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邱_12.2_熔化与凝固
12.2熔化与凝固

小练习
1: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海波凝固的图像是(
D)
2、.把0℃的水和0℃的冰同时拿进0℃的房间将会 (
A.冰将会熔解 C.水和冰都保持原状态 B.水将会结冰 D.无法判断。
C)
小练习
分析冰熔化的时间温度图AB、 BC、CD段各处于什么状态?
拓展练习 温度 甲 ℃ 1、如图两种物质在固 D 240 乙 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220 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 200 B C 时间/ 分 180 下列问题。 A 1 2 3 4 5 6 7 乙 (1)由图判断出___图线是晶体,该晶体 210℃ 的熔点是______. BC (2)该晶体在____段是熔化过程,用时 固液共存 3 _____min;在这个过程处于状态是____. 液态 (3)CD段处于的状态是_____,这个过 升高 程吸热,温度________.
液态 海波呈 液 态; 48℃的海波呈 固态、 或 固、液共存 态。 3、观察海波与松香的凝固
海波凝固
松香凝固
凝 固 图 像
4.凝固点
晶体的熔液在凝固时也有确定凝固 温度;晶体熔液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海波熔液的凝固点也为48℃)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非晶体的熔液在凝固时也没有确定 凝固温度;非晶体的熔液也没有确定的 凝固点
蜡熔化时没有确定的熔化 蜡吸热后温度持续升高,在这 温度 个过程中,蜡由硬变软、由稠 在熔化时过程中,吸热温 变稀,逐渐变成液态 度一直上升
(二) 熔点
像海波这种熔化时有确定熔化温度 的固体叫做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熔点(海波的熔点为48℃)
像蜡这种熔化时没有确定熔化温度 的固体叫做非晶体;非晶体没有确定的 熔点
1、晶体与非晶体的不同
12.2熔化与凝固

实 验 装 置
加热碎冰
熟悉实验仪器
还需要:秒表和火柴
铁架台 铁夹 温度计 试管 烧杯 水 石棉网 铁圈
碎冰
酒精灯
实验方法:水浴法
目的:使试管内的冰受热均匀且升温缓慢,便 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石棉网的作用:
使烧杯受热均匀,防止烧杯受热不均炸裂
用碎冰的目的:
使冰受热均匀且温度计与碎冰能充分接触
加热过程不断搅拌碎冰的目的: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
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 没有用水浴法对试管加热,使物质受热不均匀 。 是
(三)固体的分类
一、晶体与非晶体的不同
对比下列两个图,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晶体冰的熔化曲线图
非晶体石蜡的熔化曲线图
温 度 熔点
温 度
时间 结论: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
有冰块,如图放置,给大烧 杯加热,当大烧杯中的冰还 没全部熔化,小试管中的冰 会熔化吗?
即学即练
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 间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 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出 乙 图线是晶体,该 晶体的熔点是 210℃ ,熔化时间是__ 3
240 220 200
温 度 ℃
甲 D 乙
B
C
时间/分 7
温度/℃
非晶体熔化特点:
继续吸收热量, 温度持续上升。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时间/min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引热 量,温度持续上升。 自然界中的松香、沥青、玻璃等都是非晶体。
讨论:冰和石蜡的熔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1、从固态变成了液态 2、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不同点:1、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有确定的熔化温度) 2、石蜡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
12.2熔化和凝固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

晶体熔化特点:
继续吸收热量, 温度保持不变。
温度/℃
D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1)AB段物质处于
固态,表示晶体吸热 升温过程。
B
C
A
时间/min
(2)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
(3)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处于 固态;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体没有熔点)。
3、晶体从开始熔化(凝固)到完全熔化(凝固)处 于固液共存的状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 在固液共存的状态。
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晶体和非晶体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点?
晶体都有规则的结构, 非晶体没有规则的结构。
几种常见晶体
几种常见非晶体
三、物质的凝固
温 度 ℃
冰的熔化图像
D
冰的凝固图像
D
B B C
C
A 0 2 时间/分 4 6 8 10 12 14 0 2 4 6 8 10 12
A 14
比较两幅图像,你们能发现些什么?
冰的凝固图像
D
晶体凝固规律
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 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 做凝固点; 2、凝固过程中处于固 液共存状态; 3、晶体只有达到一定温 度时才开始凝固; 4、凝固过程放热。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凝固)时的比较 不 同 点
固 体
相 同 点
熔 点
温度 变化
温度
图象
固液共存状态,温度不变。
温度 液体降温过程 液体凝固过程
熔化 条件
晶 体
熔 化 吸 热 凝 固 放 热
有
熔化和 凝固过 程中温 度不变
12.2 熔化与凝固(九年级物理)

化
熔化过程吸热
与
凝 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晶体:有凝固点
凝固
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凝固过程放热
3.用0 ℃的冰和0 ℃的水冷却热的物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0 ℃的冰好 B.0 ℃的水好 C.二者一样好 D、无法判断
4.下面对哈尔滨美景描述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 )
A.初春,太阳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 B.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C.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淞 D.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
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随着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不变 (此时状态
为固液共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升高。
2.蜂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随着不断加热,蜂蜡的温度 持续升高
,
最后熔化为液体。
晶体和非晶体
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都是晶体。
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都是非晶体。
(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2)像海波那样,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 变,这个温度称为它们的熔点。像这样具有确定熔化温度的 固体叫作晶体。各种金属、食盐、明矾、冰等都是晶体。
为了降低冷却液的凝固点
7、水在盐水中可以凝固,水和盐水的 凝固点,哪一个更低? 盐水
课堂练习
1.冰的熔点是 0℃ , 在炎热的夏天,放在外面的 冰会熔化,那么在熔化过程中,冰的温度( B ) A.降低 B.不变 C.升高 D.先降低后升高
2.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说法错误的 是( C) A.物质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B.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C.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实验探究
2015邱12.2熔化与凝固

晶体 :有熔点
非晶体 :没有熔点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金属、食盐、钻石、冰等 非晶体:松香、沥青、玻璃、塑料、石蜡等
晶体熔化规律: 不断吸热, 温度不变。
温度/℃
D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B
C
(1)AB段物质处 于固态,表示晶体 时间/min 吸热升温过程。 A (2)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 收热量,温度不变。 (3)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 完全处于固态;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 态。
3410 1535 1515 1177 1083 1064
铝 660 铅 328 锡 232 萘 80.5 硫代硫酸钠 48 冰 0
固态水银 固态甲苯 固态酒精 固态氮 固态氧 固态氢
态 态
-39 -95 117 210 218 259
(1)为什么用钨做灯丝? (2)能否用铝锅炼铁? (3)铁、铜、铝在常温下是 态,水银在-30℃时是 (4)酒精在-100℃时是 态,氢在 -260℃时是 ( 5) 水在-2℃时是__________________ 态.
海波是晶体
海波的熔点是48℃
固 体
相同点
不同点
熔化条件
凝固条件
晶
体
非晶体
(1)熔化 过程:都由 固态变为液 态,都要吸 热;(2) 凝固过程: 都由液态变 为固态都要 放热。
有熔点和凝固 点,熔化和凝 吸热, 固过程吸热, 温度不变。 达到熔点 没有熔点和凝固 点,熔化和凝固 过程吸热,温度 不段升高。
4、晶体的熔点凝固点的应用: 例题1:根据下列标准大气压下所列出的 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
12.2熔化和凝固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精品课

温度计 试管 铁架台
冰
水 烧杯 石棉网
酒精灯
加热的固体:冰
④
冰熔化记录表格
时间 t/min 温度 t/℃
温度
海波
放热凝固 凝固点
时间
吸热熔化 熔点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松香熔化和凝固过程
3 熔化和凝固图象
熔化图象
海 波
AB段:固态 BC段:固液共存 CD段:液态 B点: 固态 C点: 液态
凝固图象
DE段:液态 EF段:固液共存 FG段:固态 E点: 液态 F点: 固态
石 蜡
先变软,后变 稀,最后变为 液体
蜡 由 固 态 变 为 液 态
铁、钢由固态变 为液态
正在消融的冰凌 (固态变为液态)
滴水成冰
(液态变为固态)
1、熔化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例如:蜡烛熔化为烛滴、钢铁熔化、冰熔化为水等。
2、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例如: 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例子:说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热辐射:不需要介质,太阳的光和热传到地球 就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 (3)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4)热平衡:高温物体将能量向低温物 体传递,直至各物体温度相同,称为热平 衡。 (4)热传递的方向: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 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例如:两物体相互接触,不发生热传递,
A水 B冰
C 钻石
D 玻璃
J 固态氢
E铝
F 塑料
G 铁
H 沥青 I 铝合金
K 水银。
注意:水和水银是液态,既不是晶体也不是非晶体
石 膏
水晶石
金属
明 矾 矿 石
玻璃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2.2熔化与凝固 课件 (共31张PPT)

12.2 熔化与凝固
一、物态变化
二、熔化:固态 → 液态(吸热)
1、晶体熔化
T/℃ D
1)图像
B
C
48
2)熔化特点:(1)吸热 (2)温度不变
3)熔点:
40 A 4
t/min
7
4)晶体:海波、明矾、冰、萘、食盐、各种金属 5)熔化条件:(1)吸热 (2)达到熔点
5.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 入盛有0℃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的情 况是( A ) A. 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增加 B. 水的温度降低且质量增加 C. 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减少 D. 水的温度不变且质量不变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
度如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B__(选填“A”、“B” 或“C”),示数为__4_8___℃,该物质是_晶__体__(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 (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
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___高____。
(3)在此实验中,你知道为何将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
二、熔化:固态 → 液态(吸热)
1、晶体熔化 1)图像
T/℃
B
48
D C
2)熔化特点:(1)吸热
40 A 4
t/min
7
(2)温度不变 3)熔点:
4)晶体:海波、明矾、冰、萘、食盐、各种金属
1.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冰水混合物加热,当冰未熔化完 时,冰和水的温度( D ) A. 水的温度上升 B. 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变 C. 冰的温度上升 D. 冰和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等于0℃
3)非晶体:石蜡、松香、沥青、玻璃、塑料、橡 胶等
非晶体
人教版课件《熔化和凝固》ppt课件1

•
8通过了解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习 他不畏 困难的 坚强意 志和为 阿拉伯 民族统 一与幸 福而奋 斗的远 大抱负 。
•
9.掌握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联 系当今 考试的 实际培 养分析 问题的 能力; 学生对 唐朝人 衣食住 行的时 尚和博 大宏放 的精神 面貌的 了解, 感知科 举制度 的创新 对社会 进步的 促进作 用;想 象唐朝 人的生 活,培 养学生 丰富的 想象力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2.3 熔化和凝固 课件 (共12张PPT)
海波的自白: “我叫海波,我的熔点和凝固点都 是48℃。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48℃, 请你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 该凝固呢?只要你说得对,我就照 你说的办。”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2.3 熔化和凝固 课件 (共12张PPT)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2.3 熔化和凝固 课件 (共12张PPT)
化固随 、着 液温 、度 气的 三变 种化 状, 态物 之质 间会 变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2.3 熔化和凝固 课件 (共12张PPT)
液态氧
固态氮
•
1.书面语是由口语加工而成的,大多 采用书 面形式 表达, 由于言 者与听 者、作 者与读 者不是 直接接 触,所 以在修 辞上要 求有严 密性、 系统性 和规范 性。
•
5.了解“三角贸易”的背景,知道“三角 贸易”路 线和内 容,能 概括出 殖民扩 张的大 致手段 。
6.说出玻利瓦尔在拉美独立运动中的主 要事迹 ,简要 了解拉 美其他 国家和 地区的 独立运 动。
7通过了解日本大化改新是学习和模仿 中国文 明的史 实,懂 得善于 学习和 模仿他 人是提 高自身 素质的 一种重 要途径 。
12.2熔化和凝固

冰
石膏
水晶
几种常见非晶体
金属
玻璃
蜂蜡
橡胶
塑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根据熔化规律的不同,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的熔化曲线图 非晶体的熔化曲 线图
温 度
温 度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时间 时间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自然界中的各种金属、冰、海波等物质都是晶体。
晶体的凝固曲线图
温 度
温度/℃
非晶体熔化特点: 继续吸收热量, 温度持续上升。
时间/min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引热 量,温度持续上升。 自然界中的松香、沥青、玻璃等都是非晶体。
冰和烛蜡熔化时的异同点
时间 熔化 前 熔化 时
温度变化及吸 放热情况
冰
烛蜡
温度变化
上升 上升
吸热 吸热
上升 ,熔化中温度 海波在熔化前温度________ _______ 不变 ,熔化后温度继续________ 上升 。 石蜡在熔化前温度________ 上升 ,熔化中温度 _______ 上升 ,熔化后温度________ 上升 。
熔点和凝固点
根据熔化规律的不同,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几种常见晶体
熔化、凝固的应用
熔化吸热降温的应用:
冷冻食品保鲜
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将固体工业原料制成生活、生产所需成品:
把塑料颗粒做成塑料盆
把原料二氧化硅颗粒作成玻璃板
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这 是为什么?
水
放热
冰
《12熔化和凝固》课件 PPT

阅读教材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回答问题:
(1)表中熔点最高的物质是 钨 ,它 熔化时温度 不变 ,它的凝固点是 。 3410℃ (2)温度是70℃的萘是 固 态。 (3)铁、铜、铝在常温下是 固 态, 水银在-30℃时是 液 态。 (4)酒精在-100℃时是 液 态, 氢在 -260℃时是 固 态。
1.晶体:海波凝固 2.非晶体:松香凝固
温度(℃)
海波的凝固图像
55
50
45
7 8 9 10 11 12
时间(m)
温度(℃)
松香的凝固图像
80
70
60
20
25
30
时间(m)
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比较
◆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 物质凝固时都要放热。 ◆ 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晶体 的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 有凝固点。
水在盐水中可以凝固,水和盐水的 凝固点,哪一个更低?
四、思考小结
思考 : 有人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原因:下雪时,水→冰(雪)(液→ 固)凝固放热
化雪时,冰(雪)→水(固→ 液)熔化吸热
1、 固态
2、固体
熔化 (吸热)
液态(熔化和凝固是互逆过程)
凝固 (放热)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有熔点)
晶体 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都是固液共存状态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关于熔化,以下说法正确的( C )
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B.晶体熔化时不吸热,所以温度不变C. 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也在升高,一定吸热 D .晶体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都是不变的
水凝固时,温度 不变 , 需要 放热 (吸热/放热) 冰熔化时,温度 不变, 需要 吸热(吸热/放热)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2.2熔化与凝固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2.2 熔化与凝固一、教学内容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2. 熔化与凝固的条件:熔化需要吸热,凝固需要放热。
3.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熔化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称为熔点;凝固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也保持不变,称为凝固点。
4. 熔化与凝固的实例:生活中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融化、水结冰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掌握熔化与凝固的条件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熔化与凝固的条件和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实例。
2. 教学重点: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熔化与凝固的条件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块、热水、温度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遇到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融化、水结冰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条件、特点及生活中的实例。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熔化与凝固的过程。
4.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熔化和凝固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熔化与凝固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熔化与凝固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2. 熔化与凝固的条件3.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4. 生活中的熔化与凝固现象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下冰融化的过程,并说明这个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2.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凝固现象,并解释这个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3.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2.2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2.2 熔化和凝固(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
2.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区别。
4.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5.了解图象在学习物理学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2.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区别。
(三)教学难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四)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复习小测1. 熔化: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凝固: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2.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
二、进行新课请大家比较海波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和蜡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看看二者有什么区别。
(学生讨论)教师:海波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中间有一段直线,而蜡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特点是随时间一直上升。
这说明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海波和蜡分别代表了固体的两种类型,即晶体和非晶体。
1.2.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图4.2-4 甲)问:海波在温度达到多少度时开始熔化?答:48o C(1)AB段: 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答:________ (固态)温度怎样变化?答:海波的温度____________(升高)(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 答:_____点(B)(3)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答:________ (固液共存)温度是否变化? 答:海波的温度_________(不变)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 答:________(继续加热)(4) 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答:________(液态)温度如何变化? 答:海波的温度_________(升高)教师:除了海波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它们的熔化曲线都与海波的熔化曲线形状相似,只是熔化时的温度高低不同而已。
这条熔化曲线反映了晶体物质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晶体的熔化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的,即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人教版《熔化和凝固》课件分析1

像松香那样,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 类固体叫非晶体
根据各种固体这种熔化特点的不同,可以将固体 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
人教版《熔化和凝固》课件分析1
人教版《熔化和凝固》课件分析1
几种常见晶体
冰
所有金属
几种常见非晶体
思考:如何从图像去辨别晶体和非晶体?
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熔点是晶体的一种 特性(非晶体没有熔点)。
人教版《熔化和凝固》课件分析1
人教版《熔化和凝固》课件分析1
温度 55 /℃ 50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温度 55 /℃
50
45
45
400
12
3
45
6
7
时分间/400
1
2
3
45
6
7
时间/ 分
比较两幅图像,能发现些什么?
人教版《熔化和凝固》课件分析1
人教版《熔化和凝固》课件分析1
二、规律:
1、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2、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 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并能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并能继续放热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且温度不变
人教版《熔化和凝固》课件分析1
实验器材及药品:
酒精灯 铁架台 试管 烧杯 温度计 石棉网 搅拌器 火柴
海波(硫代硫酸钠) 松香
人教版《熔化和凝固》课件分析1
人教版《熔化和凝固》课件分析1
3、试验设计及要求
把硫代硫酸钠和蜡加热,并把温度计放入两种
物质中,从40℃开始1分钟观察它们的状态和读出 相应的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
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 和 ,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 (填“晶体”或“非晶体)。
12.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1)这三种物质中, 可能是同种物质。
(2) 的质量一定比 的质量大。
(3) 物质的熔点最低。
13.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在熔化状态下融合后得到的。
下表所列出的几种金属中,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 。
- 30℃、-38.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中 国科学院建在南极的中山科学考察站所用的温度 计应选用 ( )
A.酒精温度计 B .煤油温度计 C .水银温度计 D .煤油和水银温度计
15. 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O ℃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 A.冰全部熔化 B .冰有少部分熔化 C .水有少部分凝固 D .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16.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烧水的铁壶坏了却能用焊锡补,这是因为 ( ) A.炒菜锅内有盐,与焊锡会有化学反应 B .炒菜时锅的温度可能超过锡的熔点 C .炒菜锅上有油,锡焊不上去
D .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17.冰的熔点是0℃。
由此可知温度是0℃的冰( ) A .一定是液态
B .一定能从固态熔化成液态
C .要么是固态的要么是液态的
D .可能是部分为固态、部分为液态
18. (2012.福州)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
在第6min 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
19. 在探究甲和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
(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填“甲”或“乙”)。
(2)该晶体的熔点为 ℃。
(3)该晶体在76℃时,它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4)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