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纲要撰写评议要点
三年级课程纲要评审修改意见

课程评价有借鉴痕,主要是过程性评价和多元性评价的理论,没有可操作的量表,也没有对书上评价量表使用的说明。
修改意见:
1.建议课程背景用自己的语言对课程价值和标准进行解读,
2.教材分析要具体,可以从编排体例、知识内容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进行深入分析。
3.学情分析建议多角度分析,如家庭环境、认知特点、学习现状等分面进行。
重点叙写本学期的目标
写得还可以
不要把课时目标摘抄到活动实施中。
多数老师都是一个模板。
评价意见:
课程实施写成了一课时的教学环节
评价意见:
课程评价语言描述过程性评价、课堂纪律、参与活动等评价的分值,缺少具体的评价量表。
修改意见:
1.建议课程背景用自己的语言对课程价值和标准进行解读,
2.教材分析要具体,可以从编排体例、知识内容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进行深入分析。
3.学情分析建议多角度分析,如家庭环境、认知特点、学习现状等分面进行。
修改意见:
1.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设计评价任务和评价量表。
2.量表要有操作性,分别明确合格、良好和优秀的标准。
年级
单位
姓名
课程背景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评价意见:
课程背景简要分析了学情,课程标准内容解读过于简单。
评价意见:
简述了三维目标,但不具学科特征。
评价意见:
课程内容写成了研究内容,且就一句话,只突出了本册课程的主题。
2.使用表格式呈现较清晰。
修改意见:
1.建议课程资源要全面分析学校资源,工具,材料资源要具体化
2.活动建议
也可从两方面撰写
(1)学期建议
(2)课时建议
课时的实践阶段要继续充实内容。
评议要点

评议要点
第一,结构是否完整。
一般项目与课程要素是否完整。
是否以大纲的形式呈现。
第二,课程要素
目标:来源于课程标准、教材与学情研究;4-6条,指向关键表征;对三维目标的关注;便于检测;叙写规范。
内容:依据目标处理教材;课时分配合理;可得到资源的利用。
实施:依据目标选择教学方式;教与学的方式多样化;可行性。
评价:依据目标设计评价任务,与关键目标的对接;过程与结果的关注;相关评价政策一定要清晰。
一致性:关键目标的线索。
第三,所需要的条件或资源是否具备?等等。
审议意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程纲要应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该课程纲要的制定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保证了内容的呈现应采用多种的表达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而且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该课程纲要的确定,是基于数学课程特点与学生认知水平和情感状况而制定的。
其中的课程理念、目标的定位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
课程评价贯穿于学生活动的全过程。
审议本纲要所包含的各个要素,可以看出,本纲要的制定科学、有效、极具可执行性。
如何撰写课程纲要

如何撰写课程纲要撰写《课程纲要》的几个关键课程纲要是以纲要的形式呈现某个学期某门/种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即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通过课程纲要的撰写,教师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所任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可以从课程的角度审视本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学生可以从课程纲要中明确一学期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学校可以通过课程纲要进行教与学的管。
20XX年2月15日上午崔教授的专题培训,让我们对《课程纲要》的撰写有了一个整体的、理性的认识。
两个星期纲要撰写的实践,让我们第一次以课程的视角来审视我们所任课程,我们有许多困惑,也有许多收获。
20XX年3月3日崔教授再次走进我们汾小,与我们各备课组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一个一个纲要进行分析,让我们对《课程纲要》的撰写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一整天旁听了崔教授的整个辅导过程,从上午8:30到下午4:00,除午餐1小时外,足足进行了6个半小时。
简单罗列一下,我认为在撰写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
一、明确纲要阅读的对象《课程纲要》一是给学生看的,是要让学生明白一学期的学习目标、主要内容、老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学生可用的学习方式、最后学生得到的几个方面的评价。
二是给同年级组老师看的,是要同年级任课老师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安排、教学中的注意点、怎么评价学生等。
三是给学校管理部门看的,是告之学校管理部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需要得到的帮助等,所以纲要的内容应充分考虑三方阅读者的需求,要让他们看得明白、看得清楚。
二、以课程视角撰写纲要《课程纲要》不同于以前的学科教学计划,它更多的是从课程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课程,即要充分体现课程的四大元素(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这不是简单地以我们之前的教学经验就能解决的,更多的是要我们从课程标准、社会需求、学科专家建议、学生研究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当我们完成课程纲要的时候,其实应该是想通了一学期,这门课程开设的基本问题。
这些问题而且是指导我们每月、每周、每天、每课时的教学的。
《指南》与纲要评价要点

《指南》与纲要评价要点最近在整理“《指南》与纲要评价要点”的要点,有些心得要分享。
先说《纲要》吧,我理解它就像是一个大框架,告诉你幼儿教育的总体方向。
在评价《纲要》的执行情况的时候呢,我觉得有几个重要的点。
一个就是看教育目标有没有达成。
比如说健康领域,它期望幼儿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运动能力等。
那我们就看在幼儿园里,小朋友是不是能自主地洗手、知道冷热增减衣物,在体育课上是不是能跳绳或者跳远等。
这是很直观的方式。
我总结出在评价教育内容与要求的时候,内容的适宜性很关键。
我之前弄得很迷糊,后来发现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就行。
就像小班的孩子,你跟他们讲复杂的科学原理肯定不适合,教简单的图形识别、颜色区分就刚刚好。
这就好比你不能给刚学说话的幼儿读文言文一样。
对于《指南》,它更像是细化版的操作指南。
在评价过程中,我理解其要点在于关注个体差异。
我记得有一次观察小朋友画画,同样是4岁的孩子,有些用色大胆想象力丰富,有些可能就中规中矩。
这时候就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要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
学习中我也遇到不少困惑的点。
比如说关于《指南》和《纲要》在评价中的权重区分。
有时候觉得好像有部分内容是重叠的,搞不清到底侧重于《指南》还是《纲要》。
后来我想明白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纲要》是宏观指挥棒,《指南》是具体的执行细则。
学习技巧方面呢,我觉得可以制作对比表格。
把《指南》和《纲要》对各个领域如语言、社会等的要求列出来,一目了然。
还有就是结合实际案例学习,像观察幼儿园的一些活动场景,分析哪些符合评价要点哪些不符合。
至于参考资料嘛,老实说《幼儿教育》这本杂志很不错。
里面有很多一线幼师的实操经验和对《指南》《纲要》的分析解读。
还有一些幼儿教育的教材,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些幼师专业教材,有更系统全面的解释。
对了还有个要点,在评价教师教学是否符合《指南》与《纲要》时,看教师有没有给幼儿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
比如说在科学小实验活动中,教师是满堂灌告诉幼儿结果,还是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不同物品泡在水里的沉浮现象。
如何撰写课程纲要(1)

如何撰写课程纲要(1)如何撰写《课程纲要》为促进教师整体把握要实施的课程⽬标与内容,审视课程实施资源与条件,科学规划课程评价,实现有效教学,郑州市教体局下发了《郑州市中⼩学教师学科课程纲要编制指导意见》,并要在开学第⼆周对全市各中⼩学进⾏检查。
为了我市中⼩学下学期更好的开展此项⼯作,下⾯我从学科《课程纲要》的内涵和编制意义,《课程纲要》的构成要素,《课程纲要》与“教学进度表”的区别,《课程纲要》的叙写格式,编制《课程纲要》的具体要求等⼏⽅⾯谈谈我个⼈的理解。
⼀、《课程纲要》及其意义(⼀)何为《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是指以纲要的形式呈现某门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
从⼴义来说,⼤到国家课程⽅案,⼩到教师写的教案或活动计划,都是课程纲要。
狭义来讲,课程纲要是包含各种课程元素的某门学程的⼤纲或计划书。
这⾥,主要取其狭义,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或指南和相关教材撰写的某学期某门课程(包括校本课程)的纲要。
所谓“学科课程纲要”,就是指学科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学材(教材)编制的某学期、某门课程、体现课程元素、指导学⽣“学”与教师“教”的计划纲要。
学科课程纲要与教案、教学进度表的主要区别在于:《课程纲要》完整地体现了课程元素——课程⽬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教案往往着重关注内容与⽅法,教学进度表主要包括教学时间与内容安排,只有进度,没有教学;只有课⽂,没有课程;只有教师,没有学⽣。
教案和教学进度表都没有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基本元素。
每位教师在新学期开学前⼀周必须上交⼀份任教学科在本学期的《课程纲要》,并在教研组内进⾏交流、分享与同⾏评议。
在新学期的第⼀次上课时,与学⽣分享《课程纲要》,让学⽣知道本学期本学科的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纲要》的意义教师撰写《课程纲要》,必须考虑到课程的⽬标、相应的课时、学⽣背景分析、课程组织、实施的条件、学⽣评价以及各⽅⾯的总体协调等情况。
正因为《课程纲要》的撰写要涉及到这些⽅⾯,因此《课程纲要》的撰写对教师、学⽣以及学校⽽⾔就有多重意义。
四年级课程纲要评审修改意见

课程体现的价值及依据、
课标分析
课程总目标(课程标准)
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活动领域、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区分开
课程实施所需条件要实在、具体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贯穿整个过程
活动评价要突出发展导向,开展科学性评价,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的
过程性评价(每课时的过程性评价有评价表或探究性报告)也要有综结性评价(试卷、创作,记录袋)
要说明课程价值及当前的现状与需求,进行课标的分析,教材分析最好用表格体现出来包括领域、主题、侧重点、各课之间的联系及编排特点
单元目标(整合)、课时具体目标
单元、主题、活动内容核心素养,方法指导及评价建议、课时建议、周次时间的建议(表格)
缺少核心素养及学习方法指导和评价建议。
1.相关资源中应有社会资源及自然资源2.实施建议从四个阶段对三个领域的主题活动制定出执行计划。
课程评价既包括学的评价,也要包括教的评价既有过程性评价也有综结性评价。
体现本课程产生的背景及课程价值
本课程产生的背景及课程价值
总目标(课程标准)
学期应达到的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三下
从课程理念、课标、教材、学情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有针对性的分析
从总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四方面进行叙写,层次清晰
总课时数控制在15课时左右
课程资源写得比较详细,有具体内容
评价表与多数老师雷同,最好结合本册训练点制定。
缺少课程价值及当前的学科现状及需求和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中本册教材编排三个领域8个主题
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指南》与纲要评价要点

《指南》与纲要评价要点最近在整理《指南》与纲要评价要点,有些心得要分享。
我理解啊,《指南》和纲要这俩玩意儿,都对学前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先说这个《纲要》吧,我总结它的评价要点有点宏观的感觉。
就好比盖房子,它是那个蓝图框架,给咱们整个学前教育定个大方向。
比如说在课程设置这一块,《纲要》强调要综合化、多样化。
这啥意思呢?就是不能只教孩子认字算算术。
就像我之前去一个幼儿园参观,他们那课程可丰富了,有绘画、唱歌、故事分享,这就符合《纲要》的要求。
我觉得记这个要点有个小技巧,就想象成一个大拼盘,啥都得有点,这样孩子营养才均衡嘛。
再说说《指南》,它更像是个放大镜,聚焦到孩子发展的各个细节上。
我理解《指南》的评价要点是非常具体地针对孩子在健康、语言、社会啥的这些领域的发展。
像在健康领域吧,对孩子动作发展的评价要点就很细致,什么手的抓握能力了、身体的平衡感了。
我可没少在这上面犯迷糊,老是记混。
这时候我就想了个笨办法,自己画图,把每个关键点画成个小图案,像平衡感就画个在独木桥上走的小人儿,这样就好记多了。
这里面有个难点就是,《指南》和《纲要》在评价要点上有重合的部分,刚开始我老是弄错呢。
我就反复对比它们,发现《纲要》是那种宏观上掌舵的,《指南》是具体怎么做的指导。
打个比方吧,《纲要》是告诉咱要把路修成什么样子,直的还是弯的,《指南》呢就是在这个路上每一步怎么铺石头更安全。
对于学习技巧嘛,我觉得除了自己总结图表或者画图,和别人讨论也很重要。
我就经常和我的同学讨论这俩的区别和评价要点,有时候争得面红耳赤的,但是讨论完发现记得更清楚了。
而且多看实际的幼儿园教学案例也很有帮助,能让咱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评价要点到底怎么在实际中运用。
对了还有个要点,这部分内容很枯燥,学习的时候要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说一天掌握一小节的要点,这样更容易消化。
学习这些评价要点还在不断进行中,就希望这些心得能对大家有点帮助,咱们一起在这个学前教育的知识海洋里摸爬滚打,变得更专业。
教学大纲 论证意见

教学大纲论证意见教学大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学大纲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文件,它规定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要求,为教师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教学大纲的制定应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学大纲应当明确教学目标。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教学大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教学目标应当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方面。
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能力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态度则是学生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
教学大纲应当明确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并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教学大纲应当注重学科内容的有机整合。
现代社会的知识日新月异,学科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因此,教学大纲应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
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将文学、语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写作中体验到语言的美妙和表达的力量。
此外,教学大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学生未来成功的关键。
教学大纲应当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观察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最后,教学大纲应当注重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大纲应当明确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并注重评价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科学性是指评价方法应当客观、公正、准确,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灵活性是指评价方法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调整,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学大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教学目标,整合学科内容,培养创新能力,科学灵活地进行评价。
学校教学大纲书写质量分析评价总结 整改措施

学校教学大纲书写质量分析评价总结整改措施一、问题分析在对学校教学大纲的书写质量进行评价时,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 缺乏清晰的目标和指导性:一些教学大纲的目标设定不明确,缺乏具体指导,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够统一和规范。
缺乏清晰的目标和指导性:一些教学大纲的目标设定不明确,缺乏具体指导,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够统一和规范。
2. 内容过于繁杂:有些教学大纲在内容设置上存在过多的细节和信息,不利于学生的研究和理解。
内容过于繁杂:有些教学大纲在内容设置上存在过多的细节和信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3. 表达方式不准确:部分教学大纲在表达方式上存在错别字、语句结构不恰当等问题,影响了教学大纲的可读性和有效性。
表达方式不准确:部分教学大纲在表达方式上存在错别字、语句结构不恰当等问题,影响了教学大纲的可读性和有效性。
二、评价在对学校教学大纲的书写质量进行评估时,我们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指标:1. 目标明确性:教学大纲应该明确阐述教学目标、研究目标和教学方法,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清晰了解研究的目的和方向。
目标明确性:教学大纲应该明确阐述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清晰了解学习的目的和方向。
2. 内容简洁性: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繁琐的描述,使学生能够迅速获取所需信息。
内容简洁性: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繁琐的描述,使学生能够迅速获取所需信息。
3. 语言准确性:教学大纲的表达应该准确无误,避免错别字和语法错误,保持语句结构清晰流畅,以提高可读性和理解性。
语言准确性:教学大纲的表达应该准确无误,避免错别字和语法错误,保持语句结构清晰流畅,以提高可读性和理解性。
三、整改措施为了改进学校教学大纲的书写质量,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 明确目标和指导要求:在编写教学大纲时,需要明确阐述教学目标、研究目标和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指导要求,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加统一和规范。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评审修改意见

课时安排不够细化。建议按照课时计划详细安排课时内容。
缺少学习活动的设计。建议补充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标分析详细、具体。
课时安排与课时内容不相匹配。建议合理安排课时内容。
缺少课程资源和针对具体课程内容的实施措施。建议补充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具有针对性。
评价内容过于概念化。建议对评价内容做出解释性说明。
五年级
缺少课标分析。建议结合课标的相关课程内容编写。
没有从三维的角度叙写课程目标。建议叙写时做到三维合一。
课时安排不够细化。建议详细列出课时安排。
缺少具体的学法指导。建议从学生活动的角度编写指导意见。
缺少评价方式。建议以多元化评价方式编写课程评价。
五年级
评价缺少学科特色。建议结合综合实践学科的特点编写。
学情分析缺少学生年级特点,建议从五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分析编写。
课程总目标较简,建议用正确的课程目标陈述方式编写。
缺少具体的教法和学法指导。建议更多地从学生的活动指导设计课程。
五年级
课标分析简略,缺少课标的相关具体内容。建议研读课标,从中提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陈述。
五年级
课标指向不明,编排内容缺少分类梳理,本册内容前后联系,没有具体所指。建议找准课标具体内容陈述,内容编排具体化,本册内容前后联系涉及具体内容。
没有按照课程内容的不同领域分别叙写。建议按照三维目标编写。
课时安排不够合理,建议根据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课时,不用安排复习和期末考试课时。
缺少学生活动内容。建议把学生开展的活动,教法、学法,分别编写。
课程目标太笼统,缺少具体目标。建议深研教材,细化目标,做到三维目标的整合。
课程内容目标化。建议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一个学期的所有课时的内容和课时数安排
教学大纲 课程评价

教学大纲是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基础性文件,对于课程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针对教学大纲课程评价的一些建议:
1.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评价教学大纲时需要关注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符合课程的核心目标。
2.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大纲所包含的知识点和内容是否科学、合理、实用,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
3.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大纲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灵活,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
4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教学大纲所设计的教学评价是否科学、客观、公正,是否能够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5.教学大纲的适应性:教学大纲是否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差异,是否能够满足不同教学环节和教学环境的需求。
6.教学大纲的更新性:教学大纲是否能够及时更新和调整,以适应不同时期和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和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教学大纲的课程评价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以确保教学大纲的质量和有效性。
教学大纲 评审意见

教学大纲评审意见教学大纲评审意见教学大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文件,它规定了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标准,对于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教学大纲的评审意见进行探讨,从学生角度和教师角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生角度1. 目标明确: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规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2. 内容合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与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既要有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要有扩展知识的拓展。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方法多样:教学大纲应该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只有方法多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 评估科学:教学大纲的评估标准应该科学合理,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也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教师角度1. 灵活性:教学大纲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的变化。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可操作性:教学大纲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即教师能够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大纲中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要具体明确,让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 反馈机制:教学大纲应该建立起教师与教学管理者之间的反馈机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向管理者提出建议和意见,以改进教学大纲的质量和有效性。
4. 专业性:教学大纲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即应由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编写和评审。
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够准确把握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
综上所述,教学大纲的评审意见应该从学生角度和教师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教学大纲应该明确目标、合理内容、多样方法和科学评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学大纲应该具有灵活性、可操作性、反馈机制和专业性,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教学大纲评议

教学大纲评议教学大纲评议教学大纲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学校或教育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等。
教学大纲的评议是指对教学大纲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和评估,以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大纲评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一、教学大纲的编制原则教学大纲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教学大纲应基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评价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2.适应性原则:教学大纲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科特点、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水平。
3.可操作性原则:教学大纲应具有可操作性,即能够指导教师具体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确保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4.评价性原则:教学大纲应明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二、教学大纲评议的内容教学大纲评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目标的合理性评估:评议人员要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学科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2.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评估:评议人员要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科学、合理、有针对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3.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评估:评议人员要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评价标准的公正性评估:评议人员要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公正、客观、全面,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大纲评议的方法教学大纲评议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文件分析、问卷调查、专家评审等。
评议人员可以通过对教学大纲的文字描述进行分析,评估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学大纲的实施效果;还可以邀请专家进行评审,提出专业化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大纲评议的过程应该是公开、透明的,评议结果应及时向相关人员公布,并对评议结果进行反馈和改进。
教学大纲评语

教学大纲评语教学大纲评语教学大纲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文件,它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
教学大纲评语是对教学大纲进行评价和反馈的一种方式,通过评语的撰写,可以对教学大纲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设计。
首先,教学大纲评语应该客观准确。
评语的撰写应该基于对教学大纲的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不能主观臆断或带有个人偏见。
评语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价,既要突出教学大纲的优点,也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评语的客观准确性是评价教学大纲的重要标准,只有真实反映教学大纲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才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次,教学大纲评语应该具有针对性。
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大纲在内容和要求上会有所不同,评语的撰写应该针对具体的教学大纲进行,不能一概而论。
评语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特点和要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此外,教学大纲评语应该具有可操作性。
评语的撰写不仅要指出问题,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进。
评语应该给予教师一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评语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最后,教学大纲评语应该具有鼓励性。
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评语的撰写应该注重肯定教师的努力和成绩。
教师在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实施中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评语可以对教师的优点和亮点进行肯定,激励他们在教学中继续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综上所述,教学大纲评语是对教学大纲进行评价和反馈的重要方式,它应该客观准确、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鼓励性。
评语的撰写应该基于对教学大纲的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既要突出优点,又要指出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教学大纲 评审

教学大纲评审教学大纲评审教学大纲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对于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评审教学大纲的质量和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教学大纲的评审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审教学大纲时,首先要关注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如果教学目标过于笼统或者不切实际,将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在评审教学大纲时,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内容是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和深度。
评审教学大纲时,需要关注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
同时,教学内容还应该符合学科的发展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方法是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教学的方式和手段。
评审教学大纲时,需要关注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同时,教学方法还应该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评审教学大纲时,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评估。
四、教学评估的科学性教学评估是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审教学大纲时,需要关注教学评估的科学性。
教学评估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的效果。
同时,教学评估还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因此,在评审教学大纲时,需要对教学评估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和评估。
五、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是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评审教学大纲时,需要关注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教学资源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教学材料和教学技术,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学校教学大纲意见

学校教学大纲意见学校教学大纲意见教学大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学生在特定学段内所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大纲的制定涉及到教育理念、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等多个方面的考量。
因此,对教学大纲的意见和建议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为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首先,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学大纲往往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当今社会,仅仅掌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因此,教学大纲应该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次,教学大纲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是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教学大纲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整。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与当代文化和社会热点相关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教学大纲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学校教育应该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科学实验和研究课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发现科学问题。
在艺术教育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其艺术表达和创造能力。
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大纲能够为培养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最后,教学大纲应该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
因此,教学大纲应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例如,可以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教学大纲论证意见

教学大纲论证意见教学大纲论证意见教学大纲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指导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教学大纲的论证十分重要,只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论证,才能确保教学大纲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首先,教学大纲的论证应该从教学目标出发。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向。
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指出教学目标,并且确保这些目标能够真正反映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等方面的目标,以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教学大纲的论证还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
教学大纲应该根据学科的体系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指出学生需要学习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应用等内容,以便教师能够有序地进行教学。
此外,教学大纲的论证还应该考虑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评价方式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指出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并且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指出教师需要采用的听说读写综合的教学方法和基于能力的评价方式,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最后,教学大纲的论证还应该考虑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包括教材、教具、实验设备等。
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指出教学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要求,并且确保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
例如,在化学教学中,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指出教师需要使用的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等资源,以便教师能够进行实验教学。
综上所述,教学大纲的论证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纲要撰写评议要点
指向课标的教案设计评议要点
小学数学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视角——观察点举例
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
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实施 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
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 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 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
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视角——观察点举例
思考 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
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
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
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