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的父亲——机车设计专家顾懋林
耄期不倦于勤访全国工程设计大师程懋堃
!治学
l 来,应杨宽麟先牛的邀请来到北京,在北 京兴qk公司建筑I:程没计部任工程师。 1954年底.原公私龠背的北京兴业公司 合并到北京7fj没汁院,在北京f}j没汁院 一十就是6()年。
起我就是地道的“信徒”了。那个时候,我 还没有结婚也没有什么负担,几乎每个 星期天都骑车到十府井的新华书店去看 书。技术知识一旦钻进去就乐趣无穷,读 书也成厂我的一种嘻好。 1957年我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农场 去劳动。有一次领队说:“有一本技术梧 谁要买,到我这儿来静记。”当时没有人 举手,其实人家心甲鄙想买,可都不敢举 手。下放劳动就是要你改造世界观的,谁 还有月日情提山来看书?可我这个人就 足硬骨头。既然领队提出来了,我想买就 第一个举于。当时,领队狠狠地瞪r我~ 眼,其他的人舀我举手了也都跟着举于。 领队也没办法了,我们这些人也赢得了 小小的胜利。 不是读书成瘾,不学)=l就要落后。现 在我是荚冈混凝上学会、高层建筑委员
结构》杂志上曾写过文章谈到此事。
看厂他们的焊接J:艺之后,就人胆地用 厂短又t冈筋焊接的钢筋做预制板。过去 规范规定1根钢筋只能用1个焊接头,建 外的外交公寓的预制板tM筋可能有3—4 个接头。这在某利,程度上我足“犯规”r, 刈我为困家避免了财产损失。很多人会
在得失上权衡利怦,毕竟损失是困家的
米请教我,我也会给他们做解答。不足我 好为人师,答疑解惑是我应尽的本分。帮 别人解决了难题,我自已也很开心。
量能小能用这些短头焊接起米用。后来
记者:您两度捉到了节约财
产,您足如何理解“低碳”
理念的?
程懋堑:建筑理念保’、):是浪爨的源 头。低碳的精髓就是节约。少川峰钢筋, 少,{j止÷水泥,自然而然地就绿色低碳了。 结构做剑恰到好处就-fiJ以。过多的保守 只能是人自然的负担,要知道烧制1t水泥 要排放1t的C020我1日建设高层钢筋混凝 十建筑,用钢鼠比美固|一】杆条件的钢结 构建筑用钢鼠还要多,我在2()f)6年《建筑
顾伟汽车名人初稿
汽车名人部分卡尔-奔驰(Karl Benz 1844—1929)---- 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
奔驰公司的创始人。
1844年出生于德国,父亲是火车司机。
从中学时期,本茨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l860年进入一所综合科技学校学习发动机制造等课程,1872年组建了“奔驰铁器铸造公司”,1879年12月制造出第一台单缸煤气发动机,l883年创建奔驰公司和莱茵煤气发动机厂,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研制成功单缸汽油发动机,安装在自己设计的三轮车架上,于1886年1月29日取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制造专利”。
1893年,本茨研制出性能先进的“维克托得亚”牌汽车,但由于价格过高,成为滞销品。
后来听从商人的建议,于1894年开发生产“自行车”,销路很好,给奔驰公司带来了较高的利润。
之后又对前期生产的“维克托得亚”牌汽车进行了改进,将车箱座位设计成面对面的18个,成为了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公共汽车。
1926年与戴姆勒公司合并改名为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
费迪南(Ferdinand Porsche l875—1952) ---- 保时捷汽车公司最为杰出的汽车设计大师之一;保时捷公司的创始人。
在百余年的汽车发展史上,费迪南德·保时捷(又译费迪南德·波尔舍,Ferdinand Porsche,1875年9月3日– 1951年1月30日)是著名的德国汽车工程师是最为杰出的汽车设计大师之一。
波尔舍先生对汽车的杰出贡献主要体现在其高超的产品设计水平和使汽车大众化的设计概念两个方面。
为了能够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电学及机械方面的知识,费迪南德白天在Reichenberg(地名,如今捷克Liberec)父亲的店铺里帮忙和学习手艺,晚上则跑到当地的技术学校里听课学习知识。
1893年,费迪南德•波尔舍来到维也纳,进入贝拉爱格电子公司(Bela Egger)工作,在这里,他和之前学习工匠手艺一样,以“学徒”的身份开始,做一些清扫、给皮带上油之类的打杂工作,而他的天赋和之前积累下来的技术基础让他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感悟【五篇】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感悟【五篇】顾诵芬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之初,最早参加到航空工业建设和发展事业中的青年知识分子。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感悟【五篇】,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感悟11930年2月4日,顾诵芬出生于江苏苏州。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那时的飞机轰炸声成了顾诵芬儿时印象最深刻的声音。
日本飞机频繁在头顶上空盘旋,炸弹爆炸震得家里的玻璃窗都发颤。
经历过这样的日子,顾诵芬说:“没有航空的话,我们国家将来还得受人欺负,我以后想造飞机。
”就这样,报国的种子在他心里埋下了。
顾诵芬10岁生日时,叔叔顾廷鹏买了架航模飞机送他,他视若珍宝。
父亲见他这样喜欢航模,便也买了一架给他。
最初的航空梦想,便从小小的航模上诞生。
此后,他先后求学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没有制空权的军队就要被动挨打,航空武器装备是现代战争的首战装备、决胜装备。
建立独立完整并能与西方列强比肩的航空工业,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
1951年,顾诵芬毕业后分配到航空工业局。
当年正值抗美援朝的困难时刻,党中央做出重大决定,国家拿出“60亿斤小米”建设航空工业,航空工业局成立,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起步。
这一年,21岁的顾诵芬便将自己的一生与祖国的航空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于1956年成立,顾诵芬作为首批核心成员,担任气动组组长,在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开拓者的领导下,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征程。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感悟21980年,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其作战性能要求远超歼8飞机。
顾诵芬任该型号总设计师,是航空工业第一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
他制订了两侧进气的气动布局方案,解决了二元超音速可调进气道设计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他作为型号总设计师,组织和领导军地多个部门、上百个单位高效协同工作,仅用四年就实现了飞机首飞。
王茂林的“农机缘”
54
农 机 科 技 推 广 2018.08
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
大户采
FARMER
了王茂林的服务对象。 借势发展,2011 年,王茂林与一家牧场合作,
流转 1600 亩土地种植青贮玉米。也是从这时开始, 王茂林开始转向提供耕、播、田管和收获等全程机 械化服务。同年,王茂林组建的“丰茂合作社”注 册成立,并购进约翰迪尔 1204 等大型拖拉机,组 建了完善的作业机群。关于“丰茂合作社”王茂林 告诉笔者,这个名字是在心中酝酿多年而得,“茂” 取自自己的姓名,意喻着牧草茂盛 ;“丰”取自于 “ 王”,“ 王” 生根 发 芽 便 是“ 丰”, 意 喻 着 农 业丰 收,合起来就是农牧业兴盛的意思。
如今,回想起来,正是父亲当初的选择与指导, 为自己后来组建农机群打下了基础。
扩大规模 创建农机合作社 二十世纪初,王茂林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农机手 的“接力棒”,随着时间的流逝,王茂林也增长了 很多农机使用与维修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心里已 深深烙下了注重产品质量的烙印。 2003—2004 年,是王茂林机耕服务名声初显 的两年。由于他耕地又细又平,附近的种植户都找 他作业,业务量陡然翻了几番。“父亲多次教导我, 要做好营生,才有发展的希望。”正是他对周边用 户认真勤恳的服务,使得更多的人认可他。2006 年, 业务量继续扩大,现有的机器已不能满足作业需求, 王茂林决定再购买一台功率较大的拖拉机。他看上 了约翰迪尔 804,这是源于前期使用过迪尔收割机 的缘故。804 没有令王茂林失望,在接下来的几年 作业季中,未出现任何大的问题,直到现在仍在作 业。约翰迪尔拖拉机的结实耐用,使它成了王茂林 心中的理想品牌。 2010 年,王茂林已经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农 机手,业务源源不断,他自家流转了 800 多亩土地。 但工作重心还是放在农机服务上。由于鄂尔多斯地 处黄河中游,土地肥沃广袤、人烟稀少,吸引不少 人下乡入驻开办养殖场,并种植牧草,这些人便成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模范事迹素材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模范事迹素材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模范事迹素材篇1《掬水月在手》是叶嘉莹先生唯一授权的一部传记电影,导演陈传兴此前曾策划拍摄了在两岸颇具影响力的文学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记录台湾最重要的文学家、作家的一生,随着《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的成功上映,标志着陈传兴“诗歌三部曲”创作终章。
导演陈传兴介绍,为拍摄全景式反映叶嘉莹先生“历经磨难又活得光亮的一生”,电影拍摄团队用时3年,分别在两岸、香港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叶嘉莹先生出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地方取景,采访了叶嘉莹先生的亲友、学生40余位,力图还原叶嘉莹先生以弘扬中华诗词为己任,历经烽火硝烟、家道变迁,活出如诗一般铿锵人生的精神世界。
“她内心中因为有古典诗词作为支撑,所以历经磨难依然能够活得足够光亮,到了晚年,她还能够想到用曾经支撑自己走过苦难的古典诗词反哺我们的民族和文化,成为整个华人世界的一道光彩。
”陈传兴说,这是叶嘉莹先生最让他感动的人生力量和去拍摄这部传记电影的驱动力。
他希望透过《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传递一个核心的观念:中国需要有诗。
在任何时代,不管是和平、战争、苦难的时代,诗人的存在为什么都是不可或缺?“叶老师一直在我的拍摄名单里”,陈传兴成立行人文化实验室,策划一部在两岸、香港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主题系列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记录在台湾、香港生活的最重要的几位文学家、作家的一生,他本人还参与了诗人郑愁予和周梦蝶两集的拍摄。
“叶老师作为‘诗词的女儿’,她的生命光辉和精神世界一直感召和引领我。
”虽然不是学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出身,但是陈传兴对中国古典诗词有一种天然的心灵亲近。
上世纪80年代初,陈传兴在台湾一家书店偶然看到叶嘉莹先生早期诗词研究的一部代表作——《迦陵谈词》,从此就书不离身,爱不释手。
“到法国留学时,我把这本书带在身边,这次为《掬水月在手》的电影宣发来到大陆,14天隔离期中,我还不时翻看这本书。
我觉得每每翻看中国古典诗词,都会带给我一种美感,给予我滋养。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顾诵芬事迹观后感5篇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顾诵芬事迹观后感5篇“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于3月3日晚播出。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顾诵芬当选为年度人物。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顾诵芬事迹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顾诵芬事迹观后感1顾诵芬3日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顾诵芬于1930年出生于苏州,童年时被日本飞机轰炸,令他印象深刻。
他意识到中国人必须建造自己的飞机。
作为歼8系列战斗机的主要设计师,他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发歼8战斗机的先河,被誉为歼8之父。
很多人听说他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架双发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战斗机的总设计师。
事实上,他的故事远不止一架飞机,他用一生的时间见证和书写了航空救国、航空报国、航空强国。
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顾诵芬今天获得了202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
从小就立志保卫祖国蓝天。
顾诵芬和飞机的缘分始于青春。
小时候去燕京大学工作的父亲搬到了当时的北平。
日军轰炸中国29军北平营地的记忆至今清晰——满天压得人睁不开眼睛的轰炸机从头顶飞过,投下的炸弹看得一清二楚,玻璃窗被冲击波震碎。
那时,顾诵芬便立志要保卫中国的蓝天,将来不再受外国侵略,早早地把航空报国的梦想埋在心里。
说明:顾诵芬。
小学毕业后,顾诵芬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就读。
他一直对飞机模型感兴趣,父亲也从上海开明书店买了一批关于航模制作的书。
梦想和兴趣坚定了他的方向。
高中毕业时,顾诵芬报考了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交通大学,都被录取了。
最后,他选择上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大学四年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养成了严谨的科研习惯,学会了探究方法。
大二时,顾诵芬修读了航空工程系教授季文美先生开设的两门基础课。
在课堂上,季先生只突出基本概念,联系工程实际,用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运算、寻找解决方案。
这些训练为顾诵芬将来成为工程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决心自主设计和开发中国飞机。
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
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作者:正裕来源:《莫愁·时代人物》2021年第12期他是新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他是我国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开创者,奠定了我国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基石。
他就是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顾诵芬。
1935年,5岁的顾诵芬随父母迁居北京。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飞机轰炸对我的影响太深了,没飞机咱们处处受人欺负。
”从那一刻起,顾诵芬就立志投身航空事业。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学专业毕业后,顾诵芬来到刚组建的国家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
他憋着一股劲,要设计中国人自己的飞机。
五年后,航空工业局在沈阳建立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接到的首个任务是设计一架亚音速喷气式中级教练机。
作为技术骨干,顾诵芬承担起了飞机气动布局设计的任务。
只在大学里学过螺旋桨飞机设计基础课程的顾诵芬,回到北京从头开始学习。
“当时北航还在建校时期,图书馆白天学生都在用,我只能晚上骑借来的自行车去。
”顾诵芬回忆道。
为了尽可能准确,他用硫酸纸把图描下来,自己动手“影印”。
就这样,顾诵芬最终形成了可以进行气动力设计计算的一套方法,圆满完成了翼型、翼身组合型式选择与计算、进气道参数确定和总体设计所需数据的计算。
1958年7月26日,歼教1飞机首飞成功。
“这是祖国航空设计事业起跑的信号。
”此后,顾诵芬开始了飞机气动力设计领域的进一步探索。
他主持了初教6教练机的气动力布局设计。
同年,顾诵芬又开始挑战超音速飞机的气动力设计。
他首次建立起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实现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计算、试验与试飞的闭环。
在歼教1、初教6完成之后,顾诵芬接到一个新的挑战,他和团队需要设计一架比肩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歼击机——歼8。
飞得高、飞行时间长、火力强成了歼8研制的目标。
1964年10月,歼8飞机开始研制。
作为副总设计师,顾诵芬带领团队攻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个难题。
经过不懈努力,1969年7月5日,歼8飞机成功实现首飞。
关于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故事观后感作文(精选28篇)
关于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故事观后感作文(精选28篇)关于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故事观后感作文篇1近日,学习了张富清战斗英雄的光荣事迹,感受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95岁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的事迹,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55年,老党员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
在20__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其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张富清老党员在祖国需要时冲锋陷阵、九死一生,但在和平时期他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英雄无言深藏功名,张富清靠的是共产党员的信仰、为的是不负入党的誓言。
他保家卫国、为民造福、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对全体党员干部,我们要学习张富清同志的这种奉献精神,不忘共产党员的身份,努力奋斗。
伟大和平凡、赫赫战功和质朴寻常,在老党员张富清同志身上形成强烈反差,融合得如此自然。
离开战功的30年,变化的是他的工作岗位,不变的是他面对困难的不屈不挠、对职责使命的坚守。
就像他亲手在阳台上种下的仙人掌,虽然普通,却有顽强的生命力,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
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
作为我们卫生健康工作者,要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勇于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实施健康扶贫,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打造健康中国而努力奋斗。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是谁设计的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是谁设计的徐舜寿五十年前(1958年7月26日),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的喷气式飞机——“歼教一”首飞成功。
十年后(1968年1月6日),我的父亲,“歼教一”总设计师徐舜寿于动乱中辞世。
时光再过四十年,我国航空工业进入自主研制大型飞机的新时期。
前不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出版了《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以追忆那艰苦创业的年代,缅怀开我国自行设计飞机先河的一代航空人。
在未直接参与这本书编写的过程中,我有机会翻看了大量的资料,包括父亲历次运动的检讨,尤其是在“文革”期间写的四本交代材料底稿的残稿,这让我进一步走近父亲,了解了他大写的人生。
义无反顾地奔向光明我家祖籍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伯父徐迟在《我的文学生涯》中深情而诗意地描绘的那个江南小镇。
1917年,父亲出生在上海。
在家乡读小学、中学。
16岁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是同学中年纪最小的。
大学毕业后,短暂工作过一段时间,又考入中央大学航空机械特别研究班。
毕业后,先后就职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的航空研究所和航空委员会编辑处。
1941-1942年赴新疆协助苏联顾问培训中国飞行员,1944年赴印度加尔各答为设在那里的中国空军军官学校教授飞行原理课程。
1944年,考取公费实习生并赴美国,在videle公司和麦克唐纳公司学习,曾参加fd-1和fd-2飞机的设计。
后进入圣路易华盛顿大学,专攻力学。
1946年回国,进第二飞机制造厂工作,参加“中运-2”和“中运-3”运输机的总体设计和性能计算,并负责总体组。
求学经历与早期从事航空事业的经历为他的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20世纪40年代,在叔叔徐迟的影响下,父亲认识了乔、杨刚、陈、等中国共产党人。
他在重庆与《新华日报》见面的新想法,与苏联顾问的合作,在印度和美国的所见所闻,都促进了他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对未来的思考。
1948年,父亲经已在解放区的姑姑须贺介绍,与地下党取得联系,坚定了去解放区的决心,并明确拒绝赴台。
高凤林的工匠精神事迹
高凤林的工匠精神事迹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2004年第七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奖人。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高凤林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高凤林基本介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高级技师,全国十大能工巧匠,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技工学校毕业生。
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实现技术革新近百项。
提出和创造多层快速连续堆焊加机械导热等多项新工艺方法,攻克运载火箭发动机大喷管焊接难关,高标准地完成多种运载火箭重要部件的焊接任务。
高凤林的工作经历高凤林1980年技校毕业分配到发动机制造车间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至今,他热爱航天、勤奋实践、立足本岗、刻苦钻研,在焊接方面怀揣超人的独特技能,是年轻技术工人中理论与实践实现最佳结合的典范。
在型号生产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方法等大型攻关项目,特别是在新型大推力发动机的研制生产、科技攻关中,他多次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以非凡的胆识,严谨的推理,娴熟的技艺攻克难关,并结合自己对焊接过程的特殊感悟,深刻理解,灵活而又创造性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动化生产、智能控制等柔式加工中,为国防和航天科技现代化,为型号的更新换代做出了杰出贡献,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多次受到李鹏、尉健行、罗干、刘华清、宋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高凤林的个人贡献贡献1在长二捆运载火箭研制生产中,高达80多米的全箭振动试验塔是“长二捆”研制中的关键,而塔中用于支撑火箭振动大梁的焊接是关键的关键,该材料特殊,要求一级焊缝。
高凤林经过反复试验,提出了多层快速连续堆焊加机械导热等一系列保证工艺性能的工艺方法,出色地完成了振动大梁的焊接攻关,保证了振动塔的按时竣工和长二捆火箭的如期试验,保证了澳星的成功发射,该工程获得部级项目一等奖。
日前,在载人航天工程升级测试中振动大梁焊接质量依然良好,承力从360吨提高到420吨,大梁安然无恙。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顾诵芬先进事迹材料素材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顾诵芬先进事迹材料素材顾诵芬,1930年2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顾诵芬先进事迹材料素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顾诵芬事迹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飞机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开拓者,是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望的飞机设计大师。
歼8、歼8Ⅱ飞机总设计师。
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歼击机的历史,牵引并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并培养了一批院士、专家等领军人才。
1986年至今,先后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论证组副组长和方案论证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第二届、第三届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院第四届主席团成员。
顾诵芬事迹材料:冒险升空解决战机隐患20世纪60年代中期,超级大国已拥有两倍声速战斗机,而我国却没有与之抗衡的装备。
因国际形势突变,引进途径被堵死。
形势逼人,唯有独立研发。
1965年,歼8战斗机项目启动,这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架双发高空高速歼击机。
项目启动初期,总设计师黄志千执行公务期间,因飞机失事遇难,顾诵芬与其他几名骨干临危受命,组成技术办公室接过了总设计师的重担。
“那时候,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一定要研制出我国自己设计的高空高速歼击机。
”中国航空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刘鸿志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述,为尽快完成飞机设计,技术人员工作在简陋的车间地下室,睡在临时搭成的双层通板铺,饿了啃口凉馒头,困了趴在图板上打个盹儿,醒来继续干。
就这样,将全机11400多个零件、1200多项标准件、几万张A4图纸一笔笔画出。
1969年7月5日,歼8首飞成功。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随后的飞行试验中,歼8出现强烈抖振,能否解决这一问题,关系到歼8能否实现超声速飞行。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顾诵芬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顾诵芬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22年第04期1.回想我这一生,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只能说没有虚度光阴,为国家做了些事情。
2.中国航空事业发展需要年轻人才,他们是祖国的明天。
我只想对年轻人说,心中要有国家,永远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要牢牢记住历史,珍惜今天的生活。
3.多读书,多思考,努力学习,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顾诵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顾诵芬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顾诵芬1930年出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
父亲顾廷龙是国学大师,族兄顾颉刚是著名历史学家。
关于为何没有继承父亲衣钵,顾诵芬回忆,“我记得很清楚,7月28日那天,日军轰炸二十九军营地,轰炸机就从我们家上空飞过,连投下的炸弹都看得一清二楚。
”7岁的顾诵芬在纷飞的战火和战机的呼啸声中,立志投身航空事业。
1951年,顾诵芬大学毕业,来到刚组建的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
彼时的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几乎是“一张白纸”。
面对重重困难,如何打开局面?“想要能做出新的创造,就要多读书。
”顾诵芬夜以继日地学习,抓紧一切时间读书。
接到歼教1气动力设计任务时,听说北航图书馆有相关资料,顾诵芬专程从沈阳来到北京,每天晚上骑自行车去图书馆翻阅、查找资料。
“设计中国人自己的飞机”,常常需要到实践中寻找答案,为此,他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
为了解决歼8在飞行试验中出现的抖振问题,没有经过专门飞行训练的他三次上天观察歼8飞行状况,终于查清原因并解决了这一重大技术问题。
他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主持建立了中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中国歼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牵引并推动中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
爱国奉献奋斗拼搏1.奉献。
从歼教1、初教6到歼8、歼8Ⅱ,一次次历史性突破的背后,都有他的身影,以至于有人感嘆:“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仿佛在阅读一部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史。
广东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文学类文本阅读20篇
文学类文本阅读20篇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22分)白发斯沐①我一直以为50多岁的母亲,还有一头乌黑的头发。
②这个暑假,侄儿满月办酒,虽然在遥远的北京,但我这个当姑姑的没有考虑就买了去北京的机票。
一来去看看可爱的小侄儿,二来因为母亲也在北京。
③因为飞机延误,到达首都机场已经是晚上九点多。
原本说好就弟弟一人开车来接我。
没想到母亲也来了,我感到很意外。
母亲一向晕车,她这一生最受折磨的就是头晕头痛。
在儿时记忆里,我最早认识的药就是去痛片,用白色小瓶子装着,药片也是白色的,那是每次母亲头痛必吃的药。
这么晚了,还坐上一个多小时的车来接我,母亲的头一定又痛了。
④母亲见了我,就大步走来牵着我的手。
用那双粗糙的手紧紧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都握疼了,就好像我随时会逃走一样。
我心疼地说:“妈,这么晚了,你干吗还来接我啊。
我这么大一人,弟弟来接就可以了。
再说,等下还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你不是会晕车吗?你的头肯定又痛了。
”母亲笑着回答:“我也想来看看机场,首都机场可真大!头不痛,不痛。
”我知道母亲说来看机场,说头不痛,只是敷衍我,我便不吭声了。
⑤从机场出来到停车场,要搭自动扶梯。
我跟在母亲后面,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我才发现,母亲一头原本乌黑的头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白了一大半,是那么刺眼,一根根直刺我的心。
“妈,你头发怎么白了这么多?年初回来时,怎么没看见你有白发。
”我吃惊地问道。
母亲倒是很自然,像是问了一个跟她无关的话题,轻描淡写....地答道:“是啊,头发白了很多。
夏天,要经常剪头发,我就没去染发了。
”⑥染发!我这才恍然大悟。
是啊,近三年,我看到母亲都只是过年的时候,她都是特意染了头发回来。
我一直以为,她还有一头乌黑的头发。
我一直以为,我的母亲,还是没老的,我还是可以在她面前耍点小脾气的。
⑦可时间却是一把利剑,残酷地划开一道道赤裸裸的现实。
让我清楚地看到,只是三年的时间没有待在母亲身边,她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
“诗礼传家、文章华国”的大桥顾氏家族(图)
“诗礼传家、⽂章华国”的⼤桥顾⽒家族(图)1顾⽒家族⼈才辈出 在⼤桥镇童兴村红旗组的当地⽂化名⼈顾仁家中,⾄今保存完好⼀卷清代康熙年间的圣旨,长186厘⽶,宽31厘⽶,是曾经表彰祖先顾九⾦任庆阳府同知时守边有功⽽奖敕,除此之外,⼀本《顾⽒宗谱》成为顾家另⼀件祖传珍宝。
因为宗谱是线装本,所以厚薄不⼀,记叙年代“从元末⾄民国初年”,时间跨度约600年,较为完整地记录了顾⽒始祖⾃迁徙江都之东以来的历史演变和⼦孙概略。
⼤桥镇是千年古镇,江都⽂史学者称,这⼀古镇有七⼤姓,顾姓就是其中之⼀,出了不少名门望族。
据顾仁介绍,顾⽒家族名⼈辈出,例如,顾珹有两个⼉⼦顾九锡、顾九⾦都曾当过官,顾珹的孙⼦顾图河更是清代扬州学派创始⼈之⼀。
《顾⽒宗谱》中对“钦定榜眼”顾图河的记载尤为详细,他著有《雄雉斋集》、《湖庄杂录》、《江淮治⽔⽅略》等,与当时的著名扬州⽂⼈史申义齐名,并称为清初“维扬⼆妙”。
记者看到,家谱中还有清代著名画家顾宝珊和我国第⼀辆国际列车设计者顾懋林的名字。
书⾹熏陶,勤俭持家 “多少年来,我家门上的对联就⼀直不变。
每逢春节,⽗亲总是将"诗礼传家、⽂章华国”这幅对联重新书写张贴。
”谈起顾⽒家族为何经久不衰,顾仁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辈总是重视⼦⼥教育和书⾹薰陶。
“我的⽗亲是⼿艺⼈,虽然他的⽂化⽔平不⾼,却⼀直传承⽼祖宗的传统,教育我们多读书,多学知识。
” ⼩时候,顾仁听⽗亲讲述了很多先祖的故事,记忆最深刻的是康熙钦定榜眼顾图河淹洽经史、好学嗜古。
“年轻的时候,他住在⼤桥,每次到扬州城,都要买上满满⼀车的书才回去,那时候进城都靠⾛,他经常推着⼩独轮车离家好⼏天。
相传顾图河为皇⼦师,他常常教导皇⼦:"读者尧舜君,荒者桀纣王",深得康熙认同。
” 顾仁说,母亲有⼀句话对⾃⼰影响最⼤—“能⽤者,不能废也。
”这句话让顾仁从⼩到⼤都坚持勤俭节约的习惯。
他扯开⾝上那件⽩衬衫的领⼝,⼀圈缝缝补补的补丁⼀层⼜⼀层,却洗得洁净发⽩,“不管条件怎样,还能⽤的,就绝对不换。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人物事迹有感5篇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人物事迹有感5篇顾诵芬院士高度关注国家战略安全,为大飞机飞上蓝天提供决策支持。
他对党忠诚,甘于奉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飞机设计领军人才,为新中国航空工业70年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人物事迹有感5篇,以供大家参考!感动中国顾诵芬人物事迹有感(一)在《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节目中,有四位老人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到现场参与录制,这其中就包括刚刚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顾诵芬院士,他也是我国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曾主持研制歼-8、歼-8Ⅱ等战斗机,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战斗机的先河。
我们先来通过一个短片回顾一下感动中国的颁奖现场。
敬一丹:顾老今天没有来到感动中国的现场,通过视频的方式他和我们面对面。
顾诵芬:大家好,我就是顾诵芬,今年92岁。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授予我,我感到很惭愧,我没有做出什么,党和国家给了我太多了。
感谢感动中国组委会,感谢全国人民,特别感谢一代代为祖国航空事业接续奋斗的全体航空人。
当时因为身体原因,顾老没能来《感动中国》节目录制现场。
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前几天,感动中国主持人敬一丹与记者崔霞一起登门拜访了顾诵芬院士,给顾老送上了《感动中国》的奖杯。
在离开顾老家前,顾老为中国航空事业写下了寄语,希望年轻人再接再厉,为祖国的空天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顾诵芬:相信你们对空天事业的精彩报道,能激发更多的年轻人为祖国的空天事业做出更多创造。
感动中国顾诵芬人物事迹有感(二)2021年1月的一天,阳光柔和,摄影师给顾老拍了一张照片:镜头中,他身姿前倾,手中捧着一架歼击机模型,眼神中有种穿透时空的力量,淡然若菊中自带强大气场。
有人看了这张照片感动到泪目,说顾老手捧战机就像捧着自己的孩子。
这位今年91岁的老人就是顾诵芬,作为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他航空报国70年,亲手“捧出”了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初教6、第一型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歼8Ⅱ……他同时是我国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开创者,奠定了我国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基石。
每周一星顾诵芬:为了祖国的蓝天
每周一星|顾诵芬:为了祖国的蓝天优秀的偶像,是以身作则、春风化人;真正的追星,是见贤思齐、择善从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上午好!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每周一星人物是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顾诵芬。
歼教-1、歼-8、歼-8Ⅱ这几款在我国航空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飞机,都由顾诵芬主持设计。
他是我国航空领域唯一一位中科院和工程院“双院士”,奠定了我国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基石,推动了我国气动力研究、设计基础手段建设发展。
1930年,顾诵芬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
父亲顾廷龙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但儿子没有继承父亲衣钵,却和飞机结了缘。
据顾诵芬回忆说:在七七事变时第一次碰到飞机威胁。
日本人轰炸,我们住的四合院平房震得非常厉害。
那次轰炸对我的影响太深了,没飞机咱们处处得受人欺负。
对飞机的第一印象虽然沉重,但他对飞机的兴趣越来越浓。
顾诵芬在10岁生日时收到了叔叔送的飞机模型,他爱不释手,这也奠定了最初的航空梦想。
后来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专业,顾诵芬参加工作接受的第一项挑战是我国首型喷气式飞机——歼教-1的气动力设计。
由于国外技术封锁,国内没有先例可循。
听说北航图书馆有一份相关的国外文献,顾诵芬借了一辆旧自行车,天天晚上到北航查找抄录资料。
1964年,歼-8飞机的研制被提上议程。
顾诵芬先作为副总设计师负责飞机气动力设计,后期作为总设计师全面主持歼-8研制工作。
他发现发动机喷流对飞机平尾效率有很大影响,当时国内尚无喷流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经过研究,顾诵芬创建了一个“妙招”——“买了红毛线,剪成150毫米,贴了整个垂直尾翼跟后机身上。
”这被研究人员戏称为给歼-8“穿裙子”。
那么,这个方法好不好用呢?他提出要亲自上天观察。
这对从未接受过飞行训练的顾诵芬来说风险极高。
更何况家里有亲人牺牲于空难,全家人对坐飞机都非常忌惮。
经过三次上天近距离观测,顾诵芬承受着巨大的身体负荷,终于找到问题症结,通过后期的技术改进,成功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问题。
飞机设计大师的平凡世界(上)
飞机设计大师的平凡世界(上)有关顾诵芬飞机设计生涯的故事我们在本刊2022年第6期已做过详尽介绍,在这里,我们变换一下角度,从设计事业之外选取一些细节,来诠释顾诵芬走向成功的道路,以满足读者对这样一位设计大师更多了解的愿望。
家庭文化的影响熏陶顾诵芬祖居苏州,其家世是典型的书香门第。
有记载,清朝康熙皇帝下江南时,曾题赐顾氏家族——“江南第一读书人家”。
父亲顾延龙自幼受到前辈熏陶,四岁时便开始读书学习。
1924年,20岁的顾延龙考取了南洋大学机械系,但他对于数学物理并无兴趣,加之父母希望他学习商业,因此他从南洋大学机械系退学,转学到了刚刚成立的国民大学商科经济系。
1931年下半年,他如愿考入了燕京大学研究院国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临近毕业,文学院院长周学章推荐他到武汉一所教会学校任教,他以不善讲述且讲不好普通话为由推却。
郭绍虞希望他留国文系任职,他也没有答应。
而当燕京大学图书馆发出时,他不假思索,欣然应承。
可见在年轻的顾廷龙心目中,教书读书不可得兼,而在图书馆任职。
每日与古书亲近才符合自己的志趣。
1939年7月,顾廷龙到上海创办私立合众图书馆,任总干事、董事,直至1953年。
解放后,上海合众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合并,顾延龙历任上海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委员、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馆长、上海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顾诵芬将父亲接到北京奉养,极尽孝敬之心。
他不仅在航空科研和飞机设计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在孝敬父母方面也堪称楷模。
1998年8月22日,顾廷龙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4岁。
享誉中外的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是顾诵芬的族兄,比顾诵芬大37岁,比顾诵芬父亲顾廷龙还要年长11岁。
1920年,顾颉刚在北大毕业,留校任助教。
1929年5月,顾颉刚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历史系教授,又兼在北大上课。
就在这一时期,顾诵芬与母亲潘承圭随父亲到北京,住在了顾颉刚的家中。
那个时期,他们一家住在成府路蒋家胡同3号院的南院,顾颉刚住北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我的父亲——机车设计专家顾懋林人物春秋忆我的父亲机车设计专家顾懋林口顾谦民口述陈光荣整理我们家的祖籍是江苏省江都市大桥镇.据我大叔叔顾懋操(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机车研究室主任.现已退休)讲:大桥镇顾氏家族,清初从苏州昆山移至江都.是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的子孙.家谱有详细记载.我们江都顾家是其一支.江都大桥镇顾氏先祖顾图河是康熙皇帝钦点的"榜眼".任过雍正皇帝的师爷.至今已近300年了我父亲顾懋林1914年出生.到我爷爷成家时家道衰落,爷爷先在大桥镇一个店铺里当店员.后来到上海吴淞口纱厂做职员.收入微薄.父亲兄妹四人.其余三人皆因感染肺结核病不治而亡.我父亲天生乖巧听话.加之聪颖伶俐,悟性好,是个读书的好材料,顾家虽贫寒,但祖上数代都是读书人.爷爷奶奶又视为掌上明珠.就是舍尽家产也要让父亲读书.父亲念了四年私塾后,进了镇上小学读了两年,毕业后顺利考上了着名的扬州中学.在中学读书时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因此获得学校各种名目的奖学金.不久,我爷爷奶奶相继过世.爷爷生前将父亲托付给其好友,也是亲戚的四叔顾祀清(顾懋棵的父亲)抚育.父亲的四叔.我们叫他四爷爷,他当时是南通纺织业界的一个很有名望的工程师.四爷爷和四奶奶为人极其仁义厚道.他们待父亲如亲子.一直把父亲当自家的大儿子对待,四爷爷有六个子女.他们都亲切地叫我父亲"林哥".在家里.四爷爷总是让他的孩子们以"林哥"为榜样,努力学习,宽厚待人.1935 年.父亲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考上南京中央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父亲选择交大机械系,学习铁路机车专业. 交大虽好可费用很贵,一年光是学费要交8O块大洋. 我爷爷生前在镇上当店员.每月收入只有7块大洋; 在上海纱厂当职员.一个月才有20块大洋,况且爷爷又早逝了,父亲当时根本上不起大学.他想放弃读书, 早点工作.四爷爷,四奶奶不同意,尽全力资助父亲,鼓励父亲克服困难,把大学读完.父亲也很懂事,课余时间通过做家庭教师,或帮人抄写东西赚些细软,以一2012耳第2期减轻四爷爷一家的负担交大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全国各地区高考前几名.如我岳父傅景常(新中国成立后在大连机车厂任副总工程师.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的主任设计师.同行都称他为"中国内燃机车之父").就是当年浙江省高考状元,考交大又是第一名;邹孝标伯伯(新中国成立后任铁道部副总工程师)是山东聊城地区高考状元.当年一举考上交大,清华及北洋大学,还有在美国的"电脑大王"王安先生,阿波罗航天计划的主任委员胡升求先生等父亲待人厚道,讲义气.同学们都愿意与其交往.我们几个孩子长大了,常听到父亲的老同学说起"顾懋林上大学多么不容易".别的同学课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父亲一下课就不见人影,到睡觉前才回学校.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吃苦耐劳而乐于助人父亲经常给我们讲四爷爷的恩德, 他非常孝顺四爷爷,四奶奶.有机会就去南通看望他们.我们晚辈也与这几个堂叔叔,姑姑的关系很好,我两个姑姑周兰(顾懋兰),顾懋萱在外交部工作,分别担任前外长黄华的机要秘书和驻阿尔巴尼亚大使. 1978年.我爱人在北京做脑肿瘤手术,在北京姑姑家住了大半年.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小辈.完全把我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我叔叔现在只要和我通电话,至少要聊一个小时父亲在交大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西省玉山(与浙江交界)浙赣铁路机务段工作.我岳父先是被分配到云南滇缅公路局工作,因路途遥远,路费不足而没去, 在我父亲的帮助下.岳父也到了浙赣铁路机务段.工作没多久.日军大举南侵,国民政府无力抵抗,浙赣铁路自然归为日本人了.父亲等人不愿意做亡国奴,和我岳父一家及几个同学随逃难的人群向广西桂林转移一路上天天躲避日寇的轰炸,颠沛流离,苦不堪言.父亲路上感染了疟疾不停地打摆子,在众人的帮助下九死一生.总算逃到广西在邹孝标伯伯的帮助下.父亲在桂林无线电厂找到一份工作,但没干多久众人又逃往重庆.父亲在重庆交通大学里谋了一份当助教的差事.抗战即将胜利时,国民政府利用战争赔款.在全国招收第一批1000名赴美留学生,交大学生纷纷报名参加考试.父亲以会考第八名的成绩考上(首批赴美留学生中交大学生占了90%k~额).于1945年春至1946年赴美国芝加哥机车厂学习.1945年的美国工业已相当发达.铁路里程达60万公里.芝加哥是美国第二大城市.有32条铁路交汇于此地,是全美铁路运输的枢纽,机车车辆制造业在世界上也是最好的.父亲怀着"工业救国","实业救国"的理想到美国学习,他白天努力学习机车车辆的设计,制造技术,晚上回到宿舍后抓紧时间整理学习笔记.很少有时间休闲,旅游.学习期满后带着四个大书柜的技术资料回国了.回国后.父亲先是在杭州车辆段工作,不久就与邹孝标伯伯一起来到浙赣铁路萧山车辆厂.邹伯伯当厂长.父亲是副工程师也是该厂总工程师.旧中国工业很落后.机车车辆工业只能修理车辆,父亲他们只想尽早用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理想就是建立一个像芝加哥机车厂一样规模的工厂可是抗战胜利后.全国到处兵荒马乱,国民党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物价飞涨.工厂也不能正常生产.临解放时,厂子陷于停顿, 国民党当局先要将工厂迁到台湾.后又阴谋炸毁工厂.恰在此时.厂里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岳毅(身份是钳工.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大连机车厂党委书记等)秘密来做邹伯伯和父亲等人的工作.讲明当前形势并指明方向:"工厂要留给新中国,绝不能迁到台湾去,更不能让特务炸毁工厂.一定要保护好工厂迎接解放!" 父亲认为他说得很对.国民党特务要炸工厂的阴谋更是激起了全厂工人的愤慨.于是邹伯伯和父亲积极地听从岳毅的指挥.表面上敷衍当局,暗中组织护厂队, 邹伯伯是队长.父亲是副队长.那些天他们整天都在厂里带领护厂队巡逻保护工厂.国民党特务被护厂队牢牢盯住,无法下手炸工厂.随着解放大军迅速南下. 特务们吓得一个个狼狈逃窜.工厂完整地保护下来. 全厂员工迎接解放军.中共接管工厂后.岳毅成为中共接管工厂的军代表.他对邹伯伯和我父亲的表现非常赞赏,宣布他们仍担任原职,鼓励他们努力工作,尽快把生产恢复起来.几十年来,岳毅和我父亲,邹伯伯及我岳父一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新中国成立后.父亲从内心感到"英雄有用武之地"了,可以用自己的知识,技术报效国家.他先是调到北京.在机械工业部机车车辆设计局工作.1953年机车车辆设计局划分给铁道部工厂总局.1954年,父亲和李忠岳,张孝钲等30余名工程师响应"设计人员下现场.贴近生产第一线"的号召.于当年冬天从北京来到了四方机厂.到此时,青岛四方机厂才被确定为"国家铁路客车的设计主导厂"工程师家属们是1954 年底来四方的.来时宿舍楼还没建好,晚上各家都临时住在工厂设计科办公室内.一家给几个榻榻米.不久.在东山五区建好了宿舍楼.工厂领导将最好的楼分给了从北京来的工程师.人们称此楼为"北京楼". 全四方厂都很羡慕.父亲等人来到四方机厂后,在技术设计科工作那时.工厂技术部门就只有技术设计科,主管机客车的设计,:亡艺和研制开发等工作,父亲任该科的副科长暨副总设计师1963年12月.设计科分为客车设计科和机车设计科.父亲先后任客车设计科的副科长,科长.当时根据:分工.大连厂研制蒸汽机车.我岳父傅景常等人从北京调到大连机车厂.参与了新中国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和平","建设","人民"型蒸汽机车的设计.并成为我国第一台"巨龙"型干线内燃机车的主任设计师四方机厂在1952年先是研制了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八一"号.按铁道部要求.该厂以设计制造铁路客车为主.后来胡匡生工程师等人从大连工厂调到四方机厂.才开始生产"人民"型蒸汽机车.胡匡生是"人民"型蒸汽机车的主任设计师.1958 年"大跃进".各个铁路工厂都在研制内燃机车,四方机厂不甘落后.先后研制了"卫星"号和"东方红3"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父亲也是最早参与研制的.此时, 工厂副厂长铁峰很重视技术人才.亲自率领技术人员和车间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到有关院校,研究所, 工厂,铁路段站"千里取经",他让我父亲带领部分设计师到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测绘,研究海军舰船用的175型柴油机.父亲临走时,我姐姐得了猩红热传染病.铁峰厂长怕父亲担心.马上叫厂里专门派车送我姐姐到台西传染病院住院.从而使父亲一心一意地在上海交大取经,研究,攻关.那时,我们几个孩子都小.我有一个姐姐慰中,还有一个弟弟谦平和一个妹妹谦群家里事主要是由母亲操持,她为支持父亲所钟爱的事业,让他一心一意地工作.把在银行的工作都辞了.在家里专门照顾我们.她老人家现在93岁了.我们做子女的非常孝敬她.父亲在世时整天忙于:【作,休息时间很少,常常是早晨我们还在睡梦中.他就去上班了.晚上我们写完作业就睡觉了.:亲还没下班,一星期难得见他几面.即便是晚上看到父亲也是看他在工作.不是审图就是2012年第2期■人物春秋写东西.他有时会过问我们的学习情况,检查我们的作业.指出其中的问题父亲渊博的知识和严谨勤奋的工作作风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他当选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后又当选全国第四,五届人大代表以及获省市有关荣誉职务)后.我们全家都非常自豪,我们都以他为榜样自觉地刻苦学习,爱一行钻一行.每人都学有所长.据我所知.四方机厂在新中国成立后到1990 年工厂庆祝90年大庆时.共设计研制了143种2l,22 f含23,24型1,25型三代主型客车.计7754辆.父亲在他主持客车设计工作30余年的时间里.研制了8O余种各型客车.尤其是他主持设计的第一列双层客车. 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极大关注.英国皇家图书馆曾专门致函有关部门.请求将该车型原照片列入永久性珍藏.同时.他还发表了许多技术论文.1978年全国铁路科技大会上.他荣获铁道部党组授予的"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父亲一生除兢兢业业勤奋工作外.还极为好学.他对于流体力学,传热学,声学,光学都潜心钻研.他留下的书籍各门学科都有.我曾问他:"你看这些书对车辆设计有用吗?"他说:"当然有用,如车厢内座椅,卧铺的设计.必须要从人体动力力学的观念上去考虑. 高速列车就是当代许多学科的综合体"青岛图书馆一位老图书管理员与我父亲认识,他对我说:"'文革'期间,青岛图书馆外文馆几乎没有人去.星期天经常只有顾老一人在外文馆内看书"父亲不仅学问好.他一生两袖清风,极为廉政,没沾公家任何便宜记得小时候他在家里写东西时.我们用他的一张稿纸和一点钢笔水他都不允许.说是公家的东西不能私用"文革"后,有人托他办点事往家里送了两条鲅鱼.父亲知道后大为光火.数天后让我母亲买了等量礼品送了回去.."文革"后第一次调工资.他认为自己工资比别人高.把名额让给了同事父亲向来实事求是,他曾跟我们讲:上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一切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时代.有苏联专家在四方机厂.当时正值全国总工会负责人李立三在青岛疗养和检查全市执行苏联专家路线情况.四方机厂的苏联专家要求中国的机,客车必须以苏联铁路机车车辆为模式我父亲翻了一下苏联图纸说:"苏联提供的机车车辆的技术.只相当于美国2O年代的水平. 咱们设计水平应该再高一点"结果就有人就向上级反映.说我父亲有反对苏联专家的言行这可是不得了的事."反对苏联专家"就要上升到反对"苏联老大哥",于是,有关政治部门停了我父亲的工作.叫他写麟2012年第2期检讨后来铁峰厂长发现开会时见不着顾懋林.就找他我父亲如实地向他说明原因.铁峰厂长将我父亲写的检查要过来,连看也没看就给撕了.扔到纸篓里. 说:"这件事我知道了,别去理会!"这样,在机车车辆图纸设计时.父亲就将当年在美国学习的许多先进理念用到了设计中.尤其是在客车内部设计成拱形以及整体结构等方面都用上了美国技术.同时.父亲还积极培养年轻人.如技术员张勋长虽不是科班大学生. 但我父亲见他爱学习肯钻研,就培养他.许多技术上的事就放手让他干.后来他还当上了客车设计科科长."文革"期间.父亲的许多同学,好友都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和"特务嫌疑"而被流放隔离审查.他们在很绝望的时候.都把在美国经历过程的证明人写为顾懋林.那时,来青岛找父亲政审的专案人员一批一批的.父亲始终坚持原则.说他的同学都是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美国没参加任何政治活动.如山东省科学院副院长蒋士禾教授."文革"期间被山工大管制.带"罪"领学生来青岛实习.父亲不顾当时的政治背景. 邀请蒋伯伯到我家做客.蒋伯伯端起酒杯.老泪纵横不胜感慨."文革"初期,我岳父被关进牛棚.一月只发给30元生活费,全家被赶进棚户区.父亲得知后,千方百计在经济上支援他们.想办法让我爱人由东北知青转至山东,与我姐姐,妹妹一起下乡插队"文革"前.父亲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由于受"左"的影响,他到美国学习,实践这一年多的时间, 总是被人怀疑,谁也无法前去调查这样,他就受到了牵连,不允许入党,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才加入共产党,终于实现了自己追求多年的理想.父亲1980年l2月得病.医生初步诊断为胰腺肿瘤.工厂领导对此极为重视.要求厂医院立即转院到北京协和医院.到北京后.由孙昌悌,费力民等着名的医学教授为他会诊.确诊为胰头癌.北京专家们认为北京协和医院太忙.在京治疗还享受不到应有的条件,青岛有他们的老师,如着名的肝胆专家,市立医院院长王训庚教授可为我父亲施行手术.建议返回青岛.父亲回青后住进了市立医院.青岛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马上让市立医院会诊制订手术方案,王训庚亲自手术.由于肿瘤与腹内腔静脉粘连无法全部切除.最后只做了十二指肠改道手术,但无力回天,父亲于1981年6月6日去世.父亲生病期间,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及四方厂各级领导及同事们甚为关怀.多次去医院看望.许多不相识的车间工人都去看我父亲,我想这就是我父亲一生一心为公之所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