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工商管理MBA《审计学》第5章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
![工商管理MBA《审计学》第5章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8532c8f16c85ec3a86c2c505.png)
二、审计具体目标
确定审计目标的步骤
二、审计具体目标
1、财务报表审计的业务循环
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将财务报表按照一定的标准划 分为若干小的组成部分,以便能更好的利用内控并进行审计人员的进 一步分工,提高审计的效率、效果。注册会计师把紧密联系的交易种 类和相对应的账户余额归类到同一个组成部分中,此方法成为循环法 (Cycle Approach)。
确的会计期间
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 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
当的账户
适当分类恰当的账户
【例5—1】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记录本月 收入3 000万元,即意味着该公司管理层认定:
本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是真实的; 本月实现的所有主营业务收入都已记入主营业
务收入账户,没有遗漏; 记录的金额1000万元是正确的; 记录的时间是恰当的;记录的账户也是恰当的。
认定
目标
1.发生: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 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高估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 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和事项均已记录
低估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 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
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反映的
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的区别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 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
审计总目标的演变(三个阶段) ➢ 详细审计阶段:查错防弊(英式审计)。 ➢ 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重点关注资产负债表项目余额真实
性和可靠性,审查企业财务状况,为银行贷款服务。查错 防弊退居其次。 ➢ 财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发表 意见。同时,查错防弊成为次要目标。向管理领域深入和 发展。
第5章 审计工作底稿
![第5章 审计工作底稿](https://img.taocdn.com/s3/m/612ee701763231126edb11ec.png)
索引号及编号
通常,审计工作底稿需要注明索引号(审计工作底稿分 类的编号)及顺序编号,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之间需要保持清 晰的勾稽关系。 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可以按照所记录的审计工作的内 容层次进行编号:例如,固定资产汇总表的编号为C1,按 类别列示的固定资产明细表的编号为C1-1,房屋建筑物的 编号为C1-1-1、机器设备的编号为C1-1-2、运输工具的编号 为C1-1-3及其他设备的编号为C1-1-4。各表相互引用时,需 要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交叉注明索引号。 W/P: working paper B/S:Balance Sheet (accounting)
5.2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与形式
5.2.1审计工作底稿的主要内容 5.2.2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格式 5.2.3审计标识及工作底稿索引号
5.2.1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包括:p72 总体审计策略、 具体审计计划、 分析表、 问题备忘录、 重大事项概要、 询证函回函、 管理层声明书、 核对表、 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包括电子邮件), 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摘要或复印件等 审计工作底稿通常不包括: 已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草稿或财务报表的草稿、不全 面或初步思考的记录、存在印刷错误或其他错误而作废 的文本,以及重复的文件记录等。
6.在编制重大事项概要时,下列内容中属于重大事项的有( )。 A.重大关联方交易 B.异常或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 C.导致A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 D.导致A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 【答案】ABCD【解析】
(三)审计结论 注册会计师恰当地记录审计结论非常重要,注册会计师需要根 据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及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结论,并以此作为对 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四)审计标识及其说明 审计工作底稿中可使用各种审计标识,但应说明其含义,并保 持前后一致。 (五)索引号及编号 通常,审计工作底稿需要注明索引号及顺序编号,相关审计工作 底稿之间需要保持清晰的勾稽关系。
(朱锦余)审计学(第四版)章后习题参考答案:第5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习题+案例
![(朱锦余)审计学(第四版)章后习题参考答案:第5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习题+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0888ed5f7ec4afe04a1dfe3.png)
第5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习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审计目标?审计目标体系包括哪些层次?【答】(1)定义:审计目标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2)审计目标体系通常由两个层次的目标构成:一是审计总体目标;二是审计具体目标。
二者相互依存,联系紧密。
审计的总体目标决定着审计的整个过程,审计过程中所进行的所有工作都应该是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而设计的;审计的具体目标则是对总体目标的分解,它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审计过程中的具体审计测试。
2.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答】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1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
3.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包括哪些类别?【答】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通常运用三类管理层认定,即分别对各类交易和事项、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运用的管理层认定。
1.对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1)发生:即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即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即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即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即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2.对期末账户余额运用的认定(1)存在:即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且与被审计单位相关。
(2)权利和义务:即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2(3)完整性:即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列报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3.对列报与披露运用的认定(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即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即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即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易于理解。
《审计》第五章 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审计》第五章 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4a66d4b0b1c59eef8c7b4b1.png)
第二节 管理层、治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 财务报表的责任
一、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 其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 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 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 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 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第一节 审计目的与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
几个概念 1.注册会计师 2.财务报表 3.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4.错报 5.合理保证 6.审计准则 7.审计意见 8.管理层和治理层
第二节 管理层、治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 财务报表的责任
一、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三、管理层、治理层责任和注册会计师
责任的关系
第二节 管理层、治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 财务报表的责任
一、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治理层的责任包括监督财务报告过程。
财务报表是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在治理层的监督 下编制的。审计准则不对管理层或治理层设定责 任,也不超越法律法规对管理层或治理层责任作 出的规定。
(2)治理层的监督包括考虑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或对 财务报告过程施加其他不当影响的可能性,例如,管理 层为了影响分析师对被审计单位业绩和盈利能力的看法 而操纵利润。
1. 发现错误和舞弊的责任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CPA对舞弊的责任在于:
(1)在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 有责任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 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第五 章审计计划
![第五 章审计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5fe2ead336c1eb91b375d78.png)
(二) 总体审计策略中包括的内容
1. 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包括向高风险领域分派有适 当经验的项目组成员,就复杂的问题利用专家工作等。
2. 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包括安排到重要存货存 放地观察存货盘点的项目组成员的数量、对其他注册会计师工 作的复核范围、对高风险领域安排的审计时间预算等。
70
固定资产 7 000
70
42
总计
14 000
140
140
统一按1%的比率
2021/8/8
35
审计重要性
对于错报性质的考虑
涉及舞弊或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
计划审计工作并非审计业务的一个孤立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的、不 断修正的过程。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过程中对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 计计划作出必要的更新和修改。
审计过程可以分为不同阶段,通常前一阶段的工作结果会对后一阶 段的工作计划产生影响,而后一阶段的工作过程中又可能发现需要对已 制定的相关计划进行相应的更新和修改。通常,这些更新和修改涉及比 较重要的事项。对重要性水平的修改,对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更新和修改等。一旦计划被更 新和修改,审计工作也就应当进行相应修正。
3. 审计方向
总体审计策略的制定应当包括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 因素,以确定项目组工作方向,包括确定适当的重要性水 平,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初步 识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账户余额,评价是否需要针对内部 控制的有效性获取审计证据,识别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 、财务报告要求及其他相关方面最近发生的重大变化等。
CPA 不能通过不合理的调高重要性水平,降低审计风险
第五章 审计目标测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 审计目标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5a94632af90242a895e5a6.png)
第五章审计目标一、单项选择题1、在注册会计师对下列各项目分别提出的具体目标中,属于完整性目标的是()。
A.有价证券的金额是否予以适当列示B.检查已经发生的销售是否登记入账C.购货引起的借贷双方会计科目是否在同期入账D.登记入账的销售是否真实发生2、以下关于职业怀疑态度表述,错误的是()。
A.职业怀疑态度要求,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不一致,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要假设管理层是不诚信的,要依据审计证据“说话”C.职业怀疑态度要求,注册会计师不应将审计中发现的舞弊视为孤立发生的事项D.职业怀疑态度要求,注册会计师不能仅凭管理层声明代替应当获取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3、注册会计师在对W公司进行审计时,发现W公司有一笔赊销给甲公司的业务没有记录,则其主要违反财务报表中应收账款的相关认定是()。
A.发生B.存在C.完整性D.计价和分摊4、注册会计师在检查固定资产实物时,对一台大型锻造设备产生了怀疑,于是对其历史成本进行追查,下列管理层认定中,主要是为了证实()。
A.存在B.完整性C.准确性D.计价和分摊5、注册会计师在存货的审计过程中,由被审计单位分类和可理解性认定不能推出的审计目标是()。
A.存货主要种类和计价基础已揭示B.存货的抵押或转让已揭示C.存货项目的总计数与总账一致D.存货已恰当的分为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几类6、被审计单位当年建造完工厂房已投入使用并办理了固定资产竣工决算手续,但注册会计师发现在建造厂房的“工程成本”中有多笔管理部门的职工福利开支费,显然,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报表项目不正确的“认定”是()。
A.存在B.完整性C.计价和分摊D.分类和可理解性7、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属于被审计单位的责任。
具体到生产所需的贵重原材料来说,被审计单位应采取包括上锁、贴封条、昼夜看管、远红外监控等在内的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直接有助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实现其对于原材料项目的认定是()。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b2d4f57bd64783e08122b08.png)
《审计学》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审计学》是财会及相关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学习的任务与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审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知识及基本审计程序,理解现代审计理论及规则的发展演变过程。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习,能够运用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按照科学的审计程序,对一些具体审计案例进行分析,并熟悉与通晓国际通行的审计惯例。
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与分工本课程最好是在第五学期开设,先修课程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
2、教学及考核方式(1)课前应预习,课后复习,并经常看些关于审计实务方面的信息。
(2)在教学中以全面、系统地阐述审计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对审计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培养,以符合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3)《审计学》是一门较高层次的课程,学习本课程必须具有较扎实的会计学原理等各类专业会计和财务管理、经济法等基础知识,否则,会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所以学习本课程,应按照专业计划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使学习效果得到保证。
(4)本课程是一门业务技术性比较强的课程。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必须弄懂弄通教材以外,还必须抓紧抓好作业练习和案例分析这一环节,以便巩固所学内容,掌握从事审计工作的本领。
(5)考核方式为书面闭卷考试,其中:期末占70%,平时作业占20%,课堂纪律占10%。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重点与难点: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定义,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的对象和目的,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工作任务。
预计课时:4课时第一节审计的概念第二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第四节审计的职能、作用与任务(四)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介绍。
(五)本章知识点:审计的目的,特别是审计的一般目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关系。
第二章审计的分类与方法重点和难点: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分类和其他分类,掌握审计方法的涵义,熟练掌握审计的技术方法,了解审计方法的意义及选用要求。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b5dccd3ad02de80d4d8409f.png)
涉及审计文档
审计准 备阶段
1.审前会议 2.审前资料收集 3.编制和发送审计通知书
与审计有关的资料; 审前调查文档; 审计通知书
审计实 施阶段
审计终 结阶段 后续审 计阶段
被审计项目相关资料; 1.深入了解被审计项目情况; 内部控制制度;
2.描述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估相关底稿;
3.测试并评价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问卷调查表;
二、 内部审计计划的层次
(一) 年度审计计划 ❖内部审计机构在编制年度审计计划前, 应当重点调查了解下列情况, 以评 价具体审计项目的风险: ❖ (1) 组织的战略目标、年度目标及业务活动重点; ❖ (2) 对相关业务活动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法规、政策、计划和合同; ❖ (3) 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风险管理水平; ❖ (4) 相关业务活动的复杂程度及其近期变化; ❖ (5) 相关人员的能力及其岗位的近期变动; ❖ (6)其他与项目有关的重要情况。
内部审计资源的最有效和最高效的配置。
❖
任何组织都将面临各种各样可能带来不利或有利影响的不确定
性和风险。 风险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进行管理,包括接受、 避免、 转
嫁或者控制。 内部控制就是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所导致潜在不利影
响的通常方法。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计划应当基于对各种可能影响组
织的风险的评估予以设计。最根本的关键审计目标就是向管理层提供
❖ 目前来看,世界上更多的管理成熟度较高的集团公司开始采用以风险 评估为主要方法的风险导向审计计划, 以完善传统审计计划的编制
❖ 风险导向审计计划的编制前提是企业已经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 并适时按照监管方的要求及企业自身管理的需求出具风险管理评估报 告。
二、 内部审计计划的层次
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答案解析)
![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137b36b9f3f90f76c61bf3.png)
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审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往往要求被审计单位提出(),以明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及其注册会计师的关系。
A.管理当局保证书B.管理建议书C.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沟通函D.管理当局声明书【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D2.下列认定中,与利润表组成要素无关的是()。
A.“存在或发生”认定B.“权利和义务”认定C.“估价或分摊”认定D.“表达与披露”认定【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权利是指对资产所拥有的权利,义务是对负债具有必须偿还的义务。
所以“权利和义务”认定只与资产负债表的要素有关,与利润表的要素无关。
3.甲公司将2002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列入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则其2001年会计报表存在错误的认定是()。
A.总体合理性B.估价或分摊C.存在或发生D.完整性【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2001年度该项主营业务收入并未发生。
4.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将不属于本期的销售列入了本期利润表的收入项目,则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违反的“认定”是()。
A.存在或发生B.完整性C.估价或分摊D.表达与披露【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被审计单位如果将不应列入的项目或交易挤入会计报表,则违反“存在或发生”认定。
5.根据独立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是按照()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并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
A.企业会计准则B.注册会计师法C.独立审计准则D.质量控制基本准则【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C6.注册会计师在实施监盘程序时,发现被审计单位购进商品一批,但却没有在账面上反映。
这是违反了()认定。
A.存在或发生B.完整性C.估价或分摊D.表达与披露【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交易已发生,但没有在账面上记录,说明记录“不完整”。
7.下列各项中,()是为了实现注册会计师一般审计目标中的分类目标。
A.把主管和董事的欠款与客户的欠款分开B.累计折旧的账户余额看来是合理的C.有价证券是否按取得时实际成本入账D.所有的销售是否均已发生【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此处是要求选出分类目标对应的选项。
CPA考试《审计》重要知识点归纳笔记[2]
![CPA考试《审计》重要知识点归纳笔记[2]](https://img.taocdn.com/s3/m/21759bd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7f.png)
第五章审计⽬标与审计范围重要知识点:1、我国独⽴审计的总⽬标(P91)根据我国独⽴审计准则,独⽴审计的总⽬标是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
2、审计具体⽬标(P91)审计具体⽬标是审计总⽬标的进⼀步具体化,它包括⼀般审计⽬标和项⽬审计⽬标。
⼀般审计⽬标是进⾏所有项⽬审计均必须达到的⽬标;项⽬审计⽬标则是按每个项⽬分别确定的⽬标。
具体审计⽬标的确定,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按照独⽴审计准则的要求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根据项⽬的实际情况确定应收集的证据。
⼀般地说,审计具体⽬标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的认定和审计总⽬标来确定。
3、被审计单位管理*对会计报表的认定(P92)1.存在或发⽣有关“存在或发⽣”的认定是指: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是否存在,利润表所列的各项收⼊和费⽤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实发⽣。
“存在或发⽣”认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是否把那些不应包括的项⽬(如不存在的项⽬或不曾发⽣的交易结果)挤⼊了会计报表。
它主要与会计报表组成要素的⾼估(也称“夸⼤错误”)有关。
[稍有变化]2.完整性有关“完整性认定”是指:在会计报表中应该列⽰的所有交易和项⽬是否都列⼊了。
“完整性”的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是否把应包括的项⽬给遗漏或省略了,也不涉及所报告的⾦额是否正确。
可见,“完整性”认定与“存在与发⽣”认定正好相反,它主要与会计报表的组成要素的低估(也称“缩⼩错误”)有关。
[稍有变化]3.权利和义务有关“权利和义务”认定是指,在某⼀特定⽇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公司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公司的义务。
应当指出的是,前⼆项认定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利润表”为宜]的组成要素都有关,⽽这⾥的“权利和义务”认定却只与资产负债表的组成要素有关。
4.估价或分摊有关“估价或分摊”认定是指: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和费⽤等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额列⼊会计报表中。
总之,“估价或分摊”认定包括三个⽅⾯的内容:(1)总值估价;(2)净值估价;(3)计算精确性。
《审计学基础》第二阶段导学重点
![《审计学基础》第二阶段导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095f213a76e58fafab0037f.png)
《审计学基础》第二阶段导学重点第二阶段主要学习课程的第四到六章,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计划和审计证据,全面勾勒了审计活动中所要进行各项活动。
明确审计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计划并在这两者基础上搜集审计证据,为后面进一步实施审计程序打下基础。
第四章审计目标一、导学大纲:1、审计目标2 注册会计师责任3认定4 具体审计目标5 审计过程二、导学重难点1、审计目标是指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审计组织和人员通过审计工作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结果,它包括审计总目标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两个层次。
即:一、审计总目标: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所要最终达到的境地。
二、审计的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一般根据审计总目标的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来确定。
总体目标:《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具体审计目标见4)2 注册会计师责任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有利于提高财务报表可信赖程度。
为履行这一职责,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
3认定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认定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的重认定。
认定分为两个层次:○1.财务报表层次,○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层次。
根据具体审计目标确定管理层的认定是否恰当。
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层次的认定共有5种:○1存在与发生;○2完整性;○3权利与义务;○4计价与分摊;○5表达和披露。
审计学第5章
![审计学第5章](https://img.taocdn.com/s3/m/2ed3f9be2b160b4e777fcf85.png)
⑶ 注册会计师对列报运用的认定 ①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
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②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
露均已包括; ③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
〔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 风险;
〔5〕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6〕被审计单位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内部 控制。
2、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目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评价
重大错报风险。 应当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包括:
⑴ 询问。询问的对象包括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和内部其他对财务报告负有责任的相关人员, 以获取对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有用的信息。
第5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
在本章中,你将学到—— 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审计范围〔重点〕 2、管理层认定〔重点〕 3、总体审计程序〔难点〕 4、具体审计程序〔重点、难点〕 5、审计业务约定书
本章内容涉及到以下准那么: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那么第1111号——审计业务约 定书?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那么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 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那么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 计中对舞弊的考虑?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那么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 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那么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 沟通?
经济实质。
5.1.2 管理层认定
1、认定的涵义:
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 确实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认定与审计目标的关系:注册会计师的根本 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 认定是否恰当。
审计学_中央财经大学_5 第5章认定与审计目标_(5.3.2) 5.4职业怀疑PPT
![审计学_中央财经大学_5 第5章认定与审计目标_(5.3.2) 5.4职业怀疑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6351b550e2524de5187ee8.png)
5.4职业怀疑主讲老师:王淑芳职业怀疑的含义对职业怀疑的理解职业怀疑要求警觉的事项保持职业怀疑可以降低的风险从紫鑫药业审计失败案例看职业怀疑在审计中的运用案例1.紫鑫药业案例简介2.2010年、2011年将净利润和股价大幅增长2010年净利润同比大增 184%;2011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25%,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5.48%。
其股价也因此一路飙升,2010年下半年开始一年多时间暴涨了360%。
职业怀疑的含义•职业怀疑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一种态度,包括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表明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以及对审计证据进行审慎评价。
•首先,职业怀疑是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始终保持的一种职业态度。
具体来说,是审计人员对已有的结论、证据和证据来源等,在没有形成内心确认前表现出的一种暂不信任和悬置判断的态度。
对职业怀疑的理解•其次,职业怀疑的对象是已经存在的证据、结论等。
这些怀疑的对象必须是已有的,而非凭空想象的。
对证据和证据的怀疑应该是对其来源、准确性、相关性、可靠性等的关注,对结论的怀疑更多表现为对论证逻辑合理性的怀疑。
•再次,职业怀疑应有合理的边界。
职业怀疑不是无止境的怀疑。
审计人员所应有的职业怀疑应当是能够说出理由、经得起理性论证的怀疑,而不是无缘故的吹毛求疵。
保持职业怀疑的基本要求•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认识到可能存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
从紫鑫药业审计失败案例看职业怀疑在审计中的运用2009~2011年上半年紫鑫药业的各项指标对比主要指标2009年2010年金额同比增长营业收入256 287 604.81 642 417 445.93 150.66%利润总额金额69 989 463.98 174 682 649.53 149.58%净利润同比增长61 078 754.08 173 173 606.20 183.5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12 807 145.81 -215 418 190.86 -1782.02%从紫鑫药业审计失败案例看职业怀疑在审计中的运用2009年紫鑫药业的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的情况客户名称营业收入占本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北京普仁鸿医药销售有限公司15 013 753.8 5.86%广州中山医医药有限公司 3 488 062.05 1.36%河北省唐山药材采购供应站 3 028 578.68 1.18%2 957 800.15 1.15%北京金象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地安门分公司浙江大生医药有限公司 2 351 299.15 0.92%合计 10.47%从紫鑫药业审计失败案例看职业怀疑在审计中的运用2010年紫鑫药业的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的情况客户名称营业收入占本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四川平大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70 685 740.81 11%亳州千草药业饮品厂68 906 024 10.73%吉林正德药业有限公司61 130 030.6 9.52%通化立发人参贸易有限公司16 028 761.06 2.49%通化文博人参贸易有限公司15 829 646.02 2.46%合计232 580 302.39 36.2%从紫鑫药业审计失败案例看职业怀疑在审计中的运用1、据上海证券报记者调查,第一大客户——四川平大生物已是紫鑫药业影子公司◆作为第一大客户的四川平大生物在2010年共采购了7068.58万元产品,其采购能力与经营情况严重不匹配。
第5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5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2149ea3fa6c30c2259019e91.png)
⑷截止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⑸分类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12
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
2.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⑴存在
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⑵权利和义务
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 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本阶段主要工作有:
P106 (1)-(6)
43
18
【例题】
答案:B 解析:A属于存在或发生认定;C属于交 易和事项完整性认定;D属于估价或分摊 认定。
19
【例题】
3、被审计单位当年购入设备一台,会计部门在入账时,
漏记了该设备的运费。则被审计单位违反的“认定”是
( )。
A.存在
B.完整性
C.计价和分摊 D.分类
答案:C 解析:固定资产在确定入账价值时,漏记了运费,表明 该资产的总值估价不正确,不符合计价和分摊认定。
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存在区别。
24
二、具体审计目标
⑷截止
由截止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接近于 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⑸分类
由分类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被审计 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25
二、具体审计目标
2.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⑴存在
由存在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是对报表的每个账户余额单独进行审计。 此法下对审计工作的“分块” 通常使工作
效率低下,因为该法将紧密联系的相关账户 (如存货和产品销售成本)人为分割开,从 而会造成整个审计工作的脱节和重复。
第5章 审计目标
![第5章 审计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be25582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59.png)
一、判断题(×)1、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可以减轻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2、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只是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与披露作出的明确的表达。
(√)3、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在会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明示性的,有些则是暗示性的。
(×)4、发生认定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漏记交易(低估)。
(×)5、完整性认定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管理层把那些不曾发生的项目记入财务报表,它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低估有关。
(√)6、若已入账的销售交易是对正确发出商品的记录,但金额计算错误,则属于准确性认定错误。
(×)7、分类目标是由管理层关于计价与分摊认定推导得出。
(√)8、截止目标是确定交易是否已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
(×)9、完整性认定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多记交易(高估)。
(√)10、计划审计工作不是审计业务的一个孤立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二、单项选择题1、作为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B )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A、合法性B、公允性C、一贯性D、认定2、注册会计师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 B )。
A、对经其审计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B、按照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C、对其出具的管理建议书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D、对其审计助理人员的工作负责3、所谓( A )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与披露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A、认定B、管理层责任C、治理层责任D、审计目标4、( A )目标是确定财务报表各项目所列金额或账户余额是否真实的,没有虚报。
它是由管理层关于存在或发生认定推导得出。
A、发生B、完整性C、所有权D、准确性5、如果不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明细表中却列入了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属于( A )认定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二)各循环之间的关系
•货币资金
•销售与收款循环
•筹资与投资循环
•购货与付款循环
•生产循环
PPT文档演模板
•你觉得两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第二节 与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相关的 •审计目标
• 审计具体目标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有关。 一、管理当局对财务报表的认定 • 认定:陈述或声明,包括明示性和暗示性的。例如:
PPT文档演模板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1.存在
• 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2.完整性
• 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3. 权利和义务
• 记录的各项资产确属企业的权利,由被审计单位拥有 和控制;记录的负债确属被审计单位应履行的义务。 4.计价或分摊
•净
•净
利
利
润
润
PPT文档演模板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第三节 审计过程
• 审计过程是指审计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审计人员 所采取的系统性工作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工作: (一)接收业务委托
• 了解可审计性,决定是否接收委托,商定业务条款,签订 业务约定书。 (二)计划审计工作
• 主要包括:进行初步的业务活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制 定具体的审计计划等。 (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
PPT文档演模板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二、具体审计目标 • 简而言之,具体目标就是对三类认定是否正 确进行再认定。 (一)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二)与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三)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
• 课堂例题
PPT文档演模板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PPT文档演模板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审计前初步了解,决定是否承接业务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对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风险评估
•风险应对
•预期内控有效 •控制测试 •(证实预期)
•满意
•有限的实质性测试
•Slide 23
PPT文档演模板
•不满意
•报表的总体复核 •审计报告
•预期内控无效
1、明确审计业务的性质和范围 2、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 (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组织结构; • (2)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 • (3)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 • (4)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组织; • (5)其他相关事项。
3、事务所评价自身专业胜任能力
• (1)执行审计的能力; • (2)能否保持独立性; • (3)保持应有关注的能力。
PPT文档演模板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会计流程:三个环节
•平时处理交易 •期末结转余额
•列报在报表上
PPT文档演模板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应收账款
•期初余额 $ 96 •销售 •$660
•$590
•其他交 易
•收款
•$ 26 •销售退回与折让
•结转期末余额 $105
•$ 35 •冲销坏账
•列报
•营业收入
避免地存在着某些重大错报可能仍然未被发现的风 险。 8.管理层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协助。 9.CPA不受限制地接触任何与审计有关的记录、文件和所需要的其他信息。 10.管理层对其做出的与审计有关的声明予以书面确认。 11.注册会计师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12.审计收费,包括收费的计算基础和收费安排。 13.违约责任。 14.解决争议的方法。 15.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的签字盖章,以及双方加盖的公章。
•向管理层和治理层报告
•进一步的 审计程序
•充分的实质性测试
•向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The risk-based auditing
•Pre-plan the audit •Understand entity and its environment •Assess risk of material misstatement
业财务状况,为银行贷款服务。查错防弊退居其次。 ➢1940-1980s,审计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发表意见。
同时,查错防弊成为次要目标。 ➢1980s后,随着一系列的财务舞弊,审计目标又在确定财
务报表的公允性的同时,逐渐重视检查舞弊。
PPT文档演模板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 二、影响审计目标的因素
• 由于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是一种判断,可 能无法充分识别所有的重大错报风险,并且由于内部控 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因此,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 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
• 通常在预期控制是有效的,或者仅仅实施实质性测试不 能提供充分适当的证据时,控制测试才是必要的。
PPT文档演模板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特殊考虑
4、商定审计收费 5、明确被审计单位应协助的工作
PPT文档演模板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三、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 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2.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3.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4.审计范围,包括指明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遵守的审计准则 5.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包括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 6、审计报告格式和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形式。 7.由于测试的性质和审计的其他固有限制,以及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不可
•Overall response to risk
•Risk assessment
•Expect effective controls
•Expect ineffective controls
•Tests of controls •(to confirm expectation)
•Satisfactory
•国家法 律
• 社会需求 • 期望差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目标
•法庭判决 •习惯法国家
•会计师职业团体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三、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根据《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 计的目标一般原则》,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 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 审计意见:
• 截止,即检查交易是否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有无提 前或推迟,打擦边球。
例1,某上市公司,2006年收入提前确认,2005年费 用推迟确认,达到增发股票要求(6%)。
•净 资 产 收 益 率
PPT文档演模板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例2:某上市公司2007年成本提前,2006年收入推迟, 防止三年亏损被停牌。
PPT文档演模板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五)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 主要包括:
1. 审计期初余额、期后事项、或有事项等 2. 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 3. 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披露 4. 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5. 复核财务报表 6. 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7. 评价所有证据,形成审计意见 8. 编制审计报告
• 循环审计法按照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循环组织财务 报表的审计,与按业务循环进行的内部控制测试 直接联系。业务循环是指处理某一类经济业务的 工作程序和先后顺序。
• 你觉得两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
• 审计实务通常把企业的业务循环分为销售与收款 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 循环(见下页图)。
(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 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合法性);
(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 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公允 性)。
PPT文档演模板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四、财务报表审计的业务循环
(一)循环审计法与项目审计法
• 项目审计法按照财务报表的项目来组织财务报表 的审计,它与被审计单位账户设置体系及会计报 表格式相吻合。
• 风险评估程序包括:(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 施的程序;(2)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PPT文档演模板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四)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 控制测试:为评价控制设计是否合理和控制是否得到执 行而实施的测试程序。(间接证据)
• 实质性测试:是为了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而实施的 测试程序,包括对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和 实质性分析程序。(直接证据)
•Report to management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第四节 审计业务约定书
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和作用
(一)定义 •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
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 及报告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 业务约定书具有经济合同的性质,一经签字就具有法定约束力。 (二)作用
•Restricted substantive tests
•Slide 24
PPT文档演模板
•Unsatisfactory
•Further •Report to management audit
procedures
•Full substantive tests
•Overall review of F/S •Auditor’s report
第5章审计目标和过程
•列 报
报表出错的原因
• 从上图分析,报表出错,可能是:
• 平时交易处理出错, • 也可能是由于期末余额出错, • 还有可能前两者都没有错,而是编制报表(列报)出了错。
• 具体到每一个环节,又有如下具体认定出了错,结果就 导致该环节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