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共12页文档

合集下载

最新-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精品

最新-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精品

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审计作为一种监督管理活动,从根本上讲是为维护财产所有人或出资人(股东、债权人、纳税人等)的利益服务的。

对政府审计来说,其实际是代表纳税人(人民或公众)在监督政府对财政资金或公共资源的管理和使用。

作为出资人,他们不仅应该知道政府将钱用在那里,而且还应该知道其实际的使用效果如何。

这就要求,国家审计机关不但要对政府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以检查其资金使用是否在国家预算范围内——这被称为合规性审计或财务审计;而且还要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审计,以检查其是否存在无效率或低效率现象—这被称为绩效审计。

政府绩效审计就是国家审计机关依据其职责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和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对被审计单位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监督与评价。

一、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制约因素(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基础比较薄弱。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几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基于相对完善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下的财务审计已经相对成熟,形成了一套完整财务报告体系和与之配套的报表审计体系,财务审计已经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是法律制度相对完善,财政财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相对较少,合规性已经不是审计的主要关注目标。

我国的现状是经济生活中违法乱纪行为还大量存在,审计机关每年都揭露大量的违规行为,反腐败仍是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

进行的财务审计还没有实现对所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意见,主要还是针对有关制度法规的遵守情况进行检查。

而且由于政府会计制度还不完善,加之相关的财务报表未经过审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还没有得到保证,开展绩效审计的基础比较薄弱。

(二)政府绩效审计尚没有明确适用的绩效标准。

在政府绩效审计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指导审计活动、衡量审计事实、鉴定经济效益质量的标准,这就是绩效标准。

绩效标准是管理部门或审计人员对实际效果进行衡量或评价的鉴定要点,是衡量经济效益优劣的尺度,是审计人员分析、评价并出具审计意见的依据。

评价标准有两大类:一类是规范性标准,如有关的法规、制度、相关程序要求等强制性的标准;另一类是用来衡量绩效的计量标准和其他良好实务与规范化控制模式等非强制性标准。

浅谈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1.绩效审计的法规体系不健全绩效审计有没有法律依据是开展绩效审计的首要条件。

而我国目前有关绩效审计的法规不健全,缺乏绩效审计准则和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如何实施绩效审计以及绩效审计的具体对象和范围等并无明确规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准则来规范绩效审计。

从世界范围看,美、英、德等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绩效审计制度。

但我国绩效审计法制建设不健全,审计人员在审计实务中没有统一的审计操作规范,审计人员的责任不能明确认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审计的质量和审计结果的可信度。

2.绩效审计滞后阻碍审计作用的发挥。

近几年,我国所实施的绩效审计多为事后审计,鲜有事前、事中的跟踪审计。

事后审计存在着诸多弊端,往往项目实施结束后才进行审计,多数项目都已经竣工了几年,有的甚至竣工已达十年之久,时间久远,项目相关资料数据查找困难。

同时,事后审计在审计事项发生后若干年才进行审计,不能有效预防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而且一旦审计出了问题,也已成既定事实,无法挽回造成的损失,也只能“亡羊补牢”以减少所造成的损失。

这样的审计方式同我们积极合理有效利用资金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严重阻碍了绩效审计作用的发挥。

3.缺乏公认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是审计人员衡量、评价绩效的标准和尺度,是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依据,但绩效审计却没有形成公认的评价标准体系。

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涉及行业众多,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难以统一,甚至是对同一对象实行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尽相同。

尽管每次绩效审计前,相关审计部门就衡量绩效的标准与实施单位进行了沟通,但寻求一种公认的、不存在异议的评价标准还很难做到。

同时,绩效审计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多方面,这就更需要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来对绩效做出科学评定。

因此,绩效审计没有形成公认的评价标准体系,审计人员很难客观、公正的提出评价意见,就可能导致绩效审计风险。

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审计作为一种监督管理活动,从根本上讲是为维护财产所有人或出资人(股东、债权人、纳税人等)的利益服务的。

对政府审计来说,其实际是代表纳税人(人民或公众)在监督政府对财政资金或公共资源的管理和使用。

作为出资人,他们不仅应该知道政府将钱用在那里,而且还应该知道其实际的使用效果如何。

这就要求,国家审计机关不但要对政府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以检查其资金使用是否在国家预算范围内——这被称为合规性审计或财务审计;而且还要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审计,以检查其是否存在无效率或低效率现象—这被称为绩效审计。

政府绩效审计就是国家审计机关依据其职责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和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对被审计单位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监督与评价。

一、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制约因素(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基础比较薄弱。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几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基于相对完善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下的财务审计已经相对成熟,形成了一套完整财务报告体系和与之配套的报表审计体系,财务审计已经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是法律制度相对完善,财政财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相对较少,合规性已经不是审计的主要关注目标。

我国的现状是经济生活中违法乱纪行为还大量存在,审计机关每年都揭露大量的违规行为,反腐败仍是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

进行的财务审计还没有实现对所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意见,主要还是针对有关制度法规的遵守情况进行检查。

而且由于政府会计制度还不完善,加之相关的财务报表未经过审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还没有得到保证,开展绩效审计的基础比较薄弱。

(二)政府绩效审计尚没有明确适用的绩效标准。

在政府绩效审计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指导审计活动、衡量审计事实、鉴定经济效益质量的标准,这就是绩效标准。

绩效标准是管理部门或审计人员对实际效果进行衡量或评价的鉴定要点,是衡量经济效益优劣的尺度,是审计人员分析、评价并出具审计意见的依据。

评价标准有两大类:一类是规范性标准,如有关的法规、制度、相关程序要求等强制性的标准;另一类是用来衡量绩效的计量标准和其他良好实务与规范化控制模式等非强制性标准。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思考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思考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思考传统经济责任审计以财务数据为主,较少关注其他,不能全面反映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面对新的政治、经济环境,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向绩效型审计转变,才能发展进步,才能充分发挥其对领导干部任职中的作用、促进政府部门切实履行经济责任,提高行政行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经济责任审计转型,是在强化原有审计工作基础上,响应审计署的号召,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延伸、拓展和提升。

探讨经济责任转型——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转型的实施。

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转型“转型就是要认识到世界的真实面目,而不是你希望看到的情形,并且有勇气去做必须做的事情,而不是你喜欢做的事情。

”经济责任审计转型,就是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根本性调整,是审计主体认识到外在环境发生的变化,主动适应的积极行为;转型的原因主要是原有的形势和环境发生变化;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履行职责,实现自身的发展。

转型的关键是方向的选择,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上。

传统经济责任审计以财务数据为主,主要关注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主要是合规性审计。

较少关注其他,不能全面反映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ing),是指审计机关在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对其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所实现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查、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审计建议的活动。

笔者认为,经济责任审计转型应与绩效型审计结合,将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融合到一起,形成全面的“综合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向绩效型审计转型,才能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促进审计自身发展,更好的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一、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1.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1)政府职能转变、服务型政府的建立,要求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我国政治体制正处于改革进程中,政府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关于绩效审计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绩效审计问题的几点思考
模式, 必须 深化 审计体 制 改革 。
l l _
l |
父键i 司: 绩效审计 内 涵 功能 审计模式

_ l I
了一 定 的成果 。早 在 1 9 4 8年 3月 , 阿瑟 ・ 肯 特在 美 国《 内部 审 计师 》 杂 志上 发表 的“ 经营 审计 ” 一 文 中就 出现 了“ 绩 效 审 计” 这 一概 念 。 据 相关 文献 记载 , 最 早有 关绩 效审 计 的论著 ,

国 内外 绩 效 审 计 理 论 发 展
在 国外 , 绩 效 审计 ( P e r f o r ma n c e A u d i t ) 概念产生之前 ,

般提法是“ 对 经济 性 、 效 率 性 和 效果 性 进 行 评 价 ” , 或 是 “ 经 营审计 ” 、 “ 管理 审计 ” 等 。伴 随着绩 效 审计 实践 的开 展 ,
国外 绩 效审 计研 究专 家学者 对绩 效审 计理论 的研 究 也取得
当属美 国管理 咨询 师威 廉 ・ 伦纳 德在 1 9 6 2年撰 写 的 《 管 理
审 计》 ( Wi l l i a m P . L e o n a r d , 1 9 6 2 ) 。1 9 6 6年 N e i l C . C h u c h i l l 和

海 信 电器
图 6 海 信 科龙 与 海 信 电器 2 0 0 7 — 2 0 1 2年资 产 规模 参考文献 : 三、 结 论和 建议
1 . 王 竹 泉 等 营运 资金 管 理 发 展 报 告 : 2 0 1 2 [ M] . 北京 : 中 国 财 政 经
济 出版 社 . 2 0 1 2 .
海 信集 团通 过资本 运 营扩 大企业 规模 ,并采 取 行业 内 细分 战 略 , 在共 享 资 源平 台下深 耕 细作 , 提 升专 业化 水 平 :

关于开展“绩效审计”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开展“绩效审计”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开展“绩效审计”的思考与实践开展绩效审计的意义绩效审计是我国国家审计的方向。

随着我国市场和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国家审计必须适应经济和发展的需要,审计职能作用的范围和也必须扩展。

从总的趋势来看,我国国家审计要从原来的财务审计为主导向以绩效审计为中心、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同时并存、共同发展转变。

从原来的公证鉴定向、治理咨询服务方向发展,为政府和经济治理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信息。

从原来的单位审计向公共社会审计发展,显然,公共社会审计是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制度的日趋完善密切相关的,当公共支出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人们对进步公共财政支出的效果和明确政府投资规划的经济责任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就产生了以评价经济性、效率和效益为主的绩效审计。

作为国家审计,就必须发挥赋予的职能作用,为政府治理经济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提出加强治理的建议,进步公共支出的经济性、效率和效益。

并且也能给社会公众一个政府治理资源和资金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有效信息。

当前,我国的绩效审计与国外绩效审计还存在着环境差异,主要表现在:(1)探索不够;(2)法规建设滞后,没有明确的绩效审计条例;(3)没有公认的绩效审计标准;(4)没有制定指导绩效审计的;(5)缺少必要的职员培训。

如何选择绩效审计项目如前所述,我国绩效审计与国外绩效审计存在较大的环境差异,特别是审计标准体系没有建立,仅靠经验判定,难以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结论。

对我们初步尝试绩效审计的审计机关来说,选择一些业绩在规划文件中充分表述,并比较客观的项目,是解决的好办法。

我们在选择初审绩效审计项目时,首先发动全局业务职员每人提报2 个绩效审计项目,共提报了42个绩效审计项目题目。

经过对各项目的初步调查评估,认真筛选,确定把“农业高示范园”作为第一个绩效审计项目进行探索尝试。

我们把“示范园”作为第一个绩效审计项目的主要原因有: 1 、业高科技示范园是市委、市政府的投资决策,固然这个项目投资不是很大,但较大。

对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对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对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随着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绩效审计正在成为现代政府审计的主要形式。

开展绩效审计,是审计事业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为新时期的审计人员如何全面推进绩效审计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标签:绩效审计思考随着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绩效审计正在成为现代政府审计的主要形式。

一是绩效审计的基本认识。

传统的绩效审计是指对公共资源管理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作出的检查和评价,在《审计法》中称为“效益审计”。

而在实践中称为“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济性、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其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的监督活动,即效益审计、效率审计和效果审计三者的合称。

二是开展的绩效审计的几点体会:自2008年我所在的部门开始探索绩效审计的路子,先后完成了“热力公司供热成本核算审计”、“城市公交运行情况绩效审计调查” 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审计调查”等多个绩效审计项目,取得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不少经验。

(1)绩效审计选择合适的审计项目十分重要开展绩效审计首先是要确定适当的审计项目,这也是开展绩效审计的一个关键,而确定审计项目,就是寻找绩效审计切入点,确定审计目标,明确审计思路的过程。

效益审计项目的选择应紧密联系实际,要与当前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相结合,以及各阶层人士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

如我们科室所选择的热力公司供热、城市公交运行、新农合医疗制度审计调查等项目,都属于社会重点关注的项目,而且审计结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2)绩效审计要选择合适的审计分析工具要想将绩效审计分析透彻,在审计调查开始,到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全过程都要全面涉及绩效审计所用的分析工具。

选择好的审计分析工具是绩效审计出成绩的关键之一。

在我们科室开展的“新农合医疗制度审计调查”中运用了经济学原理进行指导,较为完整的开展了“5E”绩效审计(即在传统3E绩效审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环境性、公平性“的评价指标)。

积极开展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积极开展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可 以揭示 由于 脱 离 客 观 实 际 , 大搞 “ 绩 工 程 ” 政 、 “ 象 工程 ” 造 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严 重 损 失 浪 费 等 问题 , 形 , 以便 更
好 的树 立 和落实科 学 发展观 、 确 的政绩 观 . 进 正 促 廉 洁 高效政 府 的建立 。 ( ) 效 审计是 提升 财政支 出效 率 的需要 三 绩 财政 支 出是 政 府 的 重要 宏 观 经 济 调 控 手段 。 财政 资金 管理 、 用得 如何 将 对 社 会 产生 一 定 的 使
特 征 。在 以市 场 经 济 为 中心 的今 天 , 政 府 各 部 在 门以经 济工 作 为 中心 的情 况 下 , 府部 门工 作 效 政
4 4
要意义、 职责 、 责任 , 从而树立科学的绩效理念 , 增 强做好绩效审计 的使命感 。三是通过审计部门要
运用所 取得 的效 益 审计成 果 , 积极 争取党 委 、 府 政 对绩 效 审计 的重视 。四是 通 过广泛 宣传 在绩 效 审 计 中发 现绩效 好 , 众 满 意 的先 进 单 位 和 先 进个 群 人, 增强 部 门单 位 在 国家财 政 资 金 管 理 使 用 中力 求 绩效 成果 的责任 心 和 自觉 性 。
务重 是几 乎 是 县 级 审 计 机 关 共 同 面对 的 尖 锐 矛 盾 。二是 绩效 审 计具 有 审查 范 围 的 广泛 性 、 计 审 标准 的多 样性 、 审计 过程 的 延续性 、 审计 方法 的灵 活性 、 审计 结 论 的建 设 性 等 特征 , 因此 , 比一 般 它
致 盲 目决 策 、 轻率决 策甚 至是 错误 决策 的 问题 , 也
( ) 计力 量薄 弱 , 三 审 绩效 审计 资 源缺乏

对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对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对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对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对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一、绩效审计的特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成为社会与政府关心与关注的重点。

人们不再局限于资源的简单分配,而更关注这种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能产生的实际效果,关注资源配置与预期目标的契合程度,关注达到一定目标所形成的成本与绩效的比较。

这些关注要求,应该有一个认证的工具来实现,这就使绩效评价成为政府审计的重要职责。

由此,我们可以形成以下概念:⑴绩效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共管理制度构架的要求,它是现代公共管理的产物,其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

⑵绩效审计的内容与手段是随公共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丰富与完善的,其发展具有历史渐进性。

⑶绩效审计作用对象是不同领域,涉及的内容广泛,既有经济方面,又有社会方面,还有环境生态方面;既有以节约成本为目标的经济性标准,又有以运行效率为目标的效率标准,还有以建设目标实现程度为目标的效果性标准,因此,绩效审计的对象与判断标准具有广泛性。

⑷在绩效审计中,虽然判断的总体目标有同一性,但对不同的对象很难遵循相同的判断标准,因此绩效审计又具有明显的专业性。

⑸绩效审计是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判断的标准是从公共利益的角度作出的,审计论证的主体是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应该从超越私人与局部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受任何利益相关者的支配与主导,因此,绩效审计又具有独立性的特征。

二、绩效审计与真实、合规审计的关系真实、合规与绩效是政府审计要关注的三大重要目标。

真实性审计主要审查审计对象的财务数据与其财务运行的真实情况是否一致,判断其财务行为与财务数据的相关性与一致性。

合规性审计主要审查审计对象对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判断其财务与经济行为有否违法、违规的情况与问题。

绩效性审计主要从成本控制、建设效果、运行效率等角度审核审计对象对公共资源配置与使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判断资源利用是否实现充分、节省与有效的目标。

关于企业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关于企业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关于企业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作者:李兰玲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05期[摘要]通过分析绩效审计工作中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促进企业绩效审计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企业;绩效审计;思考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5-0073-01开展企业绩效审计就是对本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

经济性所关注的重点是一项经济活动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使用人力、物资、装备等资源成本的最小化,即是否节约,有无浪费;效率性所关注的重点是所生产商品、提供服务或履行职能过程中与所使用资源之间的关系,即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效果性所关注的是完成经济活动或预算项目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和效果。

1.目前我国绩效评价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缺乏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目前尚未制定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准则可供审计人员遵循,也未出台绩效审计操作指南供审计人员参考。

虽然2010年国家审计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在审计计划、审计实施与审计报告等方面增加了绩效审计的有关内容,但也只是些散见的规定,并未制定专门的绩效审计准则对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行为系统地加以规范。

1.2 绩效评价方法欠缺规范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审计方法主要侧重于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评价。

但是,绩效评价审计工作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任务量巨大,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

我国现行绩效评价审计未形成一套科学、统一的评价指标,无法针对不同隶属关系的预算单位、不同的财政专项资金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审计方法仍延用传统审计的查账、盘点、计算等方法,未能对被审计单位专项资金使用后的经济效益、长期社会效益进行评价,无法真正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社会效益进行评价、监督。

1.3 绩效评价标准不统一我国绩效评价审计多采用定量标准作为评价指标,未充分将定量与定性标准有机结合,导致评价结果存在片面性;再者,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被审计对象具体情况不同,绩效评价审计无法建立全国统一的评价标准。

对绩效审计最新的几点思考

对绩效审计最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博士论文)(12.30)【时间:2003年01月23日】【来源:】【字号:大中小】20世纪40年代以后,政府审计的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审计开始进入以绩效审计为中心、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并存的现代审计发展阶段。

目前,广泛开展绩效审计的国家不仅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瑞典、挪威、荷兰等西方国家,一些亚洲国家的政府审计机关也开展了绩效审计,其中有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审计机关还总结出一些相对成熟的绩效审计方法和规律,例如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和香港等。

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绩效审计在我国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广大研究人员和审计工作者开始关注和讨论绩效审计的有关问题。

最近半年来,我在翻看本刊的来稿过程中发现,人们对绩效审计的认识还很模糊。

本文只是谈谈我对绩效审计的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讨论。

一、绩效审计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绩效审计也称3E审计,是对一个组织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评价。

绩效审计的目的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提供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促进资源的管理者或经营者改进工作,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

同其他审计种类一样,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绩效审计起源于这样一种经济责任关系:政府作为受托方对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经营,在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对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公众负有不断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的责任。

20世纪40年代,绩效审计应运而生的原因有四:1.凯恩斯革命使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1929一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认识到,以市场调节和自由经营为中心的马歇尔古典经济学说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

于是,主张政府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凯思斯主义,由于能够有效地医治“真正的经济病症”,开始风靡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针对市场失灵,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家宏观经济进行调节,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担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

关于绩效审计的初步思考

关于绩效审计的初步思考

关于绩效审计的初步思考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本质是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是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两权分离和经济责任关系的深化而产生的,归根到底是一种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监督活动。

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也存在着差异和不同点,本文首先总结了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基本概念,而后详细地比较了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差异,并分析了如何将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加以巧妙结合,使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工作更加完善到位。

标签:财务审计;绩效审计;比较;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审计工作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早期传统的审计,就是简单的审查会计账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查账”,称之为早期的财务审计。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审计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改变过程,其深度和广度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查账”已经无法完全的包含审计的含义,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工作关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了解和研究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一、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基本定义财务審计是指审计机关按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企业财务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审计依据的是财政和财务收支及其相关的财务报告,目的是为了揭露和反映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情况,查处财务收支中的各类违规违法问题,防止资产流失,推动经济健康发展,财务审计的主要特点是完整性、合法性、准确性和公允性,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相比与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目前还没有单一定义,许多的国际组织和绩效审计领先国家对于绩效审计都有不同的定义,绩效审计通常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及其各隶属部门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及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的审计,从原理上来说,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先收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数据,通过与标准加以比较,评价其被审计单位是否符合标准。

做好绩效审计的几点体会

做好绩效审计的几点体会


是 审前 围绕 被审 计单 位 总体 情 况 ,紧扣企
告、 专题报告 、 指标体系的j是审后归纳 总结 , 进

业 特 点确定 研 究方 向 。在企业 审计 中 , 根据 审前 调 查 期 间把 握 的总 体 情况 , 围绕 审计单 位 的特点 , 密 切 结 合 审计‘ 工作 的需 要 ,每个 审计 项 目确定 一个
二是 审 中运 用 研究 成 果 ,为 审计 实 践提 供 方
法创新和技术支持。为了更好地做到审研结合 , 发
挥理 论研 究对 审计 实践 的指导 、 进 作用 , 对 相 促 在 关 课 题进 行 研究 的基 础上 ,及 时 疏理 并 运用 相 关 研 究 成果 , 撰写 专题 报告 。 “ 个 提高 ” 三 的具 体 目标 审计 工 作提 出的题 报
计理念 的认识 ;积极转变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 思
路 ,打破 以往 以查找 违法 违 纪 问题 为 主 的思 维 框 框 , 立 坚持 以评价 资金 、 目效益 为 中心 的绩 效 树 项 审计意 识 , 为深入 开展 绩效 审计项 目确 定基调 。
窜 窜}逝 ‘ r : j 9 业 kr 夸 k ,自 — 夸 窜kr k 妊 - 船 毒 — 9 奎
审计研 究课 题 。
步提炼和升华审计研究成果 。为使有关审计理
论进 一 步完 善 , 审计 项 目结束 后 , 织 审计 人 员 在 组
召开审计成果总结和点评会 ,结合 审计实践 中有
关 运用 情 况 , 一 步 修 正 、 炼 和 升 华 审计 理 论 , 进 提 形 成较 为完 善 的审 计理 论 研究 成 果 。 即完 成 以下 研究 式 审计 循 环 :审前 调查 一 确 定 研究 方 向 一 形 成初 步研 究成 果 一 实践 中运 用 研 究成 果 一 根 据 实践完 善研 究成果 。 ( 单位 : 作者 审计署 重庆 办 )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

关于绩效审计的思考【摘要】绩效审计是一种评估组织绩效表现的重要工具,通过系统性的审计程序,帮助组织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提高绩效。

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绩效审计逐渐成为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在组织中得到广泛应用。

绩效审计也面临着局限性与挑战,如难以全面衡量绩效、审计的主观性等问题。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管理环境的变化,绩效审计将面临新的发展趋势,如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技术的运用。

绩效审计不仅有助于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效果,还可以为管理层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支持,推动组织发展。

结论上,绩效审计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未来应注重技术与方法的创新,关注组织绩效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绩效审计、定义、重要性、发展历程、方法与技巧、组织应用、管理决策、局限性、挑战、未来发展趋势、价值、意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绩效审计的定义绩效审计是指对一个组织或项目的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和审查的过程。

通过绩效审计,可以评估组织或项目是否达到预定的绩效目标,是否有效地利用资源,是否具有竞争力,以及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等要求。

绩效审计通常包括对组织或项目的目标设定、计划执行、资源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审查和评估。

绩效审计的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绩效审计是一种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组织或项目提高绩效、优化资源利用、改进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更好的运营效果;二是绩效审计也是一种监督手段,可以促使组织或项目加强内控管理、规范运作流程、提高透明度和合规性,从而降低风险、防范问题发生。

绩效审计的定义涵盖了管理、监督和评估等多个方面,其核心在于评估绩效和提高绩效。

通过对组织或项目的绩效进行审计,可以发现问题、优化管理、提升效率、实现目标,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绩效审计的定义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保障组织和项目的长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绩效审计的重要性绩效审计在组织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组织评估和监控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

会计实务: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会计实务: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现阶段,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质量、责任、绩效”,其总体目标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从当前企业审计的要求来看,质量和责任是企业审计的基础,绩效是企业审计的方向和目标。

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绩效审计越来越被重视,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国有企业审计的内涵。

 一、我国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意义 (一)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外部看,政府管理职能转变、资本市场发展、信用观念增强、经营者市场意识等问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内部看,企业转变经营机制、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迫切需要提高管理水平。

而通过绩效审计,可以从多层揭示企业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困难、风险、问题。

 (二)受托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的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所有者作为委托人与作为代理人的企业管理者之间通过一种契约,建立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绩效审计,将信息反馈给委托人,使其可以直接监督代理人,促进受托经济的有效履行。

 (三)完善审计职能的需要 审计具有经济陈督、经济鉴证、经济评价三个基本职能,多年来企业审计一直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为主要审计内容,其经济评价的作用发挥并不充分。

开展绩效审计,不仅延伸了审计的范围,拓宽了审计领域,而且在财务审计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基础上,进而审查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保证了审计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完善了审计的职能。

 二、我国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 国有企业是最早开展绩效审计的领域之一。

审计署成立之初,在对国有企业开展财务审计的同时,就开展了一些绩效(也称经济效益)审计的试点。

1983年审计署成立后提出的主要审计任务包括直接审计国务院各部委等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投资效益,提出实施效益审计。

1985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第5条规定,对国营企业等单位经济效益进行审计。

对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对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对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对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对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一、绩效审计的特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成为社会和政府关心和关注的重点。

人们不再局限于资源的简单分配,而更关注这种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能产生的实际效果,关注资源配置与预期目标的契合程度,关注达到一定目标所形成的成本与绩效的比较。

这些关注要求,应该有一个认证的工具来实现,这就使绩效评价成为政府审计的重要职责。

由此,我们可以形成以下概念:⑴绩效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共管理制度构架的要求,它是现代公共管理的产物,其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

⑵绩效审计的内容和手段是随公共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其发展具有历史渐进性。

⑶绩效审计作用对象是不同领域,涉及的内容广泛,既有经济方面,又有社会方面,还有环境生态方面;既有以节约成本为目标的经济性标准,又有以运行效率为目标的效率标准,还有以建设目标实现程度为目标的效果性标准,因此,绩效审计的对象和判断标准具有广泛性。

⑷在绩效审计中,虽然判断的总体目标有同一性,但对不同的对象很难遵循相同的判断标准,因此绩效审计又具有明显的专业性。

⑸绩效审计是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判断的标准是从公共利益的角度作出的,审计论证的主体是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应该从超越私人和局部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受任何利益相关者的支配和主导,因此,绩效审计又具有独立性的特征。

二、绩效审计与真实、合规审计的关系真实、合规和绩效是政府审计要关注的三大重要目标。

真实性审计主要审查审计对象的财务数据与其财务运行的真实情况是否一致,判断其财务行为与财务数据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合规性审计主要审查审计对象对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判断其财务和经济行为有否违法、违规的情况和问题。

绩效性审计主要从成本控制、建设效果、运行效率等角度审核审计对象对公共资源配置和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判断资源利用是否实现充分、节省和有效的目标。

经责审中的绩效审计思考

经责审中的绩效审计思考

经责审中的绩效审计思考contents •绩效审计概述•经责审中绩效审计的实践•经责审中绩效审计的案例分析•经责审中绩效审计的挑战与对策•经责审中绩效审计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目录01绩效审计概述绩效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审计评价,帮助被审计单位识别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营水平。

绩效审计还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促进政府治理水平的提高。

绩效审计的基本原则绩效审计应当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科学、公正、客观的态度进行审计评价。

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绩效审计应当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审查和评价。

绩效审计应当关注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中的重要问题和重大风险,并对其实施重点审查。

绩效审计应当在审计评价中保持谨慎态度,避免因主观臆断或偏见而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02经责审中绩效审计的实践经责审中的绩效审计特点客观性绩效审计不仅关注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更关注其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全面性多样性经责审中绩效审计的程序确定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时间审计计划根据审计结果,编写绩效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形成报告了解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背景、业务特点、流程等。

初步调查制定方案按照方案进行现场审计,收集证据,进行调查和核实。

实施审计0201030405经责审中绩效审计的方法03020103经责审中绩效审计的案例分析审计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审计组提出了加强资金管理、规范项目实施流程、加强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建议。

案例一:某市交通局的绩效审计审计背景某市交通局近年来致力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为了解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效果,该局开展了绩效审计。

审计过程审计组采用了资料分析、现场勘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交通局的资金使用、项目管理、工程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审计。

审计发现审计结果显示,交通局在部分项目的资金使用上存在浪费和不合理支出的问题,同时部分项目实施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博士论文)(12.30)【时间:2003年01月23日】【来源:】【字号:大中小】20世纪40年代以后,政府审计的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审计开始进入以绩效审计为中心、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并存的现代审计发展阶段。

目前,广泛开展绩效审计的国家不仅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瑞典、挪威、荷兰等西方国家,一些亚洲国家的政府审计机关也开展了绩效审计,其中有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审计机关还总结出一些相对成熟的绩效审计方法和规律,例如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和香港等。

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绩效审计在我国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广大研究人员和审计工作者开始关注和讨论绩效审计的有关问题。

最近半年来,我在翻看本刊的来稿过程中发现,人们对绩效审计的认识还很模糊。

本文只是谈谈我对绩效审计的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讨论。

一、绩效审计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绩效审计也称3E审计,是对一个组织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评价。

绩效审计的目的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提供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促进资源的管理者或经营者改进工作,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

同其他审计种类一样,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绩效审计起源于这样一种经济责任关系:政府作为受托方对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经营,在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对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公众负有不断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的责任。

20世纪40年代,绩效审计应运而生的原因有四:1.凯恩斯革命使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1929一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认识到,以市场调节和自由经营为中心的马歇尔古典经济学说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

于是,主张政府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凯思斯主义,由于能够有效地医治“真正的经济病症”,开始风靡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针对市场失灵,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家宏观经济进行调节,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担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

2.公众的民主意识增强,要求政府加强经济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

随着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的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大幅度上升。

公众作为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希望获得政府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效率和效果方面的信息,要求政府加强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经济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审计可以满足这种需求,从独立的第三者的角度向公共资源的所有者或其代表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

3.政府机构的规模、费用和复杂性,使绩效审计成为必然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政府机构也想方设法改善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

政府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和控制活动不断增强,政府机构的开支也与日俱增。

在这种情况下,授予政府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权利的公众及其代表无法直接了解政府管理公共资源的状况,对政府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更是无从评价,因此,由专业审计人员实施绩效审计,提供客观公正的反馈信息就成为必然。

4.传统财务审计与管理学科开始融合,为绩效审计的开展作了技术准备20世纪40年代,传统的财务审计理论与内部控制研究成果相结合,推动了审计方法的变革,使审计人员的视野从单纯的财务报表扩展到一个组织的管理全过程,标志着审计学科与管理学科开始融合。

这一融合催生了民间审计领域的管理咨询业务和政府审计领域的绩效审计。

由于评价对象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绩效审计过程中通常要运用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包括教育、计算机系统分析,、工程设计、统计、社会学等。

正是审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为绩效审计的广泛开展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所以,绩效审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绩效审计的三要素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绩效审计的三个要素。

经济性是指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质量的资源,简单地说就是支出是否节约;效率性是指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包括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是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简单地说就是支出是否讲究效率;效果性是指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简单地说就是是否达到目标。

例如,对某医院大楼项目进行的绩效检查就可能包括下列三个方面或其中的某一方面:1.经济性:根据投标、合同以及项目控制程序确定医院及其附属设施是否根据要求按照规定的时间并用最低的成本或在批准的费用范围内建成,有无浪费;2.效率性:病房、病床、手术室和设备的使用情况;医疗和行政管理人员的配备和结构如何;服务是否完善,维护、管理和资源分配系统是否有效率等;3.效果性:是否缓解了居民就医难的状况,比如,病人排队等侯现象的减少,手术实施次数的增加,诊断及治疗比例的提高等;是否促进了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死亡率是否下降等。

应该指出的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算术比。

绩效审计评价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要把计算出的算术比或实际的结果与一定的标准或预期进行比较,然后得出结论。

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要素之间,通常也没有明显的区分,实际业务中更难把三者完全割裂开来。

尤其是经济性和效率性,单独来检查和评价其中的某一项,有时候显得意义不大。

三、绩效审计的方法绩效审计的原理与传统审计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搜集某一经济活动及其相关陈述事项的数据,与既定标准相比较,将结论传递给有关各方的一个系统的过程。

与传统财务审计不同的是,绩效审计没有严格的审计准则可供遵循,其报告格式也多样。

它吸收了管理咨询中专业分析的合理成分,同时严格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报告的技术要求。

绩效审计在搜集和评价过程中除运用了财务审计中广泛使用的审阅、观察、计算、分析等技术和方法以外,更主要地运用了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技术。

美国会计总署1974年开展的关于“联邦政府向医疗卫生专业学生提供贷款和奖学金”项目的效果审计案例’说明了这一点。

联邦政府向医疗卫生专业学生提供贷款和奖学金项目效果审计案例1.背景1963年,联邦议会根据《卫生法》第7条批准了资助卫生专业学生项目,目的是向需要的学生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向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奖学金,支什和取消对在缺少医生地区工作的毕业生的贷款本息。

截止到1973年,资助卫生专业学生项目共分配近3亿美元资金,其中贷款2.1亿元,奖学金0.8亿元,1972——1973年间的支出是5150万美元,其中贷款3600万,奖学金1550万。

支出中给医疗和牙科学校的资金占71%。

从1971年到1972年,全美各类卫生专业学校共招生97454名学生,其中35438人得到该项目的资助,占36.4%。

该项目资金每年拨付给学校,额度可以按照下列2种方法确定:用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全日制学生数乘以3000美元,或者用在校学生数的十分之一乘.以3000美元。

国家为低收入家庭确定了标准。

学校可视哪种计算方法得到数额大就采取哪种方法。

2.审计的实施首先,必须确定该项目的预定目标。

审计人员通过审阅法规文件、委员会报告和听证会资料,得出结论: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缓解将会出现的缺少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状况,这个目标可以细分为3个目标:(1)提高申请入卫生专业学校学习合格人员的数量;(2)从低收入家庭中吸收更多的卫生专业学生;(3)鼓励医生和牙科医生到缺少医生的地区去工作。

其次是围绕上述三方面的问题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所要回答问题的不同,审计人员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审计人员先从有关机构取得关于卫生专业学生申请入学情况的资料和学生入学情况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十年来,卫生专业申请入学学生数量和质量都逐年提高,但相对招收比例却在下降。

审计人员访问了从事医疗卫生专业教育的官员,向他们了解申请人数逐年增多而相对招收比例却在下降的原因。

所有的被访问者一致认为,招收比例下降的原因不是申请人少,而是教学设施不足。

申请人增加不是该项目的结果,而是学校采取扩大招生的措施起了作用,很高的社会声誉和未来的高收入是刺激学生申请医疗卫生专业的重要原因。

审计人员向1972至1973年度取得项目贷款和奖学金的719名学生发出了调查问卷,经过统计分析后发现,收回的635份问卷中,88%的人在申请之前不知道有这个资助项目,63%的学生来自年收入8800美元的家庭,而这个收入水平是低收入家庭中收入最高的。

审计人员还对13所学校进行了调查,进一步确认了该资助项目在吸引低收入家庭学生入学方面和学生申请入卫生专业学习方面效果低微。

审计人员用同样的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征明了减免贷款本息对卫生专业学生选择工作地点方面影响不大。

在访问一些已经在缺少医生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后发现,许多人在半业工作前对减免贷款本息的情况一无所知。

真正促使他们到偏僻的缺少医生的地区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家庭和个人的需要、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继续深造的机会等。

减免贷款本息的规定并没有提供足够的经济刺激,没有在促进卫生专业人员到缺少医生的地区去工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审计人员得出结论:联邦政府向医疗卫生专业学生提供贷款和奖学金项目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3.向联邦议会进行报告该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下面4个部分:(1)项目简介。

包括项目目标、内容和进展情况。

(2)项目对卫生专业学生质量和数量方面变化的影响A议会的目标B招生数量并不是由于申请者少而受到限制C关于申请医疗和牙科专业学习的情况D能否得到联邦资助对于学生是否申请入卫生专业学习并不重要E从项目受益的大多数学生不是来自低收入家庭F结论(3)减免贷款本息对医生和牙医决定到缺少医生地区工作产生的影响A关于减免贷款本息的规定B关于学生对这些规定的了解情况C减免贷款本息对学生缺少吸引力D结论(4)结论、建议、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部的反应和评价以及供议会思考的问题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调查和统计分析是绩效审计中常用的方法。

调查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的工具,它可以用来调查事实,也可以用来调查对特定问题的看法。

目前现存的调查种类有当面调查、电话调查和邮函调查。

每一种调查方法都有其优点,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在绩效审计过程中,一般要结合运用。

调查方法易于操作,但准确性差,需要审计人员较多的判断,所以,审计人员进行抽样调查时,一般要保证一定的样本量。

统计分析也是绩效审计中用来了解状况、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

在评价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时,经常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中各因素的影响、确定其中的因果关系或者找出存在的差距及原因。

统计分析方法相对于调查来说。

不易操作,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和能力,但准确性强,结论相对可靠。

除了调查和统计分析以外,绩效审计中还要运用非统计抽样分析技术、业务测试、量——本——利分析等方法。

在实施绩效审计中,审计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用哪一种审计的技术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