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第四册秋声赋练习
《秋声赋》练习和答案
![《秋声赋》练习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4d37dcb8f67c1cfad6b8df.png)
《秋声赋》练习和答案《秋声赋》练习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悚然萧飒淅沥B.栗冽吹拂肃杀C.杀戮戕贼黟然D.飘泊丘墟渥然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礼上往来秋高气爽皎洁零落B.豁然开朗秋毫无犯惨淡烟霏C.挺而走险卓有成效寂寥葱茏D.丰富多彩贻笑大方凄切针贬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悚然而听之②乃其一气之余烈?B.①此秋声也②故其为声也?C.①其色惨淡②其气栗冽?D.①常以肃杀而为心②夷则为七月之律?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欧阳子方夜读书常以身翼蔽沛公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又兵象也,于行用金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5.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3)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6.有人认为童子是个蒙昧无知的孩子,他对于主人要求“汝出视之”只是敷衍了事,亦不能应答主人的问话,只知“垂头而睡”,在文中出现只是用于陪衬欧阳子的形象;也有人认为童子天真无邪,既无“百忧感其心”,亦无“万事劳其形”,更无忧思“动于中”,所以是作者倡导的人生境界。
你怎么看?7.对于《秋声赋》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
另一种认为“同以往的许多‘悲秋’之作相比,本文既无失意的惆怅,又无身世的感伤,体现了作者豁达超然的情怀”。
你认为哪一种观点能够成立?8.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尽,来往亭前踏落花。
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情感?9.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声赋》同步练习1(苏教版必修4)
![《秋声赋》同步练习1(苏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83ceb73090c69ec3d5bb75ad.png)
《秋声赋》练习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A.悚.然(sǒnɡ)萧飒.(fēnɡ)淅沥..(xī lì)B.栗冽..(lìn liè)吹拂.(fú)肃.杀(sù)C.杀戮.(lù)戕.贼(qiānɡ)黟.然(mò)D.飘泊.(bó)丘墟.(xū)渥.然(wò)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A.礼上往来秋高气爽皎洁零落B.豁然开朗秋毫无犯惨淡烟霏C.挺而走险卓有成效寂寥葱茏D.丰富多彩贻笑大方凄切针贬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①悚然而听之.②乃其一气之.B.①此秋声也.②故其为声也.C.①其色惨淡D.①常以肃杀而为.心②夷则为.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欧阳子方夜.读书在夜里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快速地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小毛病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憎恶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快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士兵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战争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战略物资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结果实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使……感(劳累)5.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定语后置句(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3)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主谓倒装句6.有人认为童子是个蒙昧无知的孩子,他对于主人要求“汝出视之”只是敷衍了事,亦不能应答主人的问话,只知“垂头而睡”,在文中出现只是用于陪衬欧阳子的形象;也有人认为童子天真无邪,既无“百忧感其心”,亦无“万事劳其形”,更无忧思“动于中”,所以是作者倡导的人生境界。
你怎么看?7.对于《秋声赋》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文言文 秋声赋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文言文 秋声赋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https://img.taocdn.com/s3/m/222295a9bceb19e8b9f6ba21.png)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文言文 秋声赋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4、通假字忽奔腾而砰湃 (“ ”同“ ”, )二、古今异义1.铮铮,金铁..皆鸣古义: 今义:金属名2.其色惨淡..古义:今义:凄凉,萧条,不景气;形容苦费心力3.其容清明..古义: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政治)有法度,有条理三、一词多义1.恨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恨私心有所不尽(《报任安书》)()2.听⎧⎪⎨⎪⎩悚然而听之()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不听,可使击之(《魏公子列传》)()3.走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管仲列传》)()窃计欲亡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4.阴⎧⎪⎪⎪⎨⎪⎪⎪⎩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5.既“” ⎧⎪⎨⎪⎩物既老而悲伤()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进学解》)()肴核既尽,杯盘狼籍(《赤壁赋》)()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春生秋实. ( )(2)砭.人肌骨 ( ) 2.名词作状语(1)欧阳子方夜.读书 ( )(2)春.生秋.实 ( )(二)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1)百忧感.其心 ( )(2)万事劳.其形 ( )(三)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动词(1)丰草绿缛而争茂. ( )(2)欲与草木而争荣. ( )(四)数词的活用数词作名词四.无人声 (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此秋声也。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语文必修ⅳ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三《秋声赋》达标练习
![语文必修ⅳ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三《秋声赋》达标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b34a81dc8d376eeaeaa31e4.png)
语文必修Ⅳ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三《秋声赋》达标练习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一项的是( )A.欧阳子方夜.读书B.天之于物,春.生秋.实C.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D.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解析:其中的“夜、春、秋、四壁”皆为名词作状语,“感、劳”为使动用法。
答案:C2.以下不属于欧阳修作品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B.《〈伶官传〉序》C.《泷冈阡表》D.《六国论》解析:了解掌握欧阳修的有关作品并能体会他的文学成就,即推动了赋的进一步散文化。
《醉翁亭记》《〈伶官传〉序》《泷冈阡表》的作者是欧阳修;《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
答案:D3.下面对作者及其思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B.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他继承了中唐古文运动的传统,并吸收了北宋初期诗文革新的成果,把诗文革新运动推向了高潮。
他一方面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又不轻视文,把文章与“百事”联系,反映现实。
C.欧阳修的《秋声赋》,采取骈文句法,把秋夜写得生动可感,且变唐以来赋的“律体”为“散体”,在赋的发展上,有重要意义。
D.欧阳修在诗歌理论上也颇有成就。
他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论点,揭示了生活和创作的密切关系,在文艺理论上有较普遍的意义。
他的《六一诗话》,以随笔漫谈的形式论诗,开诗话、词话之先河。
解析:C项中说《秋声赋》采取骈文句法是错误的,主要采用的是散文句法。
把宋代文赋进一步推向散文化,是欧阳修在文学上的重要贡献之一。
答案:C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解析:正确理解文句,学习并掌握翻译技巧,同时注意增加文句的优美气韵。
特别重视“为、感、劳、摇”等词的用法。
参考答案: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
苏教必修四秋声赋复习试题(带答案)
![苏教必修四秋声赋复习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c7166d767f5acfa1c7cdf1.png)
苏教必修四秋声赋复习试题(带答案)苏教必修四秋声赋复习试题(带答案)(时间:40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乃其一气之余烈烈:威B.有动于中中:内心C.必摇其精摇:摇落,损耗D.亦何恨乎秋声恨:遗憾解析:D项,恨应为“怨恨”之意。
答案:D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悚然而听之忽奔腾而砰湃B.百忧感其心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C.其触于物也天之于物D.初淅沥以萧飒丰草绿缛而争茂解析:D项,“以”用法同“而”。
A项“而”,表并列/表修饰;B项“其”,他/可能;C项“于”,在/对于。
答案:D3.下列加点词语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悚然而听之B.其意萧条,山川寂寥C.黟然黑者为星星D.凄凄切切,呼号愤发解析:“星星”今义为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或细小的点,此句中指点点白发。
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欧阳子方夜读书B.金铁皆鸣C.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D.朝而往,暮而归解析:C项,使动用法,其他三项是名词作状语。
答案:C5.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此秋声也B.闻有声自西南来者C.商,伤也D.夫秋,刑官也解析:A、C、D三项均为判断句,B项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B6.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1)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答案:(1)月色皎皎,星光闪闪,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秋声赋1 Word版含答案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秋声赋1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9eb1c3f8c75fbfc77db2b5.png)
18 秋声赋一、基础知识1. 填空。
(1)欧阳修,字永叔,号___________,晚年号___________,北宋著名文学家、________ 家,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他很注意提拔奖掖后进,“三苏”(即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曾巩皆出其门下,是“_____________”中的重要作家。
其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非凡,具有平实自然、婉转流畅的艺术风格。
著有《______________》并编写了两部史书:《__________》(与宋祁合著)、《新五代史》。
(2)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
以四字、六字的句子相间成文,故世称“__________”。
在发展过程中骈文形成了自己的文体特色:一是四六对偶,二是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四是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鏦鏦..铮.铮.( ) (2)砭.人肌骨( )(3)丰草绿缛.( ) (4)渥.然丹者为槁木( )(5)黟.然黑者( ) (6)念谁为之戕.贼(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衔枚.疾走( )(2)乃其一气之余烈( )(3)有动于中.( )(4)欲与草木而争荣.( )(5)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4.选出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1)A.山原旷其.盈视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B.木遭之而.叶脱酌贪泉而.觉爽C.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D.盖夫秋之.为状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A.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牡丹之爱,宜.乎众矣C.百忧感.其心感.时花溅泪D.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劝君莫惜.金缕衣( )二、语段精读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⑴~⑷题。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贬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秋声赋2 Word版含答案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秋声赋2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6a50db7c1cfad6195fa7b5.png)
课时18 秋声赋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缅.怀腼.腆沉湎.偭.规越矩B.蠕.动濡.湿糯.米孺.子可教C.拮据.倨.傲锯.齿龙蟠虎踞.D.麋.鹿羁縻.糜.烂望风披靡.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痼疾黯淡掂量标新立意B.乖戾矫情讫今恪尽职守C.遐想更迭熔化蝇营狗苟D.首饰臆测谄媚相辅相承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广大农民还不富裕,经不起任何假冒伪劣商品的侵害,但如果假冒伪劣商品还着农村市场,还在侵害着农民的利益,那么,农民脱贫致富就不可能很好地实现。
②1995年2月6日,在距地面395公里的空间轨道上,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实现美俄两国航天飞行器械的历史性。
在此期间两者相靠距离最近达11.3米。
③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九转十八盘,山雨雾中悬。
A.充斥汇合蔓延B.充溢会合曼延C.充溢汇合蔓延D.充斥会合曼延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005—2006赛季速度滑冰世界全能锦标赛亚洲区资格赛于12月3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冰上基地速滑馆鸣金收兵....,中国选手王霏获得女子全能冠军。
B.王医生医术高明,能够准确诊断出病人的病情,头痛医头....,往往手到病除,....、脚痛医脚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一致称赞。
C.雅典奥运会上一飞冲天....后,刘翔作为中国竞技体育划时代的人物自然受到了媒体全方位的关注,但一直忍受这种置于放大镜下的生活,他能不烦吗?D.闻过则喜,虚心接受批评,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种胸怀,实乃君子虚怀若谷....的体现,必然赢得批判者的敬重,旁观者的肯首。
5.《秋声赋》的作者,字,号,(朝代)文学家。
二、语段精读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语文《秋声赋》练习和答案
![语文《秋声赋》练习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18a00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d.png)
语文《秋声赋》练习和答案语文《秋声赋》练习和答案《秋声赋》练习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悚然(sǒnɡ)萧飒(fēnɡ)淅沥(xī lì)B.栗冽(lìn liè)吹拂(fú)肃杀(sù)C.杀戮(lù)戕贼(qiānɡ)黟然(mò)D.飘泊(bó)丘墟(xū)渥然(wò)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礼上往来秋高气爽皎洁零落B.豁然开朗秋毫无犯惨淡烟霏C.挺而走险卓有成效寂寥葱茏D.丰富多彩贻笑大方凄切针贬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悚然而听之②乃其一气之余烈?B.①此秋声也②故其为声也?C.①其色惨淡②其气栗冽?D.①常以肃杀而为心②夷则为七月之律?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欧阳子方夜读书常以身翼蔽沛公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又兵象也,于行用金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5.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3)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6.有人认为童子是个蒙昧无知的孩子,他对于主人要求“汝出视之”只是敷衍了事,亦不能应答主人的问话,只知“垂头而睡”,在文中出现只是用于陪衬欧阳子的形象;也有人认为童子天真无邪,既无“百忧感其心”,亦无“万事劳其形”,更无忧思“动于中”,所以是作者倡导的人生境界。
你怎么看?7.对于《秋声赋》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
另一种认为“同以往的许多‘悲秋’之作相比,本文既无失意的惆怅,又无身世的感伤,体现了作者豁达超然的情怀”。
高中秋声赋同步学习检测必修四 试题(共7页)
![高中秋声赋同步学习检测必修四 试题(共7页)](https://img.taocdn.com/s3/m/0ff02ad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6.png)
?秋声赋?学习(xuéxí)辅导一、知识点训练(一) 古今异义1.以下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A.悚然..,天高日晶..而听之 B.其容清明C.凄凄切切,呼号愤发....D.物既老而悲伤〔二〕通假字2.以下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哪一项〔〕A.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B.佳木葱茏而可悦C.物过盛而当杀D.忽奔腾而砰湃〔三〕实词含义3.下面句中加点的“疾〞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小缺点〕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憎恶〕C.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时机〕 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快〕4.以下加点的“兵〞字,解释错误的一项为〔〕A.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器〕 B.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士兵〕C.又兵.象也,于行用金〔士兵〕 D.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HY队〕5.以下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 )状.也状:情状。
霏.云敛霏:很盛的样子。
缛.而争茂缛:繁茂。
D. 天之于物,春生(chūn shēnɡ)秋实.实:果实〔四〕虚词用法6.以下各句中加点“于〞的解释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A.夫秋,刑官也,于.明为阴B.天之于.物,春生秋实C.乃设九宾礼于.庭D.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7.以下句子中的“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例:夷那么为.七月之律A.常以肃杀而为.心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8.以下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一样的一项为〔〕例:木遭之而.叶脱A.酌贪泉而.觉爽B.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C. 蟹六跪而.二螯D.而.母立于兹9.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A.①悚然而听之.②乃其一气之.余烈B.①此秋声也.②故其为声也.C.①其.色惨淡②其.气栗冽D.①初淅沥以.萧飒②奈何以非金石之质(四) 词类活用10. 以下句子(jù zi)不属活用现象的一项是哪一项〔〕A. 常以身翼蔽沛公B.百忧感其心C. 丰草绿缛而争茂D. 欧阳子方夜读书11.以下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哪一项〔〕A.万事劳其形B.星月皎洁,明河在天C.盖夫秋之为状也D.其气栗冽,砭人肌骨〔五〕特殊句式12.以下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哪一项〔〕A.无乃尔是过与B.古之人不余欺也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D.胡为乎来哉13.以下句子与例句的类型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例:闻有声自西南来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夫秋,刑官也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六〕文言文翻译14.以下句子的翻译最为准确的一句是〔〕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高中 3.3.2秋声赋精粹基础训练 必修4 试题
![高中 3.3.2秋声赋精粹基础训练 必修4 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84e22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42.png)
?秋声赋?模拟试题[根底检测]1. 以下加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 懿范〔yì〕睇眄〔miǎn〕遄飞〔tuān〕萧飒〔sà〕B. 潦水〔lǎo〕棨戟〔qǐ〕悚然〔sǒng〕针砭〔biān〕C. 叨陪〔dāo〕盛筵〔yán〕鏦铮〔cóng〕角徵〔zhǐ〕D. 舸舰〔gě〕睢园〔sūn〕戕贼〔qiāng〕黟然〔yī〕2. 以下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哪一项〔〕A. 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B. 人杰地灵鱼舟唱晚穷且益坚清云之志C. 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白首之心D. 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俊采星弛3. 下面两组实词含义一样的一组是〔〕A. 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B.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C.其色惨淡,烟霏云敛日出而林霏开D.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予观夫巴陵胜状4. 以下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 俨骖騑于上路B. 青雀黄龙之轴C.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D. 商声主西方之音,夷那么为七月之律5. 以下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说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 “屈贾谊于,非无圣主〞说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说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对待。
D.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说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6. 以下语句标点符号的用法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A. ?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
B. 欧阳修在散文、诗歌创作,史传编写和诗歌评论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尤其以散文成就最高。
C.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勃不辞,公大怒。
……公闻之,沉吟不语。
……遂请宴所,极欢而罢。
〞看来,我们怎能把王勃这样一个天才少年与一般少年等量齐观呢?D. ?秋声赋?一文的最大特色——就是把无形的秋声写得详细可感。
苏教版语文高一《秋声赋》测试
![苏教版语文高一《秋声赋》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943920f331126edb6f1a10f7.png)
苏教版高一必修四《秋声赋》同步提高题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了“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唐代阎伯理的《黄鹤楼记》,回答2~6题。
黄鹤楼①记阎伯理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讳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宠苁,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何必濑乡九柱②、东阳八咏③,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
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
王室载怀,思仲宣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⑤之芳尘。
乃喟然曰⑥:“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
”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①岳阳楼、黄鹤楼和滕王阁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记》和《滕王阁序》早巳为人们所熟悉,写黄鹤楼的诗有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崔颢的《黄鹤楼》,写黄鹤楼的散文有阎伯理的《黄鹤楼记》。
高一语文必修第四册秋声赋练习
![高一语文必修第四册秋声赋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0ac3e8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6f.png)
高一语文必修第四册秋声赋练习高一语文必修第四册秋声赋练习?一语段阅读阅读课文选段,达成1~4 题。
余曰:“噫嘻悲哉 ! 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暗淡,烟霏云敛 ;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其气栗冽,砭人肌骨 ;其意冷清,山川寥寂。
故其为声也,凄凄凉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郁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因此摧败零散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 ;又兵象也,于行用金。
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伤心;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可以,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何如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 ”1.以下句子中与例句中“而”字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例:草拂之而色变A. 悚但是听之B.丰草绿缛而争茂第1页/共3页分析:选 C。
C 项与例句均为连词,表顺承。
A 项连词,表修饰 ;B 项连词,表并列;D 项连词,表转折。
2.以下词语中,古今意义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 其色暗淡,烟霏云敛B.其意冷清,山川寥寂C.黟然黑者为星星D.凄凄凉切,呼号愤发分析:选 C。
“星星”古义为点点鹤发,今义为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
A 项,“暗淡”古今义均为沉默无光 ;B 项,“寥寂”古今义均为沉寂空阔 ;D 项,“愤发”古今义均为激动。
3.以下选项对文段的阐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文章在文体上属文赋,既有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又体现出开朗流动的散体偏向。
B.文章既承继了写秋季肃杀冷清的传统,又衬托出人事忧劳愈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C.文章对秋状的描述,是为了衬托秋声“凄凄凉切,呼号愤发”。
《秋声赋》练习题
![《秋声赋》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d1d5fb5360cba1aa811dac9.png)
秋声赋课内巩固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飒.()铮铮.()针砭.()寂寥.()悚.然()戕.贼()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山原旷其.盈视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B.木遭之而.叶脱酌贪泉而.觉爽C.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D.盖夫秋之.为状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6题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
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夷,戮也,。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黝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3.请在横线补上空缺的句子。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盖夫秋之为状.也情状 B.烟霏云散.消散C.丰草绿缛而争茂.繁茂 C.物即老而悲伤..伤心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秋声也。
胡为乎来哉?(2)其所以催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课外提升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6.诗中哪些句子寓情于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慨?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7—8题。
玉楼春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秋声赋练习题
![秋声赋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152725b3c1ec5da50e27060.png)
《秋声赋》知识点通假字1.忽奔腾而砰湃(“砰湃”通“澎湃”,波涛汹涌的样子。
2.有动于中(“中”通“衷”,内心)。
古今异义1.如赴敌之兵(兵古:军队今:士兵)2.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天古:自然今:天)3.金铁皆鸣(金铁古:兵器今:金属名)4.其色惨淡(惨淡古:黯然无色今:多形容“萧条”和“费心苦力”)5.有动于中(中古:内心今:方位名词)6.黟然黑者为星星(星星古:点点白发今:比喻细小的、分散的点儿或别的东西)7. 物过盛而当杀(杀古:衰败今:结束人或动物的生命)8.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清明..古义:清朗明秀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政治)有法度,有条理)一词多义1.既物既老而悲伤(已经,……以后)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既克,公问其故(已经,……以后)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全,都)2.金金铁皆鸣(金属,引申为武器)于行用金(五行之一)请献十金(汉以后银一两为一金)3.及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到达)其贤不及孔子(比得上)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涉及,牵连)怀王悔,追张仪,不及(赶上,追上)词类活用1.欧阳子方夜读书(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 砭人肌骨(砭,名词作动词,刺)3.春生秋实(实,名词作动词,结果实)(春、秋,名词作状语,在春天,在秋天)4.四无人声(四,数词作名词,四处)5.如波涛夜惊(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6.百事感其心(感,使动,使....感慨)7. 万物劳其形(劳,使动,使....劳累)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修饰。
悚然而.听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2) 连词,表承接。
木遭之而.叶脱/物过盛而.当杀(3) 连词,表并列。
忽奔腾而砰湃2.者(1) 代词,“有……者”为固定结构。
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有……的东西”) (2) 代词,“所以……者”为固定结构。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 “……的原因”) (3) 代词。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的面容)3.之(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秋声赋2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秋声赋2 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2e81a9e284ac850ad02426b.png)
课时18 秋声赋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缅.怀腼.腆沉湎.偭.规越矩B.蠕.动濡.湿糯.米孺.子可教C.拮据.倨.傲锯.齿龙蟠虎踞.D.麋.鹿羁縻.糜.烂望风披靡.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痼疾黯淡掂量标新立意B.乖戾矫情讫今恪尽职守C.遐想更迭熔化蝇营狗苟D.首饰臆测谄媚相辅相承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广大农民还不富裕,经不起任何假冒伪劣商品的侵害,但如果假冒伪劣商品还着农村市场,还在侵害着农民的利益,那么,农民脱贫致富就不可能很好地实现。
②1995年2月6日,在距地面395公里的空间轨道上,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实现美俄两国航天飞行器械的历史性。
在此期间两者相靠距离最近达11.3米。
③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九转十八盘,山雨雾中悬。
A.充斥汇合蔓延B.充溢会合曼延C.充溢汇合蔓延D.充斥会合曼延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005—2006赛季速度滑冰世界全能锦标赛亚洲区资格赛于12月3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冰上基地速滑馆鸣金收兵....,中国选手王霏获得女子全能冠军。
B.王医生医术高明,能够准确诊断出病人的病情,头痛医头....,往往手到病除,....、脚痛医脚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一致称赞。
C.雅典奥运会上一飞冲天....后,刘翔作为中国竞技体育划时代的人物自然受到了媒体全方位的关注,但一直忍受这种置于放大镜下的生活,他能不烦吗?D.闻过则喜,虚心接受批评,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种胸怀,实乃君子虚怀若谷....的体现,必然赢得批判者的敬重,旁观者的肯首。
5.《秋声赋》的作者,字,号,(朝代)文学家。
二、语段精读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秋声赋1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秋声赋1 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fc358c104a1b0717fd5dd6b.png)
18 秋声赋一、基础知识1. 填空。
(1)欧阳修,字永叔,号___________,晚年号___________,北宋著名文学家、________ 家,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他很注意提拔奖掖后进,“三苏”(即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曾巩皆出其门下,是“_____________”中的重要作家。
其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非凡,具有平实自然、婉转流畅的艺术风格。
著有《______________》并编写了两部史书:《__________》(与宋祁合著)、《新五代史》。
(2)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
以四字、六字的句子相间成文,故世称“__________”。
在发展过程中骈文形成了自己的文体特色:一是四六对偶,二是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四是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鏦鏦..铮.铮.( ) (2)砭.人肌骨( )(3)丰草绿缛.( ) (4)渥.然丹者为槁木( )(5)黟.然黑者( ) (6)念谁为之戕.贼(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衔枚.疾走( )(2)乃其一气之余烈( )(3)有动于中.( )(4)欲与草木而争荣.( )(5)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4.选出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1)A.山原旷其.盈视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B.木遭之而.叶脱酌贪泉而.觉爽C.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D.盖夫秋之.为状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A.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牡丹之爱,宜.乎众矣C.百忧感.其心感.时花溅泪D.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劝君莫惜.金缕衣( )二、语段精读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⑴~⑷题。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贬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必修第四册秋声赋练习高一语文必修第四册秋声赋练习?
一语段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题。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
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草拂之而色变
A.悚然而听之
B.丰草绿缛而争茂
C.物过盛而当杀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解析:选C。
C项与例句均为连词,表顺承。
A项连词,表修饰;B项连词,表并列;D项连词,表转折。
2.下列词语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B.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C.黟然黑者为星星
D.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解析:选C。
“星星”古义为点点白发,今义为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
A项,“惨淡”古今义均为默然无光;B项,“寂寥”古今义均为寂静空旷;D项,“愤发”古今义均为激昂。
3.下列选项对文段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在文体上属文赋,既有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
B.文章既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又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C.文章对秋状的描绘,是为了烘托秋声“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D.作者采用了排比对偶对比双关等多种修辞手法,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万物的摧残。
解析:选D。
文中没有使用双关的修辞手法。
“商,伤也”不属双关,这里是由字的声音来进行引申解释。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那使花草树木摧败零落的本领,不过是秋气所具有的一点点余威罢了。
(2)必然会使那些红润青春的面容变成干枯的木头一般,乌黑的头发化为点点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