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NCCN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CCN前列腺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张骞周利群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日期:
2010-05-13
2010版《NCCN前列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内容与2009版相比有一定修改,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都有新的推荐意见。本文将按照原文的结构就修订内容进行叙述总结,希望能对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诊断、分级和复发危险分层(PROS-1)
在2009版《指南》中,对于影像学检查提示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得到淋巴结组织,以求证是否存在肿瘤转移,而2010版《指南》则推荐以活组织切片检查替代FNA,从而提高诊断的敏感性,避免细针抽吸时取不到肿瘤细胞的情况。
新版《指南》扩充了一项前列腺癌的复发危险等级,即极低危前列腺癌(见表)。极低危是从2009版低危前列腺癌中划分出来的,这使得复发危险等级的划分更加细化。
初始治疗及辅助治疗
极低危和低危前列腺癌的初始治疗(PROS-2)
在2010版《指南》中,极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的预期寿命一般<20年。对此类患者,初始治疗推荐仅定期积极监测(2B类),目的是早期发现病变的进展。积极监测包括每半年1次血清PSA检测及每年1次直肠指检(DRE)。
对于预期寿命≥10年的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的初始治疗,2010版《指南》主要有两项修订。
一项是对定期积极监测方法的调整。对于接受定期积极监测的患者,检测方法在原有血清PSA和DRE的基础上增加了每年1次的前列腺活组织切片检查,这可早期发现前2种检查方法无法发现的病变,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另一项是对行“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指征进行了调整。行“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时,盆腔淋巴结的清扫取决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可能性。依据这个标准,2010版《指南》推荐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门槛有所降低,由原来预测可能性的7%降至2%。另外,《指南》还增加了“异常病理特点”这一概念,其定义从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的单纯切缘阳性扩展到精囊受累、腺体外蔓延或腺体外组织可检测到PSA等,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可选择放疗或继续观察。
中危前列腺癌的初始治疗(PROS-3)
对于接受放疗的中危前列腺癌患者,2009版《指南》明确了可采用的各种高精度放射治疗方法,包括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或逆向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应用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但并未强调IGRT应用的时间。
2010版《指南》重点强调了IGRT需配合3D-CRT或IMRT每天应用,无论患者预期寿命的长短,都须照此方案执行。
局部晚期极高危前列腺癌的初始治疗和辅助治疗(PROS-4)
对于接受放疗+雄激素剥夺疗法(ADT)的局部晚期极高危前列腺癌患者,2010版《指南》推荐ADT的治疗时间由相对较短的4~6个月延长至2~3年,虽然时间有所延长,但仍按照原方案与放疗联合应用。
补救检查方法(PROS-7)
对于放疗后PSA水平继续上升或DRE阳性的患者,除了2009版《指南》提到的进行活组织穿刺、腹部CT等检查外,2010版《指南》又新增了直肠内磁共振成像(MRI)及PSA倍增时间(PSADT)的检查指标,这些方法的增加有助于对病变的监测,相互弥补不足之处。
对于此类患者,如活组织穿刺结果为阴性且无转移,新版《指南》取消了低温手术治疗和近距离放射治疗;如检查结果示有转移,新版《指南》取消了单纯观察和ADT两种方式;如考虑患者为局部复发,新版《指南》推荐采用有创性检查方法,如活组织病理切片、直肠内MRI等进行检查。
系统治疗及系统补救治疗
系统治疗(PROS-8)
2010版《指南》去除了弥漫性病变的称呼,扩大了系统治疗的适应范围。
适应范围包括两项修订。一项是用“雄激素剥夺疗法不敏感”(ADT naive)替代了前列腺癌转移并PSA水平升高的情况;另一项是用去势复发(castration-recurrent)前列腺癌替代了低PSA水平并内脏或骨转移及迅速增大的软组织团块。
系统补救治疗(PROS-9)
新版《指南》增加了系统补救治疗在去势复发的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对于去势复发且转移阴性的患者,给予临床试验(推荐)、观察、停止抗雄激素药物(如果正在使用)或间接雄激素剥夺治疗(如使用抗雄激素药物、雌激素、雄激素合成酶抑制剂)等处理。如处理后患者有PSA水平升高或出现转移,则按照转移阳性患者的方法进行处理。
对于去势复发且转移阳性的患者,给予每3周1次多西他赛+类固醇类药物(1类)、其他多西他赛方案、间接雄激素剥夺治疗、米托蒽醌+类固醇类药物(1类,为改善生活质量而非延长生存)、姑息放疗或核酸类似物等治疗。对于骨转移者,可给予二磷酸盐治疗。如果上述处理均无效,则可行临床试验、补救化疗或最佳支持治疗等处理。
监测及治疗原则
定期监测原则(PROS-B)
指南委员会由于仍担心前列腺癌的过度诊断和治疗问题,推荐患者及其医师依据患者自身的危险因素进行个体化监测。这些危险因素往往要靠多科室医师的配合,如放射肿瘤医生、临床肿瘤医生等共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选择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对年轻患者给予定期跟踪监测比老年患者更重要,因为年轻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这可能与年轻患者本身的血清雄激素水平较高有关。
2010版《指南》将肿瘤进展标志中的“PSA速率>0.75”这一项指标去除,保留了PSA 倍增时间低于3年的标准。
放疗原则(PROS-C)
进行体外放射治疗时,如果剂量大于78 Gy,应采用IGRT。进行非脊柱转移的姑息放疗时,往往使用单剂量800 cGy代替分10次进行的3000 cGy;进行广泛性骨转移的姑息放疗时,通常采用锶89或钐153进行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