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国际资本流动
第五章 国际收支的调节PPT课件

3 融资与调整相结合
支出变更型 政策
需求调节 政策
支出转换型 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税收政策 财政补贴 直接管制
财政收入政策 财政支出政策 公债政策
调整存款准备率 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政策
关税政策 优惠税收政策
外汇管制 外贸管制
财政政策
逆差: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 顺差: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
紧缩的财政政策
国际收支失衡的基本原因
2、货币性不平衡
• 是指一国货币价值变动所引起的国内物价水平变化, 从而使该国物价水平与其他国家物价发生相对变动, 由此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通货膨胀
P出口 P进口
国际收支逆差
通货紧缩
P出口 P进口
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失衡的基本原因
3、结构性不平衡
• 是指一国生产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分工或国际需求结 构等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第三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贸易政策
目的:实行“奖出限入”的保护性贸易政策
补贴
出口退税
出 口
优惠利率
中国 海关 总署
高关税 进 配额 口
技术壁垒
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亦称外汇管理,是一国政府为了平衡 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由货币当局对外汇的买 卖、外汇汇率、外汇资产以及外汇资金的收入 与应用的各个方面实行行政干预与管制。
目的:增收节支,改善国际收支 特点:迅速见效
减少政府开支 增税
市场需求下降 投资下降
国民收入
进口 收支改善
货币政策
逆差: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顺差: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
紧缩的货币政策
提高法定存款储备率 提高再贴现率 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重点附答案——沈航

第一章外汇与外汇汇率1.外汇: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清偿国际债权债务的一种支付手段。
2.远期汇率:远期汇率也称期汇汇率,是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进行外汇实际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3.铸币平价:金本位制度下,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
4.外汇倾销:在有通货膨胀的国家中,货币当局通过促使本币对外贬值,且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大于对内贬值的程度,借以用低于原来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倾销商品,从而达到提高商品海外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和最终改善贸易差额的目的。
5.纸币对内贬值的计算公式:纸币对内贬值=1-货币购买力=1-(100/物价指数)6.J曲线效应:汇率变动导致进出口贸易的变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可以得到证实。
但在现实中,货币贬值导致贸易差额的最终改善需要一个“收效期”,收效快慢取决于供求反应程度高低,并且在汇率变化的收效期内会出现短期的国际收支恶化现象。
课后习题1.如果你以电话向中国银行询问英镑/美元(英镑兑美元,斜线“/”表示“兑”)的汇价。
中国银行答道:“1.6900/10”。
请问:(1)中国银行以什么汇价向你买进美元?(2)你以什么汇价向中国银行买进英镑?(3)如果你向中国银行卖出英镑,汇率是多少?答:(1)买入价 1.6910(2)卖出价 1.6910(3)买入价 1.69002.某银行询问美元兑新加坡元的汇价,你答道:“1.6403/1.6410”。
请问,如果银行想把美元卖给你,汇率是多少?答:1.69033.某银行询问美元兑港元汇价,你答复到:“1美元=7.8000/10港元”,请问:(1)银行要向你买进美元,汇价是多少?(2)你要买进美元,应按什么汇率计算?(3)你要买进港元,又是什么汇率?答:(1)7.8010(2)7.8000(3)7.80104.如果你是ABC银行交易员,客户向你询问澳元/美元汇价,你答复:“0.7685/90”。
请问:(1)如果客户想把澳元卖给你,汇率是多少?(2)如果客户要买进澳元,汇率又是多少?答:(1)0.7685(2)0.76905.如果你向中国银行询问美元/欧元的报价,回答是:“1.2940/1.2960”,请问:(1)中国银行以什么汇率向你买入美元,卖出欧元?(2)如果你要买进美元,中国银行给你什么汇率?(3)如果你要买进欧元,汇率又是多少?答:(1)买入价 1.2940(2)1.2960(3)1.29406.如果你是银行,客户向你询问美元兑瑞士法郎汇价,你答复到:“1.14100/10”。
2019国际金融复习提纲整理含答案

试题类型: 1、单选(20*1) 2、名词解释(3*5) 3、简答(5*6) 4、论述(2,25) 5、计算(5*2)第一章国际收支1.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2. 试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主要内容(构成、业务、差额分析)。
(1)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根据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设置项目和帐户,按照复式簿记原理,系统地记录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对外往来所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
(2)主要内容:①经常帐户②资本与金融帐户③错误与遗漏账户(3)差额分析:①贸易收支差额:是指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差额。
②经常账户差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贷方总额与借方总额的差额。
③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是国际收支账户中资本账户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其他投资项目的净差额。
④综合差额:将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进行合并,或者把国际收支账户中的官方储备与错误和遗漏剔除以后所得的余额,称为国际收支综合差额3. 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概念、原因、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影响。
(1)概念:政府所要着力实现的外部均衡目标,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国际收支均衡往往是一种特例或偶然现象,而国际收支失衡则是一种常态或必然现象(2)原因:①周期性不平衡②结构性不平衡③货币性不平衡④季节性和偶然性的失衡⑤不稳定的投机和资本外逃造成的失衡(3)影响:①长期性逆差:使本国贸易条件恶化,黄金外汇储备减少;造成收入下降和失业增加。
②长期性顺差:不利于扩大市场和发展生产; 加剧通货膨胀;不利于一国长期稳定地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加剧发展中国家资源约束而影响该国经济发展。
4. 试比较国际收支弹性论、乘数论、吸收论和货币论。
弹性论运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法,以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为基本出发点,假定国民收入、利率不变,只考察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调整的影响,认为进出口商品必须满足一定条件,货币贬值才能改善国际收支乘数论以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基础,假定汇率、价格不变,只考察国民收入变动对国际收支调整的影响,认为一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吸收论以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收入和支出变动与国民经济活动的关系,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货币论以现代货币主义理论为基础,把国际收支视为一种货币现象,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关键是货币供求存量不平衡的结果,从货币市场均衡角度分析对国际收支调整的影响,主张用国内货币政策来调整国际收支失衡从考察期限看:弹性论、乘数论、吸收论注重中短期分析,而货币论侧重于长期分析从分析对象看:弹性论是对商品市场的微观分析,而乘数论、吸收论、货币论是对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宏观经济分析从政策住宅来看:弹性论偏向于采用汇率政策作为纠正国际收支失衡的最有效政策,而乘数论、吸收论偏向于需求管理政策,货币论则主张用货币政策对付国家收支失衡从贬值效应来看:弹性论、乘数论和吸收论都认为在贬值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扩张作用,而货币论则认为贬值会使国内经济紧缩。
第五章 开放的经济 曼昆宏观经济学

2、 汇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一单位外币的本币价格 。
(2)间接标价法:一单位本币的外币价格 。
通常采用直接标价法,也称为外币汇率,此 时,汇率上升表示外币升值或本币贬值。但 是本书采用的是本币汇率。
外币汇率上升,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外币汇率下降,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本币汇率上升,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本币汇率下降,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本书用1美元的外国通货单位表示汇率(即本
即:NX=EX-IM Y=C+I+G+NX
或NX = Y-(C+I+G)
净出口=产出-国内支出
这个式子说明,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国 内支出无须等于产品与服务产出。
如果产出大于国内支出,我们出口这个 差额:净出口是正的;
如果产出小于国内支出,我们进口这个 差额:净出口是负的。
二、国际资本流动和贸易余额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Y=C+I+G+NX 两边减去C和G,得出: Y-C-G= I +NX Y-C-G是国民储蓄S,即私人储蓄(Y-T-
见下图。
实际汇率
实际 1 汇率 下降
2
S-I(r1*)
S-I(r2*)
世界利率上升减少 了投资,增加了美 元供给
NX2
NX1
净出口增加
NX() 净出口,NX
4、投资需求的移动
如果由于国会通过了投资税扣除议案而 使国内投资需求增加,实际汇率会有什 么变动呢?
见下图。
实际汇率
实际 2 汇率 上升 1
0
资本净流出,CF
从国外借贷(CF<0) 贷款给国外(CF>0)
实际利率,r
0
资本净流出,CF
在封闭经济中,没有国际借贷,利率调整使国内储 蓄等于投资,在所有利率上资本净流出都为零。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一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一、资本的循环能够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是产业资本:包括工业、农业、运输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1)购买阶段。
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用公式可表示为:G—W(A、Pm);资本并没有数量上的变化,但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
(2)生产阶段。
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用公式可表示为:W(A、Pm)…P…W′;资本不仅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而且资本在数量上实现了价值增殖。
(3)销售阶段。
是剩余价值实现的阶段;用公式可表示为:W′—G′;资本只发生了形态的变化,在数量上并无变化。
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具有不同的职能,起着不同的作用。
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包含着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使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得到实现。
1、产业资本的循环W(A、Pm)…P…W′—G′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和生产的统一。
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包含了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
剩余价值只有在资本的连续循环运动过程中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二、资本的周转1、资本周转和资本周转速度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就是资本周转。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所经历的周转次数。
n=U/u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次数成正比。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影响资本周转速度有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
《世界经济概论》 教学大纲 及 教案

《世界经济概论》教学大纲及教案全套第一章:世界经济导论1.1 课程介绍1.2 世界经济的基本概念1.3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1.4 世界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第二章:国际分工与贸易2.1 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分类2.2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2.3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2.4 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贸易规则第三章:国际金融市场3.1 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功能3.2 国际金融市场的体系与机构3.3 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业务3.4 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与管理第四章:国际资本流动4.1 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与类型4.2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与影响4.3 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与调控4.4 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经济发展第五章:国际经济合作5.1 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与类型5.2 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领域5.3 国际经济合作的机制与组织5.4 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景与挑战第六章: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6.1 全球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6.2 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6.3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机制6.4 中国在全球经济政策协调中的角色第七章:区域经济一体化7.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类型7.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7.3 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其特点7.4 中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第八章: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政治因素8.1 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的互动8.2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在经济领域的体现8.3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8.4 国际经济争端的解决机制第九章:世界经济趋势与挑战9.1 全球化的影响与挑战9.2 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与影响9.3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9.4 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与展望第十章:中国的世界经济地位与战略10.1 中国世界经济地位的变化与影响10.2 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10.3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经济合作10.4 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与责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世界经济的基本概念与学科体系难点解析:理解世界经济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形成背景、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第五章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一、主要概念:1.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它是由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构成的国际间的商品流通。
2.国际市场价值:就是商品的国际价值,它是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劳动,放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比较而形成的国际范围的社会价值。
3.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输出和输入商品总值之比的差额。
4.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向外国出口商品。
5.外汇:就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对外支付手段。
6.汇率:是指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比价。
7.浮动汇率制:是指各国政府听任外汇汇率随市场供求情况波动的制度。
8.资本输出:指一国的资本走出国门输往国外。
9.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超出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
10.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二、主要问题:1.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1)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就是商品的国际价值,它是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劳动,放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比较而形成的国际范围的社会价值,它的大小是由国际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的国别价值与国际市场价值是不一致的,但无论某种商品的国别价值与国际市场价值的关系如何,一国用它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时,都有可能获得一种比较利益。
一国获得国际比较利益,可以发生在以下三种场合:第一,用国别价值小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等于或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二,用国别价值等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三,用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其比值更大的商品。
可见,只要以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以比值较小的商品,换取比值较大的商品,就可以获得国际比较利益。
(3)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表现为国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国际价值上下波动。
在国际市场上,不平等的交换有两种情况:第一,即使按照国际价值交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能以比较少的劳动换回较多劳动,发展中国家却以较多劳动换回较少劳动。
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

1.反应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旳国际贮备是增长额而不是持有额,且贮备增长在借方,降低在贷方.
第二节 国际收支分析及其调整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旳含义
1.自主性交易
2.补偿性交易(调整性交易)
自主性交易是指完全因为经济目旳而自主进行旳交易。
如为追逐利润而进行旳商品和劳务旳输出入.
信用
借贷活动。特点:到期还本付息。类型:银行信用 商业信用 消费信用 国家信用 国际信用
金融旳内容:货币旳发行与回笼,存款旳吸收与支付,贷款旳发放与收回,外汇旳买卖,股票债券旳发行与流通转让,保险、信托和货币结算等。
二、国际金融三大规律
三、国际金融研究旳主要内容
涉及理论和实务两大部分
理论研究是在对国际金融活动进行抽象、归纳和推理旳基础上,对某些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对国际金融活动中旳基本关系和基本规律进行揭示,对不同旳国际金融观点进行论述。
3、资本流动规律
1、国际收支不平衡规律
2、汇率变动规律
详细涉及下列几种方面:
各级政府旳免费转移,如战争赔款、政府间旳经援、军援和捐赠,政府与国际组织间定时缴纳旳费用,以及国际组织作为一项政策向各级政府提供旳转移。
私人旳免费转移,如侨汇、捐赠、继承、赡养费、资助性汇款、退休金等。
(2)资本和金融帐户
资本和金融帐户由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两大部分构成。
资本帐户涉及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旳收买或 放弃。
资本转移:
a、固定资产全部权旳转移;b、同固定资产收买或放弃相联络旳或以其为条件旳资金转移;c、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旳债务。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旳收买或放弃:
多种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等以及租赁或其他可转让协议旳交易。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听课笔记第五章

第五章国际投资法 第⼀节国际投资法概说 国际投资法,是调整国际(跨国)投资活动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际经济法的⼀个重要分⽀。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涉外投资法或对外投资法;涉及跨国投资问题的各类双边性国际条约、区域性国际条约和全球性国际公约;以及国际政府间机构制定的有关跨国投资活动的规范性⽂件,等等。
资本的本性,就是寻求利润。
以最少的资本牟取最多、的利润,国际资本跨国流动的规律从来就是从⾼成本、低利润的国家长地区向低成本、⾼利润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发展中国家争取经济上独⽴⾃主、⾏使经济主权的主要措施之⼀,就是通过⽴法,逐步排除外国资本对本国国民经济命脉的操纵和控制,对境内外国资本的活动实⾏必要的管理和监督,加以适当的限制和约束。
外国资本的输⼊毕竟带来了国内经济建设急需的⼤量资⾦。
先进的⽣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扩⼤了本国的就业机会,从⽽有利于发展本国社会的⽣产⼒,有利于增强综合国⼒,有利于提⾼本国⼈民的⽣活⽔平,同时⼜在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通过⽴法,对适合本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外国资本的输⼊,加以必要的保护,予以适当的⿎励,实⾏正确的引导。
全球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法或涉外投资法的主体,就是在上述历史条件下逐步产⽣、发展和确⽴的。
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法或涉外投资法乃是国际投资法整体结构中⾸要的组成部分。
与此相对应的,是发达国家的外资法或涉外投资法(其中主要是对外投资法)。
⼤多数发达国家⼀般适⽤“国民待遇”原则,以调整本国国民投资活动的法律规范,⼀般也适⽤于境内的外国投资。
为了增强本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实⼒地位,发达国家⼜往往通过各类⽴法措施和⾏政措施,⿎励本国资本向外输出,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输出。
发达国家相互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也存在⼀些有关跨国投资活动的双边协定或条约。
某⼀区域的⼀些国家,为了避免竞争,协同步调,采取共同⽴场,往往以区域性多边协定或条约的形式,制定⽤以调整涉及本区域的资本跨国流动的⾏为规范或⾏动准则。
第五章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2020/12/11
第五章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5.1资本循环
独立资本(通过自身循环能实现增殖)按构成可分 为三大类: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
产业资本是指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采矿业 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服务 的交通运输业的资本。
产业资本支配着整个社会生产 商品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 借贷资本从产业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
第五章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⑵资本周转速度
①资本周转速度的含义:资本周转速度是 指预付资本运动的快慢,它可以用预付 资本周转一次需要的时间来表示;也可 以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预付资本 周转的次数来表示。
②资本的周转时间,包含着总资本价值从 一个循环周期到下一个循环周期的间隔 时间,即产业资本价值每一次周转所持 续的时间,它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 时间的总和。
第五章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B.劳动 力的特 点:
使用价值 的作用 不同:
第五章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价值周转方式相同:
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与用于购买劳动对象的 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周转方式是完全相同的, 都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从流通中一 次全部收回。
第五章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④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a、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第五章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b、产业资本循环也是流通过程和 生产过程的统一。
C、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生 产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 价值和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 创造出来的,流通过程只使资本 的价值形态发生变化,并不引起 价值增殖。
第五章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5.1.2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国际投资法

2、公约的基本情况:
1965年在世界银行的主持下通过,1966 年生效
中国于1990年2月9日签署该公约,1993 年2月6日对我国生效
中心内容:成立“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 心”(ICSID),以调解或仲裁的方式, 专门解决私人投资者和东道国之间的投 资争端
3、中心管辖的条件
(1)主体方面:受理的争端限于一 缔约国政府(东道国)与另一缔约 国国民(外国投资者)的争端;但 是,在争端双方均同意的情况下, 也受理东道国和受外国投资者控制 的东道国法人之间的争端
案例一:“玛芬兹尼诉西班牙”(Maffezini v. Kingdom of Spain)
阿根廷Maffezini
西班牙
投 资
西班牙:化工厂
受理争端
ICSID中心
1991年西-阿BIT:“投资争端必须先寻求当地救济,只有在当地法院 作出裁决后或18个月仍没作出裁决时方可向ICSID提起仲裁。”
主张管辖:(1)西-智利BIT:“争端方经过 6个月的磋商无果后,缔约 一方投资者即可将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诉诸 ICSID”;(2)西-阿BIT最惠国待遇条款: “在本条约项下的所有事项,……”
A.准入后国民待遇:外国投资者依据东道国法律 规定,在东道国设立了投资企业后,在从事经营 活动中与东道国投资和投资者享有相同的权利和 义务。
表现:我国“三资企业法” 采用的“审批制”
例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3条:“合营 各方签订的合营协议、合同、章程,应报国家对 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以下称审查批准机关)审 查批准。审查批准机关应在3个月内决定批准或 不批准。合营企业经批准后,向国家工商行政管 理主管部门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开始营业。”
四、双边投资条约对ICSID管辖权 的影响
《国际经济关系》网上复习题库

1、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 )等方面。
A.关键(国际)货币
B.汇率制度安排
C.国际收支调节
D.国际储备资产
E.国际间金融事务的协调
答案 ABCDE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产生主要影响是(
)。
A.形成了新的货币体系
B.减少了汇率波动
C.缓解了各国收支困难
答案对
3、一个国家一旦加入了某个关税同盟,它仍就可以拥有自主关税的权利。( )
答案错
4、共同市场这种区域一体化组织各成员国要向共同体让渡商品和服务贸易保护
的权利。( )
答案对 5、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对区经济一体化没有任何影响。( ) 答案错 6、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助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区域经 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次优选择,对经济全球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答案对 7、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学术界主要的观点有此消彼长论、 互补共存论和两者的并存与融合等。 答案对
确保企业投资活动有利可图。
A.技术优势
B.工业组织优势
C.利用过剩的管理资源的优势
D.易于获得特殊原材料的优势 E.易于获得廉价资本和投资多样化的优势 答案 ABCDE 三、判断题 1、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 答案对 2、钻石模型是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在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的。 () 答案错 3、战略贸易理论所体现的主要是国家的战略性目标或者某些非经济动机而不是 少数特殊利益集团的目标。( ) 答案对 4、依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一国倾向于进口那些使用其充裕要素所生产的产品。 答案错 5、垄断优势论引入了市场的不完全性研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投资理 论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答案对 6、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既进口又出口同种产品,同时同种产品的中间 产品大量参与贸易,这种贸易称为产业内贸易。( ) 答案对
綦建虹国际投资学教程第五版

綦建虹国际投资学教程第五版第一章:国际投资的基本概念1.1国际投资的定义国际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境外进行的投资活动。
投资者可以是个人、企业或国家。
国际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
在国际投资中,投资者通常会面临不同国家的政策、法规、文化、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2国际投资的好处和风险国际投资有其独特的好处,包括多元化投资风险、开拓市场、获取技术和人才等。
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
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谨慎进行国际投资活动。
1.3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国际投资活动也日益频繁。
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国际投资活动,国际投资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同时,跨国投资合作和国际投资协定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趋势。
第二章: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2.1跨国公司理论跨国公司理论是研究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中的行为和动机的学科。
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是国际投资活动的重要推动力量,跨国公司理论研究了跨国公司的运作模式、组织结构、战略选择等方面的问题。
2.2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研究了国际资本在不同国家之间流动的原因和方式。
它包括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规模、方向、影响等内容。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是国际投资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分析和预测国际资本流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国际投资组合理论国际投资组合理论是研究国际投资组合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投资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国际投资组合理论研究了国际投资的风险和收益、资产配置、投资策略等问题,对于指导投资者进行国际投资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第三章:国际投资的实践操作3.1国际投资的决策过程国际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在进行国际投资前,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和选择的过程。
国际投资的决策过程包括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投资项目的规模、方向和方式等内容。
3.2国际投资的实施和管理国际投资的实施和管理是指投资者实际进行投资活动的过程。
马原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马原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21新版1 .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1)垄断如何产生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垄断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在各个国家、各个时期也不同。
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即几个企业在短期内订立一种或几种产品的售价协定,所有参加方必须遵守协定所规定的商品销售价格。
这种垄断组织的稳定性是比较弱的,一旦市场情况发生变化,便会自行解体.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且不断变化发展,但是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实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2)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
这是因为: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般规律。
垄断产生以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垄断组织在取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全部包下来。
5国际金融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课后练习答案1、ABCE2、ABCD3、C4、国际金融市场及其作用?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在国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是指具有现代化通讯设备、具有广泛联系的各国居民参与的国际金融交易场所。
作用:(1)发挥了国际结算和国际信贷的中心作用,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2)能够广泛组织和吸收国际社会资金,是国际融资渠道畅通,增强资金活力,促进世界资源重新配置,提高资源在国际间运作效率。
(3)有利于国际分工,促进生产与市场的国际化(4)有助于各国国际收支的调节,从而使国际收支交易容易平衡(5)使各国经济联系日趋密切,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发展5、什么是亚洲美元市场?亚洲美元市场,是欧洲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亚太地区的境外金融市场。
6、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别?货币市场是指资金的借贷期限为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市场。
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金融市场。
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资本的借贷期限不同。
货币市场主要从事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拆借业务,资本市场主要从事一年以上的资本贷放活动。
7、欧洲货币市场有哪些特点?(1)该市场不受任何国家管制和约束,经营非常自由(2)分布在世界好多国家和地区,突破了传统国际金融市场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的旧格局(3)以银行同业拆借为主,是一个批发市场(4)参加十分自由,交易者来自世界各地,是他成为一个竞争十分激烈和高效率的市场8、欧洲债券与外国债券的区别?欧洲债券是有一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作为面值的债务凭证,他的发行必须是在其票面所用货币国的国境以外进行。
而且,可同时在两个国家以上的债券市场发行,而不在任何特定的国内资本市场上注册和销售。
外国债券的面值货币为债券发行所在国的货币,即它的发行必须是在其票面所用货币国的国境内进行,并由该国市场内的公司负责包销、出售,还必须在该国的国内市场上注册。
9、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原因?(1)生产与资本国际化的发展(2)国际资产调节机制的存在(3)欧洲货币市场使得国际资本有了充分的流动性(4)由于统一的国际债券市场的形成10、欧洲货币市场的含义?欧洲货币市场又称离岸金融市场或境外金融市场,它起源于五十年代末期,首先在欧洲的伦敦出现了这个新兴的国际资金市场。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课后习题-国际金融市场(圣才出品)

第五章国际金融市场1.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及作用。
答:(1)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一般是按市场功能的不同来划分的,广义上包括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外汇市场、国际黄金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等。
①国际货币市场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或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期限为1年或1年以下的短期资金融通与借贷的场所或网络。
国际货币市场可分为传统的国际货币市场和新型的国际货币市场:前者进行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市场所在国货币在国际间的短期借贷;后者进行的是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各种境外货币的短期借贷。
②国际资本市场是指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各种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与网络,主要由国际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构成。
③国际外汇市场是进行国际性货币兑换和外汇买卖的场所或交易网络,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之一。
④国际黄金市场是世界各国集中进行黄金交易的场所,是国际金融市场的特殊组成部分。
目前世界上有五大国际性黄金市场:伦敦、苏黎世、纽约、芝加哥和香港。
⑤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也称派生市场,是进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市场,既包括标准化的交易所交易,也包括非标准化的柜台交易,即OTC交易。
主要由金融远期合约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互换市场等构成。
(2)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积极作用:①有利于调节各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②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国际资本的流动,推动的各国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推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④促进了金融业务国际化的发展。
消极作用:国际金融市场在发挥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
例如,国际金融市场为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给国际间的投机活动提供了场所。
巨额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增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甚至会引发国际金融危机。
另外,国际金融市场促进了经济国际化、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但也为国际间通货膨胀的传递打开了方便之门,使国际性的通货膨胀得以蔓延与发展。
2.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从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一般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一些条件:(1)政局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评价
•
一、国际间接投资理论
•
国际间接投资理论主要有两种:
•
1、古典证券投资2、资产选择理论
•
主要研究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国际证券的选
择和优化组合。
•上海金融学院
• 1、古典证券投资理论
•
各国间存在利率差别是国际证券投资即金融资
•
1.直接投资——以参与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赢得最大收益为目的的投资。主要方式有:外国独
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与合作开发;购买公司
股权。
•上海金融学院
直接投资的优势与局限
• 优势:投资项目较为稳妥,成功率高;直接投资收益率高 ;东道国利用直接投资可一举多得。 • 局限:第一,如果项目安排失当,可能影响民族工业的发 展。第二,外国投资者可能投入陈旧设备、过时技术。第三 ,外国投资者控制生产,投资企业长期依赖国外。
•上海金融学院
• 3、布雷迪计划 • 1989年美国财政部长布雷迪以债务减免为核心,制 定了新的、自愿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债务对策。 • 主要内容包括: • (1)债务国应该继续实行以长期经济增长为导向的 经济方针,并采取措施来鼓励外逃资本回调; • (2)多方减免债务国的债务负担; • (3)债务国政府和国际商业银行应继续对各自的债 权进行重新安排,并继续为实施全面调整的债务提供新 贷款;
•上海金融学院
•(3)国际银行贷款。指一国的公司、银行或政府在国 际金融市场上向国际银行借入中长期的货币资金的商业 贷款。 •(4)出口信贷。是指发达国家的进出口银行和商业银 行在政府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支持下,向本国出口商或 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以促进本国设备、商品 出口。
•上海金融学院
二、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与影响
•上海金融学院
三、1980年代国际债务危机及解决方案
• 1982年,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 、巴拿马、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等9国的债务总额 达到了3000亿美元。9个国家中,债务又主要集中在巴 西、墨西哥和阿根廷这3个国家中。它们的债务占发展 中国家外债总额的40%左右。如此大规模且过于集中的 外债,外因诱导必然爆发危机
•上海金融学院
• 理论有三点假设:
•
1、企业在不完全市场上从事经营的目的是追求
利润的最大化;
•
2、由于中间产品的市场具有不完全性,企业就
有可能统一管理经营活动,用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
;
•
3、内在化超越国界就产生跨国公司;
•
根据布克雷的观点,决定市场内部化有四个因素
:即区域因素;国别因素;产业特定因素和企业因素
• 5、投机性资本流动。
•
•上海金融学院
• 短期资本的投机性极大,其流动变化无常、冲击力极强 ;并且高盈利与高风险并存,一国的力量难以控制、防范; 它往往会以小博大,放大投资效应,使金融市场险象环生; 因而也会加剧所到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上海金融学院
• (二)长期资本流动。
•
。
主要有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三部分
•
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1) 能够提高资本的边际效益;
2) 可以带动商品和劳务的出口;
3) 有助于提高国际地位;
•上海金融学院
•
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1) 可能纺碍国内经济的发展; 2) 容易培养潜在的竞争对手;
•上海金融学院
• (2)长期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
•
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1) 可以缓解输出国资金短缺;
•上海金融学院
二、国际债务的衡量指标
•
国际债务的偿还能力包括现存的和潜在的两方
面偿还能力。国际上通常的衡量指标有:
1. 负债率; 2. 债务率; 3. 偿债率; 4. 到期应偿还债务与GNP的比率;
•上海金融学院
• 1、负债率 • 一国年末外债余额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 公式表示:负债率=(年末外债余额/当年国民生产
•上海金融学院
(一)债务危机的原因
• 1、债务危机的外部原因 • 第一,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 • 第二,国际市场商业利率变化冲击。 • 第三,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政策变化的冲击。 80年
代以来,贷款迅速增加—收回无望的呆帐、坏帐—大 幅度减少贷款总额—暂时借新还旧的债务国加剧了资 金周转困难,推波助澜形成债务危机。
本国际流动的原因。
•
公式表示:
•
C=I/R
•上海金融学院
• 2、资产选择理论 • 资产选择理论最初由美国的投资学家马柯维兹在
1959年提出。 • 在证券组合投资中,不同证券的收益与损失经常可
以相互抵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上海金融学院
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一)垄断优势论 • 1、美国经济学家海默在1960年首先提出,核心:说明企业积累
•上海金融学院
(二)产品生命周期论
•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维农首先提出,后由威尔等美
国经济学家进一步作了补充发展。 • 基本观点:对某些产品具有技术创新垄断优势的企 业,可以利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销售特点的差异,去抢 先占领国内外暂时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从而获得更多 的超额利润。
•上海金融学院
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要点
•上海金融学院
• (三)外商投资 • 1、直接投资 •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 (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 (3)外资企业 • (4)合作开发 • (5)外资金融机构 • (6)BOT投资方式
•上海金融学院
• 2、其他投资方式
•
(1)补偿贸易
•
(2)加工装配
•
(3)经营性租赁
•上海金融学院
。
•上海金融学院
第三节 国际债务问题
• 一、外债的含义 • 向非本国居民用本国货币或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 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 国际债务与国际资本的区别: • 互相联系又完全不同。国际资本比国际债务包括的范 围广,包括借贷资本和直接投资;国际债务只是需要还本 付息的资本流动。同理,外资和外债。
2) 提高工业化水平;
3) 增加就业机会;
•上海金融学院
•
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1) 影响经济发展的自主性;
2) 可能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
3) 掠夺资源;
•上海金融学院
• 2、短期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 • (1)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2)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 (3)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 (4)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1、产品生命周期第一阶段即新产品阶段。
• 2、第二阶段即产品成熟阶段。 • 3、第三阶段即产品衰退阶段。 • 产品生命周期是市场经济运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理论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全球直接投资迅速增加、跨国公司迅猛 发展的内在原因。
•上海金融学院
(三)国际生产内在说
• 1976年英国经济学家布克雷和卡逊提出内在说,后来 加拿大经济学家鲁格曼进一步研究指出: • 国外市场因政府管理和控制以及信息和工艺方面的 不完全性,使跨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开辟内在渠道作为 自由贸易的替代办法。
入的比率。公式表示如下: • 偿债率=〔(当年偿还债务本金+当年应付债务利息
)/当年商品和劳务的出口收入〕×100%。
• 国际上一般认为20%为警戒线。
•上海金融学院
• 4、到期应偿还债务与GNP的比率 • 这个比率越高,该国当年GNP就越多地被用于偿还
债务,其可用于国内生产与消费的部分则相对越少。 • 国际上公认的经验数据为5%。
的垄断优势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获取超额利润。 • 海默认为,企业之所以能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具备比东道
国的同类企业更有利的垄断优势。 • 2、垄断表现:一方面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水平、销售战略等
所有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另一方面是企业规模、产品 结构、销售网络、资本实力等综合能力在内的有形资产优势。 • 3、投资者凭借垄断优势,在不具有这种优势的东道国投资办企 业,自然会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独占当地市场,轻松的赚 取更高的超额利润。
•上海金融学院
• 2、债务国内部的原因 • 第一,发展中国家外债管理。 • 第二,政府财政赤字严重。 • 第三,不恰当的发展战略。
•上海金融学院
二、解决债务危机的三个阶段
• 1、紧急融资和共同贷款。处理方法:出现债务危机时,进 行紧急救援,提供救急贷款,并附加非常苛刻的贷款条件。 • 2、贝克计划及墨字还流计划。 • 贝克计划是美国财政部长提出的,在执行中采用了一些重 要的金融创新手段,包括: • (1)债权-股权互换(债务资本化); • (2)债权-自然互换等; • (3)债权交换; • (4)债务回购; • (5)二级市场债务交易;
•上海金融学院
第四节 中国利用外资问题
•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资金短缺是长期现象 ,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问题上资金流入将是主要方面 。
•上海金融学院
一、我国利用外资主要形式
• (一)借用外资
•
1、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
2、外国政府贷款
•
3、国际商业贷款
•上海金融学院
• (二)国际证券融资 • 1、发行国际债券 • 2、我国企业利用国际股权融资 • (1)发行B股 • (2)境外直接上市 • (3)通过控股公司境外间接上市 • (4)境外买壳上市 • (5)发行存股证间接上市 • 3、利用海外中国基金筹资
• (一)现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 1、资本流动规模急剧增加; • 2、资本流动的结构改变; • 3、资本流向发生了变化; • 4、资本行业分布变化; • 5、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发展很快;
•上海金融学院
• (二)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
• 1、长期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