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七律长征》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优秀6篇)五年级语文教案《七律长征》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礴”等3个生字,会写“丸”等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1、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
2、准备“长征组歌”中的歌曲《七律·长征》。
【教学过程】一、谈话,犹如引入课题1、我们已经学习第七单元的课文,说一说,这单元主要写了什么?2、出示毛泽东主席的相关图片:导语:你认识画面上的这个人吗?你都知道哪些有关他的事迹?学生结合“资料袋”和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过渡:他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毛泽东。
就让我们通过对这组课文学习,来走近他、了解他、感受他那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
情怀吧!二、出示课题七律·长征1、了解时代背景:红军为什么要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介绍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
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
在长征的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错误路线的统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集体交流。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指导朗读:1、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考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四、作业作业本1~4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 弄懂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小学五年级语文《七律.长征》导学案
《七律.长征》导学案五年级语文教案班级____ 姓名_____ 学习小组_____ 预习评价________目标导航:1、我能认识“磅礴”“逶迤”“泥丸”“岷山”“云崖”这些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重点品味二、三两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预习闯关学习金点子第一关:“长征知识”大比拼1、长征从______年开始到_______年结束。
2、红一方面军在________的带领下四渡_______巧渡_________强渡__________,终于在___________胜利到达_______根据地。
____年10月________ _________与红一方面军会合,长征结束。
通过上网或查阅书籍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第二关:朗读擂台赛1、我能读准“逶迤”、“磅礴”、“泥丸”、“岷山”、“云崖”这些词语。
2、我能有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了。
借助注音先读准,再多读几遍。
朗读时要做到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节奏鲜明。
第三关:诗意对对碰1、我知道五岭是指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 “逶迤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磅礴”的意思是___________ “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__“云崖”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我能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查字、词典,看注释来理解第四关:学习大考问我想提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五年级语文教案课后检测 1、我能默写《长征》这首诗。
2、我会讲长征中的小故事。
25七律长征导学案
25七律长征导学案
25.七律长征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读写本文的新生自己新生词。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2、难点: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三、导学过程
1.自主查字典,完成下列生字及词语的注音。
磅礴
..()丸.()崖.()
..()开颜
..()逶迤
2.词语巧连线
只等闲翻腾着的细小浪花
腾细浪全都喜笑颜开
走泥丸只把它看成很平常的事
云崖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尽开颜高耸入云的山崖
3.全班朗读全诗,数一数全诗共几句?完成下列空白。
1)这首诗一共()句?是围绕()来展开叙事抒情的?2)“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第()句和第()句?其中五岭山和()是“千山”的代表?()和大渡河是“万水”的代表。
3)写五岭山高低起伏,绵延不绝,诗中用的词是(),写乌蒙山高大雄伟很有气势,诗中用的词是(),可逶迤的五岭山在红军眼里只是(),其实磅礴的乌蒙山也只不过是()。
4.朗读全诗,小组思考探究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小组合作探究说出每一段的段意。
5.朗读全诗,思考小组之间讨论: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四、课后作业:朗读并背诵全诗。
”。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三篇】
《七律·长征》是⼀⾸七⾔律诗,选⾃《⽑泽东诗词集》,这⾸诗写于1935年10⽉,当时⽑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年来所战胜的⽆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豪情。
⽆忧考⼩编整理了⼩学五年级上册语⽂《七律·长征》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律长征教案⼀教学⽬标:1、认识了3个⽣字,会写3个⽣字。
正确理解下列词语:只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泥丸、云崖暖、铁索寒。
2、理解诗意,感受⽑泽东及其中国⼯农红军⼤⽆畏的⾰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的⾰命英雄主义和⾰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1、学⽣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学⽣字词;2、收集有关⽑泽东所写的诗词。
[课前预习]:1.课前布置学⽣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借助⼯具书及注释读懂课⽂。
教学过程:⼀、激情导⼊,解题。
1、师:回顾那段峥嵘岁⽉,⼆万五千⾥长征,谱写了多少感⼈肺腑的英雄事迹;⼆万五千⾥长征,造就了多少顶天⽴地的英雄⼈物;⼆万五千⾥长征,⼜留下了多少取之不尽、⽤之不竭的精神⼒量。
那么,如此丰富深厚的历史内涵,在长征即将结束的前⼣,⼀代伟⼈⽑泽东写下了诗这⾸的七律《长征》。
风云历史,浓缩成⼀⾸诗。
今天我们就顺着伟⼈的笔迹,去触摸长征的风景。
(教师板书课题:25七律.长征)2、解释“七律”。
(七⾔⼋句,颔联、颈联对仗⼯整)。
⼆、初读,整体感知。
出⽰阅读提⽰(请⼀位学⽣读,明确要求):1、⾃由朗读诗歌,注意把诗读通顺,⼒求读准字⾳,读通句⼦,初步把握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2、指名学⽣读,正⾳并检查⽣字:逶迤磅礴泥丸岷⼭。
3、刚才在读诗歌的时候,哪⼉些字词的意思你不太明⽩,你可以提出来。
谁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预设: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泥丸云崖、三军、尽开颜。
《七律·长征》导学案
《七律·长征》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全诗大意,并背诵全诗。
2、掌握“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岷山”等关键字词音、形、义。
3、学习本诗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学习重难点】1、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学习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了解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知识链接】1.了解作者。
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毛泽东诗词是指毛泽东创作的旧体诗词作品。
继解放初期《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之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表的共43首,其中诗14首,词29首。
后来,在与毛泽东同时代人的回忆文章中,又披露了毛泽东另外一些诗词。
《毛泽东诗词鉴赏》由臧克家1990年版,收录贺敬之、公木等作者的赏析文章,刘先银教授2008年版最全面。
诗词渗透着毛泽东思想哲理,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亲自实践的范例。
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从创作背景、诗意赏析、典故出处注释等详尽资料中欣赏毛泽东诗词“湖海荡波澜,全无斧凿痕”之美!2、写作背景:红军第一方面军在1934年10月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
在整个长征的途中,红军行军二万五千里。
1、《七律 长征》导学案 飘红剑客
《七律·长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红军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关键字词的含义以及其饱含的感情。
3、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
二、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逶迤(wēi yí)磅礴(páng bó)岷山(mín)2、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3、填空:七律是七言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zâ],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4、长征故事: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
三、学习指导:(一)、品味感受: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答: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
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
“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月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
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21七律长征(导学案)
课题
七律长征
课时
2
主备人
陈艳玲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读诗歌并背诵。
2.理解诗句意思,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
3.初步理解诗歌中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自学成果展示一:
1我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诗中读出了(),诗句意思我知道:()。从“远征难”这三个字中,我体会到了(),“只等闲”三个字显示了()。
诗句有()
词语有()
自测自评二:
律诗结构我知道:
首联
开宗明义,提出全篇的()。
颔联
承(),以()、()为代表。Fra bibliotek颈联承(),以()、()为典型。
尾联
总结全诗,突出()的喜悦。
自测自评三:
我会填:
1.文中用了()、()的修辞手法。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第三、四句,第五、六句()工整。
课题
七律长征
课时
1
主备人
陈艳玲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
2.了解诗歌所处的时代背景。
3.正确、流利、有韵律地朗读课文。
自学成果展示一:
1我会读会写还会组词理解这些生字。
逶迤礴岷
2我会读会写还会理解这些词语。
五岭乌蒙磅礴云崖
铁索三军开颜只等闲
腾细浪走泥丸
自学成果展示二:
3我知道关于长征的资料。
中央红军长征时间是从()年()月到()年()月,起点是(),经()、()、()、()、()、()、()、()、()、()、(),最终到达()和()。
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导学案《七律·长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共编排了4篇文。
《七律·长征》是第一篇。
教材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二是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标中对、6年级诗歌阅读提出明确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据此,我将本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学会“礴、丸、岷”等三个生字。
能正确认读“磅礴、逶迤”等词语。
2、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这一点同时也是本的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对红军长征中英勇事迹缺乏切身感受,因此,我将本的教学难点定为理解第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
为了圆满完成本教学,教学中我采用了前搜集资料法,情景教学法,质疑问难法,同时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配合板书、板画,并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
学生则根据文特点采用自主探究、朗读想象、朗读感悟等方法展开学习。
本教学共分四个环节完成一、谈话导入,初读诗歌。
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
上伊始,我先让学生一笔一划的跟随书写“毛泽东”三个字,在引读中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毛泽东的资料,然后,教师顺势接过话题:今天我们就和毛主席一起走进长征。
板书题后,简介长征,学生读诗,交流七言律诗的特点。
这样的设计一开始便抓住了学生的心,资料的介绍,路线图的展示,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听觉上的震撼,增加了学生对长征的了解,进而带动学生,感动学生,实现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
二、再读诗文,读准读顺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生命,学生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朗读是诗词教学的基础。
《七律长征》导学案
诗中写金沙江湍急的水拍打着岸边的高耸的悬崖,因为是四五月份的缘故,给人带来春天的感觉。那一个词给们们带来了春天的感觉?
如果你是毛泽东,看到战士们不费一枪一弹渡过了金沙江(课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这句诗中的哪个词语能表现出毛主席的这种心情呢?
红军9月17日来到了四川西部,海拔4000米左右的岷山,踏上了长征的最后征程。岷山高入云霄、终年积雪,红军冒着刺骨的寒风。
乌蒙山:是金沙江和北盘江的分水岭。长250千米。海拔约2080米,最高峰4200米,高出附近高原面700米~1000米。
五岭:横亘粤桂湘赣边的南岭山脉,自东而西有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俗称五岭,延绵起伏千余公里。
活动三:欣赏歌曲,练习背诵。
1.听《长征》歌曲,练习背诵。
2.组内轮流背诵,并确定展示代表。
3.全班展示。
【检测反馈】
背诵并默写课文。
一、阅读诗歌,体会困难。1、设问题情景:诗第一句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从全诗看,从哪里能够看出远征之“难”?红军又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的?
(请学生在书上自主圈点勾画,然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使用艺术夸张手法突出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②读读诗句,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2.小组交流:
①组内轮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②讨论不理解的地方,说说诗句大意,看谁对诗句的理解更准确。
3.展示汇报:①朗读展示。②交流诗意。
活动三:阅读资料,完成练习。
大渡河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泸定桥由13根碗粗的铁索组成,长101米,宽2.6米,高达14.5米,东西横跨,高悬于湍急的大渡河上。1935年5月25日,22位突击勇士就是在这座桥上,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勇敢地冲进火海,冒着枪林弹雨向东岸发起进攻,为后继部队杀出了一条血路。
七律长征-导学案含答案
《长征》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1、诗歌鉴赏技巧初学2、毛泽东诗歌名句搜集整理教学方法: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来学习。
背景、文体介绍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
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规定.“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一、检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逶迤( ) 磅礴( )岷山()2、解释词语。
等闲平常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磅礴:气势盛大三、合作探究1.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应该用什么字来概括?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红军有没有退却,从哪里可以断定?远征难只等闲2、面对这长征途中的的困难,红军的态度如何?通过哪些字词反应出来?不怕只等闲3、其实当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可毛泽东却说:“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为什么?战胜困难信心乐观精神对第二、第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更表达了对夺取长征全部胜利的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4、全诗感情基调是: A、忧愁、 B、恬淡 C、缠绵 D、激昂初步鉴赏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示出来___英雄____气概和_革命乐观主义_精神。
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紧承上句的“万水千山”,先具体写_翻山 __。
请鉴赏本句.(修辞情感)反衬写山岭是为了写红军,高大山峰比例变小.突出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苦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7、“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导学案
制作生字词卡片,让学生通过卡片游戏等形式,巩固记忆诗歌中的重点词语。
(四)网络资源
1.在线诗词鉴赏平台
利用网络诗词鉴赏平台,提供更多关于《七律长征》的鉴赏文章和解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教育论坛和社交媒体
在教育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发布关于长征精神的话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2.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诗歌中的难点进行讨论,共同解决疑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促进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巩固练习
1.教学方法:案例分析、问答法
教师选取诗歌中的典型句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随后,针对诗歌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这些教学资源和辅助工具的具体作用如下: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辅助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2.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利用实物教具、多媒体资源等,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歌内容。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课下自主查找资料、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七律长征》,提朗读、背诵、默写的能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学生通过分析诗歌内容,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文学鉴赏素养。
3.学生能够将长征精神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提升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力。
(三)情感目标
1.学生在学习《七律长征》的过程中,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体验并传承长征精神,培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
《七律 长征》教案优秀8篇
《七律长征》教案优秀8篇《七律长征》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学会3个生字,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的意思,并且体会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了解的背景资料,采用读议画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理解诗意领会诗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二、教学重、难点:弄懂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背诵课文。
三、教学准备:学生搜集与长征相关的文字、图片以及资料。
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请大家回忆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描写红军长征的文章?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2.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长征》。
二、解题,补充课外资料1.读了课题,你查找了哪些与长征有关的资料?(1)介绍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
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
在长征的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错误路线的统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介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
教师投影出示红军长征的地形图。
红军第一方面军在1934年10月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
在整个长征的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了千辛万苦,击败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
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七律-长征》导学案(人教课标本五上)
《七律·长征》导学案(人教课标本五上)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学习重点: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阅读或观看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书或电影电视片。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互联网输入关键词“长征”,查找并阅读有关长征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自主学习案学习目标1.学习《七律·长征》一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感受毛泽东和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自学站1.我要读课文两遍,自学生字词。
(1)我学会了这些生字,我要写一写。
铁索岷山逶迤磅礴走泥丸大渡河云崖(2)我要利用工具书查查这些字词的意思。
逶迤————————等闲————————磅礴————————云崖————————【点评:“自学站”里几次提到的“我要、我会”,变传统教学的“要我学”为新教育理念下的“我要学”,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清晰地指引出学习渠道“读课文识字、利用工具书”等,保证了学生的学“有法可依”。
此设计符合《新课标》对小学第三学段学生“独立识字”和“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的要求。
】2.探究:读诗歌,品诗句,悟诗情。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2)默读全诗,结合长征路线图和你所知道的有关长征的故事,说说你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勾画相关字词,批注感受。
(方法支招:读——画——悟——读)例:第2句诗的自学:五岭———腾———,乌蒙———走———。
①读,补充诗句。
②画,从“逶迤”这个词,我感受到五岭山————————,从“磅礴”这个词,我感受到乌蒙山————————。
可在红军眼里,“逶迤”的五岭只不过是————————,磅礴的乌蒙也只不过是————————。
此处,作者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五年级《七律长征》导学案
五年级《七律长征》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3、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红军的战斗豪情。
学习重点我能弄懂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从而理解诗意。
知识链接七律诗体名,七言律诗的简称。
每首八行,每句七字。
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
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仗。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hàn)联、颈联、尾联。
长征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其他红军部队也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先后开始长征。
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
在整个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在毛主席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预习案1、朗读《长征》,感悟诗意(1)浏览,明确体裁(2)初读,读准字音逶迤( ) 磅礴( ) 云崖( ) 岷山( ) (3)再读,解释词义等闲:逶迤:细浪:云崖:磅礴:开颜:(4)译读,感悟诗意:通过预习,我在这些地方存在疑惑:学习组组长给予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五年级课 题25七律·长征课 时第1课时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并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闲、细浪”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诗意。
学习重点:我能弄懂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从而理解诗意。
知识链接:
七律诗体名,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行,每句七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仗。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预习任务:
1、利用各种途径再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
2、利用各种记忆生字新词的方法,熟记本课生字新词 。
3、采用查字、词典结合课后注释的方法理解诗的内容。
自主、合作、探究:
1、在小组内朗读全诗,同学之间互相纠正发音。说说你对诗歌的体会(可以是质疑,可以是点滴的体会,也可以是印象深刻的地方)。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在小组内共同理解词语从而理解诗句。
3、师生共同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学习收获:
我来闯关:
1、我会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2、我能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万水千山:
等闲:
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逶迤:
细浪:
磅礴:
拓展延伸:
读读同步阅读中的毛泽东的诗词四首。或者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毛泽东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