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葫芦兄弟》人物形象设计的民族化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动画影片《葫芦娃》的美学特色

动画影片《葫芦娃》的美学特色

救得老爷爷 和二娃 , 勇气率直让其直 袭蛇精 、 蝎子精 的山洞 ,也 因勇气 和率真上 当 ,败于蛇精 的柔剑之
下 。 四娃 是 绿 色 的 , 可 以随意吐火吞命力 的一种颜色 ,四娃正暗 合这 种颜 色 的 寓意 ,出手相 救正 处 在危 难 中的仇 人—— 蛇精 、 蝎 子精 , 出席蛇 精设 下的鸿 门宴 , 最终 倒 于酒 中, 使和平成 为幻 想。五娃是 青色的 , 与四娃 正好相对 , 能够 吐水吞水 , 并能 降雨于 天地 之间 , 青 色代表一种疾恶如仇、 愤怒不平 。与 四娃一起 出席酒 宴, 遇到冷 酒 , 败得 无声。六娃是 蓝色 的, 会隐身 , 来 无影 , 去无踪 。蓝色寓意开朗活泼 , 乐观 向上 。 无拘无 束, 自由来 去 , 在大 闹蛇精 、 蝎子精 的山洞中 , 将他 的 这 种独特 的美 学发 挥得酣 畅淋 漓。妖怪 的毒 剑 、 毒 液、 蛛网, 甚至 蛇精 的宝贝 如意也 对他 无能 为力 , 无
过 引入影片 的中心本源—— 穿 山甲的不小心酿成 大 祸 。葫芦山峰场景再 现 , 远景近景切 换 , 直接感 受到
其在 葫芦 山中发生的近景。老爷爷的 出现 , 借老 爷爷 所观 所感 一一展 现 画面 , 小鹿、 小鸟 的封 冻 , 老爷 爷 在躲 避 山体塌陷 时 , 不经 意 间了解 了事件 的缘 由。 成 为当仁不让 的拯救 葫芦 山希 望的人 。影 片 中在葫 芦 种 子喷出的烈焰 映衬 下 , 山洞成 为火 红的背景 , 无法 取到 的烫手种子 , 要绿 叶和泥土 才能 得到 , 一片绿 叶 的飘 然 而至 , 不 啻为甘 露 、 希望, 火 红 的背景 衬托 着 的绿 色 , 未来希望 、 和平 自然表露无遗。 希 望的种子在老 爷爷经心 照看下长 成 7个不 同 颜色 的葫芦 , 不同的颜色 区分 7个葫 芦娃 , 突 出每 一 个葫 芦娃 的特性 , 更便 于理解 记忆 , 加深 印象 , 并且 也各 有深意。其 中不 同颜色 的葫芦兄 弟间的大小顺 序 就是赤 、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的排列 顺序 , 而每个 人所拥有 的能力也 不相同。大娃是红色的 , 可以随意 变大缩小 , 并且力 大无 穷。红 色体现 奔放 、 热情 、 斗 志, 想 当然 的理想 主义 , 大 娃首 先站 出来去救 爷 爷 。 有着 单纯 、 开朗精神和无 穷的力量 。二娃是橙 色的 。 拥有 一双千里眼和一 对顺风耳 , 机敏 过人 , 并且十分 聪明, 这个颜 色属 于暖 色系 , 代 表一种 同情心 , 善 良

人物形象设计毕业论文题目(100个)

人物形象设计毕业论文题目(100个)

人物形象设计毕业论文题目关于汉服服装设计与汉服人物形象设计的思考“互联网+教育”下人物形象设计实训室线上线下互通应用探索——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闽剧人物形象微信表情包设计人物形象设计与服装设计的比较关系研究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闽剧人物形象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运用研究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效与优化——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现代设计的符号规训与身体反抗——以奥斯卡·施莱默舞台剧几何化人物形象设计为中心汉画像石人物造型应用于动画人物形象设计研究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化妆造型设计的教学新模式服装色彩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基于普米族的IP人物形象产品设计研究漫画人物形象设计文创视角下妈祖卡通人物的形象设计茶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探索浅析服装设计与人物形象设计的共荣共生中医药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医汉语教材中人物形象设计研究影视服饰设计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研究——评《影视服装设计》校企合作模式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特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红楼梦》人物形象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新媒体时代国产动画电影角色形象设计分析“八仙”人物形象设计在蓬莱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运用“新时代工匠精神”理念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分析——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传统戏曲中人物造型对当代舞台剧人物形象设计的影响在小专业里做成图书优势产品线数字化技术背景下人物形象设计人才需求与培养方法探究小程序平台融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创新的研究浅析《被光抓走的人》的人物设计个案研究:以广西少数民族妆饰元素为主题的人物形象设计研究影视服饰设计与人物形象塑造——评《服装设计基础与创意》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与自媒体人物形象设计在现代动漫中的相关研究游戏原画中人物设计要素分析基于双导师制背景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路径研究基于人物形象塑造的服装色彩设计校企行合作教学的多元化策略研究——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刍议高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时代性改革思路与举措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机制的意义研究动画人物形象设计的艺术性探究《Q版牛娘剧人物形象设计》数字化背景下晋剧人物的卡通形象设计研究国家级实训基地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实训基地浅谈中国元素在时尚造型中的传承与应用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构建——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基于慕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策略研究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服装服饰课程创意能力的培养人物形象设计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蚌埠历史人物形象与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用——以大禹绘画形象为例色彩搭配对人物形象设计的影响研究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立足民族化基础探讨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发展文化创意背景下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创新创意人才培养动漫游戏中的人物形象设计研究武婵娟【人物形象设计作品】艺术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内容的创新性研究——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高职技能竞赛等级及效果分析——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竞赛为例针对职业技能竞赛持续性发展的思考——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初探——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校企协同育人融入民族元素的《创意化妆》课程建设试分析人物形象设计与服饰关系强化实践教学突出专业特色——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舞台影视人物造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关于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中的《发型基础》实践课程教学探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入民族元素的思考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特色解析及实训模式探讨人物形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网络游戏人物形象设计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论舞蹈人物形象塑造与艺术设计“心理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教学设计淮安历史人物形象的卡通化设计研究论白酒包装设计中三国人物形象的再设计新媒体环境下徐州本土动漫品牌的建设——Q版楚汉动漫人物设计服饰搭配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中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天津高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浅谈基于传统人物形象的动画角色设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视角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特色专业介绍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的知识构成动画片《葫芦兄弟》人物形象设计的民族化特征分析动漫人物形象设计探讨谈昆曲《怜香伴》的人物形象设计的创新动漫人物形象设计的研究与创新人物形象设计中服装颜色的作用及运用浅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设计艺术“人物形象设计效果图”项目化教学方法研究人物形象设计在广告产业中的创意性作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关于人物动漫化的形象设计探讨人物形象设计在现代动漫游戏中的探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彩妆迎新年《山楂树之恋》的多维解读《人物时尚化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美学与形象设计研究。

浅析国产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设计风格

浅析国产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设计风格

浅析国产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设计风格作者:张希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11期摘要:动画是以各种造型艺术形式的角色在空间环境的表现为手段,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反映人们在生活中的愿望,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电影形式。

而作为动画的演员们——角色造型,在叙事、情感表现、艺术美感及整体风格的形成等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尽管可以在曾经的辉煌中积极汲取经验,却只是把它当做唯一的经验来遵循,是万万不可取的。

关键词:民族风格;造型设计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046-01一、前言自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以来的十几年中,世界掀起了一场场“动画热”,国外动画大国市场趋于饱和,面对空虚匮乏的中国动画市场他们争先恐后趁虚而入。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讲,动画强国的冲击极大改善了我国的动画事业,同时也间接培养了一批新生代的中国动画工作者,对动画的认识从根本是转换了思维方式。

在探讨挖掘和继承凝聚先人智慧的遗产时,国产动画势必要在传统造型风格弃糟存精,让优秀的文化加以继承,由此进一步创作出更好的国产动画。

二、国产动画发展史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中国一些影片在国外参赛,那时外国觉得中国的影片有点像苏联的片子,没有民族特性。

这引起当时创作者的震惊。

1956年时候特伟提出:“走民族动画电影之路。

”特伟带领一批长春的动画家迁到上海,成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同年,特伟导演了一部影片,叫《骄傲的将军》,吸收了民族风格造型,将军的脸谱化借鉴了京戏人物造型,在动作的设计上也采取京戏的风格。

这部30分钟的动画片让人耳目一新,对当时的民族化探索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80年代又发明创造了水墨动画片,可以说最具中国风格的动画片,它将中国的水墨画与动画电影相结合,使中国特有的笔墨情趣再现于银幕,将中国民族风格推到极致,震惊了整个世界影坛。

三、中国传统民族风格对中国动画角色造型的影响(一)民族美术造型的影响一种特定的艺术表现方式产生于特有的文化底蕴地域。

浅析传统国产动画角色设计中的民族元素

浅析传统国产动画角色设计中的民族元素

浅析传统国产动画角色设计中的民族元素作者:姚文凭来源:《大观》2015年第02期摘要:成功的动画形象设计是动画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观众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个动画形象而喜欢这部动画,好的动画形象像明星一样受人追捧喜爱。

传统国产动画曾经创造了“中国学派”的辉煌时代,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塑造了许许多多造型优美、个性鲜明、极富民族特色和东方神韵的动画人物形象,其中美猴王、哪吒等形象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

本文分析了经典国产动画角色设计中的民族特色,希望对当下的动画形象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国产动画;角色设计;民族元素动画角色是指在动画作品中单独设计出来的角色形象。

这些动画形象就像电影中的演员,他们演绎着剧本,推动故事的发展、传递着影片的主题,角色的形象设计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部动画作品的成功与否。

角色设计具体包括有角色容貌和体型、发型和服装以及适当的道具设计。

在传统动画片库中,上海美术电影制品厂历时四年时间制作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堪称经典。

《大闹天宫》获得了包括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多个国际奖项。

片中那个长腿蜂腰,矫健威猛,神采奕奕的美猴王是当之无愧的动画明星,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喜爱。

该形象造型设计灵感源自民间版画、京剧脸谱中的元素。

在色彩上,主要以高纯度红黄两色为主,黄色的软帽和衣服,红色的裤子和虎皮战裙,装饰意味浓郁。

孙悟空的两颊着色为红色块面,参考的也是京剧脸谱谱色“忠奸看黑白,善恶分红蓝”的原则,暗示孙悟空的忠勇耿直的性格特征。

在真猴面部形象基础上,嘴巴和嘴角设计成三条充满张力的线,简练的笔法概括出猴子尖嘴的特征。

孙悟空眼周围为黄色,象征着火眼金睛,脖子上带一条绿围巾,腿上穿着一条紧身红裤子,脚穿黑色翘头长靴。

孙悟空的造型既有京剧脸谱的传统美感,又符合现代审美的简洁风格。

在动画形象设计中借鉴戏曲元素的还要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那就是1956年推出的《骄傲的将军》,为了角色设计的成功,以导演特伟为代表的一群艺术家们远赴北京、山东、河北等地搜集大量古代绘画,雕塑,建筑等资料,探民族形式之路,开创了中国“民族风格”动画片的先河。

《葫芦娃娃》教案:通过绘画了解怎样成为勇敢的人

《葫芦娃娃》教案:通过绘画了解怎样成为勇敢的人

《葫芦娃娃》教案:通过绘画了解怎样成为勇敢的人一、教学目标1.了解勇敢与怯懦的区别,并知道成为勇敢的人其核心是什么2.通过赏析葫芦娃故事的方法,学生们能理解葫芦娃是如何获得了勇气和拥有了成为勇敢人的素养3.通过绘画方法,学生们能感性理解如何成为勇敢的人,并体现自己对于勇气的理解二、教学内容1.勇敢与怯懦的概念通过图示和故事的讲解,向学生们解释勇敢与怯懦的定义,讲解两者之间的区别。

2.赏析葫芦娃故事通过讲解葫芦娃的故事,让学生们明白葫芦娃是如何从天赋异禀的小葫芦变成勇敢、有责任心、诚实守信等具备成为好人的素养。

3.绘画:勇敢的自己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让学生们感性理解勇气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成为勇敢的人需要拥有的素养。

老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关于勇敢人物的图片,如刘胡兰、小兵张嘎等,引导学生们想象出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 勇敢与怯懦通过图示的方式,来向学生们解释勇敢与怯懦的概念,并让学生们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

老师可以以一些例子为学生们展示:像是看见路上有一只大蛇,勇敢的人会勇敢地去搞定,而怯懦的人则会呆在原地,害怕甚至逃走。

步骤二:赏析葫芦娃故事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向学生们讲述葫芦娃故事的情节,老师可以结合PPT或者其他形式进行配图描述,引导学生们思考,像是葫芦娃是如何获得勇气的?他是如何拥有成为好人的素养?步骤三:绘画活动通过一些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让学生们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想象。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画一个能够代表勇气的场景,例如:一个小女孩拯救了掉进池塘里的小狗,一个小男孩挺身而出制止了欺负同学的行为等。

每位学生都要在画上表达自己对成为勇敢的人的感受,老师可以逐一发言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评估通过学生们的绘画作品,让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理解情况和对于勇气的体验感。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成果画面来给学生评定关于勇气方面的等级议,然后将反馈给学生们来让他们了解如何在未来继续改进他们的厚勇气素养。

【美术课件】《葫芦兄弟》

【美术课件】《葫芦兄弟》

02
制作步骤
• 材料 • 时长
• 安全 • 目的
1
步骤一:


准备一张白卡纸,用勾线笔画出七个
葫芦娃的外形。


2
步骤二:


继续用马克笔添加颜色,注意颜色的
渐变。


3
步骤三:


准备一张方形纸,对角折叠,用马克 笔加酒精制作背景肌理。


4
步骤四:


准备一些硬纸板,剪出山的外形。
(注意边缘不要太直)


5
步骤五:


拿出剪好的硬纸板,根据七个葫芦娃
的颜色覆上一层彩泥。


6
步骤六:


接下来用水粉颜料给葫芦山添加颜色,
寻找颜色变化。


7
步骤七:


最后,将画好葫芦放到山上,
调整画面。


作 品 完 成 图
课堂点评
1、小朋友们画出的葫芦娃线条十分流畅,生动形象地概括出了葫芦娃的外形特点, 同时通过硬纸板、彩泥和水粉颜料的结合也表现出了山峰的层次与质感以及前后、 空间、遮挡的画面关系。2、在画面中,小朋友们大胆地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创造 了每个葫芦娃正在施展法力的动作,生动又富有童趣。3、通过剪纸、捏泥的方法, 小朋友们用创意的方法表现出了葫芦兄弟各显神通的画面,富有美感,充满了立体 与平面结合的视觉美。
EDUCATION PRACTICE SESSION PPT
葫芦兄弟
教学总概述
年龄参考 6-9岁
教学目的

动画角色造型对民族艺术形式的影响

动画角色造型对民族艺术形式的影响

动画角色造型对民族艺术形式的影响一、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民族艺术形式随着近年来美国梦工厂所制作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动画作品在中国上映,其浓郁的中国民族要素也让更多的动画设计师深刻反思,如何挖掘本土民族艺术形式的创作内涵,如何从角色造型设计中体现民族特色文化,彰显民族艺术魅力。

在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宝库中,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成为无数动画设计师取之不尽的灵感财富。

比如京剧脸谱艺术、中国水墨山水画、剪纸艺术,以及年画等形式,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在表现生活、营造传统艺术氛围中的智慧。

(一)中国动画角色造型中的传统京剧元素。

京剧是国粹,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脸谱色彩、造型设计上,其形、意、神不仅能够区分人物性格和身份,还能表现忠奸与善恶。

比如红色寓忠勇;黑色寓刚正;白色寓奸邪;黄色寓猛烈;金、银二色以妖魔鬼怪为主。

同样,在传统动画设计中,对京剧中的脸谱艺术形式进行了借鉴和运用。

比如在动画片《骄傲的将军》中,从将军的花脸造型上,运用红脸、黑胡、饱满的色彩,来突出其嚣张跋扈的性格;而师爷在造型设计上,却利用京剧丑角表现方式,将白色涂于鼻梁之上,一副贼眉鼠眼之像。

同样,在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造型设计可谓是最具京剧特色的。

由于京剧中孙悟空的脸谱纹样较为复杂,而在动画人物形象设计上,将其进行了简化处理,特别是运用大色块方式来呈现视觉美感,从而为观众塑造一个具有猴子与人类共同特征的形象。

倒置的桃形脸孔,预示着孙悟空的勇敢、活泼;金眼、绿眉凸显孙悟空的野性。

孙悟空的服装也充分融入京剧色彩理念,以红色来凸显其忠勇,以黄色来表达其不畏权贵的抗争精神;还有耍金箍棒的动作,也是对京剧花枪动作的创造设计,从而为我们呈现了色彩斑斓、形神兼备的动画杰作。

(二)中国动画角色造型中的水墨山水绘画形式。

水墨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瑰宝,也是中国民族艺术的独特形式。

从水墨山水绘画与动画设计的融合中,将“写意”表现手法体现得淋漓尽致。

浅析中国动画角色的民族文化元素

浅析中国动画角色的民族文化元素

浅析中国动画角色的民族文化元素作者:王元松来源:《成长》2019年第04期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也随之发展进步。

人们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文化层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动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本身的动画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不断进步。

同时动画作为文化表现方式和传播方式的一种,也给文化赋予新的生命力和色彩。

本文通过对中国动画的一些经典角色的自身特点、民族元素、以及中国民族文化的影响力进行论述研究。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统;继承;发展1 前言在当下动画的领域各个国家展现出来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与此同时我国的动画市场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这样的形式也给我国动画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中国民族文化对我国动画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发展应更多的把中国民族特色融入动画影视制作当中去,动画影视艺术更多地去吸收中国民俗文化,通过荧屏展现出来更好的推动影视动画的发展。

关于中国动画的民族元素有以下几点想法。

2 我国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与动画角色设定的关系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灿烂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标签。

民族文化与我国悠久历史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民族文化包含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比如诸子百家、道、儒、法、墨等所提倡的文化精神。

比如传统文学的诗词曲赋像《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

比如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及其包含的风俗和礼仪。

比如中国的建筑:亭台楼阁、园林寺院、钟塔牌坊等。

除此之外还有中国戏曲:京剧、秦腔、昆曲等。

近些年来我国动画一直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从近些年的中国动画可以看出来其中的动画角色借鉴了许多传统造型形象,渗透了许多中国民族文化。

2016年的《大鱼海棠》,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打的宣传就很吸引人反正是很吸引我了。

海报和宣传片段让人耳目一新。

动画中依据着《逍遥游》、《山海经典故》还有些神话故事创设的人物角色。

椿、湫、鲲、鹿神……每一个角色都带有民族元素但各有特色。

中国传统动画人物形象的民族化特征分析

中国传统动画人物形象的民族化特征分析

中国传统动画人物形象的民族化特征分析作者:康修机张三聪来源:《电影评介》2008年第02期[摘要]动画的主题思想是通过主要人物来表现的,因此,动画人物的塑造相当的关键。

民族化动画中,人物形象的设计是画面中最吸引人的、富有情感的集中点,也是观众讨论的中心命题之一。

[关键词]传统动画人物形象民族化特征一、中国传统动画人物形象的民族审美特征(一)显见的民族生理特性人物形象的生理特性是直观的。

在动画的民族化特征表象上。

人物形象的生理特性是决定民族化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形象的民族化要求主体形象的生理特征符合人们心目中传统的对中华民族的界定方式。

在习惯思维上,中国人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是“龙的传人”,图腾是龙,是长江或黄河的子孙。

但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的生理特征有着一定的区别,在这个意义上统一民族生理特性,将存在很多的争论,因此,我们以普遍性为主,遵循中国文学、艺术的“炎黄”观念,以此来区分其它国家动画人物形象的生理特性。

(二)高度装饰化特征人物形象的高度装饰化主要体现为色彩块面的表现和简洁线条的应用。

平面化形象的塑造,省略了大量的细节,用生动的线条对形象进行极度的简练概括。

加以简单的平涂色彩处理,使形象具备装饰化性质。

使用装饰性线条描述形态,或挺拔而刚劲,或柔美而流畅,如敦煌的飞天形象、“吴带当风”、“曹衣带水”的线条等都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

色彩的分割、拼贴、平涂,其本身就是一种装饰。

民族动画中脸谱化的头像用简单的色彩平涂、拼贴组合,并多是民间色彩体系的颜色,常使用原色,原始朴实。

带有强烈的装饰意味。

(三)正面形象理想的人格魅力人格是一个人品质、意志和作风的集中体现。

优秀的人格得到颂扬和称赞,于是就产生了人格魅力。

民族动画中的正面形象血肉丰满,极具个性化,遵循传统的伦理道德,追求完美、高尚的情操,不辞艰辛、不畏强权、具备超强的能力等等,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的化身。

正面形象的无缺点意识,是一种理想,是人们对于人格教育的一种期盼。

中国动画造型人物的特征与变化-精品文档

中国动画造型人物的特征与变化-精品文档

中国动画造型人物的特征与变化一、我国动画人物造型特点分析(一)注重人物造型的比例性在我国的动画人物造型中,因为受到整体文化环境影响,其人物的造型设计非常注重人物造型的比例。

这种比例造型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注重解剖学比例。

在我国传统的动画设计中,大部分的人物造型特别是主要人物设计中,十分注重解剖学比例,很少对人物进行夸张性的处理。

与之相对应的是西方动画人物造型设计中,经常对头部、四肢等身体部位进行夸张性的处理,形成幽默的动画形象。

二是注重人物装修的比例性。

在我国传统的人物造型设计中,如头发、衣物、装饰品等因素的设计中,很少采用夸张性的设计,十分注重人物整体比例。

与之相比较,西方与日本动画比较喜欢在动画人物设计中,对人物装饰进行夸张性处理,形成人物的特殊化处理。

(二)对传统戏剧进行了借鉴在我国的动画人物造型设计中,对传统戏剧人物造型的借鉴是我国动画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

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故事改变的动画设计中,这种造型特点十分明显。

其主要借鉴内容有:一是脸谱化的借鉴。

在人物造型设计中,面部造型的成功占据着重要位置。

在我国的传统动画造型设计中,借鉴戏剧脸谱化形象进行设计,是设计人员经常采用的设计方法。

如在传统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中,其主要的人物形象都借鉴了京剧脸谱的内容。

又如在美术电影《宝莲灯》人物设计中,孙悟空的设计也借鉴了传统脸谱的形象,提高了艺术性特点。

二是借鉴了戏剧中的服装设计特点。

在我国动画造型设计中,经常采用戏剧服装因素,进行人物服装造型设计。

三是对戏剧动作造型的借鉴。

在我国的动画造型动作设计中,借鉴戏剧动作进行设计也是设计中的主要艺术元素。

如在动画片《葫芦兄弟》中的蛇妖这个人物,在动作造型设计中,很好地借鉴了京剧旦角的手部、腰部动作,提高了动画人物的典型性。

(三)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特点在我国的传统艺术发展中,产生了水墨画、年画、剪纸、折纸等多种传统艺术类型。

这些艺术的特点促进了我国动画片种类的繁荣发展。

葫芦娃里人物分类

葫芦娃里人物分类

《葫芦娃里人物分类》
嘿,咱来聊聊葫芦娃里的那些人物哈。

这《葫芦娃》可是咱小时候超爱的动画片呢。

先说说葫芦七兄弟吧。

大娃力大无穷,那家伙,一拳头下去,能把石头都给砸个稀巴烂。

他就像个大力士,啥重东西都能轻松举起来。

二娃千里眼顺风耳,这可太厉害了,啥事儿都瞒不过他。

他就像个小侦探,能知道老远老远的地方发生了啥。

三娃铜头铁臂,刀枪不入,谁也伤不了他。

他就像个小坦克,勇敢地往前冲。

四娃会喷火,五娃会喷水,这俩兄弟一个火一个水,配合起来那叫一个厉害。

六娃会隐身,神出鬼没的,让人防不胜防。

七娃有个宝葫芦,可以把敌人都吸进去。

这七个葫芦娃各有各的本事,都是勇敢的小英雄。

再说说那些反派。

蛇精和蝎子精,这俩坏家伙,整天就想着抓葫芦娃。

蛇精长得怪模怪样的,还会用各种坏招数。

蝎子精呢,长得凶巴巴的,力气还挺大。

他们老是给葫芦娃找麻烦,不过最后还是被葫芦娃给打败了。

还有爷爷,他可是个善良的老人。

他种出了葫芦娃,对葫芦娃可好了。

爷爷总是在关键时刻帮助葫芦娃,给他们加油打气。

没有爷爷,葫芦娃可能也没办法那么快成长起来。

葫芦娃里的这些人物呀,各有各的特点。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战胜困难。

咱小时候看葫芦娃,就觉得他们好厉害,好勇敢。

现在想想,还是很佩服他们呢。

嘿嘿。

葫芦娃案例分析

葫芦娃案例分析

“葫芦娃”争权案的基本意义动画电影中的角色造型(属于美术作品)与文字剧本著作权的归属——这一动漫乃至艺术创作领域的基本法律问题,最近因“葫芦娃”造型创作者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争夺“葫芦娃”角色形象著作权案被公布为2012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之一而再次引人注目,但这一标杆案在细究之下却颇让人举足无措,目前这一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已引起文学艺术界及相关法律界越来越大的关注和深思。

“葫芦娃”争权案的由来与进展2008年,胡进庆、吴云初以“葫芦娃”造型著作权人身份,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起诉珠海出版社和北京世纪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版销售的《魔法大迷宫——金刚葫芦娃》侵犯其“葫芦娃”造型著作权,案号(2008)朝民初字第29515号案。

诉讼中,从媒体获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下称美影厂)绕开15年前1993年作出的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1992)静法民字第23号民事判决书及(1993)沪中民终字第1869号民事判决书对“葫芦娃”角色造型的美术作品著作权归属申请人胡进庆、吴云初的生效判决认定,瞒着胡进庆、吴云初,以打假为名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汕头市宏裕化妆品有限公司,主张该公司商标图案侵犯1986年至1987年形成的葫芦兄弟角色造型美术作品著作权,获得该院(2008)沪二中民中五(知)初字第224号判决支持。

胡进庆、吴云初从媒体获知该判决后,一方面被迫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撤诉,另一方面以著作权人身份要求该案二审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准许参与诉讼或重审,上海高院通知胡进庆、吴云初应另案提起确权诉讼。

2010年1月,原告胡进庆、吴云初获准向指定管辖法院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诉被告美影厂,主张“葫芦娃”(即葫芦兄弟和金刚葫芦娃)角色形象造型的原创美术作品著作权归原告所有,一审法庭2011年8月4日作出(2011)黄民三(知)初字第28号民事判决书,错误认定“葫芦娃”角色造型稿形成于影片摄制组成立后的1985年底,不支持原告本案诉请主张,根据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二)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规定,认为原告只能享有署名权,“葫芦娃”角色造型的美术作品著作权归属被告。

《葫芦兄弟》人物赏析

《葫芦兄弟》人物赏析
在妖精的鸿门宴上,至阳的五娃饮下了至阴的冷酒,于是总爱极端化的他终于又走了一次极端,并且倒了下去。
第六种使徒颜色,是蓝色。 这是开朗活泼之色,乐观向上,迈进自由王国
如果说要评选最有人气的葫芦娃,那么就非六娃莫属了。他是隐形的,是自由的风,无拘无束。凡俗的道德藩篱,无论妖怪的还是葫芦娃的,都与他无关,他喜欢做自己 喜欢做的事,率性而来,随性而去。在第一十话里,六娃大闹妖怪洞穴,将他的这种独特的美学发挥的淋漓尽致。无论是宝物如意,还是妖怪的毒液,都无法束缚这名纵横 无度的青年。
这自由奔放的意志,使得六娃成为唯一一位从未败过的葫芦娃。
第七种颜色,是紫色。这是阴沉思辩之色,是七色中最接近黑色的颜色。
七娃的倒戈是整个动画的重大转折点,当他自葫芦中诞生出来,向蛇精和蝎子精喊出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令所有人为之错愕;先前六娃东奔西走营造出的大好局面因此 崩溃,整个正邪对比态势急转直下,葫芦娃“净化世界”的行动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二娃因人性之恶而受伤,又因人性之善而恢复,这不正是宽容之道在世间的行迹么?
第三种颜色,是黄色。这是刚强坚韧之色,代表着奋进与勇气。
除了最终决战外,最令人荡气回肠的,就莫过于三娃与妖精之战了。刀枪不入铜头铁臂的三娃受命于败军之际,甫一登场就救了老翁与二娃的性命,然后大败蝎子精,逆 袭妖精洞穴,打的酣畅淋漓,意气风发,令人不禁想起“所向无前”的梁朝名将陈庆之和纵横欧陆的巴顿将军。
七娃是特别的存在,他的能力凌驾其他六位葫芦娃之上,却是以最小的弟弟身份出现。这一事实,成为了他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而“完全依赖葫芦宝物”的能力,也使得他 对于哥哥们怀有难以名状的敌意。这一位葫芦们最后的也是最强大的力量,却无法抵挡蛇精的精神污染,结果他心中隐藏着的阴暗一面,在精神污染侵蚀之下急速地扩大起 来。表面来看,是妖怪们的毒液起了效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七娃内心也未尝不是在暗自渴望这样的结局,紫色本就是阴暗之色。

《葫芦娃》剧本1

《葫芦娃》剧本1

《葫芦娃》葫芦娃的性格特点:大娃(红娃):力大无穷,巨大化。

(弱点:比较鲁莽,不知随机应变)二娃(橙娃):千里眼,顺风耳,灵活聪明,机敏过人,最善于谋划计策。

三娃(黄娃):铜头铁臂,钢筋铁骨,刀枪不入。

(弱点:第一部中根本就是没有弱点,但可以以柔克刚降服他。

可是到了第二部就被强行加入了一个致命四娃(绿娃):喷火,吸火,霹雳(弱点:受不了激将法,也怕冷) 五娃(青娃):吸水,吐水,口吐闪电产生降雨(弱点:水火不相溶,意气用事。

六娃(蓝娃):隐身术,透体术,来无影去无踪,聪明机灵,最善于偷盗和行动(弱点:太顽皮。

在第一部里能够在被金蛇冰封的情况下透体而出,在第二部前半段能够使用透体术逃出鳄鱼头领爪子的紧紧捉拿,直到被捉的那一下透体术就使不出来了)七娃(紫娃):最小,没多大本领,倍受哥哥们的关爱,有宝葫芦,可以吸入魔法、兵器和妖怪,在第一部刚出世时蒙蔽双眼,十分听从妖精的话,把六位哥哥吸进宝葫芦。

(弱点:失去宝葫芦,到第二部中宝葫芦那么容易就碎了)葫芦小金刚:葫芦娃的合体,七颗葫芦娃的心都溶在他的胸中,七个葫芦娃的本领都长在他的身上,同时也具有七个葫芦娃的弱点。

他大闹妖精洞府后,闯入十八层地道,毁掉青蛇精的两件宝物。

后变成一座大山,镇压了青蛇精。

蛇精与蝎子精:蛇精和蝎子精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国产动画片《葫芦兄弟》中的反派角色,从葫芦山中逃脱的蛇精和蝎子精,法术高强,诡计多端,身有如意、魔镜和刚柔阴阳剑三件宝物,残害众生。

穿山甲:第一幕葫芦娃的诞生创设情景:葫芦山道具:葫芦藤、七个颜色的葫芦、葫芦山人员:旁白:传说葫芦山里关着蝎子精和蛇精。

一只穿山甲不小心打穿了山洞,两个妖精逃了出来,从此百姓遭难,……(山洞裂开,妖精笑得音乐)穿山甲:(在打洞,被山石压住)老爷爷,老爷爷,快来救救我。

爷爷:哎呦,哎呦(搬起石头救出穿山甲)穿山甲:谢谢老爷爷救了我爷爷:发上什么事了?穿山甲:都怪我不好,一不下心打穿了关着蛇精和蝎子精的山洞,让他们跑了。

民族化的动画角色造型与表演问题研究

民族化的动画角色造型与表演问题研究

民族化的动画角色造型与表演问题研究王家民;乔益民;孙浩章【摘要】动画角色塑造既是动画剧本创作的核心,又是动作与表演的本体。

造型生动、个性特征鲜明、能够恰如其分演绎故事内容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动画角色,是优秀动画片的核心与灵魂。

中国现代动画将在深厚底蕴的传统艺术文化的背景中发扬光大,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影片。

%Modeling of animated characters is the core of play script writing and the essence of action and performance. Vivid modeling and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can fully express the story itself and deeply impress the audience, which are the core and essence of the excellent animated cartoons. Modem anima ted films in China will carry on the fine tradition of profound culture and create more animated films with a Chinese cultural flavor.【期刊名称】《唐都学刊》【年(卷),期】2012(028)001【总页数】4页(P119-122)【关键词】民族化;动画角色造型;动画表演;造型艺术;文化传统【作者】王家民;乔益民;孙浩章【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18.7动画角色造型指动画中的以人物造型为主的形象角色。

动画电影中的民族艺术分析

动画电影中的民族艺术分析

动画电影中的民族艺术分析一个优秀的民族要在其它民族之间生存下去,必须要有自己的民族形态包括民族艺术和民族语言等,一些民族艺术最初是以图形出现,例如图腾和符号等视觉艺术。

图腾是原始先民在没有发明文字前将有颜色的赤铁矿刻画在岩洞里作为记录生活场景或者是精神崇拜的标志,也有表达对生活物质的充裕的向往,有的图案在民族生存的长时间里面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以传统图案的形式逐渐保存了下来。

这些传统的图案是古人的智慧长时间积累的结晶,以其作为一种符号来看,我们可以把它的历史追溯到在岩石上涂鸦时代来理解,岩壁上的涂鸦作品是人类在视觉艺术当中的一次尝试,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艺术创作,其中的内容是从无意识的状态中逐渐过渡到有意识去表达具有一定的意义事情或者是对某种时间的期盼和希望。

从此以后人类就开始逐渐从涂鸦的视觉状态中体会到了这样的乐趣和作用,于是人类开始逐渐学会用具有特定意义的视觉符号来传达一些特别的信息,例如事件、情绪、场景、希望等。

从岩石上的涂鸦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原始先民学会运用图案的过程,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青铜时代或者更早一些,能通过坚硬的器具在岩石上凿刻岩画,这是人类的进步,也是文明前进与发展的见证。

涂鸦和图腾的出现与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有一定的联系,当时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与经济的不发达,导致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主人反而被大自然所征服,面对大自然显得毫无办法可施。

落后的状态促使远古的先民希望借助一种神奇的力量来战胜大自然,于是被赋予希望和具有超能力的图腾图案被创造出来,在这些图案中体现了民族的智慧,这也是民族艺术的进步。

例如用瓶图案寓意平安,因为“瓶”的音同平安的“平”,用蝙蝠的形象表示祈求“福”,用仙鹤的形象代表“长寿”等,在这些鲜活的生活体验总结以及这些传统图案中处处体现了先人的智慧。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吉祥图形寄托着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这些图形是几千年流传下来并成为富有生命力的元素符号。

喜欢葫芦兄弟的理由

喜欢葫芦兄弟的理由

喜欢葫芦兄弟的理由葫芦兄弟是一部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动画片,至今仍然深受大家的喜爱。

下面我将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道德教育等方面,详细阐述我喜欢葫芦兄弟的理由。

葫芦兄弟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故事的主线是葫芦娃兄弟与蛇精及其手下蝎子精、蜈蚣精等的斗争。

葫芦娃们在充满刺激和惊险的战斗中,通过智慧和勇气,最终战胜了邪恶势力,保卫了和平与正义。

每一集都有新的敌人出现,不同的战斗技巧,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悬念和紧张感。

这种精彩的剧情设计,让观众无法自拔地投入到葫芦兄弟的世界中。

葫芦兄弟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每个葫芦娃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能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娃力大无穷,二娃千里眼顺风耳,三娃铜头铁臂,四娃短小精悍,五娃千变万化,六娃会说话,七娃聪明机智。

每个葫芦娃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但他们却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战胜敌人。

这种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给了观众很大的启示,也是葫芦兄弟深受喜爱的原因之一。

葫芦兄弟还具有很强的道德教育意义。

在每一集中,葫芦兄弟都展现出了坚守正义、勇敢无畏的精神。

他们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过程中,不仅展现出了自己的英雄气概,还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葫芦娃们勇于面对困难,不怕牺牲,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这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对于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葫芦兄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动画片。

它不仅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人物形象,还具有很强的道德教育意义。

通过观看葫芦兄弟,我们可以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能够享受到动画片带来的欢乐和乐趣。

因此,我深深地喜欢葫芦兄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