叶片的刚度和强度都会相对较高。
但是,当叶片在运动中受到振动时,展开变径系数较小的叶片容易产生共振,从而影响其性能。
相反,当展开变径系数较大时,叶片的宽度变化比较明显,叶片的刚度和强度都会较低。
但是,展开变径系数较大的叶片在运动中相对不容易产生共振,从而有利于提高其性能。
因此,在进行螺旋叶片的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展开变径系数,以实现最佳的性能表现。
- 1 -。
螺旋叶片制作与计算公式
螺旋叶片制作与计算公式螺旋叶片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离心风机、离心泵等设备中。
螺旋叶片的设计和制作对于设备的性能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螺旋叶片的制作工艺和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螺旋叶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螺旋叶片的制作工艺。
螺旋叶片的制作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材料选择、设计、加工和装配。
首先是材料选择。
螺旋叶片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如铝合金、不锈钢等。
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叶片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以确保叶片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其次是设计。
螺旋叶片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叶片的形状、尺寸和叶片间的角度等因素。
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流体力学分析,以确定最优的叶片形状和结构,以确保叶片在工作时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和稳定性。
接下来是加工。
螺旋叶片的加工通常采用数控机床进行精密加工,以确保叶片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加工参数,以确保叶片的表面光滑度和精度。
最后是装配。
螺旋叶片通常需要与其他部件组装在一起,如风力发电机的转子、离心风机的叶轮等。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叶片与其他部件的配合精度和稳固性,以确保整个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螺旋叶片的计算公式。
螺旋叶片的设计和计算涉及到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螺旋叶片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螺旋叶片的设计和计算过程。
1. 叶片的气动力计算公式。
叶片的气动力是指叶片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气动力的大小和方向。
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 = 0.5 ρ V^2 A Cd。
其中,F表示叶片受到的气动力大小,ρ表示空气密度,V表示叶片的运动速度,A表示叶片的受力面积,Cd表示叶片的阻力系数。
2. 叶片的结构强度计算公式。
叶片在工作时需要承受来自气动力和离心力的作用,因此需要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σ = M c / I。
其中,σ表示叶片的应力,M表示叶片上的弯矩,c表示叶片的截面矩,I表示叶片的惯性矩。
螺旋叶片尺寸计算方法
螺旋叶片介绍及螺旋角计算方法一、螺旋叶片的基本概念螺旋叶片是一种常用于输送物料或气体的装置,通常由几个叶片、轴和外壳组成。
其中叶片是螺旋叶片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螺旋叶片的输送效果和使用寿命。
因此,正确计算螺旋叶片尺寸是非常重要的。
螺旋叶片的尺寸包括叶片直径、螺旋角和螺距等参数。
其中,叶片直径是指叶片直线测量的长度,螺旋角是叶片与垂直方向的夹角,螺距是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环绕轴线的距离。
二、如何计算螺旋叶片的尺寸1.计算叶片直径叶片直径是螺旋叶片尺寸的基础参数,计算公式如下:叶片直径=[(Q/πv)*K]^0.5其中,Q是螺旋叶片的设计流量,v是螺旋叶片输送的气体或物料速度,K是相关系数,一般取值在0.8到1.0之间。
2.计算螺旋角螺旋角是衡量螺旋叶片效果的重要参数,计算公式如下:tanβ=[(π*Dt)/p]*[1/2(1+m^2)]^0.5其中,Dt是螺旋叶片的直径,p是螺距,m是修正系数,一般取值在0.93到1.0之间。
3.计算螺距螺距是指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环绕轴线的距离,其计算公式如下:p=π*Dtanβ其中,D是叶片直径,β是螺旋角。
三、实际案例假设螺旋叶片的设计流量为1000m³/h,输送工质的速度为1.5m/s,取修正系数m为0.95,则1.计算叶片直径叶片直径=[(1000/π*1.5)*0.95]^0.5=1.04m2.计算螺旋角tanβ=[(π*1.04)/0.3]*[1/2(1+0.95^2)]^0.5=31.94°3.计算螺距p=π*1.04*tan31.94°=1.07m因此,该螺旋叶片的尺寸为直径1.04m、螺旋角31.94°、螺距1.07m。
四、总结螺旋叶片的尺寸计算是螺旋叶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螺旋叶片的输送效果和使用寿命。
本文介绍了螺旋叶片的基本概念、尺寸计算方法及案例分析,希望对需要设计或生产螺旋叶片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螺旋叶片新型制作方法
螺旋叶片新型制作方法关键词:螺旋叶片;新型制作方法;拉伸制作法;卷制法螺旋叶片是机械工程上经常遇到的一种较难放样的板金构件,对螺旋叶片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在很多资料中已有介绍,其制作方法简单。
但是,工作量大,成本高,下面介绍螺旋叶片制作方法,拉伸制作方法和卷制方法。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一、展开图法:1、做直角三角形ABC 和ABD ,其中AB 等于螺旋节的导程H,BC 等于πD,BD 等于πd,斜边b,a 分别为螺旋内外缘线的实长。
2、做等腰三角形使其上底等于b,下底等于a,高度等于(D-d)/2。
3、延长等腰梯形两腰交于o 点,以o 为圆心,o1,o2各为半径作两圆,并在外圆周上量取a 的长度得点4,连o4所得圆环部分即为所求展开图。
螺旋图螺旋展开图二、计算法:从上述展开图画法中看出可通过计算求得途中所有数据 r=bc/(a-b) R=r+c α=(2πR-a) ×3600/( 2πR) 式中:D-螺旋外圆直径; d-螺旋内圆直径; r-螺旋节展开图内圆半径; R-螺旋节展开图外圆半径; H-螺旋导程;α-展开图切角; a 2= (πD)2+H 2 a-螺旋外缘展开长 b 2=(πd)2+H 2 b-螺旋内缘展开长 c=(D-d)/2 c-螺旋节宽度第二部分 实际应用制作方法 1、一般常用方法--模具压型 对于一般叶片可用按展开图尺寸下料制作后,再热处理,后用模具压成型,因为模具制作成本较高,只是用于批量生产,不适用于单件和少量加工生产。
很多厂家在使用此法,这里不再叙述。
2、山东海化集团庆丰公司自创方法--拉伸制作方法,如下图所示:叶片按展开图尺寸下料制作后,不需割切角口α,割开一条缝,撬起把各叶片焊接联接起来,一端固定焊接在螺旋轴上,另一端用两倒链拉制如图,拉制后叶片直接焊在螺旋轴上,最后的一片螺旋叶片由于变形较大,已无应用价值割下弃去不用。
由于不需割切角口α,节省材料,每片增加切角口α部分面积,且焊缝不在一条直线上,避免了应力集中,改善受力环境,此法不需热加工处理,节省成本,适用于单件加工制作,螺旋叶片现场使用中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螺旋叶片
螺旋叶片新型制作方法周同利(山东海化集团庆丰公司,山东 潍坊 262737 )关键词:螺旋叶片;新型制作方法;拉伸制作法;卷制法山东海化集团纯碱厂达到年产200万吨纯碱生产能力,其使用的螺旋输送机总价达上百万元,山东海化集团庆丰公司为其加工各式各样的螺旋输送机,基本满足了纯碱厂的使用要求,螺旋叶片是机械工程上经常遇到的一种较难放样的板金构件,对螺旋叶片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在很多资料中已有介绍,其制作方法简单。
但是,工作量大,成本高,下面介绍在山东海化集团庆丰公司使用的螺旋叶片制作方法,拉伸制作方法和卷制方法。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一、展开图法:1、做直角三角形ABC 和ABD ,其中AB 等于螺旋节的导程H,BC 等于πD,BD 等于πd,斜边b,a 分别为螺旋内外缘线的实长。
2、做等腰三角形使其上底等于b,下底等于a,高度等于(D-d)/2。
3、延长等腰梯形两腰交于o 点,以o 为圆心,o1,o2各为半径作两圆,并在外圆周上量取a 的长度得点4,连o4所得圆环部分即为所求展开图。
螺旋图螺旋展开图二、计算法:从上述展开图画法中看出可通过计算求得途中所有数据r=bc/(a-b) R=r+cα=(2πR-a) ×3600/( 2πR)式中:D-螺旋外圆直径; d-螺旋内圆直径;r-螺旋节展开图内圆半径;R-螺旋节展开图外圆半径;H-螺旋导程;α-展开图切角;a 2= (πD)2+H 2 a-螺旋外缘展开长b 2=(πd)2+H 2 b-螺旋内缘展开长 c=(D-d)/2 c-螺旋节宽度第二部分 实际应用制作方法 1、一般常用方法--模具压型 对于一般叶片可用按展开图尺寸下料制作后,再热处理,后用模具压成型,因为模具制作成本较高,只是用于批量生产,不适用于单件和少量加工生产。
很多厂家在使用此法,这里不再叙述。
2、山东海化集团庆丰公司自创方法--拉伸制作方法,如下图所示:叶片按展开图尺寸下料制作后,不需割切角口α,割开一条缝,撬起把各叶片焊接联接起来,一端固定焊接在螺旋轴上,另一端用两倒链拉制如图,拉制后叶片直接焊在螺旋轴上,最后的一片螺旋叶片由于变形较大,已无应用价值割下弃去不用。
solidworks螺旋叶片展开步骤
solidworks螺旋叶片展开步骤
螺旋展开步骤:
1、分别绘制叶片内、外圆草图(两个草图,绘制螺旋线/涡状线
要求只包含一个圆的草图);
2、分别绘制内、外圆螺旋线(菜单:插入-曲线-螺旋线/涡状线);
3、分别绘制内、外圆3d草图(草图-3d草图);
4、钣金-放样折弯,选择内、外圆3d草图,输入壁厚,完成叶片绘制,
5、钣金-展开,单击展开后的螺旋叶片,选择正视于(Ctrl+8),
展开图形中出现长方形,长边即为叶片展开外圆,内圆可通过展开外圆尺寸减去叶片宽(X2)计算,或可通过绘制草图的方法确定展开内、外圆尺寸:绘制草图—选择周边圆即可绘制展开后的外圆草图,内圆按常规圆心绘制即可。
搅龙叶片的展开计算方式
搅龙叶片的展开计算方式搅龙叶片的展开计算啊,就像是一场神秘又有趣的魔法解谜游戏。
你看那搅龙叶片,扭扭曲曲的,就像一条调皮的小蛇在那里盘绕着,想要隐藏自己展开后的模样。
想象一下,你要把这个叶片给展开,就像是要把小蛇拉直一样困难。
这计算方式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它不像算1 + 1那么简单,那可是相当复杂,复杂得就像要在迷宫里找到唯一的出口。
首先呢,你得知道一些基本的参数,这就好比你要知道小蛇的身长、粗细这些关键信息。
这些参数就像是打开搅龙叶片展开这个神秘大门的钥匙。
要是少了一把,那就只能在门外干瞪眼啦。
这展开计算里,有好多的公式。
那些公式看起来就像一串串神秘的咒语,让人眼花缭乱。
比如说那个螺旋线的计算公式,哇塞,长得就像一条长长的、弯弯曲曲的藤蔓,上面还挂满了各种数学符号的小果实。
你得小心翼翼地顺着这条藤蔓走,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掉进符号的陷阱里,算错得一塌糊涂。
而且啊,这搅龙叶片的形状还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
它有时候像个歪歪扭扭的麻花,你要把麻花展开,这可不容易。
你得像个超级裁缝一样,精准地测量每一个弯曲的地方,然后把它在脑海里铺平。
这过程就像把一团乱麻理成一根根直直的线,那得费多大的劲儿啊。
在计算的时候,你还得考虑到叶片的厚度。
这厚度就像小蛇身上的鳞片一样,虽然看起来小小的,但是在计算的时候却有着大大的影响。
如果忽略了它,那就像是给小蛇少算了几片鳞片,整个展开的结果就会变得怪怪的。
有时候,我感觉这搅龙叶片的展开计算像是在和一个狡猾的魔术师较量。
你以为你已经算出了正确的结果,可是这个魔术师突然又给你变出一个新的花样,让你发现自己原来还有没考虑到的因素。
不过呢,当你终于把搅龙叶片的展开计算搞定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就像你征服了一座超级难爬的山峰一样。
你站在山顶上,看着自己算出的结果,就会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这时候的你,就像一个掌握了绝世魔法的魔法师,能够把那扭扭曲曲的搅龙叶片在脑海里完美地展开啦。
这搅龙叶片的展开计算虽然难,但也充满了乐趣。
螺旋(绞龙)叶片放料
螺旋(绞龙)叶片放料
螺旋叶片是圆柱形螺旋输送机的主要部件,它与螺纹一样有单、双线,左、右旋之分。
单线螺旋螺距等于导程,双线螺旋螺距等于1/2导程,螺旋叶片通常按一个螺距或稍大于一个导程的螺旋面展开下料,弯曲成形后,再在机轴上拼接成连续的螺旋面。
三角形法是将螺旋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面,并将每一个三角形面近似地看作平面,求出实形。
然后再将这些三角形的实形依次拼接在一起,即为螺旋面的展开图。
具体作法如下图:
①用正螺旋面的内、外直径d、D画出俯视图,十二等分俯视图内、外圆周,等分点分别为0、2、4·12和1、3、5…13。
以点划线和细实线交替连接各点。
在主视图取h等于螺距,并十二等分,由等分点引水平线,与俯视图内、外圆周等分点所引上垂线得对应交点,区别内、外圆将各交点连成两条螺旋线,完成主视图。
②求实长,作展开。
从主视、俯视图不难看出,螺旋面上各三角形的细实线边为水平线,其水平投影反映实长,且各线实长相等;
各点划线及内、外圆的等分弧为一般位置直线和曲线,投影不反映实长,可用直角三角形法求出(如实长线求作图所示)。
求出各线实长后,便可用其依次作出各三角形实长,完成展开图(如下图所示)。
螺旋叶片的拉伸公式
冷拉螺旋叶片开料计算的酒风假想公式机械 2009-03-19 11:38:24 阅读2080 评论9字号:大中小订阅冷拉螺旋叶片开料计算的酒风假想公式九丰(jiufng)2008-9-15该软件纳米盘下载地址:冷拉螺旋叶片开料的酒风假想公式一、前言冷拉螺旋叶片开料问题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手册的理论公式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大局限,太多资料手册大家抄来抄去,以讹传讹。
这一问题不仅长时间困扰着我,相信也同样困扰着多数设计制作螺旋机的同行。
二、理论计算公式理论公式在各手册都有,只要有中学几何知识就可以推导出来,不必用微积分来虚张声势。
我很早就怀疑过公式,因为公式的错误先例不是没有。
几年前曾推导过一遍发现公式没有问题,又不想在机械行业深入,所以此事就不了了之。
生产时靠工人的简易公式自己掌握开料的富余量,忍受其螺距误差,得过且过。
理论公式:S——螺距D——螺旋体外径d—螺旋轴直径——一螺距的螺旋外径展开长——一螺距的螺旋内径展开长——螺旋叶片宽度——开料叶片内孔半径R=b+r————(公式5)——开料叶片外圆半径——整圆开料理论上拉伸后的富裕角手册上不仅给出了这些公式,还给出了不同规格螺旋机的叶片开料尺寸表格,都是理论值,可以说用在实践中就是错误的,根本没用。
手册公式表格如果不能用于指导生产,那么它又有何价值?三、关于叶片下料切口(富裕角)的问题上面的理论公式中有一项α—整圆开料理论上拉伸后的富裕角,这个问题是我耗费精力深入大论的引子。
手册上引出这样一个项目给了无数人误导,以为α缺口应该开料切除,论坛帖子里甚至有人解释说“这么做一定有其道理,我们不用知道为什么,照做就行了”。
有的说去缺口为了焊接时接缝整齐。
还有一杂志上的一篇技术文章对不带缺口的叶片发现新大陆似的进行“理论计算”,结论是不开切口如何省料。
这些观点都让我“忍无可忍”。
我在这里讲两点:1、我们厂十几年来制作螺旋机,下料一直是不开缺口的整圆。
2、开缺口的叶片开料方法从理论上就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