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价格竞争行为
我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模型及博弈分析
【 ywod ] o i o u i t n ;r ecmptin m dlgm Ke rs m bl cmm nc i spi o eio ; o e;a e e ao c t
1 引 言 . 随 着 上 世 纪 九 十 年 代 G M 移 动 通 信 制 式 的商 用 ,数 字 蜂 窝 移 动 S 通 信 技 术 以其 用 户 的 移 动 性 、 端 的便 携 性 、 务 的 多 样 性 而 得 到 了 终 业 迅 速 的 发 展 。 中国 移 动 通 信业 尤其 是 在 2 l世 纪 更 是 得 到 了 长 足 的 发 展 . 据 20 根 0 8年 1月 通 信行 业 统 计 月 报 , 国 移 动 通 信 用 户 已 经 达 到 我 56亿 之 多 ,而 两 大 运 营 商 中 国移 动 与 中 国联 通 已分 别 建成 了 规 模 全 .
W AN ng ha To — i
( olg f a ae n , enUnvri fC ia Qig a 60 1 C ia C l eo M n g metOca iest o hn , n d o2 6 7 , hn ) e y
【 s atA h o t uu eeometo h o i o mu i t n uiesa d te cniuu x as n o h ak t h r e Abt c] ste cni o sdvlp n fte m bl c m nc i sb s s n h ot os epni te m re,te pi r n e ao n n o f c
r g e so t o ,c n tu td r q r me t a d c s u c in h n e r s in meh d o s r c e e uie n s n o tf n to ,t e ma e p c o e i o o me An l ss d r e c mp tt n n a Ga a y i .On t i a i,t e a t o d i i h s b s h u h r ma e s e o r c mme d to s o e eo me to i a mo i o n a in n d v l p n fCh n b l c mmu i ai n i d sr . e n c t n u ty o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一个基于垄断租金维度的解释
Hale Waihona Puke 化 。但 是 , 着 行 业 有 效 竞 争程 度 的 提 高 以及 起 初 积 累 的 高 额 随
垄 断租 金 的耗 散 , 营 商在 随后 的 隐性 价 格 和 后 价 格 竞 争 阶 段 运
中通 过 将 熊彼 特 租 金 和 李 嘉 图租 金 转 化 为 新 的 市 场 力 量 所 形 成 的垄 断 租 金 则 对 行 业 的 价格 竞 争 起 着 正 向 调 节 的 作 用 , 且 而 这 种 正 向调 整作 用 随 着 竞 争程 度 的提 高 不 断 弱化 。
国联通采取 了不断降价 的策略 , 而中 国移动 则在价格管制 范围 内为了保持一定 的市 场份 额 , 也采取了跟随 降价的策略 。由于
【 键 词 】移 动 通 信 业 价 格 竞 争 垄 断 租 金 关
一
、
问题 提 出
中国移动通信 业价格 竞争其 实就 是运营 商之 间一种降 价 策略 的博弈 , 是在变化 环境 下彼此互 动的结果 , 然后运 营 商又 从结果反馈 中再不断修 正 自己的一种 策略 性行为 , 进而使行 业 价格竞争体现 出阶 段性 演化 的特 点。中国移动通信 行业 经历了
经历了无价 格竞争 、 显性 价格 竞争 、 隐性价 格竞 争和后 价格 竞 争等发展阶段 。统计显示 , 2 0 年到 2 0 , 从 01 0 6年 电信资费下降
累的高额垄断租金使其转换成低价格成 为可能 , , 所以 移动通信 行业在 显性 价格竞争阶段 , 价格 竞争 激烈 , 格战频繁 , 价 这种高
不 同的市场 结构所决定的 。” 中国移 动通信业的主 寡头垄断结 构及其垄断势力使得企业积累了高额的垄断租金。为 了塑造移 动通信 行业 的有效 竞争 , 政府 采取 了不 对称管 制政 策 , 对称 不 管制作 为一种 触发机制 拉开 了我国移 动通信 业价格 博弈 的序 幕, 使移动通信业 由无价格 竞争进入 到显性价格 竞争阶段 。在 不对称管制 的触 发机 制作用下 ,为了争夺更 多的市 场份额 , 中
通信行业案例分析
通信行业案例分析
在通信行业的案例分析中,我选择了中国移动作为研究对象。
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移动通信服务、数据业务、IP电话服务以及国际长途业务等多种业务。
首先,中国移动通过创新业务模式,成功实现了从传统通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
该公司通过推出多样化的增值业务,如移动支付、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的服务。
这一举措帮助中国移动拓宽了收入渠道,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
其次,中国移动重视用户体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该公司通过加强网络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和信号稳定性,为用户提供更稳定、快速的通信服务。
此外,中国移动投入大量资源优化网络架构,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这些努力不仅提高了用户满意度,还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用户忠诚度。
再次,中国移动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助力通信产业发展。
该公司积极投入研发和创新,推动5G技术应用和商业化进程。
中
国移动还与各种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共同推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这些努力使其在国内外通信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并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最后,中国移动注重社会责任,推动信息化的普及和发展。
该公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和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中国移动通过提供通信设施和技术支持,帮助贫困地区改善信息通讯条件,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移动作为通信行业的代表企业,通过创新业务模式、提升用户体验、推动技术创新和注重社会责任等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
这些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通信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移动案例分析
中国移动案例分析中国移动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其成功的商业模式、市场竞争策略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中国通信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中国移动为例,对其商业模式、市场竞争策略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商业模式中国移动的商业模式主要以移动通信服务为主,包括语音、短信、数据流量等业务。
其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音通话、短信、数据流量和增值服务。
其中,数据流量和增值服务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部分。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中国移动推出了多种创新的业务模式,如“和包支付”、“和彩云”、“和多号”等,这些业务模式不仅增加了公司的收入来源,也提高了用户黏性。
二、市场竞争策略在市场竞争方面,中国移动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1、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大规模的营销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用户黏性,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2、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从而留住老用户并吸引新用户。
3、推出优惠活动:通过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如打折、赠品等,吸引用户使用中国移动的服务。
4、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通过与各大厂商、银行等合作伙伴的合作,推出联合优惠活动,扩大市场份额。
三、技术创新中国移动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
例如,在5G技术方面,中国移动不仅在国内率先开展了5G试点工作,还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动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中国移动还积极探索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将其应用到自身的业务创新中。
四、总结通过对中国移动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成功的商业模式、市场竞争策略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中国通信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中国移动需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研究,不断推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创新业务模式和产品,以保持其领先地位并继续推动中国通信行业的发展。
移动电子商务案例分析:Zara移动电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已成为新的商业发展趋势。
案例3:中国移动和中国连通的价格战
中国移动和中国连通的价格战由于目前国内手机生产基本仍由国外公司垄断,因此移动通讯市场两巨头“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之争只能在入网费上做文章。
虽说有关方面曾出面协调,甚至规定了入网费1000元的“底价”,但实际上从未得到认真执行,入网费一降再降。
在南京,移动公司8月19日以搞活动为名,率先“发难”。
推出一批机型,连机带号相当于成本价,日销量2000部以上,而此前两周其入网费还为540元。
中国联通被迫做出反应,入网费调至200元,仅相当于SIM卡费,入网费实际为零。
山东价格大战的结果,使这两家将入网费调至100元,SIM卡100元,而此前二者分别为600元和200元。
此外两公司还分别允许各网点在执行入网费标准时自由下浮20%—30%。
四川成都的价格战近日也不断升温,11月19日下午两点,四川联通公司突然宣布130手机免费入网,用户只要交纳100元预付话费就可办理入网手续。
当日深夜11点,成都移动公司出台了应战举措——从20日开始在成都市将“全球通”手机入网费降为10元,另外预付话费200元。
联通公司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这次降价是为了推广刚刚开通的“一卡双网”新业务,他说,开通这项业务后,130手机可以拨打联通IP电话,用户打长途电话可以节约50%以上的话费。
移动通信公司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这次降价是为了适应“入世”后的激烈竞争。
由于这次降价活动,来办入网手续的人起码比平日增加了3倍。
天津之战也由中国联通首先发动攻势:储户只需到指定银行存2000元,即可免费获一部1180元的手机;移动公司“一怒之下”一次向市场推出10万部免费机,将对方的势头打了下去。
据了解,目前西安市场除上述两家外,还有133网以及西安市电信局的“小灵通”。
后者虽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移动电话,估计也不会有太长的寿命周期,且为后起之秀,但势头极猛。
上个月的开户数已超过3万,目前仍以每日千部以上递增。
不管是移动公司还是中国联通都感到了压力。
企业swot分析案例
企业swot分析案例企业SWOT分析是一种把企业分析成内部力量、外部环境、机会和威胁的方法。
企业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便企业可以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确定未来的发展战略,并为企业的发展和持续提供支持。
二、企业SWOT分析案例案例一:中国移动优势1.善的网络覆盖:中国移动目前拥有完善的网络覆盖,能够确保用户能够在大多数地区正常使用服务。
2.进的技术:中国移动不断推出先进技术,如4G和5G网络技术,以满足用户对通信性能的要求。
3.泛的应用:中国移动有着众多应用,无论是手机应用还是PC 端应用,都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劣势1.价格:中国移动的产品价格一般比竞争对手较贵,因此可能影响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力。
2.术不足:部分尚未普及的技术,如5G网络技术,在中国移动尚未完全普及,可能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3. 低技术吸引力:中国移动的先进技术相比竞争对手的有所滞后,因此无法吸引部分技术强迫的用户。
机会1. 互联网技术:中国移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业务,如提供移动支付服务。
2.能手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移动可以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和应用,来吸引更多用户。
3. 云计算:通过云计算技术,中国移动可以更加低廉地提供数据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
威胁1.争激烈:电信行业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如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可能会抢夺部分用户。
2.府法规:由于政府的监管,企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3.技发展:科技的飞速发展,企业必须不断更新技术,以满足用户的要求,以便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三、结论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企业SWOT分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企业可以基于SWOT分析,通过分析内部力量、外部环境、机会和威胁,明确未来发展战略,并制定有效的措施,以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优势。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价格战案例分析
案例四: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价格战(1)根据常识,什么是不规范的价格竞争?上述两家公司的价格战是不是不规范的价格竞争?若回答是,请指出其不规范在何处。
若回答不是或者仅凭上述资料还无法确定,请解释为什么?答: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提出,不正当竞争是“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同时,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价格法亦将“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界定为“不正当价格行为”;反垄断法也有类似规定,明令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案例中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价格战严格来说不是不规范的价格竞争。
在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包括现在,价格竞争是受人排斥指责的。
在新闻界,很多人将降价竞争等同于低层次低水平低档次的竞争。
认为降价竞争,打价格战,就是恶性竞争,就会扰乱市场秩序,应该受到禁止。
实际上,绝大多数价格竞争是正常的,正当的。
因为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很多是通过价格行为实现的。
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的另一个名称,就是价格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在现有的市场环境技术条件下,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采取合适的价格策略,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的通信行业处于政府垄断状态,价格由政府制定,并非由市场需求而定,所以通信行业的政府定价与其成本价格远远偏离。
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者的通信需求日益增长,消费者对通信资费的关注日益增强,合理调整通信价格的呼声也随之越来越高。
本案例中,移动、联通向用户收取的入网费实质是一种政府的强制性收费,是不合理的收费。
随着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通信运营商和消费者都觉得入网费是一种不合理收费,但是,政府却过多的干预市场,没有进行适当、合理的政策调整,最终的结果就是运营商为了满足客户及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的进行各种形式的价格促销活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加强市场竞争与品牌建设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加强市场竞争与品牌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通信行业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积极加强市场竞争并进行品牌建设。
一、市场竞争的重要性市场竞争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通信行业,竞争尤为激烈,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用户对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深刻认识到市场竞争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挑战。
1. 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不断提升通信网络覆盖率和质量,加大网络更新改造力度,以确保用户获得稳定、高速的通信服务。
2. 创新业务模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通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积极开展创新业务,如移动支付、物联网等,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3. 客户关系管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注重与用户的沟通与互动,建立健全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关注用户反馈并及时解决问题,增强用户粘性和满意度。
二、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品牌建设是企业形象塑造和市场竞争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工作,通过建设强势品牌来提升企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1. 品牌定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定位为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通信服务的领导者。
通过持续扩大业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2. 品牌传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通过多渠道、多媒体形式进行品牌传播,包括电视、广播、互联网广告等。
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升品牌社会责任感。
3. 品牌价值: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以用户为中心,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不仅建立了良好的用户口碑,还提升了品牌价值。
三、加强市场竞争与品牌建设的策略为加强市场竞争与品牌建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制定了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1. 不断优化网络:加强网络建设,提升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在城市和农村地区都提供稳定、高速的通信服务。
基于价格竞争的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分析
中图分类号 :6 6 3 F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 4 1 (0 6)0—0 5~ 10 9 4 20 l 4
0 2
所 占比重较低 , 增值 业务 尚处于起 步阶段 , 两 运营商之 间的竞 争主要表 现为价格 竞争。 因 此, 对两寡 头之 间的竞 争趋 势分 析也 可 以以 价格 竞 争 分析 为 主 。根 据 产 业 经 济 学的 相 关 理 论 , 场 结 构 不 同 , 商 的 市场 行 为也 就 有 市 厂 所不同。在双 寡 头的 市场 结构 中, 中国移 动 和 中 国联 通 作 为价 格 的 寻 求 者 , 通 过 研 究 要 市场 变化 , 对 手 的 反 应 中 寻 求 利 润 最 大 化 从 的条件 因此 , 方之 间价格 的相 互依 存 度 双 较 高。 正 是 由于 双 方 无 法 准 确 把 握 自 己 面 对 的需求曲 线, 竞争 均衡 的结局 取决 于对竞 争
一
Tm = 5 6 2 4 6 4 +5J P ( m的 二 l 7 . —6 8 . t 2 (4 IT 5
1 =U p +&P I l 注 : 中 国联 通 年 通 话 时 长 ; : 国 移 T T 中
动年通话时长;
单 位 为亿 分钟 )
同上 将 T 单 位 由“ 分 钟 ” 为 “0 亿 改 1 “分
l4 , 0 7 =l4 9 5 9 0 =2 2 , 3l 由此 可 得 中 国联 通 的 古 诺 价 格 竞 争 模 型 下 的 需 求 函数 为 : T. l4 . 3 1—22 Pl J4 . P ( 、 单 = 07 + 959 1 的
位 为亿 分 钟 )
若将 r. 位 由 “ 分 钟 ” 为 “ 0 .单 亿 改 1 “分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案例主体: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市场地位:市场霸主市场意义:凭借其品牌战略和市场细分战略,将中国电信市场从资源竞争带入了营销竞争时代。
市场效果:动感地带的用户已远远超出一千万,并成为移动通信中预付费用户的主流。
案例背景:中国移动作为国内专注于移动通信发展的通信运营公司,曾成功推出了“全球通”、“神州行”两大子品牌,成为中国移动通信领域的市场霸主。
但市场的进一步饱和、联通的反击、小灵通的搅局,使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弥漫着价格战的狼烟,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提升客户品牌忠诚度、充分挖掘客户的价值,成为运营商成功突围的关键。
作为霸主,中移动如何保持自己的市场优势?“动感地带”2003年营销事件回放:2003年3月,中国移动推出子品牌“动感地带”,宣布正式为年龄在15岁-25岁的年轻人提供一种特制的电信服务和区别性的资费套餐;2003年4月,中国移动举行"动感地带"(M-ZONE)形象代言人新闻发布会暨媒体推广会,台湾新锐歌星周杰伦携手“动感地带”;2003年5月-8月,中国移动各地市场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户外、杂志、公关活动等开始了对新品牌的精彩演绎;2003年9月&12月,中国移动在全国举办 "2003动感地带M-ZONE中国大学生街舞挑战赛",携600万大学生掀起街舞狂潮;2003年9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M-Zone网上活动作品在新加坡举办的著名亚洲直效行销大会(DM Asia)上,获得本届大会授予的最高荣誉--"最佳互动行销活动"金奖,同时囊括了"最佳美术指导"银奖及最佳活动奖;2003年11月,中国移动旗下"动感地带"(M-ZONE)与麦当劳宣布结成合作联盟,此前由动感地带客户投票自主选择的本季度"动感套餐"也同时揭晓;2003年12月,中国移动以“动感地带”品牌全力赞助由Channel [V]联袂中央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新闻传媒集团主办的"未来音乐国度--U and Me!第十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评选活动。
中国移动swot分析
中国移动swot分析SWOT分析是企业战略管理中常用的工具,用于评估企业内外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本文将对中国移动进行SWOT分析,以揭示其在当前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移动的优势中国移动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强大的市场地位,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品牌优势: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通信品牌之一,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高,能够吸引大量消费者选择其作为通信服务供应商。
2. 技术实力:中国移动在技术研发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不断投入资金和资源进行研究与创新,保持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3. 客户资源:中国移动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能够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和个性化营销等手段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4. 市场份额:中国移动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拥有广泛的市场渗透率和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使其能够更好地控制市场价格和规模效应。
二、中国移动的劣势尽管中国移动具有众多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这些劣势可能会对其竞争地位和发展带来挑战:1. 价格压力:尽管中国移动具备市场竞争的优势,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价格压力,降低了其盈利能力。
2. 服务体验:在大规模用户管理和服务提供方面,中国移动可能存在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劣势。
这会导致用户投诉增加和用户流失。
3. 竞争压力:随着其他通信运营商的崛起,中国移动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包括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竞争对手之间的市场份额争夺和技术创新竞争。
4. 行业监管:中国通信市场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强,中国移动需要遵守更多的法规和政策,这可能对其经营活动产生一定的限制和影响。
三、中国移动的机会除了当前的优势和劣势,中国移动还面临着一些机会,这些机会有助于其拓展市场、增加盈利和提高竞争力:1. 5G发展机遇: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用化,中国移动可以利用其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加快5G网络建设和推广,从而开拓新的市场和服务领域。
基于价格竞争的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分析
基于价格竞争的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分析【摘要】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是中国移动通信业内两大市场领导者,整个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形成了双寡头的市场格局。
整个移动通信业内的价格竞争基本来自两家运营商的内部,价格竞争只会愈演愈烈。
作为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政府应该协调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资费和价格,让价格竞争处于可调节范围之内,使得中国移动通信业能够健康发展【关键词】价格竞争;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分析一、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特性分析中国移动通信业在价格竞争行为上体现出市场选择和制度调节的运行规律,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市场运行秩序。
从定价角度分析市场,我们发现市场是这样一个纠错的过程,它将错误的一套价格调整到可调整、可协调的一套价格之上。
任何事物其发展的进程之中都要保持一定的度,价格竞争机制也不例外。
如果价格竞争超过了一定的度,在市场上的某个行业可能就要经历一次低价倾销或者过度的价格竞争,即所谓的价格战。
当某个行业经历过价格战之后,那么必然面临着行业内大多数企业的亏损或者濒临亏损的局面。
中国通信行业却突破了这样的定律,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在面临着激烈的价格竞争环境之下,依然享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可观的市场利润。
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理论的观点使得中国移动通信通信业的价格竞争出现了分歧。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时期,移动通信业内的厂商会自发地将价格竞争的行为转化为默契的或者公开的价格协议,保护整个行业的利润率水平;而根据博弈理论,在非合作博弈之中行业内企业关注的是如何进行策略选择使自己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突破行业内其他厂商对自身经济利益的影响。
要使某个企业之所以加入到某一个行业中,首先应该满足联盟的可加性,产生协同效益;其次应该保证的是市场中企业之间的市场地位是平衡的,在整体市场环境之下是公平的。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中国移动通信业在价格竞争上是合谋;而博弈理论则认为中国移动通信业在价格竞争上表现为非合作博弈。
以中国移动业为例分析国有垄断企业价格竞争
以中国移动业为例分析国有垄断企业价格竞争
吕丹
【期刊名称】《《财讯》》
【年(卷),期】2018(000)034
【摘要】中国移动通信业的背景我国移动通信业开始于1987年,这是正处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
由于移动通信业属于基础设施,其特点是投资大,周期长,回报率低,投资回收慢,甚至没有回收,所以基础设施建设几乎都有国家投资,政府部门监管。
所以早期的移动通信业属于国有垄断企业。
自1994年7月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联通公司,打破了中国移动通信业独家垄断的局面,理论上形成了市场占有者中国移动(原中国电信)与新进入者中国联通的新竞争格局。
【总页数】1页(P23-23)
【作者】吕丹
【作者单位】[1]西南财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1
【相关文献】
1.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一个基于垄断租金维度的解释 [J], 纪国涛
2.中国移动垄断势力度量——多个指数看中国电信业垄断 [J], 丁振辉;王振;蔡伟
3.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本质解析 [J], 纪国涛
4.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本质解析 [J], 纪国涛
5.以中国移动业为例分析国有垄断企业价格竞争 [J], 吕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移动的五力竞争分析
题目: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五力竞争分析姓名:黄子钊学号:L01314005专业:13级行政管理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五力竞争分析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现状2014年全球经发展济回暖,中国经济稳发展步增长,与2013年同期相比,2014年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增速回升。
2013年底,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TD-LTE标准的4G网络牌照;2014年6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批LTE-FDD标准的试验网牌照,在内地重点城市开展LTE-FDD与TD-LTE标准的融合组网试验,并提供相应的4G服务。
截止2014年10月,中国移动在内地超过300个城市开通4G网络业务服务,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获批开展LTE-FDD与TD-LTE混合组网的城市分别达到277个。
随着三大运营商LTE网络建设全面启动及4G业务的正式商用,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开始由3G网络设备向4G网络设备过渡。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五力竞争分析一、新进入者的威胁1规模经济。
移动通信产业作为一个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基础设施产业,集群化发展,集群性外部经济与范围经济优势明显。
该行业的技术经济特点是高端通信技术,科技含量高。
但是国外实力强劲的国外电信公司进入中国,必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入世后发达国家电信也将逐步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中国市场的潜在进入者。
发达国家由于电信市场的开发和竞争环境日趋完善,企业经营已形成一套科学、全面和完善的体系,在加上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高质量服务支撑和雄厚的资金保证,使其具有相当大的总成本领先优势。
这些潜在者必将加剧市场竞争。
2.品牌识别。
移动通信行业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巨头所垄断,可以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格局将不会发生改变。
由于国家政策的限制,民间资本和国外运营商尚无法进入我国移动通信领域,这无疑为三大运营商提供了无形的保护伞,为其获得大量的垄断利润创造了条件,2014年4G网络设备占据移动通信设备整体市场的80.2%。
我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博弈分析
“ 囚徒困境” 是博弈论的经典案例, 反映了
随后, 政府又给网通公司、 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下面我将以 囚 “ 别和独立行动的双寡头垄断市场。 这两家服务 国移动和中国卫通, 铁通公司和吉通公司颁发了牌照.20 年底 徒困境”模型分析我国移动通信业的价格竞 01 商所提供的服务具有一定的替代性, 价格便成 市场份额高的领导厂商由 为他们争夺消费者最主要的手段。目前, 中国电信被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保留原 争。根据一般看法, 中国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名称, 北方与中国网通、 于销量大, 生产规模就大, 平均生产成本可能 政府对移动通信许可牌照的发放相当严格, 移 “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至 更低, 。 因此在竞争中会处于有利的、 主动的地 动通信市场的进出壁垒相当大, 并且消费者与 中国吉通重组为“ 制活动的基础,控制活动是一个辅助要素, 帮 信息的快速传递, 及时为 经营 决策提供全面、 能够 履行其监控、 和监督的 引导 责任。 助确保管理指令能够得以有效实施, 同时获取 及时、 准确的 信息。 部门问、 部门内 人员 部 间有 ( 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实务, 五) 能确保执 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进行交流与沟通。 内部控 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可以充分发挥各级组织 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 制具有层次性。 较高层次控制主题实施的控制 机构和各专业管理部门的积极性, 提高企业的 直品行, 对培养企业员工, 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活动将构成较低层次内部控制的环境。
维普资讯
哂
骥 国 I 洒 谨。 徽
我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博弈分析
口文 / 刘昌胜
由于移 此, 我国的通信运营市场形成了多家企业共同 移动通信具有 方便快 捷的优 势,它不受 生产者之间的信息可获性是不均等的。 而这两家公司 竞争的 局面, 移动通信市场的双寡头垄断市场 地 域的限 制,可以实 现消费者的随地 通话, 是 动通信属于自然垄断性的行业, 相当大的业务量能 够形成规模效益; 初步形成。 两家 其中, 中国移动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目 前我国电信发展的主要热点。 中国获得许可 均有 两家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 经营移动通信服务业务的只有两家运营商, 公司在基础设施的配备方面拥有不同程度的 即领导厂商。 即 政府的政策扶持使这种双寡头垄断的 为价格战, 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I t 趋激烈。国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目 我国移动通信服 控制力; 前, 可以看 内外学者对我国移动通信市场进行 了广泛而 务行业 已经形成了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两雄 局面得以存在和延续。根据以上分析, 学者们一致认为, 目前我国 割据的局面,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已 经形成, 出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符合西方经济学中的 深入的调查研究, 尽管时间较短, 但竞争逐渐激烈。 19 年中国联通公司成立标志着由邮电 94 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通信运营商已经陷入了价格竞争的 “ 囚徒困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移动通信业之间价 境” ,这一困境使得运营商们把降价作为其竞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
19 年中国联通的成 立标志着 由邮电部独家垄断 94
收稿 日期 :0 8 6 6 2 0 —0 —0
无法在产品和服务的差异中寻求更好 的价值时, 价
作者简介 : 艳 (9 3 , , 李 1 8 一)女 陕西榆林人 , 西安 邮电学院经济与贸易系硕士研究生; 陆宏平 (9 0 , , 1 6 一)男 陕西安康人 , 西安 邮电学院科技产业 处教授 , 研究方 向为产业经济理论公共管制理论与实践。
完全信息非合作的动态博弈模型。
22 1 一 次动 态博弈 ..
根据 目前 电信市场 的实 际情况 , 移动通信市场 是先要考虑后行动的博弈方在后面阶段 中的选择。
上的在位寡头企业有 中国移动和 中国联通 , 在不考 虑政府部门干预, 双方都是“ 个体理性” 的条件下 , 以 “ 囚徒困境” 模型分析我 国移动通信市场的价格竞争
过程。现假设在双方都不降价时, 自的收益为: 各 移 动7 个单位 , 联通 3 个单位 ; 若联通采取降价策略而 移动不降价时 , 联通 由于价格 降低 , 使收益在原有的 基础上增加 1 个单位 , 获得 4 个单位的收益 , 不降价
在市场上 , 降价的选择总是有先有后 , 同时选择
的情况很少 , 这实际上是一种动态博弈过程。在动
移动通信企业 的价格竞争行为进行分析 。
2 1 完 全信 息静 态博 弈 分析 .
态博弈中 , 先行动的博弈方在选择 自己的行为时总 在移动通信市场上 ,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 的价格竞
争的博弈实际上一种动态博弈。我们可 以建立一个
2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博弈分析
根据市场结构理论 , 可以将市 场划分为 4种结 构: 垄断 、 寡头垄断、 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寡头垄 断市场是指只有有限几个供应商, 进入市场存在明 显壁垒, 有限的几个供应商之间只存在有限的竞争。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 目 主要经 营 G M 移动 前 S 电话网络服务 , 他们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具有一定 的替代性, 通信服务本身也十分相似。因此 , 消费者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价格战案例分析报告
中国电信业的竞争一、前言在整个电信领域当中,移动通信是最早引入竞争的领域之一,1995年,为实现政企分开,“中国电信”成立,经营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网络及其他各项通信业务。
1999年,根据国务院关于中国电信重组精神的要求,将原中国电信的移动通信资产和业务整体剥离,组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
随着中国电信重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成立,移动通信领域已成为电信基础业务中竞争相对充分、合理的领域,也是消费者享受实惠最多的领域。
1994年中国联通出现后,对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中国联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壮大,以及国家加大对“第二网”的扶植力度,中国联通已经今非昔比,最近中国联通新增用户数已开始与中国移动持平。
为了占领市场,赢得更多的顾客,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之间一直存在着竞争。
这两个企业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营销战略,当打破垄断成为电信业改革的主旋律时,价格的竞争是不能回避和一棒子打死的。
类似的事情曾发生在以彩电为代表的家电企业中间,价格竞争的直接结果使消费者既获得了合理的消费价格也获得了可靠的服务保证,彩电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电信业也是如此,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竞争过程中也出现不少价格战。
二、价格战的过程从1998年开始,中国联通步入了大发展阶段,利用允许其价格可以比中国移动优惠的政策,开始在市场上大规模争夺用户。
从1999年开始,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之间开始了大规模的价格大战。
1999年,双方在有的地方开展GSM移动电话租号业务,对用户不收租金,只收取少量抵押金,并可以随时退网,退网时退还抵押金,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变相取消了入网费;在有的地方推出“打接一分钟,各赠一分钟”的收费办法,搞暗降价。
进攻型价格战,中国联通主动出击,利用价格战争夺用户。
1999年5月17日,中国联通武汉分公司在武汉推出130“江城卡”业务,联通公司称,办“江城卡”业务的新用户,只需交150元的SIM卡成本费,市内通话费每分钟仅需付0.2元,同时“江城卡”用户手机的漫游功能暂时关闭。
《管理经济学》考试答案,含案例分析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共10分)1.交叉弹性交叉弹性指某种商品的供需量对其他相关替代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程度。
其弹性系数定义为供需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外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交叉弹性系数可以大于0、等于0或小于0,它表明两种商品之间分别呈替代、不相关或互补关系。
可替代程度愈高,交叉价格弹性愈大。
2.声望定价所谓声望定价法是指利用消费者仰慕名牌商品或名店的声望所产生的某种心理来制定商品的价格。
因为消费者具有崇尚名牌的心理,往往以价格来判断产品质量,认为价高质必优,这种定价策略既补偿了提供优质产品或劳务的商家的必要耗费,也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二、简要回答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在进行商品需求估计中,应当怎进行市场调查?如何选择参数和变量?在进行商品需求时,应当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销售渠道、消费者以及法律法规、社会、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等方面调查:1)首先应该将要推出的产品的性能与市场上的商品做比较。
列举出市场同类或类似产品的功能和特点,并与新产品做比较,说明新产品的优势。
2)走访批发商和销售商,了解市场同类或类似产品的销量,进价等。
并想办法得知或估算市场主流产品的成本。
并将新产品的成本与市场主流产品的成本做比较。
3)走访销售商和消费者,了解市场同类或类似产品的优缺点,找出市场同类或类似产品的弊端,并在新产品中加以改进。
4)收集国家、地方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政策上找出新产品的市场前景。
5)新产品在何区域推出、针对哪个层次的消费群体推出,需要调查了解一个区域的人口分布情况及当地的消费层次,找准合适的目标客户。
市场调查所需参数和变量应当根据产品的特征选取。
如低端产品应当选择竞争产品的价格以及成本作为变量,高端产品应选择地域消费水平为主参数。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有何特征?厂商生产决定最佳产出量的基本原则是什么?Y = A(t)LαKβμ(μ≤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阐述了在技术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出与投入的劳动力及资本的关系。
中国移动战略管理分析案例
中国移动战略管理分析案例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国移动采取了一系列战略管理措施来提高其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一、多元化发展战略中国移动通过多元化发展战略来拓展业务范围和降低经营风险。
除了传统的移动通信服务外,中国移动还进入了其他相关领域,如宽带、互联网、数字媒体等。
通过多元化发展,中国移动能够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降低对移动通信市场的依赖。
二、差异化竞争战略中国移动通过差异化竞争战略来区分自己与竞争对手。
例如,在移动通信服务中,中国移动推出了不同的套餐和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用户。
同时,中国移动还注重提供优质的网络和信号质量,提高用户体验。
通过差异化竞争,中国移动能够赢得更多用户的忠诚和支持。
三、数字化转型战略面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中国移动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战略。
通过将传统的短信和语音服务转向数据和互联网服务,中国移动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并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例如,中国移动推出了包含视频、音乐、游戏等娱乐内容的套餐,以增加用户粘性和收入。
四、国际扩张战略中国移动通过国际扩张战略来开拓海外市场。
中国移动积极与海外运营商进行合作,并在一些国家设立运营网络,以提供通信服务。
例如,中国移动在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家建立了运营网络,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总的来说,中国移动通过多元化发展、差异化竞争、数字化转型和国际扩张等战略管理措施,提高了其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移动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用户流失、价格战、技术竞争等。
因此,中国移动需要继续不断创新和调整战略,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价格竞争行为
1994年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邮电部独家垄断中国电信市场的局面开始改变。
之后,随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从中国电信中分离并在香港成功上市,经历了改革与重组、拆分与合并的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目前已形成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双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
市场集中度高,具有明显的寡占市场特征,构成了非常典型的以垄断因素为主同时又具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参见表7-1)。
在中国联通初进入阶段,政府政策的扶持、不对称管制及市场博弈选择的结果,降低了电信市场的资费水平,中国联通通过低价策略迅速扩张市场份额;在成熟
阶段,中国移动在容忍和默许的同时采取了相应对策,包括价格策略及各种非价格竞争手段,如广告、品牌、服务等,并且这些策略都依赖于企业在市场中的先动优势。
表7-1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2002 —2005发展状况
中国移动通信业的竞争首先是从价格入手的,面对强硬的原有企业,相对弱
小的后进入者通过采取低价策略力求在短期内赢得较多的市场份额,以提高自己
在未来竞争中的地位,实现规模效益。
在现实的市场竞争中,降价浪潮大多是联通发起,移动随后跟进。
电信业的固定投资大、边际成本基本为零的特点也使发展新客户成为双方首选。
在联通初进入阶段,中国电信为了遏制进入,在联通进入的领域采取大幅度降价的措施,这样,联通进入后无法制定比电信低的多的价格,否则那将低于成本。
由于电信网络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且网络质量直接决定通话质量,新进入者的通话服务质量往往要低于原有企业,再加上电信用户的转换成本,
联通进入之后夺取市场份额也不是易事。
由于联通进入市场是必然的,这种价格
博弈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限制性定价,不过它对遏制市场份额的扩大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作为一个后来者和追随者,联通公司在资费上的动作很大,给用户带来的刺激也远甚于移动公司。
为了弥补移动网络的地理覆盖范围小而带来的服务缺陷和吸引用户,联通公司充分利用价格的灵活浮动权,将所有价格均向下浮动10%,对于吸引价格敏感性强的低端用户起到了相当明显的作用。
移动和联通的资费水平相互纠缠,联通要保持与移动20%的价差,而移动也不允许联通的价格低于自己20%以上,因此只要对手降价,自己立刻第一时间跟进。
这种跟随定价可以从1999年入网费的竞争看起。
在90年代中后期,政府将近万元的入网费限制到一千元。
在北京,移动的入网费由1100元降低至780元,联通的入网费为680元,在南京,移动刚刚宣布入网费为300元,联通便将入网费降低至200元。
2000年预付费业务的竞争中,移动率先将神州行的50元月租取消,资费标准为0.6元/分钟,联通随即在全国推出如意通业务,资费标准为0.54元/分钟。
2001
年套餐竞争更为激烈,3月份,移动全球通“套餐”计划为用户提供30元至788 元之间的7个档次的月租标准,分别能享受48分钟到2588分钟的免费通话时间。
整个计划的付费额度减幅在5%- 10%之间。
联通不甘示弱,广东联通的130移动电话资费套餐在月租费和免费通话时间上都比中国移动更为优惠,收费水平较
中国移动低10%-20%。
2004年初,北京联通推出了“短信卡”和“夜话卡”,面值133元的话费不仅可以免费发送500条短信,夜话卡充值用户还可以享受晚上9点到次日早上8点双向话费均低至0.10元/分钟的优惠。
北京移动立刻宣布出台一项全球通“畅听无限”业务,每月只需另付30元,就可在本地网内接听
500分钟,超出部分接听费仅为0.06元/分钟。
据有关资料,中国移动通信业90%的高端用户1①在移动公司手中,这从表5-1 的营业收入和市场占有率数据就能看出。
而联通手机用户中,低端用户占较大比
例。
但价格竞争的代价也令移动公司感到了压力。
2002年与2003年相比,移动
公司签约用户的ARPU值从2002年的176元降至171元,而用户总通话时长比2002年增长43%。
联通CDMA用户的ARPU值从2002年的172.2元降至128.4 元,GSM用户由67.3元下降到57.6元。
与ARPU值的下降恰恰相反,MOU数却
1①高端用户是指高ARPU值(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ARPU值,即每户月花费值)和高MOU值(每户通话分钟)的手机用户。
都有较大增加。
联通CDMA和GSM用户的MOU分别增加了9.4分钟和8.2分钟。
同质化是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的根源,电信业务以话音为主,技术标准化程度高,服务方式无知识产权保护等,都使竞争者在快速效仿的过程中不断趋同。
加上电信市场的利润率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转型中的通信业难以摆脱价格竞争这一传统手段。
移动通信业是一个价格弹性相对较大的行业,运营商都非常重视价格的杠杆作用。
直接价格竞争如月租费和通话费下降、单向收费;间接价格竞争如套餐资费、累计积分、虚拟专网和包月制、租借手机、入网送手机、送话费等花式多样的价格优惠层出不穷。
不难发现,移动通信业的价格竞争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
双方不断达到纳什均衡,又不断打破这一均衡。
在反复打破的过程中,价格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至价格接近边际成本。
移动和联通两大对手的价格竞争,虽然使得资费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两者之间仍带有双寡头之间的互相依赖性和平衡性。
而小灵通的进入,则打破了这种相互依赖性的平衡,使得价格下降的更快。
据统计,截至2006年5月末,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发展到 4.21亿,小灵通用户发展到了9157.8 万。
小灵通的快速发展,见证了价格的力量。
可以预见,移动和联通之间的价格竞争,在小灵通以其低廉的资费优势吸引了大批用户之后,将变得更为加剧。
结合本案例,请讨论下面问题:
1.移动通信市场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2.移动通信市场的寡占市场结构的维持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否合理?3.请提出对移动通信市场进行管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