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伤椎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36例

合集下载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34例围术期护理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34例围术期护理

脊液漏 , 应抬高床尾 1 。 0 。搬动时采取平 轴滚动原则 , 5 一3 。 保
持颈 、 、 胸 腰椎 在同一轴 线上 。保持床铺 清洁 , 预防切 口感染。 3 2 2 体位 护理 术后 去枕平 卧 6h 然后 以平 卧位 与侧 卧 .. , 位互相交 替 , 开始时 可 由家属或 医生 、 士协助 , 渐 自行 翻 护 逐
度 固定棒 , 通过上位螺钉 的皮肤切 口, 固定棒插 入至椎 旁肌 将
深层 , 逐一穿插 至下位螺钉 , 安装螺钉尾 端锁定 结构 , 锁紧 , 延
长 固定棒 , 复位 压缩 的椎 体 和上下椎 间 隙。用刮 匙 和磨钻 准
备椎板间椎骨床 , 行椎 板间植 骨 。同样 方法 固定 对侧 伤椎 及 上下椎的两侧椎 弓根 。
3 2 术 后 护 理 .
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临床资料 本组 3 , 2 . 4例 男 1例 , 1 ; 女 3例 年龄 2 5 8~ 7
岁, 均 3 平 9岁 。损 伤 节 段 : 4例 , l1 T。 T2 2例 , 1 L 8例 。受 伤
3 2 1 一般护理 . .
2 结 果
导尿管的通畅 , 天进行会 阴擦 洗及膀胱 冲洗 , 时进行夹 管 每 定
练习 , 白天每 2— 3h放尿 1 , 次 夜间每 3—4h放尿 1 , 根 次 并 据饮 水量 、 补液量及患者腹部膨 隆情况给予 调整 , 进膀胱 功 促 能的恢 复 , 鼓励患者 自主排尿 , 减少泌 尿系统感 染。鼓励患者 多进食 富含蛋 白质 、 维生素 、 钙质及纤维 素 的饮食 , 防便秘 , 预 也可 每天进行腹部 的环形按摩 , 以增加肠蠕动 。 3 25 切 口护理 ..

课题研究论文: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要点分析

课题研究论文: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要点分析

83199 临床医学论文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要点分析胸腰椎骨折或骨折脱位占脊柱损伤的首位,伤情严重,治疗比拟复杂。

一般说来,胸椎遭受损伤的时机相对较少。

一那么胸椎尤其是中上部胸椎,生理状态下载荷较小;二那么有胸廓的支撑、保护作用[1]。

因此,临床所见的胸椎骨折,多由严重的直接暴力所致[2]。

本文选取20xx年5月~20xx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的胸腰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5月~20xx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的胸腰骨折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在21~60岁,平均年龄34.7岁。

1.2方法患者均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的胸腰骨折患者,手术入路的选择:胸腰段脊柱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所致截瘫,充分减压,维持脊柱的稳定。

对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胸腰段脊柱损伤的类型、节段、致压物的方向而定。

前路减压,侧前方减压,椎板减压均各有其可取与缺乏之处,难以用一种径路解决各项病变。

从CT、MRI影像的横切面看,脊髓靠近硬脊膜前方。

胸腰段脊柱损伤无论是压缩骨折或脱位,使脊髓受压多数来自椎管的前方,临床治疗应强调前方或侧前方减压。

假设压迫来自脊髓背侧,需做椎板减压。

进行临床护理,护理人员有方案地开展术前术后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

2护理方法2.1心理护理①胸腰椎骨折患者多系青壮年。

患者大多担忧预后、顾虑重重。

医护人员及家属要耐心细致协助其各种生活所需,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面对现实,同时加强自护知识指导,使其尽快恢复一定自理能力。

②以尊重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做好有关疾病的解释工作。

2.2指导功能锻炼①胸腰椎骨折垫枕治疗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提倡早期进行。

一般伤后1~2w即开始,以防软组织粘连及脊柱各关节活动减弱导致肌肉萎缩。

②向患者讲解腰背肌功能锻炼对伤后康复的重要性。

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手术配合摘要目的:介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压缩、骨折、爆裂骨折或椎体滑脱的手术配合。

方法运用手术护士严谨的工作作风,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科技术能力,达到准确有效的配合手术。

结果:36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达到了术前评估的效果,未出现任何意外。

结论: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伤口感染机率,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护理胸、腰椎轻度骨折,滑脱的病人都采取平卧硬板床上保守治疗,对一些不稳定的爆裂型骨折或伴有神经、脊髓损伤的病人一般都采用手术治疗。

近年来,治疗胸、腰椎骨折、滑脱的内固定村材料不断发展更新。

由于椎弓根螺钉器械结构简单,并具有三维空间的可调节性,可使骨折复位,从而使神经通道获得最充分的减压,以利截瘫恢复。

另外,由于其最小的内固定节段,减少手术创伤及保留更多的正常节段,最重要的是固定稳定,患者可早期活动,以利机能恢复,缩短卧床时间,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康复快。

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36例患者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50岁,T12.L1椎体骨折8例,L1椎体骨折12例,L2椎体骨折10例,L4、L5椎体骨折2例,L4椎体滑脱4例。

随访术后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

2手术方法病人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取俯卧位,采用胸或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向两侧剥离脊柱后方椎旁肌群主横突,显露伤椎及最少上下各一椎体,使用定位器定点,植入四枚显影探保针上、下各两支,C-臂X线机准确定位后,植入椎弓根螺钉、椎板切除减压,需植骨的再植骨融合,或放入融合器,手术结束时,放置胶管引流,按常规关闭切口,手术时间一般为120~150min。

3手术配合3.1术前准备3.1.1心理护理由于胸腰椎内固定手术属大手术,费用高,创伤大,患者担心手术预后情况,心理负担重,情绪不稳定。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及体会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及体会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及体会关键词胸腰椎骨折钉棒系统内固定护理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创伤中的一种常见损伤,胸腰椎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疗效可靠而安全的手术方法。

减少了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以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恢复体力。

本文对29例骨折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应用了心理支持,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是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护理措施,并做好出院指导,获满意疗效。

科学合理的护理是胸腰椎骨折复位,患者重新正常生活的有力保证。

临床资料29例患者中,男22例,女7例;年龄17~65岁。

致伤原因:车祸外伤16例,坠落伤9例,其他病理性3例。

所有患者均经ct或等检查诊确。

护理措施心理护理:胸腰椎骨折患者多为意外事故,患者无思想准备,对于外伤后出现的症状和病情有可能截瘫,死亡的压力多出现恐惧、紧张、悲观、抑郁等心理变化,护士针对这些心理变化应加以宽慰,鼓励,注意保守性交谈,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并通过成功病例宣教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排除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工作。

一般护理:①术前准备:术前1天,清洁术野区皮肤、备血,准备好胸带或腹带;术前6小时禁水,12小时禁食;手术前30分钟留置尿管;做好术前三大常规、心、肺、肾功能及胸部x线或ct等检查;术前1天清洁灌肠。

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如有患肢水肿及贫血应予纠正,必要时抽血备血。

③帮助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及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及排痰等方法,以适应手术后病情需要,防止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及肺部并发症,吸烟习惯患者嘱停止吸烟并禁酒。

术后护理:①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及低流量氧气吸入,观察呼吸与spo2;注意观察面色;术后麻醉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麻醉清醒后观察无咳嗽、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

②进食与卧位:术后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恢复慢,消化功能弱,术后8小时后尽量鼓励患者床上活动;麻醉清醒后6小时进流质及半流质饮食;本组病例采用的麻醉方式均为硬膜外麻醉,术后均留置硬膜外镇痛泵,镇痛2天,应注意保持通畅。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wt e il b n rfo e e rl o ytru h ijr e il a dso eme t e il srw rdss m xt n Cii i p dc o egat f r ba b d o g u p dc n h r sg n dc ce o yt f ai . l — h e vt h n y e t p e e i o n
[ sr c]Ob et eT n et aeciia ef a yo e il b n rf o etba bd ho g nu e il a d Ab ta t jci o ivsi t l cl fc c n p dc o e gat fv r rl o ytru h ijr p dce n v g n i e e y
22 9 第1 第 5 0年 月 9 2 1 卷 期
・临床 研 究 ・
经 伤椎椎 弓根椎 体 内植 骨结合短节段 钉棒 系统 内固定治疗 胸腰椎 爆裂性 骨折 的临床研究
何 小 智 张 毅 秦 安 何 瑞敏 徐 柳 兴
福建 省建 瓯 市 立 医院 外三 科 , 建建 瓯 福
330 5 10
பைடு நூலகம்
【 要】目的 探 讨 经伤 椎椎 弓根 椎体 内植骨 结 合 短 节段 钉 棒 系统 内固定 治 疗胸 腰 椎 爆 裂性 骨折 的 临床 疗 效 。 方法 摘 选 取本 院 2 0 0 9年 1 0月~ 0 1年 4月 收 治的 胸 腰椎 爆 裂性 骨 折 患 者 3 21 4例 , 用经 伤 椎 椎 弓根椎 体 内植 骨结 合短 节 采 段 钉棒 系 统 内 固定 治疗 ,比较 患者治 疗前 后 的 临 床指 标并 进行 F a k1 rn e 分级 评 定 。 结 果 患 者 手术 时 间为 ( 2 .± 176 1 .) n 术 中 出血 量 为 (5 ._ 0 .)mL 术 后 2 48 mi , 4 79 1 34 + , 4h伤 口引 流量 为 ( 6 ._ 72 2 43 4 .)mL, + 骨折 愈 合 时 间 为 ( 5 ± .) 1 . 36 0 周 。 访 1年 后 , 生感 染 2例 , 随 发 断钉 1例 , 柱 曲度 异 常改 变 1例 , 发症 发 生率 为 1.%。 脊 并 1 8 患者 术后 伤 椎前 缘 高度 和 伤椎 后缘 高 度 均 明显 大 于术 前 , 者术后 C b 患 o b角和 椎 管容 积减 少 比均 明显 小 于 术前 , 者 术后 Fa k 1 级评 定 患 rn e 分 情 况 明显好 于术 前 , 差异 均 有 统计 学 意义 ( P<00 ) 结 论 经 伤 椎 椎 弓根 椎体 内植 骨 结合 短节 段 钉 棒 系统 内 固定 . 。 5

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背景与概述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是指椎体前缘和椎弓根异常断裂,造成椎体前移和压迫神经根或脊髓,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损伤。

近年来,椎弓根钉治疗已成为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重要治疗手段。

该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恢复期短,但患者在手术后需要进行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以促进患者恢复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护士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而详细的健康状况评估,并按照医生的要求做好准备工作。

具体应包括:•患者体温、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患者的皮肤清洁消毒;•确定患者的麻醉方式和术前禁食禁水时间;•准备好必要的药品、器材和术中所需的设备;•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保持手术区域清洁、通风等。

术中护理术中护理是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术中护理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术中护理需要护士密切配合外科医生完成,具体应包括:•对患者进行术中生命体征监测,当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输血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医生麻醉,完成手术区域皮肤消毒;•熟练掌握手术器械,按照医生的要求完成手术;•操作过程中注意消毒、防止污染和感染。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重中之重。

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及时排查并发症,并做好患者的疼痛管理和康复训练。

具体应包括:生命体征和疼痛管理•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按照医生的要求,对患者进行镇痛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并避免疼痛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动静脉管理•监测患者的尿量,确保患者排尿正常;•定期更换患者的留置导尿管,预防感染;•定期更换静脉输液的点滴瓶,防止细菌滋生。

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24小时内可以适当启动功能性训练,如深呼吸、咳嗽和肢体活动训练等;•术后48小时内,可以加强康复训练,如辅助转身、坐起、起床活动等;•术后1周以后可以适当进行物理治疗和功能性康复训练。

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35例临床观察

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35例临床观察
医学信息 2 1 年 o 月第 2 卷第 6 M dcln r a o .u . 0 0 V !2 . o 00 6 3 期 e i f m t n Jn 2 1. o 3 N . a Io i . 6
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椎 弓根钉棒系统治疗 3 例 临床观察 5
刘 长 永
( 桓仁 满族 自治县 人 民 医院 骨科 , 宁 本 溪 1 7 0 ) 辽 12 0
条标准的骨折脱位都是严重不稳定性的损伤。笔者认为只要有胸腰
标准评定 : A级 l 例 , 9 , 8 8 B级 例 C级 例。伤后 l 7 行后路椎 弓根 ~d
钉棒 系统 内固定术 。内固定器材选用 R S 国产 ) S( 系统 。
1 手术方法 全身麻 醉, . 2 患者俯 卧于胸 腹 u型体位垫 , 防止骨突部 位和生殖器受压 , 减少胸腹 腔压力 , 以防止术中伤 口出血量增加 。以
伤椎 棘突为标志 , 取后 正中切 口。电刀沿棘突和椎板骨膜下 剥离竖
椎中 、 后柱结构完 全损伤伴椎体明显相对移位 的, 就可称为严重的骨
折脱位。 手术 目的主要是针对不稳定骨折的矫正和 固定 , 恢复脊柱 的
稳定性; 对神经结构的减压 , 为脊髓 损伤恢 复创造条件。从而缩短住 院时间 、 便于护理 , 防止脊柱畸形 、 不稳 、 改善疼 痛 , 使神经功能得到
的提拉复位更为有效 。 弓根钉棒系统附加万向钉和提拉钉 , 椎 为骨折
使关节突关节纠正交锁 。此时头侧继续牵拉棘 突, 尾侧则向前下顶
压, 均可复位 。 复位后此类型较 为稳定 。 如果关节突骨折而失去 了撬
脱位的矫正提供了有益手段 。 后路钉棒系统常用四钉短节段 固定法 , 但对于严重的骨折脱位 , 在几何学上的四边形缺乏稳定性 , 术后在扭 转、 屈曲 、 剪切等应力作用下可以导致侧方移位。 侧方脱位者 , 4 用 枚 螺钉难以纠正侧方脱位 , 因上下固定两点而不能形成杠杆作用 , 需要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护理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性损伤[1],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非常牢固的内固定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6月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疗效较好,现将有关治疗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60例,男49例,女11例;年龄22~68岁,平均45岁;高处坠落伤28例,车祸伤32例。

T10~12爆裂骨折25例,L1~3爆裂骨折22例,L4~5爆裂骨折13例,6例合并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

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检查,找相关科室会诊。

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术后拍X线检查,本组病例损伤椎体均对位对线好。

术后预防感染、脱水、营养神经、对症治疗,术后第2天拔出引流管,术后14天拆线,切口甲级愈合。

除3例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外,其余均恢复功能。

护理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交流沟通缓解其紧张、恐惧、焦虑情绪。

讲解手术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安全性,麻醉方式、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让患者明白手术的目的是恢复脊柱的正常解剖序列,对脊髓进行有效的减压及对脊柱进行可靠的融合与稳定[2],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②术前指导:指导患者练习在床上排便;指导患者翻身记床上活动;嘱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

③术前准备:术区消毒备皮,术前6~12小时禁食水,术前夜灌肠,留置导尿,术前30分钟静滴抗生素。

术后护理: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心率、心律、血压、脉搏、呼吸,观察体温、神志、尿量的变化并详细记录,全麻者给予低流量吸氧2L/分,至患者清醒,并采取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②疼痛的护理: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即可感到切口及手术部位疼痛,一般24~48小时逐渐减轻,疼痛会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需要采取措施,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舒适。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观察36例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观察36例
T ho a ol r c um ba a t e r Fr c ur Z4 G e y g Ⅳ D - on
பைடு நூலகம்
( p r e tfO to e i , h n o gF i egMi n r u e t l op tl e h n 7 6 8 C i De a t n r p dc S a d n ec n n gG o p C n a H s i i e g2 1 0 , hn m o h s h i r a F c [ btat Obet e T poe h l i l f c o s r r eo pes na di e a f a o i e i e f e e r r rw s s m o us As c r ] j i oe lr t c n a e et f ot o c m rs o t n l xt nw t p d l o r ba a hs e t nb r cv x e ic f p e d i i n nr i i h c v t l c c ye t
酪病变液化 形成空洞 ,或者进展为局 部破坏肺 。并发症 包括支气管 胸
参考 文 献
【] 李 秉琦 . 学 【 . : 民卫 生 出版社 , 0 : . 1 肺病 M】 北京 人 2 01 0 7
[】 孔 淑敏. 胸腔镜 手术 的临床应用 【 . 2 电视 J 中国校医, 0 , () 9 : ] 2 41 3: 8 0 8 1
手看 电视进 行手术操作 ,即可完成 胸 内手术 ,与传统开 胸手术相 比 , 具有切 口微 小 ,不切 断肌肉 ,不撑 开和切断 肋骨 ,创伤 小、 出血少 、
疼痛轻 、咳嗽有力 、恢 复快 、对心 肺功能 影响小 、住 院时间短 ,手术
组痊愈率 为8 . 6 %,实 验组显 著优于对 照组 。因此我们 认为 ,应 用胸 8 腔镜诊治胸 部疾病是安 全、有效 、微创的手术 方法 ,可 以显著提 高治

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35例疗效分析

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35例疗效分析

在本 组 中,有6 例患者 进行超 声检查 ,未 提示 系肝硬 化 ,其 中4 8 例检查后提 示患者系肝 脾的肿大 ,以及肝实质 的弥漫性损 害 ,而6例 2 表现为慢性 的肝损害 ;该6例患者 中 ,有5例进 行肝穿 活检 后 ,被证 2 O
的局 限 ;但如果将 两种检查联合 应用 ,则 能够极大的提 高对 患者早 期 肝硬 化进行确诊 的概 率 ,尽 管如此 ,患者 肝硬化的 明确诊 断 ,还需要
实 系胆汁淤积 性所致 肝硬化 ;此 外应用肝 穿检查 后 10 3 例患者 被确诊
肝硬 化 ,其 @3 例系慢性 的肝 病 ,其 中l例同前述 呈显著不相符 的其 2 2 它 类型疾病 ,所 以仍需依靠予 以肝组织活检来确诊 。 但超声检查 不仅简洁方便 ,而且每一 例患者 均能够接受 。对早期 的肝硬 化患者进行诊 断时 ,也有着 显著性优 势 ,影像学信 息主要可表 现 为 :第一 ,患者 肝脏的大小 以及形态基本 为正常 ,第 二 ,患者肝 表 面 可光滑 ,也可 欠光 滑 ,但边缘呈 变钝p] l 4 ;第三 ,患者肝 内的回声呈 显著增粗 ,出现分布不均 匀的条索状 ,也可 出现少 量的结节 ;第四 ,
参考 文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周 艳贤, 1 】 冯 董 政 等 . 化患 者结 节 性质的超 声影像 分析 [ . 肝硬 J临 ] 床肝胆 病杂 志, 1,614—3 2 0 ( : 4. 0 2 )2 [ 付 建 军, 进, 2 ] 马 刘亚 , _ 穿 活检 9 例 临床 和病 理 分析 [] 西医 等肝 O J. 陕
结 合多种 因素进行综合 的考虑 ,而超声 检查虽然能够 及时的提示 ,但 确诊还要 也还是需要 全面进行衡量 ;同时超声具有 的独特优 势 ,也是 其他检查 方法 不能够 比拟及赶超的 。 综上所述 ,对肝硬化 患者 ( 代偿 性 )应用超声 检查 ,不 仅无创方 便 ,而且准确性也较高 ,能够作为 临床检 查的首选方法 。

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围术期护理

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围术期护理
发症发生 。
有痉挛状态 (4 ) 1 例 。合并胸 腹部 闭合损 伤 7 、 例 多发 骨折
1 。 3例
33 压疮 的预 防 保持床单清 洁、 . 平整 、 干燥 , 勤擦洗 , 保持 全组病例均在全麻下行后路减压植骨椎 弓
患者皮肤 清 洁 、 干燥 。术后 6 h血压 平稳 后 , 行 轴线 翻身 进
状及贫血征象 , 创伤早期应注意 有无颅脑 、 内脏 损伤及休 克
发生 , 并详细记录 ,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立 即通知 医生并做 出
在每次排尿及导尿前 2rn 行 , 0 i进 a 掌握循序渐进 的原 则。截 瘫 6周后 拔 除尿 管训 练 排 尿功 能 , 至 反射 膀胱 的 建立 。 直
法 L双手拇指置 于髂前 上棘 , 他 4指置 于耻 骨联 合上方 2 J 其
下腹部 , 指尖稍重叠 , 指用 力压迫 腹部 , 手 直到 手指 到达耻 骨后方 , 再向下压迫膀胱底部 , 手指尽可 能深压入 真骨盆 双 区 。V l l 手法 患者可取坐位或卧位 , aa a sv 2 躯干 向前 曲, 屈髋 抱膝 , 由于腹 内压的增 加可使骨盆底部 及膀胱 内压力增加 , 有助于排尿。但脊髓损伤早期禁 用此法 。膀胱功 能训练应
本组 3 例 中男 2 例 , 7例 ; 2 5 女 年龄 3 —6 0 4 其主动活动足趾 , 以了解有无 神经再损 伤 , 发现肢 体瘫 借 若 痪 或感觉 障碍加重 , 应及 时报告 医生处理 。 32 肺 部并 发症 的预防 . 患者全麻 清醒后鼓 励患者做 深呼 吸及有效 咳 嗽、 咳痰 , 定时 翻 身 、 背 , 液粘 稠 不易 咳出 拍 痰
11 一般资料 .
岁, 平均 3 岁 。受伤原 因 : 9 高处坠 落 2 、 3例 交通 伤 9例 ; 受

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发表时间:2016-08-04T14:53:40.430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5期作者:孙燕玲单文(通讯作者)[导读] 脊柱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6%,其中以胸腰椎骨折最多见。

孙燕玲单文(通讯作者)(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江苏徐州 221002)【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246-02 脊柱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6%,其中以胸腰椎骨折最多见。

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脊椎,是近年来脊椎内固定方法的重要进展,主要适用于胸椎,胸腰段及腰骶椎脊柱手术,这一方法较脊柱前路手术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降低了手术的副损伤[1]。

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配合有一定的特殊性。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 2016年1月我院50例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

年龄20~64岁,平均46.5岁。

胸腰椎骨折30例,胸腰椎滑脱者10例,腰椎管狭窄者5例,腰椎间盘突出者5例。

所有患者均采用“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法。

麻醉前检诊ASAⅠ~Ⅲ级[2]。

术前神经损伤按ASIA分级[3]:A级4例,B级16例,C级20例,D级6例,E级4例。

1.2 治疗方法手术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及C形臂X线机下进行,患者俯卧于“U”形垫上,如为骨折患者则胸髋部垫高。

以病椎为中心做腰背后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棘上韧带,钝性分离两侧椎旁肌,显露出固定之椎板、小关节。

探查后分别于拟行固定之椎双侧椎弓根入点打入导针,置入椎弓根螺钉,切除减压处椎板。

用神经剥离子自侧后方探查椎管前壁及神经根。

连接棒与椎弓根钉连接,纵向撑开以恢复骨折椎体后壁高度或使脱位的椎体复位,C形臂X线机透视满意后,拧紧各紧固螺钉,连接横向连接棒。

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围术期护理

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围术期护理

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围术期护理【关键词】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本院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后路减压植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32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男25例,女7例;年龄30~64岁,平均39岁。

受伤原因:高处坠落23例、交通伤9例;受伤部位:T11 2例、T12 5例、L1 15例、L2 8例、L3 2例。

神经损伤分级:根据franket分类[1]:A级无感觉及运动功能(6例)、B级:感觉功能不完全丧失,无运动功能(3例)、C级:感觉功能不完全丧失,无有用的运动功能(3例)、D级:感觉功能不完全丧失,具有用的运动功能(6例)、E级:正常功能、可能有痉挛状态(14例)。

合并胸腹部闭合损伤7例、多发骨折13例。

1.2 手术方法全组病例均在全麻下行后路减压植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手术。

1.3 结果术后伤口均Ⅰ级愈合,无并发症发生。

均6~12个月随访,结果术前 A级6例恢复至B级3例,恢复至C级1例,无明显恢复2例,术前B级3例恢复至C级1例,D级2例,术前C级3例恢复至D级2例,E级1例,术前D级6例恢复E级6例。

X线检查患者骨折均愈合,植骨融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现象,伤椎高度恢复良好。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本组患者表现为激动、易怒或沉默寡言、悲观绝望。

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沟通,有针对性的向患者解释病情、疾病的治疗及愈后。

术前要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的优点、麻醉方式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介绍成功病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重要脏器功能监测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病史,进行必要的检查,注意各种检验结果,以做到全面了解病情,有的放矢。

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及贫血征象,创伤早期应注意有无颅脑、内脏损伤及休克发生,并详细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出相应处理。

经伤椎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36例

经伤椎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36例

经伤椎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36例经伤椎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36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36例患者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和肢体功能训练整体护理措施。

结果36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与护理不当有关的并发症,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恢复。

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的整体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植骨;固定;胸腰椎骨折;护理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18~52岁,平均38岁。

受伤原因:坠落伤18例,车祸伤12例,重物压伤6例。

骨折部位:T11:3例,T12:5例,L1:6例,L2:19例,L3:3例。

脊髓损伤按Frankel标准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3例,D级9例,E级19例。

2 结果36例患者住院10~62 d,平均23 d,无呼吸、泌尿系统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

随访6~18个月,随访结果:X线及CT检查示胸腰椎生理弧度基本恢复正常,椎管内减压彻底、充分,术后3个月植骨块骨性融合,椎体高度无丢失;神经功能有1~3级改善,其中1例A 级恢复至B级、1例B级和2例C级恢复至D级、1例B级和1例C 级及8例D级恢复至E级。

3 护理3.1 术前护理3.1.1 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责任护士安慰患者,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让患者了解手术目的是恢复脊柱的正常解剖序列、对脊髓进行有效减压,是神经恢复的必备条件,从而使患者消除顾虑,增加对手术的信心。

3.1.2 术前准备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区备皮,床上擦浴、洗头、剪指甲,保证患者清洁舒适。

3.2 术后护理3.2.1 体位护理术毕需3~4人一起平移至病床平卧;术后去枕平卧6 h压迫止血,以后每2~3 h侧卧30°~45°角与平卧位交替轴线翻身,严禁躯干扭曲,以免加重脊髓损伤。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韩冰
【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8(25)9
【摘要】脊柱骨折十分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6%,其中胸腰椎骨折最多见,在创伤骨折中约占3%-5%,常合并脊髓损伤及其它并发症。

对于该类损伤的护理,需要周密、科学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程度,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

笔者所在医院自2005-06-2008-02共收治46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均采用椎弓根螺钉(AF)治疗。

现将围手术期内的整体护理效果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1094-1095)
【作者】韩冰
【作者单位】148医院脊柱外科,山东淄博,25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2:R473.6
【相关文献】
1.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优劣差异[J], 汪洋;邱代阳
2.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比较[J], 刘成; 陈树鑫; 沈晖扬
3.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Wiltse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
者的效果比较 [J], 余红志;童贤平;朱峰
4.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J], 王森
5.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张亮;张莉;王莉佳;张学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刘红波
【期刊名称】《东南国防医药》
【年(卷),期】2006(8)4
【摘要】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发展,由车祸、高空坠落伤所致的胸腰椎骨折呈上
升趋势。

我院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30例脊柱外伤致胸腰段
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通过行胸腰椎骨折后路减压植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取得满意效果。

【总页数】2页(P289-290)
【作者】刘红波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23医院,安徽蚌埠,233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围术期护理 [J], 施巧宜
2.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J], 高锋;王辉;赵超;刘葛城;叶章成
3.胸腰椎骨折经伤椎置钉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 [J], 刘丹
4.胸腰段骨折并脊髓损伤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后的护理 [J], 肖红梅;吴萍
5.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32例报告 [J], 李宗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伤椎椎弓根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经伤椎椎弓根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经伤椎椎弓根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景卫琴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9(025)021
【摘要】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1例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GSS内固定患者行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前观察、体位支持、预防并发症及功能锻炼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均Ⅰ期愈合出院,未遗留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配合有效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
【总页数】2页(P3278-3279)
【作者】景卫琴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骨科,江苏,海安,226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微创经伤椎椎弓根植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J], 黄剑峰;宁锦龙;易椿均;植汉兴;钟向球;骆志明;何木良;党业天
2.经伤椎椎弓根5钉或6钉强化内固定与跨伤椎椎弓根4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脊柱稳定性比较 [J], 周宇;刘跃洪;刘树平;陈曦;覃炜;李其凤
3.经伤椎椎弓根5钉或6钉强化内固定与跨伤椎椎弓根4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脊柱稳定性比较 [J], 周宇;刘跃洪;刘树平;陈曦;覃炜;李其凤;;;;;;
4.经伤椎椎弓根与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比较 [J], 李骁腾;郭小伟;潘玉林
5.经伤椎椎弓根与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比较 [J], 李骁腾;郭小伟;潘玉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经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后路经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

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C型臂X光机及术后X线复查腰椎生理曲度较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位置正确,无松动、断裂、神经损伤,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围手术期护理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腰堆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腰椎骨折在骨科临床上是较常见的创伤性骨折,多数由外界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其具有损伤严重、合并症多等特点。

临床常采用切开复位并行内固定方法治疗,由于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极易出现废用性肌萎缩、创伤性关节炎、排便异常、感染、压疮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为了减少患者痛苦,本文选取腰椎骨折采用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患者48例总结围术期护理经验。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性26例,气女性22例。

年龄25- 66岁,平均44.5岁。

胸腰椎骨折10例,腰椎滑脱者16例,腰椎间盘突出者14例,腰椎管狭窄8例。

所有患者均采用“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式。

患者致伤原因分为:高空坠落伤10例;车祸伤28例;砸压伤7例;其他原因致伤3例。

1.2治疗方法人院后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积极做术前准备,交叉配血,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手术。

手术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及C形臂X线机下进行,患者俯卧于“U'’形垫上,常规消毒铺巾,以病椎为中心做腰背后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棘上韧带,钝性分离两侧椎旁肌,显露出固定之椎板及关节。

探查后分别于拟行固定的腰椎双侧椎弓根人点打入导针,置人椎弓根螺钉,切除减压处椎板。

用神经剥离子自侧后方探查椎管前壁及神经根。

连接棒与椎弓根钉连接,纵向撑开以恢复骨折椎体后壁高度或使脱位的椎体复位,C形臂X线机透视满意后拧紧各紧固螺钉,连接横向连接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伤椎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
理36例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36例患者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和肢体功能训练整体护理措施。

结果36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与护理不当有关的并发症,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恢复。

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的整体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植骨;固定;胸腰椎骨折;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18~52岁,平均38岁。

受伤原因:坠落伤18例,车祸伤12例,重物压伤6例。

骨折部位:T11:3例,T12:5例,L1:6例,L2:19例,L3:3例。

脊髓损伤按Frankel标准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3例,D级9例,E级19例。

2 结果
36例患者住院10~62 d,平均23 d,无呼吸、泌尿系统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

随访6~18个月,随访结果:X线及CT检查示胸腰椎生理弧度基本恢复正常,椎管内减压彻底、充分,术后3个月植骨块骨性融合,椎体高度无丢失;神经功能有1~3级改善,其中1例A级恢复至B级、1例B级和2例C级恢复至D级、1例B级和1例C级及8例D级恢复至E级。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责任护士安慰患者,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让患者了解手术目的是恢复脊柱的正常解剖序列、对脊髓进行有效减压,是神经恢复的必备条件,从而使患者消除顾虑,增加对手术的信心。

3.1.2 术前准备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区备皮,床上擦浴、洗头、剪指甲,保证患者清洁舒适。

3.2 术后护理
3.2.1 体位护理术毕需3~4人一起平移至病床平卧;术后去枕平卧6 h压迫止血,以后每2~3 h侧卧30°~45°角与平卧位交替轴线翻身,严禁躯干扭曲,以免加重脊髓损伤。

3.2.2 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2.3 引流管的管理术后24 h内切口引流不畅可引起血肿,严重者可压迫脊髓及神经根。

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其受压、扭曲及被血凝块堵塞,以保证切口引流通畅。

若引流量多并且颜色变为粉红色时,说明有脑脊液漏,应及时采取头低足高位,促进硬脊膜愈合,防止感染。

3.2.4 胃肠道症状的观察及护理胸腰椎骨折后形成腹膜后血肿,易引起反射性肠麻痹[1],引起腹胀,伤后3~5 d最严重,加上患者伤后活动量突然减少,可导致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下降。

护理时应指导患者进流质,少食含糖量高、易产气的食物,待肛门排气后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含粗纤维的食物,忌辛辣、油炸刺激物。

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症状较轻者注意少食多餐,腹部热敷,应用开塞露利于排气,可减轻至逐渐缓解。

重者可遵医嘱禁食,胃肠减压,补充水、电解质等。

3.2.5 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术后当日密切观察患者双足趾的感觉及活动情况[2],与术前作比较,以便发现术后有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和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若患者下肢疼痛、麻木加重,肌力较术前减退,应立即报告医生以排除硬膜外血肿,做出及时处理。

3.2.6 疼痛的护理术后切口疼痛常与体位改变、咳嗽、止痛泵作用无效等关系密切。

翻身时避免触及切口及牵拉引流管,挤压引流管时用手固定引流管近端,可减轻引流管刺激引起的疼痛;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咳嗽引起的疼痛;止痛泵在使用过程中加强巡视,静脉镇痛观察针头有无堵塞或移位,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静脉僵硬,连接管有无受压、扭曲等;硬膜外镇痛泵有无脱管,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处理,更换导管或穿刺部位局部热敷。

3.2.7 康复训练及指导无肢体瘫痪患者,术后第1天做足趾屈伸及股四头肌收缩,以促进血液循环;3~5 d开始行直腿抬高、双下肢屈伸锻炼,防止神经根粘连;拆线后2~3 d行腰背肌锻炼,如挺腹、五点支撑,以增加腰背肌肌力,促进复位后脊柱稳定,亦可避免或减少后遗症如慢性腰痛[3],进行屈髋、屈膝运动时,要注意控制在无痛范围内,不可造成腰椎活动;2个月下地行走时应挺胸,但时间不宜过长;3个月后可练习弯腰前屈,但骨质疏松者,应适当延长下床时间[4]。

有肢体瘫痪患者,保持肢体关节于功能位。

3.2.8 预防并发症要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

4 讨论
脊柱骨折的早期稳定性主要依靠器械内固定,而这样的固定只能起短期效果,远期固定主要是依靠植骨融合,植骨是手术远期效果的重要保证,防止术后出现椎体“蛋壳样”现象。

而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对患者接受手术、度过围手术期、
促进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是保证手术质量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王亦璁. 骨与关节损伤.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81.
[2]黎惠婵.胸腰椎骨折101例内固定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3):227-228.
[3]王素霞,薛燕,靳绮,等.应用改良R-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22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24.
[4]韩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实用医药杂志,2008,9 (2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