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类中药药物警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栀 子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 成熟果实。
药性与功效
本品味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 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 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 伤痛。
用药宜忌
三、临床用药因素
药物 警戒
给药途径
区别内服与外用 生石膏内服长于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石膏 研末外敷,长于收湿敛疮,消肿止血。 区别内服与注射给药 双黄连、鱼腥草口服制剂不良反应较少, 而注射给药不良反应多。
三、临床用药因素
药物 警戒
区别剂量
药性平和者 可较大剂量使用,如紫花地丁、马齿苋、鱼腥 草等,可用至15g以上。 药性非平和者 用量宜谨慎,如黄连用量不超过5g,黄柏不 超过12g。 有毒之品 用量宜小,如鸦胆子<2g,山豆根<6g等。
张英从,口服板蓝根干糖浆致溶血反应1例.[J],陕西中医,1997,18(11):522.
三、临床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药因素
药物 警戒
辨证用药
辨热证的部位 热在血分当用清热凉血药,如生地、玄参等;热 在气分当选清气分热药物,如石膏、天花粉等;热在肺经,表现为咽 喉肿痛等,当用主归肺经的清热药山豆根、射干等;若用主归大肠经 的秦皮、白头翁等,恐难奏效。 辨热证的虚实 如阴虚内热证,需用清虚热药如青蒿、地骨皮等; 如用苦寒之清热燥湿之品黄连、黄柏,苦燥伤阴,不利于治疗。 辨热证真假 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者禁用。对于真寒假热证,应 以温阳逐寒为急,误用清热药,祸不旋踵.。
一、清热类药概述
定义: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药性特点: 药性寒凉,沉降入里。 功效与应用:清泄里热 主治里热证:气分热盛证、热毒炽盛证、湿热蕴结证、血热证
以及阴虚内热证等。
分类及适应证
清热泻火药。性寒,具有清热泻火作用,主治气分实热证(急性热病)
以及肺热、胃热、心热、暑热等引起的多种实热证。
天花粉
来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 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根。
药性与功效:
本品味甘、微苦,微寒。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 脓之功效。其主要成分为大分子植物蛋白、氨基酸、皂苷等。天 花粉蛋白Tri-chosathin对中期妊娠引产有效。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 中药基础理论分会副主任、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专业 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评审系统专家、科 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及863项目 评审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保健食品、新药、 中药保护品种评审委员会专 家。
2
内容提要 一、清热类药概述 二、清热类药物警戒 三、清热类中药 合理用药举例
2、注意事项
(1)孕妇、过敏体质及脾胃虚寒、大便滑脱者慎用; (2)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3)顾护脾胃,饮食宜熟软、易消化食物; (4)加工天花粉时,要注意防护;临床应用应注意剂量准确, 勿长期大量使用。 (5)注意区别药品真伪。市场上常有用大戟科植物木薯、旋花 科植物番薯的块根加工后冒充天花粉药用。
孕产妇用药警戒
清热泻火药:决明子;清热燥湿药:苦参; 清热解毒药:贯众,重楼,漏芦,大血藤,败 酱草,射干,锦灯笼,马齿苋,鸦胆子,白花蛇 舌草,白蔹; 清热凉血药:牡丹皮,赤芍等。
三、清热类中药不良反应 及药物警戒
栀子、天花粉、夏枯草、决明子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苦参 鱼腥草、射干、马勃、重楼、鸦胆子 白花蛇舌草、白头翁、穿心莲、熊胆 薄荷、菊花、野菊花、桑叶
三、临床用药因素
药物 警戒
用药疗程
清热药应中病即止,避免过用导致寒凉伤阳、苦寒败胃、苦燥伤 阴、甘寒助湿等。 例如,黄连、龙胆草大苦大寒,久用易败胃。苦参久服则苦燥伤 阴,反从火化,出现燥象。
三、临床用药因素
药物 警戒
饮食宜忌
不宜食用辛辣油腻之品,反助热邪。
特殊人群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脏腑娇柔脆弱。清热药常规治疗中也易损 伤其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阳气和阴津;而滥用和长期服用此类药 物,对儿童健康的损害就显得更为突出。 脾胃功能较差、体质虚弱的老人,本就形体虚羸不耐寒热,若随 意使用清热药也可能导致胃痛、呕吐或腹泻等。老年人五脏皆虚, 大量服用凉性药物,轻则败胃,重则内伤中阳。
一、药物因素
药物 警戒
区别似名药材品种
山豆根与北豆根 两者均苦寒有毒,功能清热解毒利咽,但山豆 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 的干燥根茎。 紫花地丁与蒲公英 两药均苦寒,归肝经,善清热解毒,消痈散 结,治疗痈肿疔疮,咽喉肿痛,乳痈,肺痈,丹毒等。但紫花地丁 还有凉血消肿之用,蒲公英兼能散滞气、通乳、利尿通淋,二者不 可混用。
一、药物因素
药物 警戒
区别药用部位
栀子果实与果壳 古人将两者区别使用,如《本草求真·》
“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连翘与连翘根 二者均味苦性寒,归肺经,但连翘发表之功较 强,适用于温热感冒;连翘根利水之力较强,能导湿热下行,适用 于热淋涩痛。 金银花与忍冬藤 金银花质轻,清中兼透,内能清热毒,外能散 风热,内外俱热者为宜;忍冬藤解毒作用不如金银花,但能通络, 用于风热痹痛。
二、患者机体因素
药物 警戒
区别机体状态
素体壮实而患热证,清热药可大剂量使用,急清热邪,以免拖 延病期; 素体虚弱而患热证者,应用清热药需考虑体质,不可大剂量使 用,防止引起食减、腹痛、便溏等寒中反应。
二、患者机体因素
药物 警戒
个体差异
在年龄、性别相近的情况下,多数人对某一药物反应是相同或 相似的,但个别人对药物的反应与一般人不同。 文献报道,服用治疗量的板蓝根糖浆后,发生溶血,可能与先 天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有关。
1.《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2.《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不良反应
大剂量服用栀子可致腹痛、恶心、呕吐、小便增多、心慌、 全身酸软无力、冷汗、头目眩晕,甚则昏迷;亦可引起皮疹;外 用可致局部水肿。
外用栀子致局部水肿
患者,女,54岁,因右侧膝关节扭伤,服非普拉宗片、抗菌优、 红花外洗治疗后,可行走,但右侧月国窝部及髌骨前下端仍有疼痛, 活动不便。故用栀子粗粉,蛋清调敷患处,2d后,疼痛治愈,敷药处 青紫斑,右膝以下水肿,按之凹陷,有憋胀感,左侧膝无次症状。停 药,少活动,卧床休息,8d后水肿自愈。
病后期,热伤真阴等,也可用于小儿疳热等。
二、清热类药物警戒
药物因 素
患者机 体因素 临床用药因 素
一、药物因素
药物 警戒
区别药性特点
黄连苦寒(大苦大寒),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胡黄连苦寒,善“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牡丹皮辛寒,辛能透散,善治“无汗骨蒸”; 地骨皮甘寒,甘寒生津,善治“有汗骨蒸”。 黄芩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善清“上焦湿热”; 黄连归心、脾、胃、胆、大肠经,善清“中焦湿热”; 黄柏归肾、膀胱、大肠经,善清“下焦湿热”。
清热燥湿药。苦寒,性偏燥,具有清热燥湿作用,主治肝胆湿热、脾胃
湿热、大肠湿热、膀胱湿热、肌肤湿热以及湿热病。
清热凉血药。甘寒、咸寒或苦寒之品,具有清热凉血作用,主治血热证。 清热解毒药。苦寒,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治各种热毒证、外科热毒等。 清虚热药。多为甘寒或咸寒之品,具有退虚热作用,主治阴虚内热以及温
胡松建 ,夏育民.夏枯草导致接触性皮炎1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1):67
(二)过敏性休克
患者,女,34岁,因口疮服中药,自行加夏枯草一把,服药后全 身奇痒,红疹,停药后缓解;一年后因颌下淋巴结肿大,用鲜夏枯草 熬汤服,数分钟后,周身发痒,红疹,心慌,冷汗淋漓,继而昏倒。 立即肌注1‰肾上腺素1ml,静推50%葡萄糖40ml、10mg地塞米松, 患者神志清晰后,仍周身痒,红疹,服维生素C0.3g、扑尔敏8mg、 地塞米松1.5mg,每次3次,同时加服中药,2日后逐渐缓解。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清热类中药 药物警戒与应用
张冰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博导 主任医师
主讲张 冰 简 介
国务院特贴专家,北京中医 药大学教授,博士、博导, 主任医师;从事中药学、临 床中药学教学、科研与临床 工作30年。国医大师颜正华 学术继承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临床中药学带头人、教育部 优秀骨干教师、北京市教学 名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 。
2例药剂人员在加工天花粉过程中出现流泪、打喷嚏,继而加 重,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全身不适。经脱离现场及抗过敏 治疗,1 d后恢复正常。
滕瑞卿.加工天花粉致过敏反应二例[J].中药通报,1986,11(1):28
药物警戒
1、正确的用法用量
内服:10-15g,入汤剂,常规煎煮;或入丸、散。饭后服用。 外用:适量,碾粉撒或调敷。
2、使用注意
(1)气虚、脾胃虚寒、慢性泄泻者慎用;低血压者不宜长期大量 单用。 (2)孕妇、先兆流产者慎用。 (3)避免大剂量使用。 (4)顾护脾胃,饮食宜熟软、易消化食物。
不良反应
皮疹、过敏性休克、恶心、呕吐等。
(一)皮疹
患者,男,62岁,洗浴时加入夏枯草煎液,感觉皮肤灼热,立 即用清水冲洗,2d后全身出现红斑,瘙痒难忍,服扑尔敏4mg、外搽 皮炎平无缓解,住院治疗:地塞米松10mg/d、维生素C 3g/d静脉滴 注,3%硼酸溶液外敷,口服氯雷他定片5mg/d,1周后康复出院。 患者,女,33岁,因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服夏枯草50g/天,服第 2剂后,出现全身皮肤密集针尖大小丘疹,连成斑片,瘙痒。停服夏 枯草,2天后疹消;4天后再服,又出现上述症状。
一、药物因素
药物 警戒
区别剂型
生金银花、银花炭、银花露 生金银花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 散风热,善治一切痈肿疔疮及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等;银花炭寒性 略减,有收敛作用,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便脓血者;银花露 清热解暑、清利头目,适用于暑热烦渴、咽喉肿痛、小儿热疮、痱 子等。 青黛 有效成分难溶于水,适宜做散剂或胶囊剂,不宜入汤剂。 鸦胆子 毒性大,对皮肤黏膜有较强的腐蚀性,故宜做胶囊剂或 用龙眼肉包裹服用,不入汤剂。
一、药物因素
药物 警戒
区别炮制品
生石膏与煅石膏 生石膏辛、甘、大寒,长于清热泻火、除烦止 渴;煅石膏经过高温煅烧,性主凝敛,长于收湿敛疮,不宜内服。 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酒黄连可 入上焦清心胸热邪;姜黄连擅长入中焦清脾胃蕴热;萸黄连可入走肝 胃二经,疏肝和胃,治肝胃不和、呕吐泛酸证。
夏枯草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uris L.的干燥果 穗。
药性与功效
本品味辛、苦,寒。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之 功效,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 乳痈,乳癖,乳房胀痛。
用药宜忌
1.《本草经集注》:土瓜为之使。 2.《得配本草》:气虚者禁用。
(三)中毒反应
患者,女,50岁,因风湿痛、感冒服夏枯草,30g(干品)水 煎服,药后半小时出现胃脘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心悸 怔忡,随后腹痛、腹泻、全身红斑,瘙痒难忍。抗过敏治疗后逐渐 缓解。
药物警戒
1、正确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常规煎煮,或入丸、散、熬膏服,饭后服用;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外敷。
李祥飞,贾潮英,贾海燕.栀子外敷右侧膝关节引起右侧膝以下水肿一例报告[J]. 中医外治 杂志,1998,7(5):38
药物警戒
1、正确的用法用量
内服:6-10g,入汤剂,常规煎煮;或入丸、散。饭后服用。 外用:适量,生品研末调敷。
2、注意事项
(1)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2)区别用药部位。栀子皮(果皮)偏于达表而去肌肤之热; 栀子仁(种子)偏于走里而清内热。 (3)区别生制品。生栀子走气分而泻火解毒,焦栀子苦寒之性 稍缓,栀子炭入血分而凉血止血。 (4)不可大剂量应用。
用药宜忌
苦降火,甘不伤胃,昔人只言其苦寒,似未深察。
1.《本草纲目》:栝楼根,味甘微苦酸,酸能生津,故能止渴润枯,微 2. 《本经》其性寒降,凡胃虚吐逆,阴虚劳嗽误用,反伤胃气,久必泄 泻喘咳,病根愈固矣。
不良反应
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牙齿脱落等。
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