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历史上的租界-天津法租界
天津市五大道景点介绍
天津市五大道景点介绍天津市五大道,又称旧法租界,是天津市的一个历史文化景点,位于和平区南部的和平路、小白楼街、大理道、鞍山道、马场道五条运河沿岸的道路上。
这里保存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下面为大家介绍天津市五大道的景点。
一、天津古文化街天津古文化街坐落于鞍山道与小白楼街交口处,是一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风情的商业步行街,也是天津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
这里有600多个店铺,以及客栈、餐饮、文化娱乐等设施,是天津市的商业繁华地带。
同时,由于它坐落于五大道区域内,所以这里的建筑也充满了浓郁的欧式特色,是一个兼具欧陆风情和中国特色的风景区。
二、意租界风情街意租界风情街位于大理道上,是一个集旅游、购物、娱乐为一体的主题街区。
这里还有九曲桥,大光明电影院等著名景点,是游客到五大道逛街购物的好地方。
三、五大道建筑群五大道是天津著名的历史建筑群,这里很多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诠释了当时中外合作,文化交流的历史。
这里最著名的是条约建筑,一些历史上的重要场所,如大总统府、德国瑞典公使馆等等。
四、天津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是一所位于鞍山道的音乐院校,是全国重点音乐学院之一。
学院位于1924年建成的原德国租界总督官邸,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排练室、音乐厅、展览馆等,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五、古文化花园古文化花园位于和平路,是一个大型主题公园,园内的建筑构造既有汉地历史的沉淀,又有西方的元素,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和欧洲风格的完美融合。
花园内设有诸如天津市博物馆、马秀英艺术馆等知名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和爱好者前来游览。
以上即是对天津市五大道景点的介绍,五大道不仅代表着天津的历史文化,还是囊括了时尚购物、美食餐饮、休闲娱乐、文化艺术等诸多元素的综合性区域,非常值得前来游览。
天津租界史调查报告
天津租界史调查报告调查目的:天津租界,是1860年至1945年期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奥匈帝国和比利时等国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和协议在中国天津老城东南部区域相继设立的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租借地。
作为天津人,我们应当了解天津租界的历史。
这次我将调查关于天津租界的趣味历史知识。
调查人员:周清润调查时间:2013.11.24调查方法:上网搜集材料调查结果:(一)天津租界开辟较早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首先在中国攫取租界。
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开辟通商口岸等的续增条约。
条约第四款规定:“续增条约画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比例划一无别。
”在这一城下之盟中,天津被增列为通商口岸,该条约虽未规定设立租界,但成为日后英国在天津强划租界的依据。
1860年12月4日,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向恭亲王奕䜣递交照会,写道“意将津地一区,代国永租”,作为领事官署和商民的住房及栈房之用。
随后,他又照会直隶总督恒福,转饬天津地方官府,要求在天津划出英租界。
12月17日,清政府允许了英国公使卜鲁斯设立英租界的要求,列强在天津设立的第一个租界——天津英租界开辟。
1861年春天,法国参赞哥士耆赶往天津实地勘察界定天津法租界的界址。
6月2日,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与其订立《天津紫竹林法国租地条款》。
天津法租界位于天津城南的紫竹林一带,南接英租界,西近海大道,东和北两面傍海河,面积为439亩。
清政府为了显示不歧视美国驻天津领事,在1862年或稍后,也有意让美国在天津建立一个专管租界,发给美国领事一份租契。
然而,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极力反对租界制度,且当时来华美国商人屈指可数,因此美国在若干年后才对该地作了短暂的行政管理。
1895年,原先在中国尚未辟有租界的德国也开始动作。
在辽东半岛尚未交还中国之时,德国驻华公使绅珂根据本国政府的指令,向总理衙门提交照会,要求在天津开辟专管租界,以扩展德国在当地的商务。
天津租界 宗教建筑
原麦加利银行
第三阶段,1930年-1945年时 期呈现出摩登建筑时期的风格。 1930年以后受欧美摩登运动的影响, 建筑师逐渐抛弃了古典式折衷的设 计手法,代之以简洁、自由、富有 体积感与雕塑感的摩登设计手法。 这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有利华大楼、 渤海大楼、中国大戏院。 目前,关于天津租界建筑的研 究已经引起建筑界广泛的关注。
俄国东正教教堂
东正教堂特有的拜占庭建筑风格。厚门高窗,上为拱形,室 内壁上绘有油画。上层有钟楼。群众称之为“喇嘛台”。
拜占庭式建筑对欧洲建筑 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 把穹顶支承在4个或者更 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 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 制,充满了结构的美感。 建筑内常常大量采用镶嵌 画,即使用陶片、贝类、 碎石等嵌于墙壁、地面或 室內屋顶,构成图画或图 案。因为拜占庭式建筑门 窗通常狹小,室內光线甚 暗,如用镶嵌画作為装饰, 可藉贝类、碎石、陶片等 的反光,增加室內亮度, 又因多用鲜艳色彩,室內 可因各种色彩光线之反射, 产生一种神秘及多彩的宗 教气氛。
天津租界区 ——宗教建筑
盛楠 1208031021
天津租界,是1860年至1945年期间,英国、 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 奥匈帝国和比利时等国通过签订不平等条 约和协议在中国天津老城东南部区域相继 设立的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租借 地。1860年,英国首先在天津设立租界, 最高峰时有9个国家在天津设立租界。同时, 天津也是中国最早收回租界的城市之一。 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在对日战争胜利后, 正式收回天津的最后两个租界。
第二阶段,1919年-1930年时期的建筑呈现出古典主义、折衷主 义时期的风格。1919年前后,北洋军阀、西方列强趁机加强在天津的 实力。大型银行、洋行、商场、旅馆及娱乐建筑、高级花园住宅随之 相继出现。大部分银行集中在英、法租界的中街上,采用西洋古典柱 式形式,如建于1924年的英国麦加利银行,立面是两层高的爱奥尼克 柱式,具有古典主义风格。商业旅馆建筑集中在法租界劝业场一带, 采用较多的折衷主义手法,如劝业场是古典复兴式的檐口及装饰,但 门窗式样却比较活泼。
穿梭在天津的老租界
穿梭在天津的老租界“五大道”是对成都道、重庆道、大理道、睦南道、马场道这五条路,以及周围共22条道路的总称,这片区域在清末时被英法列强占为租界,当时,各国纷纷驻兵建房,一座座不同风格的建筑就在这不大的区域里纷纷建立起来。
时间已过去了百年,但这些建筑却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因此,这片区域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
天津基本没有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街道,大部分都是斜街,马场道虽是五大道中最宽的,但也不例外。
这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路,也是各色西洋建筑最集中的区域。
19世纪末,英籍德国人德璀琳在这一带开设了一个赛马场,于是就以这里为起点,铺设了这条从英租界通向赛马场的道路,马场道的名字也就因此而得。
走在这条街上,两边都是不同风格的小洋楼,幽雅的外观,精致的细节,让人不时停下脚步,仔细观看。
而在这些小洋楼中,最引人注目的,恐怕要数现在的天津外语学院,这个高大气派的建筑,当年曾是法国工商学院,建筑群至尽保存完整,就连当年的小教堂,如今也还在。
顺着马场道旁边的小路,穿过居民区,就是另一番景象,睦南道虽和马场道仅一街之隔,却要清净很多。
因为僻静,当年很多名人就把自己的家安在了这里,眼前的一栋房子,是张学良二弟张学铭的住宅,而在相隔不远,还分别有孙殿英、李叔福、高树勋等曾经居住过的旧宅。
这条路上最显眼的,也是最具观赏价值的,是张作霖三姨太许氏旧宅,这房子是按英国乡间别墅的模样盖的,而距此不远的某军阀的宅子,与之比起来就显得土气很多。
五大道的每个历史建筑,不但保存完好,还会在门外有文字说明,什么风格、年代、曾经的主人都写得很清楚,让到这里来的游客即使没有导游也能了解得很清楚。
这些老房子如今多是办公机构,周末的时候大门紧闭,更加透出一丝神秘,很多故事,都曾在这里发生。
其中比较有名的,可能要算“箱尸案”。
大理道23号曾是某富商的宅邸,他伙同情人,德国混血女子施美丽杀了原配夫人董氏,将其肢解后装在箱子里偷偷运出,又假报失踪。
但终究被查出,从而成了当时天津轰动一时的大案。
天津历史上的九个租界分别在哪里
天津历史上的九个租界分别在哪里1、天津英租界始设于1860年,是外国在天津设立最早的租界。
界址为:东临海河右岸(西岸),南至博目哩道(今彰德道),西至海大道(今大沽路),北至宝士徒道(今营口道)。
这就是所谓的“原订租界”。
2、法国租界地天津法租界始设于1860年英租界设立之后。
界址为:东、北临海河右岸(南、西岸),西南至海大道(今大沽路),东南与英租界毗邻。
不过,天津初期的对外贸易并不兴盛,来到这里的少数外商主要居住在天津城东门外三岔河口的宫北大街,仅有天津英租界内建造了少数房屋。
3、美国租界地天津美租界约设于1862年。
界址为:东临海河右岸(西岸),南至开滦胡同(今开封道),西至海大道(今大沽路),北至博目哩道(今彰德道)与英租界毗邻。
共占地一百三十余亩。
4、天津德租界在天津存在的时间是1895年-1917年。
1895年,德国驻华公使绅柯向清廷总理衙门提出照会,借口德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迫日还辽”有“功”,向清*** 索取租界,要求享受与英法等国同等特殊待遇。
5、日本租界地天津日租界始设于1898年。
最初,日本仅在法租界以北、天津城厢东南,划定了租界与预备租界的范围;另在德租界以南的小刘庄划出停船码头。
6、天津俄租界始设于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俄国军队占领了天津火车站及海河左岸(东、北岸)的大片土地。
由于这一区域阻隔了自紫竹林法租界和英租界至火车站的通道,引起两国不满。
经德国从中调停,俄国同意改划原订租界范围,将火车站地区交还中国,俄租界遂分为东、西两区。
7、意大利租界地天津意租界始设于1902年。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意大利军队乘机占领了海河左岸(东北岸)、俄军占领区以西的地段,并宣布为意租界。
界址为:东北自意中交界路(今兴隆街)沿京山铁路至俄租界,南沿波格拉尼路(今五经路)与俄租界毗邻,西南临海河,西北沿意奥交界路(今北安道)至兴隆街,占地近八百亩。
8、奥地利租界地天津奥租界始设于1902年。
天津法租界
天津法租界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多个城市出现了外国租界,成为了不同国家势力范围的象征。
其中,天津法租界作为法国在中国设立的一个租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天津法租界的历史背景、建立情况、影响力以及最终的命运。
背景天津法租界创建于1860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混乱时期。
当时,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压力,各大国争相在中国设立租界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法国作为列强之一,也参与了这场角逐。
天津作为一座重要的商港城市,自然成为了列强争夺的焦点之一。
建立1860年,法国和清政府签署了《北京条约》,其中规定法国在天津设立了一个租界。
这一租界位于天津城的西南角,占地约3.78平方公里。
法国通过修筑法国式建筑、引进西方商业和文化,逐渐将这片土地改造成了一个具有法国风情的城市。
影响力天津法租界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天津城的现代化进程。
在这里,西方的文化、科技和商业得以融入中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法租界也成为了各国商人和外国侨民的聚集地,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命运然而,随着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的兴起,各个租界的存在也备受质疑。
在1943年,法租界终告结束,这一块曾经繁华的烟火地也变得冷清起来。
不过,它留下的建筑、历史和记忆,依然在今天的天津城中流传着,让人们回想起那段独特的历史时期。
综上所述,天津法租界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它承载了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
尽管已成为历史,但它的影响却依然存在于今天,成为了天津城市发展的一部分。
愿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教训,珍惜历史,珍惜和平,共同建设美好的未来。
1943年天津法租界的“收回”
1943年天津法租界的“收回”作者:吕颖刘英奇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19年第11期摘要抗日战争期间,为了配合“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提升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南京汪伪政府在日本的扶持下展开了“收回”租界的运动。
从天津法租界“收回”的背景、经过和结果来看,虽然维希政府被迫同意将租界移交给汪伪政府,但也以文化和教育等为名成功地保留了大量租界资产并仍享有治外法权。
汪伪政府此举并非是反殖民化和民族解放运动,而是为了配合日本排挤西方在华势力,实现独占中国的战略意图,因此没有获得中国民众的认同与支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欺骗中国民众,提高其傀儡政权的社会声望,日本当局直接授意和操纵汪伪政府展开了“收回”租界的运动。
由于法国维希政府与日本同属轴心国阵营,其通过与汪伪政府的谈判,成功地保留了法租界内的部分资产并继续享有治外法权。
尽管双方所达成的协议并不为国民政府和战后的法国政府所承认,但它所造成的既成事实给战后中法两国的谈判带来了不少的变数和挑战。
关于在华法租界的收回问题,学界的一些相关研究有所涉及。
①而本文以1943年天津法租界的移交详情为视角,结合法国外交部档案馆巴黎分馆、南特外交档案中心以及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的档案,分析维希政府对华所采取的外交方针,并揭示出法租界“收回”的欺骗性本质。
1940年3月,日本扶植的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很快便配合日本方面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提出了“收回租界,撤废治外法权”的口号。
法国人对此举有着清晰的认识。
5月6日,法国驻上海领事鲍黛芝(Marcel Baudez)致法国外长保罗·雷诺(Paul Reynaud)的信中写道:“日本在华,特别是在上海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取缔租界。
这一行动符合其‘新秩序’政策,代表着黄种人的胜利,并会提高服务于日本的中央政府在中国人眼中的威望。
”②同一时期欧洲的国际局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1940年7月,面对纳粹德国节节败退的法国政府宣布投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灭亡,菲利普·贝当(Philippe Pétain)在维希成立了听命于德国的傀儡政府。
天津意大利租界
天津意大利租界2013年6月13日我与外甥女在天津意租界“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国人心头永远抹不去的痛史。
天津作为“庚子事变”中的战地要冲,在事变后成为列强势力介入中国最多的城市之一。
近代史上天津曾有九国租界,这就是在中国土地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当时,天津被八国联军军官组成的“都统衙门”(Tientsin Provisional Government)掌控。
天津的城墙、炮台被拆毁,清朝军队被驱除,这座城市真正成了西方列强说了算的城市。
1902年,“都统衙门”解散,天津在名义上被交还给清政府。
然而列强租界的迅速扩张与发展,又事实上主导着这个城市的命脉。
此前,意大利在中国并没有多少经济利益可言。
意大利派军队参加八国联军,只是为了表明它也是个世界“大国”!而参战了,便可以与其他列强一起,坐地分赃。
从此,意大利也步英法日德诸国后尘,在中国拓展其势力。
1900年10月10日,意大利驻华公使萨尔瓦葛(Margnis Giuseppe Salvago Raggi)向北京公使团通告:为保护商务和航运利益,意大利王国要在天津开设领事馆,并称有必要设立租界。
在与意大利方面进行的租界谈判中,垂暮的中方大臣李鸿章在国家战败的不利情况下,仍据理力争,在设立租界的地点和居民的搬迁费用上进行了艰苦的抗争。
可惜李鸿章于1901年去世,新任直隶总督袁世凯接手谈判时,意大利军队早已在占领区内占地收税,大兴土木。
袁世凯除了承认既成事实外,也只能徒唤奈何。
1902年5月2日,天津海关道唐绍仪与新任意大利驻华公使嘎里纳(Count Giovanni Gallina)签订了《天津租界章程合同》。
在今天津火车站西面、海河在此处的一个大弯道的北面,意大利人开始兴建起了他们的租界,面积为771亩。
意大利人称之为“La Concessione italiana di Tientsin”。
与英、法、日、俄、德等国的租界相比,天津意租界是比较小的。
然而意租界的环境却相对较规整、平静,意租界当局很注意市政建设和房地产经营活动,使这里的道路平直整洁,房地产税低廉。
天津租界历史故事
天津租界历史故事
天津租界始建于1860年,起源于天津条约的签订。
该地区由英、法、德、日、美等国占领,成为外国势力在中国的一个“特殊区域”。
租界内的街道、房屋、公共设施等都按照外国规划建设,呈现出西方
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气息。
在租界里有许多值得一提的历史故事。
例如,1912年,在天津大沽口爆发了著名的“大沽炮台事变”,这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早期
事件之一。
当时,日本侵略军企图在大沽口港口安装火炮,而中国军
队为了保卫国土和主权,勇敢地攻击了日军,并将之击退。
此外,租界内也曾发生过一些令人感慨的历史事件。
在二战期间,许多犹太难民逃离德国纳粹的迫害,逃到了天津租界。
这些难民与当
地的中国人、外籍人士携手合作,为抵制法西斯主义的战争贡献自己
的力量。
近年来,天津租界地区已逐渐成为了一个文化旅游区,吸引着国
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参观。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多元文化的碰撞
和融合,感受到历史遗迹的魅力和神韵。
天津租界
Herbert Clark Hoover (1874-1964)
胡佛
1899年2月至1901年底在天津生活近3年
任开平矿务局总工程师 1929-1933年,美国第31届总统
10
11
花园中的外国儿童
1887年,为庆祝英国维多利亚女皇五十诞辰,英租界在利 顺德饭店对面修建了维多利亚公园(今解放公园)
天津 租界
1
为什么我们选择这个题目?
天津-近代史的缩影 中华百年看天津 租界-耻辱历史 租界-经济,文化影响巨大
租界留存,天津文化的一部分
2
租界-来源
1860发生了什么?
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國首先在天津設立租界。 最高峰時有9個國家在天津設立租界。 天津也是中國最早收回租界的城市之一。 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在對日戰爭勝利 後,正式收回天津的最後兩個租界,標 誌著天津租界歷史的結束。
天津的九国租界全部收回。
23
人口(1948)
1913187
天津租界 1860
1840 城区面积
租界国家
9
天津租界
23000余亩
面积-旧天津
8倍
回顾
9.4平方公里
1949 城区面积
50.3平方公里
收回时间 修建道路
1945
435条
1860-1949
24
反思
• 租界-近代天津的繁荣
• 租界-消极影响 • 租界-我们 铭记历史
17
起士林
天津最早的西餐馆
18
电影
京剧
德租界电影院
报纸
马连良 大公报
19
电影
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第八部分 天津的租界地和小洋楼
第八部分天津的租界地和小洋楼提起天津市历史上的租界和小洋楼有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天津近代史上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从旅游文化角度看,这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特色文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定了屈辱的《北京条约》(1860年)后天津辟为通商口岸。
由此开始至八国联军入侵后,42年间,先后在不同时期有九个国家的侵略者强化租界,其数量之多在全国独一无二,这些租界地总面积共达1500多公顷,比当时清政府管辖的城厢地区大8倍,欧洲文化的大量涌入,各租界内相继建立许多西洋建筑,使天津获得“万国建筑博物馆”称号,从而形成近代天津城市面貌的一个特点。
第一节天津下租界地的形成与划分清咸丰十年1860年天津正式开放为通商口岸。
同年英、法、美相继在天津划定租界,地点在现在和平区一带,三国租界沿海河西岸而设各占一方,这是第一阶段。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各国在瓜分中国割让土地的斗争中,德国在天津开辟租界,地点在美国租界以南,金(河西区解放南路一带)。
光绪二十二年(1896)日本在法租界西北金和平区百货大楼一带开辟租界。
英租界又借机向西扩张,这称为第二阶段。
八国联军入侵后,从1900~1902年俄、奥、意、比四国又在天津开辟租界,俄国在海河东岸(和东区一带),比利时在俄租界之南,金和东区十五经路一带,其次为意大利租界在河北区民族路一带,奥国在意租界以北河北区建国道一带,同时这一时期英、法、日、德诸国又借机扩大租界地,英、法、德等已扩大到金五大道地区,日租界地也扩大到南市地区。
这是各国在天津开辟及扩充的第三阶段。
至此沿海和东西两岸就形成了八国租界地(原来的美租界并入了英租界)。
其中八国联军入侵前的英、法、日、德租界在海河西岸,八国联军入侵后的俄、比、意、奥各国在海河东岸。
从此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天津疯狂地进行政治的和经济的侵略活动,后来,随着历史变迁,这些租界自1917年~1945年逐渐被我收回。
最早收回的为奥国(1917年),次之为德国(1919年),最晚的为英、法、德、日,均为1945年。
天津租界史调查报告
天津租界史调查报告【天津租界史调查报告】【附件】⒈地图:天津租界历史变迁图⒉照片:天津租界建筑风貌照片集⒊文献资料:天津租界相关历史文献合集【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租界:指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通过与中国签订租借协议获得承租土地并设立特殊行政管理机构的地区。
租界享有额外的治外法权,受其承租国家的法律管辖。
⒉天津租界:指天津在近代史中被列强租借所形成的租界。
根据租界协议,天津租界分为英租界、法租界、德租界、俄租界、日租界和意租界。
【正文】一、引言在中国近代史中,租界作为列强殖民统治的产物,对于特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基于对天津租界历史的调查研究,对其背后的历史背景、特点、建筑风貌等进行详细分析。
二、天津租界的形成⒈背景介绍:天津租界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性。
⒉英租界:英国租借天津土地的过程、租界的地理范围、特点以及对天津的影响。
⒊法租界:法国租借天津土地的过程、租界的地理范围、特点以及对天津的影响。
⒋德租界:德国租借天津土地的过程、租界的地理范围、特点以及对天津的影响。
⒌俄租界:俄国租借天津土地的过程、租界的地理范围、特点以及对天津的影响。
⒍日租界:租借天津土地的过程、租界的地理范围、特点以及对天津的影响。
⒎意租界:意大利租借天津土地的过程、租界的地理范围、特点以及对天津的影响。
三、天津租界的特点与影响⒈特点概述:天津租界共同的特点,如建筑风格、管理体制、社会组织等。
⒉政治影响:租界对中国政治局势的影响,租界中各国政治互动的情况。
⒊经济影响:租界对天津经济的推动作用,租界内外的商业交流与合作情况。
⒋文化影响:租界带来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对天津社会文化的塑造。
四、天津租界的建筑风貌⒈建筑类型:天津租界内的代表性建筑类型、风格特点。
⒉主要建筑:并介绍天津租界内的重要建筑,包括机构、商业建筑、教育机构等。
⒊建筑保护与利用:天津租界建筑的现状及保护利用情况。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天津租界历史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对天津乃至中国近代史产生的重大影响。
天津租界建筑风格介绍
天津租界建筑风格介绍
天津是中国近代唯一一个拥有租界的城市,是中国北方的一座开放城市。
它也是近代中国与世界交流最早的地区之一,曾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天津的租界历史可追溯到1900年八国联
军入侵北京后,清政府被迫与八国签订了《辛丑条约》,将天津
及北京部分地区割让给西方列强。
20世纪初,天津成为北洋政府直隶总督驻地,设督署直管
县制。
随着英、法、美、德等国在天津的设立领事馆,在租界内先后设立了工部局、巡警部、法院和银行等机构。
1925年3月
1日,国民政府将天津法租界改名为“天津市”。
租界内有英、法、德等16国领事馆。
据统计,租界内有房屋4万余间,其中住宅1.4万余间,办公楼2000余间,洋行、商店1000多家。
天津的建筑风格多样。
外国领事馆建筑有英国驻津总领事馆、法国驻津总领事馆和美国驻津总领事馆等;中国驻军营房建筑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华北司令部营房、国民党政府陆军第七集团军司令部营房等;私人住宅建筑有英商福昌洋行、汉寿仁记洋行和鸿记洋行等。
—— 1 —1 —。
英 法 美 日天津租界始末
英法美日天津租界始末第一章英租界租界是19 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列强侵略落后国家时出现的一种特殊历史现象。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武力打开了清王朝闭锁的大门,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租界就是资本主义列强依仗这些不平等条约,在一些通商口岸建立起来的,对中国进行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的据点,并很快成为半殖民地旧中国所特有的畸形社会体制,即游离于中国主权范围之外的“国中之国”。
租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美3 国在天津强划了租界。
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行在天津划定了租界。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8 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发动了侵华战争,各国乘机扩张租界。
光绪二十八年(1902 ),美租界并入英租界。
后英、法、日租界又进行了扩张,3 国租界总面积约为7.54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5 %以上。
租界在租界内,各国享有立法、司法权,有自己的管理机构,不受中国政府的管辖。
各国在租界内进行市政和公用设施、文化教育建设,发展社会经济,客观上促进了该地区的繁荣,在一定意义上,英、法、日租界的发展,确立了今日和平区的规模、基础和地位。
租界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各国租界陆续收回。
第一节设立背景及经过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中英《天津条约》的签订租界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 ~1842 )爆发的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依约,中国开放了长江以南的上海等 5 个通商口岸;中英《南京条约》同时规定,英国人可以在这5 口岸“带同所属家眷,寄居……贸易通商无碍”。
不久,英国专使便择定了英国人在上海的寄居范围。
后经中英双方议定,英国人在5 个口岸租地建房的地点,须经中国地方官与英国领事官共同商议,并公布了《上海租地章程》。
根据这些规定和不平等条约中的“最惠国待遇”,英、美、法3 国先后在上海划定了租地范围。
清咸丰三年(1853 ),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占南京后向江浙挺进,上海英、法、美租地内的侨民组织起“义勇队”。
简述天津租界
简述天津租界租界是近代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列强武装侵略中国的产物,他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强迫清王朝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在通商口岸强划居留地和贸易区,而不受中国政府管辖,形成“国中之国”。
天津租界始设于1860年,此后列强各国每发动一次大的侵华战争,天津的租界就增加和扩大一次。
至20世纪初,在天津城厢东南的海河两岸,先后设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俄国、意大利、奥地利和比利时九国租界,成为全中国乃至世界上租界最多的城市。
天津英租界始设于1860年,是外国在天津设立最早的租界。
近代中国7个英租界之一,另外6个是上海英租界(不久并入上海公共租界)、汉口英租界、镇江英租界、九江英租界、广州英租界和厦门英租界。
同时也是天津的9个租界之一。
天津英租界是天津的金融贸易区和最好的住宅区。
界址为:东临海河右岸(西岸),南至博目哩道(今彰德道),西至海大道(今大沽路),北至宝士徒道(今营口道)。
这就是所谓的“原订租界”。
1897年3月31日,天津英租界向西扩展到墙子河。
这个扩充界有1630亩。
1902年10月23日,面积131亩的天津美租界并入,成为天津英租界的南扩充界。
1903年1月14日,天津英租界再度向墙子河以西扩展了3928亩,称为推广界。
先后建成街道70多条此后,英租界又经过三次扩张:中日甲午战争后,英国擅自将租界自海大道扩张至墙子河(今南京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将原美租界并入英租界;不久,又继续将租界扩张至墙子河外。
至此,英租界东临海河,南沿马场道至佟楼,西至海光寺大道(今西康路),北沿宝士徒道与法租界毗邻,共占地6100亩,是各国租界中最大的一个。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天津英租界由中国政府正式收回。
天津法租界始设于1860年英租界设立之后。
界址为:东、北临海河右岸(南、西岸),西南至海大道(今大沽路),东南与英租界毗邻。
近代中国4个法租界之一(另外三个是上海法租界、汉口法租界和广州法租界)。
天津租界文化及其历史意义
重庆道于1922年建成,当时名爱丁堡道、剑桥道;1929年,大 年建成,当时名爱丁堡道、剑桥道; 重庆道于 年建成 年 理道、睦南道、常德道、重庆道、成都道先后建成; 理道、睦南道、常德道、重庆道、成都道先后建成;但当时却被命 名为英国街名———大理道当时叫新加坡路,睦南道当时叫香港道, 大理道当时叫新加坡路, 名为英国街名 大理道当时叫新加坡路 睦南道当时叫香港道, 常德道当时叫科伦坡道,重庆道当时叫爱丁堡道, 常德道当时叫科伦坡道,重庆道当时叫爱丁堡道,成都道当时叫伦 敦路。 敦路。
天津租界是西洋文化和中国传统及地域文 化承载体,是天津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化承载体, 分,曾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北方最为繁华 徽辅首邑” 的“徽辅首邑”,见证了天津近代的繁荣 和辉煌。 和辉煌。天津租界中具有各国风格样式的 建筑在中国接收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留, 建筑在中国接收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留, 使得天津老城部分区域至今依旧保留着百 年前的风格。 年前的风格。
五大道得点: 五大道得点: 第一,它形成了姿态万千的西式建筑群体景观; 第一,它形成了姿态万千的西式建筑群体景观; 第二,建筑的私密性构成了深幽寂静的街市风格; 第二,建筑的私密性构成了深幽寂静的街市风格; 第三,近代许多政客买办、达官显贵居于此, 第三,近代许多政客买办、达官显贵居于此,使五大道成为近代 名人荟萃之地。 名人荟萃之地。
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
自此之后, 自此之后,法、美、德、俄、日等国陆续在天津设立年 年
1860年12月17日英租界开辟,初期面积约 年 月 日英租界开辟 初期面积约460亩。位置在海河西岸, 日英租界开辟, 亩 位置在海河西岸, 紫竹林村一带。后来不断扩展,形成东临海河, 紫竹林村一带。后来不断扩展,形成东临海河,北面沿宝土徒道 现营口道)与天津法租界毗邻,西到海光寺大道(现西康路), (现营口道)与天津法租界毗邻,西到海光寺大道(现西康路), 南沿马场道到佟楼。 南沿马场道到佟楼。1897年3月31日,天津英租界向西扩展到墙子 年 月 日 这个扩充界有1630亩。1902年10月23日,面积 亩的天津美 河。这个扩充界有 亩 年 月 日 面积131亩的天津美 亩的 租界并入 成为天津 并入, 租界并入,成为天津 英租界的南扩充界 的南扩充界。 英租界的南扩充界。 1903年1月14日,天津 年 月 日 英租界再度向墙子河 再度向墙子河以 英租界再度向墙子河以 西扩展了3928亩,称为 西扩展了 亩 推广界 推广界。
浅谈天津近代租界史
浅谈天津近代租界史——读《天津的九国租界》有感天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它的形成、沿革、特色、物产、习俗、光荣和屈辱吸引了无数游客来此探索它的魅力。
在来到天津大学读书之后,我在课余时间去了解了更多的关于天津租界的历史,并且阅读了一本《天津的九国租界》,从各方面清楚地认识了天津的租界史。
这本书分租界的划定与扩张、租界的市政管理机构、租界的驻军、租界的人口与社会、租界的经济结构、租界的文化特征、租界的罪恶角落、列强以租界为基地的侵略活动、租界对天津城市发展的影响、租界的收回十章,详细地介绍了天津的租界史。
租界是近代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产物,他们通过一次次的侵华战争,强迫清王朝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在通商口岸强划居留地和贸易区,而不受中国政府管辖,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
天津的租界始设于1860年,随着之后每一次侵略战争的深入,天津的租界就又增加和扩大一次,到了20世纪初叶,天津的海河两岸,先后设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俄国,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等九国租界地,成为了全中国乃至世界上建立租界最多的城市。
在天津租界地最多的是英国。
英租界最早设立于1860年,是最早在天津设立租界的国家。
租界范围东临海河,从马场道到佟楼,西至海光寺大街,北沿宝士道与法租界相邻,攻占地6000多亩,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之后才得以收回。
一方面,天津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政治掠夺、文化渗透的侵略基地,而天津租界在清末明初又是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干涉的中心。
特别日本军国主义以日租界为基地,扶植亲日势力,唆使民族败类多次策划旨在颠覆华北政权的暴乱与阴谋活动,同时又是发动侵华战争的桥头堡。
列强在天津租界开设洋行,控制海关,垄断金融,把持航运,进行无孔不入的经济掠夺活动。
列强利用传教的侵略行径也是触怒惊心,他们的战略目标是“基督教占领中国”。
租界藏污纳垢,诲淫诲赌,成为社会罪恶渊薮,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丑恶的阴暗面。
天津租界的历史及其影响
天津租界的历史及其影响天津租界是指中国天津特别市内的外国租界,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
租界最早始建于1860年,最初是根据北京大清中央政府与外国签订的《天津条约》,为了扩大对华欧洲列强的贸易利益而设立的。
随着签订的多种不平等条约,租界的范围不断扩大,至1902年,天津租界已经占据了天津市区的大部分,成为一群外国人生活、居住、办公以及贸易和金融活动的重要地方。
天津租界的设立是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接触的一个缩影。
它既象征着中国在开放与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列强侵略和压迫的历史,也反映了中国企图向外面开放的一些努力。
从历史上看,天津租界先后受到了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比利时、荷兰、俄罗斯等国家租借统治,不仅在实际上成为了中国早期民族危机的一个重要场所,同时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地域范围。
天津租界也是中国近代都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之一。
天津租界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不仅仅体现于建筑和城市规划营造上。
在天津租界内,各种社会阶层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浓郁现代气息和多元文化色彩的社会环境,在建筑、教育、金融、社会习俗、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天津租界的建筑风格天津租界的建筑一直以西方的建筑风格为主,受到了欧洲各种建筑风格的显著影响。
在建筑风格上,天津租界的风格以新古典主义为主,还有很多欧洲其他风格的建筑。
可以看到古典的、罗马式的、拜占庭式的、哥特式的、巴洛克式的等风格都能看到。
同时,在天津租界的行政办公场所和大型工厂、企业的厂房、仓库等建筑中也经常出现东方传统造型的建筑元素,这些元素的出现与天津租界土地资源的局限与历史文化传承的综合因素有关。
二、天津租界的文化融合天津租界的外国人来自欧美和东亚各地,天津还是一个国际通商口岸,这使得天津租界在文化方面具有了强烈的国际色彩,不同的文化习俗在这里交汇贯穿了两个世纪。
外国人来到天津,不仅带来了新的科技和文化,也吸收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追求文化融合,产生了很多交流和互动,形成了天津租界独特的文化氛围。
天津租界介绍
天津租界,是1860年至1945年期间,英国、 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 奥匈帝国和比利时等国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 和协议在中国天津老城东南部区域相继设立 的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租借地。 1860年,英国首先在天津设立租界,最高峰 时有9个国家在天津设立租界。同时,天津 也是中国最早收回租界的城市之一。1945年, 中华民国政府在对日战争胜利后,正式收回 天津的最后两个租界。
大北道(Derby Road)--贵州路 康伯兰道(Cumberland Road)--昆明路(马场道至成都道) 奥克尼道(Orkney Road)--昆明路(成都道至营口道) 海光寺道(Hai Kwan Sou)--西康路
天津英租界维多利亚道
贸易
英商皇家四大行: 怡和洋行 太古洋行 仁记洋行 新泰兴洋行, 德商礼和洋行
文赛道(Windsor Road)--汉阳道 孟买道(Bombay Road) --潼关道 体伯瑞道(Tinperary Road)--汉口道 怡丰道(Avon Road)--湖北路(南京路至重庆道) 泰安道(Tyne Road)--香港路 西德尼道(Sydney Road)--澳门路 牛津道(Oxford Road)——新华南路(南京路至马场道) 摩西道(Mersey Road)——南海路 威灵顿道(Wellington Road)--河北路(南京路至马场道段) 三安道(Shannon Road)--山西路(南京路至成都道) 西芬道(Severn Road)--湖南路 伯斯道(Perth Road)--长沙路(南京路至西安道) 加的夫道(Cardiff Road)--长沙路(西安道至重庆道) 克兰特道(Clyde Road)--芷江路 得列道(Delbi Road)--广西路 格拉斯哥道(Glasgow Road) --桂林路、武昌路 益世宾道(Eastbourne Road)--柳州路 约克道(York Road)--南宁路 匹伯利道(Peebles Road)--苍梧路 马耳他道(Malta Road)--衡阳路 登百敦道(Dumbarton Road)--云南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历史上的租界-天津法租界
天津法租界天津法租界,近代中国4个法租界之一(另外三个是上海法租界、汉口法租界和广州法租界)。
同时也是天津的9个租界之一。
天津法租界基本位于现在天津和平区一带。
历史
设立
1861年6月2日,法国政府和清政府签定《天津紫竹林法国租界地条款》,划定法国租界,在英租界北邻确定了位置,面积为439亩。
不过,天津初期的对外贸易并不兴盛,来到这里的少数外商主要居住在天津城东门外三岔河口的宫北大街,仅有天津英租界内建造了少数房屋;天津法租界内甚至没有任何法国机构,只有1个供英美侨民使用的宗教建筑合众会堂,法国在天津的主要活动就是位于三岔河口的望海楼天主堂,连法国领事馆都设在临近的宫北大街。
1870年6月发生了天津教案,外国侨民纷纷移居租界,天津英租界首先得到开发经营。
由于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国
力不振,天津法租界一段时间内仍不见起色。
直到1880年代才开始着手进行市政建设。
扩张
天津法租界在历史上共有两次扩展。
1900年,天津法租界向西扩展到墙子河(今南京路),使该租界面积扩展了4倍,达到2360亩。
1916年,法租界向老西开扩张的行动引发天津市民的强烈抗议。
(老西开事件)繁盛
1900年以后,由于海河航道得到疏浚,同时挖出的泥沙又填平了各国租界中的大片沼泽,使得天津的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天津法租界的商务活动也趋于繁盛,民国初年,天津法租界内兴建了众多精美的欧式建筑。
1912年(民国元年),壬子兵变,华界的北门外大街、宫南大街、宫北大街遭到士兵抢劫、毁坏,华人商业大批转移到法、日租界,在法租界内主要集中在杜总领事路(梨栈大街,今和平路)。
在中国北方传教的天主教会各大修会的账房—首善堂(遣使会,设在承德道21号)、崇德堂(耶稣会,在河北东南部献县等地传教,设在营口道20号)、普爱堂(比利时圣母圣心会,在内蒙古传教)以及立兴洋行(法国)、先农公司(英国)、仪品公司(比利时)等各国企业纷纷在这一带进行房地产投资,买地盖房出租。
[1]
1920年代,在法租界内的杜总领事路与福煦将军路(今滨江道的大沽北路至南京路段)十字路口陆续建成天津劝业场、天祥商场、泰康商场等商业设施,以及国民、惠中、交通三大旅馆,渤海大楼、浙江兴业银行等众多整齐美观的西式建筑,形成天津最繁盛的商业中心。
当时,天津的中外上流社会人士主要聚居在天津英租界今五大道区域,而劝业场一带则成为他们进行消费、娱乐的区域。
法租界东至海河,南沿宝土徒道(现在的营口道)与英租界相邻,西至小埝(现在的新兴路),北沿秋山道(现在的锦州道)和日租界毗邻。
收回
1943年6月,汪精卫政府接收天津法租界。
1945年天津法租界被国民政府正式收回。
道路大法国路--解放北路(解放桥到营口道)
杜总领事路--和平路(锦州道至营口道)
葛公使路--滨江道(张自忠路至大沽北路段)
福煦将军路--滨江道(大沽北路至南京路段)
狄总领事路--哈尔滨道
萨工程师路--山西路
石教士路--黑龙江路
梅大夫路--辽宁路
德大夫路--河北路(锦州道至营口道段)
樊主教路--新华路(锦州道至营口道段)
圣路易路--营口道
甘领事路--南京路(营口道至锦州道段)
柏公使河坝--张自忠路(锦州道以东,大沽北路至解放北路段) 大法国河坝--张自忠路(解放北路至营口道段)
水师营路--赤峰道(张自忠路至解放北路段)
巴斯德路--赤峰道(解放北路至和平路段)
丰领事路--赤峰道(和平路至南京路段)
领事馆路--承德道
巴黎路--吉林路
七月十四日路--长春道(大沽路东)
—坡城路--河南路
狄米得城路--陕西路
霞飞路--花园路
克雷孟梭广场(PlaceClemenceau)--长春道,
紫竹林大街--大沽北路
金融
东方汇理银行
零售商业
劝业场,21号路(梨栈大街)。
房地产
娱乐业
渤海大楼
学校新学中学
法汉中学
医院
马大夫医院
宗教
西开若瑟天主堂天主教西开总堂
天主教紫竹林圣路易堂
卫理公会维斯理堂
伦敦会教堂
人物
张学良故居,法租界32号路(今和平区赤峰道78号)。
吉鸿昌故居,法租界40号路(今和平区花园路5号)。
庄乐峰故居,霞飞路(今花园路10号)。
吴景濂故居,樊主教路(今新华路文联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