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与防护-第十一章 高温腐蚀
腐蚀与防护-第十一章 高温腐蚀
腐蚀
(7)热腐蚀的影响因素
• 合金成分 镍、钴、铬、铝成分提高抗热腐蚀 稀土元素可增强氧化膜同基体的结合力 钼、钨、钒可提高力学性能,但促进热腐蚀 温度 热腐蚀必须有熔融盐,因此有下限门槛温度 介质成分 硫的影响大,尤其燃气中含有NaCl时加重热腐蚀 其它因素 燃气压力:压力增大,腐蚀速率增大 燃气流速:一般流速增大,腐蚀加重,尤其含有固态燃灰 颗粒时尤甚;但当燃气中有挥发性成分(如MoO3、WO3) 时,提高流速可减轻这些挥发性氧化物的不利影响 气动力学因素:产生沉积越多,越容易发生热腐蚀 合金的制备工艺:热腐蚀常发生在合金成分&组织不均匀 处
影响金属氧化行为的因素
• 温度 温度升高,金属氧化的速率显著增大 • 氧压 对于金属过剩型氧化物(n型半导体),速率与 氧压无关 对于金属离子不足型氧化物(p型半导体),随 氧压增大,速率先增大,后平缓 • 气体介质 燃烧产物对金属的高温氧化影响很大
含硫气体(硫蒸气、SO2、H2S)加 速高温腐蚀 硫化物的性质:
一是贵金属,如:Au、Pt等
二是与氧的亲和力强,且生成致密的保
护性氧化膜的金属和合金;多采用金
属的合金化提高其氧化性能
(3)提高合金氧化的途径
• 通过选择性氧化生成优异的保护膜
如:Cr2O3、 Al2O3、 SiO2
• 生成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复合氧化膜 通式:AO· 2O3 B • 控制氧化膜的晶格缺陷浓度,降低离子的扩散 速率(原子价规律)
材料腐蚀与防护
第一章绪论
重点
1. 金属的腐蚀::金属腐蚀后失去其金属特性,往往变成更稳定的化合物。金属腐蚀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规律,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
2. 均匀腐蚀速度的评定
重量法g/(m2•h)
深度法 mm/ a
容量法
电流密度法
目录
P9 腐蚀的定义
P10-11 腐蚀的过程及特点
P13 腐蚀的危害
P18-20 腐蚀的防护方法:隔离控制、热力学控制、动力学控制
P29-30 按腐蚀机理分类: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物理腐蚀
P31-38 按腐蚀形态分类:全面腐蚀、局部腐蚀、应力腐蚀
P39 按材料类型分类: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
P41 腐蚀速度的评定
P42-49 均匀腐蚀的评定:重量法、深度法、容量法、电流密度表征法
第二章金属腐蚀电化学理论基础
重点
1. 电极系统:一个有电子导体相和离子导体相组成的,有电荷通过相界面在两个相之间转移的系统。
2. 电极反应:在电极系统中伴随着两个非同类导体之间的电荷转移而在两相界面上发生的化学反应。
3. 阳极反应:从还原体的体系向氧化体的体系转化(失电子)
阴极反应:从氧化体的体系向还原体的体系转化(得电子)
4. 绝对电极电位:金属电极板浸入其盐溶液中,电子导体相(金属)与离子导体相之间的内电位差称为电极系统的绝对电极电位,用Φ表示。
相对电极电位:研究电极与参比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电动势称为该电极的相对(电极)电位,用E表示。
5. 双电层结构:金属极板表面上带有过剩负电荷;溶液中等量正电荷的金属离子受负电荷吸引,较多地集中在金属极板附近,形成所谓双电层结构。
6. 原电池与腐蚀电池的区别: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外界做实际有用功,都十点吃由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做的实际有用功为0,,即腐蚀电池只能导致金属材料破坏而不能对外界做有用功的短路原电池。
材料腐蚀与防护
材料腐蚀与防护
一、名词解释:
1. 腐蚀:腐蚀是材料由于环境的作用而引起的破坏和变质。
2. 高温腐蚀:在高温条件下,金属与环境介质中的气相或凝聚相物质发生反应而遭受破坏的过程称为高温氧化,亦称高温腐蚀。
3. 极化:由于电极上有净电流通过,电极电位(ΔEt)显著地偏离了未通净电流时的起始电位(ΔE0)的变化现象。
4. 去极化:能消除或抑制原电池阳极或阴极极化过程的叫作去极化。
5. 非理想配比:是指金属与非金属原子数之比不是准确的符合按化学分子式的比例,但仍保持电中性。
6. 全面腐蚀: 全面腐蚀:指暴露于腐蚀环境中,在整个金属表面上进行的腐蚀。
7. 点腐蚀:(孔蚀)是一种腐蚀集中在金属(合金)表面数十微米范围内且向纵深发展的腐蚀形式,简称点蚀。
8. 应力腐蚀(SCC):是指金属材料在特定腐蚀介质和拉应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脆性断裂。
9. 腐蚀疲劳:是指材料或构件在交变应力与腐蚀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脆性断裂。
10. 干大气腐蚀:干大气腐蚀是在金属表面不存在液膜层时的腐蚀。
11. 潮大气腐蚀:指金属在相对湿度小于100%的大气中,表面存在看不见的薄的液膜层发生的腐蚀。
12. 湿大气腐蚀:是指金属在相对湿度大于100%的大气中,表面存在肉眼可见的水膜发生的腐蚀。
13. 缓蚀剂:是一种当它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地,可以防止或减缓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质。
14. 钝化:电化学腐蚀的阳极过程在某些情况下会受到强烈的阻滞,使腐蚀速度急剧下降,这种现象叫金属的钝化。
15. 平衡电极电位(可逆电极电位)E:当金属电极上只有惟一的一种电极反应,并且该反应处于动态平衡时,金属的溶解速度等于金属离子的沉积速度时,电极所获得的不变电位值。
材料腐蚀与防护
金属腐蚀是金属在环境中,在金属表面或界面上进 行的化学或电化学多相反应,结果使金属转入了氧化 (离子)状态
这些多相反应就是金属腐蚀研究的对象
三:金属腐蚀科学技术的发展简史
差不多从人类有目的地利用金属时起,就开始了对 金属腐蚀及防护技术的研究。
从已发掘出的秦始皇时代的青铜剑和大量的箭簇来 看有的迄今毫无锈蚀。经鉴定,在这些箭的表面上有一 层含铬的氧化物层,而基体金属中并不合铬。很可能, 该表面保护层是用铬的化合物人工氧化并经高温扩散处 理取得的。
若金属离子通过氧化膜的晶界扩散速度大于晶格扩散, 则晶界地区起到了连接孔洞与外部环境的显微通道作用。
这种通道将允许分子氧向金属迁移,并在孔洞表面产生 氧化,形成内部多孔的氧化层。
三:金属氧化膜的保护性与完整性 1.保护性 金属氧化时在其表面上形成了一层金属氧化膜,并
以此把金属与气态环境隔离开来。但是,由于金属氧化 膜的结构与性质各异.其保护能力差别就很大。
断裂: 是指金属构件受力超过其弹性极限、塑性极 限而最终的破坏.使构件丧失原有的功能。例如轴的断 裂,钢丝绳的破断。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断裂的轴可以作为炉料重新 进行熔炼,材料可以再生。
磨损: 是指金属构件和其它部件相互作用,由于机械磨 擦而引起的逐渐损坏。最明显的例子是火车的车轮与钢轨 间的磨损。
《材料腐蚀与防护》习题与思考题
《材料腐蚀与防护》习题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何谓腐蚀?为何提出几种不同的腐蚀定义?
2.表示均匀腐蚀速度的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3.镁在海水中的腐蚀速度为 1.45g/m2.d, 问每年腐蚀多厚?若铅以这个速度腐蚀,其ϖ深(mm/a)多大?
4.已知铁在介质中的腐蚀电流密度为0.1mA/cm2,求其腐蚀速度ϖ失和ϖ深。问铁在此介质中是否耐蚀?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热力学
1.如何根据热力学数据判断金属腐蚀的倾向?如何使用电极电势判断金属腐蚀的倾向?2.何谓电势-pH图?举例说明它在腐蚀研究中的用途及其局限性。
3.何谓腐蚀电池?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可能引起的腐蚀种类。
4.金属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区别是什么?
5.a)计算Zn在0.3mol/LZnSO4溶液中的电解电势(相对于SHE)。
b) 将你的答案换成相对于SCE的电势值。
6.当银浸在pH=9的充空气的KCN溶液中,CN-的活度为1.0和Ag(CN)2-的活度为0.001时,银是否会发生析氢腐蚀?
7.Zn浸在CuCl2溶液中将发生什么反应?当Zn2+/Cu2+的活度比是多少时此反应将停止?
第三章电化学腐蚀反应动力学
1.从腐蚀电池出发,分析影响电化学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
2.在活化极化控制下决定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浓差极化控制下决定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混合电位理论的基本假说是什么?它在哪方面补充、取代或发展了经典微电池腐蚀理论?
5.何谓腐蚀极化图?举例说明其应用。
6.试用腐蚀极化图说明电化学腐蚀的几种控制因素以及控制程度的计算方法。
材料腐蚀与防护期末复习
某些金属在低温氧化时生成薄的氧化膜也符合立方规
律.
4.4 对数与反对数规律
许多金属在温度低于 300 一 400℃氧化时,其反应一开
始很快,随后就降到其氧化速度可忽略程度,这种行为
可认为符合对数或反对数速度规律。 dy/dt = Ae-By dy/dt = AeBy 积分可分别得到 y=K1lg(t+t0) + A 1/y=B – K2lgt • K1、K2 速度常数,A、B、t0恒温下均为常数。
• 在腐蚀学里,通常规定电位较低的到电极为阳极, 电位较高的电极为阴极。 • 原电池中将电化学反应: • 阳极反应: Zn Zn 2 2e (2-1) • 阴极反应: 2H 2e H 2 (2-2) 2 Zn 2 H Zn H • 电池反应 ( 2 2 -3 )
• 通常可以表示成: Mea-xOb( 金属阳离子空位 ) 或
MeaOb+y (氧阴离子间隙,不多见)。
恒温氧化动力学曲线
3.1 直线规律
即不具有保护性;
• 符合这种氧化规律的金属在氧化时,氧化膜疏松、易脱落
• 在反应期间生成气相或液相产物离开了金属表面,或在氧
化初期,氧化膜很薄时,其氧化速度直接由形成氧化物的 线规律。
二、金属氧化物的高温稳定性
1. Δ G0—T平衡图
平衡时
在温度T坐标任意温度作 垂线,交于任意金属氧 化反应的Δ G0—T图,
材料腐蚀与防护
一、名词解释:
1. 腐蚀:腐蚀是材料由于环境的作用而引起的破坏和变质。
2. 高温腐蚀:在高温条件下,金属与环境介质中的气相或凝聚相物质发生反应而遭受破坏的过程称为高温氧化,亦称高温腐蚀。
3. 极化:由于电极上有净电流通过,电极电位(ΔEt)显著地偏离了未通净电流时的起始电位(ΔE0)的变化现象。
4. 去极化:能消除或抑制原电池阳极或阴极极化过程的叫作去极化。
5. 非理想配比:是指金属与非金属原子数之比不是准确的符合按化学分子式的比例,但仍保持电中性。
6. 全面腐蚀: 全面腐蚀:指暴露于腐蚀环境中,在整个金属表面上进行的腐蚀。
7. 点腐蚀:(孔蚀)是一种腐蚀集中在金属(合金)表面数十微米范围内且向纵深发展的腐蚀形式,简称点蚀。
8. 应力腐蚀(SCC):是指金属材料在特定腐蚀介质和拉应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脆性断裂。
9. 腐蚀疲劳:是指材料或构件在交变应力与腐蚀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脆性断裂。
10. 干大气腐蚀:干大气腐蚀是在金属表面不存在液膜层时的腐蚀。
11. 潮大气腐蚀:指金属在相对湿度小于100%的大气中,表面存在看不见的薄的液膜层发生的腐蚀。
12. 湿大气腐蚀:是指金属在相对湿度大于100%的大气中,表面存在肉眼可见的水膜发生的腐蚀。
13. 缓蚀剂:是一种当它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地,可以防止或减缓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质。
14. 钝化:电化学腐蚀的阳极过程在某些情况下会受到强烈的阻滞,使腐蚀速度急剧下降,这种现象叫金属的钝化。
15. 平衡电极电位(可逆电极电位)E:当金属电极上只有惟一的一种电极反应,并且该反应处于动态平衡时,金属的溶解速度等于金属离子的沉积速度时,电极所获得的不变电位值。
金属腐蚀与防护知识重点
⾦属腐蚀与防护知识重点
⾦属腐蚀与防护知识重点
⾦属腐蚀、⾼温氧化、吸氧腐蚀、析氢腐蚀、极化、碱脆、阴极保护、缓蚀剂、阳极极化
1. ΔGθ值愈负,则该⾦属的氧化物愈稳定,即图中线的位置愈低,它所代表的氧化物就愈稳定。同时它还可以预测⼀种⾦属还原另⼀种⾦属氧化物的可能性。
2.n型半导体是⾦属过剩型氧化物,⼜称为还原性半导体;P型半导体⼜称为氧化型半导体,这类氧化物主要是通过电⼦空⽳的迁移⽽导电的。
3. 氧化动⼒学规律取决于氧化温度、时间、氧的压⼒、⾦属表⾯状况以及预处理条件(它决定于合⾦的组织),同⼀⾦属在不同条件下,或同⼀条件下不同⾦属的氧化规律往往是不同的。
4. ⾦属氧化的动⼒学曲线⼤体上可分为直线、抛物线、⽴⽅、对数及反对数规律五类,其中符合氧化反应的抛物线速度规律表明氧化膜具有保护性。
5. 在腐蚀学⾥,通常规定电位较低的电极为阳极,电位较⾼的电极为阴极。
6. 腐蚀电池与原电池的区别:原电池是能够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作出有⽤功的装置;⽽腐蚀电池是只能导致⾦属破坏⽽不能对外作有⽤功的短路电池。
7.阳极极化时电极的电位向正的⽅向移动,产⽣极化的原因有活化极化、浓差极化、电阻极化等。
8.阴极极化时电极电位向负的⽅向移动,产⽣极化的原因是阴极活化极化、阴极浓差极化。在实践中,阴极浓差极化⽐阳极极化重要得多。
9. 凡是能消除或抑制原电池阳极或阴极极化过程的均叫作去极化。最重要最常见的两种阴极去极化反应是:氢离⼦和氧⽓分⼦阴极还原反应。
10. 锌、铁等⾦属及其合⾦在海⽔、潮湿⼤⽓、⼟壤和中性盐溶液中的腐蚀,其阴极过程主
材料腐蚀与防护第十一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腐蚀.答案ppt课件
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实 现自我 人生价 值就无 从谈起 。人生 价值就 是人生 目标, 就是人 生责任 。每承 担一次 责任
9.2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腐蚀
9.2.1 一般性机理特性 影响无机非金属材料耐蚀性的因素
* 含有大量碱性氧化物(CaO、MgO)的材料属于耐碱材料。
它们与耐酸材料相反,完全不能抵抗酸类的作用。
例如:由钙硅酸盐组成的硅酸盐水泥,可被所有的无机
酸腐蚀,而在一般的碱液(浓的烧碱液除外)中却是耐蚀 的。
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实 现自我 人生价 值就无 从谈起 。人生 价值就 是人生 目标, 就是人 生责任 。每承 担一次 责任
性钠溶液的浸润时,由于渗透到孔隙中的苛性钠吸 收二氧化碳后变成含水碳酸盐结晶,体积增大,在 水泥内部膨胀,使材料产生内应力破坏。
* 硅酸盐材料的耐蚀性还与其结构有关----晶体结构的 化学稳定性较无定型结构高。
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实 现自我 人生价 值就无 从谈起 。人生 价值就 是人生 目标, 就是人 生责任 。每承 担一次 责任
早在30年代初,人们就已经知道利用钠蒸气放电可获得一种高效率 的光源,但一直到1960年,高压钠灯才实现,后经不断发展改进,才得 以实际应用。
钠蒸气放电 → 高压钠灯的发展
《材料腐蚀与防护》习题与思考题
《材料腐蚀与防护》习题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何谓腐蚀?为何提出几种不同的腐蚀定义?
2.表示均匀腐蚀速度的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3.镁在海水中的腐蚀速度为1.45g/m2.d, 问每年腐蚀多厚?若铅以这个速度腐蚀,其深(mm/a)多大?
4.已知铁在介质中的腐蚀电流密度为0.1mA/cm2,求其腐蚀速度失和深。问铁在此介质中是否耐蚀?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热力学
1.如何根据热力学数据判断金属腐蚀的倾向?如何使用电极电势判断金属腐蚀的倾向?
2.何谓电势-pH图?举例说明它在腐蚀研究中的用途及其局限性。
3.何谓腐蚀电池?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可能引起的腐蚀种类。
4.金属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区别是什么?
5.a)计算Zn在0.3mol/LZnSO4溶液中的电解电势(相对于SHE)。
b) 将你的答案换成相对于SCE的电势值。
6.当银浸在pH=9的充空气的KCN溶液中,CN-的活度为1.0和Ag(CN)2-的活度为0.001时,银是否会发生析氢腐蚀?
7.Zn浸在CuCl2溶液中将发生什么反应?当Zn2+/Cu2+的活度比是多少时此反应将停止?
第三章电化学腐蚀反应动力学
1.从腐蚀电池出发,分析影响电化学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
2.在活化极化控制下决定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浓差极化控制下决定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混合电位理论的基本假说是什么?它在哪方面补充、取代或发展了经典微电池腐蚀理论?
5.何谓腐蚀极化图?举例说明其应用。
6.试用腐蚀极化图说明电化学腐蚀的几种控制因素以及控制程度的计算方法。
化工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化工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通过了解腐蚀与防护的相关内容,总结了一些有关腐蚀与防护的基本要点,并拟将其应用于以后化工生产当中,以进行正确的设备选材,合理的结构设计,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腐蚀选取最佳的预防措施,用以减少因腐蚀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环境危害,资源浪费等情况。同时,还能促进新技术的发展,减少自然损耗。
标签:腐蚀;防护措施;化工设备
1 材料腐蚀与防护内容基本介绍
材料腐蚀是材料受环境介质的化学、电化学和物理作用产生的损坏或变质现象,因此腐蚀也包括化学、电化学与机械因素或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其具有自发性、普遍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1.1 腐蚀的分类
由于材料腐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材料构件、化学成分、表面状态等差异,所处环境的不同,以及不同的受力状态,所以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腐蚀分类方法。
(1)根据材料的类型:可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腐蚀;
(2)根据腐蚀的反应机理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3)根据腐蚀过程进行的条件,可以把腐蚀分成高温腐蚀和常温腐蚀。
对于金属材料,根据材料所处的环境状态可将腐蚀分为:
(1)在自然环境中的腐蚀:大气腐蚀、土壤腐蚀、淡水和海水腐蚀、微生物腐蚀;(2)在工业环境介质中的腐蚀:在酸性溶液中的腐蚀、在碱性溶液中的腐蚀、在盐类溶液中的腐蚀、在工业水中的腐蚀、在熔盐中的腐蚀、在液态金属中的腐蚀。
根据腐蚀形态可将腐蚀分为:
(1)全面腐蚀:均匀全面腐蚀、不均匀全面腐蚀;(2)局部腐蚀:电偶腐蚀、点蚀、缝隙腐蚀及其特例丝状腐蚀、晶间腐蚀、选择性腐蚀;(3)在力学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腐蚀:氢致开裂、应力腐蚀断裂、腐蚀疲劳、磨损腐蚀。
设备腐蚀与防护
c、金属腐蚀速度的的电流指标ia
此指标是以金属电化学腐蚀过程的阳极电 流密度(A/cm2)的大小来衡量的金属的电化 学腐蚀速度的。根据法拉第定律可把电流指标 和质量指标关联起来。
d、金属腐蚀的力学性能指标Vm
对于许多特殊的局部腐蚀形式,如晶间腐 蚀、选择性腐蚀、应力腐蚀开裂和氢脆等,常 采用腐蚀前后的强度损失率来表示腐蚀程度。
• 2)高温硫化——高温氧化的特殊形式
• 金属在含硫介质和高温共同作用下生成金属硫化物 • 的过程。
3)渗碳
在高温及含碳的环境气氛(如CO和烃类)中,环境
中的碳化物在与钢接触时发生分解并生成游离碳,使
钢表面的氧化膜破损,并渗入钢中生成碳化物的现象。
一般在表面发生,碳的浓度在表面最大。乙 烯裂解炉炉管和合成氨装置的转化炉炉管有次现象发 生。
b、腐蚀的定义明确指出,金属要发生腐蚀必须 有外部介质的作用,且这种作用是发生在金属 与介质的相界上。因此,金属的腐蚀是包括材 料和环境介质两者在内的一个具有反应作用的 体系。
c、随着非金属材料特别是合成材料的迅速发展, 它的破坏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腐蚀定义扩 大到了所有的材料,即定义为“腐蚀是物质由 于与周围环境作用而产生的损坏”。现已把扩 大了的腐蚀定义应用于塑料、陶瓷、木材、混 凝土等材料的损坏中。但金属及其合金至今仍 然是最重要的结构材料,金属的腐蚀既普遍又 严重,仍然是研究腐蚀问题的核心。
(完整版)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答案
腐蚀与防护试题
1化学腐蚀的概念、及特点
答案:化学腐蚀:介质与⾦属直接发⽣化学反应⽽引起的变质或损坏现象称为⾦属的化学腐蚀。
是⼀种纯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即腐蚀介质中的氧化剂直接与⾦属表⾯上的原⼦相互作⽤⽽形成腐蚀产物。在腐蚀过程中,电⼦的传递是在介质与⾦属之间直接进⾏的,没有腐蚀电流产⽣,反应速度受多项化学反应动⼒学控制。
归纳化学腐蚀的特点
在不电离、不导电的介质环境下
反应中没有电流产⽣,直接完成氧化还原反应
腐蚀速度与程度与外界电位变化⽆关
2、⾦属氧化膜具有保护作⽤条件,举例说明哪些⾦属氧化膜有保护作⽤,那些没有保护作⽤,为什么?
答案:氧化膜保护作⽤条件:
①氧化膜致密完整程度;②氧化膜本⾝化学与物理稳定性质;③氧化膜与基体结合能⼒;④氧化膜有⾜够的强度
氧化膜完整性的必要条件:PB原理:⽣成的氧化物的体积⼤于消耗掉的⾦属的体积,是形成致密氧化膜的前提。
PB原理的数学表⽰:
反应的⾦属体积:V M = m/ρ m-摩尔质量
氧化物的体积: V MO = m'/ ρ '
⽤? = V MO/ V M = m' ρ /( m ρ ' )
当? > 1 ⾦属氧化膜具备完整性条件
部分⾦属的?值
氧化物?氧化物?氧化物?
MoO3 3.4 WO3 3.4 V2O5 3.2
Nb2O5 2.7 Sb2O5 2.4 Bi2O5 2.3
Cr2O3 2.0 TiO2 1.9 MnO 1.8
FeO 1.8 Cu2O 1.7 ZnO 1.6
Ag2O 1.6 NiO 1.5 PbO2 1.4
金属腐蚀与防护名词解释
金属的高温腐蚀----金属在高温下与环境中的氧、硫、氮、碳等发生反应导致金属的变质或破坏的过程
极薄氧化膜:几个纳米。氧化速度由金属离子和电子迁移速度决定。
薄氧化膜:10~200nm 氧化速率与晶格间隙金属离子的电流呈正比。
后氧化膜:抛物线氧化速度。
内氧化----在氧化过程中,氧溶解到合金相中并在合金中扩散,合金中较活泼的组元与氧反应在合金内生成氧化物
热腐蚀----金属材料在高温工作时,基体金属与沉积在表面的熔盐及周围气体发生的综合作用而产生的腐蚀现象。
电极电位----电子导体和离子导体接触时的界面电位差
电毛细现象----界面张力随电极电位变化的现象
析氢腐蚀----以氢离子还原反应为阴极过程的金属腐蚀
吸氧腐蚀----以氧的还原反应为阴极过程的腐蚀
点蚀------腐蚀集中在金属表面的很小范围内并深入到金属内部的小孔状腐蚀形态,蚀孔直径小,深度深
影响因素:1)环境因素。介质类型;介质浓度;介质温度;溶液pH;介质流速。
2)冶金因素。
防止措施:改善介质条件;选用耐点蚀的合金材料;钝化材料表面;阴极保护。
缝隙腐蚀------有电介质存在,在金属与金属及金属与非金属之间构成狭窄的缝隙内,介质的迁移收到阻滞时产生的一种局部腐蚀形态。
几何因素;环境因素(氧浓度,溶液中Cl-浓度,温度,pH值,腐蚀介质的流速);材料因素。
防止措施:合理设计;选材;电化学保护;应用缓蚀剂。
电偶腐蚀----电解质溶液中,当两种金属或合金相接触式,电位较负的贱金属腐蚀被加速,而电位较正的贵金属受到保护,这种现象叫做电偶腐蚀。
材料腐蚀与防护教学大纲
材料腐蚀与防护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1121061 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2.课程的任务及目的
本课程通过金属的高温氧化及其机理,电化学腐蚀机理,材料在各种环境中的腐蚀、材料的耐蚀性、材料的保护方法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材料腐蚀与防护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方法。达到使学生在金属腐蚀与腐蚀控制这一跨学科的领域中,研究腐蚀破坏现象、过程、规律和机理,研究控制腐蚀的各种方法,研究提高合金使用寿命的耐蚀合金化原理。为研制新型耐蚀合金打下基础,为合理的选材和使用材料提供理论依据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一)学时分配
(二)理论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1.绪论
(1)掌握材料腐蚀的概念、形式、种类以及防止腐蚀的方法。
重点:材料腐蚀的概念、形式、种类。
2..高温腐蚀理论基础
(1)了解高温氧化的基本概念、各基合金的氧化、混合气体腐蚀、合金硫化、高温液态介质对金属材料的腐蚀;
(2)掌握氧化膜及氧化膜的组织、氧化膜离子晶体缺陷、掌握影响高温氧化的因素、掌握合金氧化与抗氧化原理;
(3)熟练掌握高温氧化动力学、高温氧化理论。
重点:高温氧化的基本概念、各基合金的氧化;
难点:氧化膜及氧化膜的组织、氧化膜离子晶体缺陷、影响高温氧化的因素。
3.腐蚀电化学基础
(1) 了解极化、极化原因、极化规律、极化引起的超电压、超电位的数学表示、影响腐蚀的因素;
(2) 掌握腐蚀电化学原电池过程、电极电位、平衡电极电位、非平衡电极电位、腐蚀极化图极其应用、金属的去极化、氢去极化与氢去极化腐蚀、氧去极化与氧去极化腐蚀、金属腐蚀图E--PH图;
压力容器的腐蚀与防护
腐蚀对压力容器的危害
腐蚀对压力容器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 • ( 1) 腐蚀往往使压力容器发生早期失效 或突然损坏,造成停车, 浪费人力物力。 • ( 2) 腐蚀使压力容器穿孔泄漏,造成介 质流失,污染环境,甚至会使易燃介质发生爆 炸或使有毒介质泄漏引起中毒事故。 • ( 3) 腐蚀使换热设备的传热效率降低, 造成能源的浪费。 • ( 4) 腐蚀使压力容器材料用量增加。
腐蚀对压力容器的危害
• 腐蚀是压力容器的一大危害。因此,了 解腐蚀规律,对分析压力容器损坏原因, 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提高压力容器的 使用寿命,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都 是十分重要的。
腐蚀的定义
• 腐蚀是一种物质由于与环境作用引起的 破坏或变质。 • 金属由于环境介质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 而遭受的破坏叫做金属腐蚀。
• 腐蚀的十种形态有些是独立的,但他 们都或多或少地彼此关联者。每种心态 仅凭表现观察就能鉴别,有些只需肉眼 观察,有些只需要借助于放大。通常需 要仔细观察被腐蚀的式样或损坏的设备, 则能获得解决腐蚀问题的有价值的资料。
• 1、全面腐蚀 • 全面腐蚀是最常见腐蚀形态。在金属全部暴露 的表面或大部分面积上产生基本均匀的化学或 电化学反映,称为全面腐蚀,或称为腐蚀。 • 2、电偶腐蚀 • 两种电位不同的金属直接接触或者用导线连接 起来并浸入电解质溶液中时,它们之间就有电 流流过,通常是电位正的金属(阴极)腐蚀速 度降低,甚至完全停止;电位负的金属(阳极) 腐蚀速度增加。这种腐蚀就叫做电偶腐蚀,也 叫接触腐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kt C
碱金属、碱土金属的高温氧化
• 对数和反对数规律:
金属的氧化膜非常薄(一般小于100nm),在低温 或室温时的氧化
对数: 反对数:
y k1 lg(k2t k3 )
1/ y k4 k5 lg t
室温下,Mg、Al、Cu;100~200 ℃下的Zn、Fe、Ni 等的氧化为对数规律。 100~200 ℃下的Al、Ta等的氧化服从反对数规律。 实际上,很难将这两种规律区分
高温腐蚀
高温腐蚀的定义
• 材料在高温下与环境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 学反应,导致材料变质的现象称为高温腐
蚀(High Temperature Corrosion)
• 高温:
对于金属指再结晶温度以上,即大约
在0.3~0.4倍材料熔点以上的温度
变形金属加热时组织和性能变化示意图
高温腐蚀的分类
按环境介质的状态 • 高温气体介质腐蚀
• 同时通过晶格、晶界扩散,如Ti、Zr等在中 温区(400~600℃)长时间氧化时
(2)金属氧化的动力学规律
氧化反应速率通常以单位时间内氧化膜的
生长厚度表示(dy/dt)
金属氧化的动力学曲线大致遵循直线、
抛物线、立方、对数及反对数五种规律
• 直线规律:
金属氧化时,若不能生成氧化膜,或 在反应期间形成气相或液相产物而脱离金 属表面,则氧化速率恒定不变(k),由 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所决定
腐蚀
(7)热腐蚀的影响因素
• 合金成分 镍、钴、铬、铝成分提高抗热腐蚀 稀土元素可增强氧化膜同基体的结合力 钼、钨、钒可提高力学性能,但促进热腐蚀 温度 热腐蚀必须有熔融盐,因此有下限门槛温度 介质成分 硫的影响大,尤其燃气中含有NaCl时加重热腐蚀 其它因素 燃气压力:压力增大,腐蚀速率增大 燃气流速:一般流速增大,腐蚀加重,尤其含有固态燃灰 颗粒时尤甚;但当燃气中有挥发性成分(如MoO3、WO3) 时,提高流速可减轻这些挥发性氧化物的不利影响 气动力学因素:产生沉积越多,越容易发生热腐蚀 合金的制备工艺:热腐蚀常发生在合金成分&组织不均匀 处
2
(2)金属氧化物的分解压
M O2 MO2
MO 1 K ' ' M pO pO
2 2
2
1 G RT ln K RT ln ' pO2
G RT ln
pO2 p
' O2
• 常温下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的分解压远小 于大气中氧的分压,即在此状态下金属都 有自发氧化的趋势 • 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氧化物的分解压增 大,金属自发氧化的热力学趋势减小 • 调节体系氧分压能够改变金属的自发氧化 热力学倾向,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实施金属 的可控气氛热处理
(2)热腐蚀的特征
• 是覆盖着熔融的硫酸盐或其它化合物薄层下的高 温腐蚀 • 分为孕育期和加速期,加速期内腐蚀速率迅速增 大,并伴有腐蚀产物的大量剥落 • 有一定的温度区间 • 在形态上,热腐蚀的表面层为疏松多孔的、无附 着力的氧化物&硫化物的混合物,在合金内部往 往存在着沿晶界分布的硫化物 • 常伴有固态介质(燃烧颗粒)的冲刷作用和粘合 产物(如积炭)
Na2 SO4 3R Na2O 3RO S
M S MS
M MS M MS (共晶)
• 酸-碱熔融模型 酸性熔融(SO3)组分较高
碱性熔融(O2-)活度较高
• 电化学模型 阳极: M M 2++2e 阴极: SO3 2e SO2+O2- SO32
(2)合金氧化的分类
• 一种组分氧化
或基体氧化,或合金组元氧化 • 多种组分同时氧化 ① 两种氧化物互不溶解 ② 两种氧化物生成固溶体:
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③ 两种氧化物生成化合物型复杂氧化物 mAO· nBO表示。有良好抗氧化性能的尖晶石型 复合氧化物,如:NiO· 2O3 Cr
耐氧化的金属材料:
单质(O2、Cl2等),非金属化合物(H2O、CO等),金属 氧化物(MnO3、V2O5等),金属盐(NaCl、Na2SO4等) 化学腐蚀;成氧化膜后,存在着电化学机制
• 高温液体介质腐蚀
机理取决于液体介质和固态金属之间的作用:物理溶解, 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
• 高温固体介质腐蚀
金属在腐蚀性固态颗粒冲刷下的腐蚀
• 增强氧化物膜与基体金属表面的粘附力
(4)铁和耐热合金钢的抗氧化性
• 铁的高温氧化
200~300℃出现可见的氧化膜 570℃以下,氧化物为Fe3O4和Fe2O3,抗氧化性强 超过570℃时,在氧化膜内层生成FeO,结构疏散,
抗氧化性差
• 耐热钢的抗高温氧化性
加入Cr、Al、Si,提高抗氧化性;但过大则加工性恶化。 加入Mo、W、V、Nb、Ti等,提高热强性 合金元素的大量加入往往使钢的组织发生变化,奥氏体 钢耐热性最好
(3)热腐蚀介质
熔盐:硫酸盐、碳酸盐、硝酸 盐、氯化物、氢氧化物及低熔点的 氧化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硫酸盐,如硫 酸钠,大于其熔点(884℃)称为 高温热腐蚀,低的称为低温热腐蚀
(4)典型热腐蚀 (硫酸盐高温热腐蚀)的机理 • 硫化模型
2NaCl SO3 H2O Na2 SO4 2HCl
• 立方规律: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某些金属的氧化 服从立方规律
y kt C
3
如Cu在100~300℃及各气压下,Zr在 600~900 ℃、1×105Pa氧中的恒温氧化 金属的高温氧化过程比较复杂,不同 的金属、不同的温度可能遵循的规律不同
(3)金属氧化的机理
• 金属氧化的扩散模型
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扩散是氧 化过程的控制因素 • 金属氧化的电化学模型(Wagner理论) 可推出抛物线规律,适用于厚氧化膜 氧化物的电导率越大,金属的氧化速率越大
研究高温腐蚀的意义
• 氧化是高温腐蚀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热力学表明,几乎所有的金属(除Pt、Au等)在 大气环境中都有自发发生氧化的倾向。 氧化的损耗占钢产量的7~10% • 高温腐蚀涉及的范围很广。如:锅炉、反应釜、 内燃机、涡轮发动机……;冶金、石油、航空航天 等部门 • 新的高科技时代,为提高效率,许多装备要提高运 行温度;许多新技术需要在高温下实现。
(5)镍基高温合金的抗氧化性
• 镍基合金是目前高温高负荷条件下使用的 优良耐蚀合金 • 适量加Cr,提高抗氧化性
• Ni-Cr二元体系中,加W、Mo,可增强 合金的固溶强度;加Al、Ti,可形成Ni3 (Al、Ti)强化相;加Si、Mn、Y、Th等 增加锈皮与合金基体的结合力
金属材料的热腐蚀
(1)热腐蚀的定义
一是贵金属,如:Au、Pt等
二是与氧的亲和力强,且生成致密的保
护性氧化膜的金属和合金;多采用金
属的合金化提高其氧化性能
(3)提高合金氧化的途径
• 通过选择性氧化生成优异的保护膜
如:Cr2O3、 Al2O3、 SiO2
• 生成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复合氧化膜 通式:AO· 2O3 B • 控制氧化膜的晶格缺陷浓度,降低离子的扩散 速率(原子价规律)
• 抛物线规律:
多数金属和合金的氧化动力学曲线为抛 物线。原因是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速率 与膜厚成反比,反应受扩散控制
y kt C
n
(n 2)
n<2,氧化的扩散阻滞并非与膜厚的增长成 正比,如:应力、孔洞、晶界对扩散的影响 n>2,扩散阻滞作用比膜增厚所产生的阻滞 更严重,如:掺杂等
• 热力学稳定性差,生成自由能比氧化物高 • 体积大,表面膜易破裂 • 晶格缺陷较多 • 易生成低熔点共晶体 Cr、Al可有效的抗硫蚀
合金的氧化
(1)合金氧化的特点
• 合金组元的选择性氧化
• 相的选择性氧化
• 内氧化:氧的溶解和扩散
• 合金氧化膜的组成和结构有多种可能形式
• 可能生成固溶体或复合氧化物
一般是单一氧化物,也有多种氧化物,如: FeO、Fe2O3等 • 晶体结构类型 氧化钠型(MgO)、氟化钙型(UO2)、金红 石型(SnO2)、刚玉型(Al2O3)、尖晶石型 (LiMn2O4)
(3)金属氧化膜的完整性
VOX M OX M PBR VM nAM OX
M、A分别为分子量、原子量,n为一个氧化物分子中金属原 子原子的个数。 当PBR>1,金属氧化膜是完整的(能够完全覆盖整个金属 表面),具有保护性 PBR过大,如大于2.5时,内应力过大,易使膜破裂,如 钨的氧化膜的值为3.4,保护性很差 当PBR<1,金属氧化膜是疏松多孔的,保护性差
金属高温氧化的热力学基础
(1)金属氧化可能性的判断
• 金属氧化过程的自由能变化
G 0 ,反应自发进行
M O2 MO2
MO G G RT ln Baidu Nhomakorabea M O
2 2
G G RT ln pO2
G G RT ln pO2
热力学数据表明,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的 pO 2.13104 Pa ) G 均为负值,即使在常压条件下( G 稍正,但仍为负值。 G 比 ( 注意除以标准大气压P0 ) 常态下,氧化反应的 G 随温度升高有由负向正 变化的趋势,即金属自发氧化的趋势随温度上升而 减小,这与人们的直觉相反,然而这正是金属冶炼 要在高温下进行的热力学依据
金属氧化膜的结构和性质
(1)金属氧化物的类型
• 严格化学计量比组成的化合物
有晶格缺陷,占化合物总数较少,如:MgO、CaO、
ThO2等
• 非化学计量比的化合物
① 金属离子过剩型氧化物(n型半导体),电子导电 ② 金属离子不足型氧化物(p型半导体),空穴导电
(2)金属氧化物的组成和晶体结构
• 组成
• 结构内应力
• 冷热交变内应力
• 在构件的尖角、棱边、急剧转弯处应力集中,
并且金属变为氧化物时体积突然增大,最易引 起开裂和剥落 • 氧化膜的破裂类型:空泡,气体不可透过的微 泡,剥落,切口裂纹,角和棱边上的开裂
金属高温氧化的动力学
(1)金属高温氧化的基本过程
① 物理吸附阶段:O2向O2/MO界面扩散,发生物 理吸附,其吸附热<25J/mol
② 化学吸附阶段: O2分解成原子氧,发生化学 吸附变成O-,最终形成O2③ 在MO/M界面,金属M电离成M2+ 综合步骤②和③
M
2
O MO
2
M
2
O
2
MO
为了维持反应的进行,必须有两种迁移:
O2-和M2+通过氧化膜的迁移
迁移的存在形式:
• 通过晶格扩散,T较高
• 通过晶界扩散,T较低
(4)金属氧化膜的保护性
• 完整性。膜的PBR值在1~2.5之间
• 致密性。组织结构致密,金属和O2-在其中扩散系数下,
电导率低 • 稳定性。难溶、不挥发,不易与介质作用 • 附着性。膜与基体结合良好,有相近的膨胀系数,不易 剥落
• 力学性。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可经受一定的应力、
应变和摩擦作用
(5)氧化膜的机械损伤
(3)系统标准吉布斯自由能-温度关系图
• G T 图只能应用于平衡系统
• 所有凝聚相都是纯物质,不是溶液或固溶体 • 金属的氧化倾向性按照Cu、Pb、Ni、Co、P、 Fe、Cr、Mn、Si、Ti、Al、Mg、Ca排列,依次 增大
(4)金属氧化物的高温稳定性
• 分解压 • 熔点:熔点低,不利于稳定 两种氧化物形成共晶时,熔点降低 • 蒸汽压:蒸汽压越小,氧化物越稳定 • 挥发性:易挥发,氧化物膜对基体无保护作用
(5)硫酸盐低温热腐蚀
破坏性非常严重,如导致涡轮叶片的寿命降低 到只有800 ℃以上工作时寿命的一半
CoO SO3 CoSO4
NiO SO3 NiSO4
常形成低熔点共晶体 Na2 SO4 MSO4 常存在孔蚀
(6)钒蚀
燃料中含有钒等杂质,燃烧后生
成V2O4、V2O5,它们于金属表面氧 化物反应或与其它灰分结合成钒酸盐, 其熔点较低,凝聚在构件表面,加速
影响金属氧化行为的因素
• 温度 温度升高,金属氧化的速率显著增大 • 氧压 对于金属过剩型氧化物(n型半导体),速率与 氧压无关 对于金属离子不足型氧化物(p型半导体),随 氧压增大,速率先增大,后平缓 • 气体介质 燃烧产物对金属的高温氧化影响很大
含硫气体(硫蒸气、SO2、H2S)加 速高温腐蚀 硫化物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