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阿夏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与建设对策

合集下载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探讨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探讨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探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破坏。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各国纷纷设立了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特殊区域,是生物多样性维护区,主要用于保护和维护全球重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

随着自然保护区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其管理和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建设,成为当前环保领域的热点问题。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现阶段许多国家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来管理自然保护区。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各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范围、管理权限、管理责任等,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保护体系,并明确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标准和制度,确保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建设工作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需要加大对人员、物质和财政资源的投入。

当前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不能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

部分自然保护区存在着建设不足、设施简陋、资金紧缺等问题,难以保障自然保护区的正常运转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需要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同时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经费投入,保障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的需要。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需要加强社会参与和科普宣传。

目前,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主要由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缺乏社会力量和专业人士的参与。

加强社会力量的介入,可以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意见,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建设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还需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的良好氛围。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探讨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探讨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探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自然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为了保护地球上的珍贵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各国纷纷设立了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而划定并采取特殊管理措施的地区。

当前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对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进行探讨。

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资金不足、人员配备不足、监管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公众参与度低、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也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建设。

政府部门应当增加对自然保护区的经费投入,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经济保障。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行为,保障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

第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提高违法犯罪的成本和风险。

第五,引导社会公众更多地参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提高社会各界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只有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我们需要积极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低碳出行等环保理念,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也需要多方合作,推动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过度开采等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议题。

各国应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制定保护自然环境的国际规范和标准,共同保护地球上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浅析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陈蔚何克宏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6期摘要: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也是自然保护的最高形式。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不仅需要结合当前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还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文章重点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及共同探讨。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管理;问题;对策自然保护区是在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地域,珍稀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重要的天然风景区,水源涵养区,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地质地貌和化石产地,以及其它为了科研、教育、文化等目的而划分出来的保护区域的总称。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最基本的设置之一。

加强保护区建设项目的管理,最终目的籍以促进人与生物圈之间的平衡关系,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 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经济的发展相矛盾在自然保护区所属区域生活的居民的耕作方式是相对落后的,他们对自然资源是有很强的依赖性的,并且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机会都是靠这些自然资源的。

当国家的相关部门将这些自然资源划入到自然保护区中时,居民的生产来源以及生活来源就都被切断了,而自然保护区的居民就会认为保护区就是造成生活来源被切断的原因,社区的矛盾与保护区的矛盾就越演越烈了。

1.2 自然保护区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矛盾我国有很多地方政府往往为了提高知名度和做出一定的成绩,就不考虑客观因素了,不能够实事求是,对于建立自然保护区只是片面的追求宣传的效果,主要是想要建立一个国家级的品牌,这样地方政府单位就能够名利双收。

而往往自然保护区建成后却大失所望,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是很难做的,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也就变得矛盾起来了,慢慢的就形成了自然保护区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误区,而地方政府的管理自然保护的工作也就出现了消极的情绪。

1.3 自然保护区的工作运转十分困难困难主要表现在发展的途径较少,资金缺口又很大,管理的措施也就比较匮乏了,并且对自然保护区的科研力度和宣传力度也是很有限的。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而设立的特定区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维护的重要基地。

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如资源保护不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威胁着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结合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从立法保护、管理体制、科学监测、公众参与和社区发展等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以期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1.资源保护不力自然保护区内存在着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但由于部分地区的资源保护不力,导致野生动植物面临破坏和灭绝的危险。

一些非法采伐、滥捕滥猎等行为严重影响着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

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是保护动植物资源的重要基础,但由于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一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过度开发、污染等现象严重威胁着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3.管理体制需要完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主要是由国家、省、市、县一级的自然保护管理机构组成,但由于各级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不畅,导致自然保护区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管理责任不清、管理效率低下等。

二、可持续发展建议1.加强立法保护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资源利用行为,增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2.完善管理体制应完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加强各级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加强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3.加强科学监测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科学监测工作,建立全面、系统的监测网络和监测体系,掌握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并不尽如人意。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1. 人为干扰过大自然保护区内存在着一些不法砍伐和捕杀野生动植物的行为,严重危害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一些自然保护区周边的村民也存在非法狩猎和非法采伐行为,给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2. 管理薄弱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着管理薄弱的问题,缺乏专业的保护人员,缺乏专门的科研力量,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不到位,导致了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

3. 保护政策不够完善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管理政策制定不够科学,监督执法不力,导致了保护工作效果不佳。

1. 加大宣传力度应该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2. 完善管理体制应该完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投入,提高管理效率。

3. 增加保护资金应该增加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资金,保障自然保护区的正常运转。

4. 强化法律法规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完善自然保护区的监督执法制度,提高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保护自然资源的合法权益。

5. 加强团队建设应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团队的建设,提高管理团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管理能力,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 加强科学研究应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力量,加强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7. 增加保护区表现力应该增加保护区的表现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理解,形成社会监督的合力。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生态系统逐渐恶化的当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只有通过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力度,共同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管理区域。

在全球范围内,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手段。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问题之一是资源利用过度。

一些地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者为了追求可观的经济收益,大量开发自然资源,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破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管理者应该制定严格的资源利用政策,限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量,确保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中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有些地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者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

更严重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不力,容易造成违法建设和非法开发行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力度,加大违法建设和非法开发的打击力度。

自然保护区管理中还存在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冲突问题。

一些自然保护区是建立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应该与当地居民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管理策略,实现自然保护区和当地居民的共赢。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应采取以下可持续发展建议: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监测和保护工作,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者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推动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法制建设,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违法建设和非法开发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合法权益。

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协商,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管理策略,实现自然保护区和当地居民的共赢。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加以改善。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的自然资源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责任。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自然资源日益短缺,自然环境日益恶化,这也带来了保护自然环境的压力和紧迫性。

作为国家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工作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出发,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成效近年来,我国对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也趋于规范化和科学化。

截至目前,我国共建有近300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300万公顷。

这些自然保护区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和植物动物种类丰富多样,是我国宝贵的自然遗产。

通过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和恢复了生态系统,维护了生物多样性,保障了生态安全,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虽然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保护区面积的不足。

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虽然超过了1300万公顷,但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

其次,保护区范围的划分存在盲区。

在现实中,很多自然保护区范围的划分还没有完全根据科学规律和实际情况制定,因此一些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域未能被完全保护起来。

再次,保护区管理的机制不完善。

一些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管理经验、上级领导的部门管理模式不满足自然保护区的实际需求等。

最后,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需要提高。

由于不少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都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因此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经验有限,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1.加大保护区面积。

增加自然保护区面积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措施。

因此,在现实中,应进一步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范围,完善保护机制,确保保护区面积的不断增加。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探讨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探讨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探讨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而划定的特定区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资源保障不足、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生态环境恶化等。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就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进行探讨。

一、管理体制创新当前,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着诸多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如监管不力、责任不清等。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需要进行管理体制创新。

需要明确国家、地方和自然保护区之间的管理责任,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应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者的监督和考核机制,激励其履行职责,提高管理效率。

还应强化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专业化和条块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二、加强资源保障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需要保障其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应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财政投入,提高保护区的资金保障能力。

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物资保障,保障其正常运作和管理。

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其保护区管理水平。

三、加强科学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需要科学保护,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

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内物种的监测和保护,保障其生存环境。

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减少人为干扰,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内的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加强宣传教育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需要进行管理体制创新、加强资源保障、加强科学保护和加强宣传教育。

相信在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下,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

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基地,其中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乱砍乱伐、森林火灾、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信息监测体系,实时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巡逻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乱砍乱伐、盗伐、森林火灾等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要加强生态修复和森林保护工作。

对于受到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采取有效的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其自然的生态功能,提高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生态稳定性和健康度。

加强对森林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严禁捕杀和贩卖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

要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

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积极推动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种植、非木产品采集等产业,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其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要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建立健全的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权责,规范行为,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增强保护意识,减少破坏行为。

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重要性和脆弱性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引导公众主动参与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只有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下,才能真正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资源利用和保护之间的矛盾、自然保护区功能定位不明确、管理手段不够灵活等。

为了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自然保护区体制。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制度和机构,并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明确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定位,制定保护目标和规划。

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景观特色等条件,明确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方向和保护目标,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措施,确保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统筹资源利用和保护。

在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制定合理的资源利用方案,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同时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监测和管理,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掌握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状况和资源利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全社会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的良好氛围。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是很重要的,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只有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和作用,合理利用资源,加强保护,才能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稀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而设立的特定区域,但在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管理者无法有效地监管和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

人为干扰频繁,包括非法砍伐、盗猎等行为,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资源调配不均衡也是一个问题,有些自然保护区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

缺乏科学的监测手段使得管理者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加强资源调配,保证自然保护区有足够的经费和技术支持。

应该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预防问题。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需要加强管理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初衷,让珍稀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让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和维护。

2. 正文2.1 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许多保护区中,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监督不到位,规章制度不明确等问题普遍存在。

许多保护区缺乏科学的管理规划和制度建设,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有序进行。

管理人员之间的责任分工不清晰,管理流程不透明,导致管理工作难以落实。

一些保护区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缺乏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容易导致管理混乱、决策失误、资源浪费等问题。

部分保护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管理行为不够规范,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为解决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需要加强保护区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有效的管理规划和制度体系,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切实加强对各类管理活动的监督、评估和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严格规范管理行为,明确管理标准和规范,确保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作者:李兴忠陈建华来源:《农家科技》2020年第04期摘要: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所以相关部门应当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政策落实,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双重效益。

本文主要就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素质;资金投入虽然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各地已经建立了众多自然保护区,但是在自然保护管理中却出现了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难独挑重担、管理体制不适应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管护人员素质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这就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不利于自然保护区对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促进作用的发挥。

因此在新的发展环境中,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创新管理政策,不断提高保护区的管理质量。

一、影响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主要问题(一)管理部门难独挑重担自然保护区的区域范围有大有小,对于小的保护区来讲管理部门还可以进行高质量管理,但是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保护区管理中,管理部门因为没有配套的管理设备以及缺乏足够的管理人员难以对整个保护区进行有效管理。

(二)现行体制不适应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法律法规作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要依据,其对于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当前自然保护区管理法规中的部分法规并不适合全部的自然保护区,这就使得保护区管理质量无法得到显著提升。

(三)管护人员素质不高管护人员作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管理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所以管护部门需要加强管护人员培训,提升管护人员素质。

但就当前自然保护区管护人员的素质来看,部分管护人员的素质较低,无法胜任自然保护区管理职责。

(四)资金投入不足保护区资金供应充足时,保护区可以用其来添置各种监控设施、流动管理车辆,这对保护区管理质量的提升有着显著意义。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探讨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探讨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探讨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而设立的特定地区。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建设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手段。

全球生物多样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威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能够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为濒危物种提供安全的栖息地,并促进物种的繁衍和保护。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途径。

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保护物种多样性,还能够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持生态过程的正常运行,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物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能够提升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品质,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提振提供新的动力。

在实际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不完善。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通常涉及多个部门和地方政府,协调难度大,责任界定模糊,导致管理效果不佳。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资金短缺。

自然保护区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包括保护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科研监测等方面。

现有的投入远远不足以满足自然保护区的需求,导致保护区管理水平和效果不尽如人意。

自然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的利益矛盾。

自然保护区通常设置在农村地区和原始生态区域,当地居民的生计和利益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居民的利益问题,将导致保护区管理的阻力增大。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

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

应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和协作机制,加强各级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明确责任分工,提高管理效能。

增加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资金投入。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稀有物种和维护生态平衡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然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自然保护区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从管理的角度出发,需要做出以下方面的努力和改进:首先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

自然保护区管理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以确保保护区内的活动符合相关政策和规定。

在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具体地域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的需要,并与各相关部门强化协作,保护区管理机构应更加规范、有序地执行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展开严厉打击,以维护保护区的自然环境。

其次是改进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制和体制。

为了更好地发挥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应该改进管理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

目前,保护区的管理存在着多个管理单位之间的监管不足、责任不明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和保护工作无法有效执行。

因此,应该健全保护区的管理体系,将各个管理单位的职责和权益明确分工,加强沟通和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管理体系,提高保护区的管理效率。

再次是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需要有科学可行的监测和评估工作作为支撑,以便更好地了解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还可以提高保护区的公众参与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保护区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增强公众对保护区的意识和行动,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

另外,要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复杂性要求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

因此,应该为保护区工作人员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其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此外,应该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研究和科学活动,提高保护区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因此,宣传和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而设立的区域。

然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并不理想,存在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人为干扰、生态破坏等,给环境和生态平衡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从而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资源浪费。

一些自然保护区管理不善,导致一些资源的浪费。

例如,有些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过度发展旅游业,使得环境受到破坏,一些资源被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失衡。

人为干扰。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人类的干扰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一些不法分子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或非法采矿,使得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遭受到了破坏。

生态破坏。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特别脆弱,需要采取严格的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项目管理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轻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了一些严重的生态破坏,给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针对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强化监管。

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的规定和标准,制定一系列具有实际效果的管理办法,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力度。

对违反规定的人和企业必须依法惩处,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2.加强宣教工作。

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认识水平,增强大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全社会都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和价值,支持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3.拓展资金来源。

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

要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爱好者、国际组织等多方面获得资金支持,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4.推进旅游与生态相融合。

旅游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开发不当,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未来应该推进旅游与生态相融合,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和管理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资源开发、生态破坏、非法捕猎和盗伐等问题层出不穷。

为了更好地管理自然保护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

资源开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较大。

一些自然保护区地处资源丰富的地区,对于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说,开发这些资源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一些自然保护区成了资源开发的牺牲品。

生态破坏也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谋取利益,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破坏,例如非法开采矿产资源、乱砍滥伐甚至填湖造地等行为,严重破坏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非法捕猎和盗伐也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难题。

一些无视法律法规的人员非法捕杀野生动物、非法砍伐林木,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能力差,无法有效地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建议为了解决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执法力度。

加强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严格执法,加大对于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确保自然保护区的法律地位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

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完善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科学、严格、高效的管理机制,保障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3. 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于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共同保护自然环境。

浅谈自然保护区的对策

浅谈自然保护区的对策

浅谈自然保护区的对策发表时间:2009-09-30T08:34:43.810Z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09年第3-4期供稿作者:纪春波裴仲旭[导读] 制定保护区管理办法按照有关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规定1、制定保护区管理办法按照有关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规定,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组织林业、环保、农业、水产等部门的行政领导、保护区领导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执法人员等组成项目组,在充分调查、研究、咨询、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做到依法保护、以法治区、有章可循。

2、加强保护管理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健全保护管理机构,制定和实施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目标责任制和承包制,对农民经营、养殖等活动严格管理,明确责任、奖优罚劣。

3加强联防管加强保护区管理队伍建设,强化湿地周边治安巡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实现联防联管。

配合执法部门,维护保护区的治安秩序,制止乱捕滥杀等破坏资源的违法行为。

4、加强湿地资源恢复工作在严格有效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科学手段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扩大珍稀种种群数量。

5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保护管理、巡逻检查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必要的办公设施,为保护管理创造坚实的物质条件。

6分区施策 1)核心区的保护管理核心区是自然保护区的最重要区域,是生态系统保存最好的地方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该地区严格禁止开展有关破坏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的活动,在该地区内开展任何活动都应遵循自然保护的有关规定。

核心区也可以用作生态系统基本规律研究和作为对照区监测环境的场所,但也只限于观察和监测,不能采取任何实验处理方法,避免对其自然状态产生破坏。

对进入核心区人员实行许可证制度,许可证颁发对象为保护区工作人员和经批准入内进行科学考察、科研监测人员。

2)缓冲取得保护管理缓冲区一方面可以防止核心区受到外界的直接影响和破坏,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用于某些试验性的或生产性的研究,但不得破坏其生态环境,如种群复壮试验。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1. 引言1.1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要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更体现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福祉的层面。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保护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减缓生物灭绝的速度,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恢复。

自然保护区还承担着调节气候、保护水源、净化空气等重要生态功能,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保护区管理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管理自然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保护区管理不仅仅关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保护,更涉及全社会共同发展和未来世代的福祉。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鼓励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必须重视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

1.2 当前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监测和科研能力不足、社会参与程度低、宣传教育不到位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管理体制不完善是当前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管理体制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各种管理问题难以有效解决,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

管理水平不高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有限,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监测和科研能力不足也是当前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问题之一。

缺乏科学的监测手段和技术手段,导致管理部门难以及时有效地获取到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无法科学指导管理工作。

社会参与程度低、宣传教育不到位也是存在的问题。

社会大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不足,参与程度低,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导致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难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当前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亟需加以改进和完善。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对策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对策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对策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与对策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1.1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初具规模今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数量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根据国家环保局2021年环境年报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达到2531个,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2%。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到323个,并有26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生物圈自然保护网”,30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虽然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不管是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面积上,都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

特别是用人均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计算,水平是很低的。

所以,在保护区的建设上面,仍然要继续努力。

1.2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虽然我国早期的自然保护区大多是以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为主。

但是近年来,发展了一批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地质地貌等类型的保护区,让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45%的天然湿地,8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特别是65%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野外种群,都依靠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

并且目前我国自然环境最纯净、自然遗产最珍贵、自然景观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重要的区域,都存在于自然保护区中,保护区类型完善。

1.3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布遍于全国我国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按其保护价值和重要程度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地方级又分为省(市、自治区)级、地(市)级和县级。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需要国务院批准,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目前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程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有些省份保护区数已超过50个,如海南,云南,广西等省(区):在面积上,好几个省份的都超过了1万平方公里,如广西、云南、新疆等省(区),其中新疆自治区的保护区面积更是超过了10万平方公里。

现在无论是在沿海和热带、亚热带的森林植被区域,还是在高原、荒漠和草原区域都建立起了若干自然保护区。

浅析阿夏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与建设对策

浅析阿夏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与建设对策

2010年度《自然保护区管理学》论文作业浅析阿夏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与建设对策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生态学班级:07级学生姓名:刘鹏学号:20071118024指导老师姓名:格日乐图2010年6月13日浅析阿夏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与建设对策【摘要】论述了甘肃省白龙江阿夏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状况和当前建设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8个方面的对策。

一是进行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三是查清本底资源,加快科考科研工作和监测体系建设;四是加快立法步伐,加大执法力度;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加速保护区建设与发展;六是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七是制定优惠政策,开展多种经营,提高保护区管理人员的待遇;八是建立社区共管,扩大社区参与。

【关键词】阿夏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南部迭部县境内,白龙江上游,处在岷山山脉北麓与迭山山脉之中,地域狭小,跨度大,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景观多样,生态类型繁多,孕育和生存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地理坐标为北纬33°41′20″~34°17′30″,东经103°00′37″~104°04′05″。

东与舟曲林业局为邻,西、南和四川省若尔盖、九寨沟两县接壤,北以白龙江为界。

保护区总面积144,463hm2,林业用地面积92,895。

8 hm2,森林覆盖率61。

98%。

气候温和,属温带高寒旱季显著湿润区气候。

年平均气温6.7℃,年平均降水量634。

6mm,年均蒸发量1639。

3mm,无霜期130d,冻土期约100d。

该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存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保护区的资源状况保护区总面积144463 hm2,其中核心区51699hm2,缓冲区40909 hm2,实验区51855 h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度《自然保护区管理学》论文作业浅析阿夏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与建设对策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生态学班级:07级学生姓名:刘鹏学号:20071118024指导老师姓名:格日乐图2010年6月13日浅析阿夏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与建设对策【摘要】论述了甘肃省白龙江阿夏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状况和当前建设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8个方面的对策。

一是进行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三是查清本底资源,加快科考科研工作和监测体系建设;四是加快立法步伐,加大执法力度;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加速保护区建设与发展;六是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七是制定优惠政策,开展多种经营,提高保护区管理人员的待遇;八是建立社区共管,扩大社区参与。

【关键词】阿夏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南部迭部县境内,白龙江上游,处在岷山山脉北麓与迭山山脉之中,地域狭小,跨度大,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景观多样,生态类型繁多,孕育和生存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地理坐标为北纬33°41′20″~34°17′30″,东经103°00′37″~104°04′05″。

东与舟曲林业局为邻,西、南和四川省若尔盖、九寨沟两县接壤,北以白龙江为界。

保护区总面积144,463hm2,林业用地面积92,895。

8 hm2,森林覆盖率61。

98%。

气候温和,属温带高寒旱季显著湿润区气候。

年平均气温6.7℃,年平均降水量634。

6mm,年均蒸发量1639。

3mm,无霜期130d,冻土期约100d。

该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存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保护区的资源状况保护区总面积144463 hm2,其中核心区51699hm2,缓冲区40909 hm2,实验区51855 hm2。

有林地66078 hm2,疏林地3540.3 hm2,灌木林地18769.hm2,未成林造林地3932 hm2,苗圃用地339hm2,宜林地482.2 hm2。

保护区地势复杂,山川纵横,河流交错,气候温和,森林类型繁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给各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场所和食物来源,尤其是天保工程实施以来,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及数量日趋增多,珍稀野生动物在林区甚至在居民区时常出现。

据初步调查,区内有高等植物197科2160种;兽类7目28科59属77种;鸟类1目43科130属275种和亚种,两栖爬行类2目8科14属28种,鱼类4目8科47属68种,昆虫24目227科1369属2138种;;此外还有许多低等植物、浮游、底栖、游泳生物。

其中国家重点珍稀保护植物2种,如银杏(Ginkgo bilob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岷江柏木(Gupressus chengiana)、大果青杄(Picea neoveitchii)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独叶草(Kingdonia uniflora)等,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36种,如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云豹(Neofelis nebulosa)、金丝猴(Rhinopithecus spp)、梅花鹿(Cervus nippon)、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褐马鸡(Crossoptilomantchuricum)等,树下植物资源有160余种,食用菌30余种,药用植物127种,为林区产业开发提供物质基础。

据2000年全国第三次大熊猫普查,该保护区约有12只大熊猫,占全省野生大熊猫总数的10.5%,且还在生息繁衍,为较好的大熊猫栖息地。

白龙江两岸支流众多,构成了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境内自产水量15.92亿m3,年平均入境水流量9.6亿m3,年平均出境水流量24.9亿m3。

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金、银、铁、硅、锑等20多种。

水电资源得天独厚,森林旅游方兴未艾。

境内有俄界会议遗址、次日那毛泽东居室、热闹马家窑文化遗址,还有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许多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宗教节日、民间歌会等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以及同天险腊子口战役遗址、四川九寨沟构成了旅游线路,为林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林下植物资源有160余种,食用菌30余种,药用植物127种,为林区产业开发提供物质基础。

二、保护区建设发展所面临的形势阿夏自然保护区是新建的省级自然保护区(省政府批准时间:2004年12月9日),起步较晚,自然条件差,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管理条件、科研设施和技术水平等相对比较落后,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正在申报审批。

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各项事业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但在保护和管理上还存在许多严重的困难和问题,明显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及自然保护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1、威胁因素保护区涉及16个行政村的6,600余人口,林区居民和周边地区人口众多,给资源保护造成严重压力。

天然林禁伐后,矿业开采、水电开发、旅游发展、农牧业生产和道路建设成为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的主要威胁。

⑴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保护区内的达拉曾于1984年和2003年发生过两次重大森林火灾,其它林场也发生过火警、火情,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

其原因一是林区外来务工人员增多,流动性大,野外火源管理难度增大,成为火灾发生的最大隐患;二是区内群众毁林开垦、刀耕火种、烧荒积肥、迷信煨丧,引起火情,对森林资源造成威胁。

⑵竹林死亡大熊猫食用竹周期性开花枯死,造成大熊猫及活动在这一区域的其它野生动物无食可觅,栖息地质量降低,影响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生存。

⑶盗伐、偷猎区内群众及周边林农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毁林、放套安夹偷猎、滥捕滥猎的现象有抬头之势,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更显脆弱。

⑷人口增长过快,生产经营活动频繁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以及迁入保护区的居民逐年递增,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靠山吃山”的习俗尚未根本改变,加之林区群众普遍从事着半耕半牧的生产方式,林牧矛盾突出,导致生产经营活动频繁,加剧了对资源的掠夺和破坏。

如砍伐烧柴解决取暖、做饭等问题,消耗了森林资源;采集中药材、挖野菜以及饲养牲畜等,植被遭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野生动物失去了赖以生存和休养生息的基本条件,对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造成了破坏。

2、限制因素⑴人员不足,素质有待提高保护区管理任务十分艰巨,管理、专业技术和巡护人员严重不足,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没有经过系统、专业化的培训,专业理论也均很缺乏。

没有开展本底调查,没有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加之自然保护区受地域、交通、资源等因素制约,只能处于一般性的管护;思想封闭,观念滞后,缺乏对专业人员和管理人才的吸引等问题和困难。

3、存在问题⑴资金严重短缺,基础设施差保护区目前资金来源渠道基本没有,更没有固定经费的投入,保护区人员的工资仅靠天保工程补助费来维持生计,其余保护和基础建设的经费根本没有,保护区管护、办公设施陈旧简陋,甚至没有固定办公场所,没有巡护交通工具和野外巡护装备,扑火设施短缺,科研设备、宣教设施几乎没有,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有的还没通路、不通电,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⑵缺乏完善的监测体系保护区建立以来,受财力、物力、设备、仪器短缺的影响,没有建立相关的监测体系。

监测全靠人力不定期地进行,致使数据收集不完整、不全面。

⑶对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宣传不够,认识不足保护区建立以来,花大力气进行了广泛宣传,使群众对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部分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宣传工作,个别领导和部门不理解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深远意义。

因此,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未得到普遍重视,有为发展地方经济酿成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思想,从而造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如由于发展旅游、水电事业而修建公路、水电站等设施,缺乏控制和监管,破环了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致使生境面积缩减。

⑷本底不清,科考工作跟不上,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保护区只进行了固定样线布设和初步规划设计编制,而对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划分,以及保护区内的森林生态类型和野生生物类型等均没有进行详细地调查,科研工作开展不够,缺乏最基本的”本底”资料。

在经费方面,没有固定的资金渠道,管理机构尚处于筹建阶段,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没有着落,严重影响了保护区管理、科研、宣传等基础工作,更谈不上开展科学研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及帮助发展地方经济,赔偿野生动物破坏经济作物的损失。

实施天然林禁伐后,这种现象更为严重,领导们为了寻求保护区的经费问题占用了大部分时间,无法顾及其他事业方面的发展,制约了保护管理的稳步、健康发展以及保护功能和社会效益的发挥。

⑸管理体制不完善,执法不严,保护区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生活水平有待提高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编制和经费没有明确地纳入国家和地方计划,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管理机构,基层管理机构很不健全,人员不稳定,管理关系尚未理顺,管理机制落后,执法能力不强,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另外,由于保护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生活艰苦,福利待遇差,就业、就学困难,因此,科技人员也就很难留住。

⑹产业开发滞后,规模效益不佳林区实施天保工程后,加快了种苗花卉、森林旅游、林下资源的开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但由于林业产业不成规模,科技含量低,结构不合理,林产品供需矛盾突出。

保护区职工和林区群众的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影响了保护区的发展。

三、建设的对策1、进行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为了使保护区具有合理的结构和布局,必须在现在区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自然保护区的全面规划。

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特别注意配备科技人员。

对核心区、缓冲区、确执法职责、权限范围、执法程序,规范林政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砍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取缔非法经营野生动物场所,净化生活空气,堵塞销赃漏洞,彻底捆住猎人的手,堵住人们的嘴,使公众的法律意识有显著提高,做到懂法、守法,自觉维护有关的法律法规。

达到依法治区,依法管理资源的目的。

使保护区的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管理的轨道,维护林区稳定,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在当前人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浓厚,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对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等政策也了解不多的情况下,,经常性和普遍性的宣传,对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和增加广大民众对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参与程度是十分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