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共23页文档

合集下载

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理论是课程研究者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对课程问题所做出的各种理解和思考,它是课程研究者世界观、教育观和方法论的反映。

课程理论流派是课程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对课程理论认识的某些趋同反映。

主要有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和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几大流派。

(1)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任何课程理论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教育环境。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主要基础的课程流派,是课程理论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课程理论,对世界教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等,主要代表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经验与自然》、《经验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等。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生产力高度发展使劳动力的结构和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美国的技术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率已经由19世纪末的30%上升到20世纪前半叶的50%,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成为这一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

人们信奉“有用即真理”的哲学观,普遍“务实”,关注“实惠”,当时美国公民送子女求学,也主要是把学校教育作为获取足够面包和牛油以满足生活的一种实用手段。

1这种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对美国当时1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第27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的学校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过去盛行的赫尔巴特主义依然强调“主知”,注重“形式教育”,与美国公民强烈的就业要求等社会需求形成巨大反差,最终导致规模宏大的以“探讨民主、科学、进化和工业制度对于教育的意义”为主题的进步教育运动。

这场运动促成了经验主义课程理论的萌芽。

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流派认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不足取的,应代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课程组织应该心理学化。

2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第174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浅析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

浅析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

浅析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赫尔巴特与杜威,前者被称为“传统教育学之父”,后者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两人在教育史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二者的教育思想也不是截然不同的。

读过相关的书籍后,笔者发现他们的教育思想存在明显的内在联系。

杜威在批判地继承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

他强调:“作为能动的主体的儿童,同对于儿童的社会要求的外部世界如何结合起来的问题,乃是教育理论与时间的中心课题。

”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

它们平列并重,不能偏废。

一切教育的终极问题,就是将心理因素同社会因素统一起来。

这就是贯穿于杜威教育学说的一根主线。

杜威抨击传统课程在智育方面极度贫乏和缺少组织,远离儿童的经验。

他所强调的是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强调课程的儿童经验化。

一、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1.杜威的经验说。

“经验通常指感觉经验,是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杜威将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应用于教育领域,形成了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与课程理论,对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他看来,所谓教育,就是连续地改造和建构经验。

教育是通过经验谋求经验的不断成长和发展。

因此,经验是教育的目的,同时是教育的方法。

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笔者认为其主要观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验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

教育作为过程就是“不断改组经验,重新组织经验”,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

一方面,经验是主体与客体间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就是经验教育的本质。

(2)经验就是培养思维,锻炼思维的过程。

经验对训练思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验的实验性给思维的训练提供了空间。

(3)知识是在经验的过程中习得的。

杜威认为只有在经验中,理论才充满活力和可证实的意义。

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指导下的探究性学习

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指导下的探究性学习

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指导下的探究性学习作者:杨紫婉来源:《老区建设》2015年第18期[提要]《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改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因而备受瞩目。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该如何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文章就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背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指导下如何有效的进行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经验主义;探究性学习;背影;创设情境[作者简介]杨紫婉(1992—),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江西南昌 330013)在新课程理念下,倡导将学生从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的阅读教学尤其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文学作品是作者走进读者内心的媒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体验,教师要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

在新课改下,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探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笔者在进行《背影》教学时,尝试“探究性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可以互相探讨,再各自发表阅读感受。

然而,这堂课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学生很难将实际生活经验带入到课文的理解中,或者说,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积累生活经验的意识。

所以,大部分同学对文章的理解都停留在文本形式表面,同学们体会不出文章所传达出的父爱和字里行间的父子情深,甚至出现了嘲笑“父亲”笨拙的背影、指责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等情况。

总结初次尝试探究性学习的失败,我认识到探究性学习是在借鉴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学习法特征,注重生成、发展、提升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一种学习方法。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强调学习所必备的能力。

八年级的学生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对《背影》探究性学习教案的修改中,我尝试以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为指导。

经验主义管理讲义

经验主义管理讲义

现代管理理论——经验主义管理理论讲义一.经验主义学派产生的背景首先可以回溯到美国的《系统杂志》(现已更名为《Business Week》)的出版商A·W·Shaw于1911年应哈佛大学商学院(HBS)之邀讲授《经营方针》课程。

他一反之前商学院教学理论远胜于实践的常规,邀请了大批的公司总裁参加这门课程的教学,让总裁们与学生一起讨论应该如何更好的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同时,HBS的教授们对这些实际管理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分析,他们从这些总裁的第一手管理经验中发现,管理者做出的决策对企业的业绩会产生重大影响。

了解到管理者在分析企业环境、了解企业强弱项、选择企业战略等方面都负有重大责任。

这种与实践、经验紧密相连的研究方法对德鲁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而最终形成了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集中研究高层管理者所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从高层管理者的实践中归纳提炼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原则的研究方法。

随后德鲁克因1942年编写的《工业人的未来》一书得到时任通用汽车(GM)总裁的小艾尔弗雷德·P·斯隆(Allred Sloan)的高度赏识。

德鲁克受邀到通用汽车公司进行调研,并且受聘为GM顾问,这让他有机会深入到一家公司对其内部结构、管理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他于1946年出版《公司的概念》一书,该书奠定了组织学和经验主义学派理论观点的基础。

德鲁克又于1950年进入纽约商学院(NBS)学习,对企业管理的经验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他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1】至此经验主义学派正式形成。

二.经验主义学派的主张、管理思想及其研究方法1.经验主义学派的主张经验主义学派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当代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经验,特别是以大企业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抽【1】引自彼得·德鲁克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之使命篇》象和概括,然后传授给管理人员,向经理提出实际的建议。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一)背景:新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现代教育运动(二)代表人物: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对中国的影响:巡回演讲、招收弟子。

•杜威的著作:•1902年,《儿童与课程》,被认为是对课程问题最早、最系统的阐述。

•1913年,《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被泰勒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课程事件之一”。

•1916年,《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认为是自1900年以来对学校课程影响最大的三本书之一。

•1897《我的教育信条》;1900《学校与社会》;1915《明日之学校》。

杜威的教育实践::杜威学校二、理论基础(一)哲学基础: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哲学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而教育乃是使哲学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

皮尓斯:1878年:任何一个观念的最本质的意义在于它能引起人们有效的行动。

“存在就是有用”。

詹姆斯:1907年《实用主义——一些旧思想方法的新名称》。

“一个观念,只要相信它对我们生活有好处,便是真的”。

“有用就是真理”。

杜威提出“经验自然主义”“自然和经验是和谐地并进的,经验表现为认识自然的方法,并且是唯一的方法。

”核心概念:“经验”“经验包括主动和被动两个要素,在主动方面,经验是尝试,在被动方面,经验是承受结果”。

经验具有两个特征:第一,经验中包括反思。

第二,经验即实验。

(二)心理学基础:机能主义心理学心理的研究对象在于研究意识的机能或功用,而反对仅仅研究心意识的内容。

心理活动的实质在于有机体采用一定的行动来适应环境并满足自己的需要。

关注人的情绪、习惯、兴趣冲动等。

根据这种心理学,杜威提出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按照儿童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提供适当的刺激和材料,以促进本能的表现与发展。

“儿童本能的生长就是教育的天国”,导向“儿童中心”。

(三)社会学基础:“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不仅通过交往、通过沟通继续生存,而且简直可以说,社会在交往中、在沟通中生存。

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小组成员齐金鹏李雪晨王卫卫韩晓琳刘丽一、概述篇刘丽HBS HBS 《《经营经营方方针针》》课课程程通用汽通用汽车顾问车顾问探望熊彼特探望熊彼特————《《现现代管理代管理学经验学经验主主义学义学派派简简介介》》楼楼升升凯凯中中国国集体集体经济经济··学术学术探探讨讨HBS 《经营方针》课程《系统杂志》现更名为《商业周刊》的出版商A · W · Shaw于1911年应哈佛大学商学院HBS之邀第一次将手《经营方针》课程。

邀请大批的公司总裁参加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让他们与学生讨论应该如何更好地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HBS的教授们从这些总裁的第一手管理经验中发现管理者做出的决策对企业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正是这种与实践、经验紧密相连的研究方法对德鲁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通用汽车顾问当德鲁克将自己的研究方法日臻完善竭力想进入一家大型的企业组织内部进行省事的研究但却一直事与愿违屡遭拒绝。

《工业人的未来》1942成为了德鲁克进入GM的敲门砖。

得到时任通用总裁小艾儿佛雷德·P ·斯隆的赞赏邀请其担任GM顾问。

通过在通用汽车公司的调研对其内部结构、管理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于1946年出版的《公司概念》一书奠定了组织学和经验主义学派理论观点的基础。

探望熊彼特“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着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

除非能够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 ————熊彼特这番话对德鲁克影响很大更坚定了他在管理学中对经验和实践如此重视的信心。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

” 至此经验主义学派正式形成了。

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经验主义学派又被称为经理主义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

经验主义学派认为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都不能充分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便在一定的情况下把这些经验传授给企业管理者。

对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中“经验”的理解

对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中“经验”的理解

1、音乐表演实践:通过参加歌唱、演奏等音乐表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 握音乐表现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2、音乐创作实践:通过创作音乐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创作过程和规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音乐教育实践:让学生参与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如组织音乐会、参加音乐 比赛等,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杜威所提出的“经验”概念,既包括个体与外部环境互动中所获得的感觉和认 知,也包括在这些互动中产生的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等。经验具有两个基本特 征:一是行动,二是反思。行动使得经验得以产生,而反思则是对行动的总结 和提升,进而形成更具指导性的经验。
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主要学生如何获得经验以及如何评估经验的质量。他认 为,经验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和创造力。在课程设计中,杜威主张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 和动手操作获取经验。此外,他还强调了反思在经验积累中的重要性,学生应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并总结经验,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美性和实践性在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审美性是指对美的感受和表达, 包括对音乐作品的形式、情感、思想等方面的欣赏和评价。实践性则是指在音 乐表演、创作和评价等方面的实践经历,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加深对音乐作 品的理解和感受。在音乐教育中,审美性和实践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只有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
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审美性缺失和实践性 不足。具体表现为一些学校过分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音乐审美方面 的教育;同时,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有限等原因,导致学生缺乏实践 机会,无法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审美 性与实践性融合。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23页PPT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23页PPT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1、纪律是管理关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经验主义课程论

经验主义课程论

经验主义课程论
经验主义课程论是指将生活经验作为一种教育模式,以及利用生活经验来开展教育的一种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学习者
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而不需要刻意学习。

”经验主义课程论的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经验
主义倡导利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经验教育,建立学生学习的语境,即使用学生自身的经验和语境,结合教师设计的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学习的经验。

首先,经验主义课程论重视自然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索和发现,让学生参与自己的学习过程,更好地学习知识。

因此,经验主义课程论提倡创造一个自然而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发展自我活动和参与集体活动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和学习效率。

其次,经验主义课程论注重教师的角色。

它强调教师作为学习的导师和指导者,在学习环境中为学习者提供协助和支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励学习者不断探索,实现学习目标。

教师应通过问题跟踪,灵活调整学习活动,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动机,激发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经验主义课程论强调学习者以及学习结果的反思。

它提倡让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充分认识自身的学习结果,并通过反思和思考来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反思有助于学习者提高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学习者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的障碍和困难。

综上所述,经验主义课程论是一种充分利用生活经验来开展教育的有效方法,它重视学生在自然学习环境中的重要性,强调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导师和指导者的角色,强调学习者反思学习结果,并以积极的心态和动机来提高学习能力。

杜威的经验主义

杜威的经验主义

摘要:经验主义课程又称学生中心主义课程,其主要观点包括一下四个方面:第一,学生是课程的核心;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第三,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第四,学生在课程开发中其重要作用。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可分为以杜威和克伯屈为代表的儿童中心主义课程理论和以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现在主要浅谈一下以杜威代表的儿童中心主义课程理论。

关键字:杜威教育儿童中心主义正文:儿童中心主义课程理论的目的是促进儿童本能的生长,其内容是把学生直接参与其中的生活活动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课程组织是只要把教材引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就是最好的设计。

基本特征:第一,强调教育和课程没有过程以外的目的,只有过程以内的目的,即促进儿童本能的生长,培养儿童适应现时社会生活的能力。

第二,主张以儿童参与其中的活动及其经验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并已以“从做中学”作为课程组织的原则。

第三,打破学科界限,采取作业的形式,分单元进行活动,反对预先规定教材范围和进度。

第四,崇尚师生合作,反对教师权威,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

(一)杜威的“什么是教育”杜威以“经验”为基础, 提出了他的教育哲学与课程理念的四个基本命题, 也就是他关于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什么是教育”的回答。

(1)“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 他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这种改造或改组, 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 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2)“教育即生长”: 这一命题是其教育哲学中最富生命力的命题之一。

生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 是人的习惯、心智、才能的不断增长和完善。

(3)“教育即生活”: 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这种生活是一种自然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完整统一, 是经验与生活的融会贯通。

(二)对传统课程的批判1、抨击传统教育与儿童的生活实际脱离杜威明确指出“虽然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学校同社会生活的通常情况和动机如此隔离,如此孤立起来”,而且“只要成人认为一种好的知识,便拣成一块,硬把它装入儿童的心里面”。

经验主义教学理论共24页

经验主义教学理论共24页

Hale Waihona Puke 经验主义教学理论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经验主义教学理论

经验主义教学理论

(五)正确看待杜威的经验课程观
总之,杜威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生活与认知规 律,要重视实践的作用和直接经验的获得,反对课 程脱离儿童的世界与生活,反对用灌输的方法将尽 可能多的学科知识尽快地传授给儿童,反对用训练 的方法让儿童获得孤立的技能和技巧,这些宝贵的 思想与观点是值得我们进一步认真思考、借鉴、反 思与实践的。
经验主义课程的主要观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 第三,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第四,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对经验主义课程观的评价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看到了学科中心主义的不 足,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对于现代课程 的改造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1)从儿童经验的角度来看 首先,儿童的经验已经包含了态度、兴趣和动机;
其次,儿童的经验已经包含了各门学科的事实和真 理,只不过儿童对它们的认识是朴素的、原始的; 再则,儿童的经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课程经验的组织原则
(2)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看 学科知识是人们经过多年经验的积累、归纳、总结、
作为动词:实践、行动、做; 作为名词:认知、知识、思维的结果等。
“一切学习来自于经验”既指通过行动的过程来学 习,又指在行动的结果中发展思维、获得新认知。
(三)课程的实施方法
为此,杜威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儿童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也就是对活
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 第二,在活动过程中产生一个促使儿童思考的问题; 第三,调动已有的经验,从事必要的观察; 第四,儿童产生解决问题的种种设想; 第五,儿童把思维的结果运用于实践,检验这种方
须被排除在课程之外。 第二,经验必须具有连续性。 杜威认为有一些经验本身也许是新鲜的、富有活力

第五讲 逻辑经验主义

第五讲 逻辑经验主义

• 4.情感主义伦理学 • 休谟命题
“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我却大吃 一惊地发现, 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通常的‘是’ 与‘不是’ 等连系词, 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 一个‘应该’ 或一个‘不应该’ 联系起来的。这 个变化虽是不知不觉的, 却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 的。”
——《人性论》, 商务印书馆,第509-510页
• 总之,除这分析命题和可证实的综合命题
外,一切形而上学的、伦理的、美学的命 题都是无意义的伪命题,这类命题无真假 意义可言,但可以表达情感。进一步说, 科学语言可以表述有真假意义的命题,情 感语言只涉及人的感情欲望。
(2) 发展史:
• •
• •

1) 创立时期(1920—29) 1907 年,弗兰克、汉恩和纽拉特等组织了一个哲 学研究小组,这个小组被称为“第一个维也纳学 派” 1922 年,石里克到维也纳大学任“归纳科学的哲 学”讲座教授 1926年,卡尔纳普到维也纳大学任讲师 1928 年,维也纳学派的部分成员建立了马赫学会, 纲领是:促进和传播科学的概念,为现代经验论 铸造一种塑造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所必需的思想 工具。 1929 年,《科学的世界观 —— 维也纳学派》发表, 宣告维也纳学派正式成立
• 价值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对象,“价值陈述”是一种综合

命题,因之也是一种知识。但根据一般经验主义原则来看、 价值陈述不是科学的陈述,它不能获得普遍经验的证实。 也就是说,伦理学的命题并不是“在实际意义上有意义的 陈述,而只是既不其又不假的情感的表达” 例如,“你不该偷钱”,在伦理学上看,这个判断也就是 “偷钱是错误的”,或“偷钱是不道德的”的同一说法。 在这一语句中,“错误的”、“不道德的”语言符号具有 明显的规范意味。由它们所构成的陈述并没有陈述经验事 实(无法得到普遍经验的证实),甚至也不是关于人们的 “心灵状态的陈述”,而只是表达着人的“某些道德情 操”。所以,当甲、乙两人对“偷钱”作出不同判断时, 显然难以证实究竟孰是孰非。

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认得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

1笛卡尔:书上25页经验主义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即实体。

因此需要感觉经验才能实现和完成这种认识。

理性主义1.斯宾诺莎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1632—1677)是近代荷兰伟大的唯物主义唯理论者和无神论者,著有《笛卡尔哲学原理》(1663)、《伦理学》(1667)和《论知性改进论》(1677)等。

斯宾诺莎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实体,他称为上帝,其实就是指无限和永恒的自然界。

人只认识这无限属性中的两种,即心与物。

心就是这个实体的思维属性,物就是它的广延属性。

他以为心与物这两种属性是属于同一实体,心或物的变式都只是这同一实体的变式,这就是他的心身一元论思想。

他主张唯物主义唯理论,认为自然界是认识的对象,而且是可以认识的。

他把知识分为三种: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直观知识,只承认理性的可靠性,否定感觉的可靠性。

斯宾诺莎对心理现象有不少的观察和思考。

他认为联想的条件是同时经验到的。

过去的习惯不同,会使联想的方向不同。

并提出情绪由联想而推移的现象,认为情绪有两类,一类是心的主动状态,另一类是心的被动状态。

2.莱布尼茨威廉·莱布尼茨(1646—1716)是德国近代哲学的始祖、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他的重要著作是《单子论》(1714)和《人类理智新论》(1704)等。

莱布尼茨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

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单子构成的,单子是无限的、不可分割的和能动的客观精神实质,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

灵魂是人体中的最高单子。

这种精神实体的单子是一个封闭的自为世界,是与外界互不影响的。

由此,他对心身关系提出了“预定和谐”的心身平行论。

他认为,灵魂单子和身体单子也是互不影响的,其间没有因果关系,它们按各自的内部活动规律活动。

但由于上帝事先的安排,整个世界的单子在发展过程中是协调一致的。

经验主义管理讲义

经验主义管理讲义

现代管理理论——经验主义管理理论讲义一.经验主义学派产生的背景首先可以回溯到美国的《系统杂志》(现已更名为《Business Week》)的出版商A·W·Shaw于1911年应哈佛大学商学院(HBS)之邀讲授《经营方针》课程。

他一反之前商学院教学理论远胜于实践的常规,邀请了大批的公司总裁参加这门课程的教学,让总裁们与学生一起讨论应该如何更好的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同时,HBS的教授们对这些实际管理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分析,他们从这些总裁的第一手管理经验中发现,管理者做出的决策对企业的业绩会产生重大影响。

了解到管理者在分析企业环境、了解企业强弱项、选择企业战略等方面都负有重大责任。

这种与实践、经验紧密相连的研究方法对德鲁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而最终形成了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集中研究高层管理者所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从高层管理者的实践中归纳提炼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原则的研究方法。

随后德鲁克因1942年编写的《工业人的未来》一书得到时任通用汽车(GM)总裁的小艾尔弗雷德·P·斯隆(Allred Sloan)的高度赏识。

德鲁克受邀到通用汽车公司进行调研,并且受聘为GM顾问,这让他有机会深入到一家公司对其内部结构、管理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他于1946年出版《公司的概念》一书,该书奠定了组织学和经验主义学派理论观点的基础。

德鲁克又于1950年进入纽约商学院(NBS)学习,对企业管理的经验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他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1】至此经验主义学派正式形成。

二.经验主义学派的主张、管理思想及其研究方法1.经验主义学派的主张经验主义学派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当代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经验,特别是以大企业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抽【1】引自彼得·德鲁克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之使命篇》象和概括,然后传授给管理人员,向经理提出实际的建议。

西方文论 英国经验主义文论PPT学习教案

西方文论   英国经验主义文论PPT学习教案
第10页/共29页
“如果动物因为是动物,只具有感官(动 物性的部分),就不能认识美和欣赏美,当 然的结论就会是:人也不能用这种感官或 动物性的部分去体会美或欣赏美。他欣赏 美,要通过一种较高尚的途径,要借助于 最高尚的东西、这就是他的心和他的理 性。”
第11页/共29页
“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
第24页/共29页
“由于同情,我们才关怀旁人所关怀的事物,才 被感动旁人的东西所感动。…·同情应该看作一 种代替,造就是设身处在旁人的地位,在许多 事情上旁人怎样感受,我们也就怎样感受。因 此,这种情欲可能还带有自身保存的性 质。 …·主要地就是根据这种同情原则,诗歌、 绘画以及其它感人的艺术才能把情感由一个人 心里移注到另一个人心里,而且往往能在烦恼、 灾难乃至死亡的根干上接上欢乐的枝苗。大家 都看到.有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令人震惊的事物, 放在悲剧和其它类似的艺术表现里却可以成为 高度快感的来源。”
第14页/共29页
真正的诗人事实上是一位第二造物主, 一位在天帝之下的普罗米修斯。就像天帝 那位至上的艺术家或造型的普遍的自然一 样,他造成一个整体,本身融贯一致而且 比例合度,其中各组成部分都处在适当的 从属地位…. ..《给一个作家的忠告》
第15页/共29页
罗马人自从开始放弃他们的野蛮习俗,
为什么说崇高感涉及“自体保存”的情欲或本能呢?这类情欲一般 只在生命受到威胁的场合才活跃起来。激起它们的一定是某种苦 痛或危险;它们在情绪上的表现一般是恐怖或惊惧,而这种恐怖或 惊惧正是崇高感的主要心理内容。
我把美叫做一种社会的性质,因为每逢见到男人和女人乃至其它 动物而感到愉快或欣喜的时候,他们都在我们心中引起对他们身 体的温柔友爱的情绪,我们愿他们按近我们。

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

由于这些观念中有一些是一同出现的, 由于这些观念中有一些是一同出现的,我们就用一个名 称来标记它们,并且因而就把它们认为是一个东西。 称来标记它们,并且因而就把它们认为是一个东西。因 例如某种颜色、滋味、气味、形状和硬度, 此,例如某种颜色、滋味、气味、形状和硬度,如果常 在一块儿出现, 在一块儿出现,我们便会把这些观念视为一个独特的事 并用苹果的名称来表示它。另外一些观念的集合, 物,并用苹果的名称来表示它。另外一些观念的集合, 则构成一块石头、一棵树、 则构成一块石头、一棵树、一本书和其他类似的可以感 觉的事物。 觉的事物。 我们所命名的物体往往是彼此结伴出现的感觉的集合。 我们所命名的物体往往是彼此结伴出现的感觉的集合。
他拒绝培根的归纳法,倾向于演绎法。 他拒绝培根的归纳法,倾向于演绎法。但是他也同样强 调感觉经验的重要性。 调感觉经验的重要性。 他曾经说过:一切思想的来源就是我们的感觉, 他曾经说过:一切思想的来源就是我们的感觉,因为人 们思想中最初的想法无一不是完全地或部分地来源于感 觉器官。其他的思想都是从这个根源派生出来的。 觉器官。其他的思想都是从这个根源派生出来的。 霍布斯的经验论解释了一些心理现象。 霍布斯的经验论解释了一些心理现象。 注意就是由某种外物引起感觉器官的持续活动, 注意就是由某种外物引起感觉器官的持续活动,从而使 感觉器官无法对其他事物作出反应。 感觉器官无法对其他事物作出反应。 想象是正在衰退的感觉。即感觉印象随着时间而衰退。 想象是正在衰退的感觉。即感觉印象随着时间而衰退。 等感觉印象衰退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就被叫做记忆。 等感觉印象衰退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就被叫做记忆。 梦也有其感觉来源,睡眠中产生的想象我们称之为梦。 梦也有其感觉来源,睡眠中产生的想象我们称之为梦。
主张唯有第二性的质。 主张唯有第二性的质。 他同意洛克关于人的一切观念都是来自经验的看法, 他同意洛克关于人的一切观念都是来自经验的看法,但不同意 洛克的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学说。他认为,根本没有第 洛克的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学说。他认为, 一性的质,只存在洛克所谓的第二性的质。 一性的质,只存在洛克所谓的第二性的质。他认为可以摒弃唯 物主义,因为根本不存在物质世界。 物主义,因为根本不存在物质世界。 存在即被感知。 存在即被感知。 他认为,即便存在物质世界,我们也永远无法直接知道。 他认为,即便存在物质世界,我们也永远无法直接知道。一切 事物只有当它们被感知的时候才存在着, 事物只有当它们被感知的时候才存在着,现实世界无非是由我 们的感知构成的世界。 们的感知构成的世界。 物体无非是感觉的集合体。 物体无非是感觉的集合体。 我们是怎么认识一个物体的呢?他应用了联想原理。 我们是怎么认识一个物体的呢?他应用了联想原理。 借着视觉,我可以有光和颜色及其不同程度与差异的观念。 借着视觉,我可以有光和颜色及其不同程度与差异的观念。借 着触觉,我可以感知到硬盒软、冷和热、 着触觉,我可以感知到硬盒软、冷和热、运动和阻力以及它们 在数量上的大小或程度上的深浅。嗅觉供给我们以气味, 在数量上的大小或程度上的深浅。嗅觉供给我们以气味,味觉 供给我们以滋味, 供给我们以滋味,听觉则可以把各种不同的曲调的声音传入我 的心中。 的心中。

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图示然而,上述的争议虽然从未中断过,但它们之间的冲突却时而激烈,时而缓和。作为一个认识 论的概念,经验一词主要指与理性认识相区别的一个认识阶段、认识形式,即感性认识。理性主义者将人们对有 关事物的见解区分为一般的、易犯错误的信念和永久的、已被证实了的真理性知识,并在其中划出一条深深的鸿 沟。他们声称,感觉经验只能产生关于表象世界的意见,由于表象可能使人受到蒙蔽,所以这种得之于观察的经 验是不可靠的,无法被确认为知识。鉴于此,理性主义者主张全面放弃感觉,而专注于从理性中寻觅真正的知识。 还有一些理性主义者认为,许多知识是生而具有的;学习的实质,就在于通过理性能力对内部潜在的内容作出重 新发现。他们指出,在这样一个先验的知识概念系统中,短促和随机的临时性经验必然找不到它的位置。
关系
经验主义一词原本意指古希腊医生的经验,拒绝一味接受当代的宗教教条,而是依照所观察到的现象为分析 依据。经验主义首先在十七世纪由英国人洛克系统性的阐述。洛克主张人的心志原本是空白的表格,而是经验注 记其上。这种主义否定了人拥有与生俱来的观点或不用既有经验就可以获得的知识。值得注意的是,经验主义并 不主张人们可以从实务中自动地取得知识。根据经验主义者的观点,经由感受到的经验,必须经过适当归纳或演 绎,才能铸成知识。在哲学发展上,经验主义一直和理性主义作为对比。理性主义认为大部分的知识是归咎于感 觉上的独立思考。无论如何,这种对比已被视为过于简单化,因为近代的欧陆理性学者也倡导利用科学方法去取 得实际经验;而洛克也认为超自然的知识(如宗教神学)必须单独既有直觉或推理才能取得。
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
《经验主义问题》作者费耶阿本德大卫·休谟、约翰·洛克(John Locke)及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