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设计20

合集下载

【VIP专享】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_教案

【VIP专享】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_教案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说出酶的概念和本质; 说明酶的特性,举例说出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举例说出酶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有关酶的最新发展
(二)能力目标:掌握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 通过对日常生物现象的讨论,发展主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
通过设计方案的讨论交流和评价,发展思辨、交流和评价能力; 能 力; (三)情感目标: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培养科学情感和科学态度 乐于观察生命现象并主动发现问题,寻求答案,探究未知事物;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团体合作精神; 体验科学探究的成功与失败,形成客观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组间交流: 介绍方案,相互质询思 辨
延展: 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
教师引导
提问、假 ①.提供材料,激发学生联 ①.阅读学案材料,组内讨
设模块 想;
导问:
(1)材料中的信息与酶有什 的假设是什么”;
学生活动
论,确定“我想要探究的问
题是什么”,“我对问题作出
么关系,与酶的活性又 ②.各小组交流要探究的问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化学本质及酶 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对酶的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通过之前“探究植物细胞的 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也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的能 力,掌握了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对于酶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能够在此基础上发挥联想,开展探究。
有什么关系?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可能 会影响酶的活性”;“温度过
有哪些?
②.明确分组;(4 人一组) 值对酶的活性有没有影响”
二、教材分析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教案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教案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酶的概念和特性2. 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3. 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二、教学内容1. 酶的概念和特性2.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3. 实验设计原则4. 实验操作步骤5. 数据处理与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酶的概念、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2. 实验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4.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和设备:试管、烧杯、滴定管、显微镜等2. 实验材料:酶溶液、底物、缓冲液、指示剂等3. 教学课件和教案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酶的活性和影响因素2. 讲解:讲解酶的概念、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3. 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5.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6. 总结与评价:教师总结实验结果,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六、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的理解与应用。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口头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口头表述和分析能力。

七、安全与环保1. 实验室安全: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化学品,避免意外伤害。

2. 环保意识:教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节约使用试剂,减少废弃物产生。

八、拓展活动1. 文献调研: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酶活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2.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酶活性影响因素。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评估: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课后作业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探究实验,使学生掌握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会概述温度和影响酶的活性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④提高学生收集资料和语言表达能力。

3、态度情感目标:①通过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③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二、教学内容分析:在第四章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探究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在老师引导下按照探究实验的环节进行了简单的实验,所以学生在进行本次实验之前就具有了探究实验的基本素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能力很可行,也很必要。

但是,教材在编排时,既安排了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探究,又安排了值对酶活性影响的探究,从时间上讲,讨论形成方案所需要的时间长,不宜实施;从学生的接受能力上讲,一次性需要处理的问题太多,容易混为一谈,分不清探究温度与探究值所需要的不同,而思路可能会混乱。

因此,在进行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是对教材上的内容作了适当的处理,即要求学生任选其中的一个探究课题,并根据给的实验器材中选择需要的器材设计实验探究温度或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同时,为简化实验的难度,避免使学生的思维混乱,对实验材料和器具的介绍和使用尽量详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及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2、学会用准确的语言阐明实验探究的结果。

教学难点:1、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器材,并根据选择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2、分析实验结果,形成正确的实验结论。

四、教学重难点解决策略及突破的具体方法:1、点评法和点拨法:本节课把点评法和点拨法自始至终贯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中,目的在于强化学生主体活动,同时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教学设计

一、教学研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中《酶的特性》的第二课时,第一个内容讲的是酶的作用和本质,第二个内容是酶的特性,包括高效性和专一性。

关于酶的第三个特性,本次实验通过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让学生在探究后得出结论:酶的作用条件是温和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从而加深对酶的作用和本质的认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设计实验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对教材后续内容的学习和今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学习酶的概念,了解酶的本质、特性和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2.能力目标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探究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学会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过程中的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使每一个学生体会与他人合作的快乐,体会集体力量的伟大。

(三)重难点重点:实验设计与分析。

难点: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

二、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和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反思。

教学手段:学案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课前在网上搜集关于酶应用的相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可能大家都有过发烧的经历吧?人感冒发烧时,常常不思饮食,其原因是什么?生:可能高温影响酶活性。

师:说得非常好。

我们身体的细胞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几乎都需要酶的催化作用。

消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而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所以高温会降低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即酶的活性。

那么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酶的活性呢?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吧。

板书: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师:我们前面已经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的探究实验,来回忆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创新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创新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创新教学设计一、实验内容分析“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1节的一个探究性实验教学内容。

在此实验之前,学生已经对酶的作用、化学本质及特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实验探究活动来验证环境因素对酶的影响,不仅让学生获得感性经验,加深知识的理解,更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实验设计思路“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是发展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极好素材。

学生已学习酶的作用和特性的相关知识,对酶活性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由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然后有效地组织学生“实施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在亲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乐趣,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和发展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实验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学会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方法;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处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亲历实验设计及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3.1教学重点及解决的具体策略【教学重点】体验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并掌握设计实验的方法,能够通过比较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成为本探究实验的教学重点。

【解决的具体策略】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包括反应原理和鉴定原理。

然后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通过问题提示的办法,如“用什么方法控制自变量?如何观察或检测因变量?”等帮助学生理清实验设计的思路,进而完善实验方案的设计。

3.2教学难点及突破的具体办法【教学难点】在完善实验设计的基础上,如何组织学生亲历完整的探究实验过程成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突破的具体办法】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在学生实施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醒和帮助学生规范操作,科学探究,安全探究。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生物5.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生物5.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题是“降低化学反应的酶”中的内容,本节教学需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酶的发现、概念和特性;第二课时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本文主要介绍第二课时“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教学设计。

整节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实验过程,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的知识建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一的学生,并且有关酶的教学,在前一个课时学生已对酶的化学本质有了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实验已对酶的催化效率有了感性认识,所以本节课是构建在学生对于酶已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实施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酶的特性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④提高学生收集资料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尝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养成学生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关注生活、生产实际,养成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关心科技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酶的特性。

(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2、教学难点:(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五、教法和学法: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

1、点评法和点拨法本节课把点评法和点拨法自始至终贯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中,目的在于强化学生主体活动,同时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

适时得当的点拨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

2、自学导思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驱动的模式: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针对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阐述和交流实验结果。

在教学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质疑、探究、采集、讨论。

3、微格教学法将复杂的问题细分为若干小的问题,降低学习探究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影响酶的活性因素一课探究式教学设计

影响酶的活性因素一课探究式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教学设计一、课题: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人教版必修一第5章第1节,P83~84) 二、课型:探究实验课课型说明:本实验属于实验,可以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实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当组织者、合作者和调控者,而学生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和合作学习同时要自觉进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从而使小组合作互动增值、互补提效。

本节课主要学习原理与规则,属于程序性知识 三、学情分析高中阶段学生的参与意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初步具备了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的能力。

在第一课时已学习了酶的发现、酶的概念、酶的特性等知识。

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酶在高温、强酸和强碱条件下变性失活”属于化学知识,相对于《化学》进度有超前现象,因此教学中应适时穿插补充这一知识。

四、教学目标1、 通过实验过程能加深对酶作用和特性的阐明;2、 能描述控制自变量,能举例说明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3、 能说明生物探究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4、 能说明生物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并能设计简单的生物探究实验。

5、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影响酶促反应的温度、pH 等因素,进行分析和问题讨论。

6、在问题探讨,有关实验设计,资料分析等问题讨论中,培养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查阅资料、共享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能设计简单的生物探究实验,难点是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影响酶促反应的温度、pH 等因素,进行问题分析学习路线图:教学资源(实验材料):试管若干、自取唾液淀粉酶、可溶性淀粉、1%的碘液、冰水、水加热器、猪肝研磨液、过氧化氢溶液、HCl 、NaOH 溶液等。

五、学与教的方式: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实验教学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学习内容及程序:(一)基础知识回顾(课前学习内容,先行组织者)请同学们尝试解决以下问题,拾回记忆,以达巩固与更新。

同时激活原有知识进入工作记忆中,做好吸纳新知识的准备。

高中生物沪科版第一册教案设计:实验4.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沪科版第一册教案设计:实验4.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案设计

实验4.2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选做)
一、教材分析:
在探究酶活性之后,继续探讨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本实验引入了控制变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通过变量来探究影响因子的基本实验思路和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合理的实验过程和进行科学的分析。

二、课题:实验4.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以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实验操作和检测。

2、过程与方法: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合作与分享。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控制变量法
难点:控制变量法
六、教学用具:自制PPT
八、板书: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按下表加入试剂和控制温度与PH值
九、评价:
哪些因素会影响酶的活性?
分析1号试管实验结果,支出安排该试管的目的。

十、反思:。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设计20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设计20

实验课:《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问题生成式教学设计1课前分析学习者分析:在本次实脸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酶的概念,酶的本质和特性等方而的知识,为学生开展问题生成学习奠泄了知识基础:同时,在前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用问题生成的方式探究过“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两个实验,对问题生成及实验的探究的过程有相应的了解,为本次问题生成实验教学奠定了一定非能力基础。

教材分析:“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1卩的内容。

本节前一部分所教授的知识为这次实验奠左了基础,同时本次实验通过探究温度和PH对酶的活性的影响,有助于以后的教学的过程,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获得感性经验,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生成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

学习方法分析:高一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创新思维比较强,愿意提出问题、生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卩实验尝试通过对开放性实验进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生成能力。

2课前预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实验设计的变量、变量的控制方法、对照组设豊等;通过问题生成式探究实验,促使学生了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能力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生成问题,解决生成的能力;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提髙动手能力;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讨论,修订,提高学生在特泄情境下探究生成、解决生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问题生成的能力。

教学策略:本节课通过生活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生成需要讨论的有关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问题,并引导小组筛选出有价值的生成问题,根据筛选,教师合理涮整有预设问题,组织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设计、并尝试构建活动解决自主设计中生成的问题,使学生在实验方案设汁、分析中不断完善实验方案,完成相关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问题生成能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学案Word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学案Word版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学案一、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1、相关原理:2H2O22、设计实验:1)材料用具: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含H2O2酶) 3% H2O2溶液蒸馏水 5%盐酸5%NaOH溶液试管量筒滴管试管夹 PH试纸等相关实验器具2) 提示设计注意问题:(H2O2酶在不同的PH环境中催化H2O2的分解情况如何,从而探究出H2O2酶的活性是否受PH的影响)1.打算把实验分几组?(取几只试管)2.分别加入2 ml的反应底物是什么?3.设置多少个不同的PH,因此要加入什么物质1ml?4.加入2滴什么酶?5.观察什么现象来判断酶的活性?2H2O+O2(气泡产生,越多则说明H2O2酶活性越高) H2O2酶某同学的设计方案方案修改(4)分析结果: 哪支试管酶活性最高?为什么?(5)得出结论: 二、探究温度对酶的活性的影响 1.相关原理:淀 粉 淀粉+碘液(无蓝色或蓝色越淡,表示酶活性越高。

即淀粉越少,酶活性越高,反之,则越低。

)2.设计实验: 1)材料用具:• 淀粉溶液 稀释唾液(含唾液淀粉酶 ,最适温度为37℃) • 热水 蒸馏水 冰块 碘液 • 试管、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等相关实验器具 2)提示设计注意问题: 1.能否用H 2O 2来探究本实验?2.设计几组实验?你将设置哪几个温度从而使各组的差异更明显?3.怎样观察或检测酶的活性?麦芽糖 蓝色淀粉酶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方案实验步骤:1:2:3:4:5:6.7.(4)分析结果:哪支试管酶活性最高?为什么?(5)得出结论:(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课:«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问题生成式教学设计
1课前分析
学习者分析:在本次实验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酶的概念,酶的本质和特性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开展问题生成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用问题生成的方式探究过“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两个实验,对问题生成及实验的探究的过程有相应的了解,为本次问题生成实验教学奠定了一定非能力基础。

教材分析:“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前一部分所教授的知识为这次实验奠定了基础,同时本次实验通过探究温度和PH对酶的活性的影响,有助于以后的教学的过程,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获得感性经验,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生成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

学习方法分析:高一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创新思维比较强,愿意提出问题、生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节实验尝试通过对开放性实验进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生成能力。

2课前预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实验设计的变量、变量的控制方法、对照组设置等;通过问题生成式探究实验,促使学生了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能力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生成问题,解决生成的能力;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讨论,修订,提高学生在特定情境下探究生成、解决生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问题生成的能力。

教学策略:本节课通过生活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生成需要讨论的有关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问题,并引导小组筛选出有价值的生成问题,根据筛选,教师合理调整有预设问题,组织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设计、并尝试构建活动解决自主设计中生成的问题,使学生在实验方案设计、分析中不断完善实验方案,完成相关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问题生成能力。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案、实验材料
3课堂实施
多大?
2)不同的酶最适温
度是否相同?
3)除温度和PH外,
还有哪些条件影响
酶的活性?
4)酶制品在贮藏、
运输和使用下应注
意什么问题?为什
么?
2)尝试改变酶的种类
3)反应物浓度?酶浓
度?
4)联系生活、生产应用
流、课堂小结因素,并在
分析的基础
上进一步联
系实践分析
实验结果
4 教学反思
在“问题生成”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截然相反矛盾之处。

面对相互矛盾的生成性信息,学生有急切解决矛盾的冲动,迫切追寻答案的心理,对问题的生成具有强烈的期待感。

据此教师应视教学情况,抓住机会,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对比分析,激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问题生成。

在实验课«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中,小组设计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第一次实验设计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主要生成以下四种截然不同的实验方案1(表4-1)、方案2(表4-2)、方案3(表4-3)、方案4(表4-4):
表4-1:方案1 表4-2:方案2
问题生成1:方案1、2的矛盾之处
小组代表交流这两种方案,师生共同讨论:
师:方案1、2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方案,矛盾主要是?
生1:控制温度的时间
师:方案1中3%淀粉液和2%淀粉酶液混合前是否会发生反应?如何改善?
生2:有反应,所以应该先控制温度
师:那么像方案2中那样控制吗?
生3:淀粉溶液是常温,混合后是否会影响酶溶液温度?
生4:先将酶和反应物都控制在相应的温度下预处理,再混合
表4-3方案3 表4-4:方案4
问题生成2:方案3、3的矛盾之处
师:方案3、4中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生3:高温会使H2O2分解,实验结果不一定是由于酶的活性改变引起的。

师:那么如何完善呢?方案5(表4-6)、方案6(表4-6)
表4-5:方案5 表4-6:方案6
问题生成3:方案5、6的矛盾之处
小组代表交流这两种新方案,师生共同讨论:
师:方案5、6都注意到了先控制温度的问题,但是我们发现两个小组检测因变量的方法不同,哪一个更科学?
生5:方案5不太科学,因为用斐林试剂检验是否有还原糖的产生需要加热,这样就改变了反应温度,实验结果也就不能说是预设温度下的实验结果。

生6:方案6也不太科学,温度梯度过大。

应当缩小梯度,多设置几组温度。

(如0℃,20℃,40℃,60℃,80℃,100℃)
经过讨论,确定得到最佳方案。

案例中的教师面对出现的看似矛盾的方案,引导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动手实验的活动中对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对照实验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合作交流中提升了自己的实验问题生成能力和解决能力。

与此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变课堂成为学生的主场,使课堂成为充满生气、乐趣、激情和智慧的过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