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中生物步步高高考考前三个月配套冲刺课件学案专题四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3专题突破2
①Na+、NH+4 、H3O+;②HS-、Cl-;③F-、OH-、NH-2 ;④N2、CO、C2H2 等。
2.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粒子,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 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如果A、B、C、D均是10电子的粒子,请写出A、D的电子式: A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123
(2)如果A和C是18电子的粒子,B和D是10电子的粒子,则A与B在溶液中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__H_2_S_+__2_O_H__-_=_=_=_S__2-__+__2_H_2_O_(__或__H__S_-_+__O_H__-_=_=_=_S__2-__+__H_2_O_,_ 答__案__合__理__即__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4、HF(答案合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即3可))除D、E外,请再写出两种含10个电子的分子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Na+、Mg2+(答案合理即可)
( 4 ) 除 A + 、 B + 外 , 请 再 写 出 两 种 含 10 个 电 子 的 阳 离 子 123
123
3.用A+、B-、C2-、D、E、F、G和H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的微粒(离子或 分子),请回答: (1)A元素是K_____,B元素是_C_l__,C元素是__S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H__C_l____。 (3)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分子式是F_2__。 (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H__2S___;电子式是________。 (5)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H_2_O_2_(__或__P_H__3)___。 (6)H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分子式是C_2_H__6 __。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步步高一轮复习全套课件配套学案第四章专题突破6
1.过氧化氢(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1)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 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其结构式为H —O —O —H ,电子式为。
(2)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①氧化性: 过氧化氢是绿色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例如:H 2O 2+2KI +2HCl===2KCl +I 2+2H 2O2Fe 2++H 2O 2+2H +===2Fe 3++2H 2OH 2O 2+H 2S===S ↓+2H 2OH 2O 2+SO 2===H 2SO 4注意 在酸性条件下H 2O 2的还原产物为H 2O ,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其还原产物为OH -(或氢氧化物)。
②还原性: 过氧化氢遇到强氧化剂被氧化生成氧气。
例如: 2KMnO 4+5H 2O 2+3H 2SO 4===2MnSO 4+K 2SO 4+5O 2↑+8H 2O③不稳定性: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缓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加热或者加入催化剂(MnO 2、Cu 2+、Fe 3+等)快速分解。
2H 2O 2=====催化剂2H 2O +O 2↑2H 2O 2=====△2H 2O +O 2↑(3)过氧化氢的用途: 作消毒剂、杀菌剂,作漂白剂、脱氯剂,纯H 2O 2还可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剂等。
2.氧气的同素异形体臭氧(O 3)(1)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臭氧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它的密度比氧气大,比氧气易溶于水。
吸入少量臭氧对人体有益,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 2O 3=====一定条件3O 2②强氧化性: Ag 、Hg 等金属在臭氧中可以被氧化,O 3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O 3+2KI +H 2O===I 2+2KOH +O 2③漂白和消毒: 许多染料受到臭氧的强烈氧化会褪色,臭氧还能杀死许多细菌。
(3)生产方式: 3O 2=====放电2O 3(4)臭氧层: 能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
【步步高】2017版高考生物(通用版)考前三个月热点题型6-实验类解题模板练
题型6 实验类解题模板练[解题模板概述] 实验探究型试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现象,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具备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景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其解题思维模板如下:1.科学施肥可使作物接近最高产量而又不会造成肥料浪费。
实验表明锌肥的施用量与番茄的果实产量密切相关,如图为实验结果曲线图,请完善探究实验的相关问题。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本实验SO 2-4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忽略),用相同的杉木糠和土壤浸出液栽培的240株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
(2)实验步骤:①将240株番茄幼苗平均分成________组并编号;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将幼苗培养至花蕾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继续培养至果实成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绘制实验结果曲线图(如图)。
(3)实验分析与结论:①结果表明,施用锌肥的最佳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
②根据该实验的结果分析科学施肥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导表答案(1)探究锌肥施用量对番茄果实产量的影响(探究种植番茄时施用锌肥的最佳浓度范围)(2)①8②实验组喷洒适量且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对照组喷洒等量的蒸馏水③称量每组番茄所结果实的产量(3)①12~16 mg·L-1②锌肥施用量超过最佳范围(12~16 mg·L-1)时果实产量下降,且造成浪费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本实验研究的是“锌肥的施用量与番茄的果实产量的关系”,曲线图上可以看出“不同硫酸锌溶液浓度下,番茄果实产量不同”,因此本实验的目的就是“探究锌肥施用量对番茄果实产量的影响”。
2020年2月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中生物步步高高考考前三个月配套冲刺课件学案专项二(六)
(六)变异、育种和进化1. 慢粒白血病简称“慢粒”, 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
据不完全了解, 其致病机理可能如下:BCR—ABL蛋白是一种活性加强的酪氨酸激酶, 由于该酶活性的异常升高, 激活了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而造成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紊乱。
(1)由上图可知患“慢粒”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该变异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
(2)“慢粒”致病机理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②过程涉及到的核酸具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竞争性结合BCR—ABL蛋白上的ATP结合位点, 而成为“慢粒”治疗的主要药物。
但是近年来发现TKI对部分“慢粒”患者治疗效果减弱, 分析出现此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染色体结构变异能(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发生改变的22号染色体的DNA、mRNA、tRNA、rRNA(4)部分患者发生基因突变, 导致对TKI产生了耐药性(或TKI对“慢粒”患者产生抗药性突变进行了选择)解析(1)由题图可知, “慢粒”是由于9号染色体、22号染色体之间部分片段交换引起, 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 因此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该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2020年2月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中生物步步高高考考前三个月配套冲刺课件保分1二
10.二氧化碳浓度突然降低时,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含量分析 当二氧化碳浓度突然降低时,三碳化合物合成速率降低,消耗速率不变,导致三碳化合物 减少;五碳化合物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五碳化合物增多。 11.光下培养密闭容器中的植物,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先下降后不变的原因 开始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大于细胞呼吸释放二氧化碳量,随着容器中二氧化碳 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减弱,直至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 量达到动态平衡。
三、能量来去——细胞呼吸
7.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8.动物细胞中的CO2产生胞__质__基__质
和线粒体 ;细菌细胞中的CO2产生于 细胞质基质。
9.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中的氧来源于 丙酮酸和水 。
出来 。 15.小麦种子在含水量很低时,细胞呼吸较弱,其主要原因是____自__由__水__含__量__少__导__致__代谢
反应速率减慢 。
四、能量来去——光合作用 16.叶绿素主要吸收 红光和蓝紫 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蓝紫光。 17.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照强度突然增大,C5的合成速率 增。大 18.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常用 无水乙醇 ,层析液用于色素的 溶解和分离。 19.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分布在 叶绿体基质中和类囊体薄膜上 。
5.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必修一97页实验)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6.纸层析后滤纸条上色素带太浅的原因(必修一98页) 研磨不充分、无水乙醇加入过多、滤纸条未干燥处理、未重复画滤液细线等。 7.缺镁时叶片发黄的原因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缺镁使叶绿素合成受阻,故叶片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黄色。 8.黑暗中培养的幼苗叶片黄化的原因 黑暗中叶绿素无法合成,而且逐渐分解,最终显现出较稳定的类胡萝卜素的黄色。 9.鲁宾和卡门实验的思路(必修一102页) 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二氧化碳和水,再分别培养两组植物,最终产生含标记的氧 气,只来自标记水的那一组。
2020年2月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中生物步步高高考考前三个月配套冲刺课件学案专项二(九)
(九)生物技术实践1. 生物兴趣小组分别按如下流程进行课外探究活动。
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在制作腐乳过程中, 先将切好的豆腐块放置在笼屉内, 为使毛霉发酵充分, 必须提供适宜的湿度和________等条件。
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霉能够产生两种酶, 即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腌制时添加卤汤, 卤汤中的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 酒精含量过高会导致______________。
加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是利用葡萄生产果酒和果醋的流程图, 请填写方框内的内容:____________, 其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欲按上述流程统计被苯酚污染的土壤中能高效降解苯酚的某菌株的数量。
其流程中土壤样品稀释后应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于以________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
该组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4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30.4, 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____________个(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毫升)。
答案(1)温度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蛋白酶和脂肪酶发酵时间延长析出豆腐中的水分, 使豆腐块变硬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2)醋酸发酵C2H5OH+O2―→CH3COOH+H2O(3)苯酚 1.52×106解析(1)甲组同学在制作腐乳过程中, 先将切好的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 为使毛霉发酵充分, 必须提供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等条件。
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1专题讲座一
方法一 守恒法1.原子(或离子)个数守恒当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实质就是原子之间的化分和化合。
即可推知某种元素的原子无论是在哪种物质中,反应前后其质量及物质的量都不会改变,即质量守恒。
专题训练1.现有铁、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粉末3.44 g,向其中加入100 mL 1 mol·L-1盐酸恰好完全溶解,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m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不变色,则6.88 g 该混合物在高温下用足量CO 处理后,残留固体质量为________g 。
答案 5.6解析 该铁和铁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在高温下用足量CO 还原的残留固体应为铁,故本题实际上是求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据混合物溶于盐酸后加入KSCN 不变色,说明溶液中无Fe 3+,全部是FeCl 2。
由Cl -个数守恒可知:n (FeCl 2)=12n (HCl )=12×0.1 L ×1 mol·L -1=0.05 mol 。
又据铁元素守恒知6.88 g 混合物中含铁质量为2×0.05 mol ×56 g·mol -1=5.6 g 。
2.(2018·浙江4月选考,29)称取4.00 g 氧化铜和氧化铁固体混合物,加入50.0 mL 2.00 mol·L-1的硫酸充分溶解,往所得溶液中加入5.60 g 铁粉,充分反应后,得固体的质量为3.04 g 。
请计算:(1)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
答案 (1)0.100 mol (2)2.40 g解析 Fe 2O 3、CuO 混合物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铁粉,剩余固体有两种可能:第1种为单质Cu,第2种为Fe 、Cu 混合物。
根据溶液中硫酸根守恒,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100 mol 。
而加入溶液体系中的铁元素(氧化铁、铁粉)总物质的量大于0.100 mol,故可以判断加入的铁粉有剩余,剩余固体为Fe 、Cu 混合物,排除第1种可能,溶质为单一的FeSO 4溶液。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6题型突破6
123 4
(2)A、B、C分别阳是___离子交换膜阴、___离子交换膜阳、___离子交换膜(填 “阴”或“阳”)。
【试题解析】氢氧根离子在阳极放电,有氧气生成,原料室中的次磷酸根离子 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产品室,阳极室生成的氢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 产品室,二者在产品室结合生成次磷酸(H3PO2),因此B为阴离子交换膜,A为 阳离子交换膜,阴极区内氢离子放电,有氢气生成,原料室中的钠离子通过阳离 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生成氢氧化钠。
2.隔膜的作用 (1)能将两极区隔离,阻止两极区产生的物质接触,防止发生化学反应。 (2)能选择性的通过离子,起到平衡电荷、形成闭合回路的作用。
专题集训 ZHUANTIJIXUN
1.已知:电流效率=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与消耗负极材料失去电子总数之比。 现有两个电池Ⅰ、Ⅱ,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和Ⅱ的电池反应不相同 B.能量转化形式不同
反思归纳 解这类问题可以分三步:第一步,分清隔膜类型。即交换膜属于阳膜、阴膜或 质子膜中的哪一种,判断允许哪种离子通过隔膜。第二步,写出电极反应式,判 断交换膜两侧离子变化,推断电荷变化,根据电荷平衡判断离子迁移方向。第 三步,分析隔膜作用。充当盐桥的作用,除起导电作用外,还能起到隔离作用, 避免电极与电解质溶液或产物之间发生反应,避免产物因发生反应而造成危 险等。
浙江选考总复习
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核心透析 HEXINTOUXI
1.常见的隔膜 隔膜又叫离子交换膜,由高分子特殊材料制成。离子交换膜分三类: (1)阳离子交换膜,简称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即允许H+和其他阳离子通 过,不允许阴离子通过。 (2)阴离子交换膜,简称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不允许阳离子通过。 (3)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不允许其他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10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考试标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过滤、蒸馏、萃取、分液、结晶)(c)。
考点一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及装置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
2.依据物理性质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3.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及装置(1)过滤(如下左图)适用于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操作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蒸发(如上右图)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在蒸发结晶中应注意: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②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3)蒸馏:①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内要加沸石;③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逆流”。
(4)萃取和分液: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②两种液体互不相溶;③溶质和萃取剂不反应;④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5)升华(如下左图):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6)洗气(如上右图):适用条件: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说明: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4.纸层析法的原理及实验操作(1)纸层析实验示意图(见下图)(2)基本原理纸层析以滤纸为惰性支持物。
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它所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样品中各组分在水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各组分在两相中有不同的分配现象。
亲脂性强的成分在流动相中分配得多,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快;而亲水性强的成分在固定相中分配得多,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慢。
(3)应用举例——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①纸层析法分离Fe3+、Cu2+的原理Fe3+、Cu2+在滤纸上随丙酮等展开的速度不同,展开后两种离子的富集部分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020年2月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中生物步步高高考考前三个月配套冲刺课件学案保分1一
一、细胞的分子与结构1. 不同蛋白质肽链组成不同的原因(必修一23页)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因为问的是“肽链组成”, 故不答空间结构)2. 探究某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实验设计思路(必修一36页技能训练)用完全营养液和缺少某种无机盐的“完全营养液”对相同植物进行无土栽培, 若实验组出现生长异常, 则在实验组的培养液中补加这种无机盐, 观察异常症状能否消除。
3.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可成为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材料的原因(必修一40页实验)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4. 破坏核仁会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原因(必修一53页)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核仁被破坏, 不能形成核糖体, 致使蛋白质的合成不能正常进行。
5. 人成熟的红细胞置于无氧环境下不影响其物质跨膜运输的原因人成熟的红细胞吸收某些物质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不耗能;人成熟的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
6. 质壁分离实验中引流法置换细胞外界溶液的操作方法(必修一62页探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外界溶液, 从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重复几次。
7.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的原因(必修一63页)首先植物细胞因外界溶液浓度较高而失水, 发生质壁分离, 接着, 因外界溶液的溶质分子被细胞吸收, 使细胞内外浓度差逆转, 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 细胞吸水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8. 原生质层与半透膜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一、走近细胞1. 在载玻片上写字母b, 正放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看到的是q。
2. 常见的原核生物有蓝藻和细菌, 蓝藻包括颤藻、蓝球藻、念珠藻和发菜, 蓝藻细胞中不含叶绿体, 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任意一种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020年2月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中生物步步高高考考前三个月配套冲刺课件学案保分1七
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 限制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得到的原因原核细胞易受外源DNA的侵袭, 具有限制酶的原核细胞可选择性地破坏不同于自身DNA的外来DNA, 从而适应环境。
2. PCR扩增DNA的大致过程(选修三10页)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 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 然后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延伸, 如此重复循环多次。
3. 启动子的位置和生物作用(选修三11页)启动子是位于基因首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 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它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4. 农杆菌转化法中农杆菌的作用(选修三12页)农杆菌可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所含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5. 转移的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表达的原因生物界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6. 原核生物作为转基因受体细胞的优点(选修三13页)原核生物具有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特点。
7. 用两种不同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片段的主要优点可以防止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也能防止反接)。
8. 转基因抗虫或抗病农作物个体检测(选修三14~15页)用相应害虫或病原体分别感染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植株(做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 以确定植物是否具有抗性以及抗性的程度。
9. 细胞内的代谢产物一般不会过度产生和积累的原因代谢产物过多以后, 可以负反馈抑制与之相关的酶的活性, 从而减少代谢产物的量。
10. 与杂交育种相比,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优势(选修三37页)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的障碍, 获得杂种植株。
11. 选取茎尖培育脱毒植物的原因(选修三39页)茎尖的病毒极少, 甚至无病毒。
12. 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添加血清的原因(选修三46页)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而动物血清成分复杂, 可保证细胞的生长代谢对营养的需要(扩展补充:如果要研究某种营养成分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时, 反而要用无血清培养液, 此时是要排除血清复杂成分的干扰)。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步步高一轮复习全套课件配套学案第四章专题突破8
一、环境污染及其防治1.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是指由空气中的颗粒物、硫的氧化物(SO2、SO3)、氮的氧化物(NO、NO2等)、CO、碳氢化合物、氟氯代烃等造成的污染(其中SO2、NO x主要来源于化石类燃料的大量使用)。
大气污染的具体表现主要有: 形成酸雨、酸雾;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室内空气污染(指家用燃料的燃烧、烹调、吸烟产生的CO、CO2、NO、NO2、SO2等,各种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机物造成的污染等;其中CO与血红蛋白作用会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导致CO中毒)。
(2)水体污染指过量有害物质进入水中造成的污染。
导致水体污染的物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重金属污染,如重金属Hg、Cd、Pb、Cr等进入水中形成的污染,这些重金属主要来自于化工、冶金、电子、电镀等排放的工业废水。
另一类是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水中高浓度的N、P等植物营养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形成的污染。
它主要是由进入水中腐烂的含蛋白质的物质、含磷洗涤剂及大量使用的磷肥造成的。
(3)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工业废料随意堆放造成的污染。
目前最引人注意的是由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及废旧电池造成的重金属污染。
垃圾污染范围广泛,对环境及生物的不良影响途径多样。
2.环境保护的措施(1)工业废气携带颗粒物的回收利用。
(2)工业、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
(3)回收、限制难降解塑料,研制可降解塑料。
二、绿色化学1.绿色化学有关概念(1)核心: 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这是一门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2)绿色化学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化学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产品的绿色化开展的,因此化学反应及其产物具有以下特征:①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包括催化剂、溶剂)下进行;③产品应该是环境友好的;④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具有高选择性、极少副产物,甚至实现“零排放”。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步步高一轮复习全套课件配套学案第十一章专题突破16
1. 常见有机反应类型与有机物类型的关系基本类型有机物类别取代反应卤代反应饱和烃、苯和苯的同系物、卤代烃等酯化反应醇、羧酸、糖类等水解反应卤代烃、酯、低聚糖、多糖、蛋白质等硝化反应苯和苯的同系物等磺化反应苯和苯的同系物等加成反应烯烃、炔烃、苯和苯的同系物、醛等消去反应卤代烃、醇等氧化反应燃烧绝大多数有机物酸性KMnO4溶液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等直接(或催化) 氧化酚、醇、醛、葡萄糖等还原反应醛、葡萄糖等聚合反应加聚反应烯烃、炔烃等缩聚反应苯酚与甲醛、多元醇与多元羧酸等与浓硝酸的颜色反应蛋白质(含苯环的)与FeCl3溶液的显色反应酚类物质2.判断有机反应类型的常用方法(1)根据官能团种类判断发生的反应类型。
(2)根据特定的反应条件判断反应类型。
(3)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不同判断反应类型。
1. 化合物E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1)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反应1: ________________ 反应2: ________________ 反应3: ________________ 反应4: 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氧化反应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取代反应(2)+3NaOH ――→△+CH 3COONa +CH 3OH +H 2O2. 请观察下图中化合物A ~H 的转化反应的关系(图中副产物均未写出),并填写空白:已知: ①――→400 ℃R —CH==CH 2+CH 3COOH ;②―――――→稀NaOH 溶液。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10第三单元
金属离子
Fe3+ Fe2+ Zn2+
pH
开始沉淀 完全沉淀
1.5
2.8
5.5
8.3
5.4
8.2
②ZnSO4的溶解度(物质在100 g水 中溶解的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
123
请回答: ( 1 ) ① 镀 锌 铁 皮 上 的 油 污 可 用 Na2CO3 溶Na2液CO去3水解除,溶, 理液呈由碱是 _性__,_促__使__油__脂__水__解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沉淀是否洗净”——常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 加某试剂,以检验其中的某种离子。 (6)“检验某物质的设计方案”——通常取少量某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另一试 剂产生某现象,然后得出结论。 (7)“控制pH”——常考虑防水解、促进生成沉淀或除去杂质等。 (8)“用某些有机试剂清洗”——①降低物质溶解度有利于产品析出;②洗涤 沉淀:减少损耗和提高利用率等。
【试题解析】Na2CO3水解呈碱性,可以促进油脂的水解;
123
②步骤Ⅰ,可用于判断镀锌层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产__生__气__泡__的__速__率__显___著__变_。慢
【试题解析】由于镀锌铁皮能形成原电池,且Zn作负极,所以一开始产生H2速率 快,当Zn完全反应后,Fe与H2SO4反应产生H2的速率明显减慢。
已知:ZnSO4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请回答下列问题:
123
(1)下列操作或描述正确的是A_D_____。 A.“抽滤洗涤”时,将洗液与溶液Ⅰ合并,有利于提高皓矾的产率 B.溶液Ⅰ中含量较高的溶质有ZnSO4、PbSO4、FeSO4、H2SO4 C.重结晶时,需加少量稀盐酸抑制Zn2+水解 D. “洗涤干燥”时,可用95%的酒精作为洗涤剂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9专题突破9
1.基本概念(1)单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
(2)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可重复的最小单位。
(3)聚合度:高分子链中含有链节的数目。
如: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两个基本反应(1)加聚反应:小分子物质以加成反应形式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2)缩聚反应:单体分子间缩合脱去小分子(如H2O、HX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3.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及性质特点其中,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又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4.加聚反应、缩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加聚反应的书写方法①单烯烃型单体加聚时,“断开双键,键分两端,添上括号,右下写n”。
例如:②二烯烃型单体加聚时,“单变双,双变单,破两头,移中间,添上括号,右下写n”。
例如:一定条件n CH2==CH—CH==CH2―――→CH2—CH==CH—CH2③含有一个双键的两种单体聚合时,“双键打开,中间相连,添上括号,右下写n”。
例如:(2)缩聚反应的书写方法写缩聚反应方程式时,除单体物质的量与缩聚物结构式的下角标要一致外,也要注意生成的小分子的物质的量。
由一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的小分子物质的量为n ;由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的小分子物质的量应为2n 。
例如:n HOOC (CH 2)5OH ――→催化剂△+n H 2On HOOC (CH 2)4COOH +n HO (CH 2)2OH ――→催化剂△+2n H 2O5.单体的判断+加聚CH2—CH 2CH ==CH —CH缩聚和HOCH 2CH 2OH题组一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性质及用途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实验中测得某种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只能是平均值B.线型结构的高分子也可以带支链C.高分子化合物,因其结构不同,溶解性也有所不同D.高分子化合物一般不易导电是因为相对分子质量大答案 D解析高分子化合物一般不易导电的原因不是因为相对分子质量大,而是由其结构决定的。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4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考试标准] 1.硅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a )。
2.硅及其化合物(以SiO 2和Na 2SiO 3为例)的重要性质(b )。
3.工业制备高纯硅的方法(b )。
4.三大硅酸盐产品:水泥、陶瓷、玻璃(a )。
5.硅、二氧化硅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a )。
考点一 碳及其重要化合物1.碳单质(1)碳单质的存在形式有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足球烯,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2)结构 金刚石: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石墨:平面正六边形层状结构。
(3)物理性质:金刚石熔点高、硬度大;石墨熔点高、质软,有滑腻感。
(4)主要化学性质——还原性①可燃性②与氧化物反应错误!③与强氧化性酸反应错误!2.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毒,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还原性①燃烧:2CO +O 2=====点燃2CO 2,淡蓝色火焰;②还原CuO :CuO +CO=====△Cu +CO 2(冶炼金属)。
3.二氧化碳(CO 2)(1)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固态CO 2俗称干冰。
(2)与H 2O 、Na 2O 、Ca (OH )2(足量、澄清)、Mg 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CO 2+H 2O H 2CO 3,Na 2O +CO 2===Na 2CO 3,CO 2+Ca (OH )2===CaCO 3↓+H 2O,2Mg +CO 2=====点燃2MgO +C 。
4.碳酸(H 2CO 3)弱酸性、不稳定性。
碳酸(H 2CO 3)只能在水中存在。
H 2CO 3在水中与CO 2共存,因此常把CO 2+H 2O 当碳酸用。
5.碳酸的酸式盐和正盐的比较(1)在水中的溶解性①含K +、Na +、NH +4的正盐易溶于水,其余一般不溶于水;酸式盐均能溶于水。
②一般来说,在相同温度下,难溶性正盐溶解度小于其酸式盐溶解度,如溶解度Ca (HCO 3)2>CaCO 3;可溶性正盐溶解度大于其酸式盐溶解度,如溶解度Na 2CO 3>NaHCO 3。
步步高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专题10专题突破12
123
(2)已知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约为1∶700,若用图2中的装置吸收氨,制成氨水, 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考虑应选用的装置是___A_D___(填字母)。
图2 【试题解析】由于氨极易溶于水,将其溶于水制成氨水,要防止倒吸现象,A、D 装置可防止倒吸现象,B、C装置易发生倒吸现象。
123
(3)某同学用B装置吸收产生的氨,结果B中溶液能使酚酞变红,且未看到倒吸 现象,试分析未造成倒吸的可能原因是___反__应__后__混__合__气__体__中__氨__的__含__量__较__小__,未___ _造__成__装__置__中__气__体__压__强__明__显__减__小__。
专题集训 ZHUANTIJIXUN
1.已知HCl难溶于CCl4,则如下图所示装置中,不适宜用于HCl气体尾气吸收的是
√
123
2.(2018·余姚高三检测)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 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下列各图中能用作防倒吸安 全瓶的是
√
123
3.实验室合成氨装置如图1所示,试回答:
【试题解析】合成氨反应速度较慢,且反应进行的程度较小,反应后气体混合物 中氨的浓度较小,即使氨被完全吸收,气体压强也不会明显减小。
123
浙江选考总复习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浙江选考总复习
专题10 化学实验基础与实验化学源自核心透析 HEXINTOUXI
创新装置(以用水吸收氨气为例) 防倒吸原理 (1)肚容式:(图中的发散源及Ⅰ和Ⅱ) 由于上部有一容积较大的空间,当水进入 该部分时,烧杯中液面显著下降而低于漏 斗口,由于重力作用,液体又流回到烧杯中。
(2)接收式(图中的Ⅲ、Ⅳ、Ⅴ) 使用较大容积的容器将可能倒吸来的液 体接收,防止进入前端装置(如气体收集 装置等)。它与肚容式的主要区别是液 体不再流回到原容器。 (3)隔离式(图中的Ⅵ、Ⅶ) 导管末端与液体吸收剂呈隔离状态,导管 内压强不会减小,能起到防倒吸作用。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步步高一轮复习全套课件配套学案第四章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 新型无机框图推断题的解题策略(教师用书独具)无论推断题属于哪种形式,均遵循这样的推断思路: 迅速浏览、整体扫描、产生印象、寻找“突破口”,突破点由点到面、随时检验,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面分析(正推或逆推),验证确认。
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依物质的特性或特征转化来确定“突破口”,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
我们可以将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及推理过程表示如下: 推断题――→审题⎩⎪⎨⎪⎧⎭⎪⎬⎪⎫明显条件隐含条件―――→抓关键(突破口)⎩⎪⎨⎪⎧⎭⎪⎬⎪⎫结构特征反应特征现象特征其他特征――→推断结论―→验证1.熟记典型物质(1)金属及其化合物: Na 、Na 2O 2、Na 2CO 3、NaHCO 3、Al 、Al 2O 3、Al(OH)3、FeCl 3等。
(2)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CO 2、SiO 2、Cl 2、HClO 、SO 2、H 2SO 4、NO 2、NH 3、HNO 3等。
2.重要物质的物理性质(1)有色气体: NO 2(红棕色)、Cl 2(黄绿色);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 2、NH 3、HCl 。
(2)溶液中的有色物质: Cu 2+(蓝色)、Fe 2+(浅绿色)、Fe 3+(黄色)、MnO -4[紫(红)色]。
Br 2在水中显黄(橙)色,在有机溶剂中显橙(红)色;I 2在水中显黄(褐)色,在有机溶剂中显紫(红)色。
(3)有色固体: (淡)黄(棕)色固体: Na 2O 2、S 、FeS 2、FeCl 3;黑色固体: MnO 2、C 、CuO 、FeO 、Fe 3O 4;紫(黑)色固体: KMnO 4、I 2;(紫)红色固体: Cu 。
(4)有色沉淀: ①白色沉淀: H 2SiO 3、AgCl 、BaSO 4(不溶于酸)、BaSO 3、Mg(OH)2、Al(OH)3、BaCO 3、CaCO 3、CaSO 4、MgCO 3等;②红褐色沉淀: Fe(OH)3;③蓝色沉淀: Cu(OH)2;④黑(褐)色沉淀: CuS 、FeS 。
2020版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全品二轮复习配套课件配套学案练习限时集训专题(五)
专题限时集训(五)第5讲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1.下列有关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从分子水平看,出现翻译胰岛素的模板是细胞分化的表现B.分裂末期染色体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C.已经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D.分裂间期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可发现DNA因复制差错产生的基因突变2.对于某雄性动物,下列数目一定相同的是()A.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对数B.体细胞与精子细胞内Y染色体的数目C.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核DNA的数目D.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目3.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直接相关的是()A.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B.人类XYY综合征个体(比正常人多一条Y染色体)的形成C.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形成21三体综合征个体D.线粒体DNA突变导致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随着细胞生长,细胞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效率升高B.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等,都是细胞衰老的特征C.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发生改变是判断细胞癌变的依据之一5.下列对某一癌症患者体内造血干细胞和癌细胞的比较,正确的是()A.造血干细胞和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一定相同B.造血干细胞和癌细胞中的基因和mRNA都相同C.癌细胞的分裂能力和分化能力都比造血干细胞强D.原癌基因在癌细胞中表达但在造血干细胞中不表达6.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诱导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
hiHep细胞具有肝细胞的许多功能,包括分泌血清白蛋白、积累糖原、代谢药物、药物转运等。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成纤维细胞与hiHep细胞的核酸是相同的B.衰老的肝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变小C.hiHep细胞的诱导成功为人类重症肝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性D.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说明人成纤维细胞还未分化7.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是一种细胞自噬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B.细菌侵入细胞后,通过细胞自噬将细菌菌体释放到胞外,利于抗体与菌体结合C.在细胞受到损伤或细胞衰老时,通过细胞自噬可以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D.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过程中通过细胞自噬可将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清除8.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步步高一轮复习全套课件配套学案第二章第9讲
第9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考纲要求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考点一电子守恒思想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应用1.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
利用守恒思想,可以抛开繁琐的反应过程,可不写化学方程式,不追究中间反应过程,只要把物质分为始态和终态,从得电子与失电子两个方面进行整体思维,便可迅速获得正确结果。
2.守恒法解题的思维流程(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
(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题组一常规计算1.现有24 mL浓度为0.05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Na2SO3可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2B.+3C.+4D.+5答案 B解析题目中指出被还原的物质是Cr,则得电子的物质必是K2Cr2O7,失电子的物质一定是Na2SO3,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从+4→+6;而Cr元素的化合价将从+6→+n(设化合价为+n)。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有0.05 mol·L-1×0.024 L×(6-4)=0.02 mol·L-1×0.020 L×2×(6-n),解得n=3。
2.Na2S 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 x 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的值为()A.2B.3C.4D.5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相关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击考纲]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3.基因的概念(Ⅱ)。
4.DNA分子的复制(Ⅱ)。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构建知识网络补遗教材易漏1. (必修二42页问题探讨)遗传物质的特点:遗传物质必须稳定, 要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可以准确地复制拷贝, 传递给下一代等。
2. (必修二44页)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3. (必修二45页旁栏思考)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标记而不用14C和18O同位素标记的原因:因为S仅存在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中, 而P几乎都存在于DNA中。
用14C和18O等元素是不可行的, 因为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子中都含有这两种元素。
4. (必修二46页思考与讨论)选用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研究遗传物质的优点:成分和结构简单, 繁殖速度快, 容易分析结果。
5. (必修二46页思考与讨论)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共同思路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6. (必修二52页)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 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 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 证明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7. (必修二53页旁栏思考)在DNA半保留的实验证据中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分子的方法:因本实验是根据半保留复制原理和DNA密度的变化来设计的, 所以在本实验中根据试管中DNA带所在的位置就可以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分子。
8. (必修二54页)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通过碱基互补配对, 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9. (必修二56页资料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上DNA的碱基序列。
10. (必修二56页资料分析讨论)基因的遗传效应是指基因能够复制、传递和表达性状的过程。
11. (必修二60页思维拓展)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杂交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 说明两种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12. (必修二66页图4-5)tRNA中含有碱基对并有氢键, 另外—OH部位是结合氨基酸的部位, 与氨基酸的—NH2中的H结合。
13. (必修二67思考与讨论)图4-6中所示的正在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序列是甲硫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
14. (必修二67页)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 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由图中信息可推出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
15. (必修二67拓展题)密码的简并对生物体生存发展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由于碱基改变而导致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16. (必修二69页资料分析)某些RNA病毒里的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某些致癌的RNA病毒中含有逆转录酶, 它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17. (必修二69页)豌豆圆粒和皱粒的机理: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 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 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 而淀粉分支酶的缺乏又导致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 游离蔗糖的含量升高。
淀粉能吸水膨胀, 蔗糖却不能。
当豌豆成熟时, 淀粉含量高的豌豆能有效地保留水分, 显得圆圆胖胖, 而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
但是皱粒豌豆的蔗糖含量高, 味道更甜美。
18. (必修二70页)囊性纤维病从分子水平分析机理:编码一个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 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 进而影响了CFTR蛋白的结构, 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 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 管腔受阻, 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 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
19. (必修二70页小字)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 都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 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线粒体DNA缺陷导致的遗传病, 都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主要原因是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基因, 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精子太小, 细胞质极少)。
20. (必修二78页知识迁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的原因:核糖体、tRNA 和mRNA的结合都是蛋白质的合成所不可缺少的。
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 或阻止tRNA与mRNA的结合, 来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抑制细菌的生长。
考点11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经典实验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 使受体菌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 即发生了基因重组。
(2)转化的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的影响, 实验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转化成了S型细菌, 而只是小部分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
(3)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体内转化实验只是证明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荚膜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1)35S(标记蛋白质)和32P(标记DNA)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噬菌体上, 因为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放射性的存在部位, 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
(2)侵染时间要合适:侵染时间过短或过长会使32P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组)的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原因是部分噬菌体未侵染或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
(3)搅拌要充分:如果搅拌不充分, 35S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组)部分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没有分离,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会共同存在于沉淀物中, 这样会造成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
题组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 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 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菌落和S型菌落, 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 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 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 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答案 C解析高温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DNA的活性, 甲组培养皿中应该既有R型菌落, 又有S型菌落, A项错误;乙组中S型菌提取物中的蛋白质已被蛋白酶催化水解, 所以转化物质不是蛋白质, B项错误;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 推测转化物质是DNA, C项正确;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但不能证明它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项错误。
2. 格里菲思曾推论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某种“转化因子”。
科学研究表明, “转化因子”为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释放的一段约含15个基因的DNA片段。
“转化因子”经过一定变化后能进入R型活细菌并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分子上, 使之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细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转化因子”整合到R型细菌DNA分子中, 改变了其嘌呤碱基的比例B. “转化因子”中含有多个起始密码子, 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C. “转化因子”中的基因的表达产物中不含有荚膜多糖D.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利用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理答案 C解析“转化因子”整合到R型细菌DNA分子中, 不会改变其嘌呤碱基的比例, 仍占50%, A 项错误;起始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 B项错误;“转化因子”中的基因的表达产物是蛋白质, 不含有荚膜多糖, C项正确;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D 项错误。
题组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2019·江苏, 3)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B. 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C. 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 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 C解析蛋白质和DNA都含有N元素, 所以不能用15N代替32P标记DNA, A项错误;噬菌体外壳蛋白是由噬菌体体内控制噬菌体外壳蛋白合成的相关基因编码的, B项错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 以自身DNA的两条链为模板, 以大肠杆菌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合成子代DNA, C项正确;该实验证明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D项错误。
4. 为探究禽流感病毒(H7N2)能否吸附并侵染人的细胞, 实验人员用32P标记的H7N2、鸡胚细胞悬浮液(M)、人的脐血干细胞悬浮液(N)为实验材料, 进行实验探究。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 合理的是()A. 将N均分为两组, 一组接种H7N2, 另一组不接种B. 将接种H7N2的细胞置于适宜条件下长时间培养C. 适当时间保温后, 搅拌并离心, 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D. 适当时间保温后, 不搅拌仅离心, 检测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答案 D解析设置两组实验, 分别取等量的M和N, 且都接种H7N2, A项错误;将接种H7N2的细胞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适当的时间, B项错误;适当时间保温后, 不搅拌仅离心, 检测沉淀物中的放射性, 如果两组都有放射性, 说明禽流感病毒(H7N2)能吸附并侵染人的细胞, C项错误、D项正确。
考点12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1. 熟记DNA分子结构的“五、四、三、二、一”2. 分析图归纳DNA复制过程(1)DNA复制时间: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和DNA病毒繁殖时。
(2)DNA复制场所:并非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在叶绿体、线粒体、拟核和质粒等处也可发生。
3. 分析图归纳DNA转录和翻译过程(1)转录(2)翻译①转录的场所:就真核生物而言, 不仅有细胞核, 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原核生物的转录在细胞质中进行。
②转录发生的时期:就个体而言, 转录可发生在个体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
但从细胞周期分析, 转录主要发生在分裂间期, 分裂期由于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因此基因不能转录。
③转录的产物不只是mRNA分子, 还有tRNA、rRNA, 但只有mRNA携带遗传信息。
3种RNA分子都参与翻译过程, 只是作用不同。
tRNA上有很多碱基, 并非只有3个, 只是构成反密码子的碱基数量是3个。
④真、原核生物中转录和翻译的比较:真核生物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是在不同的场所中进行的, 先在细胞核内转录得到mRNA, 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后才能进行翻译;原核生物由于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没有核膜的阻隔, 所以可以边转录边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