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导学案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9课 第十九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俄、日改革的背景2、识记俄日改革的时间、内容、结果、性质及历史意义重点:俄日改革及历史意义难点:俄日改革是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探究新知:1、阅读教材117-118页完成表格第一部分“俄国废除农奴制”2、阅读教材118-120页完成表格第二部分“日本明治维新”事件背景时间领导人物内容性质影响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合作探究:(小组讨论)1、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
2、日本从“锁国”到被迫“开国”,进而主动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历史性转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历史启示?3、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成败原因(选做)检测练习,拓展延伸一、选择1.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 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B 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C 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 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一干二净。
”列宁的这句话反映了()A.英国圈地运动中出现了“羊吃人”的悲剧B.美国内战后解放的黑人奴隶的处境C.日本明治维新中农民纷纷破产D.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3.以下有关俄国废除农奴制和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的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更多的自由劳动力B.都是通过统治者颁布法令而告废除的C.都是让农奴和黑奴无条件的获取解放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4.明治维新中有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大力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国家人才5.(2019河北)他在国务会议上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为此他()A.颁布了《权利法案》 B.通过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签署了废除农奴制法令 D.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6.(2019邵阳)下列四国中,哪一个国家与其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俄国二、材料材料一: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为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
九年级历史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学教案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学教案课题:新授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及意义,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
能力目标:思考和探讨“俄国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这两次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它们对社会进步起的巨大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两次改革的性质三、学习难点:改革的意义四、教学过程(一)、巩固复习:1、美国内战的根源是什么?林肯主张废除奴隶制是其最终目的吗?2、美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为什么颁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美国内战为什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二)、预习导航:1、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盛行制。
由于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发展缓慢。
2、面对,1861年,沙皇签署法令。
规定,在法律上是,地主再不能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时,可以得到一块,但他们必须这块份地。
3、俄国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是。
4、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的封建国家。
实权掌握在手中。
1853年,一支闯入日本港口,打开日本国门。
其他国家也提出相同的要求。
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矛盾。
一部分人,放弃排斥西方的做法,开始接受,主张以推翻的统治,并取得。
5、明治维新的内容: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社会生活6、日本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是。
(三)、新课学习任务一:俄国1861年废奴制改革1、结合第一自然段和小字部分,说明改革的原因是(1)(2)2、结合118页亚历山大的话理解这次改革的目的是。
3、结合改革的内容理解列宁说“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这句话的含义?4、分析改革是如何消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从而明确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
5、从改革的实施者分析1861年改革的局限性。
6、1861年改革的意义。
任务二:日本的明治维新1、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1)。
(2)。
(3)。
2、从背景中分析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
3、内容:(1)改革从哪些方面着手?(2)这些措施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人教版九年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word示范教案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局限性(提示:目的和实施者)目的是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的统治实施者是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T必然存在局限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4、小结:如何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有局限性,但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二、日本明治维新情境导入:19世纪中期的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却打败清.政府并强迫请政府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那么曾经弱小的日本是怎样摆脱民族危机并发展强大起来的?强大起来后对周边近邻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学习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提示学生结合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2)出示图片,弓1导学生阅读导入框,思考日本面临什么样的危机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国内矛盾激化,幕府统治及及可危—中下级武士主张武力推翻幕府统治2、明治维新假如你是明治政府的一位革新派官员,你打算怎样改革?1)改革从哪些方面着手?具体措施是什么?2)这些改革措施试图分别起到什么作用?3)预期使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3、如何评价这场改革呢?教师点拨: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课后思考题:在有相同的外犹而又类似的外患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均失败而明治维新却成功了呢?课后小结:资产阶级革命波及到俄国和亚洲的日本,这两个国家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完成,都保留了封建残余,并加入到以后的对外侵略扩张。
作业布置:参照课后练一练及活动与探究。
讨论回答。
完成动脑筋。
阅读。
阅读思考回答。
思考后。
根据教材归纳整理。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
探究局限性,训练发散思维。
训练学生全面辨证的看问题,。
培养学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培养学生比较中外历史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九上导学案 06-19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编写人:王珍荣审核人:历史组课型:新授课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2、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1、重点:一是1861年俄国改革及其历史意义;二是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2、难点:学生感知这两次改革使日本和俄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知识链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明治天皇(1855—1881年在位) (1867—1912)在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由于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2、面对严重危机,年,沙皇不得不签署的法令。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农奴在获得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这块份地。
3、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上的重大转折点。
知识点二:明治维新1、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落后的封建国家。
大权旁落,实权掌握在手中。
2、年,一支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
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
3、推翻幕府以后,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鼓励发展;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
这些改革是在年间进行的,因此被称为“”。
4、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
(二)合作探究。
1、读下列四幅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图A 图B图C 图D(1)图A、B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2) 图C 、D 与图A 、B 有没有关系?简要说明理由。
(3) 图C 、D 反映了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图C 、D 反映出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各是什么? *2、拓展延伸:1853—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两次率舰队驶入日本江户湾,日本在未作武装抵抗的情况下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打开了紧锁的国门。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教案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进程(一)俄国1861年改革背景、内容、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俄、德、日,这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两个模式:一个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一个是自下而上的革命。
所以英法美国是一条路,俄德日是一条路。
我们先来看一下俄罗斯,俄国的1861年改革。
废除奴隶制度的根本原因是它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还是这个,没有别的,市场和自由劳动力的问题。
农奴收入微薄,购买力很低。
因此度造成了国内市场狭小,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工厂里自由劳动力严重缺乏,资本主义无法进一步向前发展。
加上农奴起义不断,威胁统治。
所以统治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必须进行改革。
1861年的改革,第一个是自由,农奴从法律上成为了自由人。
自由人的意思就是你不再依附于某一个地主,你想离开土地,你可以去自由流动。
这样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就有了劳动力。
第二个就是份地。
你不但自由了,而且在你自由之日起,你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是这块地你必须要出钱去赎买,高价赎买。
大家可以想一下,原来土地是地主的,现在要分给农民,如果你是一个地主,你的农奴自由了,你会把你的什么地卖给他呢?最次的地。
你把这样的地卖给他,还能拿到一磊笔钱,对地主来讲,这个作用相当大。
但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你想,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法进城大工,所以他工业发展速度照样还是缓慢。
(二)日本明治维新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19世纪中叶,有个美国人叫偑里,他率领四艘蒸汽铁甲舰侵略了一个东方国家,迫使这个国家开放通商口岸,签订了不平等的《安政条约》,美国在这个国家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和治外法权。
从此,这个国家遭殃了,其他西方国家列强接踵而至,也强迫这个国家签订了类似的不平等条约。
故事说到这里并不奇怪,无非是一场鸦片战争的翻版,但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国家不但不仇恨他的敌人,反而为他的敌人树碑产传。
在当年偑里登陆的地方竖立了一座偑里登陆纪念碑。
当年的“入侵者”以英雄的姿态出现。
[推荐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推荐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043373312b3169a451a4fb.png)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学习目标1. 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掌握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2. 知道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学习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学习难点:俄国1861年改革进步性及局限性自主学习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原因(1)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了的发展。
(2)直接原因:农奴暴动频繁,沙皇统治面临危机。
2.目的: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挽救沙皇统治危机,巩固统治。
3.改革:1861年,沙皇签署的法令。
4.内容:(1)农奴在法律上是“”,地主再也不许农奴和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
5.性质:自上而下实行的的改革。
6.影响:虽然留下大量,但加快了俄国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
二、日本治维新1.背景,(1)内忧;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落后的封建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 _____ 手中。
(2)外患:1853年,第一个用武力打开了日本的大门,激化了日本国内的矛盾。
2.改革者。
3.内容,(1)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即向欧美学习,努力。
4.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国家,摆脱了沦为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
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沙皇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二: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材料三:19世纪中期,日本天皇颁布改革诏书,发布《五条誓文》:“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从此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导学案 新人教版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2.通过思考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分析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到这两次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及它们在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时间、领导者、内容、性质、影响分别是什么?2.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2)内容:①政治方面:②经济方面:③社会生活方面:(3)性质:(4)意义:(5)局限性: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农奴的反应:(1861年)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
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
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
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相媲美。
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着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向我十岁的儿子尽可能简单地解释这个宣言的本质,祝愿在他的心灵中能够永远刻上3月5日这个日子,以及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的名字。
我无法呆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
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宣言。
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材料三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俄国农奴制改革有哪些进步性和局限性?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
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
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学案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学案
研学设计
(2)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3)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探索研究 研究主题 一、探索题
1、读下列四幅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图A 图B
图C
图D
(1)图A 、B 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2)图C 、D 与图A 、B 有没有关系?简要说明理由。
探索方法、路径、技巧
1.【课标要求】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使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要探讨明治维新在促使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就必须了解日本在明治维新前的社会状况,是什么原因促使日本进行改革
的。
改革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这样才能更
好地掌握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的影响。
【解题思路】观察图片所表现的场景,明确四幅图片的直观内容,图A 、B 是美国军舰闯入日本港口和美国军人登上日本土地的场景,图C 明治初期小课堂,图D 东
京街头有了电灯。
然后根据所学内容,结合具体问题作答。
【参考答案】(1)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在不平等的条约上签字。
影响: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国内矛盾,一部分中下级武士,
开始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
(2)有关系。
理由:外族入侵,激化日本国内矛盾,日本中下级武士起来推翻幕府统治,明治政府实行改革,才出现了图C 、D 中的场景。
人教版九年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示范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提问:1)为什么农奴制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资本主 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农奴获得份地时支付的巨额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俄与英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有何不同?
回忆俄、日对华侵略及所签条约。
了解。
有无人身自由,可否买卖。
1、背景
师介绍: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但它盛行农奴制。
提问:农奴制下的农奴和封建 制下的农民有何区别?
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俄国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增多,但是,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依然缓慢,远远落后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为什么呢?
总结: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工厂中缺少大量的自由的劳动力;同时,农奴收入微薄购买力极低,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广阔的国内市场。)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曾多次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些列强之中包括俄国和日本。其实,在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也同中国一样,是封建落后的国家,但是十几年之后,为什么他们的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了呢?(出示课题)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课后小结:资产阶级革命波及到俄国和亚洲的日本,这两个国家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完 成,都保留了封建残余,并加入到以后的对外侵略扩张。
作业布置:
参照课后练一练及 活动与探究。
讨论回答。
完成动脑筋。
阅读。
阅读思考回答。
思考后。
根据教材归纳整理。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
探究局限性,训练发散思维。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一、俄国废除农奴制度1 •背景由于农奴制的阻碍,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
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
2•时间、人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4. 性质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 影响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二、日本明治维新1 •背景(1) 19世纪中期的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天皇大权旁落,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 1853年,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大门,国内矛盾激化,幕府统治岌岌可危。
(3)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并取得成功。
2•内容(1)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⑵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_3.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 影响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但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的历史转折背戢匸农奴制駅砰资本主义发展俄国、H本一都兄资产阶统性威的占节|【问题1】为什么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探究:(1)从原因上看,落后的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废除农奴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是改革的目的之一。
(2)从实施的过程和结果上看,大量的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劳动力,而农民赎买“份地”的大量钱财,部分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始资本,并且改革后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因此,这场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问题】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有哪些异同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学案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学案学习目标:一、能表达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意义。
2、通过试探和探讨“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辩证地分析问题和全面评判历史事件的能力。
3、明白得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庞大推动作用。
学习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学习难点:感知两次改革的重要性学习进程:(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俄国废除农奴制》这一框题试探以下问题:①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进展的情形如何?农奴如何阻碍了它的进展?②1861年改革方法分为几个方面?是如何解决资本主义进展障碍的?③如何评判1861年改革?二、阅读《日本明治维新》一目,回答以下问题:①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如何的国家?②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天皇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③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重大阻碍是什么?二、合作探讨:一、我的问题:…二、咱们的问题:…3、教师的问题:①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坚信,凡能够保护地主利益的方法,都一一地做到了。
”从这段话中,你感觉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什么?②列宁说:“农人在取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如何明白得这句话?③明治维新前、时、后,日本的对外政策有何转变?④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是什么性质的改革?(三)拓展延伸结合教材121页活动与探讨对照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什么缘故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四)系统总结画表归纳俄国、日本改革的缘故(背景)、时刻、内容、性质、意义(踊跃、消极)(五)巩固训练一、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全然目的()A拯救统治危机B消灭农奴制度C进展资本主义D冲击封建尽力二、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A奴隶性改革B封建主改革C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农奴主改革3、日本明治维新的全然目的是()A社会生活的本文化B置产兴业,在经济上赶上西方C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D富国强兵,幸免重蹈中国的覆辙4、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
九年级上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内容、历史意义。
(二)日本明治维新原因(内、外)、内容、影响。
【课堂小结】俄国:1861年改革加快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日本:明治维新摆脱危机逐步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训练验收】
1、你如何看待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
2、明治维新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检查学案】把每个知识点勾画在书中,拓展题书写到书上。
【知识超市】
日本明治维新与大化改新有什么不同
1.改革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后者则是为了削弱封建统治,确立资本主义。
2.背景不同。前者是日本在侵略朝鲜失败后,在还没有面临民族危机的时候自主进行的一场封建改革。后者则是日本在遭受西方侵略后,面临极大的民族危机时所进行的异一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3.仿效对象不同。大化改新是仿效唐朝的封建制度。明治维新所仿效的则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4.大化改新主要是制度方面是改革,不着重技术的引进。而明治维新则不仅进行制度的改革,更注重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别:评价:
课题: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主备:孙鹏审阅:审批:
【知识回顾】
英法美资本主义国家是通过什么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俄国和日本有时怎样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呢?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过程、历史人物、结果及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和日本的改革共性影响及历史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俄日改革让同学们认识到只有改革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一个国家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学习目标:认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理解并掌握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历史意义,全面评价“1861年改革”。
认识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了解倒幕运动的经过,识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理解其性质和意义,并联系中国的戊戌变法进行比较学习。
重点:1、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2、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1、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是两国改革的转折点。
2、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前置学习:通读教材,完成知识结构中的填空,并在课文中标注。
1、背景(1)______严重阻碍了俄国_________的发展。
(2)___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2、目的:为了维护______的利益3、时间:______4、当时的统治者:_________一、 5、内容:1861年沙皇_________签署_________法令。
俄国法令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废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奴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性质: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性质的改革。
7、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局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_______________国家。
天皇大权旁落,实权掌握在______手里1、背景(2)______入侵,国内矛盾激化,___统治岌岌可危。
(3)____________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并取得成功。
2、时间:______3、天皇:______(1)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经济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本 4、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治 (3)社会生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性质:______性质的改革6、称为明治维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局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思考:1、阅读117页中间的材料,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俄国、日本历史转折复习学案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2.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3.了解日本改革前的社会危机。
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作用: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方式:自上而下 4.局限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练习题】1.日本明治维新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A 保留了“天皇制” B 实行“废藩置县” C 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D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2.明治维新是日本的重大转折,它对日本社会所起的历史作用不包括A 使日本结束了闭关锁国的历史B 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C 使日本走上和平发展道路D 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3.请找出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A 都是对农民的掠夺B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C 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D 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4、没有革命,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是()A、英国、法国B、法国、美国C、日本、俄国D、法国、俄国5、亚历山大二世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 这说明了1861年的改革是()A、维护农奴的利益B、农奴获得解放,从而保护了地主利益C、维护以沙皇为代表的贵族地主利益D、农奴在解放时获得一块“土地”6、[09连云港中考]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不得再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 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7、[09淮安中考]下列国家中两次社会性质的变化都是通过改革而完成的是A.日本B.美国C.英国D.俄国8、[08南京中考]第21题请找出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A.都是对农民的掠夺 B.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9、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或改革不包括()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废除农奴制 C、日本明治维新 D中国的天平天国运动10 、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大力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11、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最重要的共同点是()A吸收外来文化B摆脱落后状态C成为中央集权国家D使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12.俄国废除农奴制的主要原因是A 沙皇不喜欢农奴存在B 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 农奴制提高农民积极性D 地主阶级的反对13.1861年改革中,农奴“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这块份地是A 沙皇赏赐的B 地主分给的C 政府低价卖的D 农奴出高价赎买的14.19初,掌握日本实权的是 A 将军 B 天皇 C 大名 D 武士1.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下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请回答:⑴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是指什么?⑵从中我们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⑶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对俄国发展有什么作用?⑷日本在稍后也发生了同样性质的改革,你知道日本改革的名称吗?。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导学案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识记: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正确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一是1861年俄国改革及其历史意义;二是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2、难点:一是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二是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自主学习】一、俄国1861年改革1、由于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2、面对严重危机,年,沙皇不得不签署的法令。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农奴在获得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这块份地。
3、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上的重大转折点。
二、日本明治维新4、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落后的封建国家。
大权旁落,实权掌握在手中。
5、年,一支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
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
6、推翻幕府以后,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鼓励发展;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
这些改革是在年间进行的,因此被称为“”。
7、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
【达标测评】一、选择题:1、19世纪上半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最大障碍的是()A、沙皇专制制度B、封建制度C、农奴制D、国内市场狭窄2、1861年农奴制改革前后,俄国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土地制度 B 、农奴制度 C 、农奴的地位 D 、沙皇专制3、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体现在()A、保留大量农奴制残余B、形成种族歧视C、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遭到镇压D、没有走上革命道路4、在美术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给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画像,你可以选择的人物背景是()A、签署《独立宣言》B、签署《民法典》C、签署《宅地法》D、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5、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C、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D、农奴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6、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A 、对农民的欺诈和掠夺B 、对社会制度进行改革C、对经济生活进行创新D、对军队进行改编7、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下,日本统治阶级包括()①天皇②武士③大名④资产阶级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8、关于19世纪中期的日本,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闭关锁国、保守落后的封建国家B、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C、国家的军政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D、国家军政大权掌握在将军手中9、下列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与俄国相似的国家是()A 、日本B 、英国 C、美国 D、法国10、19世纪中期,最先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 C 、美国 D、俄国11、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同点是()A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12、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从长远看最有力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是()A、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B、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C、“废藩置县”,设立府、道、都、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D、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13、1861年改革中,农奴“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这块份地是()A、沙皇赏赐的B、地主分给的C、政府低价卖的D、农奴出钱赎买的14、19世纪中期,政府提倡: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发型的是下列哪国政府()A、沙皇俄国B、日本明治政府C、大清政府D、中华民国政府15、俄国废除农奴制的主要原因是()A、沙皇不喜欢农奴的存在B、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义的发展C、农奴制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D、地主阶级的反对16、日本倒幕力量的领导阶级是()A、资产阶级B、天皇C、大名D、中下级武士17、日本被迫同意开放港口,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是在()A、1851年B、1853年C、1854年D、1861年18、宣布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是()A、尼古拉一世B、彼得大帝C、亚历山大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19、俄国宣布废除农奴制是在()A、1860年B、1861年C、1862年D、1864年20、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A、资本主义制度B、农奴制C、社会主义制度D、奴隶制度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学案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学案【课标要求】1.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要紧内容,熟悉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2.简述明治维新的要紧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增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自主学习】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改革1.全然缘故: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盛行。
19世纪中期,严峻阻碍俄国的进展。
2.改革:年,沙皇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3.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②地主再也不准和;③农奴在取得“解放”时,能够取得一块,但他们必需这块份地。
4.意义(性质):①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②有利于的进展,加速了俄国的进展,③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
5.局限性:这次改革留下大量。
二、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①国内: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的封建国家。
(全然缘故)②国外:年,以最先挑起的民族危机。
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
2.倒幕运动:面对国内外危机,一部份中下级,开始同意西方的,主张以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3.明治维新的内容:①政治方面:②经济方面:③社会生活方面:4.性质:5.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的封建国家,慢慢转变成,摆脱了沦为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
6.局限性:日本壮大起来以后,专门快走上了的军国主义道路。
试探:一、联系中国近代史,日本明治维新后发动了对中国的哪一入侵战争?由此熟悉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
二、从缘故、性质、作用、局限性四个方面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课堂检测】1.小刚正在通过参与“高兴辞典”活动,王小丫提供的关键词是“农奴制”、“1861年”、“资产阶级改革”,问题是“发生在哪个国家”?小刚应该选择的是()A.英国B.俄国C.日本D.法国2.以下两组图示反映的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强国成长历程中曾经经历的两组矛盾。
结合史实,判定这是哪个国家?()A.英国B.俄国.日本D.美国3.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准生意农奴和干与他们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导学案
姓名: 班级: 小组
课标、考纲要求:
识记亚历山大废除农奴制法令、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在各自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能掌握俄国农奴制的危机、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及其意义,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等基本史实。
2、能比较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在历史背景、改革的领导人物、改革的影响等方面的异同。
(参见《历史地图册》39页“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比较”)
3、通过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重点:一是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二是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一、自主学习(边读、边写、边划、边记忆) ㈠俄国废除农奴制
1、根本原因: 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俄国1861年改革: 年,沙皇 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内容:① ; ② ; ③ 。
4、意义:①性质:
②影响:
㈡、日本明治维新
1、19世纪
中期,日本是一个 、______的封建国家。
封建统治阶级有 、 、 、 构成,其中握有实权的是 , 已形同虚设。
2、背景:
①19世纪中期,日本 经济开始发展。
②西方列强打开日本大门(1853年一支 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
西欧列强接踵而至。
),民族矛盾激化。
③幕府统治被推翻(1868年)
3、明治维新:时间: 领导人: 性质: 内容:①政治方面: ②经济方面:
③社会生活方面: 意义: 二、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材料二:诸位会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1) 试判断这两句话是谁说的?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作用是什么? (2)据材料分析“解放农民”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列宁曾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2、阅读下列材料:
“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
全国划为三府七十二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
取消大名单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
”
(1)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主要反映了哪方面的内容?请写出要点。
(2)写出这一事件关于教育文化方面的内容。
(3)这一事件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它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3、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民族。
在其发展历史上进行了两次改革,这两次改革分别向哪些国家学习的?日本的这一历史传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三、构建知识网络,强化印象
背景: 危机; 人物: 内容:农奴在法律上市“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
和干涉他们生活;同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要 。
性质: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
进步性:有利于 发展,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局限性:留下大量 残余 背景:幕府统治危机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 性质: 性质的改革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 内容 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 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意义:日本逐步转变为 国家,是日本历史的 影响:留有封建残余,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受农奴制阻碍
B、对外侵略扩张的影响
C、受贵族世袭制阻碍
D、受奴隶制阻碍
2、、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
A、奴隶制改革
B、封建主改革
C、资产阶级改革
D、农奴主改革
3、19世纪中期,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是:
A、伊凡四世称沙皇
B、废除农奴制
C、成为欧亚大帝国
D、彼得一世改革
4、以下明治维新的有关内容中,不能说明其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是:
A、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
B、“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5、日本从一个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幕府掌权
B、武装倒幕
C、迁都东京
D、明治维新
6、日本明治维新的最主要作用是:
A、改变了日本闭关锁国的政策
B、使日本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C、加强了日本政府的中央集权
D、使日本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
7、俄国实行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
B、沙皇统治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C、农民遭受最严酷的剥削
D、农奴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
8、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挽救统治危机
B、消灭农奴制度
C、发展资本主义
D、打击封建势力
9、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沙皇是资产阶级的总代表
B、资产阶级主持进行了改革
C、改革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府
D、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10、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农奴制
B、国家分裂
C、殖民统治
D、幕府统治
11、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影响最重要的共同点是:
A、吸收外来文化
B、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C、摆脱落后状态
D、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12、俄、日两国改革的不彻底性,共同表现为:
A、保留了农奴制残余
B、国力仍处于落后状态
C、富有侵略性和扩张性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
13、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之处是: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改革前都面临外国列强入侵和本国封建统治危机
14、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提倡“文明开化”
D、努力发展教育
15、下列国家中,通过改革摆脱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A、俄国
B、德意志
C、法国
D、日本
16、下列场景能够正确反映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社会现象的有:①近代工厂逐渐增多;②土地卖买日趋频繁;③新式学校发展迅速;④天皇权力逐渐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下列四国中,哪一个国家与其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8.19世纪60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①俄国农奴制改革②美国内战③洋务运动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
——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
请回答:①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②为什么说“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③上述材料说明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学(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