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真菌感染和抗真菌治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烯类: 两性霉素 B, 制霉菌素
代谢抑制剂
多氧霉素 尼可霉素 Papulacandins Echinocandins
a -Difluoromethylornithine Cispentacin
核酸的功能 喷他脒
麦角固醇合成
唑类药物 Allylamines/ Thiocarbamates Morpholines
IV/ORAL
22
•
•
050128
1992 伊曲康唑 sporanox IV/ORAL
各种药物的抗真菌谱比较
真菌 白念 热带念 近平滑念 克柔念 平滑念 新生隐球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 皮炎芽生菌 粗球孢子菌 巴西副球孢子菌 卡氏肺孢子虫 烟曲霉 毛霉 根霉 镰刀霉
050128M.A. Boogaerts From 吴安华 23
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 • • • • • • •
050128
肺部真菌感染(念、曲、隐、组织、球孢子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隐、念、曲) 消化道真菌感染(念) 泌尿系真菌感染( 念、曲) 皮肤真菌感染(着色、孢子丝、足分支菌) 心血管系统真菌感染(念、曲) 骨骼关节真菌感染(放线菌、孢子丝菌皮肤外型 眼、耳、鼻 ( 念、曲、毛)
深部真菌感染与抗真菌治疗
• 吴安华 医学博士, 教授,主任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 • 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0501wenku.baidu.com8 吴安华 1
深部真菌感染与抗真菌治疗
• • • • • 浅部真菌感染 深部真菌感染 1、在医院感染中近年发病率 2、耐药真菌感染已经出现 3、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正在增加如免 疫抑制剂、皮质激素、广谱抗菌药物的应 用。
050128 吴安华 25
两性霉素B—临床应用
• 治疗深部真菌病的首选药。
• 1、新型隐球菌脑膜炎,0.3-0.5mg/kg/d +5-FC(100-120mg/kg/d),2-3个月(必 要时延长至6个月),减少复发。 • 2、念珠菌病 皮肤、口腔、阴道黏膜 (局部用药);肺部、泌尿道、血液感染 (全身用药)小剂量0.2-0.4 mg/kg,4 周, 心内膜炎需配合手术切除病变。
1995 二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 abelcet
1996二性霉素Bcholesteryl sulfate amphtec IV
•
• 嘧啶类
1997二性霉素B脂质体
amBsome
IV
1972 氟胞嘧啶 ancoban
ORAL
• 吡咯类
1981酮康唑
1990氟康唑
吴安华
nizoral
diflucan
ORAL
• 致病性真菌:多为地区性流行,如组织胞 桨菌、球孢子菌、类球孢子菌、着色真菌、 皮炎芽生菌、足分支菌、孢子丝菌等。
• 条件致病性真菌:医院感染、免疫功能低 下感染,毒力较低。念、隐、曲、毛、放、 奴卡菌等。
050128
吴安华
6
各种念珠菌感染所占的比例
白色念珠菌 54%
其他念珠菌 1% 热带念珠菌 17%
• 二、破坏真菌细胞壁 • 1、对甘露聚糖与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体(真菌 胞壁中、外层)的作用 BMY-28864 • 2、对几丁质的影响 胞壁主要支架 几丁质 合成酶1、2 多氧霉素D、尼克霉素Z、X。 • 3、对葡聚糖合成的抑制 睫状真菌素(LY121019)
050128
吴安华
18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8 1996
念珠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人(化/放疗) 器官移植受体(使用抗排斥药物) 大型手术后或严重创伤病人(ICU) 低体重新生儿
050128 吴安华 9
深部真菌病的诱因
• • • • 艾滋病 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 器官移植(包括骨髓移植) 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恶性肿瘤、肝 硬化等,大面积烧伤) • 广谱抗生素 • 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放疗 • 各种留置导管与侵入性操作
皮肤软组织
其他部位
050128
吴安华,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1998~1999 4 吴安华 年监测资料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6):401-403
深部真菌病的定义
• 除表皮、毛发、甲床真菌感染以外,侵犯
内脏、皮下组织、皮肤(角质层以下)和
黏膜的真菌感染。
050128
吴安华
5
深部真菌病的病原学
050128 吴安华 27
两性霉素B---投药法
• 开始静脉滴注: 1-5mg/ 次或0.02-0.1mg/kg 给药 • 一般治疗剂量:每日或隔日增加5mg至每次0.60.7mg/kg时暂停。 • 最高单次剂量不超过1mg/kg,每日或隔1-2日给药 一次。 • 累计1.5----3.0g,也可延长至6月。 • 对敏感真菌感染用小剂量,成人20-30mg/次,疗 程宜长。
050128
吴安华
10
深部真菌病的发病机制
• 致病性真菌:吸入、皮损、叮咬 • 条件致病性真菌 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
如口咽部、肠道、泌尿生殖道、皮肤等。同 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水、植物、空 气中)。正常情况不致病。 免疫功能低下或 缺陷时致病,内源性感染与外源性感染。
050128 吴安华 11
细胞核分裂
核酸合成 5-氟胞嘧啶 甲氧苄啶 Sulfomethoxazole
Griseofulvin Benomyl
蛋白质合成
Blasticidin Sinefungin
吴安华 15
050128 From M.A. Boogaerts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 一、破坏真菌细胞膜 • 1、干扰细胞膜脂质合成,影响真菌细胞膜麦角 类固醇合成,抑制真菌细胞生长。 (1)抑 制角鲨烯环氧化酶 萘替芬和特比萘芬,致角 鲨烯堆积于膜内,增加膜脆性。 (2)抑制细胞色素P450类固醇合成酶,三唑 类药物 (3)14-还原酶和7、8-异构酶 阿莫罗芬
050128
吴安华
2
表1、医院内菌血症的不同类别病原体分布(株数,构成比%)
病原体类 别 1998年 病原体分布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合计
革兰阳性 菌
157 (33.48)
142 (33.90)
181 (37.05)
105 (27.49)
585 (32.30)
革兰阴性 菌
厌氧菌
251 (53.52)
羊毛甾醇
细胞色素P450 去甲基作用 伊曲康唑阻断去甲基作用
14-去甲基羊毛甾醇
麦角固醇
050128
吴安华
20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 其他机制 环已吡咯酮乙醇—干扰真菌对大 分子物质的摄取和储存。 • 不明机制 碘化钾
050128
吴安华
21
抗深部真菌药物分类
• 分类 • 多烯类 • • 上市时间 化学名 1958 二性霉素B 商品名 fungizong 使用 IV/ORAL IV
下呼吸道
术后伤口
泌尿道
胃肠道
白色念珠菌(13.6)、大肠杆菌(6.9)、表皮葡萄球菌(5.9)、肠杆菌属(5.2)
血液
大肠杆菌(16.6)、表皮葡萄球菌(11.5)、金黄色葡萄球菌(8.3)、克雷伯菌(6.6)、 铜绿假单胞菌(5.5) 金黄色葡萄球菌(20.4)、铜绿假单胞菌(13.2)、大肠杆菌(9.3)、肠杆菌属(8.6)、 表皮葡萄球菌(7.9) 表皮葡萄球菌( 16.9 )、白色念珠菌( 8.0 )、大肠杆菌( 7.5 )、金黄色葡萄球菌 (6.9)、肠杆菌属(6.5)
3
241 (57.88)
5(1.19)
252 (51.49)
6(1.23)
218 (57.07)
1(0.26)
962 (54.75)
15(0.85)
真菌
50(10.66)
28 (6.71) 1
50(10.24)
58(15.18)
186 (10.59) 9(0.51)
其他病原 体
8
0
0
合计
469
417
489
382
1757
050128
吴安华,等.医院内菌血症发病率与病原体分布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5):395-398 吴安华
3
表
感染部位 所有部位
不同部位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分布
常见病原体(构成比,%)
大肠杆菌( 9.8 )、铜绿假单胞菌( 8.4 )、金黄色葡萄球菌( 8.4 )、表皮葡萄球菌 (8.0)、肠杆菌属(7.8)、白色念珠菌(6.8)、克雷伯菌属(6.6) 铜绿假单胞菌( 11.2 )、金黄色葡萄球菌( 8.7 )、克雷伯菌属( 8.5 )、白色念珠菌 (7.9)、表皮葡萄球菌(5.9)、大肠杆菌(5.0) 大肠杆菌( 16.8 )、金黄色葡萄球菌( 11.6 )、铜绿假单胞菌( 10.0 )、肠杆菌属 (9.6)、表皮葡萄球菌(5.9)、克雷伯菌属(6.1) 大肠杆菌(21.5)、肠杆菌属(8.7)、白色念珠菌(5.8)、肠球菌(5.5)、表皮葡萄 球菌(5.1)
050128 吴安华 28
两性霉素B ---投药法 • 鞘内给药 • 首次0.05-0.1mg,逐渐增加至 0.5mg,最大量不超过1.0mg,每 周给药2-3次,总量15mg左右。可 与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同时使用, 并用脑脊液反复稀释,边注射边稀 释。
050128 吴安华 29
两性霉素B ---投药法
050128
吴安华
26
两性霉素B —临床应用
• 治疗深部真菌病的首选药
• 3、球孢子菌病的播散型、脑膜感染或慢性球 孢子菌病需静脉滴注,最有效药物。 • 4、组织胞浆菌病之全身播散型和慢性进行型。 静脉滴注总2-3克,10周以上。 • 5、曲菌病 • 6、毛霉菌病,中线鼻、眼眶、支气管、消化 道,与5-FC联合使用 • 7、其他 皮炎芽生菌 孢子丝菌
吴安华 12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
• • • • 加强对真菌感染的认识 提高警惕 仔细分析 认真检查 涂片检查 真菌培养 病理检查 X线检查
吴安华 13
050128
曲霉菌感染
念珠菌感染
毛霉菌感染 新型隐球菌感染
组织胞浆菌感染
马尔非尼青霉菌感染
050128 吴安华 14
抗真菌药物
细胞膜功能
细胞壁合成
AMB
FCZ ITZ
VCZ
PCZ RCZ
CF
MF
AF
两性霉素B(AMB)—抗真菌作用
• 真菌 MIC
0.03-0.06
真菌
白色念珠菌 皮炎芽生菌 粗球孢子菌 烟曲菌
MIC
0.5-3.7 0.05-0.5 0.4-0.5 0.14-0.6
• 新型隐球菌
• 申克孢子丝菌 0.07-0.5 • 组织胞浆菌 • 毛霉菌 0.04-0.9 0.03-0.25
• 三、干扰真菌核酸的合成与功能 1、5-FC—胞嘧啶脱氨酶—5-FU— 5-FdUMP—dUMP—置换DNA上之dTMP, 阻止真菌DNA合成。 2、5-FdUMP—dUDP替代RNA上的三磷酸 尿苷,DNA转录错误,形成错误的mRNA, 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050128
吴安华
19
伊曲康唑的作用机理
• 使用时注意,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再用5%葡萄糖 溶液稀释,不可用生理盐水,避光滴注,每次滴 注时间在6h以上,滴注浓度不能超过10mg/100ml, 葡萄糖液pH需在4.2以上。
• 鞘内注射溶液浓度不超过25mg/100ml,并用脑脊 液反复稀释。 • 慎用皮下导管(Omaya reservor)脑室内给药。
050128
吴安华
16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 一、破坏真菌细胞膜 • 2、损害膜脂质结构及其功能 麦角类固醇 是真菌细胞特有的脂质,胆类固醇是哺乳 动物细胞膜内固有的成分。AMB能作用于 二者,造成抗真菌作用与不良反应。 • 3、对真菌细胞膜的机械性损伤
050128
吴安华
17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 毛发癣菌
2.4-14.0
镰刀菌
星形奴卡菌
吴安华
14.7
40.0以上
24
• 分支着色真菌 40.0以上
050128
两性霉素B—药代动力学
• • • • • 口服吸收少且不稳定 CSF中浓度低(2%-4%血浓度) 蛋白结合率91%-95% 消除半减期2小时 经肾缓排,2%-5%原药肾排,7天排出给药 量之40%,停药后至少排泄7周。硷性尿中 排泄增加。 • 透析不易出去。
克柔念珠菌 4%
近平滑念珠菌 9%
平滑念珠菌 15%
050128
吴安华
7
美国非艾滋病患者中致死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
Mc Neil et al 2001 Clin Infect Dis 33;641
0.6
每10万人中的发病率
0.4
念珠菌病
0.2
曲霉菌病
0.0 1981
吴安华 1986
050128
1991
050128
吴安华
30
两性霉素B ---投药法
• 雾化吸入 以蒸馏水配成0.01%--0.02%溶液, bid/tid 5-10ml。
• 膀胱或皮肤用药 0.2%-0.3%溶液.持续膀胱 冲洗每日以5mg加入1000ml灭菌注射用水中, 按每小时注入40ml速度,5-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