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公共物品与公共支出
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d6898a469dc5022aaea00a3.png)
例如(凿壁偷光) (道路、图书馆、公园、 绿地、洁净的空气)
2. 消费上的非竞争性:
非竞争性:任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 产品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 也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即增加一个 消费者边际成本为零(无需出价竞争消费 )例如:不拥挤的道路和公园,从而产生 免费搭车现象
上面两个消费上的特征会导致公共产 品供给不足和国有资产流失。为什么腐败 必然会产生?有什么办法防止?为什么说 全民所有即少数人所有?
(二)不同教育支出方式的选择 为了提高居民对教育这一公共品的消费并提高教育 支出的效益,政府在安排教育支出时,可在三种不 同的方式之间进行选择: 1.学费补助 学费补助不是直接补助学生本人,而是补助给学校 当局。在美国,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政府对私立高 等教育的支持。通过补助,其目的在于降低私立学 校向学生收取的学费定额,从而使更多的学生能够 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我国公立大学的办法) 2.收入补助 收入补助方式实际上是政府转移性支出的一部分。 它是通过福利性开支增加某些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 平,以相应提高其教育方面的消费。
公共产品的含义
一、公共产品概念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社会公共需要性 质的产品和服务。如国防、教育、司法 、道路、网络等 经济学理论对概念界定的局限: 消 费上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 品。(仅两个消费属性来定义)
公共产品的特征及意义
1.消费上的非排他性: 指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产品中获得利益。 它包含两层意思: ( 1) 在技术上不易排除不为公共产品付 费者。(2)某些公共产品虽然在技术上可以排 他,但排他成本很高,以至于在经济上不可接 受。
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是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公
公共经济学习题
![公共经济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8d3f59be1e650e52ea99ad.png)
第1章导论习题一、判断题1、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组织生产。
()2、私人生产的产品一定是私人产品。
()3、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是公共产品。
( )4、能够通过收费来补偿成本的产品一定不是公共产品。
( )5、私人产品有时也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6、市场失灵是公共部门存在的重要理论根据。
()7、公共生产是政府改变和调节收入分配的手段之一。
()8、政府规定价格必定会造成销售者的利益转移给购买者。
()9、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往往未被认定为公共部门。
()10、公共经济学的起点几乎与传统经济学一致。
()二、选择题1.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公共经济学的特点。
A 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对经济的影响B 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C 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D 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A 公共提供,公共生产B 公共提供,私人生产C 市场提供,公共生产D 市场提供,私人生产3.下述()问题不属于实证分析范畴。
A 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B 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C 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D 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4.下述()研究不属于公共经济学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B 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C 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D 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5. 公共经济学的规范研究是:A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进行的评估和评价B对政府经济活动和政策的后果进行的评估和评价C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后果进行的评估和评价D对政府经济活动和政策的合理性进行的评估和评价6.下述()单位属于政府部门?A 卫生部B 中国石化C 国防部D 中国人民银行7.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经济学家有()A 亚当·斯密B 凯恩斯C 弗里德曼D 马歇尔8.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区别有()A 公共部门决策主要依靠投票,私人部门依靠货币B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产权都明确界定C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都有集中有效的决策机制D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都坚持市场化、对等、付费原则9.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命题包括()A 如何实现帕累托最优B 如何达到共同利益C 如何实现分配公平D 如何增进社会福利10.通常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包括内容有()A 研究财政收支及其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B 研究财政收支及其在公共部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C 如何实现外汇为代表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D 如何在外需冲击的条件下实现增加就业的目标三、简答题1、公共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2、简述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https://img.taocdn.com/s3/m/72cc6b1ecc7931b765ce15c1.png)
四、关于公共物品供给的进一步说明
• (一)公共物品的分类不是绝对的,它取
决于市场的条件和技术。
• (二)公共物品不一定由政府部门提供。
• (三)公共物品不一定由公共部门组织生 产。
第三节 准公共物品与政府职能
一、准公共物品的概念
• 准公共物品是一个翻译词汇,英文里叫Quasipublic goods。准公共物品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 物品之间。 • 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的也是在“纯公共物品”与 “纯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如基础 设施、部分教育产品、部分医疗产品等。
三、公共物品供给的主要理论(3)
(三)斯蒂格利茨(Stiglitz)的观点
• 斯蒂格利茨认为地方公共物品的某些特征会造成
帕累托无效。
• 他认为由不同地区竞争性的供应的地方物品与通
常的私人物品竞争均衡模型之间存在着类似性。
三、公共物品供给的主要理论(4)
(四)缪勒(Mueller)的评价 • 缪勒认为“用脚投票”通过将个人归类于各种具有同质趣 味的政体的方式而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二、公共物品的分类
(一)按公共物品的性质划分
• 有学者根据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有无将物品
分为四类,见表3-1:
(二)按公共物品的使用区域划分
• 全球性公共物品 • 全国性公共物品 • 区域性公共物品 • 地方性公共物品
(三)按公共物品的内容划分
• 按公共物品的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
• 公共物质性产品
(一)关于私人提供公共物品的研究进展 • 从思想发展史看,私人提供公共物品研究的开端者是科斯。 科斯(Coase)在1974年发表的《经济学中的灯塔》一文中。 回顾了英国早期历史上灯塔这种公共物品的供应情况。在 1610-1675年间,当时英国领港工会拥有建造灯塔的特权,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最终版.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cda27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d.png)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最终版.第⼀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公共经济学含义:1)研究国民经济体系中公私部门分⼯结构的科学。
2)研究政府财政收⼊和⽀出的学科。
3)关于公共部门-亦称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科学。
2、帕累托效率: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能在不使其他任何⼈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任何⼀⼈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态是最有效率的。
3、市场失灵的成因(必须按PPT上的回答):[指市场经济存在着的⼀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
]市场势⼒(垄断、⾃然垄断等)市场残缺(因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不存在问题)市场能⼒不⾜(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优值品或劣值品等)4、垄断的鉴别与治理:垄断的鉴别:独家⽣产只是垄断存在的⼀个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判断是否会产⽣垄断的危害还需要考察以下因素。
(1)潜在竞争者:是指暂时还不存在,但有可能出现的竞争者。
潜在竞争者主要取决于这⼀⾏业进⼊或退出的难易程度。
若进⼊或退出障碍多、付出的代价⼤,潜在竞争者存在的可能性就较⼩。
进⼊或退出的难易程度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是⾏政⼲预,⼆是⽣产技术。
当投资有较⼤滞留成本时,潜在竞争者就会较少。
(2)替代品:如果该产品有⽐较接近的替代品,这种产品的需求曲线就会很接近于⽔平状,垄断者控制价格的能⼒就较为有限,给效率带来的损害也就较⼩。
(3)产品的流动性:企业是否具有控制本地区该产品市场价格的能⼒,取决于这种产品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性⼤⼩。
产品的流动性较⼤,其他地区的产品就会参与本地区的竞争,从⽽有效地限制企业控制价格的能⼒。
反之,若产品的流动性较差,本地的独家企业就会具有控制本地市场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的能⼒。
治理(反垄断⽴法、征收超额税收、公共定价)5、财政政策的职能: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平衡资源配置职能;收⼊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第⼆章外部效应1、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b69f0a2b4daa58da0114ad2.png)
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什么是公共经济学及研究对象研究市场经济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作用、公共干预(主要是政府);微观、宏观经济学中有关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延伸、深化、具体化;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府的运作二、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A、效率原则:市场机制B、公平原则:社会价值判断C、稳定原则,经济的正常运行(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三、帕累托效率:如果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这就达到帕累托最优。
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这称为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产生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MSC≠MPB;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垄断和寡头的出现;信息不对称考虑与经济效率无关的事项五、政府的经济职能一是资源配置职能。
A、地区间的配置:我国沿海地区与内地的资源配置B、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C、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公共部门产出的机会成本,是牺牲了的私有部门产出D、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置。
方式:财政支出、财政补贴、政府采购。
手段:A、财政措施:公共支出,财政补贴,政府购买B、非财政支出:金融措施,法令法规。
二是收入分配职能。
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平等与激励,政策手段: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非财政措施,如最低工资法。
三是经济稳定的职能。
政府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预算的杠杆作用(2)预算的内在反应2. 货币控制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4、道义上的劝告。
第二章外部效应一、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先讲概念,然后是影响,最后是解决)外部效应就是指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正的外部性,亦称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e2c9e4700abb68a982fbfc.png)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 . 分析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三个特性。
1 . ) 效用的非可分割性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为一个整体,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
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
2 . ) 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
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说,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3 . ) 受益的非排他性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
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企业加以阻止,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
2 . 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如何界定?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市场失灵的领域,即是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或政府发生作用的范围,只要有社会公共需要,即为政府的职能范围。
一般为:1 . ) 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2 . ) 调节收入分配。
3 . )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3 . 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及其必要性。
一、资源配置职能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的原因:1. )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2. ) 外部效应的存在3. ) 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二 .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原因:1. ) 客观上存在分配不公现象2. ) 客观上要求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目标的再分配机制3. ) 市场机制的框架内, 有效的再分配很难完成, 原因:( 1) 市场机制与公平分配机制相悖( 2) 社会上存在的私人慈善机构作用有限, 缺乏统一性, 有时互有冲突.4. ) 公共财政具有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和条件:( 1) 征税( 2) 转移性支出三.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原因:1. ) 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
财政学课件
![财政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f20724dd36a32d73758156.png)
对分配结果的评价
过于平均 比较平均 比较合理 差距较大 差距悬殊
效率: (2)效率:
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善. 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善. 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 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 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又 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 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那么这种配置就是最有效率 的状态。 的状态。
三、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
混合物品可以采取政府提供方式,也可采取混合提供方式, 混合物品可以采取政府提供方式,也可采取混合提供方式,即政府提供 和市场提供两种方式的结合。 和市场提供两种方式的结合。
1、非竞争性、排他性的混合物品。以长江二桥例。筹资方式可采取税收 非竞争性、排他性的混合物品。以长江二桥例。 也可采取收费,主要涉及一效率问题;二公平问题) 也可采取收费,主要涉及一效率问题;二公平问题)
讨 论
假定一个社会是由生活在一个孤岛上的渔民所组成的。 假定一个社会是由生活在一个孤岛上的渔民所组成的。 经过了几次渔船与岩石相撞和搁浅之后, 经过了几次渔船与岩石相撞和搁浅之后,这个孤岛上 的渔民感到有必要建造一个灯塔为渔船导航。 的渔民感到有必要建造一个灯塔为渔船导航。 以公共产品的特征为基础进行分析,灯塔是否属于公 以公共产品的特征为基础进行分析, 共产品。 共产品。 如果要三种方案来建造灯塔: 如果要三种方案来建造灯塔:一是由私人即某一渔民 出资建造,二是组织渔民共同建造, 出资建造,二是组织渔民共同建造,三是由政府出面 兴建。讨论这三种方案的可行性。 兴建。讨论这三种方案的可行性。
第3章 公共物品理论
![第3章 公共物品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6ff3511c5da50e2524d7fbd.png)
A所 消 费 的 私 人 产 品 数 量 XA
A2 A1
(a)
X A
M A1
A2
P
O T
Q
G
T
公 共 产 品 G的 数 量
B所 消 费 的 私 人 产 品 数 量 XB
B3 B2
(b)
B1
XB
N
B3 B2 B1
O B2
私人产品总数X
G
公 共 产 品 G的 数 量
F X1 (c)
XA
第3章
3.1.2 公共物品的特征 公共物品的特征 消费的非 竞争性 是指某一个人或厂商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不排斥、妨 碍其他人或厂商对其的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 其他人或厂商享用该种公共物品的数量或质量。即增 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社会成本为零。
受益的非 排他性
是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厂 商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说这样做 的成本太高。
第3章
分析可知,在成员人数较少 的社会中,通过自愿捐献和 成本分担的合作方式,有可 能使得公共物品的供给量 达到最佳水平。
第3章
3.3
林达尔均衡
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车者
3.3.2 林达尔均衡的实现
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 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 品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 效率的最佳水平。这被称作“林达尔均衡”。
i=1,…,n(消费者数目) j,k=1,…,m(物品数目)
■萨缪尔森假定:(1)存在两种最终供消费 的物品,一是纯私人物品,一是纯公共物 品;(2)生产可能性边界已给定;(3) 只有两个消费者,且偏好已给定。 在图中的G1G2内:若设TT线为f(XA,G), FF线为f(X,G), B2B2线为f(XB,G),由 于TT线为FF线下的纵向距离与B2B2线下的 纵向距离相减而得,也即f(XA,G)=f(X,G) 一f(XB,G),对该式求导后便可得这三条 曲线的斜率,也就是说: (1)TT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 FF线上对 应点的斜率- B2B2线上对应点的斜率;在M 点,TT线的斜率= A1A1线的斜率.
政府经济学第三章.公共产品2011
![政府经济学第三章.公共产品2011](https://img.taocdn.com/s3/m/5ac5b10cbb68a98271fefa45.png)
第二节 公共物品为什么出现市场失 灵
• 自然垄断性物品存在市场失灵(价高量低) • 外部性物品存在市场失灵 • 公共资源单讲,这里只涉及纯公共物品
原因一:市场定价困难
• 局部均衡分析模型(假设) ——纯的私有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纯的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两者的不同
• 当市场供给曲线给定时,可以得出均衡的 价格与产量。 • 但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虚假的。 消费者不能正确评估其价值,即使能够,人 们也不愿意真实表达,隐瞒的动机强烈。 所以,市场无法定价,特别是当人数众多时
布坎南的定义
任何集团或社团因为任何原因通过集 体组织提供的商品或服务,都将被定义为 公共产品。 某一种公共产品只可以使很小的团体, 比如包括两个人的小团体受益,而另外一 些公共产品却可以使很大的团体甚至全世 界的人都受益。
一般定义
所谓公共物品,就是那些在消
费上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的物品。严格意义上是纯公共物品
第一节 什么是公共物品
• 想一想你生活中消费(用)的物品有哪些
一、公共物品的特征
思考(讨论)问题: 哪些是私有物品,它们有何特点?请举例 说明。
私有物品的显著特点:
• 消费的排他性:容易排除他人对该产品 的不会代价的消费。(不一定,不完全 • 消费的竞争性: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会减 少原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或质 量)。 • 可分割性:具有一定的计量单位,可以 购买其中的一部分。 • 按竞争价格购买的。(火车座位的性质)
第四节 公有资源
一、什么是公有资源
请同学们举例:
• 公有资源通常指自然资源,它能为人类 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自然物质条件,这些 资源的所有权通常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 享有。(道路是公共设施,也是)(广 义和狭义) • 在经济学上,公有资源指在消费上具有 竞争性,但不具有排他性的资源。例如, 公共(有)牧场,公共渔场,清洁的空 气和水,野生动植物等。
公共支出的纯理论
![公共支出的纯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d302032fad6195f312ba6f0.png)
公共支出纯理论译者:王强1、假设:除了Sax 。
经济学家们宁愿忽视最优公共支出理论,而将他们的大量精力用于税收理论。
因此,我明确的假设存在两类物品:g 一类是通常的私人消费品()n X X X ,,21,这些私人消费品以∑=s i ij j X X 的关系在不同的个人()s i ,,,,2,1 之间分配;另一类物品是公共消费品()m n n X X ++ ,1,这类物品所有人共同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物品的任一个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它个人对这类物品的消费,以致于对于任何第i 个个体和每单位共同消费物品同时满足的i j n j n X X ++=。
我假设不存在使用公共消费品的神秘的集体思想。
相反,我假设每个个体对于他所消费的所有物品(公共品或私人品)都有着系列稳定的一致性偏好,这种偏好可以通过一个规则的光滑的凸效用指数()i m n i i i X X u u +=,,1 加总(效用指数的一些单调性趋势当然也是适用于偏好的重要指标)。
我将完全按照用下标j 表示第j 个幅角(argument )的表示一些函数的偏导数的传统,从而有i j ii jX u u ∂∂=等等。
如果经济学中的物品量能被分成两组:(1)任何人通常想要最大化的产出或物品和(2)任何人通常想要最小化的投入或要素,我们便可自由的改变后一类物品的代数符号,从此仅使用“物品”来描述,但同时要明确要素投入的情况也被包含在内。
因此,按照传统,我们通常规定0 ij u 。
为了使关于产品的假设尽可能简单,我假设一条涉及所有产出量(私人或公共)的规则的凸的光滑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或者是()0,,1=+m n X X F ,其满足0 j F 、比率nj F F 固定并受限于收益递减的一般性规则。
不考虑可行性,这里有一条代表帕累托最优点的效用最大化边界—这是一个(s-1)重无限(infinity )—这些点具有这样的特性,即仅能通过使其他人变差才能使某人变好。
公共经济学第3章公共物品理论
![公共经济学第3章公共物品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749a1e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4.png)
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但技术上排他成本太 高的产品,属于公共产品;技术上排他成本较 低的产品,是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准公共 产品,由非营利组织经营,或由私人经营,政 府给予适当的补贴。
关于经营大学的思考:
3.3.2 林达尔均衡与免费搭便 林车达尔均衡
(Wicksell—Lindahl Equilibrium)
均衡的任务在于:确定公共产品产出的合理水平,决 定人们之间税负合理分布所需的原则和决策章程(均 衡的公共支出规模)。
林达尔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如果 每个社会成员(消费者)都能按照自己 从公共产品或服务消费中所获得的边际 效用水平真实地表示自己对公共产品或 服务的需求,从而相应地承担公共产品 的成本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 量就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
2.价格排他性的公共物品 指的是效益可以定价, 从而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排他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这类物品或服务的效用在名义上向全社会提供, 但在受益上却可以排他。
拥挤性公共物品或服务
3.4.2 混合物品的供给
就两类混合物品或服务来看,它们有一个 共同的特点,即既可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 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或 是由政府部门给予补助的办法通过市场提 供。 1.拥挤性公共物品的提供 2.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的提供
政府可以通过征税或管制的方式减少其使用,从而解决 这个问题。也可以将公共资源变成私人物品来解决。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本章思考题
1.公共产品的基本特点。 2.何谓纯粹的公共产品?何谓纯粹的私人产 品?两者需求有什么区别? 3.如何实现纯粹公共产品的有效配置? 4.什么是林达尔均衡?什么叫免费搭车?如 何解决免费搭车问题? 5.何谓混合物品?什么是拥挤性公共产品? 什么是价格排他性公共产品? 6.混合产品通过什么途径实现有效供给?
名词公共经济学
![名词公共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1a6047d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0.png)
名词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第⼀章公共经济学导论1.稀缺性:指现实世界远⾮如此丰裕、完美,相对于⼈类的⽆限欲望来说,可得资源及产品数量总是有限、稀缺的。
2.效率:指最有效地利⽤所掌握的资源来满⾜需要或欲望。
3.实证⽅法:⼀种研究⽅法所要回答的问题为“是什么”4.实证经济学:试图解释这个世界究竟发⽣了什么事,它想解释这个世界。
5.规范经济学:试图改造这个世界,或者改善这个世界。
6.公共选择理论:是将经济分析应⽤到对政治部门研究中去的⼀门学科。
7.公共利益模型:传统上,经济学家往往倾向于把政府描述为慈善家,即默认政府会理所当然地推⾏慈善性政策。
第⼆章混合经济中的公共部门1.混合经济:是指经济运⾏中市场⾏为与政府⾏为的结合,⽽不是经济制度中资本主义因素与社会主义因素的混合。
是市场机制与政府⼲预的结合。
2.习惯机制:长期以来⼈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接受和普遍遵守的惯例。
3.命令机制:政府配置资源(指令经济、中央计划经济)。
4.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体系调节市场经济。
5.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效率就是指在给定的投⼊和⽣产技术条件下,任何经济资源都得到了最好的利⽤,或者说为⼈们带来了最⼤程度的满⾜。
6.帕累托效率:当经济运⾏达到该状态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段,来提⾼某个⼈的效⽤或满⾜感⽽不降低其他⼈的效⽤或满⾜感。
即:利⼰⽽不损⼈。
7.帕累托改进:有可能改善某些⼈所处的境况,同时不使任何⼈的境况变差。
8.市场失灵:指当市场在资源配置⽅⾯出现低效率时,即发⽣市场失灵。
9.混合经济:当今各国的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它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多种形式的政府⼲预,如税收、指出和管制等,来应付市场失灵和宏观经济不稳定等情况。
10.秩序导向的混合经济体制:政府更注重经济竞争的⽅式与过程,但不台注重实质性的竞争活动。
11.发展导向的混合经济体制:政府注重发展和理性计划,将设定具体社会与经济⽬标视为⾃⼰的⾸要任务。
第三章公共物品的供给
![第三章公共物品的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c8361b7152d380eb62946dba.png)
四、公共产品供应的W-L(维克塞尔 -林达)模型
林达尔均衡使人们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问题取 得了一致,即分摊的成本与边际收益成比例。总 之,林达尔均衡指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以 及它们之间的成本分配进行讨价还价,并实现讨 价还价的均衡。
林达尔认为公共产品的供应是由社会中的个人经 过讨价还价和磋商进行的;
二、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分析
由于社会成员在消费同样数量的公共产品之时, 未必支付同样的价格,即未必承担相同的政府税 收,这点体现了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消费特点。
根据上述假设和规定,可能得出以下结论,只有 当经济社会处于以下状态时:
MG RY M T G A R YM S G B R Y S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消费才实现一般均衡。
拥挤性公共产品例证
二、拥挤性公共产品的供给
政府还可以通过收费的形式来提供准公共产品。 但是,政府收费总要依据“受益原则”,向公共 场所或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或享用者取得,未使用 者或不使用者是无需交费的。鉴于收费的目的是 限制过度消费,这就决定了政府实际的收费价格 就以保证不出现过度拥挤为标准。
拥挤性公共产品的供给
二、拥挤性公共产品的供给
拥挤性产品的最优使用规模 拥挤性产品存在最佳使用规模: 人均净利益将在给定数量的公共产品减去每个消费 者承担的成本TB-C/N达到最大时或者当MB= MC时,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达到最大值。 也就是说,当增加最后一个消费者时的人均分摊 成本,即每个消费者的纳税额等于边际拥挤成本 时,可能获得最佳拥挤性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其 价格即消费者需交纳的税负为增加最后一个消费 者所产生的边际拥挤成本。
最佳条件是每个人所愿意承担的成本份额之和等 于1。
续上
W-L模型试图找出民主社会中公共产品产 出的合理水平,以及在不同的人之间如何 分摊公共产品的成本即税收负担问题。
第3章-公共物品理论
![第3章-公共物品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3fcef5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0.png)
二、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一)私人产品的有效供给
P
DB
SS
DA P1
G
P0
E
DD=DA+DB
○ QA
QB Q0
Q
社会需求DD=DA+DB,社会供给SS,当P>P1时,DD= DB 在E点,私人物品实现帕累托最优,即:MSR=MRi=MSC(i=1,2,…,n)
返 回 下一页
(二)私人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无效率 竞争性市场不可能达到公共物品的帕累托最优,因为: 1、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出现“免费搭车”的现象。从而导
可行
公共物品消费受益的收费 不可行
学校、医院、影剧院、电话、收费公 国家和平与安全、社会秩序、卫生防
路、有线电视、家庭用电、图书馆、 疫、空气污染控制、消防、城市街道、
公园、旅游景点、公共交通等
路灯、天气预报、城市绿地等。
上一页 下一页
2、公共经济的发展趋势
(1)公共经济的规模化 公共经济是公共需求的产物,没有一定数量无差异(或差异很小) 的社会群体消费,就不能形成公共产品市场。如人口分散的地区,其公 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成本就特对大。因此,公共部门的规模经济特点和 营运规模决定了规模化是公共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公共经济的超前化 公共经济一直是滞后于私人产品的发展,或者说公共经济是在私人 市场发育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但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公共 经济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超前性。 (3)公共经济的市场化 在大多数国家,公共经济一般都是政府补贴的经济,都将市场机制 引入公共经济领域,英国和法国还兴起了公共经济私有化的浪潮。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公共经济的市场化不仅是 其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社会认同感也日益增 强。 公共经济对调节宏观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市场条件、提高生 活质量、发展文化教育、巩固国家安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理论
![第三章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53f032a7375a417866f8f14.png)
• 俱乐部产品是一类特殊的准公共物品。特征是在 一定限度内,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同时,排他 又是可行的。 • 如:剧院、私人会所、游泳池、高速公路
• 特性:A.具备规定资格者才能消费这类物品,并 且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俱乐部的内部规章制度。 • B.分享此类物品的人较少。
3、知识作为公共物品 知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但只有那些公 开传播且未申请专利保护的知识才具有公共 物品的特点。
大卫· 休谟在1740年提出,在一个经 济社会中,若有公共产品或劳务存 在,“免费搭便车者”的出现就不可 避
免,但如果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成为免 费搭便车者,最后的结果则是没有一个能享受到公 共产品或劳务的好处。
(一)私人产品的有效供给 (图3-1 私人产品的最优供给)
P DB G SS E P0 DD= DA +DB DA
二、公共物品的市场供应与非市场 供应
(一)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 提供方式:政府(主)、捐赠等慈善方式 (次) • 提供基础:征税 • (公众享用的量与纳税额并不是对称的) • 关键问题:财政支出规模
(二)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提供方式:政府提供 市场提供 混合提供(政府提供+市场提供) 案例1:谁来建桥?政府还是私人?
竞
ds 排 是 -冰激凌雪糕 他 性 ?
-衣服 -拥挤的收费的道路
否
自然垄断 natural monopoly
-水电 -有线电视 -不拥挤的收费的道路
共有资源common resources
公共物品 public goods
-国防 -基础科学 -不拥挤的不收费的道路
2、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方面也会存在诸多缺陷,主 要有: • a、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在总体上不足; • b、公共物品的种类和数量无法满足公众对公共物 品的多元化需求; • c、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低下; • d、容易滋生寻租与腐败,从而加大了公共物品的 成本,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公共物品质量下降等。
公共经济学重点
![公共经济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52389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d.png)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市场机制的失灵(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充分的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第一:公共物品或服务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在公共物品或服务上发生了分离;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大于私人边际效益,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在这种条件下市场显然不能按照有效的产量水平供给这类公共物品或服务。
(机会主义倾向,败德行为)第二:收入分配不公(效率,公平,稳定是评判社会资源配置的三大原则;社会财富增长的最大化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化相统一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由市场所决定的居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纳税前收入的分配,并不公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因素,一是每个人所能提供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的数量。
另一是这些生产要素在市场上所能获得的价格。
由于人们所拥有或继承的生产要素的差别,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往往会拉开差距。
一定的收入分配差距,可以提升效率差距过大就有违社会公平的要求,而且会导致贫困,富裕阶层中财富的浪费,社会冲突,低收入者阶层得不到发展与改善自己处境的机会等一系列不好的社会后果,由此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
第三:经济稳定发展宏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效率即宏观经济效率的评判,需要借助其他的指标,即就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
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
(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在实现宏观经济水平方面的失灵)原因:价格信号在某些重要的市场上并不具有伸缩自如反应灵活的调节能力;从总供求角度看,不同经济主体,在实现其经济利益上所具有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也会使市场的自发力量,不能经常保证总供求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水平上相一致●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如何界定市场机制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上是无效的,公共部门或者说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就需要担负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任务。
以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尺,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领域,也就是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作用的范围。
公共物品与公共支出
![公共物品与公共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8808948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8.png)
公共物品与公共支出公共物品是指供公众共同使用的商品或服务,如公园、道路、学校等。
而公共支出则指政府为提供公共物品而进行的开支。
公共物品与公共支出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公民的福祉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公共物品的重要性公共物品是社会资本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公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公共物品能够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
例如,道路、桥梁和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公众提供了便捷、安全的出行条件。
其次,公共物品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例如,公园和绿地的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公共物品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例如,教育公共物品的提供可以实现人们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社会的公平发展。
二、公共支出的作用公共支出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需求,并推动经济增长。
首先,公共支出能够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例如,政府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其次,公共支出还能够提高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
例如,政府投资于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领域,能够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改善公民的生活条件。
最后,公共支出还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例如,政府投资于公共安全、国防和司法系统等方面,保障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繁荣稳定。
三、公共物品与公共支出的挑战然而,公共物品与公共支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公共物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政府难以准确把握公众的需求,导致公共物品的提供不够精准和高效。
其次,公共支出的管理和执行存在着腐败和浪费的风险。
政府在公共支出中的不透明和不规范容易引发贪污和滥用公共资源的问题。
最后,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需要政府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然而,政府部门的效率和能力参差不齐,给公共物品的提供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公共物品与公共支出的改进方向为了克服公共物品与公共支出面临的挑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国防支出
• (一)性质与意义 • • • • 国防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国防建设、国防科研事业、
• 二、公共支出的结构
•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目的,可以把公共支出作以下分类:
• 1、按支出是否有直接的补偿性可分为 • 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为执行各项国家职能而用 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具体包括经常性费用支出和 建设性费用支出。 • 转移性支出——是指经财政之手将一部分纳税人的
钱无偿地转移给另外一部分人使用。具体包括各种补贴、
四、公共物品的类型
1、纯公共物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同时具有非竞争性 和非排他性的各种产品和劳务。诸如国防、外交、公安
司法等。
2、混合物品——是指同时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性质 的物品,它们不充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混合物品一般可具体分为:
(1)拥挤性公共品: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
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情况
年度 1999 2000 支出总额 13187.67 15886.50 18902.58 22053.15 24649.95 行政管理费 1525.68 1887.58 2197.32 2979.42 3437.68
单位:亿元,%
行政管理费/总支出 11.57 11.88 11.62 13.51 13.95
• 四、公共支出的原则
• (一)支出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 • • • 1、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矛盾 2、各项财政支出之间的矛盾 3、财政支出与使用效益之间的矛盾
• (二)支出应遵循的原则
•
•
1、量入为出原则
2、讲求效益原则
•
3、优化支出结构原则
• 五、公共支出的效益评价方法
•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 1、概念: • 是把公共部门预算资金的使用划分为若干项目 或方案,就每一个项目或方案核算其全部预期成 本和收益,在此基础上,对每个方案进行比较, 以确定优先采用的次序,然后根据预算资金的数 额的可能选择最优的公共支出方案。
2001
2002 2003 2004
28486.89
4059.91
14.25
(资料来源于2005年财政年鉴)
解决途径:
1、精简机构,压缩编制
2、调整行政经费支出结构,规范支出范围
——属于国家执法、监督部门应列入行政经费开支 范围;对不行使国家管理职能的各类社会团体,财政一 律不给予补贴;对结构改革中已转为公司或行业协会的, 不再由行政经费开支;推进行政后勤改革,将机关后勤 推向社会。 3、加强财务管理,控制不合理开支 ——科学确定行政机关的定员定额;实行收支统一 管理、定额定项拨款、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预算管理 体制;采取行政经费下管一级的办法; 4、逐步将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零基预算、政府采购、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引进我国行政经费管理中来。
2 4 5
10000
9750 6000 7500 5000 2250 1000
D
E F
6250
22500 6250
2500
15000 6250
3750
7500 0
2.5
1.5 1.0
1.5
0.5 0
1
3 6
G
13500
15000
-1500
0.9
-0 . 1Company Logo 7
2、分析步骤:
• 一、行政管理支出
•我国公共支出的分类分析
• (一)支出的性质及意义 • 行政管理支出是公共支出中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 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关行使其职能所需的支出。 • 性质:属于非生产性支出,用于社会公共消费。 • (二)支出的内容 • 1、行政支出; 2、公安和安全支出;3、司法 检察支出;4、外交支出。 • (三)支出管理 • 原则:保障供给,厉行节约。 • 现状:增长速度过快,居高不下。 • 解决途径:精简机构,压缩编制;严格财务制度。
(1)计算各项目或方案的效益与成本;(2)计算各项 目或方案的效益与费用的比率;(3)确定各项目或方 案的优劣;(4)进行各项目或方案的选择和决策。
3、适用范围:经济性质的、有形的,且可以测量的财 政支出项目。
(二)最低费用选择法
1、概念:是指通过计算财政资金使用对象的各被选项 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选择和决策标准的方法
案例:
江中市拟进行防洪建设,为此专家提出7个备选方案,各方案 的成本与效益指标核算如下:
防洪工程的成本—效益分析表 项目方案 效益B 成本C B-C B/C
单位:万元
(B-C)/C
次序
A B C
20000
10000
2.0 1.3 1.2
1.0 0.3 0.2
.公共选择
一、公共选择基本概念
(一)含义 公共选择是指集体 行动的组织把该组织中成员的个 人选择有效率地转化为组织的选择,实际是政府选择。 (二)特征 1、 偏好的表达方式不同,即以“选票”投票; 2、个人偏好的表露对决策结果产生的影响很小; 3、偏好的体系不同。公共选择依靠众多的不同偏好 综合为统一的社会偏好,但这种社会偏好往往不可能同 时符合所有个人的偏好。 4、公共选择的结果(即政府决策)其执行具有强制 性。
从而导致生产的萎缩。
• 3、对分配领域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随着购买性支出 的增加或减少,会使得资本利润率和劳动工资随之上升 或下降;另一方面表现为如果购买性支出总量不变而只
是结构发生变化,那么它将导致各有关厂商或部门从政
府购买支出中所获得的收益在比例上发生变化,即使得 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出现相应的调整。
补助 、债务利息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等。
• 2、按支出的目的可分为 • 预防性支出——是指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
家安全等方面的支出。具体包括国防、警察、法庭、监
狱与政府行政部门的支出 • 创造性支出——是指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 经济发展更加迅速的财政支出。具体包括经济、文教、 卫生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支出。
其决策中的影响因素:选民、政治家、管理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关于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评价:
• 1.该理论作为公共财政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经济 学的研究对象拓展到政治决策领域,这既是社会科学的 一个发展,同时被认为是西方财政理论发展的方向.
• 2.该理论以广义经济人和政治市场为基础, 不仅分析了 政府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式,而且还具体分析了在不同 政体下公共选择是如何作出的,其后果如何. • 3.该理论打破了把政府组织机构和行为理想化的假设,论 证了政府失灵的存在. • 4.该理论没有否定政府的作用,但体现了应减轻政府失误, 尽力提高政府活动效率的务实态度.
(二)转移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1、对流通领域的影响:表现在相当部分的转移支出会
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从而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2、对生产的 影响看转移性支出的对象而定。如果是厂 商则直接对生产产生影响;如果是个人或家庭则对间接 地影响生产。 3、对分配领域的影响:表现在它通过对收入的再分配 使得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发生变化,促进国民收入的公 平分配。
三、关于对公共物品的理解
1、公共物品与公有物品不同。前者按物品的消费性质来划分;而 后者则按物品的所有制性质区分。
2、公共物品既可以是有形的产品,也可以是无形的产品,如:社
会秩序、环境保护等。
3、人们对公共 物品普遍存在“免费搭车”的心理动机。
4、人们共同消费公共物品,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对该消费具有相同 的效用评价。
二、公共物品的特征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即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 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
2、消费的非竞争性。即某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 不排斥其他 人同时享用,或影响他人享用公共物品的 数量和质量。也就是说,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 等于零。
3、受益的非排他性。即在技术上无法将拒绝为之付款 的人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4、提供目的的非赢利性。即追求的是由政治效益、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组成的综合效益的极大化。
二、公共选择的基本内容
1、公共项目(产品或服务)的种类。
2、公共项目(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分担方式。
3、公共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规模。
三、政治决策程序及公共选择规则
(一)直接民主决策——即“一人一票”制
其决策规则有:1、一致规则;2、多数规则
(二)集中决策——个别或少数人的决策
(三)间接民主决策——代议民主制
• 三、公共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 (一)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 1、对流通领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是现代市场经济 社会一部分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一个不可或缺 的条件。 • 2、对生产领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通过购买支 出的增加使投资和就业机会增加,从而导致社会生产的
扩大;另一方面通过支出的减少使资本品和劳动力减少,
五、公共物品的提供
(一)纯公共物品的提供 方式:公共无偿提供 原因:其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市场提供无法实现社会资 源的最优配置 公共提供中需关注的问题:公共物品的规模;政府管理 成本;税收效率损失等 (二)混合物品的提供 方式: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相结合。可以是政府兴办, 以收税的方式无偿提供或以收费的方式有偿提供(如桥梁、公 路);也可以是民办官助,政府通过补贴进行一定的补助。 原因:其不完全的非竟争和非排他性使两种提供方式的 结合更具有效益上优势 决策中需关注的问题:收费的难易程度及收费损失的大 小;外部效益的合理评价;收费标准的制定等。
六、外部成本及其纠正
(一)概念 外部成本是指某种物品的生产或消费会使生产者或 消费者以外的社会成员蒙受损失。 (二)种类 1、生产的外部成本。如生产中的废水、废气排放。 2、消费的外部成本。如被动吸烟、汽车尾气排放。 3、公共资源的使用成本。即增加新的公共资源使用 者所造成对以前使用者使用效率的影响。 (三)政府对外部成本的纠正 1、罚款或征税 2、补贴 3、公共管制 4、法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