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分析
肠内营养途径对重症颅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途径对重症颅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重症颅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患者往往处于昏迷或意识障碍状态,身体机能受到极大影响。
在治疗过程中,营养支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肠内营养途径因其独特的优势在这类患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重症颅脑出血患者的营养需求特点重症颅脑出血患者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率显著增高,能量消耗大幅增加。
同时,蛋白质分解加速,氮丢失增多,容易出现负氮平衡。
此外,患者还可能存在水电解质紊乱、血糖波动等问题。
因此,为了满足身体的代谢需求,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合理的营养支持至关重要。
二、肠内营养的优势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状态,能够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防止肠道菌群移位,减少感染的发生。
其次,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促进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再者,肠内营养的操作相对简便,费用较低,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少。
三、常见的肠内营养途径1、鼻胃管鼻胃管是最常用的肠内营养途径之一。
它通过鼻腔插入胃内,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短期(一般不超过 4 周)营养支持的患者。
但对于存在胃排空障碍、反流和误吸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能不太适用。
2、鼻肠管鼻肠管通过鼻腔插入空肠,能够减少胃潴留和反流的发生,降低误吸的风险。
适用于胃动力障碍、重症胰腺炎等患者,但置管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在 X 线或内镜引导下进行。
3、胃造瘘胃造瘘是通过手术在胃壁上建立一个通道,将营养管直接置入胃内。
适用于长期(超过 4 周)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但其创伤相对较大,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
4、空肠造瘘空肠造瘘通过手术将营养管置入空肠,能够更好地避免反流和误吸,但手术创伤较大,通常在患者病情稳定且预计需要长期营养支持时选择。
四、肠内营养的实施在开始肠内营养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意识状态、胃肠道功能等。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胃肠道耐受情况调整营养配方和输注速度。
颅脑外伤应激性溃疡早期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在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概述了颅脑损伤的概念、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和病情观察,以及肠内营养的途径,方法和并发症及护理进行了综述。
关键字:肠内营养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的急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较高,重型颅脑损伤作为机体的严重创伤,能够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应激性溃疡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常见的死亡原因。
[1]颅脑外伤并发应激性溃疡一旦发生,不仅影响患者预后,还会明显增加治疗成本,故而目前强调以预防为主的临床策略。
带着如何有效预防和早期发现应激性溃疡这个问题我查阅了相关文献,心得体会如下:一、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通常认为有以下因素参与[2-3]:1.1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兴奋导致胃黏膜血管痉挛,缺血、缺氧加重;1.2颅内压持续增高使副交感中枢受刺激,迷走神经胆碱纤维兴奋,引起胃泌素分泌增加,而胃酸对胃泌素反馈作用减弱或消失;1.3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胃碱性黏液分泌受到抑制,进一步促进和加重胃肠黏膜的病变;1.4分解代谢增强,负氮平衡,组织消耗增加,而愈合能力降低;1.5内源性介质。
二、.应激性溃疡的病情观察:颅脑损伤术后1周内是发生急性溃疡的高峰期,所以患者术后第一周内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最重要的观察阶段。
[4]2.1应激性溃疡早期出血量少时,仅表现为胃液或大便潜血阳性,因此要加强对病情的观察,正确评估出血量。
2.2动态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生命体征,是判断循环血量的重要指标。
颅脑外伤患者因颅内压升高,出现脉搏缓慢有力、代偿性血压升高;当出现脉压缩小时,即使血压在正常范围也提示患者已为休克早期;当患者血压降低超过10mmHg(1mmHg=0.133kPa)、脉搏增快20次/min时,表示失血量大于800ml或1000ml,应密切观察静脉充盈情况、肢体温度、皮肤及指甲色泽、每小时尿量等。
重型颅脑外伤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护理体会
时治 疗 . 了解 溃疡 出血 动态 有重 要意 义 。持 续 胃肠减 压 防止 胃扩 张 以改善 胃壁 血循 环 , 出 胃内容物 以减少 胃酸 浓度 或 吸
吸 出反流 胆汁 和十 二指肠 液 以保 护 胃黏膜 , 且 通过 监测 胃 而
停止 。
13临 床 处理 .
颅脑外 伤后 GC S≤8分者 常规 早期 留置 胃管 , 时做 好 及
1 . 断 标 准 2判
本 组 患者 中 , 胃管 内抽 出暗红 色或 咖 啡样 胃液 为第 一 以
既 往无 消化道 溃疡病 史 。颅脑 外伤 后 出现 以下 征象 : 从 胃管 内抽 出暗红色 或咖 啡样 胃液 ; 大便 、 或 呕吐 物 、 清亮 胃液
隐 血 试 验 阳 性 : 出 现 呕 血 或 黑 便 。 除 其 他 可 解 释 的原 因 , 或 排 即 可 诊 断 为 应 激 性 溃 疡 。 液 潜 血 试 验 转 为 阴 性 为 溃 疡 出 血 胃
口腔 护理 。预 防 性 应 用 制 酸 剂 西 咪替 丁 1 0ml 脉滴 注 0 静 q 2 。 后 3d如 无溃 疡出血 征 , 始 胃肠 内营养 。 现溃 疡 lh 伤 开 发
出 血 征 象 后 , 果 胃 液 潜 血 (  ̄ +) 不 需 禁 食 ; 液 潜 血 如 ++ , 胃
效 的 护 理 和 及 时 处 理 , 得 良好 效 果 。 现 报 道 如 下 : 获 1资 料 与 方 法 11 般 资 料 .一
研 究发 现 G S评分 越 低 , 伤 程度 越 重 , 生 应激 性 溃 C 受 发
疡 出血 的概 率越 高 。 程度 越重 。因此 临床 上对 G S ≤ 8分 的 C
重点 观察 时段 。 33强 调 早 期 留 置 胃管 的 重 要 性 .
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优质护理分析
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优质护理分析【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护理前后胃液PH值、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第1天、第4天、第7天胃液PH值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在护理当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重症脑出血;应激性溃疡出血;优质护理;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脑出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发病较急、病情危重、进展快,极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1]。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脑出血患者经常发生的一种并发症,大多发生在脑出血后的5-7天,导致患者有效血液循环量明显减少,脑组织与其他脏器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也会导致患者死亡。
针对重症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来说,不但要及时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还应该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预后,保障生命安全[2]。
因此,本文中选用优质护理,现有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2.55±2.21)岁。
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6-76岁,平均年龄(62.78±2.32)岁。
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相关记录,严格遵医嘱实施护理工作。
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包括:(1)基础护理: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给予吸氧等治疗,确保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并将床头抬高,头偏向一侧,定时协助患者的翻身,并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促使呕吐物与分泌物能够排出,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窒息等不良事件。
肠内营养液温度调节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激性溃疡的影响
肠内营养液温度调节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激性溃疡的影响贾改香【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温度肠内营养液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22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114例,两组病人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肠内营养液温度为22℃~25℃,对照组肠内营养液温度为35℃~38℃.观察两组肠内营养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胃液pH和胃液隐血阳性情况,统计两组腹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肠内营养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胃液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胃液隐血阳性发生率在同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腹泻发生率和发生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肠内营养液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激状态下的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对腹泻无明显影响.【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8(032)015【总页数】3页(P2476-2478)【关键词】肠内营养液;温度;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腹泻;隐血试验;护理【作者】贾改香【作者单位】033000,吕梁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4重型颅脑损伤是指颅脑组织在外界暴力打击下发生昏迷在6 h以上或再次出现昏迷。
病人发生重型颅脑损伤后机体常发生高代谢和代谢平衡紊乱,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应激性溃疡[1]。
重型颅脑损伤所致应激性溃疡病情复杂多变,病人死亡率高达50%,严重影响预后。
肠内营养(EN)支持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主要营养来源,同时对胃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2]。
但临床治疗中发现不同温度的肠内营养液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时临床效果差异较大,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胃肠道具有较好的低温耐受力。
本研究主要探讨和分析不同温度肠内营养液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防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为今后临床使用肠内营养液防治应激性溃疡时选用适宜的温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浅谈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观察及护理
浅谈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观察及护理应激性溃疡是指在应激状态下,胃和十二指肠以及偶尔在食管下段发生的急性溃疡,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
颅脑损伤越严重,应激性溃疡发病率越高,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较为多见,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3.2%-19.2%[1]。
自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致应激性溃疡出血42例,通过对患者的细致观察、正确处理和精心的护理,其中38例痊愈出院,1例因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因脑部损伤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42例,男34例,女8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硬膜下血肿17例,硬膜外血肿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
2 病情观察2.1 神志、面色及生命体征的观察应密切观察神志、面色变化,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监测,同时做好记录。
如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出冷汗及烦躁不安等表现,在排除脑部情况外,应警惕是否与应激性溃疡有关。
2.2 观察胃肠道症状颅脑损伤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症状不明显,一般以解柏油样便或经胃管回抽咖啡色胃液为主要表现,应尽早留置胃管,定期行胃液潜血试验,尽早发现胃出血征象,并监测胃内容物pH值,维持胃内容物pH值>5。
密切观察病人呕吐物、胃液及大便的颜色、性状和量,为医生提供依据,以便其正确估计出血量。
2.3 如发现患者面色、甲床、球结膜苍白,提示有贫血征象,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行血常规检查掌握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情况。
3 护理3.1 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3.1.1 尽早留置胃管,接负压引流盒,但吸力不宜过大,吸出胃内容物,减少胃内容物对胃粘膜的刺激。
3.1.2 病人禁食,按医嘱给予保护胃粘膜的抗酸解痉药物,禁用糖皮质激素。
3.1.3 遵医嘱给予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20mg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或奥美拉唑40 mg静脉注射,或给予云南白药等药物鼻饲。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的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的体会有证据表明,早期肠内营养更具有优越性,不仅避免了胃肠外营养的弊端,维持了肠道的完整性,预防肠道细菌移位,也符合患者生理代谢的需要。
我科自2002年7月至2005年8月,收治64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本组患者64例,男52例,女12例。
年龄5~78岁,平均38.6岁。
1.2本组患者均经临床和CT证实为重型脑损伤,GCS评分均为≤8分。
其中GCS在5~8分为41例;3~4分为23例。
1.3致伤原因车祸伤34例,跌伤14例,打击7例,高空坠落7例,爆炸伤2例。
1.4伤情硬膜外血肿21例;硬膜下血肿15例;硬膜外、硬膜下血肿9例;脑内血肿7例;脑挫伤脑肿胀8例。
开颅手术42例,本组死亡8例。
2方法2.1患者营养支持均在受伤72 h内开始,入院后48 h插胃管接负压瓶。
若胃内潴留量<150 ml的正常胃液,开始管饲能全素采用24 h均匀,持续滴注鼻饲方法,用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基础能量消耗(BEE)。
用输液泵控制滴速。
喂养计划:开始时给予能全素300~500 ml;第2~3天灌注能全素500~750 ml,不足部分由静脉肠外营养支持补充;第3~6天加至1 000~1 250 ml。
喂养时,头高位30°;同时监测胃内潴留情况,抽吸鼻胃管1次/4 h。
倘若胃液超过100 ml,减慢灌注速度,超过200 ml,则停止灌注,2周后患者未苏醒,加用一些传统的鼻饲流质。
2.2营养监测指标①人体测量指标:入院时询问患者家属患者平时体质量,4周后称其体质量;②生化指标:在入院后每周抽外周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增高用胰岛素控制),电解质浓度,以及肝肾功能和血清白蛋白(A/B)。
连续监测4周。
3结果本组患者4周后:①测体质量,平均较入院时下降1.3~2.5 kg;②血液生化检查:ALT、AST>30~40 U/L 24例;41~50 U/L 31例;51~70 U/L 5例;80 U/L 以上4例;③血糖由9.6~13.4 mmol/L下降到4.8~7.6 mmol/L;④总蛋白均在60~75 g/L。
重症脑出血临床治疗中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探讨
重症脑出血临床治疗中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探讨摘要:目的:在重症脑出血临床治疗阶段添加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研究最终结果。
方法:近年来,我院收治过多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从中随机挑选出54例参与实验。
为确保有效性,需将上述人员均分为A、B两组,A组实施常规治疗,B组则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而后比较最终数据即可。
结果:研究表明,B组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及应激性溃疡发病率等情况都较A组更具优势,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应用于重症脑出血临床治疗环节,具有降低并发症发作概率、强化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等作用,值得扩大推广范围。
关键词:重症脑出血;临床治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通常情况下,重症脑出血患者往往会表现出低蛋白血症,且病情相对危重,进而引发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
长此以往,将直接增加各类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在营养学原理中所采取的科学膳食营养举措便称之为营养支持,可使患者机体始终处于营养状态,而后改善疾病预后[1]。
但是,营养支持的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具体疗效也具备一定差异。
所以,本次实验将重点探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的良好作用,明确相关方案的可行性,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在研究中,共包括从我院选取的54例符合条件患者,且确保其都归属重症脑出血疾患范畴。
据悉,在A组中,男女性分别有18例、9例,年龄位于44岁至79岁间。
而B组患者人数与A组等同,男女占比为17:10,年龄小则45岁,大则81岁。
就上述信息表明,患者的信息差异不明显,因此实验有意义。
此外,必须以规范诊断为前提,明确各人员是否为重症脑出血患者,患病时长在12小时内。
同时,患者及家属具有关于实验的知情权,务必排除患营养代谢分泌类疾病、脏器器质性病变的可能性,若存在休克、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者,亦应排除在外[2]。
1.2方法将常规治疗应用于A组患者,B组则采取PN、EN相融合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包括:第一,在相关公式的作用下,通过计算得知患者的BEF,同时,在其入院后便须及时进行胃肠减压治疗;第二,在了解患者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案,为后续工作的开展给予指导。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的疗效及EN的护理要点。
方法:将我院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EEN组和延迟肠内营养(DEN)组,对两组患者的胃液及粪便在不同时间进行潜血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EEN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11.2%,明显低于DEN组的52.9%。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给予EN能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并且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应激性溃疡;护理重型颅脑损伤后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分解代谢,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从而增高了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与病残率[1,2]。
同时伴随免疫功能下降,出现了各种并发症,以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较为常见,而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的发生更加剧病情的恶化。
因此,本文在对我院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发现,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应用EN,对预防SU的发生、逆转病情、降低病死率十分重要。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3年4月~2006年7月,我院收治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既往均无消化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手术病史。
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42例,男2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15)岁;延迟肠内营养(DEN)组34例,男24例,女10例,平均年龄(55±1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76例患者在入院后24 h内常规留置胃管,插管后每日查胃液潜血,每日化验大便常规及潜血(未解大便者予开塞露通便取标本)。
患者均静脉注射甲氰米胍0.4 g,2次/天,当患者胃液或大便潜血化验连续3次为阳性,即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以便排除假阳性者。
1.2.1 EEN组:入院后24 h内开始鼻饲流质,第一天起开始给予少量温开水或大米汤,每次30~50 ml,每天5~6次,如无异常表现,逐渐加量,逐渐过渡为瑞素、牛奶、鱼汤、蛋花、菜汤等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早期肠内营养预防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激性溃疡的效果分析
早期肠内营养预防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激性溃疡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中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118名参与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9例,观察组59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概率。
结果:观察组患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应激性溃疡,这一病症不光会使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或加剧,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寻找有效的途径预防应激性溃疡是目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项重点工作。
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式是使用抑酸药物和胃黏膜保护药物,以质子泵抑制机最为常见[1]。
但是抑酸药物的使用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使用的方式。
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胃黏膜和机体的良性改变,对预防应激性溃疡有积极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针对早期肠内营养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118名参与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9例,观察组59例。
对照组患中,男性31例,女性28例,年龄在17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47.43±17.84)岁;观察组患中,男性33例,女性26例,年龄在16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48.31±16.23)岁。
两组患者受伤的原因包括外物砸伤、高处坠落、交通事故、摔伤等。
肠内营养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t u m o r s u r g e r y[ J ] . N e u r o l M e d C h i r ( T o k y o ) , 2 0 1 0 , 5 0 ( 4 ) : 2 9 1 -
3 0 0.
[ 2 ] 李立宏 , 秦 怀洲 , 侯卫华 , 等. 术 中超声引导在显微神经外科手
术 中的应用 [ J ] . 中国临床神经外 科杂志 , 2 0 0 9 , 1 4 ( 2 ) : 9 3 - 9 5 .
( 3 ] O h u e S , K u m o n Y, N a g a t o S , e t a 1 .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i n t r a o p e r a t i v e
处, 病理证实肿瘤 1 0 1 处, 灵 敏度 为 8 0 . 1 %, 特异性
为6 9 . 8 % 。Wa n g等 则 直接 比较 对 照 组 与 B超 辅
【 参考文献 】
[ 1 ] J i a Wa n g , Y u n Y o u D u a n , X i L i u , e t a 1 .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i n t r a o p e r a t i v e
[ 6 ] Wa n g J , L i u X , B a Y M, e t a 1 . E f f e c t o f s o n o g r a p h i c a l l y g u i d e d
c e r e b r a l g l i o m a s u r g e y r o n s u r v i v a l t i m e[ J ] . J U l t r a s o u n d M e d ,
重症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实践
2292018.12护理经验重症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实践郑冬月杭州市萧山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1【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脑损伤患者,随机把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精细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精细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以促进营养吸收,增强患者身体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满足患者的临床护理需要,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症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护理重症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危重病,是脑部受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导致的脑组织伤害,必须立即对患者实施抢救,同时查看患者是否有休克、脑疝、出血等问题,并及时采取抗感染、纠正休克等综合治疗[1]。
在重症脑损伤患者的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进食障碍,因此必须重视对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为保证营养护理有效性,必须秉持精细化的护理原则,细化营养支持方法,满足患者身体恢复所需的营养物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次研究对30例患者实施精细化肠内营养所需。
3.5 糖代谢的变化烧伤患者的糖异生作用会增加导致葡萄糖生成量明显增加。
但由于创面组织不依赖胰岛素而消耗葡萄糖,患者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消除率增加。
烧伤患者创伤后,患者已存组织对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来促使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会明显降低。
所以创伤后患者总体的组织葡萄糖利用率降低,患者会出现高血糖症。
具体来讲,烧伤患者的空腹血糖数值可参考,烧伤面积<20%空腹血糖为6mmol/L ,烧伤面积>30%患者空腹血糖会超过12mmol/L ,而且,烧伤面积大于75%的患者高血糖症会持续50d-80d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与肠内营养支持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与肠内营养支持重型颅脑损伤是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等自主调节中枢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机体分解代谢增强耗能增加,此种高代谢反应会消耗体内贮存的能量,损害机体组织器官,并发感染等。
随着对营养支持研究及对肠道在创伤应激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营养支持成为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是维护机体代谢,保持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及减轻继发性损伤起到重要作用,现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进展的综述如下:1肠内营养支持发展1.1肠内营养支持的发展营养支持除能维护氮平衡外,更具有免疫调控、减轻氧化应激、维护胃肠功能与结构、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从而维护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率。
到了80 年代,首选周围静脉,从90 年代开始,则认为当患者肠道功能良好时,推荐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1.2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优势1.2.1营养支持与机体氮平衡重度颅脑创伤后由于消化道血液灌注量急剧减少,自主神经、内分泌代谢失衡,发生高代谢反应,然后加上疾病本身对机体能量的消耗,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一般多使用热卡25~30 kcal/kg·d,蛋白质1.5g/kg·d的标准供给,以免增加呼吸、循环系统和肝脏的负担。
研究表明,予患者适当低热量摄入可保证机体达到正氮平衡,机体也不易出现肝肾功能损害。
1.2.2营养支持与机体免疫功颅脑损伤所造成的应激反应可使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人体颅腦损伤后72h会发生免疫功能抑制,3~6d达到高峰,一般可持续4w以上。
故对细胞免疫的影响尤为严重,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促进铁蛋白的上升及淋巴细胞的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继发感染,对机体的愈后有很大作用。
1.2.3营养支持与胃肠黏膜机体如果在正常状态下,30%循环血流经胃肠道,当机体遭受严重创伤或休克时,为了使心脑等重要器官得到一定的保护,全身血液会重新分配,使得胃肠道血流明显减少。
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最佳证据总结
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最佳证据总结成人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简称:TBI)是一种常见的颅脑损伤类型,常由高速车祸、跌落、暴力袭击或运动事故引起。
该病病情严重,治疗相对复杂,常导致患者机体功能的丧失和生命质量的下降。
肠内营养支持作为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在病情控制、炎症反应调节、代谢调节、营养支持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综述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总结出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最佳证据,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一、肠内营养支持的理论依据肠内营养支持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黏膜上皮细胞通过屏障、黏着和免疫作用,维护肠道功能的稳定,减轻炎症反应。
其次,肠道是重要的营养吸收器官,能够提供多种营养物质,满足机体对能量和营养的需要。
二、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临床研究显示,与静脉营养支持相比,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减轻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并对胃肠道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此外,与空肠结对水平愈合术相比,早期开始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三、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症对于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适应症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患者不能充分口服或静脉营养不足;其次,患者胃肠道功能相对正常,存在胃肠功能独立的可能;第三,患者无严重的胃肠道并发症,如出血、破裂、闭锁等。
四、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案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案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代谢状况以及胃肠道功能状态等因素。
一般而言,可从低负荷起始,逐渐增加肠内营养的输注量,同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物质的摄入比例。
此外,对于重症患者尤其是颅脑损伤患者,应加强对胃肠道功能的监测,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案。
五、肠内营养支持的监测及并发症处理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及时监测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包括腹痛、腹胀、腹泻等,并通过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对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进行评估。
重症脑出血临床治疗中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观察
健康管理65重症脑出血临床治疗中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观察陈明聪 (浙江省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浙江苍南 325804)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脑出血临床治疗中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2~10月院内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54例,采用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7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采取常规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 评分、Hb、Alb 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 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Hb、Alb 均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在重症脑出血临床治疗中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重症脑出血;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常规营养支持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病情危重,进展速度快,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营养支持是脑出血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予以有效且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够缓解应激性溃疡、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痛苦[1]。
本研究以2020年2~10月院内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常规营养支持、常规应用支持+早期肠内营养方案,观察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10月院内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54例,采取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27例。
对照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51~75岁,年龄平均(61.14±5.68)岁。
观察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50~74岁,年龄平均(60.84±5.41)岁。
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所有患者均明确脑出血诊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5~8分;无传染性疾病;无肠内营养应用禁忌证;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营养方案。
自制或医院配置留置饮食,比如牛奶、米汤、鸡蛋羹或肉汤等,每1L 包含6.3 kJ/ml 能量,碳水化合物、氮、脂肪分别187.5 g、15.0 g、83.33 g;初始40~60 ml/h 速率经喂养泵泵入,根据胃肠道消化功能及适应能力,可逐步提升至100~125 ml/h。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观察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在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护理。
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来我院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4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其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研究的40例患者均已治愈,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包含堵管、呕吐、脱管、腹泻与误吸,在经过针对性的护理与对症处理,患者的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
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往往需要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而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康复。
【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观察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基础代谢上升,能量消耗量大,往往处于负氮平衡,为此,对营养有较大的需求量,又因疾病造成的昏迷不能自主进食,所以,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是补给营养的重要措施。
肠内营养是一类安全、经济、有效且简便的营养补给法,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中,尤其是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辅助治疗。
在为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时,为了控制并发症的产生,则需配合护理干预措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挑选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来我院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40例患者进行研究,的4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例,有女性患者17例,其年龄为19-71岁,平均年龄(45.51±6.08)岁。
疾病类型:6例为外伤性脑干伤、17例广泛性脑挫裂伤、7例为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10例为颅内血肿伴脑疝。
40例患者均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病变与胃肠道复合伤。
肠内营养时间为15-88天,平均(27.59±3.97)天。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差异性小P>0.05,有对比价值。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在48小时内留置鼻胃管,再针对患者的病理、生理以及个人经济状态来制定适宜的营养计划(通常情况下,肠内营养分为两类,其一为匀浆膳制剂,具体以奶粉、果汁、粥水以及汤水等为主。
其次为要素饮食,属于化学配制膳食,溶解速度快,价格贵,在配制时应对生产日期进行检查,切勿使用过期素膳)。
重症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分析
重症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分析发表时间:2017-06-15T16:14:17.6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作者:张萌[导读] 探究重症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方案。
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710061【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方案。
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其中常规组患者43例,采取传统抑酸剂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43例,采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24-48h出血控制情况与胃肠道耐受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对重症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而言,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胃肠道耐受情况,控制出血,值得推广。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应激性溃疡;重症脑损伤对于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来说,应激性溃疡(SU)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类并发症,属于该类疾病患者死亡的一类重要原因[1]。
以往临床上多半采取对症治疗方案,患者往往容易引发营养失调等不良情况,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近些年来,随着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方案逐渐在临床上的推广,得到了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关注。
有关研究指出,对该类疾病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减少出血情况,为了对该类治疗方案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分析,本文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择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研究。
对所有患者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常规组占据43例,男女患者分别有24例、19例,年龄区间为22-81岁,中位数年龄为(56.23±4.58)岁;实验组占据43例,男女患者分别有25例、18例,年龄区间为21-80岁,中位数年龄为(56.12±4.78)岁。
肠内营养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肠内营养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研究程新富;张志强;陈红庆;刘宗霖;谭宗德;程坤【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3(023)006【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N) with full caloric re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 Methods 129 cases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i. e. treatment group(86 cases)and control group(43 cases).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EN with full caloric replacement within 24 hours after the injury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arenteral nutrition .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gastric juice and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within two weeks after the injury. Comparison was made in the incidence of stress ulce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Follow-up and GOS scoring were carried out among the survivors ,and the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ow groups . Results Stress ulcer occurred in 15 cas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17.4% )and in 15 ones of the control group (34. 9% )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 There we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GO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1). Conclusion Full caloric EN within 24 hours after the injury can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stress ulcer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and obvious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足热量肠内营养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12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早期(伤后24 h内)给予足热量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静脉营养,所有患者伤后2 w内行胃液和大便隐血实验,比较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随访存活患者,行GO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GOS评分差异.结果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发生15例(17.4%),对照组应激性溃疡发生15例(34.9%),两组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存活患者GOS 评分亦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早期(伤后24 h内)足热量肠内营养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总页数】3页(P595-597)【作者】程新富;张志强;陈红庆;刘宗霖;谭宗德;程坤【作者单位】430010,武汉,解放军161医院神经外科;430010,武汉,解放军161医院神经外科;430010,武汉,解放军161医院神经外科;430010,武汉,解放军161医院神经外科;430010,武汉,解放军161医院神经外科;430010,武汉,解放军161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5【相关文献】1.肠内营养液温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影响 [J], 唐海玉;徐明明;陈艳2.肠内营养液温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影响 [J], 唐海玉;徐明明;陈艳;3.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 [J], 余辉4.麦滋林-S联合早期肠内营养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徐文涛5.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 [J], 刘琳琳; 任云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监测的护理进展
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监测的护理进展刘芳;牛蕾蕾;何敏;聂力鑫【期刊名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年(卷),期】2006(022)033【摘要】@@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给予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由于此类患者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分解代谢,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从而增加了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与病残率[1].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指患者在遭受各类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和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黏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2].当机体为了保护心脑等重要器官,使全身血液重新分布,胃肠道血流明显减少.若全身血流量减少10%,即可导致胃肠道血流量减少40%.有研究表明,在各种应激状态时,胃肠道最早发生缺血缺氧,又最迟得到恢复,易较早受损或衰竭[3].应激性溃疡易导致应激性溃疡出血(stress ulcer bleeding,SUB),因此重症颅脑损伤患者SUB发生率相当高,一般估计为75%~100%[4].近年来,早期EN作为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已逐渐受到重视,它可降低颅脑损伤的致残率与死亡率,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现综述如下.【总页数】2页(P58-59)【作者】刘芳;牛蕾蕾;何敏;聂力鑫【作者单位】10005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ICU;10005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ICU;10005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ICU;10005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ICU【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 [J], 丁娟娟;陈明法2.早期肠内营养预防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监测与护理 [J], 华丽3.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预防作用的研究 [J], 罗秋云;罗伟良;邱金华4.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监测的护理进展 [J], 刘芳;牛蕾蕾;何敏;聂力鑫5.低温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护理效果研究 [J], 龙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15T16:14:17.6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作者:张萌
[导读] 探究重症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方案。
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710061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方案。
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其中常规组患者43例,采取传统抑酸剂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43例,采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24-48h出血控制情况与胃肠道耐受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对重症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而言,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胃肠道耐受情况,控制出血,值得推广。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应激性溃疡;重症脑损伤
对于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来说,应激性溃疡(SU)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类并发症,属于该类疾病患者死亡的一类重要原因[1]。
以往临床上多半采取对症治疗方案,患者往往容易引发营养失调等不良情况,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近些年来,随着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方案逐渐在临床上的推广,得到了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关注。
有关研究指出,对该类疾病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减少出血情况,为了对该类治疗方案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分析,本文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择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研究。
对所有患者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常规组占据43例,男女患者分别有24例、19例,年龄区间为22-81岁,中位数年龄为(56.23±4.58)岁;实验组占据43例,男女患者分别有25例、18例,年龄区间为21-80岁,中位数年龄为(56.12±4.78)岁。
将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均衡性分析后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可进行统计学处理。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给予抑酸剂、冰盐水洗胃等常规方案,放置鼻胃管,给予200ml的EN液,每日4次。
实验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入院后的24-48h内放置鼻胃管进行治疗,依据实际病情给予EN液。
若患者未出现胃肠道不耐受情况可给予EN液进行治疗,给予总热量达到30-40kcal/(kg?d),每小时喂养速度达到50-100ml,并在白天持续12h泵入,晚上嘱咐患者禁食。
依据抽出的胃液量采取不同的方案进行临床干预,具体为:每间隔2-4h喂养一次,喂养量在50ml以下,等到患者胃液量在50ml以下后继续喂养,并暂停喂养4-8h,等到患者胃液量在50ml以下时给予鼻饲泵入治疗,依据实际情况采用H2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同时对胃液量性质进行详细的记录。
1.3 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控制效果与胃肠道耐受情况。
其中消化道出血判断标准为出现黑便或者呕血,胃管中存在咖啡色的胃液,进行胃液潜血试验后显示结果为阳性;每间隔4h对患者胃内残留情况监测1次,连续监测3次后显示胃液潜血结果为阴性显示患者无活动性指标;对胃肠道进行监测后得知无腹胀、呕吐、腹泻等情况表示患者耐受情况较佳;其中出血控制表示患者胃管中无黑便、咖啡色液体,进行胃液潜血试验后显示结果为阴性等[2]。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代入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出血控制与胃肠道耐受情况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若有P小于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24-48h出血控制情况与胃肠道耐受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对脑损伤并发症SU出血患者来说,及时对胃液残留情况进行监测、给予潜血试验等可有效改善SU出血状态,可有效预防SU出血。
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给予持续喂养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给予一定量的EN泵入治疗,且不改变原速度、浓度、剂量等,可明显纠正出血状态。
有关研究指出[3],间隔2-4h并得到患者胃液量在50ml以下后再给予喂养治疗可能出现腹泻现象,分析造成该不良情况的原因可能与EN 泵入速度较快等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并可能引发患者胃肠道吸收不佳,可适当将泵入速度减慢,有利于减少不良情况。
对脑损伤患者来说,并发SU是机体出现严重创伤或者疾病、处于应激状态下引发胃肠黏膜浅表部位出现出血、糜烂、溃疡等情况的总称。
有关学者研究表示[4],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首先受到损伤的为胃肠道,并可能伴有功能衰竭现象,较难恢复受损功能。
所以说,如何有效控制SU出血情况是该类疾病患者治疗的重点内容。
另有关研究显示[5],对于危重患者来说,进行胃镜检查(发病后的18-24h)将使得胃与十二指肠损伤率达到52%-100%之间,且该类病变早期不易被发现,当出现出血症状后将进一步加剧病情,导致患者预后受到影响。
另外,本次研究中实验组补充营养液剂量采取由少至多、速度由慢至快、浓度由低至高的治疗原则,可使得胃肠道黏膜得到有效的保
护,以防受到胃蛋白酶、胃酸等的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实验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后,显示该组患者24-48h出血控制情况与胃肠道耐受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
综上可知,对重症脑损伤并发症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来说,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获得较为显著的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志军,叶兰芬,彭宙等.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J].中外医疗,2013,32(23):20-22.
[2] 吴琴.重型颅脑损伤早期鼻胃管肠内营养经输液泵泵注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1):6612.
[3] 张国花,刘庆元,梅晓珍等.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效果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1468-1469.
[4] 孙夕峰,唐勇.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在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139-2141.
[5] 刘兵,马笑宇,戴纯刚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状态及细胞因子的影响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33):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