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送别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合集下载

李白古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古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 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 忧。
4/6/2013
4/6/2013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8)称意:称 心如意。 •(9)明朝:明 天。
啊!人生在世竟 然如此不称心 如意,还不如 明天就披散了 头发,乘一只 小舟在江湖之 上自在地漂流。
作品赏析
•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 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 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 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 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 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他的“烦忧” 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 受的一个艺术概括。
作品赏析
• 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 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 。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 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 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 “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 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 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 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 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 状态。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6)俱怀: 两人都怀有 •(7)览:通 “揽”,摘 取。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鉴赏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鉴赏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鉴赏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伤心南山秋复春,深锁芳意无人闻。

醉卧吴城多烟雨,挥泪醒来独自存。

远送谢灵运西归,锦书遥寄聊别言。

有情枉尽千万金,凭君山河一回颜。

鉴赏:
这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以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为题,抒发出断蓬情绪。

一开头就诉说了几许深沉伤心,“伤心南山秋复春”,这一谐和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内心弥漫着的愁苦之情;“深锁芳意无人闻,醉卧吴城多烟雨”,这两句的意境凝重,意味深长,但又不乏温情脉脉,显示出作者对朋友别离的不舍痛楚;“挥泪醒来独自存”更在感伤中表达出了自己孤独而晦暗的心情;“远送谢灵运西归,锦书遥寄聊别言”,这里作者以“谢灵运”、“锦书”这两个象征着友谊的物品象征,表现出了一种坚定的友情,把友情托付给未来;最后“有情枉尽千万金,凭君山河一回颜”,两句诗作者总结出了友情的本质:有情无钱。

此诗表达了作者在谢友之时的深情,情真意切,感慨为之。

初中语文文言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及翻译(含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及翻译(含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及翻译(含赏析)作品原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⑵,对此可以酣高楼⑶。

蓬莱文章建安骨⑷,中间小谢又清发⑸。

俱怀逸兴壮思飞⑹,欲上青天览明月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⑻。

人生在世不称意⑼,明朝散发弄扁舟⑽。

[1]词句注释⑴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⑵长风:远风,大风。

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⑷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秀发,诗文俊逸。

⑹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

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⑺览:通“揽”,摘取。

览明月:《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作“揽明月”。

另一版本为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蓬莱”二句:笔分两面,切题面二人关系 登楼感慨。
“中间”:比拟紧密关连。
“俱怀”二句:逸兴同怀 忧尽散。
酒兴极致,烦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抽刀……”:喻“举杯”句。 “举杯……”,回到现实。 “人生……”:解愁之悬念:为时世所
诗歌内容理解填空: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 “诗仙” ,“诗侠”之称,后人称赞他“斗酒诗 百篇”。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 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 吟》、《早发白帝城》、《月下独酌》、《春夜 洛城闻笛》等。
“弃”。
壮志难酬
本诗主旨: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游宣城时所作。诗人 从自己被放还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政治日 趋腐败,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心情苦闷。这首 诗就抒发了这种怀才不遇的郁闷苦闷之情。全诗 辞语慷慨豪放,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 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 著追求。整首诗写愁思却不晦黯,情绪低抑不哀 婉,诗中一系列亮色调的意象,如“长风万 里”,“酣高楼”,“青天”,“明月”等,始终 涤荡着一股清越之气。诗歌大开大合,陡起陡落, 感情变化剧烈而不显突兀。语言奔放,意气豪放,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 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
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明“云”与己 都有凌云壮志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 青天览明月。
4、诗中李白用比兴手法写出愁多的诗句是:抽刀断 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5、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 的牢骚、愤懑。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翻译及赏析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翻译及赏析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翻译及赏析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翻译及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宣城(今属安徽)与其叔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送别诗。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翻译及赏析篇1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宣州,今安徽宣城。

谢脁楼,又名北楼或谢公楼。

相传为南朝齐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唐时重建,改名为叠嶂楼。

校书叔云,或谓即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

此诗题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此诗饯别的对象当是文学家李华。

高楼:即题“谢朓楼”,南齐诗人谢朓官宣城(即宣州,今属安徽)太守时所建。

蓬莱:指秘书省。

李白族叔李云官秘书校书郎。

清发:清新秀丽。

逸兴:超逸的意兴。

散发:不戴冠簪子。

指散漫无拘束。

扁舟:小船。

弄扁舟,指归隐江湖。

译文1: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

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译文2:弃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乱我心绪的今日多叫人烦忧。

长风万里吹送秋雁南来时候,对此情景正可开怀酣饮高楼。

你校书蓬莱宫,文有建安风骨,我好比谢朓,诗歌亦清发隽秀。

初中语文文言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及翻译(含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及翻译(含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及翻译(含赏析)作品原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⑵,对此可以酣高楼⑶。

蓬莱文章建安骨⑷,中间小谢又清发⑸。

俱怀逸兴壮思飞⑹,欲上青天览明月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⑻。

人生在世不称意⑼,明朝散发弄扁舟⑽。

[1]词句注释⑴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⑵长风:远风,大风。

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⑷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秀发,诗文俊逸。

⑹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

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⑺览:通“揽”,摘取。

览明月:《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作“揽明月”。

另一版本为揽。

唐诗赏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译文赏析

唐诗赏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译文|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唐代: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弃我而去的昨日,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烦忧多多。

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

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你我满怀超宜兴致,想上青天揽住明月。

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无法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注释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长风:远风,大风。

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

七言古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七言古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七言古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能够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品评述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

谢眺楼:又称谢公楼,也称北楼。

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

云:李云。

蓬莱:指东汉时藏书的东观。

建安骨,指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风格刚健清新,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简析】: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

全诗感情沉郁、奔放几乎句句都是精华,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记宸⒆杂鳌=杷捅鹨栽薅苑剑惜其生不称世。

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

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

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

“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

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甲员龋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

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寻求寄托。

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众口交赞。

--引自"超纯斋诗词" 翻译、评析:刘建勋这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

谢朓楼,系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创建,又称北楼、谢公楼。

诗题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很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拼音翻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拼音翻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拼音翻译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全文拼音如下: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xuān zhōu xiètiǎo lóu jiàn bièjiào shūshūyún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qìwǒqǜzhě/zuórìzhīrìbùkěliú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luàn wǒxīn zhě/jīn rìzhīrìduōfán yōu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cháng fēng wàn lǐsìng qiūyàn /duìcǐkěyǐhān gāo lóu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péng lái wěn zhāng jiàn ān gǔ/ zhōng jiān xiǎo xièyòu qīng fā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jǜhuán yíxīng zhuàng sīfēi / yùshàng qīng tiān lǎn míng yu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chòu dāo duàn shuǐshuǐgèng liú/ jǚbēi xiāo chóu chóu gèng chóu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rēn shēng zài shībúchèn yì/míng zhāo sàn fàlōng piān zhōu【创作背景】《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宣城(今属安徽)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古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翻译赏析

古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翻译赏析

古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翻译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古诗如下: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前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也叫《宣州谢楼饮别校书叔云》)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宣城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

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着追求。

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

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注释】⑴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⑵长风:远风,大风。

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⑷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赏析唐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赏析唐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赏析唐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是作者为了送别自己的好友李云而作。

全诗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诗人对自己的不满和对人生的迷茫;第二部分则通过对李云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先,诗的开头便写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留恋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忧愁。

接着,诗人又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友情的珍视,暗示着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终有一天能够扬帆远航,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外,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将现实与幻想相结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诗人内心的忧愁比作流水,表达了诗人对忧愁无法消除的无奈。

总的来说,《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充满激情、饱含深情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既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奔放的特点,也展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才华。

初中语文 文言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及翻译(含赏析)(通用)

初中语文 文言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及翻译(含赏析)(通用)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及翻译(含赏析)作品原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⑵,对此可以酣高楼⑶。

蓬莱文章建安骨⑷,中间小谢又清发⑸。

俱怀逸兴壮思飞⑹,欲上青天览明月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⑻。

人生在世不称意⑼,明朝散发弄扁舟⑽。

[1]词句注释⑴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⑵长风:远风,大风。

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⑷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秀发,诗文俊逸。

⑹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

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⑺览:通“揽”,摘取。

览明月:《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作“揽明月”。

另一版本为揽。

送别诗汇总

送别诗汇总

送别诗汇总本文是关于送别诗汇总,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送别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送别诗——《宜阳别元明用觞字韵》《宜阳别元明用觞字韵》原文霜须八十期同老,酌我仙人九酝觞。

明月湾头松老大,永思堂下草荒凉。

千秋风雨莺求友,万里云天雁断行。

别夜不眠听鼠啮,非关春茗搅枯肠。

送别诗——《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原文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

第四阳关云不度。

山胡新啭,子规言语,正是人愁处。

忧能损性休朝暮,忆我当年醉时句。

渡水穿云心已许。

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

送别诗——《钱塘夜宴留别郡守》《钱塘夜宴留别郡守》原文四方骚动一州安,夜列樽罍伴客欢。

觱栗调高山阁迥,虾蟆更促海声寒。

屏间佩响藏歌妓,幕外刀光立从官。

沈醉不愁归棹远,晚风吹上子陵滩。

送别诗——《别州民》《别州民》原文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一无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别州民》译文杭州的父老准备水酒满筵,拦路相送。

作为地方官吏为自己在任时一无建树而惭愧,不禁潸然泪下。

送别诗——《青门柳》《青门柳》原文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青门柳》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送别诗——《草》《草》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草》译文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译文|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唐代: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及注释译文弃我而去的昨日,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烦忧多多。

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

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你我满怀超宜兴致,想上青天揽住明月。

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无法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注释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长风:远风,大风。

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

李白诗词《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诗意赏析

李白诗词《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诗意赏析

李白诗词《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诗意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宣城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

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

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

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

二年后,因被谗言击中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活。

大约是在天宝十二载(753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

宣州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李白曾多次登临,并且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要送行的李云,又名李华,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

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

天宝十一载(752年)李云任监察御史。

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中记载:“(天宝)十一年拜监察御史。

会权臣窃柄,贪猾当路,公入司方书,出按二千石,持斧所向,列郡为肃。

”可见李云为官的刚直、清正和不畏权贵。

这首诗是在李云行至宣城与李白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李白为之饯行而作。

作品鉴赏: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

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的豪迈情怀。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一)阅读诗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回答问题。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文学史上誉为“ 诗仙”。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

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是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谢灵运,“小谢”指谢朓。

4、“建安骨”又称建安风骨,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刚健清新的诗文风格。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一、二两句蕴含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含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B、三、四两句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C、五、六两句,上句赞美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逃避现实的消极色彩。

6、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

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

(二)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李白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

诗中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B、此诗开头两句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并没延续着写烦说忧,而是展现出另一番天地。

其中三、四句写春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C、结尾两句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接上) 接上)
• 2.月亮是中国诗人吟咏最多的意象之 月亮是中国诗人吟咏最多的意象之 它在李白笔下呈现出丰富的意境, 一,它在李白笔下呈现出丰富的意境, 寄托了深厚的感情。李白写到月亮的 寄托了深厚的感情。 诗歌多达近三百首, 诗歌多达近三百首,请从李白的诗歌 中再找出几首描写月亮的作品来阅读, 中再找出几首描写月亮的作品来阅读, 写一篇名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写一篇名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的小论文。 的小论文。
本诗主旨: 本诗主旨:
• 蓬莱文章:李云;小谢清 蓬莱文章:李云; 自喻。 发:自喻。 • 惜生不称世。 惜生不称世。 • 豪放坦率,怀才不遇而无 豪放坦率, 可奈何。 可奈何。
本诗艺术特色: 本诗艺术特色:
• 结构大起大落而一气呵成: 结构大起大落而一气呵成:
昨日 长风 今日 青天 明朝
• 亮色调意象写愁思:“长风”“高楼” 亮色调意象写愁思: 长风”“高楼” ”“高楼 • 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抽刀 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
课文难点讨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两句一写“ 一写“ 两句一写“愁”,一写“独”, 但诗人对“ 没有正面落笔, 但诗人对“愁”没有正面落笔, 更是没有明言, 对“独”更是没有明言,在这里 诗人采用的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手 法?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 “蓬莱”二句:笔分两面,切题面二 蓬莱”二句:笔分两面, 蓬莱 人关系 登楼感慨。 登楼感慨。
“中间”:比拟紧密关连。 中间” 比拟紧密关连。

古诗文赏析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苏幕遮.碧云天》

古诗文赏析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苏幕遮.碧云天》


文本注释
•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是南齐 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李白曾多次登临,并且写过一首《秋 登宣城谢朓北楼》。饯别:以酒食送行。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 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 长风:远风,大风。 • 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酣(hān):畅饮。高楼:指谢朓楼。
•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后汉书》卷二三《窦 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言东 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建安骨:指刚健遒劲 的诗文风格。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 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 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 以自喻。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诗文俊逸。
古诗文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苏幕遮》
古诗原文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文章注释
①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黯,形容心情忧郁。语出江淹 《别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②追旅思(sì ):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旅思,旅居 在外的愁思。思,心绪,情怀。 ③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 “芳草”常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句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 ④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两句应该连读,意思是,每天夜里只有做(返还故 乡的)好梦时才得安睡。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鉴赏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鉴赏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鉴赏导语: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

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

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推荐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鉴赏,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

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写作背景李白于742年(天宝元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

二年后,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又开始了漫游生活。

在753年(天宝十二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

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李云:又名华,是李白的族叔。

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天宝十一年任监察御史。

著有《含元殿赋》,此外还写有《鲁山令元德秀墓碑》碑文,颜真卿书,李阳冰篆额,时称“四绝碑”。

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中记载:“(天宝)十一年拜监察御史。

会权臣窃柄,贪猾当路,公入司方书,出按二千石,持斧所向,列郡为肃。

李白诗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诗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诗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全诗辞语慷慨豪放,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意思是说,背弃我而离开的,是昨天的岁月,它已经不可挽回地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扰乱我心绪的,是现在的时光,它引起我的烦恼和忧愁。

弃字,刻划出了过去岁月对诗人的冷酷无情;留字,又显示出诗人对往昔时光流连不舍的矛盾心情。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面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

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一个酣字摒弃了哀怨的消极情绪,凭添了几分豁达与豪放。

五、六句是借建安至唐期间的文学概况,总结李云和诗人自己的创作风格,这两句诗的大意是:你的诗文颇具建安风骨,我的诗象谢朓一样清丽秀奇。

这里的蓬莱文章四字,既点明李云校书郎的身份,又暗示其文章颇有仙气。

建安骨即建安风骨,指东汉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等人诗文所共同形成的刚健清新的艺术风格。

中间小谢又清发一句之中间,是指从建安到唐之间的时间。

小谢是指谢朓楼的建造者谢朓。

清发是指谢朓的诗风清丽隽逸。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二句,是从共同的志趣、理想和抱负写二人的友谊之深。

意思是说:我们俩都怀有超逸的兴致和抱负,几乎想要飞上青天去摘取明月照亮黑暗的现实。

这里,一个俱字,联贯主客,表示了二人理想的相近和豪迈气魄的相同;一个揽字,极度夸张而又轻巧自如,它说明诗人只有在明净如洗的青天中才能获得理想的自由,也为下句跌落现实之后的不称意作了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送别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能够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
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
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

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

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昨日之日”
与“今日之日”,是指许很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

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

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
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
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

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
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

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
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

破空而来
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
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面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
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

这两句在读者面
前体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

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

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
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能够自由驰骋的
空间。

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
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
不过生了。

七、八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
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

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

“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

豪放与天真,在
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这正是李白的性格。

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
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
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

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
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潮,仿佛现实中
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不过诗人的精神即使能够在幻想中遨游驰骋,诗人的身体却始终
被羁束在污浊的现实之中。

现实中并不存有“长风万里送秋雁”这种
能够自由飞翔的天地,他所看到的仅仅“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这
种可憎的局面。

所以,当他从幻想中回到实里,就更强烈地感到了理
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

“抽刀断水水
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个落千丈的又一大转折,正是在这种情
况下必然出现的。

“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

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
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
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

因为比喻和
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
然天成。

即使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
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
拔者有明显区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
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所以,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
闷的出路。

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

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
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

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
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