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虚词归纳

合集下载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虚词包括: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动作的结果,如之所以、之一、之外等。

2. 乎:表示疑问和反问,如何乎、安乎等。

3. 者:表示人或事物的属性或身份,如各位读者者、明者不说暗话等。

4. 也:表示肯定、强调或转折,如说也奇怪、见人见智也、三人成虎
也等。

5. 而:表示转折、递进、并列或补充,如不敬而议、欢笑而散、亲切
而真实等。

6. 乃:表示推断、结果、原因或目的,如若不然,何乃如此等。

7. 兮:表示加强语气或表示疑问,如声兮甚、黄河之水天上来兮。

8. 与:表示并列、与人或物的关系,如与其如此、唯利是图与。

9. 其:表示所指的事物或对前文事物的转述,如其人、其余等。

10. 而已:表示说明事物的范围或限度,如尽人事听天命,勤劳而已。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28个(之其以于而 则者也焉因 且乃矣乎所 哉夫遂虽然 故苟会或诸 盖若为)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28个(之其以于而  则者也焉因  且乃矣乎所  哉夫遂虽然  故苟会或诸 盖若为)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4.表示处所,时间,译为“到”。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积于今六十岁矣。(到)《捕蛇者说》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A、苛政猛于虎。(比)
B、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
C.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人们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D、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失丽《邹忌讽齐王纳谏》;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二章》;舍鱼而取熊掌《鱼我所欲也》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然得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十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中考语文12虚词

中考语文12虚词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虚词精讲(12个)一、之1、人称代词,他(们),她(们),代人。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

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看见他们的车印混乱,远看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③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好像在水的中央。

2、代词,它,它们,代物。

①驱之别院。

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

②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抬头观看它们(久了),脖子因此变僵硬了。

3、指示代词,它,指……①操蛇之神闻之,拿/持蛇的神听说了愚公移山这件事。

②闻之,欣然规往。

听说太守派人找不到桃花源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

4、助词1)、助词,的。

以君之力。

凭你的力量。

2)、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3)、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4)、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①公将鼓之。

鲁庄公打算击鼓进军。

②怅恨久之。

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5)、动词,到,去,往。

①辍耕之垄上。

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上。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我想去南海,怎么样?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又暗地里派吴广到次所旁丛祠中。

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于1介词,引出动作的时间,地点,对象,可译为“在”“到”“从”“向”“对”“给”。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兵败之时受任,在危难之中奉命。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次到草庐之中来看望我。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青色是从蓝草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④告之于帝。

向神话中的天帝禀告了这件事。

⑤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对桓帝、灵帝没有不叹息痛恨的。

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2、表被动,可译为“被”。

①吾不能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我不能拿十万的将士,被别人控制。

②人之食于虎,无怪矣。

人被老虎吃掉,就不奇怪了。

3、表比较,可译为“比”“过”“跟……相比”。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中考18虚词整理1、之(1)代词:①代人、事、物。

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③调节音节,不译。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3)动词:到,往,去。

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以(1)介词:①用、把、拿。

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②按照、依照。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凭借、依靠。

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2)连词: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②表结果,以致于。

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③因为。

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动词,认为。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4)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3、于(1)介词:①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②在。

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③从。

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④对,向。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告之于帝⑤比。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 例句含翻译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 例句含翻译

文言文常用虚词1.之(一)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

《曹刿论战》)2.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①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假如太尉认为我是个可教之才而不吝赐教,那就是我的福气了。

《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

《岳阳楼记》)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去处理。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我认为大王手下的官吏攻打宋国,是和这种做法一样。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①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很久,狼好像闭上了眼,神情十分悠闲《狼》)③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何陋之有(这有什么简陋呢《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但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满井游记》)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初中必须掌握的20个文言虚词

初中必须掌握的20个文言虚词

初中必须掌握的20个文言虚词1. 而(ér)(1)连词。

①表顺接,可译为“然后”“就”。

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②表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

a.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b.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③表转折,可译为“却”“可是”。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④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

忽如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2. 夫 (fú)(1)指示代词。

可译为“那”“那个”。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2)语气助词。

多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用来引出议论,不必译出。

通常称作:发语词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盖(gài )(1)连词。

①一般放在句首,连接前一分句或句子,表示前一事情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原来”“是因为”。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②用于句首或句中,表推测语气,相当于“大概”“也许”。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2)语气词。

用于句首,引出下文,可不译。

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4. 何(hé)(1)代词。

①译为“什么”。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汗,无论魏晋(《桃花源记》)②“何用”连用,译为“怎么样”“怎样”“什么样”。

欲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2)副词。

①何必。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②怎么能,哪里。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世家》)③询问时间,什么时候。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④“一何”连用,译为“多么”。

妇啼一何.苦。

(《石壕吏》)5. 乎(hū)(1)介词。

①介绍动作发生、出现的处所或范围,译为“于”。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②介绍动作发生的原因,译为“在”。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③介绍行为动作的趋向,译为“于”“至”。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主要包括:之、乎、者、也、矣、焉、哉、邪、耳等。

这些虚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理解。

一、之1、用作代词:表示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它们”、“这种情况”等。

例如:《论语》中“之子知之矣”,意思是“他知道了”。

2、用作连词:表示修饰或解释,相当于“的”、“而且”、“于是”、“因为”等。

例如:《荀子》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因此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二、乎1、用作语气助词:表示疑问、反问、推测、命令、感叹等语气,相当于“吗”、“呢”、“吧”、“呀”等。

例如:《诗经》中“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意思是“长远的天啊,这究竟是什么人呢?”2、用作介词:表示比较、比例、等同、被动等意义,相当于“比”、“像”、“在……上”、“被”等。

例如:《庄子》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我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

三、者1、用作助词:表示提顿、解释、命令等语气,相当于“的”、“……的话”、“……的事情”、“……的人”、“……的地方”等。

例如:《论语》中“论百家中以儒者为本”,意思是“论百家中以儒家最为重要”。

2、用作代词:表示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它们”等。

例如:《荀子》中“天地者,生之本也”,意思是“天地是生命的本源”。

四、也1、用作助词:表示解释、判断、疑问、命令、提顿等语气,相当于“了”、“呢”、“吗”、“啊”等。

例如:《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意思是“青色的衣领,悠扬的心。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你难道就不回音吗?”2、用作代词:表示强调,相当于“如此”、“这样”等。

例如:《左传》中“晋侯谓伯瑕曰:吾不如也”,意思是“晋侯对伯瑕说:我不如你啊”。

五、矣1、用作助词:表示完成时态,相当于“了”、“呢”等。

初中文言文常考虚词用法总结

初中文言文常考虚词用法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整理初中语文常见虚词一览表(一)常用虚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词或作用例句代词1 、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他(们)、她(们)、它(们)公与之乘。

(《曹刿论战》)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出师表》)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桃花源记》)谨食之,时而献焉。

(《捕蛇者说》)2 、代第一人称的。

我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3 、指示代词,表近指。

这(这件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助词1 、结构助词:定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

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之2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译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3 、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不译何陋之有?(《爱莲说》)4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5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无义,译时应省去。

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期年之后。

(《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

(《邹忌讽齐王纳谏》)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动词到、往、到……去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其代词1 、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

他的、它的(包括复数)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

(《岳阳楼记》)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其妻献疑曰……(《愚公移山》)而置之其座。

(《古代寓言二则》)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2 、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他、它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虚词是语言中的一类词语,它们在句子中没有独立的意义,主要起到一些语法和语用的作用。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和运用一定数量的虚词,因此对虚词进行总结和归纳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是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的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虚词。

一、副词1. 了: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完成、结束。

如:已经完了。

2. 得:表示程度。

如:跑得快。

3. 地:表示方式、程度。

如:高兴地笑。

4. 处:表示情况、状态。

如:悲痛之处。

5. 却:表示转折、让步。

如:困难重重,他却决心不放弃。

6. 还:表示退还、回复,也可表示让步。

如:还我钱!二、介词1. 于:表示处所、时间、关系等,相当于“在”。

如:于乎!2. 乎:表示疑问、反问。

如:何乎?3. 之:表示处所、时间、关系等。

如:书之密乎?4. 以:表示手段、依据等。

如:以道德约束自己。

5. 在:表示处所、时间等。

如:在官位上人才得以表现。

6. 为:表示目的、原因等。

如:为学而来。

7. 自:表示动作的起始点、来源等。

如:自杀。

8. 为:表示动作的对象、目标等。

如:为人民服务。

9. 以:表示手段、理由等。

如:以观后效。

三、连词1. 而:表示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等。

如:假借而已。

2. 乃:表示原因、结果等。

如:巧为乃工。

3. 无:表示否定。

如:无效。

4. 使:表示目的、结果等。

如:使之成为现实。

四、助词1. 也:表示转折、让步。

如:虽然如此,也要坚持。

2. 之:表示动作的主体、客体等。

如:天地之间。

3. 乎:表示疑问、反问等。

如:哪乎?4. 辞:表示离开。

如:辞世。

5. 焉:表示状态、动作等。

如:副篇罗裳,焉得哉?6. 所:表示所受的动作影响。

如:所知若何?7. 以:表示手段、理由等。

如:以观后效。

五、语气词1. 呜呼:表示惊叹、悲伤等。

如:呜呼哀哉!2. 咄:表示怒斥、责备。

如:咄咄逼人。

六、其他1. 嗟:表示叹息、感叹。

如:嗟乎!吾心也。

2. 且:表示又、还要。

初中常用文言文虚词

初中常用文言文虚词

【初中常用文言文虚词】【而】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如:(一)表示并列关系。

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

(《左传》)(二)表示递进关系。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四)表示转折关系。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2.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何】1.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

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2.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在古代汉语中,虚词是一类没有实际意义但对语言结构和语法有很大影响的词语。

虚词大多数起到连接句子成分的作用,用以标明关系或修饰性质,使句子更加严谨、完整、一致、流畅。

虚词在汉语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其中有很多常用词汇,但也有些较为生僻或容易混淆。

下面我们将会一一介绍虚词的分类和用法。

一、连词类1.和:表示并列、且、一致、加入等意思。

例如:百度和谷歌都是网络搜索引擎。

2.与:主要用于文言文,表示并列、串连、转折等意思。

例如:如今臣与君俱老,老以重忆之,欣以相劝之。

3.以:表示手段、条件、方式、动作等,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以目送别,哀不自禁。

4.虽:表示转折,意为“尽管”的意思。

例如:虽然我不想去,但是我还是答应了他。

5.然: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的意思。

例如:我很想帮你,然我真的没有时间。

6.若:表示条件,意为“如果”的意思。

例如:若不是你帮我,我一定做不到。

7.既:表示同时、二者都、已经等意思。

常与“而且”连用,表示双重含义。

例如:我既喜欢运动,而且也喜欢看电影。

8.亦:表示也、同样等意思。

例如:你喜欢看书,我亦是如此。

二、助词类1.的:表示所有、修饰意义和他关系密切。

例如:这是我的书,不是你的。

2.地:表示方式、方法等。

常在副词后面使用。

例如:慢慢地走,不要着急。

3.得:表示结果、程度等意思。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他跑得非常快。

4.了:表示完成、变化等。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你已经考过了,不用再担心了。

5.过: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经历。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昨天我去过了你家。

6.吗:表示疑问。

例如:你是不是喜欢他?7.呢:表示提问、询问、强调等意思。

例如:你那天在哪里呢?8.罢:表示责备、劝止等。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别玩了,都快放学了,都该回家了罢。

三、介词类1.在:表示位置、场所、状态等。

例如:他在教室里学习。

2.中:表示处在两个、幾个当中、在一段时间里、在行为或活动中等。

例如:他站在人群中心。

初中语文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总结一、之01、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

②久之。

③怅恨久之。

02、作代词用。

(可以代人,代事,代物)(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

②亲戚畔之。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

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03、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

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三、者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2)虽不能察,必以情。

//策之不以其道。

——根据2、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的25个虚词用法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的25个虚词用法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的25个虚词用法汇总(一)之1. 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 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四)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3. 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二)其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乐阳子妻》)2. 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三)以1. 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为学》)/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2. 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初中语文常见六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初中语文常见六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初中语文常见六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1.之:一、用作代词1.“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在句中作宾语。

如:1、下车引之。

(代元芳)《陈太丘与友期》2、学而时习之。

(代学过的知识)《论语》3、曲肱而枕之。

(代指胳膊)《论语》4、因往晓之。

(代杞人)《杞人忧天》二、用作助词①结构助词(“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如:1、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爱莲说》3、得一人之使。

《穿井得一人》②“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③“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

例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2) 宋何罪之有?(《公输》)④“之”用在表示时间久暂的单音词或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调整音节或舒缓语气的作用,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可不译。

例如:(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2)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三、用作动词“之”用作动词,充当谓语,相当于“去”、“往”、“到”。

例如:(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陈胜)又暗地让吴广到驻地附近杂草丛生的神庙里。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⑴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⑵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⑶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

初中阶段文言虚词归纳总汇

初中阶段文言虚词归纳总汇

初中阶段文言虚词归纳总汇文言虚词比现代汉语虚词范围较广,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六类。

初中阶段常见的虚词按其作用可分为十六点。

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余、予(yú)、卬(áng)朕(zhèn)说明:第一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时,译为“我”;表示复数时,译为“我们”;在句中作定语时,译为“我的”“我们的”。

是单数还是复数,须根据上下文的文意来判断。

第二人称:汝、女(rú)尔(ěr)、若、乃说明:第二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时译为“你”,表示复数时译为“你们”;用作定语时译为“你的”、“你们的”。

第三人称:之、其、彼、伊(yī)、渠、厥说明:第三人称代词,表示单数时,译为“他(她、它)”;表示复数时,译为“他们(它们)”;用作定语时,译为“他的、他们的”。

二、指示代词近指代词:此、是、斯、兹(zī)、之、夫说明:近指代词可译为“这、这里、这个、这种”。

远指代词:彼、其、夫说明:远指代词可译为“那、那里、那个、那些”。

虚指代词:或、某说明:虚指是有所指,但所指的对象并不确定。

“或”可译为“有的、有人”。

无指代词:莫、毋(wú)、无说明:“莫、毋、无”在句中用作主语,表示“没有人、没有东西”的意思时,就是无指代词。

旁指代词:他说明:旁指是表示“别的、旁的”的意思。

三、疑问代词问人:谁、孰说明:问人的疑问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谁”或“哪一个”。

问事物:何、曷(hé)说明:问事物的疑问代词,可译成“什么”。

问处所、情况或原因:安、焉、奚(xī)、胡、恶(wū)、盍(hé)、乌(wū)、何说明:问处所、情况或原因的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什么、为什么”。

四、程度副词表轻度:稍(今译“稍微”)、略(今译“略微、几乎”)、少(今译“稍微”)、颇(今译“略微”)表比较:益(今译“越、更加”)、弥(今译“越”)、愈(今译“更加”)、尤(今译“更加”)、更(今译“更加”)加(今译“更”)、滋(今译“更加”)表高度:殊(今译“很、极、特别、非常”)、颇(今译“很”)、最(今译“最”)、极(今译“非常”)、至(今译“最”)、甚(今译“很”)、绝(今译“极”)、良(今译“很”)、酷(今译“极”)、孔(今译“很”)五、范围副词表全部、概括:皆(今译“全、都”)、咸(今译“都”)、悉(今译“全、都”)、举(今译“全、都”)、俱(今译“全、都”)、尽(今译“都”)、毕(今译“都”)、既(今译“全部”)、凡(今译“一共、总共”)、共(今译“一起、一同”)、并(今译“一起、一同”)、率(今译“全、都”)、偕(今译“一起、一同”)、备(今译“都”)表局部、个别:但(今译“只、仅、不过”)、唯(今译“只”)、止(今译“只、仅”)、徒(今译“只、仅、只是”)、独(今译“只有”)、仅(今译“差不多”)、第(又作“弟”,今译“只、仅、不过”)六、否定副词表示否定(用于陈述句):不(今译“不”)、弗(今译“不”)、未(今译“没有、不”)、勿(wù,今译“不”)、毋(今译“不”)、莫(今译“不”)、无(今译“不”)、非(今译“没有、不”)、匪(今译“不是”)、靡(mǐ,今译“不”)表示禁止(用于祈使句):勿(今译“不要、别”)、毋(今译“不要、别”)、莫(今译“不要、别”)、无(今译“不要、别”)表示疑问(用于疑问句末):不(今译“否”)、否(今译“没有”)、无(相当于“否”,今译“不”)、未(相当于“否”,今译“没有”)七、时间副词表示过去:已(今译“已经”)、曾(今译“曾经”)、尝(今译“曾经”)、既(今译“已经”)、业(今译“已经”)、向(此义繁体字写作“嚮”,与方向的“向”不同,今译“从前、过去”)、初(今译“当初”)、曩(nǎng ,今译“从前、过去”)、昔(今译“从前”)表示现在:方(今译“正在”)、会(今译“正、正巧碰上”、适(shì,繁体字为“適”,今译“刚才”)、向(今译“刚才”)、立(今译“立刻、马上”)表示将来:且(今译“将要”)、将(今译“将要”)、行(xíng ,将、将要)、欲(今译“将要”)、其(今译“将要”)表示经常:常(今译“经常、平常”)、素(今译“一向、向来”)、雅(今译“一向、向来”)表示短暂:俄(今译“不一会儿”)、旋(今译“一会儿、过一会儿”)、须臾(今译“一会儿、片刻”)、且(今译“暂且”)、暂(今译“暂且”)、乍(今译“忽然”)、暴(今译“忽然、突然”)、未几(jǐ,繁体字作“幾”,今译“不久”)、忽(今译“忽然”亟(jí),今译“赶快”)八、情态副词表示确信:诚(今译“真正”)、良(今译“确实”)、信(今译“实在”)、实(今译“确实”)、必(今译“一定”)固(今译(1)坚决;(2)本来)表示缓急:渐(今译“渐渐”)、稍(今译“渐渐”)、徐(今译“慢慢”)、遽(jù,急忙)表示终究:竟(今译“终究”)、终(今译“终究”)、卒(今译“终于”)表示态势:果(今译“果真、果然”)故(今译“故意”)乃(今译(1)却、竟然;(2)才;(3)就、于是)、徒(今译“白白地”)、几(jǐ,繁体字作“幾”,今译“几乎、差点儿”)九、语气副词表示劝勉、命令:尚(可不译出。

初一文言文虚词归纳总结有哪些

初一文言文虚词归纳总结有哪些

初一文言文虚词归纳总结有哪些文言文虚词是中考高考的“宠儿”每次考试总能见到它的身影,所以在初一的时候一定积累多一点文言文虚词。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初一文言文虚词归纳总结,希望可以帮到你!初一文言文虚词归纳总结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②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三)何:通“呵”,喝问.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3.【乎】(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①于是乎书.(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④吾尝疑乎是.(乎:对.)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4.【乃】(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缺例文)【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5.【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三)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虚词(18个)用法与举例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虚词(18个)用法与举例

中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汇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常见的文言虚词有20个。

文言文中,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下面仅列出部编初中语文的18个文言虚词及课文中的例子。

供大家集中复习和参考。

一、之1、代词。

代人、代事、代物。

问所从来,具答之。

——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桃花源记》操蛇之神闻之。

——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愚公移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曹刿。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曹刿论战》)默而识之。

(代学习所得。

)(《论语.》)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

(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桃花源记》)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小石潭记》)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马说》)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乐趣)(《醉翁亭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代齐军)(《曹刿轮战》)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2、助词(1)相当于“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大道之行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夫专诸之刺王僚也(3)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4)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马之千里者。

《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初中 文言虚词(知识讲解)

初中 文言虚词(知识讲解)

48
“与”“乎”等 。
例 1:不 足 为 外 人 道 也 。(《桃 花 源 记》)(为 :向 ,对)
例 2:告 之 于 帝 。(《愚 公 移 山》)(于 :向)
4.表凭借的介词
介 词 后 引 入 的 是 所 凭 借 的 条 件 ,常 见 的 有“以”。
“焉”,哪 里 。“焉 置”即“安 放 在 哪 里”。
例 3:余 之 游 将 自 此 始 ,恶 能 无 纪 ? (《满 井 游 记》)
“恶”,怎 么 ,表 示 反 问 语 气 。
(二) 介词
文言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 名 词 性 词 组 介 绍 给 动 词、形 容 词,
以表示与之有关 的 处 所、时 间、方 式、原 因、对 象 等 的 词。 介 词 不
例 2:今 人 有 大 功 而 击 之 ,不 义 也 。(《鸿 门 宴》)
“人”字 旁 称“人 家”。
(
5)“尊 称”与“谦 称”代 词
尊称 ,即 对 人 的 礼 貌 称 呼 ,有“君”“公”“卿”“足 下”“阁 下”等 ,有
“您”“您 老 人 家”“他 老 人 家”之 意 。
例 1:以 君 之 力 ,曾 不 能 损 魁 父 之 丘 ,如 太 行 、王 屋 何 ? (《愚 公
“你 的”“你 们”“你 们 的”。
例 1:尔 安 敢 轻 吾 射 ! (《卖 油 翁》)
“尔”字 用 于 句 首 ,用 来 称 代 卖 油 老 人 ,译 为“你”,作 主 语 。
例 2:子 何 恃 而 往 ? (《为 学》)
“子”是 第 二 人 称 代 词 ,译 作“你”,指 代 穷 和 尚 ,作 主 语 。
“乃”是 代 词 ,译 为“你 的”。
44
例 6:而 翁 归 ,自 与 汝 复 算 耳 。《促 织》

初中生必收藏: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初中生必收藏: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初中⽣必收藏:18个常见⽂⾔虚词⽤法归类昨天在头条上发布了我这么多年以来整理的⽂⾔⽂虚词⽤法归类,很多⼈在私信我有没有虚词。

现经过整理,把初中阶段最常见的⽂⾔虚词和⽤法归类发出来,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提升有所帮助。

⼀、⽽1.连词。

(1)表并列:⼀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例①:蟹六跪⽽⼆螯。

例②:北救赵⽽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且”。

例:君⼦博学⽽⽇参省乎⼰。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

例①:余⽅⼼动欲还,⽽⼤声发于⽔上。

例②:图穷⽽⼔⾸见(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有意,瞻予马⾸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例①:吾尝终⽇⽽思矣。

例②:吾恂恂⽽起。

例③徐⽽察之(7)表因果:可译为“因⽽”。

例:诸⼈徒见操书⾔⽔步⼋⼗万⽽各慑恐。

2.代词。

只⽤作第⼆⼈称,⼀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①:⽽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侍母。

例②:⽽翁归,⾃与汝复算尔。

3.⾳节助词。

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虚词”。

如:“⽽已”,放在句末,表⽰限⽌的语⽓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①:⼀⼈、⼀桌、⼀椅、⼀扇、⼀抚尺⽽已。

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已。

“已⽽”、“俄⽽”⼀般⽤来表⽰时间不久。

⼆、何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常有语⽓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何者?严⼤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例①:豫州今欲何⾄? 例②:⼤王来何操?(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①:然则何时⽽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猿哀鸣。

2.副词。

(1)⽤在句⾸或动词前,常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

②久之。

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

②亲戚畔之。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四)语法作用(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

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者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
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2)虽不能察,必以情。

//策之不以其道。

——根据2、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 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

如:(1)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4)卷石底以出。

——相当于“而”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如:皆以美于徐公。

4、特殊用法:通假字,通“已”,已经。

如:固以怪之矣。

五、而(一)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②面山而居。

(二)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学而不思则罔
六、其(一)代词1、表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也可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

③其一犬坐于前。

(二)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一定”“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如①其真无马耶?可译作:“难道”②其真不知马也。

可译为:大概③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其:可译为“恐怕”。

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一定”。

七、为1、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

如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山峦为晴雪所洗(wéi,被。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wèi“向”“对”)
③为楚造云梯之械。

(wèi,“给”)④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wèi,“当”)
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wèi,因为,由于) 2、作动词时,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当作”、“成为”,“雕刻”,“是”等。

如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是)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当,成为)③为宫室、器皿。

(雕刻)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有)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称为,叫做)⑥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造) 3、特殊用法: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名词,心理活动)
八、于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灵活地译为“在”、“向”、“到”、“从”、“跟”、“对”、“给”等。

例如: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③舜发于畎亩之中(从)④欲报之于陛下也(向)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②皆以美于徐公。

九、焉1、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

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熟语) 2、语气助词。

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3、代词,相当于“之”。

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相当于“于何”“在哪里”。

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5、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在那里”。

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十、虽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如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十一、然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如: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如: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3、助词(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的样子”。

如:翼然临于泉上、颓然乎其间者//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

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四、以 1. 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2. 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俯身倾耳以请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