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课文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通用7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通用7篇)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学习生字新词,会用“幽静”“陶醉”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1、领会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的心情。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事?2、出示贝多芬画像,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
出生于1770年,1827年逝世。
他从小就表现非凡的音乐才华,十岁举行公开音乐会,十二岁开始作曲。
他生活在封建统治最黑暗的年代,家境贫寒,受尽磨难,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对专制暴政无比憎恨。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3、什么是“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关于《月光曲》的传说的?(第二自然段到课文结束)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应该怎样分?4、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二、初步理解传说部分的内容1、默读第部分,想一想,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是哪几首?2、学生默读思考后讨论。
(1)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弹了两首曲子)(2)这两首曲子分别是什么?(第一首是盲姑娘想要学的贝多芬谱写的曲子。
第二首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3)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从哪儿到哪讲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的?(二至七自然段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八自然段到最后写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月光曲》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月光曲》教案【三篇】《月光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熟读直至背诵第九自然段,感受音乐的美妙。
2、理解“幽静、驻足、倾听、纯熟、激动、安详、陶醉”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继续练习标画重点词句,练习品词品句。
4、认字8个,写字7个,继续练习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教学重点:1、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2、熟读直至背诵第九自然段,感受音乐的美妙。
教学难点:1、理解“幽静、驻足、倾听、纯熟、激动、安详、陶醉”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教学准备:1、贝多芬的资料。
2、奏鸣曲《月光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瞧,你们一个个坐得多有精神呀!老师相信,今天的你们,一定是最棒的!对自己有信心吗?非常好!俗话说: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
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那皎洁的月光总能引起人们无限的情思。
唐代诗人李白就曾写下一首和月光相关的古诗--《静夜思》,你们能把它朗诵出来吗?听了你们的诵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这样的画面:月光如水,轻轻地洒在床前;诗人站在窗前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篇和月光相关的课文--《月光曲》(教师板书,学生回答)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步感知,学习新课在二百多年前,德国有位音乐家叫贝多芬。
他谱写过很多的乐曲《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那么,这首《月光曲》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1页,齐读第一自然段,并说说从第一自然段当中你知道了什么讯息。
学生交流相关贝多芬的资料,教师相机补充,并实行小结。
贝多芬资料: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
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十岁举行首次公开演奏会,十二岁开始作曲,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月光曲》的背景故事和作者情况。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旨。
3.掌握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能正确朗读。
4.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点1.诗歌《月光曲》的主要内容和意境。
2.关键词句的理解与朗读。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月光曲》的全文、作者简介等内容。
2.大字卡片:书写关键词和句子,方便学生阅读。
3.录音设备:播放诗歌朗读,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音韵。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音乐等方式营造月光的氛围,引导学生思考月光给人的感觉。
2.学习(15分钟)–带领学生朗读《月光曲》,并解释生词和句子的意思。
3.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表现出的情感和意境,以及作者可能想要表达的主旨。
4.练习(10分钟)–学生可以分角色朗读诗歌,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5.复习(5分钟)–收集学生的感悟和理解,帮助他们巩固学习成果。
第二课时1.导入(5分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重新感受《月光曲》的意境。
2.朗诵(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朗诵比赛,激励学生表达情感。
3.分析(15分钟)–分析诗歌中的押韵、修辞、节奏等特点,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
4.创作(15分钟)–让学生模仿《月光曲》的形式和风格,创作自己的月光诗歌。
第三课时1.复习(5分钟)–回顾前两节课学习的内容,巩固学生的理解。
2.展示(15分钟)–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互相欣赏。
3.总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强调诗歌对情感表达和想象力的重要性。
4.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写一份读后感,表达对《月光曲》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教学活动充分结合了诗歌《月光曲》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对学生在朗读、讨论和创作环节的表现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点评,使学生在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综合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学设计(精选3篇)
《月光曲》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月光曲》教学设计1《月光曲》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的讲读课文,写的是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事。
贝多芬是在特定环境的感染下,随着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激起创作灵感,以眼前的事物为依托,展开联想,即兴写成的。
教学本篇课文,引导学生领悟《月光曲》的内容是教学重点,而理解贝多芬即兴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发展的变化则是教学难点。
教学本文,进一步落实分辨事物和联想,并引导学生自觉运用以前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诸如“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理清课文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等,使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及内容的过程中,领悟感情,使重点训练项目化为技能迁移运用。
【教学目标】1、学习第9、10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重点)。
2、感受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意境、内容,体会贝多芬同情穷苦人民的思想。
3、在情境中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以贝多芬的一句名言引入。
二、创设情境,整件感知1、初步感知:看画面,感受情境,谈体会。
2、合作学习:用两分钟时间读第9自然段,组内交流讨论: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说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指名反馈。
板书: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月光照耀波涛汹涌3、品读体会:根据月亮、海水的变化,把三种层次的感觉读出来。
4、深入研读:个体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层来读一读。
⑴ 第一层:自由读→谈体会→重点指导“微波粼粼”“霎时间”→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⑵ 第二层:自由读→谈体会→重点指导“忽然”“刮”“卷”“涌”→自由读→指名读→站起来读。
月光曲教案(15篇)
月光曲教案月光曲教案(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月光曲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光曲教案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14个生字及相关生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想象力及音乐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课文,了解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四)美育渗透点学习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心灵;并通过欣赏《月光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意境之美,陶冶爱美的情趣。
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创设情境法,引导与点拨。
(二)学生学法朗读法、直观感受法、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感情变化。
(二)疑点皮鞋匠眼前出现的景象和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有什么联系?(三)解决办法1、围绕重点段和重点词句,反复读、思、议,穿插教师的点拨。
2、倾听《月光曲》,感受曲子的情绪变化,想象其意境。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读书与交流,给学生播放《月光曲》录音,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1、读书、感悟。
2、小组内交流与研讨。
3、班上汇报。
4、听钢琴曲《月光曲》。
第一课时(一)音乐导入1、播放钢琴曲《月光曲》。
2、让学生自由畅谈听后感受。
3、简介《月光曲》。
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曲子名叫《月光曲》,是首钢琴曲,它是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那么它描绘的到底是怎样的景象呢?它是怎样谱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10月光曲(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汇报初读收获。
(1)字、词的掌握情况。
①认读生字、生词。
(出示生词卡片)②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交流初读感受。
人教版月光曲说课稿(共8篇)
篇一:月光曲说课稿《月光曲》第一课时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6 课《月光曲》的第一课时。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月光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二、说学情情感体会方面,学生通过《伯牙绝弦》的学习,初步体会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但对音乐艺术感受尚浅。
内容理解方面,学生有一定的概括理解能力,但提取信息,抓取重点,有效质疑方面仍有欠缺,在本课学习中可侧重于信息提取及质疑解疑的训练。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情和教学课时,将教学目标细致化,明确化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我设计的课时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会写本课8 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生词“幽静、纯熟、清幽、陶醉、苏醒、霎时间、微波粼粼”的意思。
2、能力目标:提取信息,质疑解疑,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
掌握以关键句解疑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体会分析,了解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及贝多芬为穷兄妹弹琴的心境。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凸显,有针对性地突破,是保证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所以我设计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贝多芬情感的变化。
掌握以关键句解疑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体会分析,了解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及贝多芬为穷兄妹弹琴的心境。
五、说教法学法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不仅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且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参与上耗费精力少,而收效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根据新课标对高年级阅读能力的要求,我采用了讨论法、信息提取法,质疑解疑法进行教学。
月光曲优质课教案8篇
月光曲优质课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军训心得、学习心得、培训心得、条据文书、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military training experiences, learning experiences, training experiences, doctrinal documen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月光曲优质课教案8篇优质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扰,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和解决能力,教案的有条理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合作能力,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月光曲优质课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课文教
3、指名分角色读第五、六两自然段的对话。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朗读。
板书设计:
月光曲
/xx谱写幽静纯熟
听太穷谱谱成
第二课时
一、音乐导入,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二部分(第九自然段)1、听《月光曲》。师:这时,贝多芬看到盲姑娘听到他的曲子是这样的兴奋,这样的喜悦,贝多芬心里怎么样?”
“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
5、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xx了。
“陶醉”,完全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之中了。这句话说明
xx弹奏的曲子是多么的美妙!
二、佳句赏析
启发学生联想:“同学们想一想,这幅画上除了一轮明月、莱茵河、小路,还有在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外,根据故事的发展,画面上还应该有什么?”(一间小茅屋,茅屋的墙壁上最好画上窗口,而且从窗口里透出微弱的亮光,甚至有两个人影。)
2、“贝多芬就在幽静的小路上散着步,他听到从那所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你们想当贝多芬听到这断断续续的琴声,而且在这僻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
五、朗读全文,体会文章的前后照应
“盲姑娘听到贝多芬的第一个曲子是"入神""激动",听了"月光曲"是"恬静"是"陶醉",我们想想看这个穷苦的盲姑娘此刻心里觉得怎么样呢?她心里可能要说什么?我们帮她说出来。”
“贝多芬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而且说如果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也是非常幸福的,这时贝多芬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个词儿说明他也很激动?”(飞奔)。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光曲》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光曲》【教学目标】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幽静、断断续续、茅屋、清幽、盲姑娘、琴键”等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1.领会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心情。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教具准备】电子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简介贝多芬,进入新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月光曲》(板书课题:月光曲),在课前我请同学们收集了关于贝多芬的资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贝多芬呢?(学生介绍贝多芬)2.过渡语:同学们对贝多芬的了解真不少,那么《月光曲》这首不朽的乐曲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阅读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初读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
要求:请大家边听边想一想,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用笔在课本上画一画,做上记号。
2.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自己小声读一读课文,把该画出来的地方再作补充或修改。
3.同桌交流。
4.再读课文,把你认为最难读的地方画出来,再读一读。
5.指名读。
齐读。
6.读了课文后你一定有许多感受,请用“我觉得”或“我认为”的句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自由发言)7.同学们谈得真好!那么这首著名的《月光曲》好在哪里呢?让我们再一次默读课文,在课本上找出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学生找句子)8.组织交流。
(结合板书)穷兄妹俩热爱音乐。
(板书:热爱音乐)盲姑娘对音乐的渴望。
(板书:渴望音乐)贝多芬同情穷兄妹俩为他们弹奏。
(板书:同情穷兄妹)盲姑娘对贝多芬演奏的乐曲的赞叹。
(板书:赞叹音乐)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板书:创作音乐)9.过渡语:看来同学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月光曲》这首乐曲凝聚着贝多芬对穷兄妹俩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那么这种感情是怎样产生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段到第八段,看看贝多芬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有关语句画下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案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举世闻名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名。
这是一首享誉世界的名曲。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它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
课文可以分两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简单地介绍的钢琴曲——《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这段的最后一句“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第二段(2——10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整个过程。
这段是教学的重点段,训练重点就体现在这一段;抓住环境特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本段可分为三层,其中第二层(3——9段),写贝多芬走进茅屋里,为盲姑娘弹了两首曲子,这部分内容是文章的重点,同时也有一些使学生难理解的句子。
首先介绍了当时的环境。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突出了月光的明亮。
“月光照进窗子来”,驱走了茅屋里昏暗陈旧的景象。
“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寄予深深的同情。
周围的环境是那么静,那么美;穷兄妹俩又是多么纯朴,多么可爱。
贝多芬触景生情,激发了创作的*。
“借着清幽的月光”,贝多芬“按起琴键”,创作了《月光曲》。
关于《月光曲》的内容是借皮鞋匠的联系表达出来的。
最初是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海面上的景象发生了变化。
“浪花一个连一个朝岸边涌过来,”“浪涛汹涌的大海”,说明了音乐的节奏有了明显的转换,贝多芬此时想到的是穷兄妹俩的处境,心里十分不满,他要用自己的音乐表达出这种心情。
六年级语文《月光曲》优质教案4篇
六年级语文《月光曲》优质教案4篇六年级语文《月光曲》优质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准并积累本课词语:奇异、玲珑多姿、凝结、细腻、呈现;理解词语“玲珑多姿”。
2、知道课文写了五彩池的几方面。
3、能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正确理解语句,感受文章前后联系的紧密性。
4、能借助板书,概括池水的奇异,积累有关语句。
感受五彩池的奇异。
重点难点:1、能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正确理解语句,感受文章前后联系的紧密性。
2、通过圈词划句,感受五彩池的奇异。
能借助板书,概括池水的奇异,积累有关语句。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一)欣赏图片,感受五彩池景色的奇异。
1、欣赏图片,初步感受五彩池的神奇。
(媒体音乐,出示:欣赏图片)(二)揭示课题。
有一位作者在游览之后,将这番美景化作文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17五彩池)齐读课题二、反馈预习,梳理文章的脉络。
(一)反馈预习,了解1、4节的总起、总结作用。
1、反馈预习,交流写出五彩池特点的词语。
(出示预习要求)读了文章后,五彩池留给你什么印象呢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梳理文章结构,学习1、4节。
交流:(板书:奇异)对呀,这是五彩池留给我们的总体印象。
作者在开头总起介绍了五彩池的特点,最后又再次总结了它的特点。
就让我们拿起书来读读1、4节。
(二)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五彩池。
1、交流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五彩池。
中间两个小节,作者又为我们介绍了五彩池的哪两个方面2、交流并板书。
(板书:池子、池水)3、小结并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
文章就是抓住(点课题“池”)池子及其中(点课题“五彩”)五彩的池水这两方面来介绍五彩池的奇异的。
我们读这类写景物的文章一定要先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这个景物的。
现在就让我们来深入学习,看看作者是怎样把五彩池奇异的特点写具体的。
三、学习第2小节,了解五彩池大小、形状上的奇异,积累有关语段。
(一)了解本节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1、指名读第2节,正音。
六年级语文《月光曲》教案
六年级语文《月光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圈画、讨论、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和善良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圈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教学难点: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和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相关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和《月光曲》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可以问学生:“你们听过《月光曲》吗?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所了解的知识。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贝多芬的生平和成就,帮助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交流讨论:贝多芬为什么要弹完一曲又弹一曲?引导学生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原因和经过。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语句,品味关键词句。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思考问题的答案。
问题如下:•贝多芬弹奏的《月光曲》由哪些部分组成?他是如何创作的?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方法。
•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引导学生理解贝多芬的善良品质和对音乐的热爱。
1.指名朗读描写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语句,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2.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是否也曾感受过类似的情感和经历,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和经历。
(四)拓展延伸,积累语言3.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26《月光曲》教学设计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课文中兄妹间的相互关爱,培养同理心。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和价值观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5.实践活动,巩固知识
-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创作一篇以“月光”为主题的作文。
-组织课后观察活动,鼓励学生关注自然美,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4.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
1.运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在前期的语文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对文本内容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但在情感体验、审美能力及修辞手法的掌握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关注以下几点: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的运用不够熟练。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体会课文《月光曲》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尤其是兄妹之间的相互关爱和生活哲理。
2.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讲授新知
1.分段阅读课文,让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
2.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1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7课。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
《月光曲》是本册第六单元第二篇阅读教学教材,是继第五单元安排的“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的训练后,进行“用几个问题,再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的阅读训练。
这也是本册教材阅练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的阅读训练就是将上一课《两块银元》中学到的方法在本课的学习时加以尝试、运用,也为下一课《五月端阳》的教学——即“回答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第3次训练作了奠基。
3.教材特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这篇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
全文可分为两段,第一段仅仅是个引子,第二段是个完整的故事,而整个故事的内容又分两部分加以叙述,其中分别叙述了贝多芬从了解到盲姑娘的家境及爱好从而走进茅屋为她亲自奏了两曲,从而产生激情,在月光如水的夜晚谱写了《月光曲》的情景。
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意境优雅,适宜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训练的好材料。
若是进行多媒体教学,更能激发学生情感,不仅能让学生体会美的意境,更能让学生受到同情劳动人民这一思想感情的熏陶。
为了充分发挥本教材的优势,关键在于让学生正确回答课后问题,能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突破难点:想象第九自然段中描绘《月光曲》的内容,感受其意境美;理解贝多芬说的两次话,体会他同情盲姑娘的情感。
4.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依照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会运用“问题答案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券”,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运用“谱写、传说、幽静、纯熟、陶醉”等词,描述画面进行语言训练。
(3)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4)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5)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六年级语文上册《月光曲》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一、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月光的描绘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用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月光的描绘。
2. 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用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描写,体会月光的美丽和神秘。
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创意写作。
【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或视频。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幻灯片。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面的月光,感受月光的美丽和神秘。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月光的感受和联想。
Step 2: 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通过课文的注释和词典,解决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Step 3: 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用法。
2. 各小组选取一个修辞手法或词语用法,进行分享和解释。
Step 4: 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课文中的抽象描写和表达。
2.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月光的美丽景象。
Step 5: 写作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进行创意写作。
2.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关于月光的短文,或者写一首关于月光的诗歌。
Step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我也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月光的美丽,培养他们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原文中生僻词语的含义并背诵。
2.能识别出文章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4.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月光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重点1.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背诵。
2.修辞手法的识别和理解。
3.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如何将修辞手法的理解与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热身1.让学生们表述一下自己对月亮的看法和感觉。
导入1.教师向学生们介绍一下本课要学习的文章《月光曲》。
2.教师读一遍文章,帮助学生们理解文章大意。
分析1.让学生们识别文章中的生僻词语,并理解其含义。
2.教师让学生们发现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引导他们对这些手法进行理解和解读。
3.让学生们深入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实践1.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月光对自己的影响,并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文章进行表达。
总结1.教师引领学生们进行课堂总结,讨论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教师向学生们讲解一下文章的作者和背景,帮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文章。
3.教师让学生们背诵一下文章的段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作业1.让学生们打印出自己写的文章,并在下节课上进行交流和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学生们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进行有效的教学。
可以通过分组讨论、互相交流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们实现这一目标。
此外,要注意引导学生们深度思考文章的含义、作者的背景和意图等,以达到更全面的理解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课文教案《月光曲》短小精悍,无论是乐曲本身还是语言文字、人物情感都优美生动、感人至深,是一篇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4、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课件:《月光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月光曲》这页 1 第篇课文写的是什么?二、初读感知1、师:《月光曲》是首什么曲子?2、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贝多芬资料,以激起学生学习情绪,让我们来看看乐圣贝多芬的一生吧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
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
……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三、学习生字词语1、学生自学生字词,遇到容易出错的生字多分析一下字型结构,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2、给本课的生字组词语辨析。
(点击字形结构,会显示例词。
)能说说'幽静''纯熟''陶醉'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吧?会用这些词语写个句子吗?(点击课件出示解释和例句。
)3、学生在练习本上写生字词。
4、辨析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齐读。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讲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
什么是“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
)既然是传说,也就说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不是真的。
页 2 第2、理解谱写“歌谱同学们是知道的,根据歌词写谱,叫谱写。
如果没有歌词,单纯作曲子,也叫谱写,简单的说法叫谱曲子。
曲子写好了,就叫什么?”(谱成)写曲子叫谱写,写出非常壮丽的诗,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人心弦的诗篇。
五、学习课文第二意义段1、读书。
弄清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
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什么? (断断续续的弹琴声)这琴声为什么会引起他的特别注意?(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是人民喜爱的音乐家,他到各地旅行演出,甚至来到一个小镇上,盲姑娘也在弹他的曲子。
启发学生联想:“同学们想一想,这幅画上除了一轮明月、莱茵河、小路,还有在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外,根据故事的发展,画面上还应该有什么?”(一间小茅屋,茅屋的墙壁上最好画上窗口,而且从窗口里透出微弱的亮光,甚至有两个人影。
)2、“贝多芬就在幽静的小路上散着步,他听到从那所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你们想当贝多芬听到这断断续续的琴声,而且在这僻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页 3 第师:为什么那琴声是断断续续?(她看不见乐谱,只是听别人弹过几遍,就能弹贝多芬的曲子,尽管断断续续,不大熟练,但是很不容易。
)3、指名分角色读第五、六两自然段的对话。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朗读。
板书设计:月光曲/太贵谱写幽静纯熟听太穷谱谱成第二课时一、音乐导入,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二部分(第九自然段)1、听《月光曲》。
师:这时,贝多芬看到盲姑娘听到他的曲子是这样的兴奋,这样的喜悦,贝多芬心里怎么样?”2、师生对读盲姑娘和贝多芬的话。
(1)师:“于是,贝多芬又给她弹了一曲,这个曲子就是《月光曲》。
这首曲子是贝多芬早已谱写好的,还是趁着兴致当时弹出来的?从哪一句里可以看出?”(2)师:“同学们想一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著名的乐曲呢?盲姑娘和皮鞋匠是怎样听的?他们听着,听着,又展开了怎样的联想?”“请你们看看插图、带着这个问题自学第二部分。
”3、(学生自学)全班交流。
页 4 第“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闻名的乐曲呢?”(老师读课文“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按起琴键来。
”)读后描述,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课文中有一幅插图,这个情景多美啊。
蜡烛灭了,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美。
交流:为了描写这个环境,课文中用了什么词?“(清幽)”这个“清”是“亮、清朗”的意思;“幽”给人宁静的美感。
前面也讲到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清幽、幽静”,都有幽雅、美和静的含义。
但“清幽”有光亮的意思。
月光是那么亮、那么美,也给人宁静的感觉。
”二、再读想象,体会联想1、“现在就请你们把这一节课文读一下,眼睛闭起来想一想,月光怎么清幽,小屋子里是什么情景?屋子里人物的形象怎么样?然后请你们讲这幅图。
”(学生各自准备,同座两人对话。
)教学预设:(描述插图)一阵风拂过,把蜡烛吹灭了。
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照亮了茅屋。
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啊,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月夜呀,身边的穷兄妹是这样的穷苦,他们同样需要音乐,我一定要用我的音乐给他们带来快乐,给盲姑娘带来光明,贝多芬望了望穷兄妹俩,借着月光弹起琴来。
页 5 第2、师:月光是这样的清幽,但是盲姑娘却看不见。
贝多芬的琴声给穷兄妹带来了什么呢?课文上没有写,但是从哪儿我们可以知道?课文是通过贝多芬的琴声,引起皮鞋匠、盲姑娘的美妙的联想来写的。
现在我们看看下一节课文,哪些句子是写穷兄妹俩听琴声的事实,哪些句子是写穷兄妹俩因听琴声产生的联想?3、学生读写实的部分: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他睁得大大的眼睛。
4、学生读联想,体会情境。
(1)读书想象第一幅画面:体会月光照耀下海波粼粼的画面(2)体会第二幅画面:月亮越升越高……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的情境。
(3)随着音乐体会第三幅画面:皮鞋匠听着听着,觉得海上刮起了大凤,卷起了巨浪的情境。
再引导再看图:“想一想皮鞋匠听了琴声,仿佛觉得大海卷起了巨浪,贝多芬在怎样弹琴,琴声怎样?”(贝多芬越弹越激动,身子也可能摇摆起来,节奏也越来越快。
)四、引导体会联想在文章中的作用师:这个传说之所以写得这么感人,这么富有美感,是页6 第与文章中记叙中展开了联想有很大的关系。
”引导对比:如果把联想部分去掉,看文章会变得怎么样?(不那么深刻感人。
)不信,可以读读。
指导读:读这类文章时,要搞清楚哪是叙事,哪是联想,从而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指导写:作文时,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时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
在记事中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就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加丰富、深刻。
五、朗读全文,体会文章的前后照应“盲姑娘听到贝多芬的第一个曲子是入神\激动,听了月光曲是恬静是陶醉,我们想想看这个穷苦的盲姑娘此刻心里觉得怎么样呢?她心里可能要说什么?我们帮她说出来。
”“贝多芬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而且说如果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也是非常幸福的,这时贝多芬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个词儿说明他也很激动?”(飞奔)。
师:同学们,我们再读读课文吧。
大家可以跟着录音小声读一次,再大声读一次。
第三课时一、难句讲解梳理1、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页 7 第“断断续续”,说明弹得不熟练。
因为环境的幽静,所以贝多芬能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
这琴声把他吸引住了。
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这句话既表明盲姑娘想听贝多芬的演奏,又让哥哥不要因为这件事难过。
3、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
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而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所以姑娘猜想弹奏者便是贝多芬。
姑娘的话说明她对音乐有很强的理解力,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
4、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
“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
5、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陶醉”,完全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之中了。
这句话说明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是多么的美妙!页 8 第二、佳句赏析1、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好像披上了银纱”、“清幽”描写出了清亮如水的月光下,茅屋里的美好景象。
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
贝多芬“望了望”穷兄妹俩,寄予深深的同情。
此情此景,使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的然而爱好音乐的人们,就像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一样。
这样的联想,使他接起琴键来。
2、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
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
这是一个平静的大海的月夜。
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
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
随着天气的变化,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
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强音乐骤然响起。
浪花“涌过来”,页9 第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这样联想,从侧面描写出了贝多芬的琴声,融进了他心中强烈的感情,美妙动人。
三、归纳训练本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一个秋天的明月夜,走进简陋的茅屋为穷兄妹俩弹琴的故事。
他触景生情,谱写了著名的《月光曲》。
分段段意中心思想本文主要讲了关于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表现了他对穷苦人的同情和爱。
写作特点课文在描写实实在在的事物时,加进了人物由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使文章表达的感情更深刻。
页 10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