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心理及其调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ppt课件

8.3 培养健康的网络心理素质
8.3.1 科学的网络认知能力
网络认知能力是指网络主体对网络与人, 网络与社会关系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网络认知 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几个因素:一是网络主 体的普遍认知能力。二是网络本身的技术含量 和文化内涵。三是网络、人及社会关系的复杂 程度。
大学生应从两个方面加强网络认知能力的 培养。一要用全面、辩证的认识观来剖析和认 识网络。二要全面学习网络知识和技术。
8.2.2 网络依赖
1、网络依赖的内涵 网络依赖是指未达到成瘾程度而对网络
有依赖行为,也可称之为网络成瘾的边缘状 态。
2、网络依赖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网络依赖并不等同于网络成瘾,网络依
赖者没有表现出典型的成瘾症状,只是精神 上对网络的依赖。但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刺激 下,网络依赖者还有可能发展成为网络成瘾 者。
大学生成瘾的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 面:一是网上聊天、BBS、发E—mail等,这 些主要集中于新网民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有人 际交往困难、性格内向但又渴望个人网页制作,
网络成瘾的至少包括下列五种类型: (1)网络交际成瘾 (2)网络游戏成瘾 (3)网络色情成瘾 (4)强迫信息收集 (5)网络强迫行为
第8章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
8.1
网络与心理健康
8.2
常见的网络心理障碍及应对
8.3
培养健康的网络心理素质
8.1 网络与心理健康
8.1.1 大学生的网络生活
目前,大学生宿舍普遍联网,多数学 生拥有自己的电脑,即便学生没有个人电 脑,各高校也都有规模较大、收费较低的 机房,供学生上网。纵观大学生的上网目 的和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满足求知欲。 第二,自我实现。 第三,心理减压。 第四,情感表达。第五,彰显个性。
网络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ppt课件

大学生上网的心理需求
(a)、网络的普遍性 (b)、网络的特征
三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1.报告显示互联网 民和普及率不断增 加
.
中国网民职业结构
1.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 2.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企业/ 公司的管理人员般职员
.
中国网民学历结构
1.网民中具备中等教育程 度的群体规模 2.网民的学历结构保持基 本稳定
玩游戏
(1).网络对意志的积极影响 a.有助于培养独立的意志品质
(2).网络对意志的消极影响
a.无节制的上网消磨人的意志 b.有明显的意志减退和意志缺乏 c.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
4、网络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玩游戏
(1).网络对人格的积极影响
网络也增强大学生的平等意识和民主观 念
(2).网络对人格的消极影响
.
本章导读
1.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 和生活的重要组织成部分 2.大学生通过网络充实自己娱 乐的时间 3.借助网络寻找工作甚至创业
.
绿色网络 阳光心理
第一节
1 网络心里概述 1 第二节 2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特点 2 第三节 3 大学生健康网络心理的培养 3
.
第一节 网络心理概述
一
二
网络及其特征
在父母的劝说下,参加了当年的高考。仅仅复习两个月,就考了南充 的理科亚军:677分呀
.
第二节、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特点
(1).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2).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特点
.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a 网络恐惧
b 网络恐惧
c 网络交往障碍
d 网络孤独
网络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件

一步影响心理健康。
网络信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网络信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既可能 提供心理支持,也可能引发认知偏差和焦虑。
网络信息具有海量性和多样性,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 资源和心理支持。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心理健康方面 的知识和信息,解决心理问题。然而,网络信息的质量参 差不齐,一些虚假、负面的信息可能导致大学生的认知偏 差和焦虑,甚至引发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需要具备辨 别网络信息的能力,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04
网络心理干预与辅导的方法
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
正确认识网络心理
了解网络心理的概念、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引导 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心理问题。
树立健康的网络使用观念
倡导合理使用网络,避免过度依赖和沉迷网络,培养健康、积极、 向上的网络使用习惯。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抵制网络成瘾、网络色情等不良 诱惑,保持身心健康。
网络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课件
目录
• 网络心理概述 • 网络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
系 • 大学方法 •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未来展望
01
网络心理概述
网络心理的定义
定义
网络心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心 理表现和心理活动,包括对网络环境 的感知、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 心理反应。
虚拟性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人们的交流和表达方式也具有虚拟性, 这种虚拟性可能导致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产生逃避和 夸大等心理反应。
网络心理的影响因素
网络环境
社会因素
网络环境的多样性、便捷性和匿名性 等特点,对人们的网络心理产生影响。
网络信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网络信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既可能 提供心理支持,也可能引发认知偏差和焦虑。
网络信息具有海量性和多样性,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 资源和心理支持。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心理健康方面 的知识和信息,解决心理问题。然而,网络信息的质量参 差不齐,一些虚假、负面的信息可能导致大学生的认知偏 差和焦虑,甚至引发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需要具备辨 别网络信息的能力,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04
网络心理干预与辅导的方法
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
正确认识网络心理
了解网络心理的概念、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引导 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心理问题。
树立健康的网络使用观念
倡导合理使用网络,避免过度依赖和沉迷网络,培养健康、积极、 向上的网络使用习惯。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抵制网络成瘾、网络色情等不良 诱惑,保持身心健康。
网络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课件
目录
• 网络心理概述 • 网络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
系 • 大学方法 •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未来展望
01
网络心理概述
网络心理的定义
定义
网络心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心 理表现和心理活动,包括对网络环境 的感知、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 心理反应。
虚拟性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人们的交流和表达方式也具有虚拟性, 这种虚拟性可能导致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产生逃避和 夸大等心理反应。
网络心理的影响因素
网络环境
社会因素
网络环境的多样性、便捷性和匿名性 等特点,对人们的网络心理产生影响。
网络与心理健康精品PPT课件

•
三、大学生网络心理特点
v认知方面 1. 尝试心理 2. 猎奇心理 3. 信息搜集 v情感方面 1. 减压心理:大学生在就业、升学或自身状
况上体会到的压力 2. 娱乐心理:游戏、聊天、听音乐、看电影
、阅读等 3. 价值体现心理:大学生对自我价值感的追
v 人际方面
• 1. 沟通心理:大学生内心的想法和情感需 要倾诉,他们需要一个倾诉的平台和对象。
v 网络与认知
网络文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 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在深刻的影响并潜 移默化的改编者人们对自己和对社会的认 知。
v 网络与情感
积极因素:成为人们自由阐述观点抒发情 绪、传递情感的平台
消极因素:上网交友导致社会孤立和社会 焦虑;过多使用网络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的 增加,总之过度使用网络会导致社会卷入 的减少与心理幸福感的降低。
• 逃避与宣泄心理 :把对现实的不满和抱怨 以网络上不同的方式宣泄出来。
• 交往与归属心理 :把在社会或家庭中得不 到的归属感寄托在网络上。
• 寻求自我价值心理:网络上的很多游戏和 软件,对于许多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我 价值的人是个很大的诱惑。
第二节 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 康的关系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 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1)积极影响 • 有利于大学生更广泛、更快捷的人际交往。 • 增进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平等意识。 • 促进了大学生角色实践和角色重建。
➢网络引发的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 响
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 对大学生情绪健康的影响 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对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影响
1. 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 • 自我同一性: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
三、大学生网络心理特点
v认知方面 1. 尝试心理 2. 猎奇心理 3. 信息搜集 v情感方面 1. 减压心理:大学生在就业、升学或自身状
况上体会到的压力 2. 娱乐心理:游戏、聊天、听音乐、看电影
、阅读等 3. 价值体现心理:大学生对自我价值感的追
v 人际方面
• 1. 沟通心理:大学生内心的想法和情感需 要倾诉,他们需要一个倾诉的平台和对象。
v 网络与认知
网络文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 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在深刻的影响并潜 移默化的改编者人们对自己和对社会的认 知。
v 网络与情感
积极因素:成为人们自由阐述观点抒发情 绪、传递情感的平台
消极因素:上网交友导致社会孤立和社会 焦虑;过多使用网络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的 增加,总之过度使用网络会导致社会卷入 的减少与心理幸福感的降低。
• 逃避与宣泄心理 :把对现实的不满和抱怨 以网络上不同的方式宣泄出来。
• 交往与归属心理 :把在社会或家庭中得不 到的归属感寄托在网络上。
• 寻求自我价值心理:网络上的很多游戏和 软件,对于许多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我 价值的人是个很大的诱惑。
第二节 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 康的关系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 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1)积极影响 • 有利于大学生更广泛、更快捷的人际交往。 • 增进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平等意识。 • 促进了大学生角色实践和角色重建。
➢网络引发的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 响
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 对大学生情绪健康的影响 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对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影响
1. 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 • 自我同一性: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
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PPT课件

大学生网络心 理教育PPT课
件
目录 引言 网络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策略 网络心理健康的培养 总结
引言
引言
引言: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积 极和消极
引言
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网络心理问题 的表现
网络心理问题的表现
过度使用网络的影响 网络成瘾的症状及危害
网络心理问题的表现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心理的伤害
大学生网络心 理教育的策略
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策略
提高网络素养的意义 慎重分享与个人隐私保护
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策略
网络沉迷防控方法
网络心理健康 的培养
网络心理健康的培养
培养合理的上网行为 多样化的娱乐休闲方式
网络心理健康的培养
寻求支持与帮助的渠道
总结
总结
总结网络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策略 引导大学生积极有效地利用网络
总结
培养健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网络心理状态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件
目录 引言 网络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策略 网络心理健康的培养 总结
引言
引言
引言: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积 极和消极
引言
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网络心理问题 的表现
网络心理问题的表现
过度使用网络的影响 网络成瘾的症状及危害
网络心理问题的表现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心理的伤害
大学生网络心 理教育的策略
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策略
提高网络素养的意义 慎重分享与个人隐私保护
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策略
网络沉迷防控方法
网络心理健康 的培养
网络心理健康的培养
培养合理的上网行为 多样化的娱乐休闲方式
网络心理健康的培养
寻求支持与帮助的渠道
总结
总结
总结网络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策略 引导大学生积极有效地利用网络
总结
培养健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网络心理状态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ppt课件

3、影响网络依赖的因素
在校园里,网络依赖的群体比例较大, 这是由学校的外部环境及网络使用者的内在 因素综合决定的:首先,在校学生上网条件 便利,无需花费过多,课业需求也引导学生 将网络视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其次, 当学业竞争压力过大、人际关系不和谐或生 活不顺利时,学生常会利用网络作为发泄、 放松或逃避的方式,而越沉溺在网络上。
8.2.2 网络依赖
1、网络依赖的内涵 网络依赖是指未达到成瘾程度而对网络
有依赖行为,也可称之为网络成瘾的边缘状 态。
2、网络依赖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网络依赖并不等同于网络成瘾,网络依
赖者没有表现出典型的成瘾症状,只是精神 上对网络的依赖。但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刺激 下,网络依赖者还有可能发展成为网络成瘾 者。
8.3 培养健康的网络心理素质
8.3.1 科学的网络认知能力
网络认知能力是指网络主体对网络与人, 网络与社会关系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网络认知 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几个因素:一是网络主 体的普遍认知能力。二是网络本身的技术含量 和文化内涵。三是网络、人及社会关系的复杂 程度。
大学生应从两个方面加强网络认知能力的 培养。一要用全面、辩证的认识观来剖析和认 识网络。二要全面学习网络知识和技术。
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仅体现了良好 的心理习惯,也体现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 德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是指大学生的上 网时间、频率以及各种安排应当遵循合理的 规律,并做到既乐于上网,又有所约束和节 制;既满足心理的需要,也要保持充沛的精 力和体力;既充分地发挥个性尽情娱乐,也 要体现大学生较高的文明层次。
8.2.3 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的干预方法
(一)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的个体干预 1.在现实生活中发展优越感 2.设定目标 3.限定时间 4.提醒卡片 5.私人清单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讲座PPT课件

网络成瘾的预防
预防之二
家庭需采取的措施
和孩子平等对话多引导孩子发表看法,家长则 以建议的形式将自己的决定告诉孩子,让他们 自己作出判断。在管理孩子上网时间,家长应 结合孩子的个性和爱好,跟他们一起聊聊网上 的轻松话题 。规范孩子的上网时间。鼓励孩子 与同龄人交流 等。
预防之三
学校须采取的对策 学校应加强有关网络指导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养
现实状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我国 目前上网人数已达到1.03亿人。网民的主体为年轻、高 学历群体(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75.9%),大学生 上网聊天的时间占了他们上网时间的90%还要多,由这可 以看出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 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使 用过度及网络成瘾问题。
判断是否网络成瘾的标准
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 5、花费大量时间在和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 件,下载等等; 6、上网使自己的社交、职业和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7、虽然能意识到上网带来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 网。
网络成瘾症分型
A型:单纯性网络成瘾症——此类成瘾者沉迷于网络, 以玩各类游戏、聊天及观看综合性节目为主的一种类型。
网络成瘾的预防
预防之一
正确识别自身遇到的问题 学会一些有效地处理应激性事件的应对方式,尽管网络依
赖的形成有着各不相同的原因,但大多数网络依赖的学生往往 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需要得不到满足, 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不能有效解决,从而逃避到网络世界中去,在其中寻求解脱。 此外,互联网毕竟不是可卡因、酒精或尼古丁,人们对它的沉 迷大多是由于人们的自我放纵和缺乏自我控制所致,而且研究 者已经证实了某些心理特点的人群对于网络依赖的现象更具有 易感性。因此,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应该认真审视自己的现实生 活,认清自身的需要和应解决的真正问题,培养直面人生的态 度,致力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求需要的满足和解决问题的出路。 而不是采用“鸵鸟”政策。并且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把握好 自己的人生方向。
七网络“心”素养——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PPT课件

.
二、网络的心理特征
(一)平等的身份 (二)超越现实的感受 (三)交往的变动性与匿名性 (四)无地域感
.
案例精选
小于,201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某大学。初到大学,他充满了抱 负和希翼,但是后来才发现没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虽然学习 不顺利,但在网络游戏技术上他进步很快,在游戏中他找到成就 感和满足感。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中,也失去了中学时期的中 心位置,感觉受到了冷落。在网络中他却交到了很多的朋友,网 络让他摆脱了现实的孤独寂寞。一段时间之后,他对网络的使用 和游戏有强烈的渴求和冲动感,与同学交流渐渐减少,性格变得 内向,时有自卑感,情绪低落,甚至与家长对抗。他对数学知识 、体育运动和其他事物兴趣下降,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并经 常逃课,彻夜不归。他认为网络才是他真正生活的世界。
会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甚至导致人格分裂。小徐已经 产生了精神上的隐症状,一旦离开网络,便会产生心理障碍和异常的心 理问题和疾病。
.
第一节 互联网与大学生
一、互联网及其特征 二、网络的心理特征 三、大学生的网络生活 四、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五、网络心理健康标准
.
一、互联网及其特征
(一)互联网的形成和发展 (二)互联网的特征 1.互联网的开放性 2.互联网的广域、资源共享性 3.互联网的虚拟、隐蔽性 4.互联网的非中心化互动性 5.互联网的平等性
.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网络心理障碍与调 适
一、网络成瘾综合征 二、网络依赖 三、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的干预方法
.
一、网络成瘾综合征
网络成瘾综合征又称网络成瘾、病态使用 互联网、病理性网瘾、网迷、网痴,是 指过度使用和依赖互联网所引起的心理 、精神、躯体上的一系列综合征,是网 络性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表现也很复 杂,症状有躯体依赖症、生物钟紊乱、 神经衰弱、关节炎、视力减退等。
二、网络的心理特征
(一)平等的身份 (二)超越现实的感受 (三)交往的变动性与匿名性 (四)无地域感
.
案例精选
小于,201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某大学。初到大学,他充满了抱 负和希翼,但是后来才发现没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虽然学习 不顺利,但在网络游戏技术上他进步很快,在游戏中他找到成就 感和满足感。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中,也失去了中学时期的中 心位置,感觉受到了冷落。在网络中他却交到了很多的朋友,网 络让他摆脱了现实的孤独寂寞。一段时间之后,他对网络的使用 和游戏有强烈的渴求和冲动感,与同学交流渐渐减少,性格变得 内向,时有自卑感,情绪低落,甚至与家长对抗。他对数学知识 、体育运动和其他事物兴趣下降,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并经 常逃课,彻夜不归。他认为网络才是他真正生活的世界。
会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甚至导致人格分裂。小徐已经 产生了精神上的隐症状,一旦离开网络,便会产生心理障碍和异常的心 理问题和疾病。
.
第一节 互联网与大学生
一、互联网及其特征 二、网络的心理特征 三、大学生的网络生活 四、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五、网络心理健康标准
.
一、互联网及其特征
(一)互联网的形成和发展 (二)互联网的特征 1.互联网的开放性 2.互联网的广域、资源共享性 3.互联网的虚拟、隐蔽性 4.互联网的非中心化互动性 5.互联网的平等性
.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网络心理障碍与调 适
一、网络成瘾综合征 二、网络依赖 三、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的干预方法
.
一、网络成瘾综合征
网络成瘾综合征又称网络成瘾、病态使用 互联网、病理性网瘾、网迷、网痴,是 指过度使用和依赖互联网所引起的心理 、精神、躯体上的一系列综合征,是网 络性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表现也很复 杂,症状有躯体依赖症、生物钟紊乱、 神经衰弱、关节炎、视力减退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七章 网络与心理健康 课件PPT

培养多样兴趣 与爱好
07
科学规划 人生目标
08
寻求社会支持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调适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的自我调适
01
理性看待网络
互联网的出现消除了人类跨地 域沟通在时间上的滞后性,拓 展了人类的交往空间,深刻地 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 系。然而,网络在充满自由、 平等和开放的同时,又充满着 诱惑与陷阱。我们既不能将其 视作洪水猛兽,又要清楚地 看到沉迷于它会“玩物丧志”。
第二节 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一方面,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培 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有助于他们扩大交往的范围; 网络还 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
另一方面,网络又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网络环境 下,人的交往的对象、 身份都不确定,这就减弱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
08
寻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由他人提供的一 种资源,它对于个体的发展与 适应有重要的影响。大 量研 究表明,个体社会支持水平越 高,主观幸福感越高,焦虑、 抑郁和孤独程度越低,社会 适应状况越好。同时,社会支 持也会影响网络成瘾,社会支 持越高,网络成瘾程度越低。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调适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对大学生情绪健康的影响
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安全性和广泛性恰恰迎合了大学生渴望 交往而内心闭锁、渴望获得真情而又怀疑真情的矛盾心理。 所以,网络给大学生创造了发泄心中不满情绪的场所和空间。
第二节 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对大学生情绪健康的影响
第十章 网络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ppt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网络成瘾综合症的自我判断 《网络成瘾心理测试量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五)网络成瘾综合症产生的原因 1、本能欲望没有得到释放
2、缺乏社会交际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六)网络成瘾综合症的调适
1、树立正确的网络理念,科学理 智地上网 2、网络成瘾综合症的心理治疗 (1)行为疗法 (2)“家庭”疗法 (3)综合疗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 考 题 1、大学生中常见网络心理问题有哪些? 2、大学生应当如何维护网络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阅读参考书目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陈国梁、唐慧敏 广 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第1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 李振荣、彭志 宏、梁杰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6年8 月第1版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黄希庭 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第1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网上破坏行为 (一)原因 1、网络自身的特点 2、自身素质 3、缺少系统的法律规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网上破坏行为的调适 1、不接触色情暴力信息,不轻信 迷信网上信息 2、自觉遵守网络行为道德 3、树立网络文明行为,抵制网上 破坏行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网络心理的培养 一、正确掌握和使用互联网 二、大学生应端正上网的目的和动机 三、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逐步摆脱对 网络的依赖 四、求助心理咨询,进行网络心理障 碍的调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网络心理问题及调适 一、网恋 二、网络成瘾综合症(IAD)
三、网上破坏行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网恋
原因: 1、感情表露和角色错位 2、同龄群体的从众性促进了网恋 3、缓解现实压力 调适: “让虚幻的归属虚幻,现实的 归属现实”
-网络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ppt课件

完整版
28
10、持续性
网络是一个飞速旋转的涡轮,它的发展是持续 的,网络今天的发展给用户带来价值,推动着用 户寻求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多价值。被称为“十倍 速力量”。
完整版
29
❖ 二、大学生上网的心理需求
(一)积极的心理需求
1.追求开放性与求知求新心理 2.满足自我实现欲望 3.满足归属感的需求
5
完整版
本章导读
❖ 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织 成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自己所需的信息资 料,通过网络交友、恋爱,通过网络听歌曲、看 视频、玩游戏以充实自己娱乐的时间,借助网络 寻找工作甚至创业。上网可以满足大学生多种多 样的需求,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如此 密切的接触,互联网反过来也同时要作用大学生 的内心世界。
网络可以导致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膨胀 和集体意识的淡薄。网络游戏中角色的 扮演,容易导致大学生人格的分裂和异 化。
38
完整版
网络对大学生行为心理的影响
1、网络对大学生交往心理的影响
(1).对交往心理的积极影响
网络扩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有助于满足大学生 强烈的交往需求。网络丰富了大学生交往的方式,提供 越来越多的方便快捷的交往方式。
(2).对交往心理的消极影响
大学阶段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 过多依赖于网络交往会使大学生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 往相脱离。网络交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 系,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一旦受骗上当就容易对现实产 生怀疑、悲观和敌意的态度。
完整版
39
网络对大学生行为心理的影响
2、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心理的影响
34
完整版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过程的影响
28
10、持续性
网络是一个飞速旋转的涡轮,它的发展是持续 的,网络今天的发展给用户带来价值,推动着用 户寻求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多价值。被称为“十倍 速力量”。
完整版
29
❖ 二、大学生上网的心理需求
(一)积极的心理需求
1.追求开放性与求知求新心理 2.满足自我实现欲望 3.满足归属感的需求
5
完整版
本章导读
❖ 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织 成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自己所需的信息资 料,通过网络交友、恋爱,通过网络听歌曲、看 视频、玩游戏以充实自己娱乐的时间,借助网络 寻找工作甚至创业。上网可以满足大学生多种多 样的需求,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如此 密切的接触,互联网反过来也同时要作用大学生 的内心世界。
网络可以导致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膨胀 和集体意识的淡薄。网络游戏中角色的 扮演,容易导致大学生人格的分裂和异 化。
38
完整版
网络对大学生行为心理的影响
1、网络对大学生交往心理的影响
(1).对交往心理的积极影响
网络扩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有助于满足大学生 强烈的交往需求。网络丰富了大学生交往的方式,提供 越来越多的方便快捷的交往方式。
(2).对交往心理的消极影响
大学阶段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 过多依赖于网络交往会使大学生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 往相脱离。网络交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 系,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一旦受骗上当就容易对现实产 生怀疑、悲观和敌意的态度。
完整版
39
网络对大学生行为心理的影响
2、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心理的影响
34
完整版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过程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心理课件

身心健康受损等问题。
网络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概述
信息处理是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传递和应用 等过程,包括信息的筛选、分类、整合、评价等。
网络信息处理的特点
网络信息处理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多元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大学生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信息焦 虑和信息素养不足等问题。
网络信息处理的负面影响
• 意义 •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心理观念,提高网络心理素质 • 预防和解决网络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 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教育目标的实现 • 目标 •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 • 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网络使用习惯 •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网络心理的发展历程
初创期
20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刚刚兴起,人们开始接触网络,网络 心理处于初创期。
发展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心理逐渐成熟,人们开始关注网 络对人的心理影响,网络心理处于发展期。
成熟期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心理已 经成熟,人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讨网络心理的各种问题。
网络人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网络人格与社会适应的关联
网络人格和社会适应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具有某些特定网络人格特征的人,往往在适应 网络环境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网络人格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网络人格可能对社会适应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些消极的网络人格特征可能会导致个 体出现社交障碍、孤独感等问题,从而影响其网络社会适应能力。
网络社会适应的挑战
网络社会适应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如信息过载、社交 压力、网络成瘾等。同时,网络环境下的匿名性和虚拟 性也给人们的社交和信任带来一定的挑战。
大学生网络心理及其调适PPT课件

追崇时尚、赶时髦、好奇: 0.3% 其它: 0.2%
精选PPT课件
19
第十一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 (用户上网最主要的目的 )
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多选题):
■ 电子邮箱: 92.6%
■ 新闻组: 21.3%
■ 搜索引擎: 68.3%
■ 软件上传或下载服务: 45.3%
■ 信息查询: 42.2%
strong ties)。
精选PPT课件
11
互联网与大学生
互联网带来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1)网络犯罪。 (2)传播色情信息。 (3)网络文化侵略。 (4)破坏国家安全。
精选PPT课件
12
互联网与大学生
2 网际人际关系
网际空间好比一个巨大的城市,有图书馆、 大学、博物馆、娱乐场所,也有各种各样的人; 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到这个“城市”去逛逛。
精选PPT课件
5
互联网与大学生
在2003年1月公布的第十一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 况统计报告中,我国共有互联网用户5910万。其 中,18到24岁的用户占37.3%,在各年龄段中居 首位;大专和本科文化的用户占53.7%,在各文 化层次中占首位;学生用户占28.0%,在各类职 业类别中占首位。
精选PPT课件
■ 网上推广: 0.9%
■ 网上销售: 1.2%
■ 信息化系统(ERP、CRM、SCM)
1.2%
■ 其它: 0.1%
精选PPT课件
20
大学生网络心理及其调适
三、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一) 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
定义:因无节制地上网导致行为异常、人格障碍、交感 神经功能失调。
症状:开始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
精选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9
第十一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 (用户上网最主要的目的 )
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多选题):
■ 电子邮箱: 92.6%
■ 新闻组: 21.3%
■ 搜索引擎: 68.3%
■ 软件上传或下载服务: 45.3%
■ 信息查询: 42.2%
strong ties)。
精选PPT课件
11
互联网与大学生
互联网带来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1)网络犯罪。 (2)传播色情信息。 (3)网络文化侵略。 (4)破坏国家安全。
精选PPT课件
12
互联网与大学生
2 网际人际关系
网际空间好比一个巨大的城市,有图书馆、 大学、博物馆、娱乐场所,也有各种各样的人; 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到这个“城市”去逛逛。
精选PPT课件
5
互联网与大学生
在2003年1月公布的第十一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 况统计报告中,我国共有互联网用户5910万。其 中,18到24岁的用户占37.3%,在各年龄段中居 首位;大专和本科文化的用户占53.7%,在各文 化层次中占首位;学生用户占28.0%,在各类职 业类别中占首位。
精选PPT课件
■ 网上推广: 0.9%
■ 网上销售: 1.2%
■ 信息化系统(ERP、CRM、SCM)
1.2%
■ 其它: 0.1%
精选PPT课件
20
大学生网络心理及其调适
三、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一) 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
定义:因无节制地上网导致行为异常、人格障碍、交感 神经功能失调。
症状:开始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
精选PPT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与心理健康 课件

33
•3. 网络交际成瘾
• 网络交际成瘾:是上网者沉溺于凭借各 种聊天软件以及网站的聊天室进行的人 际交流,过分迷恋网络人际关系,并用 这些关系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
PPT学习交流
34
• 选择理想恋人的又一有效途径:25% • 脱离现实,反对:17% • 不应提倡,也不反对 :58%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12
大学生上网做些什么呢?
玩农场,玩牧场, 偷菜咯,上Q、微信
牧场、农场、看看 动漫,美剧,电影吧。 听听歌也不错!
看电影 、上Q、人 人网、看新闻、听音 乐
娱乐、色情、聊天、 BBS、游戏
PPT学习交流
13
大学生上网做些什么呢?
聊天者占34%, 玩游戏者占28% 查资料者占30% 其他占8% 如此看来 62%的大学生在网上从
免疫下降、情感冷漠、心理活动
异常、感知、记忆、思维、语言
等各种反应能力显著下降等PP。T学习交流
30
家庭聚餐儿孙全在玩手 机
老人一怒摔盘子离席
2012年10月15日
近日,市民张先生
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
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
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
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
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
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
云端化服务(网盘,笔记,资源,计算等)
资源的共享化(电子市场,门户资源,论坛资 源等,媒体(视频、音乐、文档)、游戏,信息)
服务对象化(互联网电视直播媒体,数据以及 维护服务,物联网,网络营销,等)
PPT学习交流
8
网络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10大积极变化:
1. 信息 2. 创业 3. 中立性 4. 电子商务 5. 组织 6. 文化 7. 历史 8. 游戏 9. 幽默 10. 视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等,媒体(视频、音乐、文档)、游戏,信息) 服务信息化(互联网电视直播媒体,数据以及维
护服务,物联网,网络营销等)
5
(二)互联网带来的主要问题
1、网络沉溺 网瘾,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
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 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 和心理状态。由于花费过多时间上网,以至于损 害了现实的人际关系和学业事业。
3
பைடு நூலகம்
一、互联网:一把双刃剑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J·汤因比说过: “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 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
4
(一)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通讯(即时通讯,电邮,微信) 社交(facebook,微博,空间,博客,论坛) 网上贸易(网购,售票,工农贸易) 云端化服务(网盘,笔记,资源,计算等) 资源的共享化(电子市场,门户资源,论坛资源
10
4、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一些国家通过互联网发布恶意针对他国的政治信
息,利用网络技术窃取他国政治经济机密,或试 图对他国进行监控,破坏其国家安全。
2013年爆出的美国监控丑闻,文件显示有38个国 家或组织的驻美使馆等外交机构被美国情报机构 作为“目标”遭到监控。相关名单中甚至包括欧 盟、法国、意大利、希腊、日本、墨西哥、韩国、 印度和土耳其等。来源:《新闻联播》
他们可以突破社会及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匡正与评价,轻松地实现从 小梦想成为的侠客、富翁,可以在模拟战争中指挥千军万马搏杀疆 场等等。部分大学生上网为了玩游戏,在游戏获胜后有一种成就感。 这是因为网络游戏能够部分在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需要。
18
5、焦虑心理。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大学 生担心自己的知识更新赶不上网络的发展,被新 技术淘汰,而产生心理焦虑。
护服务,物联网,网络营销等)
5
(二)互联网带来的主要问题
1、网络沉溺 网瘾,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
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 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 和心理状态。由于花费过多时间上网,以至于损 害了现实的人际关系和学业事业。
3
பைடு நூலகம்
一、互联网:一把双刃剑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J·汤因比说过: “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 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
4
(一)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通讯(即时通讯,电邮,微信) 社交(facebook,微博,空间,博客,论坛) 网上贸易(网购,售票,工农贸易) 云端化服务(网盘,笔记,资源,计算等) 资源的共享化(电子市场,门户资源,论坛资源
10
4、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一些国家通过互联网发布恶意针对他国的政治信
息,利用网络技术窃取他国政治经济机密,或试 图对他国进行监控,破坏其国家安全。
2013年爆出的美国监控丑闻,文件显示有38个国 家或组织的驻美使馆等外交机构被美国情报机构 作为“目标”遭到监控。相关名单中甚至包括欧 盟、法国、意大利、希腊、日本、墨西哥、韩国、 印度和土耳其等。来源:《新闻联播》
他们可以突破社会及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匡正与评价,轻松地实现从 小梦想成为的侠客、富翁,可以在模拟战争中指挥千军万马搏杀疆 场等等。部分大学生上网为了玩游戏,在游戏获胜后有一种成就感。 这是因为网络游戏能够部分在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需要。
18
5、焦虑心理。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大学 生担心自己的知识更新赶不上网络的发展,被新 技术淘汰,而产生心理焦虑。
大学生网络心理及其调适共18页PPT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大学生网络心理及其调适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2003年1月公布的第十一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 计报告中,我国共有互联网用户5910万。其中,18 到24岁的用户占37.3%,在各年龄段中居首位;大 专和本科文化的用户占53.7%,在各文化层次中占首 位;学生用户占28.0%,在各类职业类别中占首位。
.
9
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是否受到影响? 你是否对家庭成员、治疗医生或其他人隐瞒了你对互
联网着迷的程度? 你是否把互联网当成了一种逃避问题或释放焦虑不安
情绪的方式?
.
18
在上面八个问题中,如果被调查者对其中的 五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就可以断定他 已经患上了互联网依赖症。
.
19
网络成瘾的种类
网络信息收集成瘾 网络制作成瘾 网络色情成瘾 网络交往成瘾 网络恋情成瘾 网络游戏成瘾
5
广容性与丰富性
海量信息,无所不包
平等交互性与去抑制性
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 都没有绝对发言权,但都有发言权。 平等性也导致了去抑制性和弱的社会规范性,
互联网是一个最为彻底的无政府主义的地方。
.
6
沈阳张雅发帖单挑 冒名男友遭网络暴力袭击
2008年5月21日,国外最大视频网上出现一段长4分40秒的视频, 在视频中一名女子身处网吧,用很轻蔑的口气大谈对四川地震 和灾区难民的看法,激烈和肮脏字眼充斥其中。她对地震表示 有幸灾乐祸的感觉。
大学生网络心理及其调试
一组
.
1
BBS 围脖(微博)
在线 升级 ……
.
2
互联网的历史
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引起了美国朝野的巨大恐慌。大家感觉国家 安全遭遇了威胁。军队和政府的信心一落千 丈。保洁公司前任销售经理内尔·麦克罗伊 临危受命,担任了美国国防部长。
1958年1月7日,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正式 成立,开始努力改进美军的通讯网络,把 “中央控制的通讯网络”改变为“分布式通 讯网络”。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
10
这些事实都表明,青年大学生始终 是互联网的忠实追随者,上网正逐步 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
.
12
案例
小方,女,20岁,某大学二年级学生。 几个月前在网上认识了一位“情投意合”的网友,随后陷入
“网恋”之中,经常与对方聊到深更半夜,学习成绩直线 下降。不久,小方约“网上情人”见面。见面当天,她等 了几个小时,网友却迟迟不露面,小方开始绝望,她总觉 得周围的人都在嘲笑自己,最后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回到学 校的。从此,小方的情绪有些失常,她认定这是同班的一 位男生在网上化名同自己开玩笑,质问无果。小方执意认 为是对方在“考验”自己,始终纠缠不休。不久后,小方 被送进精神病院,经诊断,她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1969年12月,世界上第一个没有中央控制的 分布式网络在美国诞生,以高级研究规划署 的英文简称来命名,称为阿帕网(ARPA)。
.
3
互联网的历史
互联网在商业化之前,主要用途是军事、科研和教 育。上网费用昂贵,操作也异常的复杂。传送的 信息主要是文字,没有图片。
1994年5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互联网 联通。这是中国最早与互联网联通的单位。
商业的界入改变了互联网的命运。商业公司降低了 上网的费用;开发了浏览器,使上网基本上不需 要任何专业培训;网上传输的内容也由文字发展 到图片、声音、视频。
至2002年底,全世界上网人数已达6.55亿。
.
4
互联网的特征
开放性与全球性
低准入、无边界、无限 扩张的“城市” 对用户、服务者、未来 的开放性 “地球村”、“电子社 区”
.
13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扩宽知识视野 提升创造空间 便于人际互动 拓展教育空间 描绘视野蓝图
抑制思维发展
易产生心理疲劳 网 络
心
产生孤独心理
理
问
滋生厌学情绪
题
造成人格扭曲
.
14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其调试
一、网络偏差行为的界定
所谓“网络偏差行为”,是指网络使用者在 上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良适应行为、反 社会行为或非社会行为的总称。包括网络 使用者在上网过程中一切可引起焦虑、强 迫、忧郁、依赖、逃避等消极心理,以及 引发破坏、违规、犯罪等反社会和不适应 社会行为的各种现象。
随后不到1个小时,该视频被中国网民链接到了天涯、猫扑等国 内大型论坛上。一个“号召13亿人一起动手把她找出来”的 “搜索令”发起。
QQ密码被网友攻破,半小时不到,有匿名网友发帖称得知该女 子的详细信息,她的身份证号、家庭成员、具体地址、工作地 点,甚至父母亲和哥哥的电话全被“挖”了出来。
21日下午1时,沈阳市公共安全专家局苏家屯区分局根据网上提 供的该女子的信息资料,在一家网吧将其抓获,后将其拘留。 警方称,该女因对网吧停止游戏娱乐活动不满而录制了辱骂视 频。她已对自己的言论表示忏悔和道歉
.
7
•个性化
网络呈现出的分散性、自主性和隐蔽性等特 点正是网民生活的个性化的表现,这种表现, 包括上网时间和地点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 定性。
.
8
互联网与大学生
2000年,香港一研究公司进行的调查发现,香港大 学生每星期平均上网五天,每次上网平均为2.5小时。
2002年,上海市信息辅导服务公司的调查显示,上 海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中,接触过网络的人数高达 77%,其中经常上网的(指平均每周上网6小时以上) 将近35%。
.
15
网络偏差行为的种类
网络焦虑症 网络孤独症 网络身份迷失和自我认同混乱 网络欺诈与犯罪 网络成瘾综合症
.
16
考霸
张非 2004 清华大学 18-7-5 开除 麻木 2005 北京大学 703 退学 “专业原因” 2007 清华大学 677
.
17
你是否患有“互联网依赖症”
你是否着迷于互联网? 为了达到满意你是否感觉需要延长上网时间? 你是否经常不能控制自己上网、停止使用互联网? 停止使用互联网的时候你是否感觉烦躁不安? 每次在网上的时间是否比自己打算的要长? 由于互联网你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或者职业机会
.
20
网络恋情成瘾
课堂调查:你对网恋的态度
选择理想恋人的又一有效途径 25%
脱离现实,反对
17%
不应提倡,也不反对
58%
.
21
调查表明,大学生网恋存在两种情况
大多具有一个共同特点:抛弃“恋爱是为了缔结婚 姻”,把网恋视为一种网络游戏、在网上进行网络 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
.
9
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是否受到影响? 你是否对家庭成员、治疗医生或其他人隐瞒了你对互
联网着迷的程度? 你是否把互联网当成了一种逃避问题或释放焦虑不安
情绪的方式?
.
18
在上面八个问题中,如果被调查者对其中的 五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就可以断定他 已经患上了互联网依赖症。
.
19
网络成瘾的种类
网络信息收集成瘾 网络制作成瘾 网络色情成瘾 网络交往成瘾 网络恋情成瘾 网络游戏成瘾
5
广容性与丰富性
海量信息,无所不包
平等交互性与去抑制性
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 都没有绝对发言权,但都有发言权。 平等性也导致了去抑制性和弱的社会规范性,
互联网是一个最为彻底的无政府主义的地方。
.
6
沈阳张雅发帖单挑 冒名男友遭网络暴力袭击
2008年5月21日,国外最大视频网上出现一段长4分40秒的视频, 在视频中一名女子身处网吧,用很轻蔑的口气大谈对四川地震 和灾区难民的看法,激烈和肮脏字眼充斥其中。她对地震表示 有幸灾乐祸的感觉。
大学生网络心理及其调试
一组
.
1
BBS 围脖(微博)
在线 升级 ……
.
2
互联网的历史
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引起了美国朝野的巨大恐慌。大家感觉国家 安全遭遇了威胁。军队和政府的信心一落千 丈。保洁公司前任销售经理内尔·麦克罗伊 临危受命,担任了美国国防部长。
1958年1月7日,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正式 成立,开始努力改进美军的通讯网络,把 “中央控制的通讯网络”改变为“分布式通 讯网络”。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
10
这些事实都表明,青年大学生始终 是互联网的忠实追随者,上网正逐步 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
.
12
案例
小方,女,20岁,某大学二年级学生。 几个月前在网上认识了一位“情投意合”的网友,随后陷入
“网恋”之中,经常与对方聊到深更半夜,学习成绩直线 下降。不久,小方约“网上情人”见面。见面当天,她等 了几个小时,网友却迟迟不露面,小方开始绝望,她总觉 得周围的人都在嘲笑自己,最后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回到学 校的。从此,小方的情绪有些失常,她认定这是同班的一 位男生在网上化名同自己开玩笑,质问无果。小方执意认 为是对方在“考验”自己,始终纠缠不休。不久后,小方 被送进精神病院,经诊断,她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1969年12月,世界上第一个没有中央控制的 分布式网络在美国诞生,以高级研究规划署 的英文简称来命名,称为阿帕网(ARPA)。
.
3
互联网的历史
互联网在商业化之前,主要用途是军事、科研和教 育。上网费用昂贵,操作也异常的复杂。传送的 信息主要是文字,没有图片。
1994年5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互联网 联通。这是中国最早与互联网联通的单位。
商业的界入改变了互联网的命运。商业公司降低了 上网的费用;开发了浏览器,使上网基本上不需 要任何专业培训;网上传输的内容也由文字发展 到图片、声音、视频。
至2002年底,全世界上网人数已达6.55亿。
.
4
互联网的特征
开放性与全球性
低准入、无边界、无限 扩张的“城市” 对用户、服务者、未来 的开放性 “地球村”、“电子社 区”
.
13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扩宽知识视野 提升创造空间 便于人际互动 拓展教育空间 描绘视野蓝图
抑制思维发展
易产生心理疲劳 网 络
心
产生孤独心理
理
问
滋生厌学情绪
题
造成人格扭曲
.
14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其调试
一、网络偏差行为的界定
所谓“网络偏差行为”,是指网络使用者在 上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良适应行为、反 社会行为或非社会行为的总称。包括网络 使用者在上网过程中一切可引起焦虑、强 迫、忧郁、依赖、逃避等消极心理,以及 引发破坏、违规、犯罪等反社会和不适应 社会行为的各种现象。
随后不到1个小时,该视频被中国网民链接到了天涯、猫扑等国 内大型论坛上。一个“号召13亿人一起动手把她找出来”的 “搜索令”发起。
QQ密码被网友攻破,半小时不到,有匿名网友发帖称得知该女 子的详细信息,她的身份证号、家庭成员、具体地址、工作地 点,甚至父母亲和哥哥的电话全被“挖”了出来。
21日下午1时,沈阳市公共安全专家局苏家屯区分局根据网上提 供的该女子的信息资料,在一家网吧将其抓获,后将其拘留。 警方称,该女因对网吧停止游戏娱乐活动不满而录制了辱骂视 频。她已对自己的言论表示忏悔和道歉
.
7
•个性化
网络呈现出的分散性、自主性和隐蔽性等特 点正是网民生活的个性化的表现,这种表现, 包括上网时间和地点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 定性。
.
8
互联网与大学生
2000年,香港一研究公司进行的调查发现,香港大 学生每星期平均上网五天,每次上网平均为2.5小时。
2002年,上海市信息辅导服务公司的调查显示,上 海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中,接触过网络的人数高达 77%,其中经常上网的(指平均每周上网6小时以上) 将近35%。
.
15
网络偏差行为的种类
网络焦虑症 网络孤独症 网络身份迷失和自我认同混乱 网络欺诈与犯罪 网络成瘾综合症
.
16
考霸
张非 2004 清华大学 18-7-5 开除 麻木 2005 北京大学 703 退学 “专业原因” 2007 清华大学 677
.
17
你是否患有“互联网依赖症”
你是否着迷于互联网? 为了达到满意你是否感觉需要延长上网时间? 你是否经常不能控制自己上网、停止使用互联网? 停止使用互联网的时候你是否感觉烦躁不安? 每次在网上的时间是否比自己打算的要长? 由于互联网你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或者职业机会
.
20
网络恋情成瘾
课堂调查:你对网恋的态度
选择理想恋人的又一有效途径 25%
脱离现实,反对
17%
不应提倡,也不反对
58%
.
21
调查表明,大学生网恋存在两种情况
大多具有一个共同特点:抛弃“恋爱是为了缔结婚 姻”,把网恋视为一种网络游戏、在网上进行网络 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