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医改

合集下载

美国医改取得重大进展

美国医改取得重大进展

[ ]H aha dss i bedvl metWH 5 . 1 [ .G — 7 e t n utn l ee p n( A 5 1 ) R] e l aa o
nv e a:W HO ,2 02. 0
[ 收稿 E期 :000 -4 修 回 日期 :0 0 4 1 t 21- 2 3 21- - ] 00
众和医保行业等多股力量的作用将使医改方案的实
施 困难重重 。
( 来源 : 新华网 , 国际在线 ; 摘编 : 田晓晓)
自己的 看 法 。拥 护 者 认 为 , 美 国 的 医 改 历 程 看 , 从
医改j t 施 , 会 改 善 民 主党 的处 境 。而 美 国医 i J  ̄ 实 也 改方案 始终 遭 到 共 和 党 的全 面抵 制 , 过 半 数 美 国 超 人不认 同 “ 政 府 、 赤 字 ” 大 高 的医 改 方案 , 和 党 、 共 民
众 议 院获得 通过 。3月 2 3日, 国总 统奥 巴马 在 白 美
13 代起 , 90年 罗斯 福 、 鲁 门 、 尼 迪 和克林 顿 等 美 杜 肯
国总统都曾试图实现全民医保, 但都以失败告终 ; 奥
巴马政府 医改方 案 的通过 是 “ 史性 ” , 历 的 改写 了美 国“ 百年 医改” , 一议 案将 使广 大 民众受 益 , 在 史 这 功
6 0- 3. 3 63
t—rt r e t s mb [ ] e ea 9 8 y i I H a hA s l R .G nv ,19 . fs w0 d l e y [ ] H ah f l 3 el o a——a o e t.4 e so t r t r l l f hah 0 Y a f h Wo d l r l r e l

_全民医保_之后_美国麻州医改的启示

_全民医保_之后_美国麻州医改的启示

的保险补贴,而这正是麻州“全民 医改”中政府耗资最昂贵的部分。
此外,作为全美医疗学术、生 物医学研究以及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的中心,“麻州是全美最容易实行 ‘全民医保’,也是最难进行费用 控制的地方。”麻省理工大学健 康经济学家Jonathan Gruber如是 说。
医生抱怨“连轴转” 除了医疗花费增长,麻州医改
不过,该调查也显示,仅有 29%的医生希望该项目照原计划进 行。将近半数的医生希望它能够持 续,但应当有所改变,例如扩大覆 盖面,并更关注成本。
实际上,在医生们提出建议的 时候,麻州医改的变革业已展开。 2008年底,麻州开始了第二阶段的 医疗改革,关注焦点在于医疗花费 的控制与服务质量的改进。其具体
ummary
S 英文 摘要
Pioneer of Healthcare Reform in West Coast of China
17
After Universal Coverage of Healthcare Insurance
42 Massachusetts began the march to the “universal coverage of healthcare insurance” under the guideline of “Shared Responsibility” in 2006. However, after three years’ implementation, the experience has proven that universal coverage is only the first step of healthcare reform.
“也许麻州医改最重要的经验 在于,它证明了‘接近全民医保’ 在美国是可以实现的。”麻州“联 合健康医疗保险链接者项目”执行 主管Jon Kingsdale指出。在他看 来,强制个人参保正是麻州“全民

新医改形势下临床药师的价值及美国临床药师工作简介

新医改形势下临床药师的价值及美国临床药师工作简介

医生对药师的认识和期望
1. 95%的医生认为药师具有合理用药的知识 2. 100%的医生认为通过讲座、参加查房配合医师合理用药 的方式好。 3. 91%的医生欢迎药师审核处方、检查病历、发现不合理用 药问题起把关作用。
护士对药师的认识和期望
1. 93%的护士希望药师提供药品信息; 2. 100%的护士希望 通过讲座、问答方式参预护士正确合理 用药工作; 3. 88%的护士希望药师对病区小药柜定期检查,指导贮存保 管工作和麻醉药品管理工作;
医院药师在医改前后的价值
• 在医保预付之前,即越合理用药,越影响医院的15%药品 收入;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 治疗效率,就是减少了医院的收入,充其量是不受欢迎的 “锦上添花”; • 北京市已经实施二级以上医院采取“医保预付”,实行 “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下,临床药师促 进合理用药,减少药物滥用,减少药源性损害,提高治疗 效率,缩短住院天数,就是“创收”,这种意义上,医院 药师的工作就是“雪中送炭”
美国公众认为:药师是第二大最值得信任的人群,是最 值得信赖的药学信息来源
在中国,目前缺 乏的就是诚信,所以 当把婴幼儿奶粉列入 药品管理时,就说明 药师把守的“药品” 还算是最后一块净土,
Kopp, B.J., et al. , Cost implications of and potential adverse events prevented by interventions of a critical care pharmacist [J]. Am-J-Health-Syst-Pharm, 2007.64(23):2483-2487. Gallup. Honesty/Ethics in Professions [EB/OL]. /poll/1654/honesty-ethics-professions.aspx Accessed on 2010-07-09.

美国医改带给制药企业的机遇

美国医改带给制药企业的机遇
时 评
I i nsght
美国医改带给制药企业的机遇
口陶婷婷
美 国 国会 众 议 院于 当地 时 间2 1年 3 1 00 月2 日晚 以微 弱
域 的 推 广 应 用 , 这在 较 大 程 度 上 将 帮 助 药 品处 方 管 理 和 成 本 控 制 ; ⑦ 实 行 医 生 阳 光支 付 及 信 息 透 明披 露 。传 统 的 销 售 和 营 销 方 式对 处方 药计 划 的选 药 、用 药 影 响 力 下 降 ,甚 至对 医师 处 方行 为 的影 响也 将 大 为 减 弱 。药 厂 必
体生产企业 是很好的机会 。因为
专 利 过 期和 价 格 成本 控 制 压 力将
使 国外 药 厂不得 不大 量采 购廉
价 优 质 原 料 。对 于 已经 被 F A D 认
医药 市 场 的话 语 权 。对 于 处方 药 市 场 将逐 步从 目前 的 以 医疗 服务提供者和病人为主导的市场转变 为以医疗买单人、
商机会 ;②制剂是我 国医药企业未来应该积 极争取 的市 场 。7 % 0 以上 的药 品处方和采购将来 自仿制药 。美 国政
府 、保 险公 司和 医疗 服 务 管 理 公 司 将 越 来越 多使 用 仿 制 药 。对 于 已经 达 到 美 国GP 准 的 国 内制 药 企业 ,合 同生 M标
须改变市场营销模式,更 多地使用 网络 、专业社区营销 及学术推广模式 。
虽 然 地 处 大 洋 彼 岸 , 美 国医 改 对 我 国医 药 企 业 的 影 响 却 依 然 浓 重 , 我 国 药企 也将 迎 来 较做好 充 分准 a
备 ,迎接 并 抓住 此次 机遇 。 笔 者 认 为 ,美 国 医 改 政 策 一 旦 实 施 ,对 美 国本 土 医 药 企 业 的 影 响无 疑 是 最 明 显 和 巨大 的 ,这 些 影 响包 括 : ① 改 变 医 药 服 务 和

美英医改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英医改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
“ 本 土化 ” 。此 外 ,文化 部将 协 调海 关 、
制 度 。支 持 民 营 文 化 企 业 的 产 品 和
服 务进 入 政 府 公 共 文化 产 品 和服 务采 购 目录 。鼓 励 民 间 资 本 通 过 招投 标 等 方 式 。参 与 基 础 文 化 设 施 建 设 、公 共 文 化 产 品 创 作 生 产 、 公 益 性 文 化
题 , 因此 英 国 医改 主要 集 中在 改革 医疗服 务 供 给 方机 制 .力 图通 过 提 高 医 疗服
务 效 率 和 质 量 ,从 而 控 制 医 疗 开 支 的 过 度 增 长 。 本 文 通 过 对 比 美 英 两 国 的 医 改 方 案 ,提 出 我 国要 破 除 医 疗 体 制 的 政 府 行 政 性 垄 断 指 出我 国 如 果 不 采 取 措 施 打 破 行 政 垄 断 .我 国 医 改 就 很 难 取 得 根 本 性 的 突破 关 键词 :医改 行 政 垄 断 医疗 经 费 公 立 医 院 办 医 权
保 的 力 量 集 中 起 来 与 医保 公 司 谈 判 . 最 终 获得 更廉价 的 医保 。
目前 美 国 医改 还 处 在 激 烈 的政 治
主要 内 容是 对 全 民免 费 医疗 费 用风 险
分 担 机 制进 行 改 革 .将 以 前 由政 府 直 接 承 担 的风 险 转 至全 科 医 生 同时 建 立新 的 医疗 费 用风 险 承担 机 构 “ 全 科 医生联 盟 ” .由该 机构 代表病 人 购买 全 部 的医 疗服 务 这 意 味 着 代 表 N H S 体
责任 编 辑 :刘桂素
化 事 业 的政 府 采 购 逐 步 建 立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政府 采 购
逐 步 建 立 重大 对 外文 化 交 流 项 目

美国新医改的实施情况及对我国的借鉴

美国新医改的实施情况及对我国的借鉴
疗保险包括老年医疗
保险 ( dcr) Mei e 与穷人 医疗救助( d a ) a Mei i 两部分 。 dcr 是 cd Mei e a
由联邦政府负责并全 国统筹 , 其中规定凡是 有工作收入的人必 须强制性参加老年 医疗保 险并按时缴费 ,当参保 者年满 6 周 5
2 卫 生服 务 公 平 性 不 足 、 、 医疗 保 障 覆 盖 范 围 不 广
规定保险公司不得因投保者有过往病 21 年告罄。长期来看, 06 增长过快的医疗费用是威胁联邦财政 加强对商业保险的监管 。 设置— 。 艮 另外规定小型保 险公 司用于医疗服务的费用至少 占
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公平性不足 , 覆盖范围还不够广 。
3 卫 生 运 行 效 率低 下 、 、 医疗 质量 有 待 改 善

美 国 医疗 保 险 制 度 的 现 状
美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包括政府医疗保险、 团体健 有能力参保 , 大约 有 40 万人没有参保 , 全美 60 医疗参保率 只有
经高达 2 万亿美元。据 20 年美国总统府报 告统计 , 09 美国医疗
以最低的成本让所有美国民众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这样的 医疗 系统能够减轻 美国企业压 力 , 激发经济 活力 , 创造 更 多的 就业岗位 , 中主要涉及到 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
1 扩 大 医保覆 盖 面 、
医疗保险的个人和 雇主 , 必须强 制缴纳罚款税 。据估算 , 这个措 施将使美国医保覆盖面扩大 到约 2 0 5 0万人 。其次是督 促政府 史而拒保或收取高额保费 , 不得对投保人的终 身保 险赔付金额
重的财政负担。更重要的是, 由于经济萧条导致税收减少及医 疗费用增长过快 ,美国政府负责的医疗保险信托基金预计到 收支平衡的最大因素。

为什么美国医改也这么难?——美国医改的前世今生

为什么美国医改也这么难?——美国医改的前世今生

为什么美国医改也这么难?——美国医改的前世今生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以来,一直在为其医改新政奔走呼号,最近几个月来,关于医改的报道和讨论也充斥着美国各大媒体。

分析美国的医改,对中国医改有特殊的意义。

中国的很多改革,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文化领域改革,都或多或少跟在美国后面。

很多官员和学者,都言必称美国经验。

然而,似乎只有医疗是个反例。

美国的医疗体制给我们提供的教训多于经验,我国新医改的进程反而走在了美国前面。

美国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是其社会经济诸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导致的。

既然我国很多改革都“以美为师”,那么美国医疗领域所出现的问题,也许也是我们必须提前进行思考,防患于未然的。

一、美国为什么要医改?美国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同样突出:首先,美国的医疗体制是世界上最贵的一个,美国的卫生总费用占其GDP 的比重17%,每年的医疗花费已经高达2万亿美元,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但是美国也是发达国家和大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实现全民医疗保障的国家。

美国目前还有5000万人口没有医疗保险(主要是65岁以下的既不符合穷人医疗报销标准,也没有雇主提供商业医疗保险的人),依然面对着满意程度较低的医疗服务质量,和与高昂花费不相称的医疗绩效,也即医疗系统的低覆盖、低效率和高成本这三大问题。

其次,美国的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得有商业保险或者享有老年医疗保险和穷人医疗保险的患者也承担不起,因为即使有保险,个人也还要支付一定的比例。

正如我们前面文章中所分析的,有了保险之后,会推高医疗费用。

随着医疗费用的上升,保险公司要么增加保费,要么削减保险覆盖内容,增加自费项目,总之会使患者负担更重。

美国的媒体称之为医疗费用的螺旋式上升。

奥巴马以他母亲为例,很多患者即使有保险,但在生命的最后时期,整天担心保险公司会以各种理由拒付,更担心很多医疗项目报销不了而支付不起。

低效率问题主要体现于医生和医疗机构层面。

当前,美国的医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应付医疗保险、医疗授权和医疗诉讼的事务。

各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对中国医改的一些看法

各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对中国医改的一些看法

各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对中国医改的一些看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世界上许多国家爱都曾进行过或者正在进行医改。

医改之路五花八门,下面先就结合老师上课所讲解的内容以及我自己课下所查阅到的资料,对一些代表性的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及其改革模式做一个简单总结。

一、国家医疗服务模式(英国)。

即英国、北欧、南欧以及其他众多英联邦国家和地区实行的所谓“国民健康服务”,也被称之为“英国模式”。

这种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医药分家”——医生开药方,患者独立到药店购置药品。

因为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管制十分严格,所以很少有医生乱开药、开贵药的现象。

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其广泛性和公平性。

英国政府通过税收资助全国性医疗服务,国家医疗预算根据全国各地的人口进行按需分配,从而保证了每个人平等享受国家医疗服务。

然而,随着英国人口的增加和百姓健康要求的提高,完全依赖国家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逐渐不堪重负,其弊端逐渐显现。

第一,政府承担了大部分的医疗费用,而医疗费用几乎无限度的增长对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也成为了该模式最大的困扰。

第二,医疗服务微观效率低。

由于医疗属国家经营,医护人员获得的报酬与其劳动量并不挂钩,因此医生工作积极性差,医疗服务效率低下。

第三,医疗需求过度。

实行几乎免费的医疗服务,导致公众对医疗服务的过度需求,进而造成医疗服务供给不足。

鉴于这些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撒切尔执政时向医疗领域导入了市场机制,也由此形成了英国社会目前“富人去私立医院看病,穷人到免费医院排队”的局面。

面对这种局面,布莱尔政府发布了“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现代化改革五年计划,承诺将该体系改造成为以病人为核心、真正有效率的二十一世纪医疗服务,要“再次成为全世界羡慕的对象”。

但知道今天,这些改革措施仍然没有解决“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的矛盾。

目前,还有数十万患者等候治疗,候诊时间至少为半年。

二、国家医疗保险模式(加拿大)。

加拿大实施全国健康保险制度(NHI),保证每个公民都享受免费医疗服务。

美国医疗改革新动向对我国医改启示 借鉴 论文

美国医疗改革新动向对我国医改启示 借鉴 论文

美国医疗改革新动向对我国医改的启示与借鉴2010年3月23日美国最终版本的医疗改革法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

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医疗保险改革法案,标志着美国民主党人努力多年的全面医改目标最终实现。

这次医改将使美国迈进了全民医保的大门。

医改后,3200万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将因此获保,医保覆盖率将从85%上升到95%,美国延续了一个世纪的医疗改革梦想,终于在奥巴马的努力下得以实现。

一、美国医疗改革的措施1.在医疗保险覆盖方面,提高医疗保险的可承受性和可进入性。

奥巴马明确提出要确保美国所有的公民都能获得一定的医疗保险,使医疗保健成为每个美国人都负担得起、享受的服务,但仍然保留患者的选择权;需要建立一项全美健康保险交换制度和项新的公共卫生计划,提供某些特定的私人保险,例如没有提供医疗保险的小型公司未受雇佣的个人都可以通过美国联邦政府的这一制度来获得合理的医疗保费。

政府设立一个医疗保险计划市场,各个家庭可以在私人计划或是美国联邦医疗保险等政府新推出的计划中选择。

2.控制医疗费用方面,在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医疗资本效率,来降低医疗成本。

(l)进行电子健康信息技术系统建立。

当前,美国许多医疗信息没有进行电子储存,不能被充分利用,因为医疗信息难以相互传输,也增加了医疗失误率,而成本也相对电子储存高。

奥巴马政府计划在今后5年内每年投资100亿美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标准化的电子健康信息系统(包括完整的电子医疗记录),加强医疗信息在各医疗机构以及一线医疗人员之间的传输,当然,美国政府也承诺会保护公民的隐私。

(2)提高美国保险产业的竞争。

通过不断兼并,美国两家最大的保险公司占据了美国三分之一的保险市场,己经主导了美国的保险行业,这些兼并并没有提高保险领域的服务效率,反而使保险费用在短短六年内增长了87%,普通家庭的医疗费用还在持续上涨,但保险公司的利润去高得惊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奥巴马政府计划严格控制保险公司的保险费用,增强保险产业的竞争性,将强制从保险公司收入中拿出一个合理份额用于医疗费用的支付。

美国新医改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新医改对我国的启示
障 体 系 。2 0 3 1 ,美 国众 议 院通 过 新 医 改 报销 比重 。加 强对 社 区卫 生 服务 中心的 投 资 。加 强 0l 5 月2 日
法 案 ,紧接 着2 日奥 巴马签 署 ( ain P o eto 对保 险 费上 涨 的监 督 ,建 立 医疗 保 险费 率 管理 局 监 3 ( t t r tcin P e ad n Afo d be fr a l Ca e r Ac 》 ,新 医改方案 正式 生 管 美 国保险 公 司 的费率 的调 整 。增 强个 人 责任 和 雇 t
拒 绝给 付 高 额保 险 金 ,防 止人 们 在得 重 病后 因费用 也会 增加 ,将会 为药 品产业 增J 2 0L美元 的收入 。 J 7 ̄ I 1
而 破产 。对 家庭 和 企业 进 行减 税 ,同时 减 少家 庭 医 为家 庭 建立 一 个长 期 照顾 医 疗保 险 ,鼓 励 残疾 人 在
实 具体 操 作 中 很难 实 现 。改 革 必然 会 对原 有 的利 益 足基 本 医疗 保 障 外 的需 求 。允 许 商业 保 险机 构 经办 格 局 产生 影 响 ,必 然 会产 生 利 益受 益 者 和受 损者 。
直 前 的 勇气 和 信心 。奥 巴马 从提 出医 改 的承 诺 到方
为 美 国总 统 竞选 的 热 点话题 。 民主党 总 统竞 选 人奥 医疗保 险 的 公 民纳入 到 医疗 保障 计 划 中来 。2 0 年 09
为 了达 到 以上 目的 ,新 医改法案 采取 的方 法主要
巴马 当时 提 出要 推 行全 民医保 计 划 ,把 未 参加 任 何 如 下 … :
定 的 决 心 、巧 妙 的策 略和 不 屈 的毅 力 。 这种 勇气是 习 美 国管 理型 医 疗 模式 ,并结 合 我 国实 际情 况 ,引

奥巴马医改计划

奥巴马医改计划
奥巴马医改计划
奥巴马选举时提出的政纲三大议题之一
内容摘要
奥巴马医改计划,这位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选举时提出的三大政纲之一,终于在2010年3月得 到了国会的通过。这一改革的目标,是为那些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公民提供医疗保障。 初看起来,这个法案似乎仅仅是在成立公营医疗保险,管制私人市场转保,由私人健保转到公营 健保。然而,深入探究,大家会发现,这个法案的真正野心远不止于此。 现在,这个法案建议的,是限制美国全民购买医疗保险,不容许保险公司以疾病等借口对受保人 拒保,或擅自增加保费。这无疑是对整个保险行业的深度改革,也是对每一个美国人的生活保障 的强有力保障。 你瞧,这就是奥巴马医改计划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医疗保障方案,更是一个对整个社 会制度进行深度改革的伟大尝试。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总统的伟大,不在于他做了多少事,而 在于他能为人民解决多少实际问题,能为这个社会带来多少正面的改变。
内容摘要
在这一点上,奥巴马总统做到了。他的医改计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担当、有理想的总统形象。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他实实在在的行动准则。 因此,当我们回顾奥巴马总统的医改计划时,我们不仅仅是在评价一个医疗保障方案,更是在评 价一个总统对人民的忠诚,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热爱。这就是奥巴马医改计划的真正价值, 也是它对我们的启示。
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191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对德国总理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40年前提出的改革表示赞同,从而想要通过新的医疗保险政策。但这些政策由 于其后辈——1913年起担任美国总统的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的反对未能得以实 施。

从精准医疗到治愈癌症,回顾奥巴马国情咨文中的医疗解读

从精准医疗到治愈癌症,回顾奥巴马国情咨文中的医疗解读

从精准医疗到治愈癌症,回忆奥巴马国情咨文中的医疗解读美国当地时间1月12日晚9点,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了他任上的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国情咨文。

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表示,美国要做“可以治愈癌症的国家〞。

继去年的精准医疗方案后,奥巴马继续抛出了医疗行业人人关注的话题。

在奥巴马当政的这八年中,他在国情咨文中都对医疗行业和医疗产业政策还作出过哪些表述呢?为拜登背书奥巴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到的“攻克癌症〞的表述是这样的:“去年,副总统拜登曾说,要把治愈癌症作为一项新的登月方案去实现。

上个月,他与国会通力合作,为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们提供了大量资源,这是10多年来科学家们获得的最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今晚我宣布,我们将举全国之力促成这项新方案。

在过去的40年里,乔为我们在众多问题上竭尽心力,因此,我任命他主管这一抗癌方案。

为了我们已逝去的亲人,为了我们还能拯救的家庭,我们应该携手,让美国成为一个彻底攻克癌症的国家。

〞从奥巴马的表述中不难看到,他提到的攻克癌症的动议与副总统拜登亲密相关。

毕竟,拜登因至亲之人被癌症夺走了生命而发起了对癌症的挑战。

2022年5月,拜登的长子博·拜登因脑癌去世。

受此重大打击,拜登宣布将不参加下任总统大选,并表示在剩余的副总统任期内将投身抗癌事业,希望把战胜癌症作为下一个“登月方案〞级的国家任务。

拜登感性地说,“假如我可以,我想当一个终结癌症的总统。

因为这并不是不可实现的。

〞媒体分析,拜登目前推进癌症治疗工作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尽可能地为癌症研究筹款。

其次是要致力于打破癌症研究的“孤岛现状〞,让各方研究人员可以协同工作。

拜登表示,他在最近几个月中已经同近200位医生、研究人员和慈善家进展了讨论,并打算继续寻求这样的投入。

下周,拜登还将在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上和世界范围内的专家讨论此事。

其实,拜登并不是唯一喜欢跟癌症较劲的美国总统。

早在40年前,尼克松总统就开场向癌症宣战。

1971年,尼克松签署?国家癌症法?,医疗界认为是吹响了向癌症宣战的号角。

美国医疗保健体系变革分析

美国医疗保健体系变革分析
添加文档副标题
美国医疗保健体系变 革分析
汇报人:XX
目录
01
美国医疗保健体系的历 史演变
02
美国医疗保健体系变革 的动因
03
美国医疗保健体系变革 的路径
04
美国医疗保健体系变革 的影响
05
美国医疗保健体系变革 的未来展望
1
美国医疗保健体系的历史演变
早期医疗保健体系
17世纪:殖民 地时期,医疗 保健主要由家 庭和社区提供
3
美国医疗保健体系变革的路径
保险制度的改革
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从最初的自愿参保到强制参保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措施:提高保险覆盖率、降低保费、加强监管等 医疗保险制度的挑战:如何平衡医疗费用与保险费用、如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 医疗保险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更加注重预防和健康管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等
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
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从单一医疗服务提供者转向多元化医疗服务提供者 从被动式医疗服务转向主动式医疗服务 从传统医疗服务模式转向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如远程医疗、人工智能医疗等
医疗技术创新与应用
医疗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
应用
医疗设备的创新:新型 医疗设备的研发和应用, 如智能手术机器人、远
质量和幸福感
5
美国医疗保健体系变革的未来展 望
可能的趋势
数字化医疗的 普及:通过远 程医疗、电子 病历等方式提 高医疗服务效 率
个性化医疗的 发展:根据患 者的基因、生 活方式等因素 提供定制化的 治疗方案
预防医学的兴 起:通过健康 教育、预防性 检查等方式降 低疾病发生率
医疗保健与科 技的融合:利 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技术 提高医疗服务 质量和效率

美国生物仿制药法案解析及生物仿制药市场分析

美国生物仿制药法案解析及生物仿制药市场分析

美国生物仿制药新法案解析及生物仿制药市场分析一.美国生物仿制药新法案及其解析美国1984年通过的“药品价格竞争及专利补偿法案”(Drug Price and Patent Restoration Act),又称Hatch—Waxman法案,为由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Federal Food,Drug and Cosmetic Act)管辖的仿制药进入市场提供了简化申请程序,方便仿制药在专利过期后快速进入市场。

仿制药主要是针对化学药,终于在2010年3月,美国奥巴马总统签署了医疗改革法案(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

此法案中一些条款制定了生物仿制药进入市场的简化申请途径,又称“生物仿制药途径”(Biosimilars Pathway)。

1.新法案具体规定首先,该法案定义“生物仿制”产品为与参照产品(如新药)“高度相似”的生物制品。

“(生物仿制产品和参照产品)即使在临床上非活性的组分可能有微小差别”,但“安全性、产品的纯度和效力在临床上并无有意义的差异”。

根据此法案,生物仿制药的申请人在新药获准销售的4年内不得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USFDA)提交生物仿制药简化申请,而USFDA不可在创新药品获准销售的12年内批准生物仿制药简化申请,从而保证新药的市场独占期最少为12年。

其次,生物仿制药途径制定了一个新药生产商与仿制药申请人之间相互交换有关专利信息的机制。

根据Hatch—Waxman法案,新药的专利有效期和市场专营期都列在橙皮书上。

与Hatch—Waxman法案不同,生物仿制药途径所适用的药品不列在橙皮书上,而是要求生物仿制药申请人在收到USFDA接受申请之后20天内,向新药生产商提供一份申请的副本,并披露其生产流程。

这些资料对外保密,但必须提供给新药生产商的律师。

此外,如果新药生产商从第三方专利权人获取了生产新药的许可,而第三方专利权人保留了参与专利诉讼的权利,仿制药申请人则要向第三方专利权人提供同样的信息。

论美国医疗改革对中国医院用药的影响

论美国医疗改革对中国医院用药的影响

论美国医疗改革对中国医院用药的影响标签:美国医疗改革;中国医院用药北京时间2010年3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全力推行的医疗保险改革法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这里面有着太多的利益博弈,无论我们站在哪一方,有一点都是值得赞同的,那就是新的医疗保险改革改法案真正的做到了惠及全民。

回望我们国家,医改之路漫漫修远,我们有太多的困难要面对,那么,在综合国力相差如此之大的情况下,美国医改的成功,对我们究竟能有多大的影响,作为医疗改革体系的一个重点,公立医院又会有哪些改善,长久以来的药品采购及使用,是否会发生变化,这些问题再次把中国医改推向了民众讨论的最前沿。

1美国医疗改革的背景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每年用于医疗保障体系的费用远远高于其它国家,但还没有做到全民参保,仍有一部分人没有被列入到医疗保险的范围之内,因此美国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实现全民参保的发达国家。

历史上,多位美国总统曾为之而努力,但涉于各方面的压力,都没有得以实施。

奥巴马这次推行医疗保险改革,也是涉及到了多个利益集团的博弈。

保险公司、制药集团和医院,这些都是美国医疗体系中的受益方,新医改方案的推行,必然会影响它们在整个体系中的利益份额,因而它们一直是医改的阻碍力量;另一方面,美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即个人主义严重,以自我为中心,对于那些没有获得医疗保险的民众,主流价值观认为这是个人的问题,应该由市场做出选择而并非政府出面干涉,由此可见,在奥巴马投入大量政治资本后,各方的矛盾得到了缓解,新的医疗保险改革最终涉险过关。

美国医疗保险改革法案的通过,无疑向我们证明了一点,即便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社会制度下,每一个公民都应享有医疗保险的权利,甚至有人评论,美国的医疗改革有些社会主义的味道。

对于我们,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的医疗体系改革,更应该覆盖到每一个公民,彻底解决长久以来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2中国医疗体系的现状目前中国的医疗改革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为目标,要建立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以及药品保障体系。

美国医院应对医改挑战

美国医院应对医改挑战
基础 与关键 。 丹 佛 健 康 与 医 疗 管 理 局 首 席 财 政 官 佩 格 ・ 奈 特 赞 同 鲍 尔 的 观 伯
点 。 他 认 为 ,医 院 的 准 确 定 位 和 与
言 以蔽 之 ,成功 的领 导者
着 诸 如 电 话 、 网 络 咨 询 和 电 子 就 诊
这样节 约成本 的创新必将 兴起 。 “ 患 者 治 疗 方 面 ,医 院 要 从 在 整 体 人 手 , 不 仅 仅 关 注 医 院 内 发 生 的 治 疗 ,还 要 将 入 院 前 后 的 保 健 纳 入 治 疗 方 案 的 制 定 与 考 量 。 医 院 需
挑 战 的 解 决 方 法 。 同 时 ,他 提 醒 ,
要将 这些 信 息融 入决 策支持 系统 , 并 合 理 应 用 多 学 科 保 健 团 队 。 ” 鲍 尔 指 出 。 乔 治 乌 咨 询 公 司 的 总 裁 阿
方 面 , 医 改 法 案 致 力 于 扩 大 医 保
覆 盖 面 ,这 意 味 着 医 院 将 迎 来 更 多

美国医院应对医改挑战
既要 控 制 成 本 ,又 要 提 供 高 质 量 的 医疗 服 务 .美 国 医 院应 对 医 改挑 战 的 出路在 于 整合 与 合 作 。
文/ 本刊记者 张文燕
美 国 医 改 法 案 通 过 已近 半 年 。

其 他机 构的 整扩 大 对 于 医 院 而 言 是 个 好 消 息 ,但 要 警 惕 低 预 付 的 保 险 计 划 造 成 的 高 自 费 成 本 , 进 而 造
成 医 院 坏 账 增 多 。 不 过 ,伯 奈 特 肯
的 患 者 ; 另 ~ 方 面 , 医 改 法 案 要 求
供 更 高 质 量 的 医 疗 服 务 。 ” 正 是 由

美国医保体制发展历程

美国医保体制发展历程
2.小布什当政期间,美国。
PART TWO
奥巴马医改
一 实施方式
全民覆盖,降低费用
01
法案针对“Medicaid”扩大了其覆盖面,降低了标准,将更
多的弱势群体和贫困人群纳入到了“Medicaid”的保障范围
内,使得更多的公民都能享受到美国国家实力增强所带来的利
1
2
3
4
信任
费用
集团支持
政治博弈
医改法案清晰易懂,“可承受” 被公众信任。法案冠名“可承 受”(Affordable),意味着 “负担得起”,对处在医疗费 用快速增长困境的美国,容易 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也增 加了国会通过法案的可能性。 法案的目标清晰明了:一是实 现全民医疗保险的梦想;二是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扼制不断 上涨的医疗费用。
workingdraft0美国医疗保险体制发展历程workingdraft1contents目录01美国医疗保险发展五阶段奥巴马新医改02workingdraft2partone美国医疗保险体制发展五阶段workingdraft3美国医疗保险体制发展五阶段私营医疗保险体制的创立和初步发展19世纪30年代至1945年私营医疗保险体制的拓展1945年至1964年1965年至1982年国家医疗保险计划的建立和发展医疗保险的费用控制阶段1983年至1990年美国医疗保险体制在21世纪的发展1991年至今workingdraft41929年1932年30年代大危机后贝罗大学医院和达拉斯大学1250名教师签约预定月费用50美分
20世纪80年代医疗保障费用得到相对 的控制,但是,随着美国财政危机的加重, 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医疗费用使得 政府、家庭、公民都不堪负重。
五 美国医疗保险体制在21世纪的发展

美国医保支付方式的演变及对中国医保支付改革的启示

美国医保支付方式的演变及对中国医保支付改革的启示

美国医保支付方式的演变及对中国医保支付改革的启示许怀湘【摘要】合理设计医保支付方式,不仅关系到医保资金管理、医疗质量和广大民众的健康,还会影响整个国民的经济的再分配和发展速度,是保证医保和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一环。

通过对美国Medicare支付方式的回顾研究及对几种支付方式的比较分析,旨在为国内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年(卷),期】2012(000)009【总页数】4页(P69-72)【关键词】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作者】许怀湘【作者单位】美国莫兰咨询公司【正文语种】中文社会医疗保险以及对医疗的公共投入,不仅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公平,还可以消除居民对大病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有利于国民经济由依赖出口向内需为主的转变。

但由于第三方承担了部分甚至是主要的医疗费用,患者对医疗费用的敏感度降低,导致需求增加,甚至会诱导医疗需求。

如果支付方式设计不当,医疗机构极易引导消费,导致医疗费用无节制上涨。

本文通过对美国Medicare支付方式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对国内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有所裨益。

1 美国医保支付方式主要演变过程美国1965设计Medicare公共医疗保险项目,主要服务于65岁以上的老人和残疾人士,至今有近4800万参保人,约占美国总人口的15%。

在过去的40多年中,Medicare的支付方式历经数次改革,走过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

1.1 按项目的后付费模式Medicare在设立之初,采用以治疗项目实际成本为基础的后付费方式。

所谓后付费是一种在治疗结束后再定价的模式。

医疗政策专家普遍认为,这种模式鼓励医疗单位多服务多收费高收费,导致的过度医疗服务可能毫无医疗价值,甚至有害健康。

在这种支付方式下,Medicare年住院治疗费用从1967年的30亿美元增长到1983年370亿美元。

1.2 按病种的预付费模式为遏制医疗费用的上涨势头,1983年美国国会授权Medicare与Medicaid服务中心(CMS)推行按病种预付费(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PPS)支付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新医改:根由、路径及实质作者:曹琦王虎峰2011-07-04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文字大小:【大】【中】【小】建立一个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体系是美国多届总统的执政议题,也是现任总统奥巴马上台前的竞选承诺。

上任伊始,奥巴马就把医改作为旗舰政策予以推进,但遭遇到了政治、经济、社会利益集团等方面的挑战,整个医改进程峰回路转,一波三折。

经过14个月的不断博弈和妥协、修正和弥合,奥巴马于2010年3月23日正式签署医改法案。

至此,喧嚣多时的医改方案尘埃落定。

美国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分析其医改的根由、改革的路径,预测其走势,发现其本质特性,科学借鉴医改国际经验,对搞好国内医改是有禆益的。

根由美国是“唯一没有建立国家医疗保障的发达国家”。

现行医疗保障体系以商业保险为主体,政府医疗保障仅有65岁以上老人医疗照顾、儿童医疗保险项目以及医疗救助。

显然,对广大的劳动者而言,其退休之前是没有政府保险项目安排的。

美国卫生方面的问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很大反差,经常被认作医保体系的反面教材。

客观地讲,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对医疗体制进行过系统的改革。

因此,现存问题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美国医疗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国家卫生总体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健康指标排名相对较低2006年,美国人口预期寿命为78.1岁,在30个OECD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七(仅高于墨西哥、波兰等几个经济相对不发达国家),低于OECD平均值1岁。

在1960年至2006年间,人口预期寿命仅增长了8.2年,远低于日本的15年和加拿大的9.4年。

这样的健康产出却消耗了世界上最高的卫生投入,美国2007年卫生医疗支出占GDP的16%,是OECD国家中最高的,并在近年不断增长[1]。

美国政府人均卫生支出非常高,为3 200美元,在OECD国家中仅低于挪威和卢森堡。

这样的卫生支出在很多国家可以建立全民医疗保障[2],但事实上,美国政府仅有3个公共保险项目(Medicare, Medicaid和儿童保险)和医疗急诊救助,这反映出美国医疗体系存在严重的效率问题。

(二)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缩小,公平性差从2000年到2008年,没有医疗保险的人群从3 800万(占人口14%)增长到4 600万(16%)。

有分析显示,增长主要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小企业不再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

在所有未保险人群中,受雇于小企业而未被保险的比例高达75%[3]。

中低收入人群是未保险人群的主体。

2007年未保险人群中,家庭收入在贫困线上不足两倍的(家庭年收入少于4万美元)占48%,而高收入群体仅占16%[4]。

(三)被保险人经济可及性差,保险不足现象严重即使拥有医疗保险的人群也存在着严重的“看病贵”问题,这主要表现为保费不断上涨和医疗费用攀升。

2000年到2007年7年间,商业保险费用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3%的水平,而参保人员平均工资增长率仅为3.1%,平均保费一般占个人工资的14%左右,占一个家庭收入的17%左右[5]。

19岁到64岁的成年人(2007年占总人口9%)保险不足的比例从2003年的9%增长到2007年14%[6]。

同时,由于美国大部分医疗付费体系为项目付费制(fee-for-service),医院服务也存在着过度医疗情况,患者无法得到成本—效益比较高的服务。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美国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当今国际社会诟病美国医疗体系的原因。

但是,很少学者对这些数据给予辨析和说明,其实美国医疗情况不像这些数据表面上简单反映出来的那样差,至少不是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糟糕。

然而,不可否认,美国医疗行业的问题确已迫在眉睫了。

奥巴马曾断言,医疗的负担将拖垮美国。

他将医改提到了美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奥巴马上台适逢新一轮金融危机爆发。

作为危机的策源地,美国首当其冲。

企业破产,失业飙升,民生问题凸显,企业不堪医疗保险重负,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退出医保。

可以说,金融危机是美国医改的催化剂,也为奥巴马医改提供了更多的舆论支持和社会需求。

路径美国医改立法过程实际上是不同党派和利益集团角力的过程,这也是历次医改的关口。

探讨奥巴马医改不能不分析以下几个重要的立法阶段:第一阶段,两院议案酝酿期。

2009年2月26日,奥巴马向国会提交了首份预算案,进行医改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3月5日,奥巴马在白宫举行医疗改革高层会议(White House Forum on Healthcare Reform),要求国会在年内全面启动医改计划。

6月17日,美国参众两院开始正式分别讨论医改方案。

与此同时,奥巴马多次演讲为医改造势,与医院行业团体等利益相关者进行接触并进行政治交易,给予优惠条件,以换取利益集团的支持。

10月中旬,参议院筹资委员会(Committee of Ways and Means)通过了基本符合奥巴马原则的医改议案。

10月29日,众议院率先通过众议院版医疗改革法案(Affordable Health Carefor America Act ,H.R. 3962)。

2009年12月2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关键的“预投票”。

时隔3天,参议院正式表决通过了参议院版医改法案(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H.R. 3590),医改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二阶段,民主、共和两党博弈期。

按照程序,接下来参众两院应就捏合两院法案进行磋商,形成统一版本后分别表决。

如果说医改前期还比较顺利的话,两院法案的通过则使共和党和一些利益受损群体,特别是高收入人群开始警觉,并对医改进行猛烈抨击和游说。

由于两党对于医改在关键问题上分歧严重,医改进程陷入僵局,一度搁置。

从反对理由上看,与历史是惊人地相似的:一是指责医改会在经济萧条情况下产生过大成本,恶化财政情况和经济形势;二是打意识形态牌,认为方案融入太多政府因素,破坏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

第三阶段,矛盾升级,医改受阻。

直至2010年2月22日,矛盾双方仍然对峙,奥巴马终于不再隔岸观火,亲自出马,推出首份详细的白宫版医改方案并与25日召开两党医改峰会,为方案最终成行重磅出击。

白宫版方案基于参议院法案,采纳了共和党人的部分主张,着力弥合分歧:法案原来版本中最具争议的“建立国家医疗保险机构”被删除,代之以建立医疗保险费率监管机制,从而控制保费上涨;降低参议院方案中前10年的医改投入;虽采用参议院的“奢侈保单”税,但延期执行并提高起征点等。

但奥巴马“折中版”方案也未得到通过,两党在关键问题上未达成一致。

至此,奥巴马在舆论和国会环境的优势筹码已大大贬值。

很多民调显示奥巴马医改支持率不断下降,而马塞诸塞州参议院竞选的失利使民主党不仅失去了2/3席位的有利条件,也造成了民主党内部的分歧。

为保全民主党执政地位,很多民主党议员开始权衡是否要继续支持奥巴马。

第四阶段,决战期——预算协调法案的推出。

针对共和党人利用“阻碍议事程序”来拖延医改法案通过的战略,奥巴马并没有气馁也没有拖沓,不断游说议员和公开演讲,奥巴马在3月初再一次推出修改版医改方案,并呼吁尽快安排表决,同时,开始启用“预算协调案”(budget reconciliation)。

这是医改成功立法的关键,也是奥巴马的权宜之计。

其实,早在2009年4月29日奥巴马政府预算案(budget resolution)通过时,国会就已经授权医改使用预算协调案的权力。

根据美国法律,“利用长时间辩论阻碍议事进程”(filibuster)不得用于“预算协调案”,预算协调一旦提上日程,两院各委员会针对其考虑、修改和表决的时间不得超过20小时。

这就成功瓦解了共和党企图利用“利用长时间辩论阻碍议事进程”拖延立法的战术。

2010年3月21日,众议院通过了参议院2009年12月通过的法案和对其中部分进行修正的“预算协调案”(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Reconciliation Act of 2010,H.R. 4872) 。

这标志着最终版本的医改法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也吹响了奥巴马医改成功的号角。

3月23日,奥巴马在白宫正式签署医改法案。

至此,医改法案在几乎全体共和党议员一致反对,民主党也有部分不赞成的情况下,涉险过关。

实质奥巴马新医改方案着力平衡各种利益群体关系,实虚结合,分步实施。

新医改主要以扩大保险覆盖面为核心,强化了政府参与和规制以提高医疗公平性和可及性,运用“开源”和“节流”保障基金收支:一方面,利用财政税收政策调整为杠杆“劫富济贫”;另一方面,为节约成本,鼓励预防服务和基层就诊,规范医院服务,并要求药商提供打折的专利药等。

(一)内容要点及潜在问题1.医保扩面。

这是改革的核心问题。

改革承诺让目前3 200万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获保,提升医保覆盖率至95%左右(改革前覆盖率为85%左右)。

主要有两方面举措:一是从2014年开始,州政府必须建立州健康福利交易所(State-based American Health Benefit Exchanges)和小企业健康选择项目交易所(Small Business Health Options Program (SHOP) Exchanges),为尚未得到医疗保险的个人和小型企业提供公共医疗保险。

对于收入在贫困线133—400%区间,并通过州健康福利交易所参保的人群,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和费用分担。

根据美国国会估算,这种形式将覆盖约2 500万人,其中约1 900万人符合财政补贴条件。

对于没有按法案规定购买医疗保险的个人和雇主,必须缴纳罚款税。

二是强化政府对商业保险的监管。

法案规定,保险公司不得以投保者的过往病史为由拒保或者收取高额保费,不得对投保人的终身保险赔付金额设置上限,同时除非发现欺诈行为,否则保险公司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拒保或退保,要求小型的保险公司至少将保费的80%用于医疗服务,大型的保险公司至少将保费的85%用于医疗服务。

同时,政府建立医疗保险费率监管机制,监控保费上涨。

此外,政府在2014年前将成立暂时性国家高危人群医疗保险基金(遭到保险公司拒绝的患病人群)(Temporary National High-risk Pool)。

同时政府还为雇主参保提供一系列激励措施。

2.筹资政策。

财政税收是奥巴马医改的杠杆和筹资主要渠道。

政府将向中产阶级提供税收减免以鼓励参保;同时,为了抵充为中下收入人群提供医疗保险的政府支出,对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的纳税人和25万美元以上的已婚夫妇,增加0.9%(从1.45% to 2.35%)税率,增加3.8%高收入人群非收入税(unearned income),对医疗仪器销售征收2.3%的消费税,征收高额保单税,从2014年起对医疗保险行业征税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