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19年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

合集下载

陕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陕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陕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官学对“非我族类”、贫与贱者不教。

到了春秋时期,孑L子兴办私学,不仅把教育推及“蛮夷”,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

这种把贵族文化大众化的举措A. 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转型B. 结束了商周时期世官制度C. 使我国学校教育开始普及D. 推动儒学过渡为社会主流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将贵族文化大众化,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了官学下移,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进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

2019届陕西省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四)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陕西省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四)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陕西省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四)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

这一措施()A.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C.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2.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淸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

”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乡村A .血缘纽带关系的稳固B.聚村而居的孤立和隔膜C.封建依附关系的严格D.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3. 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逐渐涌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受到冲击,牧业开始向南推进;随着西晋的灭亡,游牧民族如潮水般涌入内地,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

由此推断魏晋时期A .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B.少数民族接受农耕文明C.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D.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4. 下面是近代中国某时期报刊上登载的一幅《善吞》的漫画,漫画中一个日本装束的魔术师正将铁路吞入口中,火车上写着“青岛胶济路”。

此漫画A. 美化了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掠夺B. 批判当时的中国政府出卖铁路主权C. 表达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前景的担忧D. 说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5. 从1936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开展轰轰烈烈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发展生产,促进就业,改革币制,集中力量建设重工业,将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都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地省份。

这反映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A .发展经济以改善民生B.改变中国重工业落后的状况C促进中国经济均衡发展D.力图巩固国防6. 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

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

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文科综合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和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治理社会的主张之一。

下列思想具有“和谐”特点的是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②“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称王)者,未知有也”③“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④“制天命而用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5.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指的是A.分封制和宗法制B.分封制和郡县制c宗法制和郡县制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26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

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

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

”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C.征收工商税减轻农民负担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27.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纪年法。

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A.己亥年B辛丑年C庚子年D.壬寅年28.近代中日两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日本维新派提出“和魂洋才”,中国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结果两者一成一败。

其根本原因是A.学习的文化内容不同B.制定的具体目标不同C.推行者的社会立场不同D实施的方式方法不同29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谈到:“从(L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社会了。

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增强B.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C.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D.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30.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

陕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陕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陕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分封制。

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

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对方的关系,而且周朝时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排除B;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从题中的“武王弟”“周公长子”“召公奭”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排除D。

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汉中市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第I 卷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解释周取代商的合法性时,周初统治者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主张“以德配天”,春秋战国时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仁政”等政治观念。

这体现了A. 儒家义理植根于商周文化B. 儒家力图适应政治需要C. 政治思想文化的人本精神D. 时代发展影响治国理念【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德配天”、“为政以德”可知强调了德行重要性,体现的是一种人本精神,C 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不能得出儒家思想根源于商周文化,A 选项排除。

儒家力图适应政治需要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人本精神,B 选项排除。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属于受到统治者重视的治国理念,D 选项排除。

2.汉武帝时期,朝廷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

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汉代刺史职权的调整A. 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 含有维系封建统治的意图C. 使诸侯国问题得到了解决D. 有利于抑制豪强地主势力【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刺史由单纯的监察机构逐渐增加地方的行政权和军权,主要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B选项符合题意。

东汉末年,由于刺史职权过大,最终威胁了中央集权,A选项排除。

诸侯国问题的解决是通过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和附益之法以及酬金夺爵的方式解决的,C选项排除。

汉代刺史职权的调整有利于抑制豪强地主的势力,但不是材料所表达的主旨,D选项排除。

3.顾炎武指出,汉唐土地多为“豪民”所有,宋以后占有土地的多称“田主”,这一变化A. 导致自耕小农衰退B. 促使政府土地政策调整C. 利于土地兼并缓和D. 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强化【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说的现象是土地兼并现象,而土地兼并会导致自耕小农衰退,A选项符合题意。

2019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历史模拟试题

2019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历史模拟试题

2019年陕西省汉中市高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如《左传•僖公十八年》中记载狄人伐卫,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可。

这反映国人会议()A.确保了民众参政的权利B.破坏了正常的分封体制C.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D.巩固了周代的封建统治2.(4分)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

董仲舒的这此思想()A.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B.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C.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D.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3.(4分)唐代科举考试除考查诗、赋外,最关键的内容为时务策。

从《全唐书》中可以发现,时务策多涉及具体而现实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社会、教育等内容,并要求考生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这表明当时()A.考试的公正性彻底得到保证B.全面而务实的人才更符合需求C.唐代社会矛盾尖锐问题突出D.打破门第世袭扩大了统治基础4.(4分)宋真宗咸平五年,朝廷下令在汴京城内拆毁侵街而建的“贵要邸舍”“皆复长安旧制”,并在街道两旁置籍立表,令民自今无复侵占,但几年后,街道两旁又出现了大批房舍店铺,再次突破真宗时所立标志。

这反映出当时的汴京()A.君主专制趋向弱化B.市坊制度脱离实际C.城市商业特征明显D.官营手工业发展快5.(4分)鸦片战争前,出口茶价很高,茶商将茶叶由江南产区运至广州,路途远费用大。

鸦片战争后,徽州绿茶、祁门红茶经水运到上海,不过10天,节省了时间。

到1894年出口茶已超过内销茶。

这说明()A.传统对外贸易政策开始改变B.对外贸易重心出现北移趋势C.上海经济中心地位逐渐确立D.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增长缓慢6.(4分)有学者指出:“从兴中会、同盟会开始。

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汉中市2019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二次检测考试文综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未发生重大改变,但上层管理者则来自天子的册封,这一变化A. 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范围B. 建立起周天子的集权统治C. 标志着贵族政治开始确立D. 加强了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未发生重大改变,但上层管理者则来自天子的册封”可知,西周的统治者通过对上层管理者庄严的册封仪式加强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故选D。

材料并未提及分封制,不能体现统治范围的扩大,排除A;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商朝也是贵族政治,故其“开始确立”属于用词不当,排除C。

【点睛】学习历史比较重要的一个方法是要学会历史的分期,把握好阶段特征。

本题的BC两个选项,就可用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很快予以排除。

2.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选任权多由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明代由都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B. 监察官选任和选官制度保持同步C. 折射出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D. 对当今健全监察制度有重要借鉴【答案】C【解析】【详解】从两汉的监察官选任到明代的监察官选任可以明显看出,皇帝的权力不断地加强,这折射出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故选C。

材料并未提及监察制度的作用,排除A;材料只提到监察官的选任,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排除B;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为皇权服务的,显然不适用于当今,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的变化提取出演变的趋势,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

3.“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

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

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汉中市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第I卷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在解释周取代商的合法性时,周初统治者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主张“以德配天”,春秋战国时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仁政”等政治观念。

这体现了A.儒家义理植根于商周文化B.儒家力图适应政治需要C.政治思想文化的人本精神D.时代发展影响治国理念25.汉武帝时期,朝廷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

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汉代刺史职权的调整A.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含有维系封建统治的意图C.使诸侯国问题得到了解决D.有利于抑制豪强地主势力26.顾炎武指出,汉唐土地多为“豪民”所有,宋以后占有土地的多称“田主”,这一变化A.导致自耕小农衰退B.促使政府土地政策调整C.利于土地兼并缓和D.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强化27•明朝中期以后,失去宰相统领的文官势力极为庞大,他们往往直接站在皇权的对立面。

为此皇帝开始利用宦官掌握的厂卫与文官集团对抗,从而形成“皇权一宦官一厂卫”的局面。

这说明,明朝的宦官专权A.导致皇帝无法控制政局B.使内阁失去了决策权力C.是政治体制变化的结果D.削弱了君主的专制统治28.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

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

《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

这一举措客观上A.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抵制了欧美列强经济侵略C.促进了民用工业快速发展D.推动政府放宽了实业限制29.中法之战惨败,两广总督张树声临终留下一道《遗折》,请求朝廷在自强改革路线上摒弃所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条,引进西方的议会制度。

据此推知,该《遗折》A.主张效仿英美发展资本主义B.为洋务运动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C.主要目的是介绍西方代议制D.认为政治改革是自强成功的工具30 。

【2019陕西汉中高考历史二模】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

【2019陕西汉中高考历史二模】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

汉中市2019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二次检测考试文综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未发生重大改变,但上层管理者则来自天子的册封,这一变化A.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范围B.建立起周天子的集权统治C.标志着贵族政治开始确立D.加强了民族认同文化认同25.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选任权多由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明代由都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B.监察官选任和选官制度保持同步C.折射出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D.对当今健全监察制度有重要借鉴26.“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

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

“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

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A.“工商皆本”成为共识,社会分工日趋扩大B.民营手工业超越了官营,城市经济职能增强C.“坊、市”制度被打破,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D.“团、行、市,作分”是政府加强管理的手段27.京剧起源于“朱子桑梓”安徽,很多曲目都体现了历代徽州人对传统道德的尊重,如《将相和》的爱国和谦让精神,《铡美案》中包公的正义等。

在徽商的运作下,徽班的伶人抛弃门户之见,微调与汉调合流,一个新的剧种诞生。

材料主要说明京剧A.是微调与汉调合流而成B.徽商的运作起到了决定作用C.标志中国戏曲艺术成熟D.建立在深厚中华文化基础上28.下表是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情况,此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17世纪以来中国A.官员选拔方式逐渐发生变化B.地方官员主要职能的变化C.对外态度和观念的变化历程D.从闭关锁国走向主动开放29.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

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及答案(word版)

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及答案(word版)

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文科综合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和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治理社会的主张之一。

下列思想具有“和谐”特点的是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②“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称王)者,未知有也”③“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④“制天命而用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5.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指的是A.分封制和宗法制B.分封制和郡县制c宗法制和郡县制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26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

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

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

”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C.征收工商税减轻农民负担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27.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纪年法。

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A.己亥年B辛丑年C庚子年D.壬寅年28.近代中日两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日本维新派提出“和魂洋才”,中国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结果两者一成一败。

其根本原因是A.学习的文化内容不同B.制定的具体目标不同C.推行者的社会立场不同D实施的方式方法不同29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谈到:“从(L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社会了。

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增强B.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C.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D.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30.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全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如《左传·僖公十八年》中记载狄人伐卫,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可。

这反映出国人会议A.确保了民众参政的权利B.破坏了正常的分封体制C.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D.巩固了周代的封建统治25.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

董仲舒的这些思想A.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B.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C.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D.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26.唐代科举考试除考查诗、赋外,最关键的内容为时务策。

从《全唐书》中可以发现,时务策多涉及具体而现实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社会、教育等内容,并要求考生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这表明当时A.考试的公正性彻底得到保证B.全面而务实的人才更符合需求C.消除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控制D.打破门第世袭,扩大了统治基础27.宋真宗成平五年,朝廷下令在汴京城内拆毁侵街而建的“贵要邸舍”“皆复长安旧制”,并在街道两旁置籍立表,令民自今无复侵占。

但几年后,街道两旁又出现了大批房舍店铺,再次突破真宗时所立标志。

这反映出当时的汴京A.君主专制趋向弱化B.市坊制度脱离实际C.城市商业特征明显D.官营手工业发展快28.鸦片战争前,出口茶价很高,茶商将茶叶由江南产区运至广州,路途远费用大。

鸦片战争后,徽州绿茶、祁门红茶经水运到上海,不过10天,节省了时间。

到1894年出口茶已超过内销茶。

这说明A.对外贸易重心出现北移趋势B.传统对外贸易政策开始改变C.上海经济中心地位逐渐确立D.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增长缓慢29.有学者指出:“从兴中会、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始终是一个以少数知识分子精英为主的集合体,非常有限的一点群众基础,不是会党,就是海外华侨。

孙中山周旋于各派军阀之中致力于合纵连横之谋略,迷恋于单纯的军事斗争。

”这表明A.国民党醉心政治斗争忽视民主B.同盟会以海外华侨为阶级基础C.组织涣散是国民党失败的根源D.民主革命的发展存在明显缺陷30. 1944年,作为美军观察组成员的谢伟思在报告中写道“延安民众官吏打成一片,男女平等,文化运动极为认真,整个地区民主模范自修、自觉、自评,与重庆另一世界。

”这一报告反映出A.国共发展态势呈现反差B.美国力主消除国共矛盾C.美国开始改变对华政策D.敌后抗战开始成为主导31.老百姓口中的“倒爷”一词广泛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指一些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的人。

“倒爷”的出现说明A.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B.当时全国物资极度匮乏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D.人们普遍接受市场经济32.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对公共文化活动中的节日庆典、戏剧表演、竞技比赛等捐助,如支付戏剧表演的舞台设置和服装费用等,富裕公民借此可以赢得尊重和名声,甚至是政治资本。

这说明当时雅典A.社会普遍追逐名利B.公民贫富分化严重C.民主实质是贵族统治D.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平衡33.下表为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的情况统计表A.科学理论开始指导工人运动B.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强C.英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心D.工人阶级革命斗志日益高涨34. 1921年,苏俄谷物播种面积为7,980万俄亩,粮食征收了23,300万普特;1922年,谷物播种面积为6,620万俄亩,粮食征收了36,100万普特。

这一变化A.抑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见证了土地所有制的变革C.推动了工农联盟政权巩固D.扩大了粮食税的征收范围35.右图为刊载于法国《世界报》的一幅政治漫画,反映了某一时期欧洲与美国关系的变化。

该漫画反映出A.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加强B.美国与欧盟之间的同盟关系破裂C.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可避免D.欧盟取代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晚明(1522-1640年)时期中国涌现出一批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兴起了一股科学思潮。

徐光启等人认为西方科学以数学为基础,由“数”达“理”的形式逻辑方法是西方科学优越性的根本所在。

晚明学人试图通过翻译《几何原本》从科学方法论层次来救偏理学“虚玄幻妄之说”的倾向。

他们迫切希望能借助于“远西奇器”来解决明朝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于民生财计大有利益”。

宋应星提出“穷究试验”“凡事皆须试验而后详之”的实学思想,他认为任何科学知识都要亲身实践,以达到知行合一。

——摘编自施威《晚明学人的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材料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走近科学、倚重科学不是出于学理目的,而是从实用的价值立场出发,把科学作为思想武器。

他们大力宣传自然科学,用自然科学知识来批判宗教迷信,批判愚昧和落后。

陈独秀认为“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

他们推崇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用进化论的理论分析社会、历史和学术问题。

——摘编自陈廷湘《五四时期的科学主义思潮及其再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科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12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五四新文化时期科学思想相较于晚明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13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纷纷推出贸易保护政策,导致美国产品价格下跌显著。

美国贸易顺差从1920年的近30多亿美元一路下降到1923年的几乎为0,虽然之后有所回升,但是基本在10亿美元以下。

1929年美国股市大跌,经济陷入萧条。

在此背景下美国签署《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使平均总体税率从之前的15%左右提升至接近20%的水平。

但美国进出口跌幅进一步扩大,并且出口跌得更多,基本都保持在- 200-/0左右。

1934年在国务卿赫尔的努力下,美国颁布了《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案》。

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美国企业进口,并且赋予了总统协定关税的权利。

之后,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和平均总体税率开始逐步下降,贸易保护程度在世界范围内才得到缓和。

——摘编自姜超《历史上美国如何打贸易战》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理肇始于建国初期。

1949年11月1日,中央政府成立卫生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适应经济发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

这是中国食品卫生领域的第一部法律。

此后,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食品卫生法》。

这标志着中国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阶段。

进入新世纪后,国务院重新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组织查处重大事故,同时还承担保健食品审批许可职能。

2009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新《食品安全法》,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

此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取代卫生部成为更高层次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

——摘编自唐爱慧《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演进(1978-2014》)(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食品监管演进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食品监管改革的意义。

(9分)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二战之后,随着欧美各国通过不同政策来提高本国底层民众生活,恐怖主义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20世纪60年代以后,恐怖主义活动又开始日益频繁,并向西欧、中东、拉丁美洲和南亚等地区蔓延。

热点是在殖民地、附属国或刚独立的民族国家。

爆炸、袭击、劫持以及生化武器和网络恐怖主义等方式层出不穷。

70年代以后,恐怖主义组织已经形成一个较为松散的国际网络。

据有关资料显示,80年代全世界共发生了近四千起恐怖活动,比70年代增加了30%,死亡人数则翻了一番。

1988年国际恐怖活动发生了856起,死亡人数多达660人,其中中东地区共发生313起,占全世界恐怖事件的36%。

进入90年代以后,恐怖活动有了明显的变化,老的恐怖组织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组织开始出现,恐怖袭击目标已由外交、军事、政府扩展到商业、一般平民和公共设施。

1972年11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成立恐怖主义问题特设委员会,负责研究制裁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措施。

一摘编自杨隽、梅建明《恐怖主义概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恐怖主义的发展演变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应对恐怖主义的基本措施。

(5分)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895年7月,徐悲鸿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位正直不阿的画家家里,从小跟随父亲读书画画。

1917年从日本游学归来任教于北京大学,力主国画革新,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

”1919年,在蔡元培等人帮助下留学西欧,八年间他潜心求学,观奉无数名画,遍访艺术大师。

抗战时期,他画的骏马都是一往无前的气魄和铮铮硬骨。

他画的雄狮,不是怒目欲毗的负伤之狮,就是威镇百兽的雄狮。

1940年创作的巨幅国画《愚公移山》,表现剧烈运动中的人体,以艰卓精神和必胜信念震撼人心,是历史与现实、西洋画与中国画的完美结合。

1946年,徐悲鸿担任北平艺专校长。

他重视严格的基本训练,强调描写物象务求精确。

同时反对照抄对象,主张有重点地取舍,既要致广大,又要尽精微。

提倡现实主义,而不以抄袭古人为自足。

——摘编自廖静文《徐悲鸿小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悲鸿国画创作的艺术主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悲鸿国画风格形成的原因。

(7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