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课件: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
医学影像学:磁共振成像
医学影像学: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利用人体组织对强磁场和无损伤的无线电频率的响应,能够产生高分辨率、三维的解剖图像。本文将探讨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
一、原理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现象。当人体置于强大的静磁场中时,原子核的旋转轴将迅速与磁场方向保持平行或反平行。通过加入辅助脉冲和梯度场,磁共振发生。检测到的共振信号被计算机处理后,可以生成详细的图像。
二、应用
磁共振成像在医学诊断领域有广泛应用。首先,MRI能够提供非侵入性、无辐射的图像,使得医生和病人都受益。其次,MRI可以对人体内部器官进行精确的观察,如头部、脊柱和关节。此外,MRI对于肿瘤、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检测和评估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头部MRI
头部MRI是磁共振成像在神经学领域最常见的应用之一。它非常适合检测脑部结构和功能异常,如肿瘤、中风和多发性硬化症。通过MRI,医生可以观察到大脑的解剖结构、血液循环和信号传递路径,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决策。
2. 胸部和腹部MRI
胸部和腹部MRI常用于检测肿瘤、感染和炎症等病变。通过MRI
的高分辨率图像,医生可以评估胸部和腹部器官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如心脏、肺部、肝脏和肾脏。
3. 骨骼MRI
骨骼MRI是诊断骨骼疾病和损伤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显示骨骼和
关节的解剖结构以及软组织的异常情况,如断裂、骨折、骨肿瘤和关
节炎。骨骼MRI还能帮助医生评估疾病的严重性和指导治疗。
磁共振基本原理及读片_图文
磁 共 振 成像 检查方法
MR检查方法
普通检查:采用不同脉冲序列、不同方位,对 病变部位进行扫描(包括脂肪或水抑制)。
FS
FLAIR(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抑制水的重度T2加权像,也称黑水技术。即抑制自 由水,如脑脊液,对邻近脑脊液病变的显示更有 利。
水
分
子
细
胞
DTI 的 物 理
本征矢量 本征值
神经束对MR机的三个轴(X,Y,Z,)的关系形成其在 MR成像中的方向性,并导致与方向有关的弥散测 量(各向异性)
3-D弥散呈椭圆形,三个本征矢 量代表其弥散方向,本征值确定 其形态
源于弥散方向性 的张量(ADC’)
本征值
三个本征矢 量的矩阵
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
全新的医学影像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
★ 影像诊断学:X线、CT、DSA、MRI、US、 ECT等。
★ 影像介入性治疗学:DSA、超声、CT、MR等 。
★ 信息放射学:影像学工作管理、质控;影像 的传输与存储(PACS)存储、 传输、远程会诊(远程放射学 teleradiology)
医学影像学之X光、CT和MRI的比较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医学影像学概述 • X光检查原理及应用 • CT检查原理及应用 • MRI检查原理及应用 • 三种影像技术比较与选择策略 •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趋势及挑战
01
医学影像学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医学影像学是研究借助于某种介质(如X射线、电磁场、超声波等)与人体相互 作用,把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结构、密度以影像方式表现出来,供诊断医师根据影 像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从而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的一门科学。
辐射安全
X射线检查属于电离辐射,长期过量接 触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需遵循国家 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设备安全、人 员资质和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03
CT检查原理及应用
CT检查基本原理介绍
X线束扫描
断层成像
CT检查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 度的层面进行扫描,获取该层面的组 织结构信息。
通过连续层面的扫描和图像处理,可 获得人体被检部位的断层图像,以显 示病变的位置、形态和密度等信息。
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禁忌症
MRI检查对装有心脏起搏器、金属内固定物等患者具有绝对禁忌症;对怀孕早期、幽闭恐惧症等患者 应谨慎选择。
注意事项
患者在进行MRI检查前需去除身上所有金属物品,如手表、手机、钥匙等;检查时保持静止不动,避 免产生伪影;检查后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磁共振成像核医学成像热成像 ppt课件
《医学影像技术学》总论内容
医学影像学新概念和 新设备、新技术进展
PPT课件
1
医学影像学新概念 与新技术进展
• • • •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历史 当今医学影像学的概念 当今医学影像学的范畴 当今医学影像学的新技术
PPT课件 2
医学影像学新概念 与新技术进展
• • • •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历史 当今医学影像学的概念 当今医学影像学的范畴 当今医学影像学的新技术
• 真正做到直观显示内部组织形态的仪器, 目前唯有内镜成像。 •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光导纤维内镜,最 有发展潜力的是电子内镜。 • 电子内镜的原理:内镜伸入人体器官产 生光信号物像,采用CCD电荷耦合器将 其转换为电信号进入视频中心经计算机 处理,得到器官内表面的图像。
PPT课件 12
医学影像学新概念 与新技术进展
PPT课件 23
完
PPT课件 24
PPT课件 3
医学影像学发展史
• 1895.11.8.发现X线,三个月后维也纳的 一家医院首先用来协助外科手术成功。 • 20世纪50年代,USG用于医学上。 • 20世纪60年代放射性核素用于医学上。 • 1972年CT出现, 此时在欧洲有了“医学影 像学”的说法。 • 20世纪80年代MRI出现, DSA和CR相 继开发成功,北美放射学会上明确提出 “医学影像学”概念$
医学影像知识:磁共振成像
医学影像知识: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简称MRI),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影像诊断技术,它彻底摆脱了放射线对人体的损害,其参数多,信息量大,多方位成像,对软组织分辨力高。MRI技术非常成熟,被广泛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可以检查身体所有的实质性器官,由于具有多序列、多方位成像和高分辨率、无创伤、无辐射的特点,对神经系统(包括颅脑、脊柱和脊髓)、五官、胸部、腹部、盆腔、血管及骨骼肌肉系统等全身各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定位、定性诊断准确。
MRI 特点:
1.灰阶成像:像X线、CT图片一样有黑白灰度,但不表示密度,而是信号的强度。
2.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信号不能获得,呈无信号与周围信号形成对比,如血管、脑脊液的流空。
3.可多方位、多层面成像,以二维、三维方式显示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病变,不仅能达到定位诊断,对定性诊断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信息量大,最基本的三种图像,即质子密度像、T1加权像、T2 加权像,其它尚有多种成像技术,如利用血流的流空效应可构成血流成像,不用造影剂做成血管造影,叫做“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按人体管道对照水做成图像叫做水成像,如胆管成像(MRCP)、肾盂输尿管成像(MRU)、椎管成像和为了观察病变除掉脂肪的高信号干扰的多种脂肪抑制成像,水抑制(FLAIR)技术,以及研究人体的功能的功能成像等。
5.由于核磁共振现象直接反映人体内水分子中质子的周围环境状态和分子结构中的位置,这就提供了分子水平上的生化病理状态和信息,从而可以对人体内的水肿、感染、炎症、变性等后来形成的形态学上的变化之前进行早期的诊断,或超早期诊断。这是X线、CT、B 超等影像技术不可比拟的。
磁共振 PPT课件
47
48
49
50
谢谢
51
7
怎样开MR申请单
MR计价部位分为:颅脑、眼眶、垂体、中耳、颈部、 胸部、心脏、上腹部、下腹部、盆腔、颈椎、胸椎、 腰椎、各关节、其它。
一个部位计价一次平扫,如需做MR增强扫描、 MRA(增强造影血管成像)、MRCP/MRU (水成 像)、波谱分析等须另外收费。
上下肢诸关节,因一次MR只能检查一侧上下肢某关 节,所以双膝关节需按两个部位收费,但双髋关节 只按一个部位收费。
12
13
14
T1WI
15
T1WI+C
16
T2WI
17
18
胸部MRI适应证
呼吸系统 对纵隔及肺门区病变显示良好,对肺部结构显示不如CT。 1. 胸廓入口病变及其上下比邻关系 2. 纵隔肿瘤和囊肿及其与大血管的关系 3. 其他 较CT无明显优越性
心脏及大血管 1. 大血管病变 各类动脉瘤、腔静脉血栓等 2. 心脏及心包肿瘤,心包其他病变 3. 其他(如先心、各种心肌病等)较超声心动图无优势,应用不广
25
正常肝脏MRI--T1WI
26
正常肝脏MRI--T2WI(FISP序列)
27
正常肝脏MRI--T2WI(FISP序列)
医学影像成像系p全套课件(分析:组织)
磁共振成像诊断
磁共振成像诊断是一种非侵入性 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利用磁场 和射频脉冲对人体组织进行成像
。
磁共振成像诊断能够提供高分辨 率、高对比度的图像,对于软组 织的显示效果尤其好,常用于脑 部、脊髓、关节等部位的检测。
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优点包括无辐 射损伤、无创无痛、多角度成像 等,但操作复杂、价格昂贵,且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特点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优点,能够定量检测体内代谢 物的变化,常用于肿瘤、神经性疾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02
医学影像成像技术
X射线成像技术
总结词
X射线成像技术是医学影像领域中最早应用的成像技术之一, 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并记录透射后的影像,以显示人体内 部结构。
超声波成像特点
超声波成像具有无辐射损伤、实时动态成像、高组织对比度等优点 ,能够方便地显示心脏、血管、胎儿等器官的结构。
超声波成像应用
常用于心脏、腹部、妇产科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原理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原理
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利用示踪剂中的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的湮灭效应, 测量湮灭产生的高能光子,可以重建出人体内部示踪剂分布的三维图像。
超声波成像未来发展
01
02
03
实时三维成像
借助实时三维超声波技术 ,未来超声波成像将能够 获取更立体的图像,提高 病变检出率。
《医学影像课件:MRI 基本原理与技术》
1
核自旋技术
2
自旋的定向和翻转是MRI信号的基础。
3
原子核的磁矩
4
原子核的磁矩是MRI信号的来源。
磁共振现象
原子核在外加磁场和梯度的作用下, 产生共振信号。
磁场的产生和梯度
通过强大的主磁场和梯度场,使得信 号定位和成像成为可能。
核磁共振图像的构建
扫描类型
MRI可以生成各种类型的图像,如T1加权成 像、T2加权成像等。
1 优点
2 缺点
非侵入性、无辐射、无疼痛、提供三维图 像。
相对高成本、扫描时间长、对金属植入物 敏感。
MRI的安全问题
MRI安全性高,但对于患有金属内植物、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人士需谨慎使用。
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历程
1
2 0世纪4 0年代
核磁共振现象的首次观察。
2
20世纪70年代
第一台临床MRI仪器开始运用于医学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课件:MRI 基本 原理与技术
这个医学影像课程将带您深入了解MRI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包括MRI的工作原 理、信号的产生和检测、核磁共振现象等。欢迎加入我们的学习旅程!
什么是MRI?
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使用强大的磁场和无害 的射频脉冲来生成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MRI的工作原理
3源自文库
20世纪80年代
医学影像学教案课件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历程
01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 标志着医学影像学的诞生
03
1923年,美国医生爱迪生发明心电图仪, 用于记录心脏活动
05
1970年代,磁共振成像(MRI)技术问世, 提供更清晰的软组织图像
02
1900年,法国医生贝利尔发明荧光屏,用 于观察X射线图像
04
1950年代,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诞 生,为医学影像学带来革命性变革
准确性:诊断结果应与实际病 情相符合
客观性:诊断结果不受主观因 素影响
及时性:诊断结果应在患者病 情发生变化之前得出
经济性:诊断方法应考虑成本 效益比,尽量降低患者负担
医学影像学的误诊和防范措施
误诊原因:操作 不当、图像质量 差、诊断经验不 足等
防范措施:加强 操作培训、提高 图像质量、积累 诊断经验等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 的基因、环境和生活方 式等因素,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学在个性化治 疗中的应用:通过影像 技术,评估治疗效果, 调整治疗方案
未来发展:医学影像学 将在精准医疗和个性化 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治疗风险。
医学影像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技术进步:不 断提高影像质 量和诊断准确
04 医学影像学的临床 应用
胸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胸部X线 检查:用 于诊断肺 炎、肺结 核、肺癌 等疾病
磁共振 PPT课件
3.
其他 较CT无明显优越性
心脏及大血管
1.
2. 3.
大血管病变 各类动脉瘤、腔静脉血栓等
心脏及心包肿瘤,心包其他病变 其他(如先心、各种心肌病等)较超声心动图无优势,应用不广
19
20
21
22
23
24
腹部、盆腔MRI适应证
主要用于部分实质性器官的肿瘤性病变,(需做增强) 肝肿瘤性病变,提供鉴别信息 胰腺肿瘤,有利小胰癌、胰岛细胞癌显示 宫颈、宫体良恶性肿瘤及分期等,先天畸形 肿瘤的定位(脏器上下缘附近)、分期 胆道、尿路梗阻和肿瘤,(需做MRCP,MRU)
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
1
何谓MRI?
MRI 是英文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的 缩写,即核磁共振成像。 是近些年来一种新型的高科技影像学检 查方法,是二十世纪 80 年代初才应用于临 床的医学影像诊断新技术。被誉为医学影 像领域中继X线和CT后的又一重大发展。
2
1、MR成像的原理概述
4
MR检查的禁忌症
1 危重患者需要抢救者 2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3 体内有磁性金属异物者 (① 心脏起搏器;②耳蜗 移植体;③某些人工心脏瓣膜;④ 骨骼生长刺 激器和神经刺激器(TENs); ⑤动脉夹或 圈; ⑥ 金属结构(框周); ⑦某些假体) 4 怀孕三个月以内之孕妇 5 幽闭恐怖症者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ppt课件
具体的步骤:扫描参数、定位、饱和带、预扫描匀场、数据 采集、后处理分析
MRS空间定位及序列选择
21
激励回波法 (the Stimulated Echo Acquisition Method, STEAM)
点分辨波谱法 (the Point Resolved Spectroscopy PRESS)
序列及扫描参数
45
SV, press TR 1500 ms TE 144/35 ms FOV 24 cm Voxel size 20
mm NEX 8 Scan time 3 min
自动预扫描后获得的参 数:
线宽(Ln)小于10Hz
水抑制大于95%
1H MRS在颅脑疾病的应用
46
MRS技术及基本原理
16
射频脉冲 原子核激励 驰豫
信号呈指数衰减(自由感应衰减)
傅立叶变换
MRS显示
振幅与频率的函数即MRS
MRS技术及基本原理 17
利用原子核化学位移和原子核自旋耦合裂分现象 不同化合物的相同原子核,相同的化合物不同原子
核之间,由于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其周围磁场强 度会有轻微的变化,共振频率会有差别,这种现象 称为化学位移 不同化合物的相同原子核之间,相同的化合物不同 原子核之间,共振频率的差别就是MRS的理论基础
方成正比,场强越高,敏感性和分辨率越高
磁共振成像原理课件
便携式磁共振成像
总结词
便携式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移动性强、操作简便等优 点,为临床诊断和急救等场景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影像 检查手段。
详细描述
便携式磁共振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医学影 像技术。与传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相比,便携式磁共振 成像具有移动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快速地到达 患者身边,为临床诊断和急救等场景提供更加便利的影 像检查手段。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 不断拓展,便携式磁共振成像技术有望在家庭医疗、野 外急救、灾害救援等多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 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磁共振成像的优点与限制
优点
高分辨率、高对照度、无创、无 辐射、多参数成像等。
限制
检查时间长、对金属植入物敏锐 、对磁场稳定性要求高等。
02
磁共振成像系统组成
磁体系统
01
02
03
磁体类型
磁体系统是磁共振成像的 核心部分,主要分为永磁 型、超导型和脉冲型三种 类型。
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是影响成像质量 的重要因素,不同磁场强 度对应不同的成像效果和 应用范围。
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
总结词
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的分辨 率和信噪比,为医学影像诊断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
详细描述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技 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与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技术相比 ,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信噪比,能 够提供更加清楚、准确的影像信息。这使得医生能够更 加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程度和范围,为医学影像诊 断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未来,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技 术有望在神经、心血管、肿瘤等多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 用,推动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
医学影像系统原理之磁共振成像技术ppt课件
磁共振成像的局限性
(五)定量诊断困难 对通常采用的质子密度、T1和T2加权像,其 权重值尚难精确测定。因此,MRI还不能像 X射线CT那样在图像上进行定量诊断。
31
磁共振成像物理学原理
所谓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就是利用生物体内特定原子 磁性核在磁场中所表现出的磁共振作用而产 生信号,经空间编码、重建而获得图像的一 种高新技术。其物理基础为磁共振理论,其 本质是一种能级间跃迁的量子效应。
16
磁共振成像特点:(一)多参数成像
由于MRI的信号是多种组织特征参数的可 变函数,它所反映的病理生理基础较CT更广泛 ,具有更大的灵活性。MRI的信号强度与组织的 弛豫时间、氢质子的密度、血液(或脑脊液) 流动、化学位移及磁化率有关,其中驰豫时间 ,即T1和T2时间对图像对比起了重要作用,它 是区分不同正常组织、正常与异常组织的主要 诊断基础。因此,MRI的多参数成像,为临床提 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relaxation properties field strength and gradients
Tissue
Magnetic Timing
of gradients, RF pulses, and signal detection
34
What kinds of nuclei can be used for NMR?
《医学影像掌握课件:CT、MRI、DR》
MRI扫描不使用X射线,相 较于其他成像技术,对患 者不会带来放射性的伤害 和风险。
MRI能够明确显示软组织 结构,如脑、肌肉和关节 等,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 断和治疗。
直接放射线摄影(DR)的原理
1 实时成像
ຫໍສະໝຸດ Baidu
2 高分辨率
DR(直接放射线摄影)使用 数字探测器替代传统胶片, 能够实时获取图像并通过计 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
多平面重建
CT图像可以通过计算机重建,产生不同平面和 角度的图像,增加了对疾病结构的理解。
多样化应用
除了常规检查,CT还可用于导航手术和引导病 灶定位等一系列医疗应用。
MRI技术及其优势
高对比度图像
MRI技术能够产生高对比度的图 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评 估病情。
局部放大
MRI图像可以通过局部放大,突 出观察感兴趣区域,提供更清晰 的图像细节。
CT扫描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 方法,无需手术或内窥镜, 能够减少对患者的痛苦和风 险。
3 多应用性
CT扫描可用于检测头部、胸部、腹部以及骨骼等各个部位的异常情况, 帮助医生及时发现问题。
MRI如何工作?
1 磁共振原理
2 非放射性
3 软组织成像
MRI(磁共振成像)利用 强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 ,通过检测人体内不同组 织的信号,生成高对比度 的影像。
功能性成像
磁共振 ppt课件
功能成像技术
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通过测量水分子的随机运 动来反映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常用于脑部梗塞和肿瘤的诊断。
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通过测量组织内的血流灌 注情况来反映组织的生理功能,常用于脑部缺血性病变的诊断。
对某些人群不适用
由于磁共振成像需要使用强 磁场,对于体内植入金属异 物或起搏器等电子设备的人 群不适用。
06 磁共振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与进步
更高分辨率成像
通过改进磁场强度和优化信号处理技术,实现更 高分辨率的磁共振成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实时成像技术
研究和发展实时成像技术,减少成像时间,提高 成像速度,满足临床对快速诊断的需求。
无害。
高软组织分辨率
磁共振成像能够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结构, 对于脑、关节、肌肉等部位的病变诊断具
有优势。
多参数成像
磁共振成像可以获取多种参数,如T1、T2 、质子密度等,从而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 。
功能成像
除了结构成像外,磁共振还可以进行功能 成像,如灌注成像和弥散成像,有助于疾 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02 磁共振原理
核自旋与磁矩
核自旋
原子核具有自旋角动量,使得原 子核具有磁矩。
磁矩
原子核的磁矩与外界磁场相互作 用,产生能级分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脉冲序列与信号加权 MRI是通过一定的脉冲序列实现的。 • (l)脉冲序列:施加RF脉冲后,纵向磁化减少、消失,横向磁化出现。
使纵向磁化倾斜90°的脉冲为90°脉冲,而倾斜180°的脉冲则为180° 脉冲。施加90°脉冲后,等待一定时间,施加第二个90°脉冲或180° 脉冲,这种连续施加脉冲即为脉冲序列。脉冲序列决定着将从组织获 得何种信号。 • (2)重复时间:指在脉冲序列中,两次RF激励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 TR的长短决定着能否显示出组织间T1的差别,使用短TR可获得T1信 号对比,而长TR则不能。 • (3)回波时间:指从RF激励脉冲开始至获得回波的时间。TE决定T2加 权,使用长TE可获得T2信号对比。 • (4) T1、T2和质子密度:自旋回波脉冲序列是临床最常用的脉冲序列 之一。在SE序列中,选用短TR(通常小于500ms)、短TE(通常小于 30ms)所获图像的影像对比主要由T1信号对比决定,此种图像称为 T1加权像;选用长TR(通常大于1500ms)、长TE(通常大于80ms)所获 图像的影像对比主要由T2信号对比决定,此种图像称为T2加权像;选 用长TR、短TE所获图像的影像对比,既不由T1也不由T2信号对比决 定,而主要由组织间质子密度差别所决定,此种图像称为质子密度加 权像。
纵向磁化。
2.进动 在静磁场中,有序排列的质子不是静止的,而是作快速的锥形旋 转,称为进动。进动速度用进动频率表示,即每秒进动的次数。 外磁场场强越强,进动频率越快。
3.磁共振现象与横向磁化 当向静磁场中的人体发射与质子进动频率相同的RF脉冲时,质 子才能吸收RF脉冲的能量,即受到激励,由低龟能级跃迁到高 能级,从而使纵向磁化减少,与此同时,RF脉冲还使质子处于 同步同速进动,即处于同相位,这样,质子在同一时间指向同 一方向,其磁矢量也在该方向叠加起来,产生横向磁化。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
• 一、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是在发现核磁共振现象的基
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继CT之后,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 和图像重建数学的进展与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医学 影像检查技术。 • MRI是通过对静磁场中的人体施加某种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频率的射频 (RF)脉冲,使人体组织中的氢质子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 现象,当终止RF脉冲后,质子在弛豫过程中感应出MR信 号;经过对MR信号的接收、空间编码和图像重建等处理 过程,即产生MR图像。人体内氢核丰富,而且用它进行 磁共振成像的效果最好,因此目前MRI常规用氢核来成像。
• 4.弛豫与弛豫时间 终止RF脉冲后,宏观磁化矢量并不立即停止转 动,而是逐渐向平衡态恢复,此过程称为弛豫,所用的时间称为弛豫 时间。弛豫的过程即为释放能量和产生MR信号的过程,
• (l)纵向弛豫与横向弛豫:中断RF脉冲后,质子释放能量,逐一从高能 状态返回到低能状态,因此纵向磁化逐渐增大,直至缓慢恢复到原来 的状态,此过程呈指数规律增长,称为纵向弛豫;与此同时,质子不 再被强制处于同步状态(同相位),由于每个质子处于稍有差别的磁 场中,开始按稍有不同的频率进动,指向同一方向的质子散开,导致 横向磁化很快减少到零,此过程亦呈指数规律衰减,称为横向弛豫。
•
二、基本概念
•
1.质子的纵向磁化 氢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质子带
正电荷,并作自旋运动,因此产生磁场,每个质子均为一个小磁
体,其磁场强度和方向用磁矩或磁矢量来描述。在人体进入静磁
场以前,体内质子的磁矩取向是任意和无规律的,因此磁矩相互
抵消,质子总的净磁矢量为零。如果进入一个强度均匀的静磁场 (即外磁场),则质子的磁矩按外磁场的磁力线方向呈有序排列, 其中平行于外磁场磁力线的质子处于低能级状态,数目略多,而 反平行于外磁场磁力线的质子处于高能级状态,数目略少,相互 抵消的结果产生一个与静磁场磁力线方向一致的净磁矢量,称为
• 二、MRI图像特点
• (一)多参数成像
• MRI是多参数成像,其成像参数主要包括T1、T2和质子密度等,可分 别获得同一解剖部位或层面的T1WI、T2 WI和PD等多种图像:而包 括CT在内的X线成像,只有密度一个参数,仅能获得密度对比一种图 像。在MRI中,T1WI上的影像对比主要反映的是组织间T1的差别; T2WI上的影像对比主要反映的是组织间T2的差别;而PDWI上的影像 对比主要反映的是组织间质子密度的差别。
• (二)多方位成像
• MRI可获得人体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及任意倾斜层面的图像,有利 于解剖结构和病变的三维显示和定位。
• (三)流动效应 • 体内流动的液体中的质子与周围处于静止状态的质子相
比,在MR图像上表现出不同的信号特征,称为流动效应。 血管内快速流动的血液,在MR成像过程中虽然受到RF脉 冲激励,但在终止RF脉冲后采集MR信号时已经流出成像 层面,因此接收不到该部分血液的信号,呈现为无信号黑 影,这一现象称为流空现象。血液的流空现象使血管腔不 使用对比剂即可显影,是MRI成像中的一个特点。 • 流动血液的信号还与流动方向、流动速度以及层流和湍 流有关。在某些状态下,流动液体还可表现为明显的高信 号。 • (四)质子弛豫增强效应与对比增强 • 一些顺磁性和超顺磁性物质使局部产生磁场,可缩短周 围质子弛豫时间,此效应称为质子弛豫增强效应,这一效 应是MRI行对比剂增强检查的基础。
• (2)纵向弛豫时间与横向弛豫时间:纵向磁化由零恢复到原数值的 63%时所需时间,称为纵向弛豫时间,简称T1;横向磁化由最大衰减 到原来值的37%时所需的时间,称为横向弛豫时间,简称T2。
• (3) T1和T2反映物质特征,而不是绝对值。T1的长短同组织成分、结 构和磁环境有关,与外磁场场强也有关系;T2的长短与外磁场和组织 内磁场的均匀性有关。人体正常与病变组织的T1和T2值是相对恒定的, 而且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差别,这种组织间弛豫时间上的差别,是MRI 的成像基础。
1946年Purcell和Bloch发现磁共振现象 195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Damadian
Paul C. Lauterbur
Peter Mansfield
1971年 Damadian发现癌组织中氢原子的T1/T2弛豫时间延长,提 出了利用MR诊断癌症、进入临床的可能性。 2003年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美国Paul C. Lauterbur和英国 Peter Mansfield,因为他们发明了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该项技术可 以使 人们能够无损伤地从微观到宏观系统地探测生物活体的结构和 功能,为医疗诊断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非常便利的 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