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WF-CP的水平及GRACE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
GRACE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源性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Z HU J i - - j ’ i n , E - m a i l : z h u j i j i n 6 3 @v i p . s i n a . c o n r
论著 ・
G R A C E 评 分对 急性冠脉综合征 患者 心源性死亡风 险的预测价值
朱鼎粤 ,朱继金 ,温汉春 ,叶永唯 ,尹明景 ,黄皓章
【 摘要 】目的 探讨 G R A C E 评 分对急性 冠脉综合征 ( A C S ) 患者住 院期 间心源性死亡 风险 的预测价
值 。方 法 回顾性 纳入2 0 0 9 年1 月至2 0 1 0 年1 2 月住 院治疗 的AC S 患者 1 6 0 例 ,住 院期 间 ( 2 8 d 内 )发生心
分时 ,预测 住院发生心源性死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 。
【 关键词 】 G R A C E 评分 ;急性 冠脉综合征 ;心源性死亡 ;风险预测 【 中图分 类号 】 R 5 4 1 . 4 【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4 0 5 5 ( 2 0 1 5 ) 0 1 — 0 0 2 7 — 0 4
中 国循 证 心 血 管 医学 杂 志 2 0 1 5 年2 月第7 卷第 1 期 C h i n J E v i d B a s e d C a r d i o v a s c Me d , F e b , 2 0 1 5 , V o 1 . 7 , N o . 1
冠心病常用分级、风险评分表格
冠心病常用分级、风险评分表格1、心绞痛CCS分级CCS分级是加拿大心脏病协会根据诱发心绞痛的体力活动量,对稳定型心绞痛严重程度进行的分级。
CCS分级2、Killip分级Killip分级适用于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时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Killip分级3、GRACE风险评分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研究(GRACE)是第一个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的危险分层研究,基于整个ACS疾病谱的临床病例中总结出危险因素进行评分,其评估内容包含生命体征、化验及检查结果以及心电图特征等。
临床医生常通过该评分对ACS患者入院时进行危险分层,通过总分判断患者的缺血危险等级。
GRACE风险评分因计算方法繁琐,目前常使用计算机或辅助软件进行计算。
GRACE风险评分计算方法4、CAMI-STEMI评分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Yang等公布了中国心肌梗死注册(CAMI)登记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AMI-STEMI)评分,其具有简单实用、不需要抽血检测等特点,且中国CAMI-STEMI 评分对于STE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预测精度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实验(TIMI)评分、GRACE评分可以类比。
CAMI-STEMI评分5、CAMI-NSTEMI评分CAMI-NSTEMI评分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窦克非团队的伏蕊医生在2017 ESC上公布的基于真实世界的患者资料建立的适用于当代中国N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CAMI-NSTEMI 评分系统。
共包括年龄、BMI、收缩压、Killip分级、心跳骤停、ST 段压低、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血清肌酐水平、白细胞水平、吸烟、心肌梗死病史、PCI史12个变量。
CAMI-NSTEMI评分其中低危组患者评分为0~10分,中危组患者评分为11~14分,高危组患者评分为≥14分,分值越高,住院期间死亡率递增(见下图)。
该评分能准确地预测亚洲NSTEMI患者的住院死亡风险,其预测能力强于GRACE评分。
急性冠脉综合征GRACE评分及其临床意义
记录各项评分
计算总分
对应的Y轴数据即患者死亡风险
危险 级别
GRACE 评分
院内死亡风险 (%)
低危
≤108
<1
中危
109-140
1-3
高危
> 140
>3
危险 级别
GRACE 评分
出院后6个月死亡风险 (%)
低危
≤88
<3
中危
89-118
3-8
高危
> 118
>8
GRACE评分计算方法2—网络下载软件
1年结局多变量分析
变量
GRACE评分是有力的ACS危险分层工具,GRACE评分为高危的患者应进行更为积极的治疗
小结
GRACE评分是ACS患者危险分层及个体化治疗的有效依据; 国际指南推荐在入院,出院,门诊均应行GRACE危险分层; GRACE危险分层高危者更应积极抗血小板治疗;
GRACE评分计算方法1—手算
急性冠脉综合征 GRACE评分及其临床意义
为什么要进行危险分层评估?
ACS患者存在不同的临床、ECG、酶或标记物特征,发生严重心血管不良预后的风险差异很大 二分法危险分层(如正常或升高的肌钙蛋白,ECG正常或异常)的准确性不够 危险分层有助于正确选择早期治疗策略(介入或药物)
GRACE研究的进程
截至2024年3月10日 全球30个国家 247家医院 102,341例ACS患者录入 发表摘要118篇 论文114篇
GRACE研究的目的
发现可以提高ACS诊疗水平的机遇; 对现有治疗及诊断策略,以及院内,出院后临床转归的分析以提高目前的治疗水平; 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出假设; 传播科学结果为让更多的医生了解诊疗现状,提供提高诊疗水平的依据。
基于GRACE评分构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分层护理路径
分层护理路径构建的实践与效果
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分层护理路径的实施,可 以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采取更 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优化医疗资源
通过分层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 更加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降低患者的 住院时间和费用。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针对不同风险层次的患者采取相应 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 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实证研究等方法,首先对Grace评分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进行综述和评价,然后根据专家意见和临床实践经验,制定分层护理路径的草案,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对护理路 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和优化。
研究内容与结构
01
02
03
04
05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 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提高护理效果
分层护理路径能够更好地满足 患者的需求,针对不同风险层 次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 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
患者满意度。
减少医疗成本
通过分层护理路径,可以更加 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同时降低患者的
住院时间和费用。
分层护理路径构建的方法与流程
确定分层标准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实施分层护理路径的患者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 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仅纳入了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 脉综合征患者,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 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护
理路径。
在实验设计方面,本研究仅进行了一 项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未来可 以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
GRACE危险评分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GRACE危险评分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危险性程度的评估,依据评分结果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急性心梗患者进行效果比较,从而突出GRACE危险评分的应用优点。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80名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
8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即进行GRACE危险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比较。
实验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应用传统的AMI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通过两种模式所出现并发症数及死亡率来观察GRACE危险评分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采用GRACE危险评分针对性护理后的患者中出现的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脏破裂、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住院死亡、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其他并发症如便秘、皮下硬结、静脉血栓等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并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GRACE危险评分应用于AMI患者护理中,相比常规护理的患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GRACE危险评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1C-0085-02一、前言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发病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在我国还在不断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并且是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严重类型。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的多国家、前瞻性的大规模观察性研究,开始于1999年,共有30多个国家265家医院参与注册登记。
GRACE评分对PCI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
GRACE评分对PCI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常见方法。
PCI手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非常有必要寻找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来预测PCI手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发生风险。
而GRACE评分便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预测方法。
GRACE评分是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并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
该评分系统包括多个临床变量,包括年龄、心率、血压、肌钙蛋白水平等,通过这些变量对ACS患者进行评分。
近年来研究发现,GRACE评分不仅可以预测ACS患者的短期预后,还可以预测PCI手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发生风险。
下面将从GRACE评分对PCI手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进行详细阐述。
GRACE评分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分系统,该评分系统所用到的临床变量都是在临床上容易获得的指标,如年龄、心率、血压、肌钙蛋白水平等,专业的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轻松获取这些数据。
GRACE评分可以在不需要额外检查的情况下很好地预测PCI手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风险,临床上的推广应用非常方便。
GRACE评分系统在预测PCI手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发生风险方面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GRACE评分可以明显区分出PCI手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高危患者与低危患者,其预测性能较好。
一些研究还发现,将GRACE评分与其他预测因子结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对PCI手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预测准确性,这为临床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GRACE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不仅在不同地域和不同人群中都得到了验证,而且在长期随访的研究中也展现出了持久的预测能力。
这意味着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无论何种时刻,GRACE评分都可以很好地预测PCI手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发生风险,这也使得其具有了较好的临床可操作性。
GRACE评分联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204・临床内科杂志2019年3月第36卷第3期J Clin Intern Med,March2019,Vol.36,No.3•论著摘要•GRACE评分联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谭永锦甄淑莲黄纪文王峰[关键词]grace评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死亡和新发缺血事件的风险差异较大因此,国内外推荐进行早期危险分层,不仅对ACS患者短期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而且对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能有效预测ACS患者的预后十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近年来备受关注,常用于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判断、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有研究发现,NT-proBNP表达水平的高低可预测ACS患者的死亡风险心:那么何种预测指标更加准确.两者的联合应用是否更佳,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我们通过探讨GRACE评分联合NT-proBNP对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患者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旨在为STK-ACS患者的危险分层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1.对象:2016年10月~2018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NSTE-ACS 患者20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115例(55.3%)、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D93例(44.7%),男162例(77.0%),女46例(23.0%),年龄32~91岁,平均年龄(66.0±11.7)岁;吸烟史98例(47.1%),糖尿病39例(18.8%)、高血压100例(48.0%)、高脂血症58例(27.9%)、既往发生心肌梗死24例(11.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7例(8.2%)、慢性肾功能不全18例(8.7%):诊断标准:(1)缺血相关性胸痛;(2)心电图提示有心肌缺血或坏死表现;(3)肌钙蛋白阳性排除标准:慢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心脏瓣膜病:2.方法:所有患者常规应用标准化药物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阿司匹林肠溶片、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必要时加用或改用钙拮抗剂(CCB)或硝酸酯类药物]。
GRACE危险评分对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意义
p r e d i c t he t p r o g n o s i s . Me t h o d s Cl mi c  ̄d a t a o f 8 5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c u t e my o c a r d i a l mf a r c i f o n f r o m Au g , 2 0 1 1 t o J u l , 2 0 1 2 we r e r e s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r e v i e we d a n d e v u l a t e d wi h t GR A CE s c o r i n g , t h e y w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l o w r i s k g r o u p , me d i u m r i s k g r o u p a n d h i g h
4 O 例 ,G A C R E 评 分越高 ,冠状动脉病变数越 多 、狭窄程度越严重 。结论
变程度及支数均相应增加 。
随着G A C R E 评分分值 升高 ,患者冠 状动脉病
【 关键词 】 G AC R E  ̄险评分 急性心肌 梗死 冠 状动 脉病变
【 A b s t r o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G AC R E r i s k s c o r e a n d h t e c o r o n a r y a t r e r y d i s e a s e , S O a s t o
GRACE评分及其临床意义
GRACE评分及其临床意义GRACE(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是一个大型的、多中心的观察性研究项目,于1999年开展。
该研究旨在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全球范围内的管理和医疗结果,并提供关于ACS 临床诊断、诊疗方案和预后的信息。
GRACE评分是根据ACS患者在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得出的综合风险评估分数。
根据该评分系统,ACS患者被分成8个不同的临床亚型,分别是高危、中危、中度危险、低危、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术后心肌梗死和心血管病的其他原因所致的心肌梗死。
GRACE评分的目的是为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征,提供个体化的治疗决策,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
该评分系统主要依赖入院时的生理和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心率、血压、心肌酶学指标(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心电图等。
通过综合这些指标,可以根据不同的得分范围,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1.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GRACE评分可以帮助医生判断AC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高评分的患者通常病情较为严重,需要更加积极和强化的治疗策略,以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和改善预后。
2.指导治疗策略:GRACE评分系统提供了针对不同风险层次的治疗指导。
对于高危和中度危险患者,采取冠脉介入治疗(如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的机会更多,而对于低危患者,可能选择药物治疗或观察性管理。
3.预测患者预后:通过GRACE评分,可以根据患者的特征和临床表现预测其心脏事件和死亡的风险。
高评分的患者通常预后较差,有较高的心脏事件和死亡率,因此需要密切监测和积极治疗。
4.评估临床治疗的效果:GRACE评分可以用于评估不同治疗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通过观察不同评分范围的患者在不同治疗策略下的预后,可以评估其中一种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GRACE评分作为一种风险评估工具,并不是将患者划分成绝对的高危、中危、低危等等,而是根据个体的病情和特征来做出评估。
GRACE评分联合实验室指标对ACS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170345)通信作者:谢翔,E mail:xiangxie999@sina.comGRACE评分联合实验室指标对ACS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的研究进展闵轩 谢翔(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摘要】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由8项临床指标构成,其能迅速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同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院内的死亡风险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是临床上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之一。
但GRACE评分仅包括血清肌酐和心肌酶两项生物学指标,而未纳入与心肌梗死密切相关的一些实验室指标,如何优化GRACE评分用以提高GRACE评分准确性一直是研究热点。
现就侧重点不同的实验室指标用以优化GRACE评分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GRACE评分;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评估【DOI】10 16806/j.cnki.issn.1004 3934 2023 06 014GRACEScoreCombinedwithLaboratoryIndicatorsinRiskStratificationandPrognosisEvaluationofACSMINXuan,XIEXiang(DepartmentofCardiology,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Urumqi830054,Xinjiang,China)【Abstract】Theglobalregistryofacutecoronaryevents(GRACE)riskscoreiscomposedof8clinicalindicators,whichcanquicklystratifytheriskofacutecoronarysyndrome(ACS)patients,andalsohasagoodpredictivevaluefortheriskofin hospitalmortalityinACSpatients.Oneofthecommonlyusedriskassessmenttools.However,theGRACEscoreonlyincludestwobiologicalindicators,serumcreatinineandmyocardialenzymes,anddoesnotincludesomelaboratoryindicatorscloselyrelatedtomyocardialinfarction.HowtooptimizetheGRACEscoretoimprovetheaccuracyoftheGRACEscorehasalwaysbeenahottopic.AreviewoflaboratorymetricswithdifferentfocusestooptimizetheGRACEscore.【Keywords】GRACEscore;Acutecoronarysyndrome;Riskassessment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粥样斑块破溃或糜烂并伴有血栓形成,伴或不伴有血管痉挛、微血管栓塞,导致心肌供氧减少的一系列急性缺血综合征[1]。
血栓弹力图联合GRACE评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栓弹力图联合GRACE评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长英;朱海娟;张青松【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24(45)1【摘要】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指标(R时间、K时间、MA值)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探究AMI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2月首次来宣城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08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0例稳定期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基础资料、血栓弹力图、GRACE评分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结果。
统计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临床基础资料、血栓弹力图、GEACE评分和Hcy水平之间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血栓弹力图指标、GRACE评分和Hcy水平对AMI发生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价;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观察组R时间、K时间、MA值、GRACE评分值、血清Hcy水平、基础疾病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R时间、K时间、MA值、GRACE评分和Hcy对不同类型AMI的发生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联合应用价值更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MA值、GRACE评分值、Hcy水平和基础疾病与AMI发生呈正相关(P<0.05),R时间和K时间与AMI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GRACE评分高和Hcy水平上升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时间和K时间则是AM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
结论血栓弹力图、Hcy和GRACE评分可作为临床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人群AMI发生风险的动态监测指标。
【总页数】6页(P49-53)【作者】方长英;朱海娟;张青松【作者单位】宣城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安徽省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15【相关文献】1.64排CT冠脉成像联合GRACE评分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2.血浆DD联合GRACE评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评估中的价值3.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检测联合血栓弹力图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评估价值4.GRACE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早期预测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RACE评分对PCI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
GRACE评分对PCI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引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治疗方法,尤其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
PCI术后的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
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GRACE评分可以预测ACS患者的近期不良事件,然而对于PCI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认识。
本文旨在探讨GRACE评分对PCI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预测和治疗参考。
GRACE评分GRACE评分是用来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一种评分系统,它包括年龄、心率、血压、肾功能、心肌酶谱、心电图、心脏衰竭和住院时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多个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得出一个数值作为患者的预后风险评估。
目前,GRACE评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ACS患者的风险评估和临床决策中,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PCI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PCI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通过在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来扩张狭窄的血管,以恢复血液供应。
PCI术后常常会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或支架血栓形成等不良事件,这些事件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再次入院率和死亡率,还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
预测PCI 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减少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
GRACE评分对PCI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近年来,一些研究已经开始探讨GRACE评分对PCI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这些研究大多是在ACS患者中进行的,通过对患者的GRACE评分和PCI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关联进行了分析。
其中有一项研究发现,GRACE评分可以有效预测PCI术后1年内的冠状动脉再狭窄和支架血栓形成事件,高GRACE 评分的患者出现这些不良事件的风险更高。
GRACE评分对PCI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
GRACE评分对PCI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随着心脏病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之一。
尽管PCI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存质量,但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发生率仍然不容忽视。
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估PCI术后患者的风险,及时预测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发生,对临床医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GRACE评分简介GRACE评分是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全球急性冠脉事件登记)的缩写,是一种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风险的评分系统。
该评分系统包括了患者入院时的8个临床变量,分别为年龄、心率、血压、心肌酶谱、肾功能、心血管危险因素、心力衰竭和ST段改变。
每个变量都有对应的评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计算其GRACE评分,最高分数为360分。
根据评分高低,将患者划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层次,以预测患者30天和6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GRACE评分不仅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具有良好的预后评估价值,而且在PCI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预测中也显示出一定的潜力。
一项发表于《心血管介入杂志》的研究结果显示,GRACE评分与PCI术后远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高GRACE评分患者术后冠状动脉血栓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
另一项针对6000多例PCI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也发现,GRACE评分能够明显预测PCI术后患者长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其中包括冠状动脉血栓事件。
1. GRACE评分系统全面评估患者风险GRACE评分是基于多种临床变量建立的评分系统,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疾病风险。
其中包括了年龄、心率、血压等基本生理指标,也考虑了肾功能、心肌酶谱等生化指标,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心力衰竭等临床症状和体征。
这些因素综合考量,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远期心血管事件风险,包括冠状动脉血栓事件。
GRACE评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GRACE评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9-02T11:32:40.07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4期作者:庞云珍1 黄英 ?王媛 ?刘彩娥 ?马慈云徐丽琼罗文[导读] 目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采用GRACE评分评估,观察GRACE评分应用效果。
庞云珍1 黄英 ?王媛 ?刘彩娥 ?马慈云徐丽琼罗文坚通讯作者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急诊科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目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采用GRACE评分评估,观察GRACE评分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科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ACS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GRACE评分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法应用效果。
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对比中,实验组分别是2.00%,8.00%,对照组分别是16.00%,28.00%,(x2=20.002,p=0.000),结果有差异。
(2)实验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对比中,实验组为7.13±1.52(d),对照组为11.85±2.07(d),(t=10.532,p=0.000),结果有差异。
结论:ACS患者预后采用GRACE评分护理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ACS病症在临床上常见,该种病症主要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心肌梗死;另一种是不稳定性心绞痛。
以上两种类型患者病症一般都会发病急,并且死亡率高。
为了减少患者死亡,可以在患者预后用GRACE评分评估,该种评分能够评估患者预后死亡风险,并且根据评估评分对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以此来减少患者死亡,保证其治疗安全。
基于此,本组研究ACS患者预后采用GRACE评分评估,观察GRACE评分应用效果[1]。
1.一般资料与方法将我科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ACS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GRACE评分系统量化的临床分级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应用研究
估 以及术 中配合事项 , 术 前应指 导患者 服用氯 吡格雷 和阿司匹林 。 术 中给予高流量吸氧 , 严 密监测 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参数 , 配合 医生进行手术 。 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和生命体 征变化 , 伤口 感染情况等 ; 指导 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 指导患者及早 进行康 复锻炼 , 进行有关疾病 的健康教育 。
理干预 , 具体方法为 : 采用 G R A C E评分 系统对患者病情进行危 险分层 ,评分 < l 1 3分归人低 危组 , 1 1 3 ~ 1 5 9分 归入中危组 , ≥
1 6 0分归人 高危组 , 其 中低 危组 、 中危组护理方式 如表 1 所示 ;
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 临床预后也不尽相同1 3 ] 。因此 , 应尽早对 A C S
技术质量等, 总分 1 0 0分 , 其中 9 0 ~ 1 0 0分为非常满意, 7 5 — 8 9 5 3 - 为
满意 , 6 0 7 4分为一般 , < 6 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 = ( 非常满 意 +
2 . 1 2组护理 满意度 比较
对 照组 ( P < 0 . 0 5 ) , 见表 2 。
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 以指导临床进行治疗 和护理策略的优化 , 改 善预后1 4 1 。 本研究应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 注册( G R A C E) 评分 系统对 A C S患者进行分级护理 , 效果满意 , 现报道如下 。
高危组在低危组 、中危 组护理基础上增加紧急抢救护理程序 ,
即启 动急诊 医疗服务 体系 ( E MS S ) , 在 医生没 到之前 由护理 人
者 随机分为对 照组 和干预组 ,每组 3 0例。对 照组男 1 8例 , 女 l 2例 ; 年龄 4 1岁 ~ 7 5岁 , 平 均年 龄 ( 6 3 . 4 2 4 - 9 . 8 3 ) 岁; 患 病 类
冠心病患者血浆血管性 vWF-CP 和 GDF15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血浆血管性 vWF-CP 和 GDF15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张英延;高明明;许景景【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von Willebrand factor cleaving protease (vWF-CP) and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GDF15)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our patients with CHD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2 to July 2014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including 48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 group), and 56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group) ,at the same time, the other 43 patients with similar angina pectoris were served as control group.The plasma levels of vWF-CP, GDF15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total cholesterol ( TC)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 LDL-C) ,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 HDL-C ) were detected for the three groups.R se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TC,LDL-C,HDL-C,Cr and AST between SAP group,AC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 P >0.05). The plasma vWF-CP inc ontrol group was (612.18 ±24.07) pg/ml,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AP group and ACS group,moreover, plasma vWF-CP in SAP group was (373.13 ±24.09)pg/ml,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CS group (276.39 ±23.18)pg/ml ( P <0.05).The plasma GDF15 in control group was (1.42 ±0.37)ng/ml,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SAP group or ACS group ,however,plasma GDF15 in SAP group was(7.93 ±0.67) ng/ml,which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ACS group (100.2 ±0.92)ng/ml ( P <0.05).The plasma levels of vWF -CP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ose of GDF15 ( r =-0.702, P <0.05).Conclusion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plasma vWF-CP and vascular GDF15 in patients with CHD,which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risk of patients with CHD in clinic.%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改变以及临床意义。
vWF-CP的水平及GRACE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
vWF-CP的水平及GRACE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的水平及全球急性冠脉注册事件(GRACE)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稳定组(48例)和急性组(52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GRACE评分对分层进行评价,应用Gensini评分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入选者外周血的vWF-CP水平。结果:对照组vWF-C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组和稳定组,且稳定组vWF-C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GRACE评分显著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且稳定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不同的冠心病患者vWF-C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GRACE评分:低危组vWF-CP水平显著增高,高危组vWF-CP水平最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WF-CP水平及GRACE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GRACE 评分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GRACE 评分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马冰宁;徐戈【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15(000)016【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GRACE评分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符合标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共692例,根据GRACE评分分为3组:低危组(220例)、中危组(240例)、高危组(232例)。
对GRACE评分与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程度越高,GRACE评分越高,存在单个危险因素如高龄、高血压史、吸烟史、男性的患者比例越高, CysC、Fib、Hcy、ApoB、ApoB/ApoA水平越高, ApoA水平越低。
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 Fib、ApoB/ApoA、 Hcy、CysC、高龄、男性、高血压病史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程度加重的独立因素,其中Fib(B=2.09,P<0.001)及高龄(B=1.88,P<0.001)。
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Fib、高龄相关性最为显著。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联合运用这些危险因素可能对早期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及诊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 ( GRACE) scor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Methods A total of 692 patients who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ACS were selected divided into 3 treatment groups, 220 cases in the low risk group, 240 cases in the intermediate risk group, 232 cases in the highrisk group.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RACE scor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was analyzed by both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Results Un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demonstrated that higher ACS risk was correlated with higher GRACE score, larger proportion of patients having one of th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e.g.old age, hypertension, male and smoking, elevated levels of cysC, Fib, Hcy, ApoB and ApoB/ApoA, and lower ApoA level.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Fib, ApoB/ApoA, Hcy, CysC, old age, male and hypertension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which aggravate the risk of ACS.Among them, Fib (B=2.091, P<0.001) and old age (B=2.091, P<0.001) were two most prominent risk factors for ACS. Conclusion ACS risk was related to various risk factors, among which Fib and old age were two most prominent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bined application of these indices in ACS patients may have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in early risk stratification, evaluation of prognosis and decision of treatment options.【总页数】4页(P2507-2510)【作者】马冰宁;徐戈【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血浆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联合GRACE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J], 钟健;付强;孙凯;朱可;张倩;魏鹏2.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因素与 GRACE 评分及心功能关系临床研究 [J], 郑志君;王晓蕊3.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GRACE评分和SYNTAX评分相关性 [J], 姜振华; 潘小宏; 谢小洁4.H-FABP峰值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GRACE评分的相关性及其诊断和预后价值 [J], 徐景涛;刘召粉;潘丽胜;袁义秋;邵静波5.GRACE评分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相关性分析研究 [J], 仓雄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浆vWF水平与中国人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附109例检测分析
血浆vWF水平与中国人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附109例检测分析殷兆芳;吴士尧;陈红兵;张阳;解玉水;程纯;严毓勤【期刊名称】《新医学》【年(卷),期】2002(33)10【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因子,vWF)水平与中国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痛)及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109例冠心病患者(本次发病24小时内)和104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vWF水平;②采用调查病史的方法研究冠心病病人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冠心痛亚组分析,心肌梗死亚组血浆vWF水平亦高于心绞痛亚组,P=0.000;冠心病患者男性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00.对照组男性血浆vWF水平亦比女性高,P=0.036.冠心病患者高龄组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低龄组,P=0.009;对照组高龄组虽然有比低龄组增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670).冠心病患者中,吸烟者的血浆vWF水平高于不吸烟者,P=0.010;有否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血浆vW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合并高脂血症者反比不合并者低,P=0.012;高危组(合并危险因素等于或超过3个)较低危组(合并危险因素等于或小于2个)的血浆vWF水平明显升高,P=0.030.结论:血浆vWF水平是冠心病患者的一个危险因子;冠心病患者合并的危险因素越多,其血浆vWF水平越高;监测血浆vWF水平将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预后,甚至治疗.【总页数】4页(P585-588)【作者】殷兆芳;吴士尧;陈红兵;张阳;解玉水;程纯;严毓勤【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20001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200011;上海医学检验重点实验室;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20001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20001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20001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2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浆vWF、Ps、hs-CRP、FIB、TXB2、6-keto-PG1α关系的临床研究 [J], 顼志兵;汪卫东;张莉芬;李俊;王毅;奚希相;朱杰;马金苗;贾晶莹2.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关系及对冠心病进展的作用 [J], 刘先锋;张晶;丛洪良3.高血压患者ACE的基因多态性与血浆AngⅡ水平及其抑制药作用关系研究——附76例检测分析 [J], 王继文;劳绮云;陈次滨;吴沃栋4.稳定型冠心病病人动脉血浆vWF水平分层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分析 [J], 王伟灿;杨锋5.vWF基因19内含子MspⅠ多态性、循环水平与中国人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J], 吴士尧;殷兆芳;张阳;严毓勤;解玉水;程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WF-CP的水平及GRACE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评估
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的水平及全球急性冠脉注
册事件(GRACE)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1
月到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稳定
组(48例)和急性组(52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GRACE评分对分层进行评价,应用Gensini评分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应用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入选者外周血的vWF-CP水平。
结果:对照组vWF-C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组和稳定组,且稳定组vWF-C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GRACE评分显著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且稳定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
不同的冠心病患者vWF-C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GRACE评分:低
危组vWF-CP水平显著增高,高危组vWF-CP水平最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vWF-CP水平及GRACE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具有较好
的评估价值。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全球急性冠脉注册事件评分;冠心病;危险
分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
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且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肝、
肾功能异常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恶性肿瘤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近期有较大手
术史或者活动性出血者。
根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稳定组(48例)和急性组(52例),稳定组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介于58-75岁,平均年龄为(63.2±1.3)岁,急性组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介于57-75岁,平均年龄为(62.9±2.1)岁;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体检合格,且近期无
活动性出血史。
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介于57-75岁,平均年龄为
(62.8±2.3)岁,三组患者年龄和性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选者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应用GRACE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进行评价,其中低危组46例,中危
组35例,低危组19例。
应用Gensini评分对冠心病患者狭窄程度进行评价:1分表示狭窄低于25%;2分表示狭窄介于26%-50%;4分表示狭窄介于51%-75%;8分表示狭窄介于76%-90%;16分表示狭窄介于91%-99%;32分表示狭窄为100%[4]。
然后将患者病变程度的各支的积分之和表示病变程度。
1-10分者27例,11-23分者35例,24-34分者20例,>34分者18例。
抽取所有入选者空腹清晨
静脉血5ml,于室温下自然凝固20mim左右,然后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
10min,取上清液保存于-20℃环境中待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外
周血的vWF-CP水平,试剂均由CUSABIO公司提供,由专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说
明进行测定。
2结果
2.1三组vWF-CP水平及GRACE评分比较
由表1可知,对照组vWF-C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组和稳定组,且稳定组vWF-
C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GRACE
评分显著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且稳定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5)。
注:低危组与中危组比较,q=7.394,aP=0.019;中危组与高危组比较,
q=7.827,cP=0.015;低危组与高危组比较,q=8.928,bP=0.012
3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冠状动脉内容易损伤的斑块出现破裂存在较大关系,会引
起内皮以下的组织呈现,进而激活血小板,引起血小板聚集,最终导致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出现堵塞[5]。
vWF-CP是一种金属蛋白酶,其主要作用是将较大分
子量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解成为较小的分子肽,vWF-CP能调节vWF
多聚体的分子量大小,进而对内皮下的胶原与血小板的粘附作用进行调节,对血
栓的形成发挥调节作用[6]。
有关研究显示,vWF-CP可以切割vWF链来影响血小
板和损伤的血管壁的作用,进而阻止血栓的形成[7]。
本研究发现,对照组vWF-
C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组和稳定组,且稳定组vWF-C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组,与其
他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体内血管内皮的损伤较严重,引起较大分子量的vWF产生增加,进而引起vWF-CP的损耗导致其在外周血中的
水平显著降低。
而当vWF-CP水平下降到一定的水平,大分子量的vWF会显著增加,进而其与损伤血管内皮下血小板结合的能力显著增加,引起血栓的形成。
所
有vWF-CP与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存在较大关系[8]。
GRACE评分是现阶段比较先进的评分标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死亡风险具
有较好的预测作用[9]。
该评分方法能根据患者的多项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评估。
本
研究发现,急性组GRACE评分显著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且稳定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其他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10],说明GRACE评分对冠心病危险分层具有较
好的评价作用。
且根据不同GRACE评分分析其vWF-CP水平,研究显示低危组vWF-CP水平显著增高,高危组vWF-CP水平最低,与其他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说明随着GRACE评分水平的增高,患者血清中vWF-CP水平显著降低。
随着GRACE评分水平的增高,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可能会越重,引起较大分子量的vWF产生显著增加,需要消耗vWF-CP来水解大分子量的vWF,进而降低其活性。
vWF-CP水平会随着消耗显著降低[11]。
本研究发现,Gensini评分不同的冠心病患者vWF-C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为,Gensini评分主要
反映的是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支数,患者Gensini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病变支数
越多,但是对于病变支数的斑块情况不能较好的反应,也不能评估其危险分层[12]。
【参考文献】
[1]杜峰,毛华,寿志南,等. 膜突蛋白抗体和GRACE评分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
关性[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4,30(7):586-589
[2]徐慧,龚开政,张昕,等.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胱抑素C、载脂蛋白A、脂蛋白a与GRACE评分的相关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9(6): 76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