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课件人民版
合集下载
2020高考历史培优大一轮人教版课件:第40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4)世俗统治权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教会应该从属于国 家,罗马天主教会不应该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上帝的归上 帝,凯撒的归凯撒。”) (5)僧侣可婚配和还俗,铲除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
4.影响 (1)直接影响: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路德派、加尔 文派和英国国教。 (2)政治方面: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的 形成和发展。 (3)经济方面: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4)思想方面: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解放了思想, ___人_文__主_义_____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人神观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一方面批判基督教的堕落和腐 朽,鼓吹人性解放,另一方面又是虔诚的基督徒。这导致文艺 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既注重人性的因素又不忽视神性的内 容,既讲究世俗的文化又不背弃基督教精神。 (2)他们创造性地阐发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的某些思想资源,用 以解释其新型的人本观念。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人神观就 是神与人、神性与人性、宗教与世俗的和谐统一。
(3)主要原因:天主教会与德意志之间的矛盾加深。 (4)导火线:1517 年,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_赎_罪__券__。 2.概况 (1)序幕:1517 年,马丁·路德发表“___九_十__五_条__论_纲________”。 (2) 扩 展 : 形 成 了 不 受 罗 马 教 皇 控 制 的 新 教 , 如 路 德 派 、 __加_尔__文_派______和英国国教等。
史料实证——文艺复兴的性质及核心内容 史料一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 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 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 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 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高中历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精品课件PPT32 〔人教课标版〕

(2)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 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关于宗教
宗教不同于迷信。宗教一 般是由共同的信仰、道德规范、
物理研究到了 尽头就是哲学,而 哲学研究到了尽头
仪礼、教团组织等要素所构成。 就是宗教。
我们心灵所不可企
——杨振宁
及的东西就是宗教,它
的美和崇高只能间接
的、通过微弱的反光抵
这部作品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 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 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十日谈》欧洲 文学史上第一部 现实主义著作。
一位父亲丧妻后带着两岁的儿子远离城 市,住在偏僻的山上皈依天主教。父亲一直 不让儿子接触世俗的事物。儿子十八岁时, 父亲第一次带他去佛罗伦城,儿子见到了皇 宫、街道、车马等许多新鲜的事物。前面走 来了一群美丽的姑娘,儿子问:“这是什么?” 父亲怕儿子起邪念,骗到:“它们叫绿鹅,是 祸水,不可接近” 。儿子默然,走了很久冷 不丁的说:“父亲,如果你爱我的话,让我带 一只绿鹅回家吧,它们是多么美丽可爱啊!”
们的思想解放。
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 式,矛头指向教会的神 学世界观
披着宗教外衣,矛头 直指罗马天主教会
意大利开始;思想 文化领域
德国开始;政治
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 放出来;天主教权威 受到挑战。
教会对人们控制逐渐 减弱;为以后资产阶 级革命开辟道路。
比较项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兴起地点
意大利
德意志
涉及领域
——《哈姆雷特》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对人的评价, 他肯定了人的价值,突出了人的作用,赞美了人性,提升了 人性的高尚与尊严,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关于宗教
宗教不同于迷信。宗教一 般是由共同的信仰、道德规范、
物理研究到了 尽头就是哲学,而 哲学研究到了尽头
仪礼、教团组织等要素所构成。 就是宗教。
我们心灵所不可企
——杨振宁
及的东西就是宗教,它
的美和崇高只能间接
的、通过微弱的反光抵
这部作品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 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 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十日谈》欧洲 文学史上第一部 现实主义著作。
一位父亲丧妻后带着两岁的儿子远离城 市,住在偏僻的山上皈依天主教。父亲一直 不让儿子接触世俗的事物。儿子十八岁时, 父亲第一次带他去佛罗伦城,儿子见到了皇 宫、街道、车马等许多新鲜的事物。前面走 来了一群美丽的姑娘,儿子问:“这是什么?” 父亲怕儿子起邪念,骗到:“它们叫绿鹅,是 祸水,不可接近” 。儿子默然,走了很久冷 不丁的说:“父亲,如果你爱我的话,让我带 一只绿鹅回家吧,它们是多么美丽可爱啊!”
们的思想解放。
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 式,矛头指向教会的神 学世界观
披着宗教外衣,矛头 直指罗马天主教会
意大利开始;思想 文化领域
德国开始;政治
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 放出来;天主教权威 受到挑战。
教会对人们控制逐渐 减弱;为以后资产阶 级革命开辟道路。
比较项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兴起地点
意大利
德意志
涉及领域
——《哈姆雷特》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对人的评价, 他肯定了人的价值,突出了人的作用,赞美了人性,提升了 人性的高尚与尊严,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山东一轮复习课件: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十二单元
主题一 主题二
第37讲
真题体验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6-
对点训练 1.(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考试一,33)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圣 像画中的人物已不再是一个虚无的存在,也不再是心中的幻想,绘 画中的他们变得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此 现象说明( ) A.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关闭 B.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 ,抨击教会的腐败,但仍然信 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 仰宗教 ,故A项错误;材料中圣像画前后形成对比,“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 D.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
第十二单元
主题一 主题二
第37讲
真题体验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4-
【思路指导】
材料一 材料一中“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 世的自由与幸福,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说 明文艺复兴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个性解放 材料二中“解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征服不驯的自然之 力”“研究自然是教育的主体”“用你的头脑和你的双手 去研究它吧”说明文艺复兴关注对自然的研究,宣扬人 文主义,崇尚科学知识,这有利于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 促进近代科学的产生
第十二单元
第37讲
真题体验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8-
教材补遗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1)哥白尼(1473—1543,波兰),提出太阳中心说,是近代天文学的 奠基人。 (2)布鲁诺(1548—1600,意大利),提出宇宙无限论。 (3)培根(1561—1626,英国),提倡唯物主义研究方法。 (4)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研制天文望远镜,发现新星体,是 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 (5)开普勒(1571—1630,德国),认为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6)牛顿(1643—1727,英国),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和宗教改革
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22讲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课件】(60张)

3.成就 领域 代表人物 但丁 《 神曲 》 代表作及思想 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文学
彼特拉克 薄伽丘 达·芬奇、拉 斐尔、米开朗 琪罗
《歌集》 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 学问”,彼特拉克被称为“ 人文主义之父 ” 《 十日谈 》 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禁欲思想, 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对启蒙思想内容及其评析相对考查较多。 2.教材空白点:(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人神观。 (2)宗教改革的原因。(3)卢梭思想主张的特点。 3.备考策略:复习过程中注意三个综合。 (1)从纵向上看,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源头(古希腊先哲 思想)、兴起(文艺复兴)、发展(宗教改革)、成熟(启蒙 思想)的发展历程,注意理解人文主义在不同发展阶段的 内涵的差异。(2)从横向上看,将科学技术的发展、资产 阶级革命和启蒙思想联系起来,理解其相互之间的内在 联系,从整体上理解17、18世纪西欧社会转型的表现。 (3)中西进行对比:将西方的启蒙思想与中国近代的维新 思想进行比较,认识两者的异同。认识启蒙思想对中国 近代化的推动。
第七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近代以来世 界科学、文艺发展历程
【主题线索】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复兴、发展的历程以及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发展
历程。 【主要表现】 (1)人文主义思想 ①起源:古希腊先哲肯定了人的价值,关注人类的精神世界,是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 ②湮灭:中世纪基督教垄断社会各领域,一切以神为中心,人文精神湮灭。 ③复兴:14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强调人性,反对神性,在文学和艺术领 域展开反封建斗争。 ④发展: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打破对罗马天主教会的迷信,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⑤顶峰: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启蒙思想家将斗争的矛头对准天主教会和封建君 主,宣扬理性、自由、平等、人权等主张,为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规划了蓝图,推动人文精神发展到
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运动一轮复习PPT课件

圣母像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高77厘米,宽53厘米,现藏于巴黎的卢浮宫)是 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画中人物坐姿优雅, 笑容神妙,背景山 水幽深茫茫, 使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 这种臻于完美的生动肖像作品,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 辉体现。
下面哪些词汇可以体现上述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人 文主义思想?
1、时间地点: 公元16世纪 德国到欧洲 2、背景:
(1)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2)德国经济分散、四分五裂;遭受罗马天主教教廷的剥削压迫最 重,激化了社会矛盾,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导火线: 教皇出售“赎罪券”
3、开始标志: 《九十五条论纲》
教皇派红衣主教台彻尔来到德国售卖赎罪券
阅读薄伽丘《十日谈》中《一对父子的故事》, 为什么父亲将女人形容为“祸水”“绿鹅”?
高潮时期代表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1616)
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出身 于英国中部一富裕市民家庭。他的作品深刻 反映了英国由封建制度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 累时期的社会生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引起的新矛盾,塑造了一系列在世界文学史 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他一生共写了 三十七个剧本,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两首 叙事长诗。他的作品充分表达了他的人文主 义世界观。
★局限方面: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
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二、人性的启蒙——文艺复兴的内容
意大利文艺复兴前 三杰
但丁 (1265-1321)
彼特拉克 (1304-1374)
薄伽丘 (1313-1375)
但丁与《神曲》
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原意是《神圣的喜剧》。但丁 原来只取名为《喜剧》,后人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敬而加上“神 圣”一词。起名《喜剧》是因为作品从悲哀的地狱开始,到光 明的天堂结束,带有喜剧的因素。《神曲》全长14000多行,分 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一轮复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PPT课件

第86条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 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 穷信徒的钱呢?
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 1.直接原因: 教皇出售“ 赎罪券 ”(导火线) 2.开始标志:马丁·路德 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1)“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2)简化宗教仪式。 (3)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 4.拓(4展)君:权新高教于教教派出权现。形成。(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
16世纪以后 扩展到西欧 文学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称人是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4、文艺复兴的核心: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观点对比分析
宗教 神学
人文 主义
以神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 等级观念 蒙昧主义 以人为中心 现世的享受 自由平等 理性和科学
5、实质: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神的起源
张、苏格拉底思想主张
2016年卷III第32题.考查西方人文 精神的起源
(2)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近6年未作考查
一、文艺复兴
1、含义
14—16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意大利 兴起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为这场运动打 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所以被称之为“文艺复 兴”。
斗争矛头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与古典文 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 化的关系 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与统治者 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 的关系 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
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不同点
人的问题 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
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 1.直接原因: 教皇出售“ 赎罪券 ”(导火线) 2.开始标志:马丁·路德 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1)“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2)简化宗教仪式。 (3)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 4.拓(4展)君:权新高教于教教派出权现。形成。(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
16世纪以后 扩展到西欧 文学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称人是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4、文艺复兴的核心: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观点对比分析
宗教 神学
人文 主义
以神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 等级观念 蒙昧主义 以人为中心 现世的享受 自由平等 理性和科学
5、实质: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神的起源
张、苏格拉底思想主张
2016年卷III第32题.考查西方人文 精神的起源
(2)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近6年未作考查
一、文艺复兴
1、含义
14—16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意大利 兴起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为这场运动打 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所以被称之为“文艺复 兴”。
斗争矛头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与古典文 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 化的关系 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与统治者 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 的关系 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
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不同点
人的问题 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第27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宗教改革
辨析比较——“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这三种主张是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主张,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
“因行称义”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
启蒙运动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启蒙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对封建教权、王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1.教会认为,人们要获救,只有通过教会。
因此教会规定了许多所谓教徒获救必经的手续和仪式,这些仪式统称为“圣事”。
对此,马丁·路德提出( )
A.信仰教会即可得救
B.简化宗教仪式
C.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高中历史 2.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1.文艺复兴 (1)兴起的背景:中世纪西 欧的社会状况、西欧社会 经济的发展 (2)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 ①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 品 ②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 内涵、对人文主义的评价 (3)历史影响 2.宗教改革 (1)背景:教会对西欧的控 制、德国社会各阶层与教 会矛盾的激化 (2)概况:马丁· 路德领导的 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扩 展 (3)历史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扩展:16 世纪之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7-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 改革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一 二 三
知识点三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要求改革教会 的愿望日趋强烈。 (2)16 世纪,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 富,德意志与天主教会的矛盾最为尖锐。 (3)1517 年,罗马教皇在德国出售赎罪券,马丁· 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 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概况 (1)马丁· 路德的改革: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得到拯救; 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2)其他地区:形成了路德教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教派。 3.影响: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 一步传播和发展。
-5-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 改革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一 二 三
2020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十二单元 第44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 性质的新文化运动。
• 3.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形式表达反封建思想的原因有 哪些?
• 提示:(1)当时封建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强大,压制其 他思想。
• (2)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以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成果为依据。
• (3)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无力与神学正 面冲突。
• (4)16世纪,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欧洲出现宗教改革运动,进一 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_________的权威。
罗马教皇
• (5)马丁·路德的思想核心是“因__信_称__义____”,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 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蕴含着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色彩和 人文主义精神,具有进步意义。
简化宗教仪式 坚持__国__家_权__力__高于教会
• 4.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除路德派外,还加有尔文 _________派和英国国教。
• 5.性质:是一场宗教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 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 6.影响
• (1)挑战了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 6.意义 • (1)推动了文学艺术和___科_学_____的发展。 • (2)促使人们从___封__建_愚__昧___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
的世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精神枷锁。
• 二、宗教改革 • 1.背景 • (1)思想:___文_艺__复_兴__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 • (2)经济: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和经济掠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3)政治: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压榨,使天主教会与人们
• (1)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腐败。 • (2)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 • (3)崇尚____理__性___和科学,追求知识。
• 3.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形式表达反封建思想的原因有 哪些?
• 提示:(1)当时封建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强大,压制其 他思想。
• (2)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以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成果为依据。
• (3)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无力与神学正 面冲突。
• (4)16世纪,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欧洲出现宗教改革运动,进一 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_________的权威。
罗马教皇
• (5)马丁·路德的思想核心是“因__信_称__义____”,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 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蕴含着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色彩和 人文主义精神,具有进步意义。
简化宗教仪式 坚持__国__家_权__力__高于教会
• 4.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除路德派外,还加有尔文 _________派和英国国教。
• 5.性质:是一场宗教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 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 6.影响
• (1)挑战了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 6.意义 • (1)推动了文学艺术和___科_学_____的发展。 • (2)促使人们从___封__建_愚__昧___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
的世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精神枷锁。
• 二、宗教改革 • 1.背景 • (1)思想:___文_艺__复_兴__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 • (2)经济: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和经济掠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3)政治: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压榨,使天主教会与人们
• (1)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腐败。 • (2)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 • (3)崇尚____理__性___和科学,追求知识。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四第35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考点一 考点二 储备素材· 提升素养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历史(RM)
解析:选 C。题干材料“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 越坏”体现了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这些谚语反映出人们对天主教会统 治的不满,故 C 项正确。
考点一
考点二
储备素材· 提升素养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历史(RM)
考点一 考点二 储备素材· 提升素养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历史(RM)
史料二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 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 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考点一
考点二
储备素材· 提升素养
限时规范训练
考点二
储备素材· 提升素养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历史(RM)
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 (1)“信仰得救”,彻底否定教皇和罗马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 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 人文主义色彩。 (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 立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 (3)马丁· 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实际上是把人 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 (4)宗教改革的最大影响在于, 成功运用了人文主义的世俗精神创造 出新教伦理, 把人的心灵从罪恶折磨、 来世拯救和教会束缚中解脱出来, 使世俗生活与世俗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
考点一
考点二
储备素材· 提升素养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历史(RM)
2.根据史料二、三,说明马丁· 路德和罗马教会在得救方式上有何 不同?
大一轮复习· 历史(RM)
解析:选 C。题干材料“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 越坏”体现了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这些谚语反映出人们对天主教会统 治的不满,故 C 项正确。
考点一
考点二
储备素材· 提升素养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历史(RM)
考点一 考点二 储备素材· 提升素养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历史(RM)
史料二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 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 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考点一
考点二
储备素材· 提升素养
限时规范训练
考点二
储备素材· 提升素养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历史(RM)
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 (1)“信仰得救”,彻底否定教皇和罗马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 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 人文主义色彩。 (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 立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 (3)马丁· 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实际上是把人 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 (4)宗教改革的最大影响在于, 成功运用了人文主义的世俗精神创造 出新教伦理, 把人的心灵从罪恶折磨、 来世拯救和教会束缚中解脱出来, 使世俗生活与世俗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
考点一
考点二
储备素材· 提升素养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历史(RM)
2.根据史料二、三,说明马丁· 路德和罗马教会在得救方式上有何 不同?
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件: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题型突破]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下列对文艺复兴时 期人文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 ) A.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 B.是对古代希腊罗马人文主义的复制 C.重点追求各阶层社会地位的平等 D.促使人们对教会的统治更加顺从
[思路引导] 根据题意评价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
[解析]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 文艺复兴不是简单地模仿古典文化,而是新文化的兴起,它反对 封建教会的说教,维护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B、C、 D 三项的叙述都是不正确的。
3意义 ①政治上,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 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 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经济上,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思想上,打破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进一步 得到解放,促进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题型突破] 马丁·路德曾说:“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 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了他的生命与义所需要 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这个观点的主要意义是( ) A.使人们获得更容易得到拯救的方法 B.使教会服从于国家 C.否认了教皇和教职人员的权威 D.消除了教职人员与俗人的差别
[深化拓展] 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外衣的原因 (1)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允许其他思 想和学说传播,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建立在古希腊罗马的科 技、思想文化基础之上。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冲突,所以借 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而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 想文化之实。
课堂互动探究 K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高中历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精品课件PPT46 〔人教课标版〕

此
刻
万
籁
彼 特
俱
拉 克
寂
此刻万籁俱寂,风儿平息, 野兽和鸟儿都沉沉入睡。 点点星光的夜幕低垂, 海洋静静躺着,没有一丝痕迹。 我观望,思索,燃烧,哭泣, 毁了我的人经常在我面前,给我甜蜜的伤悲; 战斗是我的本分,我又愤怒,又心碎, 只有想到她,心里才获得少许慰藉。 我只是从一个清冽而富有生气的源泉 汲取养分,而生活又苦涩,又甜蜜, 只有一只纤手才能医治我,深入我的心房。 我受苦受难,也无法到达彼岸; 每天我死亡一千次,也诞生一千次, 我离幸福的路程还很漫长。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 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 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 贫穷信徒的钱呢?
思考:为什么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是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实质是什么?
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
• 信仰耶稣就可得救 • 《圣经》高于教会和教皇
他提出最有力的论点是 “基督教的最终权威是《圣 经》而非教皇”。他是第一 位将圣经翻译成德语的人。 加上活版印刷的推波助澜, 各地开始将《圣经》翻译成 当地语言,将《圣经》平民 化和普及化。
《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第27条 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 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中世纪圣母
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笔下的圣母
《 圣母子 》 《纱罩圣母》
《绿野圣母》
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大文豪,他塑造了 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深刻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思 想。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 伟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 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 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 莎氏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 界各种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扩展:16 世纪以后,从 □07 意大利 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成就最大 的是英国的剧作家 □08 莎士比亚 ,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等。
6.意义 二 宗教改革 1.含义:16~17 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
——朱寰主编《世界中古史》
三 中世纪圣母与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笔下的圣母。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说明文艺复兴运 动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神学,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史料二 中“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与幸福,人是现世生 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说明文艺复兴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个性解放。史料 三中中世纪的圣母呆板,宗教色彩浓厚;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慈祥,散发着母 爱的光芒,人文主义色彩浓厚。
第4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一 文艺复兴
1.背景
(1)政治: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与逐渐成长,是文艺复兴的阶级基础。
(2)经济: □01 资本主义萌芽 的出现,是文艺复兴的经济根源。 (3)文化:意大利的 □02 古希腊罗马文化 遗存与人才结构,是文艺复
兴的重要条件。
(4)思想: □03 教会神学 禁锢人们的思想,是文艺复兴的直接原因。
——叶廷芳《18 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二 基督教会要人们追求虚无缥缈的来世自由和幸福,而在现实世 界上则实行禁欲主义,而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 与幸福,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应当追求知识、探索自然、欣 赏艺术、享受友谊和欢乐。他们认为人所追求的东西是出于“天赋人性”。 他们把发财和享乐的渴望视为美德善行,甚至说,这是上帝眷顾其子民的标 志。
对 □01 罗马教会 的政治运动。
2.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3.背景
(1)政治: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
(2)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 □02 文艺复兴 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 (4)导火线:教皇出售 □03 赎罪券 。
4.序幕:1517 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古喻今”的含义, 分析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史料二指出基督教会和人文主义者的不同观点,并说明其对立的 实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巧识记] 用“三个一”记忆文艺复兴
(2)特点:在教义的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蕴含着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 素,适应了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
6.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除路德派以外,还有
□06 加尔文教 和英国国教。
7.影响
(1)形成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等新教。
(2)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07 人文主义 得到进一步的
(5)外因: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2.实质:是一场 □04 资产阶级 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 □05 人文主义 ,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成就 (1)“文学三杰”
①薄伽丘:其代表作《 □06 十日谈 》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禁欲思想。
(3)恩格斯在评价文艺复兴时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 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根据史料二、三论证这一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含义: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神学,宣传新的资产 阶级思想。 原因: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 弱小;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等。
提示
[问题探究 2] 马丁·路德反对宗教迷信吗? 提示:不反对。马丁·路德不否定宗教信仰,只是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提示
[易错提醒] 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张将人性从 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 信仰宗教的。
②但丁:其代表作《神曲》表达了对教会的憎恶。 ③彼特拉克:其代表作《歌集》,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美术三杰(岳麓版)
①达·芬奇:突破“圣像图”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
②米开朗琪罗:他的塑像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③拉斐尔:擅长画圣母。
传播和发展。
[图解历史] 从“因行称义”到“因信称义”
互动探究 史料研读
主题1 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 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
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 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 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5.马丁·路德的主张和特点 (1)主张
[问题探究 1] 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形式表达反封建思想的原 因有哪些?
提示:(1)当时封建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强大,压制其他思想。 (2)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以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成果为依据。 (3)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无力与神学正面抗争。
6.意义 二 宗教改革 1.含义:16~17 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
——朱寰主编《世界中古史》
三 中世纪圣母与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笔下的圣母。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说明文艺复兴运 动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神学,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史料二 中“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与幸福,人是现世生 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说明文艺复兴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个性解放。史料 三中中世纪的圣母呆板,宗教色彩浓厚;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慈祥,散发着母 爱的光芒,人文主义色彩浓厚。
第4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一 文艺复兴
1.背景
(1)政治: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与逐渐成长,是文艺复兴的阶级基础。
(2)经济: □01 资本主义萌芽 的出现,是文艺复兴的经济根源。 (3)文化:意大利的 □02 古希腊罗马文化 遗存与人才结构,是文艺复
兴的重要条件。
(4)思想: □03 教会神学 禁锢人们的思想,是文艺复兴的直接原因。
——叶廷芳《18 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二 基督教会要人们追求虚无缥缈的来世自由和幸福,而在现实世 界上则实行禁欲主义,而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 与幸福,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应当追求知识、探索自然、欣 赏艺术、享受友谊和欢乐。他们认为人所追求的东西是出于“天赋人性”。 他们把发财和享乐的渴望视为美德善行,甚至说,这是上帝眷顾其子民的标 志。
对 □01 罗马教会 的政治运动。
2.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3.背景
(1)政治: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
(2)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 □02 文艺复兴 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 (4)导火线:教皇出售 □03 赎罪券 。
4.序幕:1517 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古喻今”的含义, 分析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史料二指出基督教会和人文主义者的不同观点,并说明其对立的 实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巧识记] 用“三个一”记忆文艺复兴
(2)特点:在教义的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蕴含着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 素,适应了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
6.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除路德派以外,还有
□06 加尔文教 和英国国教。
7.影响
(1)形成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等新教。
(2)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07 人文主义 得到进一步的
(5)外因: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2.实质:是一场 □04 资产阶级 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 □05 人文主义 ,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成就 (1)“文学三杰”
①薄伽丘:其代表作《 □06 十日谈 》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禁欲思想。
(3)恩格斯在评价文艺复兴时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 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根据史料二、三论证这一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含义: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神学,宣传新的资产 阶级思想。 原因: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 弱小;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等。
提示
[问题探究 2] 马丁·路德反对宗教迷信吗? 提示:不反对。马丁·路德不否定宗教信仰,只是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提示
[易错提醒] 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张将人性从 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 信仰宗教的。
②但丁:其代表作《神曲》表达了对教会的憎恶。 ③彼特拉克:其代表作《歌集》,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美术三杰(岳麓版)
①达·芬奇:突破“圣像图”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
②米开朗琪罗:他的塑像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③拉斐尔:擅长画圣母。
传播和发展。
[图解历史] 从“因行称义”到“因信称义”
互动探究 史料研读
主题1 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 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
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 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 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5.马丁·路德的主张和特点 (1)主张
[问题探究 1] 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形式表达反封建思想的原 因有哪些?
提示:(1)当时封建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强大,压制其他思想。 (2)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以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成果为依据。 (3)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无力与神学正面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