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细菌培养--董海新

合集下载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2)》精华解读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2)》精华解读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2)》精华解读前言血培养是诊断血流感染、菌血症的“金标准”。

但是,在现实临床中,血培养不规范、或者不知道规范的情况很常见;另外,很多人也不知道如何规范地解读血培养结果。

一看到血培养结果就照着使用抗生素,不结合临床分析,这样是不妥当的。

各位小伙伴,福利来了!看了《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2)》,你就是血培养高手。

注意,此共识不包括病毒、寄生虫。

我写的内容主要针对成年人。

这篇专家共识有17页,很多人看的是云里雾里,我来总结精华!▌下面是精华中的精华:①血培养到痤疮丙酸杆菌(目前名为痤疮皮肤杆菌)、微球菌属、芽孢杆菌属(不包括炭疽芽孢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包括路邓葡萄球菌)、气球菌属、棒杆菌属(不包括杰氏棒杆菌),一般都是污染菌。

②菌血症患者可以不发热。

③采血量:采血量是影响血培养阳性率最重要的因素,保证足够血量可以采用双侧穿刺每侧2瓶(需氧瓶+厌氧瓶)。

一般每瓶8~10ml血液,禁止过少或过多,当每瓶血液少于5ml时,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或微生物生长延迟,当每瓶超过10ml,而造成培养假阳。

时,可能会因为白细胞产生了大量的本底CO2④保存方法:建议血培养标本在采集后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送至实验室,室温(20~25℃)运送,运送条件须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如果运送延迟,应置于室温(20~25℃)保存,切勿冷藏或冷冻,会把细菌冷死掉。

⑤阳性率:即使依照最优化方法采集血标本,并选用最好的系统培养,通常也只有8%~12%的血培养可分离出微生物。

⑥区分污染与感染:血流感染病原菌和污染菌鉴别没有“金标准”,只能依靠临床医生与检验科沟通,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血培养污染率超过3%是不合格的,需要面壁思过。

⑦不是所有的感染或发热都需要做血培养。

不建议进行血培养的情况:免疫力正常社区患者的轻度发热、术后1小时内的发热、孤立的发热(只出现一次的发热)、原因明确的非感染性发热(包括药物热)、长期护理机构大多数居住者的轻度临床表现。

血培养检验问与答

血培养检验问与答

我院常用血培养瓶
采集标本前:于室温保存,切勿冷冻。如冷藏需恢复至室温使用。 采集标本后:尽快送微生物室,如无法及时送检,应置于室温,不能置 于冰箱或温箱,以免影响检出。
Question
• 血培养应该采几套?每套包括几个瓶子?
Answer
• CLSI要求每次采集2-3套标本,每套应包括一个 需氧培养瓶,一个厌氧培养瓶 • 成年病人不能只采1瓶血培养标本,采血量不 足和只做1套血培养所得得结果是很难正确解 释的
Qestion
• 如何采集第二套血培养?
Answer
• 一个静脉穿刺点只能采集1套血培养,采集第2套血培 养应该选择第2个静脉穿刺点
Qestion
• 患者应采集多少血液?
Answer
• 即寒战—升温之间采血20ml,分装两个瓶内,各分配10ml,当采血
量不足20ml,应先注入需氧瓶,这样首先满足需氧瓶的采血量可以
组别 2组均报阳 2个需氧瓶组均报阳 1个需氧瓶1个厌氧瓶组 阳性菌株数 487株 86株 131株 阳性率 69.2% 12.2% 18.6%
Clin Infect Dis, 1999,29:1309-1311
报告时间提前
出现阳性时间: 需氧瓶有9%比厌氧瓶早1天报告结果 厌氧瓶有5%比需氧瓶早1天报告结果 因此,只做需氧菌不做厌氧菌培养,将有19%的菌 株不能发现,另有5%的血培养延迟1天报告阳性 结果



Qestion
• 已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使用含树脂培养 瓶是否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BD BACTECTM Resin树脂技术
CH CH2 CH CH2
树脂包含有非离子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能患 者在(预)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中和各种抗 菌药物和其它可能的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 有助于溶解血细胞,以便释放被吞噬的细菌,使 其更为快速生长 为细菌生长提供生长中心(growth-centres), 以提高生长速度,提高检出率(高达40%多)。 一个BACTEC血培养瓶的树脂作用表面相当于5 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革兰氏染色镜检不受干扰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与手工配制血培养液进行血液培养的临床应用比较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与手工配制血培养液进行血液培养的临床应用比较
5小 时 , l 法 在 4 手丁 6小 时 出 现 阳性 。
附 表 1 10 0 0份 血 培 养 中检 出 有 意 义 的 病 原 菌
2 .2 随 机 取 临 床 分 离 菌 株 1 1 株 ,经 .I 0
B C E 95 A T C 0 0全 自动血 培养 系统 培养 , 统计 其 阳性 报告 时间 , 果 表 明 : 黄 色 葡萄 球 菌 平 均 阳性 报 结 金 告 时 间是 2 . 3 2小 时 、 大肠 埃 希 菌为 1 . 2 5小 时 、 真 菌是 1. 8 3—3 . 4 1小 时 。 总体 阳性 报 告 时 间小 于 等于 1 0小 时的 占 2 . % ;0— 4小 时 占 4 . % : 01 1 2 11 2 4 4— 8小 时 占 3 . % ; 5 8 大于 4 8小 时 占 3 。 %
裂 , 红蛋 白逸 出造 成 干 化 学 法 阳性 、 检 阴性 , 血 镜
化 和标 准化 , 两 种 方 法 相 互 结 合 , 合 分 析 , 把 综 才 能 提高尿 液 检测 的准 确 性 和灵 敏 度 , 临床 提 供 为 准 确 的诊 断和 治疗依 据 。
[ 参 考 文 献 ]
[ ] 玉隆 , 2丛 马俊 龙 , 新 兰 . 液 常 规 分 析 质 量 控 制 及 临 邓 尿 床 应 用 体 会 . 床检 验杂 志 ,0 1 1 ( )2 1 临 2 0 ,9 4 :4 . [ ] 银 萍 , 胜 奎 . 液 分 析 仪 与 尿 沉 渣镜 检 两 种 方 法 的 3徐 王 尿
[ ] 玉 德 , 显 达 , 文 陆 . 种 尿 沉 渣 定 量 检 测 结 果 差 1袁 张 张 两
异 原 因分 析 . 华 医 学 检 验 杂 志 , 0 5 2 7 : 5 — 中 2 0 , 8( ) 7 3

LABSTAR50全自动血液细菌培养仪性能评价

LABSTAR50全自动血液细菌培养仪性能评价

LABSTAR50全自动血液细菌培养仪性能评价庞超;周俊杰;刘玮;梅振玉;张敏;张丽君【摘要】目的:介绍LABSTAR 50全自动血液细菌培养仪的结构特点,并评价其性能。

方法:用LABSTAR 50全自动血培养仪与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临床血液标本经确认已经培养出的菌株及标准菌株,用生理盐水制备成5cfu/ml和30cfu/ml的菌群,并分别上机进行捡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检测灵敏度总符合率为97.620A,,接种量在10-30cfu/mlfl的菌群,LABSTAR50与BACTEC 9120均能阳性报警,符合率为100%。

接种量在1-5cfu/ml的菌群,符合率为95.24%。

阳性报警检测时问总符俞率为94.9%,在士2h以内阳性报警的标准瓶符合率为96.2%、成人瓶为96.2%、儿童瓶为92.6%。

结论:LABSTAR50全自动血液细菌培养仪阳性报警时间、检测灵敏度与BACTEC9120相对照,无显著差异。

LABSTAR50拿自动血液细菌培养仪在主要性能方面上达到了进口同类产揣的技术指标,能够满足我国临床血液细菌培养对自动化快速培乔的费求。

%Objective: To introduce structure and feature of LABSTAR 50 blood-culturing device, and evaluate its function. Methods:Strains and standard strains which were recognized with clinical blood samples were prepared with saline, and the concentration was 5 cfu/mland 30cfu/ml. Then they were tested on LABSTAR 50 blood-culturing device and BACTEC 9120 blood-culturing one. Results: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sensitivity was 97.62%. For thestrains with the inoculation volume of 10-30 cfu/ml's, the positive report was obtained by both devices. In 1-5 cfu/lnl inoculation, the coincidence rate was 95.24%. The total coincidence rate for positive alarm detection was 94.9%. In ±2 hours,it was 96.2%, 96.2% and 92.6% in the standard bottle, adult one and children one,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parameters between the LABSTAR 50 blood-culturing device and the BACTEC 9120 one. Therefore, the former one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China.【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装备》【年(卷),期】2012(009)002【总页数】3页(P70-72)【关键词】血液;细菌;培养仪;性能【作者】庞超;周俊杰;刘玮;梅振玉;张敏;张丽君【作者单位】山东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山东聊城252000;山东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山东聊城252000;临清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临清252600;山东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山东聊城252000;山东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山东聊城252000;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聊城25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89目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背景
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 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血液培养技术是诊断血流感 染的金标准,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
临床实践中的挑战
挑战一
血液培养技术的阳性率 不高,有时难以确诊。
挑战二
血液培养技术的操作繁 琐,且需要专业技术人
员。
挑战三
血液培养技术的培养时 间较长,影响患者的及
断;手工血培养系统则适用于特殊病原体或需要个性化处理的情况。
血液培养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采集血液培养标本,及时送检,避免污 染。
在采集血液培养标本前,应先评估患者的病情、免疫力状 况以及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等。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 作技术,先消毒皮肤,再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适量静脉血 。采集后,应立即送检,避免在室温下长时间放置,以免 引起细菌繁殖和污染。同时,应根据患者情况适当使用抗 菌药物,以降低血液中的细菌浓度。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 异性抗体进行诊断,适用 于某些病毒、支原体等感 染。
03
血液培养用于血流感染诊断的 临床实践
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
发热
体温>38℃或<36℃;
存在感染征象
如白细胞增多、核左移;
存在血流感染的病因
如导管相关性感染、脏器感染 等;
细菌培养阳性
血培养分离出细菌。
血液培养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血液培养 技术将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检 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缩短检测时
间,降低检测成本。
智能化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 发展,血液培养技术将逐步实现 智能化、自动化分析,提高诊断

Wondfo 飞测TM全程CRP的检测及临床应用推广

Wondfo 飞测TM全程CRP的检测及临床应用推广
中性粒细胞
大细胞(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吞噬细菌和异物
防御病毒
红细胞 RBC
白细胞 WBC 血常规
中间细胞(其它白细胞) 小细胞(淋巴细胞)
血红蛋白Hb
(血色素)
单核细胞
吞噬细菌和异物 吞噬原虫和具有类脂质包膜的结核杆菌
血小板 PLT
发热待查和感染管理的常规首要指标 首诊联合+独立监测
建议: 1. 联合检测CRP+WBC来综合评价患儿的感染情况; 2. 动态监测CRP水平变化的价值仍应在临床上予以 重视; 3. 对于细菌合并病毒性感染的患儿在不能明确诊断 之前,应对其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的分类。
李宝青,陈晓晴.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8):2571~2572.
发热待查和感染管理的常规首要指标 首诊联合+独立监测
发热待查和感染管理的常规首要指标 首诊联合+独立监测
CRP 为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的敏感指标
WBC 作为细菌感染指标, < 6 月组的患儿并不敏感
临床资料:年龄1d 至6岁, 男25 例,女16 例;儿科住院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41 例, 均经细菌培养证实 ——化脓性脑膜炎5+败血症4+支气管肺炎或肺炎32 王冬娥;陈健锋;李栓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6-7.
CRP是儿科发热病人的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约有12~15%的发热患者可出现WBC、NC正常但CRP升高 1738例发热儿科门诊患者 CRP测定与WBC计数结果 类别 例数 比例 WBC CRP ↑ ↑ — — 合计 ↑ — ↑ — 198 242 229 1069 1738 11.39% 13.92% 13.18% 61.51% 100.00%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体会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体会
2 0 1 4年
5月 第 5期
反 应 板 自动 测 定 ; 细 菌 培 养 则 采 用 进 口标 准 细 菌 培 养 瓶 , 并且 利用专 业的微 生物 自 患 者 的病 原 菌 感 染 大 部 分 为 真 菌 感 染 , 但是对 于患者在使 用抗 菌药物 的同时 。 要 合 动 检 索 系 统 以及 药 敏 组 合 板 药 敏 试 验 理选择 , 由 于 这 些 患 者 自身 情 况 较 为 特 殊 , 自身 抵抗 力 不 足 , 在 临 床 上 随 便 加 大 抗 菌 2 结 果 药 物 的使 用 量 , 更 容 易 引 发 患 者 产 生 感 染 。通 过 本 次 研 究 , 发 现 革 兰 阴 性 菌 对 亚 胺 2 . 1 病 原 菌 分 布情 况 : 针对 1 6 5例 烧 伤 整 形 外 科 患 者 的 病原 菌 鉴 定 , 共 分 离 出 培 南 抗 菌 药 物 的耐 药 性 最 低 , 因此可以考虑使用亚胺培南抗菌药物 。 全 部的病原菌有 2 4 2株 , 其中 , 革 兰 阴性 菌 占得 比重 最 大 , 占所 有 病 菌 的 6 7 . 2 5 , 革 兰 阳 性 菌 占 得 比重 少 。 所 有 病 原 菌 的 分 布 情 况 详 见 表 一
表 三 革 兰 阴 性 菌 对 药 物 的 耐 药 性 烧 伤 整 形 科 患 者 由于 烧 伤 本 身 的 特 点 如 广 泛 的 创 面 、 皮肤 黏膜屏 障的破 坏、 机 体 免疫 能 力 的 降 低 , 加 之 手 术 治疗 中 的众 多 因 素如 频 繁 手 术 术 中 的暴 露 时 间 、 介人 性操作 、 长期深静 脉置 管等等, 以及住 院时间长 等诸多 因素导致烧 伤患者 成为发 生 表一病原菌分布情况 医 院感 染 的 高 危 人 群 。同 时 , 对烧伤整形 患者生命造 成威胁 的也是 出现感染 现象 。 2 . 2 病原菌的耐药情况 : 对 于 革 兰 阳性 菌 耐 药 性 最 高 为 头 孢 类 抗 生 素 , 最 低 为 整形 患者 , 特别是颌面部整形 的患者 , 对手术要求高 , 一旦 因伤口感染 必将导致手术 万古霉素 ; 革 兰阴性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 的耐药性最高 , 对亚 胺培南 抗菌药 物的 耐 效果 大打折扣。因此需要临床医生及时有效的使 用抗菌药 物 , 控制感染 , 保证 手术 药 性 最 低 。主 要 耐 药 情 况 详 见 表 二 , 表 三 的成 功 。 不 同 医 院 问 烧 伤 整 形 病 房 分 离 到 的 病 原 菌 谱 略 有 不 同 , 但 也 有 规 律 。 所 以 分 析 烧 伤 整 形科 患 者 致 病 菌 的 分 布 及 抗 菌 药 物 的 耐 药 状 况 , 建 立 烧 伤 病 房 感 染 病 原 菌 的细 菌 谱 和药 敏谱 , 可 为 临 床 医生 选 择 敏 感 、 有效的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㈣ 符糯 造 成 烧 伤 整 形 外 科 患 者感 染 的 因 素 : 由于 这 些 患 者 在 临 床 治 疗 过 程 中 , 经 常 需 要一些外科手术 , 在手术进行时 , 可 能会 运 用 各 种气 管 、 呼吸机等 , 这时 , 如 果 在 置 管 肯罐 前 c j 2 i 5 4 8 g . 《 } 嵇 中, 没有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 很容 易造成患者感染 病菌 , 加 重 患 者 的病 情 。 其 次 , 由 于 医 院 中 的病 患 较 多 , 患者的病情各不相同 , 最 容 易 发 生一 些 交叉 感 染 , 导 致 感 染 越 强獭 唑} 誊 l 7 嘶 g l 5 发严重 ; 还 有 由 于 目前 医 院 中 , 对 于抗 菌 药 物 的 使 用 较 为 广 泛 , 在 控制患者 感染 时, 卿 璇 鹑 8 : t 2 9 大量的使用一些抗菌药物 , 造 成 病 原 菌 对 抗 菌 药 物 产 生 很 强 的 耐 药 性 。例 如 , 对 于 头 孢 类 抗 菌 药 物 的使 用 , 由于头孢类抗菌药物是 公认最好 的抗菌 药物 , 大 量 的使 用 _ } 芑休罐截 l 3 ¨ I 2 8 此类抗菌药物 , 造 成 革 兰 阳 性 菌 对 以 及 革 兰 阴 性 菌 对 头 孢 类 抗 菌 药 物 产 生 了很 强 的 躏牲 獬 一 璇 嚏 ; 锚 4 l 5 耐药性 , 同 时造 成 病 原 菌 更 加 顽 固 , 大量滋生 , 造 成 感 染 蔓 延 更 快 针 对 烧 伤 患 者 的 感 染 率 高 及 病 原 菌 耐 药 情 况 越 来 越 严 重 的现 状 , 现 提 出 一 些 预 嫩k磷 黼 " 2 g , 酗 l 8 5 7 7 l } 防措施 : 首先 ,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 要求接触患者时戴帽子 、 手套 和口罩, 防止 接 触传染 ; 花 和植 物 不 能 带 进 病 区 , 因为 这 些 植 物 中可 能 隐藏 着 一 些 细 菌 和 真 菌 , 成 为 红罐 嚣 3 7 l 勰 l 8 定植 创 面 的 感 染 源 , 密切 监 测 烧 伤 患 者 病 原 菌 的感 染 和 药 敏 情 况 , 有 针 对 性 地 对 患 环 掰 沙 3 & 口 《 8 . . 纠} 5 # 0 2 ㈣ 者实 行 个 体 化 用 药 与 管 理 ; 其 次, 定期对换药室 和病房进 行空气 培养 , 及时消 毒 , 合 理清 理 刨 面 , 加强无菌观 念 ; 最后需要对交叉感染进行严格的控制 , 由于医院病患较 髓艇沙 鳇 麴 1 § 8 8 § 7 多, 来 院 的家 属 以及 探 视 人 员 也 较 多 , 最容易发 生交叉感 染 , 因此 , 需 要 对 病 人 家 属 喊托 体/ 她魄瓢嬲 0 I j 0 棚 ㈠坶 以及 探 视 人 员 进 行 严 格 的 管 理 , 规 定探 视 时 间 , 对 于 一 些 自身 免 疫 力 较 低 , 容 易 发 生 感染 的 患 者 , 在看护探视 时, 需要穿上隔离服 , 保 证 患 者 不 被感 染 。病 室早 晚 通 风 由 头狍 嗽 籽 l 6 . S 9 4 £ * 护理 人 员 监督 完 成 , 床单位湿扫 2 / d , 终末处理要及时 , 每 周 利 用 床 单 位 消 毒 机 对 被 笨唑 棹 l 7 l 卵. } 服进 行 消 毒 处 理 , 创 面 的伤 口 以及 病 室 每 日进 行 紫外 线 消 毒 ; 结束 语 峨 蜚 臻 翱 i # 9 7 § 烧 伤 整形 外科 患 者 由 于 伤 口创 面 较 为 特 殊 , 容易受 到感染 , 针 对 患 者 出 现 的 感 染情况 , 我 们 要 对 患 者 感 染 的 中 的病 原 菌 的治 疗 , 要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 , 避 免 细 菌 艇 ^ 缚 裁 3 乳7 i g 8 £ 产生 耐 药 性 , 为患者带来更多痛苦 。 表 二 革 兰 阳 性 菌 对 抗 菌 药 物 的 耐药 性 参考 文 献 3 讨 论 [ 1 ] 王扬 , 夏丽萍, 康健 , 等. 口 一 内 酰胺 类 抗 菌 药 物 对 阴 沟 肠 杆 菌 Amp C 酶 的 诱 导 本 次 研 究 的 细 菌 培 养 结 果 共 检 出病 原 菌 2 4 2株 , 其 中 包 含 革 兰 阴性 杆 菌 株 , 占 性研究E J ] .中华 医 院感 染 学杂 志 , 2 0 0 7, 1 7 ( 2 ): 1 2 5 1 2 8 的 比重 较 大 ; 革 兰 阳性 球 菌 占 得 比 重 较 小 , 对 于细 菌 培 养结 果 与 其 他 研 究 达 成 一 致 , [ 2 ] 董海新 , 胡小行 , 李 素鹏 . 2 0 0 9至 2 0 1 1年 医 院 感 染 病 原 菌 分 布 及 耐 药 性 分 析 即 以 革 兰 阴 性 杆 菌 为 主 。通 过 本 次 研 究 , 发 现 这些 病 原 菌 中 , 病 原 菌 对 抗 菌 药 物 的 E J ] .检 验 医 学 , 2 0 1 2 , g 7 ( 5 ) : 4 2 9 —4 3 0 . 耐药 性 有 不 同 的 区 别 , 头 孢 类 抗 菌 药 物 对 革 兰 阳 性 菌 以 及 革 兰 阴 性 菌 的作 用 效 果 不 E a ] 闰沛 , 李武平, 周琴 , 等. 烧伤 创面病 原菌定值 及其 危险 因素E J ] . 中 国 感 染 控 大, 但是 , 万 古 霉 素 对 革 兰 阳性 菌 对 的 作 用 效 果 最 大 , 亚 胺 培 南 对 革 兰 阴性 菌 的 治 疗 制杂志 , 2 0 1 1 , 1 0 ( 3 ) : 1 9 4 —1 9 7 . 效果最 好。亚胺培南作为一类广谱抗菌药 , 在 临床 上 应 用 较 为 广 泛 , 而 烧 伤 整 形 科

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分离静脉血标本采集针

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分离静脉血标本采集针

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分离静脉血标本采集针董新华Application of hum an mechanics in dissociating vacuum blood collection needle for intravenous blood sampling ∥Dong X inhua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分离静脉血标本采集针的效果。

方法采用常规方法采集血标本17375人,采用重力方法采集血标本19225人,均随机取230人进行比较。

结果重力方法护士手感觉评分、采血时间、散落率显著优于常规方法(均P <0.01)。

结论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分离静脉血标本采集针,省力省时,可避免环境污染。

关键词:体检; 静脉血; 标本采集; 针头; 分离; 人体力学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10)19-0016-02 DOI :10.3870/hlxzz.2010.19.016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部健康体检部(辽宁大连,116600)董新华(19732),女,大专,主管护师收稿:2010-06-18;修回:2010-07-24 正确的工作姿势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消耗较少能量,发挥较大的工作效能[1]。

为了减轻护理人员在单位时间内采集大量静脉血的体能消耗、缩短标本采集时间、避免医疗废物污染环境,2009年1~9月,我科对19225名企业员工入职体检者行静脉血标本采集过程中,应用人体力学原理分离采血针头,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①体检人员。

来本体检中心进行入职体检人员36600人,男17500人、女19100人,年龄18~50岁,平均34.0岁。

均采集1个标本,检测项目为甲型肝炎病毒IgM 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谷丙转氨酶。

采血量均为3ml ,采血部位为肘部浅静脉或手背静脉。

均为空腹,采血时间为8:00~10:30。

糖尿病足创面的外科治疗进展

糖尿病足创面的外科治疗进展

经验交流31糖尿病足创面的外科治疗进展李明昱,赵维彦#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摘要:目的 查找国内外文献,搜集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修复方法,并分类总结,从而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主要由缺血、神经病变引起,治疗上以病因出发,根据发病机制进行手术治疗。

结果 针对糖尿病患者不同病变类型,制定不同治疗方案。

缺血型患者首先建立下肢血液循环,再彻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行创面修复术;神经病变型可直接针对创面进行清创,在1期或2期修复创面。

结论 PRP、VSD、人工真皮、干细胞等新技术从病因、发病机制出发,为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糖尿病足;创面;外科治疗糖尿病足病为2型糖尿病多种并发症之一,主要因血糖未得到长期有效控制,导致血管及神经器质性病变。

血管病变包括:动脉、小动脉粥样硬化,引发下肢软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皮肤感染或足趾坏死。

神经病变包括:1.下肢感觉减退,足部小创口未及时察觉;2.神经营养功能降低,导致肌肉萎缩;3.交感神经递质分泌减低,汗液分泌减少以致足部龟裂,最后发展为溃疡甚至慢性创面,迁延不愈[1]。

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由糖尿病足溃疡导致截肢高达85%[2]。

因此要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糖尿病足最常用的分类为Wagner 分类。

0级:皮肤无破损,但有发生溃疡风险;1级:皮肤有溃疡,但无感染;2级:深层、穿透性病灶,但无脓肿、无骨髓炎;3级:不仅有深层病灶,而且累及骨组织,或伴有脓肿;4级:足趾或局部组织坏疽;5级:全足坏疽,主要由下肢股、腘、胫、腓等主要动脉闭塞引起。

本文就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外科治疗进行讨论。

1常规治疗1.1 控制血糖范围在6.0~11.1mmol/L糖尿病足患者大多由于服药依从性差、胰岛素抵抗等,导致血糖控制较差,多需要多学科协作会诊。

1.2 抗感染术前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并联合使用针对厌氧菌的抗生素,例如甲硝唑。

血液细菌培养董海新

血液细菌培养董海新


分枝杆菌血培养说明

2.快速生长的分枝杆菌所致菌血症则大多与 长时间留置静脉导管污染有关

导管相关性的血流感染 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CRBSI)
☺ ☺ ☺ ☺
Khanna P, Collignon P. Anaerobic bottles are still important in blood culture sets. Eur J ClinMicrobiol InfectDis, 2001, 20: 217-219

血标本分配说明

采用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的血培养组 合与采用2个需氧瓶的组合相比,可检出更 多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和厌氧菌。 真菌和严格的需氧菌(如假单胞菌和嗜麦 芽寡养单胞菌)几乎全部只能从需氧瓶中 分离到。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1、皮肤消毒
• 使用碘伏、碘酊、次氯酸或洗必泰作为血培养 的皮肤消毒剂,碘酊的作用时间不能少于30秒, 碘伏的作用时间则需要1.5~2分钟。 • 年龄小于2个月的新生儿,需使用70%的异丙基 乙醇进行皮肤消毒,消毒剂需要有足够的作用时 间以保证消毒效果。
血培养的次数要求
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成人患者,同 时或短时间间隔(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 采集2~3套血培养标本,做到“双瓶双 侧”。 ☺ 如有必要,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内从下肢 静脉采血接种第三套培养瓶。


血培养的次数要求
在采集血培养后2至5天内,不需要重复采 集血培养,只有在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或 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时在 不同时间点采血才有必要。 ☺ 婴幼儿患者,需要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 血培养标本

胎盘生长因子在心肌缺血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胎盘生长因子在心肌缺血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胎盘生长因子在心肌缺血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董星彤;高艳香;于长安;郑金刚【摘要】Angiogenesis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damage repair for myocardial ischemia in which placental growth factor plays an essen -tial role. Besides of its strong angiogenic function , it also protects ischemic myocardium through anti -myocardial apoptosis and promotion for myocardial regeneration.%血管生成是心肌缺血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胎盘生长因子则是这一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因子.除了强大的生血管功能外,它还通过抗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心肌细胞再生等作用来发挥对缺血后心肌的保护作用.【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3(034)003【总页数】4页(P336-339)【关键词】胎盘生长因子;心肌缺血;修复【作者】董星彤;高艳香;于长安;郑金刚【作者单位】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9;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9;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9;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2008年全球约有725万人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高居同年世界人类10大死亡原因之首[1]。

随着心肌缺血程度的进展,心肌可发生局限或弥漫性坏死、纤维化,心肌舒缩能力障碍,最终导致心功能衰竭。

作为缺血后心肌损伤修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血管新生一直备受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