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成功史
吉利——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之路
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之路——吉利并购福特沃尔沃第一部分: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企业一:吉利控股集团一、企业简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
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200亿元,连续七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五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济南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拥有年产40万辆整车、40万台发动机、40万台变速器的生产能力。
集团现有吉利熊猫、帝豪、TX4以及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上海华普及中国龙等10余个系列,30多款整车产品;拥有1.0L-1.8L全系列发动机及相匹配的手动/自动变速器,通过收购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快速丰富了吉利自动变速器的产品线,为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重要保障。
集团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拥有全球鹰、帝豪、英伦三大子品牌的500多家4S店和近千家服务站;投资数千万元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呼叫中心,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快捷服务;率先在国内汽车行业实施了ERP管理系统和售后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了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和市场信息快速处理。
吉利汽车累计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150万辆,吉利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二、企业的创立、成长、发展历程及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2003年,逐步进入汽车行业(起步阶段)1986年11月6日,李书福以冰箱配件为起点开始了吉利创业历程1994年4月,进入摩托车行业,1994年6月,中国第一辆豪华型踏板式摩托车诞生1994年6月,中国第一辆豪华型踏板式摩托车诞生1996年5月,成立吉利集团有限公司,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1997年,进入汽车产业。
1998年8月8日,第一辆吉利汽车在浙江省临海市下线2001年11月9日和12月26日JL6360、HQ6360、MR6370、MR7130四款车登上国家经贸委发布的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公告,使集团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吉利品牌发展史
吉利品牌发展史
吉利品牌是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汽车品牌,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1986年。
1986年,吉利控股集团在中国湖北省成立,开始从事摩托车
制造业务。
1994年,吉利控股集团开始涉足汽车制造领域,成立吉利汽
车有限公司,并推出了首款吉利牌轿车“吉利自由舰”。
1998年,吉利汽车推出了第一款自主设计的轿车“吉利海豚”,成为中国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
2000年,吉利汽车推出了首款中国自主研发的小型汽车“吉利
美日”,标志着吉利品牌开始自主研发和生产汽车。
2003年,吉利汽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
国内证券市场上市的汽车企业。
2007年,吉利汽车推出了首款中级轿车“吉利帝豪”,并成功
进入国内中高端汽车市场。
2010年,吉利汽车宣布收购瑞典汽车品牌沃尔沃汽车,成为
中国首家收购欧洲传统汽车品牌的企业。
自此以后,吉利汽车不断进行品牌升级和产品技术升级,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车型,如“吉利博瑞”、“吉利星越”、“吉利
icon”等,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吉利品牌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
未来,吉利品牌将继续致力于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加强海外市场拓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质量、高性能的汽车产品。
吉利发展史简介
吉利发展史简介
1.创业初期
1997年,吉利汽车成立,初期主营业务是小轿车和皮卡车的生产
销售,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浙江嘉兴、上海、江苏、浙江温州等地。
2.国内销售稳步增长
2003年,吉利汽车实现首个年销售突破10万辆的目标,随后吉利汽车在国内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销量增长趋势,2009年销售达到了32万辆。
3.品牌国际化
2011年,吉利汽车推出了全新的品牌战略——全球化品牌“LEO”,并在巴黎车展正式对外发布。
此后,吉利汽车开始全面推动品牌国际
化和海外市场拓展。
4.并购沃尔沃
2010年,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著名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并启动了吉利品牌全球化的计划。
收购沃尔沃是吉利汽车
进军高端汽车市场的重要策略之一。
5.全球化布局
2016年,吉利汽车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布局,与多家国际企业签署
合作协议,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同年,吉利汽车推出了全新的高端品
牌Lynk&Co,标志着吉利汽车开始进军全球高端汽车市场。
6.智能驾驶和新能源车研发
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向智能化和新能源化的方向发展,吉利汽车也不断加大对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投入。
吉利汽车于2017年成立了“蓝色基地”,专门研发智能驾驶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旨在推动吉利汽车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吉利汽车:从民营小企业到全球500强(上)
吉利汽车:从民营小企业到全球500强(上)2020年02月24日从地方民营小企业,成长为全球汽车集团,得益于全方位整合国际资源、持续技术创新,不断转型升级,同样也离不开高效的决策,富有远见并具有可持续性的战略。
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吉利开启了中国民营企业造轿车的先河。
1998年,首辆吉利汽车在中国台州临海基地下线,2018年,吉利全年累计销量达150万辆,全年总收益达到1066亿人民币,市场占有率升至6.2%,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
仅用了20余年的时间,吉利便从地方民营小企业,发展成为全球布局的世界500强企业,旗下更是拥有吉利、沃尔沃、领克、宝腾、路特斯等诸多品牌。
吉利是如何做到的?面对未来,面对新形势,吉利又有哪些布局?价格屠夫,像卖白菜一样卖汽车当1998年李书福决定造汽车的时候,他身边的很多人,包括家人和董事会都觉得他是个疯子,没有人相信他能造车成功。
因为从当时的背景来看,无论是技术、政策,还是资金、人才,都存在着各种制约。
但李书福就是如此执拗,没有技术人才,他就找到公司3个有过汽车改装经验的员工,买下奔驰、宝马、丰田等各种车型拆解研究;没有国家准入,他就买下四川一家监狱的汽车厂;没有资金,他开创了“老板工程”,将汽车制造厂分成若干分厂,并承包出去。
“在我看来,汽车不过就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
”那句让他被奉为“汽车疯子”的狂言正是对当时处境的倔强回应。
那时,李书福打出了“造中国最便宜轿车”“造老百姓买得起的汽车”的口号,并在一开始就扮演了价格屠夫的角色,用廉价轿车打开了国内市场。
这一点在“豪情”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1998年8月,在经历种种困难之后,吉利汽车自主研发的第一台轿车豪情在浙江临海正式下线。
随着豪情的面世,汽车的价格从神坛跌落,其3万元左右的超低价位引发了同类经济型轿车市场的降价潮。
凭借民营企业灵活的机制,吉利将家庭轿车的价格门槛一路拉低,企业销量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吉利的发展历程
吉利的发展历程吉利汽车是中国的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商,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需求的增加,吉利汽车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经历了全面的发展和壮大,成为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一、公司成立和初期发展吉利汽车是由李书福创建的,起初只是一个小规模的机械制造厂。
李书福看准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于是开始涉足汽车制造业。
1997年吉利汽车公司成立,开始生产“金刚”系列小轿车。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吉利汽车开始不断地改进和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逐渐拓展了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
二、积极与海外企业合作吉利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上获得了成功,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了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吉利汽车积极地与国际知名汽车企业进行合作。
最具代表性的是2010年吉利汽车收购了沃尔沃汽车,成为了沃尔沃的母公司。
收购沃尔沃汽车的背后是吉利汽车不断提升品牌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结果,这种合作不仅让吉利汽车拥有了更多的技术资源,也将中国汽车制造业提升到了世界舞台。
三、品牌自主创新和科技发展吉利汽车一贯注重品牌形象和产品的技术创新。
自2007年以来,吉利汽车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在车身、底盘、动力系统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创新。
吉利汽车先后开发出了全球首款水平缸、直喷氢气发动机,以及全球首款双离合变速器等技术创新产品,不断推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升级。
在品牌形象方面,吉利汽车先后推出了“金刚”、“远景”、“帝豪”、“缤瑞”等多个品牌,形成了产品线的体系。
四、绿色能源和智能出行的布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吉利汽车也开始布局绿色能源和智能出行领域。
2015年,吉利汽车推出了纯电动车型——“博越”,并开拓了混合动力汽车市场。
同时,吉利汽车也加入了智能出行的竞赛,推出了基于云计算的车辆智能出行方案,并提供全面的个性化出行及维修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总之,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充满着跨越式的飞跃。
吉利汽车的成长史
吉利汽车的成长史吉利汽车的成长史吉利汽车的成长史——中国汽车行业商战的典范案例卢振林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车辆1106吉利汽车和李书福,对于中国人来说肯定一点也不陌生。
“汽车疯子”李书福带领着他的吉利汽车用一次次外人看来近似疯狂的商战举动频频冲击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
总结了一下吉利汽车的成长历程,大约凭借以下几大谋略,吉利汽车一步步地走向了成功。
谋略一:曲线经营李书福在创业初期看到汽车的准入门槛太高。
它转而涉足汽车的相关行业——摩托车制造行业,一方面积累资金和技术,另一方面打造品牌知名度。
由于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摩托车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李书福因此取得了第一次胜利。
然而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迅速将目光转向了汽车的研发和制造领域。
设立汽车研发部,进军汽车市场。
在经过一年的研发后,吉利的第一辆汽车下线。
策略二:低价风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汽车水平仍相当落后,但汽车的价格较高,中国一汽和东风汽车凭借国家的政策优势占据着中国市场的最大份额,外资也开始向中国渗透。
在那时汽车仍是身份的象征,属于高端消费品。
然而李书福却提出了汽车就是“一个沙发,加四个轮胎”的说法。
吉利汽车打着“做每一个中国人都开地起的轿车”的口号,开始低价销售汽车。
这在那时的中国可谓石破天惊,中国的汽车行业由此掀起了巨大的风暴,李书福也因此获得了“汽车疯子”的称号,对于普通人来说,汽车不再遥不可及。
吉利汽车一上市,销售形势就相当不错。
由于吉利汽车的干扰,其他汽车品牌也被迫开始降低销售价格,中国的普通家庭开始拥有轿车。
可以说吉利的成功,提前圆了许多中国人的汽车梦。
策略三:多品牌战略吉利汽车的低价风暴,使他迅速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并连续多年保持较高的销售量,然而吉利的成功也极大的刺激了各地的投资者,加之各地政府的支持,各种汽车品牌像雨后春笋一样在中国大地上涌现,他们效仿吉利,低价销售汽车。
汽车行业进入了空前激烈的价格战中,低档汽车的利润触底,甚至出现了“汽车按斤卖,和钢铁一个价”的说法。
吉利集团发展史
吉利集团发展史1. 创业与初期发展(1986年-2003年)吉利集团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创始人李书福先生以其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创新精神,带领吉利集团从一个小型机械厂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
在创业初期,吉利集团主要从事农用车辆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李书福意识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并决定将公司的战略方向转向乘用车领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着手推动吉利汽车品牌的建设。
1997年,吉利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轿车——吉利美日。
虽然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和技术落后等挑战,但吉利凭借着实惠的价格和良好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2. 转型与国际化发展(2004年-2010年)进入21世纪后,吉利集团加速了转型和国际化的步伐。
2004年,吉利成功收购了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并成为中国首家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汽车制造商。
这次收购使吉利集团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市场的地位。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吉利集团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
2006年,吉利汽车首次出口到欧洲,并在英国成立了自己的销售分公司。
此后几年间,吉利相继进军北美、南美等地区,并取得了一定的销售业绩。
3. 创新与品牌建设(2011年-至今)进入2011年后,吉利集团开始注重创新和品牌建设。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吉利加大了研发投入,并与全球顶尖供应商合作,引入先进的技术和零部件。
2017年,吉利推出了全新品牌“Lynk & Co”,旨在打造高端智能互联汽车。
Lynk & Co以其前卫的设计、智能化的功能和卓越的性能,吸引了全球消费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此外,吉利集团还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早在2008年,吉利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电动车型。
如今,吉利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应用。
4.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吉利集团一直致力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吉利的成功
吉利的成功吉利集团创建于 1986 年, 1999 年第一辆吉利豪情轿车面市。
到2003 年初,吉利汽车形成了宁波、临海、路桥和上海四大生产基地,已拥有激励美日、吉利豪情、吉利优利欧和吉利华普等四大系列近20 万辆轿车的年生产能力。
2003 年1 月,吉利汽车总部迁往浙江杭州。
在日益增长且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吉利汽车已经不能再被小看了。
2002 年吉利汽车的销售量大增,一举卖出了 47000 辆,盈利将近 1 亿人民币,其低价小型车的销量与上年相比增加了 120% ,市场占有率达到 4.5% ,吉利汽车的发展速度使得美日成为威驰的一大竞争对手。
吉利经营理念最早的提法是“为振兴民族汽车工业而拼搏”,后来改为“造中国老百姓买得起的车”,最后定为“为中国老百姓造买得起的好车”。
该理念有三层内涵:其一是为老百姓服务,当时的汽车企业几乎都把产品定位在公务用车和商务用车上,吉利则从一开始就明确定位在老百姓这一普通群体上;其二是买得起,根据中国国情,老百姓买得起的价格应该是5 万元左右;其三是好车,在同级车中是最好的,因此完整地说是性价比最优的车。
吉利依靠民营企业灵活的机制优势,在新产品开发、采购、生产方面有效地约束了成本,从而为低价策略赢得了利润空间。
例如,吉利通过学习和模仿其他诸如西班牙的SEAT 这样的制造商所设计的旧的车型来降低成本和缩短研发时间;不依靠某一配件供应上,自由选择供应上实现最低的配件成本;不使用国际知名企业所惯用的昂贵的汽车制造设备,采用成本低廉的劳动力由手工完成生产线上的工序,使得制造成本最小化。
吉利切入汽车行业的时机恰到好处:汽车开始进入家庭;需求出现个性化,不再是老三样(桑塔纳、富康、捷达);民营企业政策性进入障碍开始打破。
吉利在成功切入市场后,开始将其产品先向上延伸,如推出吉利· 美日的换代车优利欧(三箱),美人豹跑车作为品牌拉升工具,华普汽车则瞄准中档车市场。
由于近年中国汽车市场呈爆炸性增长,大众化和细分化几乎同时进行,像跑车市场较为狭窄,甚至这个市场是否形成还有待观察,老牌公司想赚大钱不愿意做,吉利就进入这个空白的细分市场。
吉利集团发展史
吉利集团发展史1. 创立与起步阶段吉利集团是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吉利集团的创始人是李书福先生,他于1986年在杭州成立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标志着吉利集团的创立和起步阶段。
在创立初期,吉利集团主要从事摩托车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李书福先生迅速意识到汽车行业的潜力,并决定将公司的发展重点转向汽车制造。
于是,吉利集团开始了汽车制造业务的探索和发展。
2. 国内市场的拓展与发展吉利集团在国内市场的拓展与发展是吉利集团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吉利集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与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
2002年,吉利集团与沃尔沃汽车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成为沃尔沃在中国的合作伙伴。
这一合作为吉利集团提供了先进的汽车技术和品牌认可,使吉利集团能够在国内市场上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汽车产品。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吉利集团逐渐扩大了自己的产品线,并推出了多款主打中低端市场的汽车产品。
吉利集团凭借着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合理的价格,迅速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和市场份额。
3. 国际化战略与全球布局吉利集团在国内市场的成功为其国际化战略奠定了基础。
吉利集团意识到,要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全球化的生产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吉利集团积极进行了国际合作与并购。
2009年,吉利集团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成为中国第一个并购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企业。
这一收购使吉利集团获得了沃尔沃先进的汽车技术和全球化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吉利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吉利集团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先后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地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吉利集团的产品不仅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火爆,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市场份额。
4.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吉利集团一直致力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吉利集团在产品研发和制造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的应用,推出了多款环保型汽车产品,并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吉利汽车历史发展史
吉利汽车历史发展史吉利汽车是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以下是吉利汽车的历史发展史:创业阶段(1997年至2003年):吉利汽车由李书福先生创立。
他最早从摩托车零部件制造起家,后来进入汽车行业。
在创业初期,吉利汽车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匮乏和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
然而,凭借着创业者的勇气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吉利汽车逐渐在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技术引进与合作阶段(2003年至2007年):为了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吉利汽车开始与国外汽车厂商进行合作。
例如,2003年,吉利汽车与韩国双龙汽车合作,成立了一家名为“上海双龙”的合资企业。
此外,吉利汽车还与英国锰铜公司合作,成立了“上海英伦”品牌,引进了锰铜公司的经典车型“伦敦出租车”。
这些合作使吉利汽车在技术、品质和品牌形象上得到了提升。
品牌独立与全球化阶段(2007年至今):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场地位的巩固,吉利汽车开始走向品牌独立和全球化发展的道路。
2007年,吉利汽车推出了第一个自主品牌——“吉利”。
此后,吉利汽车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车型,如远景、帝豪、博越等。
同时,吉利汽车开始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在海外建立工厂、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将产品销往全球。
兼并收购与产业布局阶段(2010年至今):为了实现规模效应和产业链布局,吉利汽车在近年来进行了多次兼并收购。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2010年吉利汽车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
这一收购使得吉利汽车获得了沃尔沃的品牌、技术和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吉利汽车的竞争力。
此外,吉利汽车还收购了宝鸡吉田车辆有限公司、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英国锰铜公司等企业,从而完善了吉利汽车的产业链布局。
未来展望:随着吉利汽车的不断发展壮大,其未来展望也备受关注。
吉利汽车将继续加大在新能源技术和智能驾驶领域的投入,努力实现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智能出行服务提供商的转型。
同时,吉利汽车还将致力于推动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出更多节能环保的车型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吉利汽车渠道演变历程
吉利汽车渠道演变历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吉利集团1996年成立,1997年正式进军汽车行业,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济南、成都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拥有员工18,000余人。
吉利集团现有帝豪、全球鹰、英伦等三大品牌10多款整车产品,并远销独联体、中东、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海外市场。
截止2011年底,吉利汽车累计中国社会保有量超过220万辆。
吉利汽车发展历程起步阶段(1997年~2001年):1997年,吉利开始正式进入汽车领域,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1998年,吉利第一辆豪情汽车在浙江临海市下线。
2001年吉利汽车正式获得国家汽车许可。
成长阶段(2002年~2007年):2002年,吉利汽车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量产,同年收购杰士达公司,随后改名为上海华普汽车;2003年3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开始开拓海外市场。
同年美人豹跑车销售网络开始建立;2004年,吉利计划上市,并于2005年5月成功在香港上市。
2006年,吉利集团、上海华普汽车与英国锰铜公司三方合资成立上海英伦帝华有限公司,将伦敦黑色出租车项目引入中国。
高速发展阶段(2008年~今):2008年,吉利推出全球鹰品牌;同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美国福特汽车子公司——沃尔沃等品牌遭受重创,吉利就收购沃尔沃轿车(Volvo Cars)一案与福特汽车开始谈判。
2010年3月28日,福特正式以18亿美元的价格,将沃尔沃轿车出售给了吉利汽车集团,吉利汽车集团成功收购了沃尔沃汽车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
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成为了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大的中国车企海外收购案;2009年,美人豹因销售业绩不佳停产;同年,吉利推出帝豪品牌;2010年,吉利推出英伦品牌,并逐渐替代上海华普。
渠道演变历程吉利汽车集团销售渠道演变共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都相对较短:第一阶段(1997年~2002年):吉利汽车在销售上采用“捆绑式”销售法,在全国各地以区域经营的形式,由经销商买断产品,吉利开始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
吉利汽车历史发展史
吉利汽车历史发展史吉利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代表之一,它的发展史充满了辛勤努力和创新精神。
下面是一篇全面且有指导意义的关于吉利汽车发展史的文章。
吉利汽车成立于1986年,当时的中国汽车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吉利公司成立初期,仅有十几名员工和一小间办公室,但这并没有阻挡企业家李书福的雄心壮志。
他怀揣着改变中国汽车行业的梦想,立志将吉利汽车打造成一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制造企业。
在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中,最初的十年是行业洗牌和技术追赶的时期。
吉利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后与意大利和德国的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通过技术交流和学习,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制造水平。
在这个阶段,吉利秉承着“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谋发展”的宗旨,逐渐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进入21世纪后,吉利汽车开始在国内外市场上迅速崛起。
2003年,吉利成功推出了自主研发的首款小型家用轿车——美人豹。
这款车型不仅外观时尚动感,而且具备出色的安全性能和可靠的动力系统,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从此,吉利汽车逐渐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拓展,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各地。
吉利汽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面临过多次挑战和困境。
在面对激烈竞争和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时,吉利汽车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道路。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车型,提升产品竞争力。
同时,吉利也积极开展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吉利汽车的成功得益于公司一直以来坚持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一方面,吉利强调以科技创新和产品品质为核心,不断满足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
另一方面,吉利注重员工激励和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工作效率。
这种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和践行,使吉利汽车获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尊重。
展望未来,吉利汽车将继续秉承“自主创新、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深入研究新能源汽车技术,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吉利汽车将继续与全球合作伙伴合作,实现共赢发展,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汽车产品和服务。
吉利汽车品牌发展史
吉利汽车品牌发展史吉利汽车是中国的一家知名汽车品牌,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
吉利汽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从那时起,吉利汽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吉利汽车的创始人是李书福先生,他在1986年创办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开始了吉利汽车的创业之路。
当时,吉利汽车主要从事摩托车和三轮车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李书福先生意识到汽车市场的潜力巨大,于是决定将公司的业务重点转向汽车制造。
在1990年代初,吉利汽车开始了自主研发和生产汽车的尝试。
1994年,吉利汽车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轿车——吉利美人豹。
虽然这款车在外观和性能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它标志着吉利汽车进入了汽车制造领域。
此后,吉利汽车相继推出了多款轿车和SUV车型,逐渐扩大了产品线。
2001年,吉利汽车推出了自己的首款自主研发的轿车——吉利帝豪。
这款车在外观和性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吉利帝豪的成功使吉利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上崭露头角,并开始向国际市场拓展。
2003年,吉利汽车开始了国际化战略,与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合作,成立了吉利沃尔沃汽车有限公司。
这一合作使吉利汽车获得了沃尔沃汽车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吉利沃尔沃汽车的成立标志着吉利汽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品质和安全的要求提高,吉利汽车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2007年,吉利汽车推出了自己的首款自主研发的豪华轿车——吉利帝豪GL8。
这款车在外观、内饰和配置方面都达到了国际水平,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2010年,吉利汽车收购了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品牌和技术,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企业。
这一收购使吉利汽车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也为吉利汽车进军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吉利汽车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款车型,提升产品竞争力。
简要叙述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 -回复
简要叙述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回复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86年,当时公司的前身是浙江吉利实业公司。
吉利汽车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机遇,成功地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创始阶段、国际化战略、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以及未来展望。
一、创始阶段吉利汽车的创始人是李书福,在1986年他接手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国营砖瓦厂。
他决心将这个砖瓦厂变成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并将其命名为吉利汽车。
起初,吉利汽车主要从事摩托车和三轮汽车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由于激烈的竞争和高品质的进口汽车的涌入,吉利汽车在90年代初陷入了困境。
二、国际化战略为了摆脱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吉利汽车决定采用国际化战略来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1997年,吉利汽车开始与世界知名的汽车公司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与沃尔沃的合作是吉利汽车最显著的成果之一。
在与沃尔沃的合作中,吉利汽车获得了先进的发动机和底盘技术,以及全球销售网络。
吉利汽车通过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和宝腾汽车公司等一系列的举动,成功地实现了国际化扩张。
三、技术创新吉利汽车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公司发展的关键。
为了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吉利汽车注重研发投入和技术引进。
公司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研发中心,并与多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吉利汽车还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中国首家实现纯电动乘用车量产的汽车制造商。
吉利汽车的技术创新为公司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多项奖项,并提升了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
四、品牌建设吉利汽车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公司一直以降低车型售价,提供更多选择和增加车辆性能的方式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吉利汽车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广告宣传,成功地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并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吉利汽车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并成立了吉利慈善基金会。
这些举措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形象。
五、未来展望目前,吉利汽车正致力于更加全面的国际化战略。
吉利汽车发展案例
吉利汽车公司发展之路过20年的艰辛努力,吉利集团终于脱颖而出,成长为寄托着民族汽车工业希望的新兴实体之一。
然而,与许多民营企业不同的是,吉利并不以取得的业绩和成就为满足,因为这与始终盘桓在创始人李书福心头的发展目标相距甚远。
吉利的“十一五”规划确定:到2010年,将实现产销100万辆目标,吉利汽车将成为国内经济型轿车的首选品牌;到2015年,将实现产销200万辆,其中三分之二出口,吉利汽车将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透过上述规划,你可以窥见,“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目标是多么宏伟、多么令人振奋!为了保证这一规划的顺利实现,从2004年起,吉利在国内外就开始了艰难的战略布局。
其中包括与马来西亚、英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合作伙伴签订各种合作协议;在国内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合作建设组装工厂等等。
截至目前,吉利已经形成了年产20万辆整车的产能。
现在,以提高生产能力为标志的布局仍在紧张进行中。
以全球汽车工业格局为考量、立誓要让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李书福,在最近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用空前严峻的口吻指出:布局,这是吉利面临的最为紧迫、事关生存的事!吉利的前身1997年11月6日,在中国江南古镇路桥,吉利集团创始人李书福把“黄岩县北极花冰箱厂”的招牌挂上工厂的大门。
那时,没有人会想到,若干年以后,一个代表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会在这个毫不起眼的小工厂中诞生。
更没人会想到,从这家小工厂破壳而出的小汽车公司,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里,会奇迹般地发展起来,朝气蓬勃地走向浙江、走向中国,成为令全世界汽车界都为之震动的跨国企业集团!20年的跋涉伴随着太多的艰辛,也伴随着无上的荣光。
吉利人在自主创新道路上的种种史诗般的实践,已经历史地镌刻在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里程碑上。
如今,当我们用更加自信的心情来检视往日的峥嵘时,一种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国人、无愧于民族的豪情,就会像春潮一样,涨满所有吉利人的心胸!由于创始人的志存高远,吉利()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荆棘丛生的开拓之路。
吉利汽车的历史发展历程
吉利汽车的历史发展历程吉利汽车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创建和起步期(1986年-1995年)1986年,浙江吉利集团成立。
在同年,公司开始了汽车制造业务的探索,并于1987年成功生产出第一辆“吉利牌”轿车。
此后,公司不断完善技术和设备,并逐渐扩大了生产规模。
1992年,吉利汽车公司成立,专门从事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吉利汽车开始了快速扩张。
第二阶段:品牌建设期(1995年-2003年)在这一时期,吉利汽车开始注重品牌建设。
1998年,公司推出了“远景”的品牌战略,并在2000年推出了首款自主研发的轿车——“美日”。
同时,在国内外频繁参加展览会、比赛等活动中提高企业知名度。
2001年至2003年间,吉利汽车相继获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QS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多项认证,为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和企业形象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品牌成长期(2003年-2010年)在这一时期,吉利汽车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逐渐走向成熟。
2005年,公司推出了首款小型车“熊猫”,并在同年上市。
此后,吉利汽车不断推陈出新,相继推出了远景、美日、金刚等多款畅销车型。
另外,在这一时期,吉利汽车开始重视国际化战略,并于2006年收购了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吉利汽车大幅提升了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
第四阶段:品牌巩固期(2010年至今)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吉利汽车开始注重打造高端品牌形象。
2014年,“领克”品牌正式发布,并于2017年推出首款SUV——“领克01”。
此举标志着吉利汽车已经从过去的低端市场转向高端市场。
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吉利汽车也在不断突破。
2019年,公司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5G智能网联豪华轿车,并将其推向市场。
此外,吉利汽车还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国内外市场上推出了多款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吉利汽车公司发展史
吉利汽车公司发展史作为中国最早进入汽车工业并获得迅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已成为国内轿车制造业“3+6”格局的重要成员,并正以“中国自主品牌”的资格和自主创新的姿态,引人注目地登上国际汽车工业舞台,成为中国轿车走向世界当之无愧的代言人。
回顾吉利的发展史,任何对中国汽车工业稍有了解的人都会承认,这确实是一个奇迹。
对吉利在打造民族轿车上的执着和艰辛,任何稍有民族情结的人都会肃然起敬。
2005年10月,国家科技部召开的“吉利现象研讨会”甚至用这样的热情洋溢的语言评价吉利: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想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没有像吉利一样的灵魂,不能没有像吉利一样的脊梁。
剥下轿车的“贵族”外衣1997年,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走进临海城东一片荒草没膝的田野,开始了他的造车之梦。
次年8月,当第一辆吉利轿车在欢庆的鞭炮声中从流水线上开出时,人们在高悬的大红横幅上读出了这样的字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在此之前的中国,尽管改革开放已多年,但轿车仍然是“市长”、“局长”的坐骑,“老板”、“老总”的专利,大街上跑的不是“官车”就是“商车”。
1998年,由于吉利轿车的问世,披在轿车身上的种种令人目眩的外衣,像神祗身上年久的油漆一样,一片一片地开始剥落。
首先是价格,四五万元的吉利轿车一上市,理所当然在中国汽车市场引起极大的轰动。
众多合资品牌轿车,即使心犹不甘,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
然而,更重要的还不是价格的返朴,而是观念的归真。
这个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普通代步工具,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伪尊贵,被李书福无情地横扫在地,还原了它的本相。
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一个铁壳吗!我们一定要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外国车走遍全中国!李书福就是用这种貌似狂妄的语言,彻底刷新了人们对轿车的理解,颠覆了中国人对制造轿车的敬畏感。
这种刷新和颠覆不亚于是中国轿车界的一次思想解放。
在此之前,弥漫在轿车界的“没有20年时间打造不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中国造不出自己的发动机、变速箱”、“中国没必要搞自主品牌汽车”等悲观、猥琐的论调比比皆是,窒息着中国汽车人自主创新的意志。
简要叙述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
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故事。
以下是对吉利汽车发展历程的简要叙述:
创业初期:吉利汽车的创始人李书福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摩托车和冰箱制造业。
在积累了丰富的制造业经验后,他开始考虑进入汽车制造业。
进入汽车制造业:1994年,吉利汽车开始进入汽车制造业。
一开始,吉利汽车只是简单地模仿和组装汽车。
然而,这种方式很快遇到了挑战,吉利汽车陷入了困境。
战略转型:吉利汽车开始进行战略转型,从简单的模仿和组装向自主研发和生产高质量汽车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吉利汽车注重人才引进和技术研发,逐渐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国际化战略:21世纪初,吉利汽车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通过收购国外知名品牌来提高自身品牌形象和技术水平。
例如,吉利汽车收购了沃尔沃品牌,并获得了沃尔沃的技术支持。
快速发展:在过去的几年中,吉利汽车快速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吉利汽车的销量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国内汽车市场的佼佼者之一。
未来展望:吉利汽车将继续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吉利汽车也将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领域,例如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等,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总之,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故事。
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吉利汽车逐渐提高了自身品牌形象和技术水平,成为了国内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吉利汽车发展历史
吉利汽车发展历史吉利汽车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86年。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吉利汽车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吉利汽车应运而生。
当时,吉利汽车主要以生产摩托车和三轮车为主,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然而,吉利汽车始终坚持创新和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制造能力和产品质量。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需求不断增加。
吉利汽车抓住了这一机遇,开始转型为乘用车制造商。
在1998年,吉利汽车推出了其第一款轿车——吉利全球鹰。
这款车型在当时的中国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为吉利汽车打开了乘用车市场的大门。
进入21世纪后,吉利汽车继续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
2003年,吉利汽车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第一款轿车——吉利美日。
该车型在外观设计和配置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随后,吉利汽车相继推出了多款新车型,不断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汽车需求。
2007年,吉利汽车迈出了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公司收购了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并成为其母公司。
这一收购不仅使吉利汽车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标志着吉利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崛起。
随后几年,吉利汽车开始在欧洲等国家推广销售,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吉利汽车在技术创新方面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努力。
公司成立了吉利汽车研究院,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
2014年,吉利汽车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车型——吉利帝豪EV,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成功。
此后,吉利汽车不断完善和推出了多款新能源汽车,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吉利汽车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公司开始加大对营销和品牌推广的投入,并邀请国际知名演员杰森·斯坦森担任品牌形象代言人。
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吉利汽车的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如今,吉利汽车已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拥有完整的产品线和广泛的市场份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利成功史
一、胆
北京,东三环,某个周五的黄昏,红光中的车海疑似凝冻。
你焦急地握着方向盘,正欲摁下长笛,发现左侧的一辆轿车在几秒钟内,“变形”成两个轮子的摩托车——然后,绝尘而去。
也许很近的将来,你就能亲身体会到电影《变形金刚》中的情节。
“这不是开玩笑。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
李书福向腾讯财经确认,吉利确实已向政府部门提议研发这种拥堵时可以变形的汽车,但目前仍属于概念阶段。
媒体报道称,有吉利内部人士透露,这种高级车型是一种可以实现拆分变形的子母汽车。
将汽车拆分?在十多年前,李书福就判断,全球大型工业产品的制造必将进入模块化生产的阶段,“就像小孩子搭积木一样的”,先组合成各种模块,一组装就可以成一辆汽车,而且可以变成各种各样不同的汽车。
“汽车工业一定是像我所说的这个样。
只是说我在十年之前讲这个话,很多人他不明白我在讲什么。
”
十多年前,他敢于用如此轻描淡写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汽车工业的判断;十多年后,他坚持这样的判断——能组装,就能拆分。
于是,便有了研发“变形金刚”汽车的想法——不是“玩笑”。
李书福是个“狂想家”,一个总被怀疑、甚至嘲讽,但总能让怀疑、嘲讽自己的人目瞪口呆的“狂想家”。
现任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的童志远曾回忆,他第一次见到李书福,是在2002年那个因李的另一句“名言”而被人记住的论坛上,当听见李书福说出“十年内通用、福特将破产”的时候,他和所有嘉宾一起笑了起来。
同样在那年,李书福在吉利内部宣称未来将收购沃尔沃的消息,传为了汽车界的“笑谈”。
2009年,在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的几个月后,童成为了李书福从“砍手自救”的福特汽车收购沃尔沃的得力干将,并在最近承担起了实施新沃尔沃中国战略的责任。
而当年那场论坛上和童一起发笑的,更多的人们,只能目瞪口呆。
二、略
在有了对大趋势的准确判断的前提下,李书福敢想,敢说,更重要的是,敢做。
最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怎么做。
他总是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高中毕业后,李书福从父亲那儿借了120元钱,买了个照相机,走街串巷时他就知道,照相不是自己想要干的,他只是找了个“做点事情”的切入点而已。
在将“人肉”流动照相点发展成照相馆之后,李书福又进入了冰箱制造领域。
与兄弟合办的北极花冰箱厂在1989年销售额已经上亿元,利润数千万。
但由于随后出现的改革低潮,李书福和当时许多民营企业家一样,最终把工厂捐给了国家。
他南下深圳,在深圳大学学习经营管理,李书福知道,自己还会重来。
李书福决定进入一个大行业,汽车。
然而,当时的汽车产业全被国有及外资企业占据,自己的资金也不足的情况下,李书福退而求其次,选择先从摩托车下手。
摩托车做得风生水起之后,李书福顺势进军汽车生产。
几经波折,虽然在1998年就下线了吉利的第一台轿车,但最终在2001年才登上政府发布的汽车公告,获取轿车的“准生证”,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吉利轿车以低廉的价格将轿车拉下了神坛,让轿车走入了更多的普通家庭,同时也成为了行业内的“价格杀手”。
但李书福知道,如同当年自己用照相机作为创业的切入点一样,价格战也仅仅是进入汽车行业的切入点。
2007年起,吉利进入了战略转型期,开始努力摆脱“低端”的产品形象,埋头做自主技术的研发。
2008年北京车展上,李书福一口气拿出了23款新车参展,这是吉利汽车战略转型向高端汽车进军的一次标志性动作,而这一次的转型又引来了很多人的争议。
李书福没有太多理会这些“高端低端”的争议,他有了下一个目标,国际化。
2007年,吉利就成立了V项目组,V既是沃尔沃,也是胜利的意思。
2010年3月28日,在发表收购沃尔沃宣言8年后,一个只有十多年历史的中国民营企业收购一个百年世界品牌正式签约,李书福笑着与福特汽车CFO拥抱的合影,传遍整个世界。
三、谋
收购沃尔沃初始,李书福曾将此比喻为一个“穷小子”向“公主”的求婚。
随后,为了表达与其他海外并购的不同,强调吉利不需要对沃尔沃做整合,他又将这种关系比喻成“兄弟”。
面对腾讯财经的镜头,显然他已经将修辞整理得更加清晰、合理。
他说,“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是兄弟关系,因为是不同的法律主体,不同的所有权,所以它们是兄弟关系。
但是吉利控股集团和沃尔沃汽车以及吉利汽车,都是父子关系。
”
同时作为吉利集团和吉利汽车的领军者,李书福面对既是“儿子”又是“兄弟”的沃尔沃,
一方面尊重沃尔沃的独立自主,另一方面,也对沃尔沃开拓中国市场有自己的想法。
近日,他曾公开谈论自己与沃尔沃管理层的一些理念争议:沃尔沃是否该遵从中国市场的一些诸如“豪华”的要求?
如何在坚持沃尔沃安全、低调、高品位品牌内涵继续发展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市场实际情况和中国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开发出适应于中国市场竞争的产品?李书福对腾讯财经承认,“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
但他同时表示,自己相信沃尔沃的研发人员,以他们的能力、核心的价值理念以及企业的追求,“一定可以做得到。
”而他自己,作为沃尔沃全球董事会的一员,自然会用好自己对中国产品的发言权。
上个月,李书福领衔的沃尔沃中国高管团队披露了沃尔沃未来5年在中国的成长计划,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成都和大庆建工厂,以及2015年达到20万辆和20%中国豪华车市场份额的目标。
对于两个工厂的选址,李书福解释道,大庆引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成都则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城市。
“我们商业计划一定要和整个国家的大战略大方针结合起来,不能自搞一套。
”
今年的两会,李书福上交了一个提案。
除了车牌限制政策,是否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交通拥堵?他建议政府把燃油税、汽车消费税从中央财政划拨给地方财政,这样地方政府有了收入,便有了改善交通设施的动力,从而不再需要限制民众的汽车消费,因为“离开汽车很难称得上是小康”。
中国的民营企业借助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利用政府已有的政策发展自己,推动政府出台有利自己发展的政策,几乎成了所有民营企业的求生之道。
从改革初期就在创业中“摸爬滚打”的李书福,深知这一点。
四、梦
可以说,汽车行业向民营企业敞开的门,是李书福一手撬开的。
“请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吧!”1999年,李书福对当时分管工业的副总理曾培炎请求道。
“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做轿车梦。
几十亿的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不向银行贷一分钱,一切代价民营企业自负,不要国家承担风险。
请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这段流传甚广的话至今读来仍让人感慨万千。
中国的改革既是决策层往前牵引的结果,
同时也是众多市场中创业者推动的结果。
当时的李书福已在前一年下线了第一款轿车“吉利豪情”,但却由于没有汽车生产牌照而不敢扩大生产。
为了自己的“汽车梦”,李书福对来到吉利考察的副总理发出了上述恳切请求,并当场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最终在两年后如愿以偿获得了官方“准生证”。
这当然不是李书福为了“汽车梦”第一次试图从夹缝中挤出。
早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前,26岁的李书福曾来到当时的国家机械部,请求批准同意生产摩托车,却连大门也进不去,只好隔着铁栅栏,跟里面的一个在扫地的人对话,却被这人一阵奚落,无功而返。
“说什么都可以,我不在乎。
”李书福对腾讯财经表示。
他在乎的,是实现自己的梦想。
李书福曾透露,他从小就喜欢汽车,经常用绳子牵着泥巴做的汽车满地跑,为此还老挨大人骂。
如今,生活中的李书福也喜爱开车,他对腾讯财经说:“谁不喜欢?我相信汽车谁都喜欢的,可能女孩子程度稍微弱一些,男人热度会高一些,反正我是很喜欢的,我也愿意开。
”李书福说,自己对“亿万富翁”的称号没有特殊的感觉。
他说,精神是第一的,兴趣、信仰、理想、追求这些东西都是大前提,在这个大前提下,一切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的。
或许,与其说“汽车梦”,不如将李书福的梦想称为“奇迹梦”。
但李书福深知创造奇迹需要付出太多的精神苦痛。
所以,在谈到年轻人创业的话题时,他对腾讯财经说,年轻人不能局限于自己申请营业执照的“创业”。
他以当年在生产队放牛的经历举例说,在一个企业或者机构里面,实施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也是一种创业。
早在2000年,李书福就创办了吉利大学。
一方面是为吉利提供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也为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甚至“创造奇迹”的梦想,提供帮助。
此外,他还利用政协委员的身份,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提高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提案,寄望每一位普通劳动者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
与其说“汽车梦”,不如将李书福的梦想称为“奇迹梦”。
尽管告诫年轻人创造奇迹须经太多苦痛,但很显然,李书福愿意继续践行,继续承受。
拉丁文里沃尔沃(V olvo)为“滚滚向前”之意,李书福的汽车梦,奇迹梦,都还在路上。
(文/刘中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