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圆 》教学设计(经典实用模板)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单元教学设计方案一、单元整体教学意图单元整合教学是以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经验为基础,同时依据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突出知识联系的主线和核心结构,将既定的教学内容或教学序列进行强调和整合,使教学内容更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和数学素养提高的教学方式。
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因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理解、建构某一个知识,更主要的是发现与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打通知识板块之间的壁垒,构建知识的群组及其脉络,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当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型研究教学,新课标一颁布,基于核心素养实施单元教学是新时代的必然趋势。
当今的教育要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那么数学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单元整合教学符合当今时代的创新教育方向,建立学生知识的贯通性、结构化,突出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脉络,更有利于学生发现并感受数学知识的多维度关联和多角度解析。
二、单元内容这一单元安排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扇形的认识”及综合实践活动“确定起跑线”,这四个内容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低年级教学中出现过圆,只是直观认识。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看出,圆是一种曲线图形,而前面学习的是直线图形,圆的教学是学生认识曲线图形的开始。
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以及“等积变形”“对应”“转化”的数学思想。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圆 》说课稿(经典实用模板)
人教版(2022)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 圆 》
把握整体意义关联 促进思维结构发展
学标拟定 03 关键内容确定 04 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05 关键活动设计
01
单元主题解读
(从课程标准、单元教材内容、学生认知情况方面解读)
课程标准
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教育需求从“有学上”, 转向“上好学”, 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03
关键内容确定
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
集合叫做圆
定义
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相关概念
半径相等的圆叫做等圆,等圆 通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
圆心重合,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圆的认识 面积
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应用
从解决实际问题出 发,引导学生用转 化的方法把圆转化 为长方形来计算面 积,通过这一过程,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 “化曲为直”“无 限逼近”“一一对 应”和“等积变换” 的数学思想。
教材安排了解决生活中 的圆的面积计算,圆环 面积的计算以及“外方 内圆”“外圆内方”两 种特殊图形的面积计算。 为学生提供了探索问题 解决方法的机会,使学 生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第1单元分数乘法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包括分数的乘法、分数混合运算、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三部分内容。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分数这一抽象概念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对乘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进一步的认知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处理实际问题。
二、知识结构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一、教材简析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这十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认识了在一个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以及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基础上展开。
本章将系统地讲解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看出,“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小学的进一步渗透,难度要大于“用数对确定位置”(直角坐标在小学的初步渗透)。
学习了本章的知识能为后面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
二、知识结构第3单元分数除法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包括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三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乘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完分数除法的计算,学生就基本完成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
随后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结构第4单元比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比的简单知识,认识比的意义,求比值,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以及解决有关比的实际问题,为后期比例的学习提供铺垫。
比是学习比例相关知识的必要基础,比与分数、除法有重要的联系,把比单独设置为单元,有利于学生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去认识比,而不仅仅从运算的角度去理解比。
二、知识结构第5单元圆一、教材简析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整理和复习 (1)
1 2
③ 3.14×10×6
4、解决问题
1、 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60
厘米,如果车轮平均每分钟转100圈, 20分钟可以行多少米?
2、王大爷想用31.4米的铁 丝在自家的后院围一个菜园, 要使面积尽量的大,该围什 么图形呢?面积是多少?
3、、一个圆形花圃的半径是3米, 花圃的外面筑了一条宽为1米的环形小 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圆周率
无限不循环小数
3.1415926535……
通常取近似值:3.14
公式
C=πd d=C÷π
C=2πr r=C÷π÷2
练习:1、填空
(1) 、圆的大小由(半径或直径 )决定,圆的位置由 ( 圆心 )确定。
(2)、一个圆至少对折( 2 )次,可以确定圆
的圆心。这说明圆是( 轴对称)图形。
(3)、在同一个圆中,可以画( 无数 )条半 径,( 无数 )条直径。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2倍 ),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1 )。
3、选择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A )。
A.半径长度 B.直径长度
(2)从圆心到( C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圆心
B.圆外
C.圆上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B )叫直径。
A.直线
B.线段
C.射线
三、圆的面积
圆所占平面的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 将圆分成若干等分。
3.一个圆环,外圆的半径是6分米,环宽4分米,它 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圆环,内圆的半径是6分米,环宽4分米,它 的面积是少?
五、外方内圆 内圆外方
.
o
S阴=S正-S圆
=0.86r2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核心素养教案
单元主备人: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圆的认识(1) 课型:新授课课时: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情境与问题: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②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③思维与表达:在学习生活中,沟通知识之间的存在和作用,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思维。
④交流与反思: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思政元素: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同时,培养合作意识,团结意识。
2.教学重点: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圆的特征。
3.教学准备:练习本、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教师活动:1、通过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引入新课。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需要,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
学生活动:1、让学生通过“寻找圆、举例圆、欣赏圆”,进而引出要学习的内容。
2、让学生感受到圆的美及无处不在,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活动意图:让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在体现社会性和时代感的同时,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欲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环节二:一、认识圆的特征。
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环节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
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
2、判断,并说为什么。
(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4)圆的半径都相等。
()3、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活动意图:通过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强化对圆的认识。
环节四:自我总结教师活动:课堂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圆的认识学生活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5.作业设计1、基础作业理解相关概念,完成教材上的相关习题2、巩固作业画一个半径为2cm的圆;画一个直径为5cm的圆3、提升作业如图,在长方形中有5个大小相等的圆,已知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5cm,那么圆的直径是多少厘米?6.板书设计圆的认识圆心(O)——定位置半径(r)——定大小——无数条——相等直径(d)——无数条——相等d=2r或r=d/2(同圆或等圆中)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之处: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⑵同桌合作完成。
人教版六上数学第五单元《圆》教案圆的认识(含单元计划)
1.圆的定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初步理解圆的概念。
2.圆的特征:学生学习圆的轴对称性质,了解圆的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
3.圆的画法:学生学会使用圆规画圆,掌握画圆的基本技巧。
4.圆的度量:学生学习用圆规测量圆的直径和半径,了解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体包括: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圆的知识点,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圆的认识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5.数学运算:学生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学习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线段、射线等相关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了基本的了解。他们也曾接触过圆形图形,对圆有初步的认识。
2.学习兴趣与能力:六年级的学生求知欲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实践来理解新知识。同时,他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体验圆的画法。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圆的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圆的画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知识梳理+课本例题+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知识梳理+课本例题+练习)一、知识梳理1、圆心:圆中心一点叫做圆心。
用字母“O ”来表示。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 ”来表示。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 ”表示。
2、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3、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r d 2= d r 21= 4、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5、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计算时,取14.3π≈。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6、圆的周长公式:πd C = 或πr 2C =7、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8、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2πr r ×r ×π==9、圆的面积公式:22)÷π(d S = 或者2πr S = 或者22)÷π÷π(C S =10、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圆的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的比是π:4。
在一个圆里画一个最大正方形的,圆的直径的长度等于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正方形的面积=对角线×对角线÷2=直径×直径÷2 。
11、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短边。
12、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22πr πR S -=或 )r π(R S 22-=(其中R =r +环的宽度.)13、环形的周长=外圆周长+内圆周长14、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知识讲解 圆的各部分名称
圆的各部分名称
问题导入观察下图,我们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
(教材58页)曲
过程讲解
1.认识圆心
(l)圆心的意义:观察上图,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
(2)圆心的字母表示法: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如右图。
(3)圆心的作用:圆心确定圆的中心位置。
2.认识半径
(l)半径的意义: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如下图。
(2)半径的字母表示法: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3)半径的作用: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半径越长,圆越大;半径越短,圆越小。
3.认识直径
(l)直径的意义: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如下图。
(2)直径的字母表示法: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归纳总结
圆的各部分名称:
拓展提高
1.等圆: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叫做等圆。
等圆经过平移可以完全重
A,如下图。
2.同心圆:圆心重合、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如下图。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知识点归纳
第五单元圆知识归纳一、圆的认识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一)圆的各部分名称1、圆心:用圆规画出圆以后,针尖固定的一点就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2、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3、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一般用字母d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二)圆心和半径的作用:圆心O确定圆的位置半径r 确定圆的大小(三)圆规画圆的方法:(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绕这个固定点旋转一周,就可以画出一个圆。
(四)圆的主要特征1、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2、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
d用字母表示为:d=2r或23、圆的轴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是轴对称图形且有无数条对称轴二、圆的周长1、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2、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pai) 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3、圆的周长的意义:圆的周长是指围成圆的曲线的长。
直径的长短决定圆周长的大小。
4、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C=πd或C=2πr。
5、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1)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C=2πr。
(2) 已知圆的直径,求圆的周长:C=πd 。
(3) 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半径:r =π2C (4) 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d =πC 。
三、圆的面积1. 圆的面积的含义:圆形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或圆形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2.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如果用S 表示圆的面积,r 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S= π r 23.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1) 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S= πr 2。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单元知识树说教材PPT
) 4、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教 题。
学 5、使学生认识扇形,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目
标
6、使学生经历尝试、探究、分析、反思等过程,培养数学活动经验, 在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7、使学生在推导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中体会和掌握转化、 极限等数学思想。
———————————————————————————————
一、说教材
多边形的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
体 五年级 长方形和正方 形的面积 三年级
平面图形 和 立体图形 一年级
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和 面积、扇形
扇形统计图 圆柱、圆锥
(三)
立体 整合
平行四边 形、梯形、
三角形 四年级
不同角度观察 物体
二年级
一、说教材
三角形面积
梯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பைடு நூலகம்积
特殊情况
正方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
面 积
(三)立体整合
一、说教材
三角形面积
梯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
特殊情况
正方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
圆面积
面 积
(三)立体整合
一、说教材
三角形面积
梯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
特殊情况
正方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
圆锥表面积 圆面积
面 积
(三)立体整合
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将圆形卡片多次对折,延折线剪 开,如下图
目标达成策略
平均分的份数越多, 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C/2=πr
r
长方形面积= 长 × 宽
圆的面积= 圆周长的一半 × 半径 S= πr×r S= πr2
最新六年级上册数学 圆单元知识整理
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将食指绕拇指旋转就画成了用图钉将线就可以用圆规就可以画出一即圆心d,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汽车车轮、自行车的车轮、球、齿轮、方向盘、圆规、井盖、在食指绕拇指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拇指所按的点不变,食指与拇指间的距离不变。
用图钉、线和笔画圆时,图钉要固定好,线要拉直。
用圆规画圆,针尖所在的位置是圆心,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
1.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长度都相等。
1.圆的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 .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数量。
正方形有4条、长方形有2条、等边三角形有3条、等腰三角形有1条、等腰梯形有1条和圆有无数条。
3. 利用圆的对称性确定圆心的方法。
方法一 把圆形纸片按下面的方法对折,两条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
方法二 把圆形纸片沿不同的方向任意折出两条直径(直径所在的直线即对称轴),两条直径(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
4.圆与内接或外接正多边形组成的组合图形的对称轴是经过圆心的正多边形的对称轴。
三、欣赏与设计综合运用旋转、轴对称和平移的知识设计图案。
四、圆的周长1.圆的周长的意义。
圆的周长就是圆一周的长度,也可以理解为将圆滚动一圈的长度。
直径的长短决定圆周长的大小。
2.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方法一 用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
在圆形硬纸板的边缘上点一点A,使点A 对准直尺的0刻度,然后使圆形硬纸板在直尺上向右滚动一周,点A 所指的新刻度就是这个圆形硬纸板的周长。
方法二 用绕线法测量圆的周长。
在圆形硬纸板的边缘上点一点A,使点A 对准线的一个点,然后用线从点A 开始绕圆形硬纸板一周,做好标记,再拉直并测量绕圆形硬纸板一周的线的长度,该长度就是圆形硬纸板的周长。
3.圆周率的意义。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
4.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如果用字母C 表示圆的周长,那么C=πd 或C=2πr 。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知识结构图与教学目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圆》石洞小学 李妍梅一、本单元知识框架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三、学生情况分析 1、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并会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初步认识了圆,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学习,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有所变化,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的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这个阶段的学生心里慢慢的趋向于成熟,能够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看法,能够经受一定的挫折和困难。
但还不够成熟。
遇到困难是还是需要老师进行帮扶和鼓励。
从而建立学习信心。
3、能够独立的进行计算,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愿意参与主动合作学习。
四、单元教材分析1、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概念,同时,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
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以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系列情境,经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关地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经放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这一系列情境也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涉中,体会生活中存在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切实感受比产生的背景,理解比的意义。
2、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不仅仅在引入比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情境,还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比”,使学生认识到比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材还特别安排了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这类问题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鼓励学生根据比的意义解决这一类问题。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安排了生活中不同方面的例子,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教材结构关系解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教材结构关系解读一、本单元教材编排说明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低年级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认识。
本单元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在六年级下学期,我们还将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看出,圆是一种曲线图形,而我们前面学习的是直线图形,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认识曲线图形的开始。
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很大的变化。
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另外,还加强了动手操作,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二、单元主体分析1、结合具体情境和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和理解圆的特征(1)结合丰富的情景体会圆的曲线特征教材给我们呈现的主题图是城市广场的生活场景,里面包含了很多圆形的物体。
教学时我是把它作为圆的起点来讲授,收集了很多圆形的图片,说明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非常广泛。
接着可以让学生想办法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主要是让孩子感受圆的曲线特征。
实际教学中,学生也可能会提出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师不用回避,说明这种方法将在后面学习。
(2)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圆的特征在进行例2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前面已经画好的圆剪下来,反复对折,发现折痕相交于一点,引出圆心的概念。
然后把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连起来,并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发现这样的线段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从而发现“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直观感受圆的本质特征。
然后看书自学,知道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
并通过小组活动探索出: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并且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
教学画圆我觉得可以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让学生用圆规在纸上任意画圆,然后交流得出画圆的三个步骤:定圆心、定半径、旋转一周;第二步,按这三个步骤再画一个圆,并且感受到圆心和半径对确定圆的位置和大小的作用;第三步,按指定的半径或直径的长度画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理解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
在《圆》这个单元中,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相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理解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动学生空间观点的进一步发展。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我对这个单元教材的理解和我的主要教学策略:(出示课件)
一、课标要求:
关于圆,在第一学段(1—3年级)的要求是:
1.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2.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的特征。
初步了解它是轴对称图形。
3.能对简单图形实行分类并会用各种平面图形拼图。
在本学段,即第二学段(4—6年级)的要求是:
1.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圆,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能使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3.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准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4.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圆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形成综合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同直线图形有不同的特点。
在本册之前各册教材出现的平面图形都是直线图形。
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系统理解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仅仅直观的理解,比如: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理解物体和图形》《分类》,初步理解圆并能够对基本图形实行分类。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尝试用不同的立体图形或平面图形实行设计和拼组。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初步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并知道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本册的第四单元《圆》,要理解圆的基本特征,会画圆,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会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理解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
在这个单元里,教材还利用学生已有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理解探讨圆的轴对称特点,给出轴对称图形
的概念,使学生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这个单元是一年级理解的基本平面图形(圆形)的延伸,也是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相关知识的基础,更是学生在第三学段学习更多相关几何知识的起点,可见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三、知识结构:
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有:理解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
圆的理解包括圆的基本特征(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间的关系)、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加深对圆的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增强了启发性和探索性,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逐步导出和掌握计算公式。
对于圆的周长,让学生通过用线绕一绕,把圆放在直尺上滚一滚等方法来测量,然后再通过填表,使用不完全归纳法来探寻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的规律,从而引出圆周率的概念。
对于圆的面积教学,则采用转化的方法,把圆的面积转化为熟悉的直线图形的面积来计算。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准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2.数学思考目标: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知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了解直径和对称轴的关系。
知道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理过程,掌握归纳法与转化的方法。
3.解决问题水平:能够发现生活中与圆相关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解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释过程的水平有所提升。
4.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积极与他人合作解决数学活动中的难题,体会圆的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理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学习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重点难点及突破:
本单元的教学大约需要8课时。
其中重难点是理解圆的特征、画圆、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
对于圆的基本特征,让学生通过折、画、量等方式来寻找规律。
引导学生探究: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和直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教学用圆规画圆时,应让学生明确:一是圆的位置和大小分别是由圆心和半径判定的,所以画圆时应先确定圆心,然后按照指定的长度为半径来画圆;二是圆的大小取决于半径的长短,与圆心的位置无关。
圆的周长的学习基础是:三年级上学期周长的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难点是周长公式中的固定值“∏”是如何来的。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要充分使用主题图、直观教具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实行测量,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之间存有着某种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圆周率。
结合“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在计算圆周率方面取得过的杰出成就。
圆的面积的学习基础是长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
引导学生使用转化的思想来求圆的面积,提示学生利用学具实行操作,同时结合多媒体课件,持续地把圆细分,这样拼成的图形越来越接近于长方形,效果更直观。
引导学生发现圆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圆的周长、半径和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并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六、教学策略:
1.增强学生自学的力度,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带着问题实行交流合作,老师尽量做到少讲、精讲,充分发挥引导与点拨的作用,训练学生自学的水平。
2.增强动手操作,鼓励学生自制学具。
老师准备充分的教具和学具:如圆形纸板、圆规、说明圆面积计算公式用的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3.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体现“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化思想。
引导学生将曲线化为直线、将曲线图形化为直线图形来研究,理解到转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和科学研究中,经常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未知转化为已知、抽象转化为具体等方式来处理。
七、综合应用:
结合主题活动《确定起跑线》,对本单元所学实行延伸,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到结论的研究过程,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与圆相关的应用题,并能够熟练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学生用数学的水平。
同时,结合教材72页的“你知道吗?”对弧、扇形和圆心角的介绍实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7—9年级对于圆的知识的设计,明确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学相关高年级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