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选修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数学选修部分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部分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部分知识点总结1. 高级代数高级代数是数学选修课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多项式、不等式、函数、方程组等知识点。

其中,多项式是一个常见的数学对象,它是一种形式为f(x) = a0 + a1x + a2x^2 + ... + anxn的函数,其中a0, a1, ..., an是常数,x是变量,n是一个非负整数。

多项式可以进行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还可以进行整除运算,根据多项式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可以求出多项式的零点、系数和导数等信息。

不等式是一个包含不等号的数学表达式,它可以表示变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比如x < y、x > y、x <= y、x >= y等。

解不等式时需要考虑不等式的性质和运算规则,通常可以通过变换形式、直接求解、图像法等方法来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函数是一个常见的数学对象,它描述了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函数可以用符号、公式、图像等形式来表示,包括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不同类型的函数。

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像、函数的运算、函数的变换等内容。

方程组是由若干个方程组成的数学对象,它描述了多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

方程组可以分为线性方程组和非线性方程组,根据方程组的性质和数量可以采用不同的解法,比如代入法、相消法、换元法等。

2. 几何几何是数学选修课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包括向量、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等知识点。

向量是一个常见的数学对象,它描述了空间中的方向和大小,可以进行加法、减法和数乘等运算,具有平移和方向性等特点。

平面几何是关于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运算的数学分支,它包括直线、圆、多边形等内容。

在学习平面几何时,需要了解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定理和方法,比如点、直线、线段、角、全等、相似、圆等内容。

立体几何是关于立体图形的性质和运算的数学分支,它包括球、柱、锥、台等内容。

在学习立体几何时,需要了解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定理和方法,比如体积、表面积、平行截面剖面等内容。

数学选修1至2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1至2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1至2知识点总结一、选修11.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类型的函数,其一般形式为y=ax+b,其中a,b为常数且a≠0。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斜率a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常数b表示直线与y轴的交点。

在数学上,一次函数是一种简单串直线函数,但它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经济学、物理学等领域均可利用一次函数来描述问题。

2.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一种常见的函数类型,其一般形式为y=ax²+bx+c,其中a,b,c为常数且a≠0。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其开口方向取决于a的正负。

二次函数对应的抛物线有着许多特性,如顶点坐标、对称轴、焦点、直焦距等,这些特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3. 多项式函数多项式函数是由常数组成的数列f(n),在数学中,n是一个变量,它的值可以是实数或者复数,但不是整数或负数,并有定义域。

封闭整数或负数的情况是另一种基于变量方面的数列。

4. 分式函数分式函数是由两个多项式相除而得到的函数,分母不能取0。

5.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是常见的特殊函数类型,它们在数学和实际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是y=a^x,其中a为底数,x为指数,而对数函数的一般形式是y=loga(x),其中a为底数,x为真数。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之间存在着互为反函数的关系,它们在代数、几何、概率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

6.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用于描述角度与变化的函数,常见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它们在三角学和实际问题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三角函数不仅能够描述角度的变化,还能够描述周期性的现象,如振动、波动等。

7.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构成的序列,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数学命题的常用方法。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和方法,它们在数学分析、组合数学、离散数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中数学选修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选修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选修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选修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数列与数列极限:常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
的前n项和、数列极限、递推关系式。

2. 排列与组合:排列的定义、全排列、圆排列、组合的定义、二项式系数、二项式定理、组合数的性质。

3. 概率与统计:事件、概率的定义、概率的性质、条件概率、独立事件、贝叶斯公式、期望、方差、频率分布、参数估计。

4. 三角函数与图像:弧度制、角度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三角函数的
周期性、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5. 平面向量与立体几何:平面向量的定义、向量的运算(加法、数乘、数量积、向量积)、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共线性与垂直性、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点、直线、平面、球面)。

6. 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定义、基本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导数的应用(切线与
法线、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函数的凹凸性与拐点、变化率与边际效应)。

7. 不等式与线性规划: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组的解法(图解法、代入法、分段讨论法)、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和算法解法。

8. 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定义、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可分离变量法、齐次方程法、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法)。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数学选修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的应用与推导,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数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函数及其图像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函数的概念最早始于代数学。

函数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来描述某一些现象之间的联系。

在学习数学选修一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函数及其图像,例如常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等。

这些函数的图像各不相同,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曲线,有的是周期性变化的波形图。

其中,一次函数是 y = kx + b,其中 k 和 b 分别是一次函数的斜率和截距,代表了一次函数的变化规律和位置。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斜率为 k 的直线,斜率的大小和正负代表了直线的上升或下降趋势,截距则代表了直线与 y 轴的交点。

二次函数是 y = ax^2 + bx + c,其中 a、b、c 分别代表了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截距。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它的开口方向取决于 a 的正负,开口向上或向下;顶点坐标 (-b/2a, f(-b/2a)) 描述了抛物线的最低(最高)点;截距 c 代表了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

指数函数是 y = a^x,其中 a 是底数,x 是指数,y 代表了指数函数的函数值。

指数函数的图像是一个不断增加(或减小)的曲线,当底数 a 大于 1 时,指数函数呈现递增趋势,反之递减;当 0 < a < 1 时,指数函数呈现递减趋势,反之递增。

指数函数在数学和科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是自然增长的数学模型。

对数函数是 y = log_a x,其中 a 是底数,x 是真数,y 是函数值。

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逆运算,它描述了底数 a 以何指数得到真数 x。

对数函数的图像是一条上升曲线,底数 a 越大,曲线上升越快。

这些函数的概念和图像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匀速运动的位移函数、价税合一的税金函数等等。

因此,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这些函数的特征和图像,理解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学会如何通过函数来建立数学模型和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一、简易逻辑1. 命题- 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 命题的真假:真命题与假命题。

- 四种命题: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原命题为“若p,则q”,逆命题为“若q,则p”,否命题为“若¬p,则¬q”,逆否命题为“若¬q,则¬p”。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

- 必要条件:如果q⇒p,则p是q的必要条件。

- 充要条件:如果p⇒q且q⇒p,即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

二、圆锥曲线与方程1. 椭圆- 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

|PF1|+|PF2| = 2a(2a >|F1F2|),其中F1,F2为焦点,|F1F2|=2c。

- 椭圆的标准方程:- 当焦点在x轴上时,frac{x^2}{a^2}+frac{y^2}{b^2} = 1(a>b>0),其中c^2=a^2-b^2。

- 当焦点在y轴上时,frac{y^2}{a^2}+frac{x^2}{b^2}=1(a > b>0),其中c^2=a^2-b^2。

- 椭圆的性质:- 范围:对于frac{x^2}{a^2}+frac{y^2}{b^2} = 1(a>b>0),-a≤slant x≤slant a,-b≤slant y≤slant b。

- 对称性:关于x轴、y轴和原点对称。

- 顶点坐标:(± a,0),(0,± b)(焦点在x轴上时);(0,± a),(± b,0)(焦点在y轴上时)。

- 离心率e=(c)/(a)(0 < e < 1)。

2. 双曲线- 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

高中数学选修三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三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三知识点全总结1. 复数与多项式:包括复数的概念,实部和虚部;复数的四则运算,共轭复数和模的概念;多项式的基本概念,包括系数、次数和根的概念;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包括加法、乘法、除法和求导等。

2.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概念,包括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和步骤。

3. 几何证明选讲:包括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平行线的证明方法,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证明方法,角的平分线的证明方法等。

4.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极坐标系的基本概念,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极坐标方程的作图方法;参数方程的基本概念,参数方程的应用等。

5. 推理与证明:包括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反证法的应用等。

6. 概率与统计:包括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条件概率,独立事件的概率,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学期望等。

7. 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包括优选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等。

8. 统筹法与图论初步:包括统筹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图论初步的概念和应用等。

9.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包括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和参数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等。

10. 矩阵与变换:包括矩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应用,矩阵的秩和行列式等。

11. 算法初步:包括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流程图和伪代码的编写,算法的复杂度分析等。

12. 初步概率:包括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计算和应用,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的概率等。

13. 统计案例分析:包括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的应用,以及对应的案例分析。

14. 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包括优选法的实际应用和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何应用优选法和试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15. 统筹法与图论初步:包括统筹法的实际应用和图论初步的理论和应用,如何应用统筹法和图论初步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知识点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数学选修1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1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1知识点总结一、直线与圆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相离;(2)直线与圆相切;(3)直线与圆相交;2. 切线的性质(1)切线的斜率与半径垂直;(2)相切圆的切线垂直于半径;3. 直线与圆的方程(1)直线的一般方程;(2)直线的标准方程;(3)圆的标准方程。

二、平面向量1.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1)平面向量的定义;(2)平面向量的模;(3)平面向量的方向角;2. 平面向量的运算(1)平面向量的加法;(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3)平面向量的夹角;3. 平面向量的应用(1)平面向量与平行四边形;(2)平面向量的共线;(3)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三、立体几何1. 空间直线与平面(1)空间直线的方程;(2)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3)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 空间中的夹角(1)直线与直线的夹角;(2)直线与平面的夹角;(3)平面与平面的夹角;3. 空间中的距离(1)点到直线的距离;(2)点到平面的距离;(3)直线与直线的距离。

四、三角函数1. 角度和弧度(1)角度与弧度的换算;(2)弧度的性质;(3)弧度与圆周角;2. 三角函数的定义(1)正弦函数;(2)余弦函数;(3)正切函数;3. 三角函数的性质(1)周期性;(2)奇偶性;(3)函数值的范围;4.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五、导数与微分1. 导数的概念(1)导数的定义;(2)导数的几何意义;(3)导数的物理意义;2. 导数的计算(1)导数的基本公式;(2)导数的四则运算;(3)高阶导数的计算;3. 导数的应用(1)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2)凹凸性与拐点;(3)运动学问题中的应用。

六、不定积分1. 不定积分的概念(1)不定积分的定义;(2)不定积分的性质;(3)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2. 不定积分的计算(1)一类基本的积分;(2)有理函数的积分;(3)分部积分和换元积分;3. 不定积分的应用(1)定积分的计算;(2)曲线长度的计算;(3)曲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

高中数学选修内容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选修内容知识点归纳

选修之1常用逻辑用语一、命题及其关系1.命题(1)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2)对于“若p,则q”形式的例题,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2.四种命题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 .(2)如果q成立时,p一定成立,即q⇒p,则称p是q的必要条件;(3)如果既有p⇒q,又有q⇒p,则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三、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联结词及记号逻辑联结词记号意义且p∧q p且q或p∨q p或q⌝非p非p(2)全称命题“对M中任意一个x,有p (x)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x M p x,()读作“对任意x属于M,有p (x)成立”.2.存在量词(1)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注:常见的存在量词还有“有些”、“有一个”、“对某个”、“有的”等.(2)特称命题“存在M中的一个x,使p(x)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x M p x读作“存在一个x属于M,使p(x)成立”.3.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1)全称命题:,().p x M p x∀∈否定:,().⌝∃∈⌝p x M p x(2)特称命题:,().∃∈p x M p x否定:,().⌝∀∈⌝p x M p x选修之2圆锥曲线一、椭圆1.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2.标准方程(1)焦点在x轴上:22221 x ya b+=.二、双曲线1.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2.标准方程(1)焦点在x轴上:22221 x ya b-=.(2)焦点在y轴上:22221 y xa b-=.说明:注意双曲线中c为a,b,c中的最大数,c2=a2+b2.性质 焦点在x 轴 焦点在y 轴 范围 x ≤-a 或x ≥a y ≤-a 或y ≥a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成轴对称, 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顶点 A 1(-a , 0),A 2(a , 0)A 1(0 , -B ),A 2(0 , b )渐近线 b y x a=±a y x b=±离心率c e a=c e a=(3)开口向上:x 2=2py . (4)开口向下:x 2=-2py . 性质 开口向左 开口向右 开口向上 开口向下 范围 x ≥0 x ≤0 y ≥0 y ≤0 对称性 x 轴 x 轴 y 轴 y 轴 顶点 O (0 , 0) O (0 , 0) O (0 , 0) O (0 , 0) 离心率 e =1e =1e =1e =1焦点 (,0)2p (,0)2p -(0,)2p (0,)2p -准线方程2p x =-2p x =2p y =-2p y =四、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1.交点(1)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方程联立得到方程组,则方程组的解就是交点的坐标.(2)消掉一个未知数后可得关于另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设此方程的判别式为Δ,则有相交⇔方程有两不同解⇔Δ>0;相切⇔方程有两相同解⇔Δ=0;相离⇔方程无实数解⇔Δ<0.2.弦长公式P={M | p (M)};(3)用坐标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f (x , y)=0;(4)化方程f (x ,y)=0为最简形式;(5)说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注:化简前后方程的解集一般是相同的,步骤(5)可省略不写.如果有的点其坐标满足求出的方程,但该点不在方程的曲线上,一定要注意排除.步骤(2)有时也可省略.3.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1)标准方程法:如圆、椭圆、抛物线等都有标准方程,如能知道轨迹是何种曲线则可套用标准方程.(2)待定系数法:有时标准方程中的参数不易直接计算求得,则可用待定系数法,即列方程(组)求之.(3)代入法:若一个动点P与一条已知曲线f (x , y)=0上的点Q有联系,则可先找出P (x , y ),Q (x 1 , y 1)的坐标之间的关系1112(,),(,),x x y y x y ϕϕ=⎧⎨=⎩然后代入f (x 1 , y 1)=0即可求出P 的轨迹方程f (φ1(x ,y ) , φ2(x ,y ))=0.选修之3 推理与证明一、推 理1.合情推理(1)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2)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征的推理.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2.分析法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3.反证法假没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4.数学归纳法(理科)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例题,可按下面步骤进行: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时命题成立;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选修之4复数1.复数的概念(1)虚数单位:i2=-1.(2)形如a+b i的数叫复数,其中a叫复数的实部,b叫复数的虚部.(3)复数a+b i当且仅当b=0为实数,当且仅当b≠0时为虚数,当且仅当a=0,b≠0时为纯虚数,当且仅当a=b=0时为0.2.复数相等的条件a+b i=c+d i a=c,且b=d .复数一般不能比较大小,当且仅当两个复数都是实数时才能比较大小.3.复数的模及共扼复数数加法、乘法满足实数运算的所有运算律.实数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在复数集中仍然成立.注:在复数集中,①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不再成立;②中学阶段不研究复数的开方;③一般地,|a|2≠a2.选修之5 统计案例一、回归分析1.线性回归分析(1)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2)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是画散点图,求回归直线方程,并用回归直线方程进行预报.其回归方程的截距和斜率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回归模型中,R 2表示解释变量对于预报变量变化的贡献率.R 2越接近于1,表示回归的效果越好.如果对某组数据可能采取几种不同的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也可以通过比较几个R 2,选择R 2大的模型作为这组数据的模型.说明:r 只能用于线性模型,R 2则可用于任一种模型. 对线性回归模型来说,22=R r .二、独立性检验1.基本概念(1)对于性别变量,其取值为男和女两种.这种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像这类变量称为分类变量.(2)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它们的值域分别为{}11x ,y 和{}12y ,y 其样本频数列联表称为2×2列联表:y1 y2 总计 x 1 a b a +b x 2 c d c +d 总计a +cb +da +b +c +d(3)构造随机变量()()()()()()22+++-=++++a b c d ad bc K ,a b c d a c b d利用K 2的大小可以确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这种方法称为如:如果k >7.879,就有99.5%的把握认为“X 与Y 有关系”.选修之6 导数及其应用一、变化率与导数1.变化率 式子2121()()f x f x x x --叫做函数f (x )从x 1到x 2的平均变化率. 记Δ x =x 2-x 1,Δ y =f (x 2)-f (x 1),则平均变化率可表示为Δy Δx .2.导数定义函数y = f (x )在x =x 0处的瞬时变化率0lim .x yx∆→∆∆ 称为函数y = f (x )在x = x 0处的导数,记作f ′(x 0)或y ′|x = x 0,即000(+)()'()lim.x f x x f x f x x∆→∆-=∆(3)(sin x )′=cos x (4)(cos x )′=-sin x (5)(ax )′=ax ln a (6)(ex )′=ex(7)1(log )'ln a x x a =(8)1(ln )'x x=2.求导法则 (1)[f (x )±g (x )]′=f ′(x )±g ′(x ) (2)[f (x )·g (x ) ]′=f ′(x )g (x )+f (x )g ′(x )(3)f (x )g (x )′=f ′(x )g (x )-f (x )g ′(x ) [g (x ) ]2 (4)[Cf (x ) ]′=Cf ′(x )(C 为常数) 3.复合函数的导数(理科)(1)复合函数:对于两个函数y = f (u )和u = g (x ),如果通过变量u ,y 可以表示成x 的函数,那么称这个函数为函数y = f (u )和u = g (x )的复合函数,记作y = f (g (x )).(2)复合函数求导法则:'''x u x y y u =⋅即y 对x 的导数等于y 对u 的导数与u 对x 的导数的乘积.三、导数的应用1.单调性与导数(1)在某个区间(a , b )内,如果f ′(x )≥0,且f ′(x )=0仅在一些孤立点上成立,那么函数y =f (x )在(a , b )内单调递增;如果f ′(x )≤0,且f ′(x )=0仅在一些孤立点上成立,那么函数y =f (x )在(a , b )内单调递减.(2)用导数单调区间:①求f ′(x );②解不等式f ′(x )≥0,可得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解不等式f ′(x )≤0,可得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注意定义域).注意:上述定理的逆命题不成立. (3)求函数的极值的方法求函数y = f (x )在区间[a , b ]上的最值的步骤如下: ①解方程f ′(x )=0;②当f ′(x 0)=0时,如果在x 0附近的左侧f ′(x )>0,右侧f ′(x )<0,那么f (x 0)是极大值;如果在x 0附近的左侧f ′(x )<0,右侧f ′(x )>0,那么f (x 0)是极小值.(4)求函数的最值的方法①求函数y = f (x )在(a , b )内的极值;②将函数y = f (x )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f (a ),f (b )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四、定积分(理科)1.定积分的概念函数f (x )在区间[a , b ]上连续,用分点a =x 0<x 1<…<x i -1<x i <…<x n =b将区间[a , b ]等分成n 个小区间,在每个小区间[x i -1 , x i ]上任取一点ξi (i =1,2,…,n ),作和式11()(),nni i i i b af x f n ξξ==-∆=∑∑当n →∞时,上述和式无限接近某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函数f (x )在区间[a , b ]上的定积分,记作()d ba f x x ⎰,即1()d lim (),nbi n ai b af x x f n ξ→∞=-=∑⎰这里,a 与b 分别叫做积分下限与积分上限,区间[a , b ]叫做积分区间,函数f (x )叫做被积函数,x 叫做积分变量,f (x )d x 叫做被积式.由y = f (x ),x =a ,x =b 和x 轴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为()d .baS f x x =⎰注:对于稍复杂些的图形的面积,可通过向x 轴作垂线,转化为求几个曲边梯形的面积的和或差.(2)求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位移:()d ba s v t t =⎰路程:()d bas v t t =⎰,其中v (t )表示速率.(3)变力作功()d baW F x x =⎰,其中F (x )表示变力.选修之7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理科)一、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及运算与平面向量形式上完全相同,只是由平面拓展到空间.下面仅列举空间向量特有的内容.(1)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2)向量共面的条件: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那么向量p 与a ,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惟一的有序实数对(x , y ),使p =xa +yb .112233222222123123cos ,a b a b a b a a a b b b ⋅<>==++++二、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1.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一般步骤(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距离和夹角等问题;(3)把向量的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意义. 2.用向量解决的几类立体几何问题 (1)证明平行或垂直①线线平行: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 ②线线垂直: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③线面平行: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④线面垂直: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⑤面面平行: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⑥面面垂直: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2)计算距离①点到平面的距离:设v 是平面α的法向量,P 为α外一点,A 为α内任一点,P 到平③二面角:求两平面法向量的平角θ,二面角的大小可能是θ,也可能是180°-θ,可结合图形或其他条件确定.选修之8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理科)一、计数原理1.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2.乘法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两个步骤,做第1步有m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n种不同的方法,(3)排列数的计算()()()21=--+=-m n n!A n n n m n m .123==⋅⋅m n A n!n .0!=1 2.组合(1)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2)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mn C 表示.(3)组合数的计算()()()()121---+===-mmnnm n n n n n m A n!C A m!m!n m !.(4)组合数的性质①-=m n mn n C C . ②11-+=+m m m n n n C C C .注:排列与的区别:排列有顺序,组合无顺序. 一种简便的判定方法是,任取一种情况,交换其中两个元素,如果变成了另一种情况,则是排列,如果仍是同一种情况或变成了一种不可能的情况,则是组合.两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且同时取得最大值.(3)各二项式系数的和.012+++++=k mn n n n n C C C C .注:二项式系数指的是0n C ,1n C ,,nn C ,而某一项的系数包含其他常数,要注意二者的区别.选修之9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理科)一、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基本概念(1)随着试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2)所有取值可以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2.分布列(1)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可能取的不同值为 x 1,x 2,…,x i ,…,x n ,X 取每一个值x i (i =1,2,…,n )的概率P (X =x i )=p i ,以表格的形式表示如下:(1)定义:设A ,B 为两个事件,如果P (AB ) = P (A ) P (B ),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相互独立.(2)性质:如果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A 与B ,A 与B ,A 与B 也都相互独立. 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1)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 次试验称为n 次独立重复试验.(2)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设事件A 发生的次数为X ,在每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为()(1),0,1,2,,.k kn k n P X k C p p k n -==-=⋅⋅⋅n .此时称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记作X ~B (n , p ),并称p 为成功概率.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1.均值X x 1 x 2 … x i … x n Pp 1p 2…p i…p n则称EX = x 1 p 1+x 2 p 2+…+x i p i +…+x n p n 为随机变量X 的均值或数学期望.(2)几个重要结论 ①E (aX +b )=aEx +b .四、正态分布(1)如果对于任何实数a <b ,随机变量X 满足,()()d baP a X b x x μσϕ<≤=⎰,则称X 的分布为正态分布.记作N (μ , σ2).如果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则记为X ~N (μ , σ2).(2)正态曲线的特点:①曲线位于x 轴上方,与x 轴不相交; ②曲线是单峰的,它关于直线x = μ对称;③曲线在x = μ处达到峰值2σπ;④曲线与x 轴之间的面积为1;⑤当σ一定时,曲线随着μ的变化而沿x 轴平移;⑥当μ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σ确定.σ越小,曲线越瘦高,总体分布越集中;σ越大,曲线越矮胖,总体分布越分散.(3)3σ原则P (μ-σ < X ≤ μ+σ)=0.6826, P (μ-2σ < X ≤ μ+2σ)=0.9554,。

高二数学选修一知识点框架

高二数学选修一知识点框架

高二数学选修一知识点框架
一、函数与导数
1.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2. 导数的定义与性质
二、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
1.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2. 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公式
三、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1.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2.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与应用
四、概率与统计
1.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2. 统计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五、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
1. 平面向量的定义与运算法则
2. 解析几何中的点、线、面的方程与性质
六、数学建模与实际问题
1. 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2. 实际问题的数学分析与求解
七、微积分基础
1. 极限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2. 级数的概念与性质
八、线性代数基础
1. 线性方程组的解与性质
2. 矩阵的基本运算与性质
九、数论基础
1. 整数的性质与整除关系
2. 同余与模运算的基本理论
十、解析几何基础
1. 直线与圆的方程与性质
2. 平面与空间中点、直线、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
十一、几何证明与图形的性质
1. 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 二维图形的基本性质与判定
以上是高二数学选修一的知识点框架。

学习这些知识点将帮助你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高等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你能够认真学习,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掌握好数学知识对于你的学业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祝你学业进步!。

高中数学选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知识点总结一、函数1.函数的概念: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2.函数的运算:函数的四则运算、复合运算和反函数运算。

3.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函数的图像、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

4.常见函数类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5.函数的应用: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函数模型的建立和问题的解决。

二、数列与数列极限1.数列的概念:有序数的无穷序列。

2.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通项公式等。

3.数列的极限:数列的收敛、发散,以及极限的计算方法与性质。

4.级数:部分和的极限。

三、概率与统计1.事件与概率:事件的概念、概率的计算方法与性质。

2.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条件概率的计算、事件的独立性判定。

3.排列与组合:对一组元素进行排列和组合的方法和性质。

4.统计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量(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的计算与性质。

5.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四、解析几何1.平面与空间几何:平面与空间几何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直线与曲线:直线方程与曲线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3.空间图形与方程:常见的空间图形和它们的方程。

4.参数方程与向量:参数方程的表示和应用、向量的概念和运算。

五、数论1.数论基本概念:因数与倍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等。

2.同余与模运算:同余方程与模运算的基本性质。

3.线性同余方程组:线性同余方程组的求解、中国剩余定理。

4.费马小定理和欧拉定理:费马小定理和欧拉定理的应用。

六、离散数学1.图论:图的基本概念、树与网络。

2.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与思维方法。

3.布尔代数:布尔代数的基本运算、推理与应用。

七、数学建模1.问题建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2.模型分析与求解: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

3.结果评价与优化:对数学模型的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优化解决方案。

以上是对高中数学选修知识点的一个总结,其中涉及了很多不同的内容。

数学选修一知识点汇总

数学选修一知识点汇总

数学选修一知识点汇总
一、平面向量
1. 向量的基本概念:
- 向量的定义
- 零向量
- 平行向量
- 共线向量
2. 向量的运算:
- 向量的加法
- 向量的减法
- 向量的数量积
- 向量的点积
3. 向量的基本性质:
- 向量的相等性质
- 向量的加法交换律
- 向量的加法结合律
- 向量的数量积分配律
- 向量的点积性质
二、坐标系
1. 直角坐标系:
- 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 坐标与向量的关系
- 向量的坐标表示
2. 极坐标系:
- 极坐标系的建立
-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转换
三、解析几何
1. 直线与圆的方程:
- 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 直线方程的斜率截距式
- 圆的方程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四、函数与方程
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 函数的定义
- 函数的单调性
- 函数的奇偶性
- 函数的周期性
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 一次函数的性质
- 一次函数的图像
- 二次函数的性质
- 二次函数的图像
以上是数学选修一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汇总,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数学选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命题与量词1. 命题定义: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分类:真命题:判断为真的命题。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命题。

一般形式:“若,则”,其中叫做命题的条件,叫做命题的结论。

2. 量词全称量词定义: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

全称命题: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

例如,“”,它表示对于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有成立。

存在量词定义: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

特称命题: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

例如,“”,它表示在集合中存在一个元素,使得成立。

二、基本逻辑联结词1. “且”()定义:设是两个命题,则“”表示和同时成立。

真假判断:当都为真时,为真;当中有一个为假时,为假。

2. “或”()定义:设是两个命题,则“”表示或者成立。

真假判断:当中有一个为真时,为真;当都为假时,为假。

3. “非”()定义:设是一个命题,则“”表示的否定。

真假判断:当为真时,为假;当为假时,为真。

三、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1. 充分条件定义:如果,那么称是的充分条件,即“若,则”为真命题时,是的充分条件。

2. 必要条件定义:如果,那么称是的必要条件。

理解:成立时必须成立,是成立的必要前提。

3. 充要条件定义:如果且,那么称是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记作。

判断方法:定义法:判断与是否成立。

集合法:设,,若,则是的充要条件;若,则是的充分条件;若,则是的必要条件。

数学选修重要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重要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数列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数的有序集合。

数列有很多种类,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中比数列等。

其中最基本的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是一个常数的数列,这个常数称为公差,通常用d表示。

设等差数列的第一项为a1,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表示为:Sn =n/2(2a1 + (n-1)d)。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是一个常数的数列,这个常数称为公比,通常用q表示。

设等比数列的第一项为a1,公比为q,则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表示为:Sn = a1(1-q^n)/(1-q)。

数列的性质和应用都是数学选修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掌握数列的各种性质和运算规律,能够灵活应用数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方法,用来证明某个命题对于所有自然数都成立。

数学归纳法分为基础归纳法和数学归纳法两种。

1. 基础归纳法基础归纳法是数学归纳法的一种特殊形式,用来证明关于自然数的命题。

它的基本思想是:首先证明当n=1时命题成立,然后假设命题对于某个自然数n成立,再通过这个假设证明命题对于n+1也成立。

2.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比基础归纳法更一般的一种证明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首先证明当n=k时命题成立,然后假设命题对于某个自然数n=k成立,再通过这个假设证明命题对于n=k+1也成立。

数学归纳法是数学证明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学生需要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能够灵活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各种数学命题。

三、排列组合排列组合是组合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从有限个元素中取出一定数量的元素进行排列或组合的方法和规律。

排列是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排列的方法,通常用P(n,m)表示;组合是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组合的方法,通常用C(n,m)表示。

1. 排列排列是指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排列的方法,其排列数可以表示为P(n,m) =n!/(n-m)!,其中n!表示n的阶乘。

数学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数学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数学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1. 常用逻辑用语
- 命题及其否定、合取、析取、蕴含、等价
-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2. 圆锥曲线
- 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
- 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
- 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
3.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空间直角坐标系
- 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坐标表示
- 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
- 直线、平面的方程
- 球、圆柱、圆锥、圆台的方程和性质
4. 导数及其应用
- 导数的概念、可导与连续
-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 求导法则与公式
- 导数的应用(如单调性、极值、最值、凹凸性等)
5. 推理与证明
-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 综合法与分析法
- 反证法
6.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 复数的概念、复平面、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 复数方程的解
- 复数的三角形式、欧拉公式、棣莫弗定理
7. 计数原理
- 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
- 排列、组合的概念、计算公式
- 二项式定理。

选修一数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选修一数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选修一数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一、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1. 空间向量的概念。

- 定义:在空间中,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空间向量。

- 表示:用有向线段表示,如→AB,其中A为起点,B为终点;也可以用小写字母→a,→b,→c·s表示。

- 向量的模: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AB|表示向量→AB的模,|→a|表示向量→a的模。

- 零向量:模为0的向量,记为→0,方向是任意的。

- 单位向量:模为1的向量。

- 相等向量:方向相同且模相等的向量。

- 相反向量:方向相反且模相等的向量。

2. 空间向量的运算。

- 加法运算。

- 三角形法则:→AB+→BC=→AC。

- 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于不共线的向量→a,→b,以→a,→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两邻边所夹的对角线对应的向量就是→a+→b。

- 运算律:→a+→b=→b+→a(交换律);(→a+→b)+→c=→a+(→b+→c)(结合律)。

- 减法运算。

- →a-→b=→a+(-→b),可以通过三角形法则来计算,即→OA-→OB=→BA。

- 数乘运算。

- 定义:实数λ与空间向量→a的乘积λ→a仍是一个向量,当λ>0时,λ→a 与→a方向相同;当λ < 0时,λ→a与→a方向相反;当λ = 0时,λ→a=→0。

- 运算律:λ(μ→a)=(λμ)→a;(λ+μ)→a=λ→a+μ→a;λ(→a+→b)=λ→a+λ→b。

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 定义:→a·→b=|→a||→b|cos〈→a,→b〉,其中〈→a,→b〉为→a与→b的夹角(0≤slant〈→a,→b〉≤slantπ)。

- 运算律:→a·→b=→b·→a(交换律);(λ→a)·→b=λ(→a·→b)=→a·(λ→b);→a·(→b+→c)=→a·→b+→a·→c(分配律)。

- 性质:→a⊥→bLeftrightarrow→a·→b = 0;|→a|^2=→a·→a。

高二数学选修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选修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选修知识点总结一、概率:1、概率的定义:概率是在特定条件下,用数量表示某种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一种量度。

2、概率的计算:概率p(A)等于事件A发生的次数n(A)和试验总次数N的比值:p(A)=n(A)/N3、事件的独立性:如果两个事件A和B满足A、B互不影响彼此的发生,即在A发生与否不影响B的发生,同样,B发生与否也不影响A的发生,,那么A、B称为独立事件。

二、组合数学:1、组合数学的定义:组合数学是从基本概念出发,研究有关一定数量元素集合中排列组合问题的数学分支。

2、组合数学分类:组合数学可以分为排列和组合,排列是指把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出来而组合则强调的是组合的无序性。

3、排列的计算:A n=n!÷n1!n2!…nk!,其中A n为n个不同元素的排列组合数,n1、n2、…nk分别为n个元素有k种不同的取值,且每种取值的元素的个数分别为n1、n2、…nk。

4、组合的计算:C nk=n!(k!(n-k)!),其中C nk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k 个元素的组合数,n为全体元素个数,k为同时取出的元素个数。

三、极坐标:1、极坐标的定义:极坐标是一种描述直角坐标系中点位置的一种坐标系统,它由一个极点和一条极轴组成,其中极轴是以极点为起点,延伸无穷远的线段,极轴zyx-f叫做箭头方向。

2、极坐标的性质:极坐标的特点具有旋转单位性,即极轴以极点为起点向四周旋转360°,回到原出发点;等距性,即在极轴上,两个不同点之间的距离有数量关系,而不取决于实际距离;延伸性,即极轴不断延伸,但其开始处与终点处一致,即相等的坐标无穷接近的点的个数是有限的;绝对性,即极点所在的坐标位置是绝对的,虽然坐标系平移或旋转,但它的位置不会改变。

四、数列1、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把有关数据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的结果;2、数列的分类:常见的数列分类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无穷数列;3、数列的计算:给定数列an,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n(a1+an)/2,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Sn=a1(1-qn)/(1-q)其中q为公比.五、函数1、函数的定义:函数是有特定规则把某个变量的值映射到另一个变量值的运算过程,使得每个值对应一个唯一的值;2、函数的表达式:f(x)= ax2+bx+c 即为一般项,其中a、b、c 为常数,多项式为:f(x)=a0xn+a1xn-1+a2xn-2+…+an-2x2+an-1x+an (n为多项式的阶数,a0a1a2……an是多项式的系数);3、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值域,函数的单调性Q、函数的增减性,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最值等;4、函数的应用:函数可以用来描述一些复杂的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十分有用,如抛物线、指数函数、微积分中的函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选修2-1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命题与逻辑结构知识点: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2、“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的p称为命题的条件,q称为命题的结论.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则q”,它的逆命题为“若q,则p”.4、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若原命题为“若p,则q”,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则q5、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

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则q”,则它的否命题为“若q⌝”。

⌝,则p6()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7、若p 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若p q⇔,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8、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当p、q都是真命题时,p 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是假命题.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 q∨是真命题;当p、q 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 q∨是假命题.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若p是真命题,则p⌝必是真命题.⌝必是假命题;若p是假命题,则p9、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全称量词,用“∀”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记作“x ∀∈M ,()p x ”.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 特称命题“存在M 中的一个x ,使()p x 成立”,记作“x ∃∈M ,()p x ”. 10、全称命题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

特称命题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

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第二章:圆锥曲线知识点:1、求曲线的方程(点的轨迹方程)的步骤:建、设、限、代、化①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M x y 及其他的点; ③找出满足限制条件的等式; ④将点的坐标代入等式;⑤化简方程,并验证(查漏除杂)。

2、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12222MF MF a a c +=> 3、椭圆的几何性质:M M 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1d M 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2d ,则1212F F e d d M M ==。

5、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

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12222MF MF a a c -=< 6、双曲线的几何性质:7、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

8、设M 是双曲线上任一点,点M 到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1d ,点M 到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2d ,则1212F F e d d M M ==。

9、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定点F 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 称为抛物线的准线.10、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垂直于对称轴且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的线段AB ,称为抛物线的“通径”,即2p AB =. 11、焦半径公式: 若点()0,x y P 在抛物线()220ypx p =>上,焦点为F ,则02pF x P =+;、若点()00,x y P 在抛物线()220y px p =->上,焦点为F ,则02pF x P =-+;若点()00,x y P 在抛物线()220x py p =>上,焦点为F ,则02p F y P =+;若点()00,x y P 在抛物线()220x py p =->上,焦点为F ,则02p F y P =-+.1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关于抛物线焦点弦的几个结论:设AB 为过抛物线22(0)y px p =>焦点的弦,1122(,)(,)A x y B x y 、,直线AB 的倾斜角为θ,则 ⑴ 221212,;4p x x y y p ==- ⑵22;sin pAB θ=⑶ 以AB 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⑷ 焦点F 对A B 、在准线上射影的张角为2π;⑸112.||||FA FB P+= 第三章:空间向量知识点: 1、空间向量的概念:(1)在空间,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称为空间向量.(2)向量可用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3)向量AB 的大小称为向量的模(或长度),记作AB . (4)模(或长度)为0的向量称为零向量;模为1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5)与向量a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称为a 的相反向量,记作a -. (6)方向相同且模相等的向量称为相等向量. 2、空间向量的加法和减法:(1)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称为向量的加法,它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即:在空间以同一点O 为起点的两个已知向量a 、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C OA B ,则以O 起点的对角线C O 就是a 与b 的和,这种求向量和的方法,称为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2)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称为向量的减法,它遵循三角形法则.即:在空间任取一点O ,作a OA =,b OB =,则a b BA =-.3、实数λ与空间向量a 的乘积a λ是一个向量,称为向量的数乘运算.当0λ>时,a λ与a 方向相同;当0λ<时,a λ与a 方向相反;当0λ=时,a λ为零向量,记为0.a λ的长度是a 的长度的λ倍.4、设λ,μ为实数,a ,b 是空间任意两个向量,则数乘运算满足分配律及结合律.分配律:()a b a b λλλ+=+;结合律:()()a a λμλμ=.5、如果表示空间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称为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并规定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共线.6、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对于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0b b ≠,//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a b λ=.7、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向量称为共面向量.8、向量共面定理:空间一点P 位于平面C AB 内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x ,y ,使x y C AP =AB +A ;或对空间任一定点O ,有x y C OP =OA +AB +A ;或若四点P ,A ,B ,C 共面,则()1x y z C x y z OP =OA+OB+O ++=.9、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和b ,在空间任取一点O ,作a OA =,b OB =,则∠AOB称为向量a ,b 的夹角,记作,a b 〈〉.两个向量夹角的取值范围是:[],0,a b π〈〉∈. 10、对于两个非零向量a 和b ,若,2a b π〈〉=,则向量a ,b 互相垂直,记作a b ⊥.11、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和b ,则cos ,a b a b 〈〉称为a ,b 的数量积,记作a b ⋅.即cos ,a b a b a b ⋅=〈〉.零向量与任何向量的数量积为0.12、a b ⋅等于a 的长度a 与b 在a 的方向上的投影cos ,b a b 〈〉的乘积. 13若a ,b 为非零向量,e 为单位向量,则有()1cos ,e a a e a a e ⋅=⋅=〈〉;()20a b a b ⊥⇔⋅=;()3()()a b a b a b a b a b ⎧⎪⋅=⎨-⎪⎩与同向与反向,2a a a ⋅=,a a a =⋅;()4cos ,ab a b a b⋅〈〉=;()5a b a b ⋅≤.14量数乘积的运算律:()1a b b a ⋅=⋅;()2()()()a b a b a b λλλ⋅=⋅=⋅; ()3()a b c a c b c +⋅=⋅+⋅. 15、空间向量基本定理:若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则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实数组{},,x y z ,使得p xa yb zc =++.16、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则所有空间向量组成的集合是{},,,p p xa yb zc x y z R =++∈.这个集合可看作是由向量a ,b ,c 生成的,{},,a b c 称为空间的一个基底,a ,b ,c 称为基向量.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可以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17、设1e ,2e ,3e 为有公共起点O 的三个两两垂直的单位向量(称它们为单位正交基底),以1e ,2e ,3e 的公共起点O 为原点,分别以1e ,2e ,3e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xyz O .则对于空间任意一个向量p ,一定可以把它平移,使它的起点与原点O 重合,得到向量p OP =.存在有序实数组{},,x y z ,使得123p xe ye ze =++.把x ,y ,z称作向量p 在单位正交基底1e ,2e ,3e 下的坐标,记作(),,p x y z =.此时,向量p 的坐标是点P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xyz O 中的坐标(),,x y z . 18、设()111,,a x y z =,()222,,b x y z =,则 (1)()121212,,a b x x y y z z +=+++. (2)()121212,,a b x x y y z z -=---. (3)()111,,a x y z λλλλ=. (4)121212a b x x y y z z ⋅=++.(5)若a 、b 为非零向量,则12121200a b a b x x y y z z ⊥⇔⋅=⇔++=. (6)若0b ≠,则121212//,,a b a b x x y y z z λλλλ⇔=⇔===.(7)21a a a x =⋅=+ (8)21cos ,a b a b a bx ⋅〈〉==+(9)()111,,x y z A ,()222,,x y z B =,则(d x AB =AB =19、在空间中,取一定点O 作为基点,那么空间中任意一点P 的位置可以用向量OP 来表示.向量OP 称为点P 的位置向量.20、空间中任意一条直线l 的位置可以由l 上一个定点A 以及一个定方向确定.点A 是直线l 上一点,向量a 表示直线l 的方向向量,则对于直线l 上的任意一点P ,有ta AP =,这样点A 和向量a 不仅可以确定直线l 的位置,还可以具体表示出直线l 上的任意一点.21、空间中平面α的位置可以由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来确定.设这两条相交直线相交于点O ,它们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 ,b .P 为平面α上任意一点,存在有序实数对(),x y ,使得xa yb OP =+,这样点O 与向量a ,b 就确定了平面α的位置.22、直线l 垂直α,取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则向量a 称为平面α的法向量. 23、若空间不重合两条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 ,b ,则////a b a b ⇔⇔()a b R λλ=∈,0a b a b a b ⊥⇔⊥⇔⋅=.24、若直线a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且a α⊄,则////a a αα⇔0a n a n ⇔⊥⇔⋅=,//a a a n a n ααλ⊥⇔⊥⇔⇔=.25、若空间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a ,b ,则////a b αβ⇔⇔a b λ=,0a b a b αβ⊥⇔⊥⇔⋅=.26、设异面直线a ,b 的夹角为θ,方向向量为a ,b ,其夹角为ϕ,则有cos cos a b a bθϕ⋅==.27、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l ,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l 与α所成的角为θ,l 与n 的夹角为ϕ,则有sin cos l n l n θϕ⋅==.28、设1n ,2n 是二面角l αβ--的两个面α,β的法向量,则向量1n ,2n 的夹角(或其补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若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为θ,则1212cos n n n n θ⋅=.29、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可以转化为两点对应向量AB 的模AB 计算.30、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过定点A 且垂直于直线l 的向量为n ,则定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为cos ,n d n n PA ⋅=PA 〈PA 〉=.31、点P 是平面α外一点,A 是平面α内的一定点,n 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则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为cos ,n d n n PA ⋅=PA 〈P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